城市详细规划案例剖析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的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的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的案例分析城市规划是指为了科学有序地组织和管理城市建设,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城市功能和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和环境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某个城市规划方案进行案例分析,以探讨其优缺点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 城市背景和规划目标该城市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二线城市。

城市规划案例包括对该城市的整体规划及其特定区域的更新和改造。

规划的目标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2. 规划设计与开发规划设计过程考虑了城市的历史遗产和自然环境,将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以提高规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3. 城市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案例中,城市交通规划包括公共交通发展、道路扩建和交通枢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规划师旨在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4. 人居环境和公共设施规划人居环境和公共设施是城市规划的核心要素之一。

该规划案例中,规划师注重提供优质的住宅环境和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

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管理,居民可以方便地获得所需的生活服务。

5.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内容。

该规划案例中,规划师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倡绿色发展和资源节约利用。

建设有机农田和生态公园,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

6. 社区参与和可持续性城市规划应该是一项公众参与的过程,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该案例中,规划师通过组织公众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参与的结果被纳入规划方案,以提高方案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

7. 成效评估和改进措施规划的实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

在案例分析中,我们对该城市规划方案的成效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河北廊坊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河北廊坊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河北廊坊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1. 引言1.1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廊坊市位于中国河北省中北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

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廊坊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然而,随着廊坊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也开始浮现。

其中,涉及廊坊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一些反面典型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些典型案例中,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出现了廉政问题,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廊坊市政府的形象。

案例中不透明的决策过程、虚假宣传、滥用职权、不作为等情况频频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另外,廊坊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投资项目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给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环境保护,导致水源受到污染、大气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

此外,廊坊市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也面临不小的问题。

在一些土地开发与利用的项目中,存在权力寻租、非法占用、违法建设等行为,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廊坊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廉政建设、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管理。

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需进一步跟进和监督,以保证廊坊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目的和重要性目的和重要性河北廊坊反面典型案例剖析的目的是以具体案例为参照,深入分析河北廊坊地区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和影响,从而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河北廊坊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其反面典型案例的剖析可以深入揭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通过具体案例的剖析,可以发现案例背后的问题所涉及的经济、政策、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从而使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其次,河北廊坊地区反面典型案例的剖析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警示。

不同地区的发展环境和问题各不相同,但通过对河北廊坊地区的案例剖析,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遍适用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地区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5篇)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5篇)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精选5篇)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前言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讨论后,都重新规划了城市空间,而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已不能充分时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无法保证设计规划的质量与效率。

而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具有传统规划设计方法无法相比的优势,这种规划方式能够有效地躲避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的大面积数据错误等问题,使取得的城市地理空间中非空间与空间数据更为精准,因而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GIS与城市规划1.1 G1S概述地观倍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lem, GIS)“一个收集、储存、分析和传播地球上关于某一地区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包含相关的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组织及相应的机构布置。

”其中“收集、储存、分析和传播”是一个完整的GIS所必需具备的四大功能,即“输人、存储:、操作和分析、表达输出”。

作为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核心,GIS可以为城市规划供应一个有别于CAD的全新的技术平台,其能为规划决策供应数据、模型、优化的方案和对将来环境的虚拟表现,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布置,这是对传统城市规划在内涵和内容上的一次提升,快捷运用GIS技术可以使城市规划试验建立在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更改那种仅仅依靠定性阅历和“拍脑袋”式的规划决策模式,从而构建科学、理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规划决策模式。

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 )是GIS的核心与灵魂,其特有的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提取、表现和传输功能是GIS区分于一般信息系统的紧要功能特征。

空间分析起源于上个世纪60时代地理及区域科学的计量革命,它对分析空间数据相关技术的统称。

进行空间分析的目的紧要包含以下几个:①使数据得到有效地取得,同时对其进行科学地描述与认知,例如风险图的绘制;②生成察看地观阁案的背景过程进行理解与解释;③预告例如传染病等重点事件的暴发;④对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控,例如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一.概述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

全市辖6县4区。

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

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

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柳州风貌区位关系图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1.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现状: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2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

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2.城镇职能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区的核心城市;(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想家园。

东京六本木新城案例分析

东京六本木新城案例分析

东京六本木新城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六本木新城概述 (6)1. 六本木新城简介 (8)2. 六本木新城的发展历程 (8)3. 六本木新城的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 (9)4. 六本木新城的主要建筑与设施 (10)三、六本木新城的成功因素分析 (11)1. 独特的经营模式 (12)2.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13)3. 丰富的文化与娱乐资源 (14)4. 高品质的建筑与设施 (16)5. 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营销策略 (17)四、六本木新城在行业中的地位与影响 (18)1. 对东京市的经济贡献 (19)2. 对日本房地产市场的启示 (20)3. 对全球商业地产市场的借鉴意义 (22)五、六本木新城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23)1. 面临的挑战 (25)2. 发展战略调整 (26)3. 未来展望 (27)六、结论 (28)1. 研究总结 (2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0)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全面分析东京六本木新城的案例,包括其规划背景、设计理念、实施过程、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六本木新城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城市更新和规划项目提供参考。

这一部分将介绍东京六本木新城的规划背景,包括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区域特征以及规划前的状况等。

还将探讨当时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如人口密度过高、基础设施落后等。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六本木新城的设计理念,包括其规划目标、设计原则、空间布局以及功能性混合等。

还将探讨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融入当地文化和历史元素。

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六本木新城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包括项目筹备、资金筹措、政策支持等方面。

还将重点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本部分将分析六本木新城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包括房地产开发、商业活动、就业机会等方面。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城市规划是一项涉及公共利益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析一个城市规划案例,以探讨其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案例背景这个城市规划案例发生在某国的一个二线城市,该城市因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而面临发展问题。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因此,市政府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城市规划,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目标该城市规划案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交通状况、优化土地利用,以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并吸引更多的投资。

规划措施为了实现规划目标,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1. 交通改善:在城市规划中,市政府计划修建一条地铁线路,以减轻公共交通压力,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

此外,规划中还包括扩建主干道、建设人行天桥和自行车道等措施。

2. 土地利用优化: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市政府希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合理规划不同区域的功能。

例如,将商务区与居住区分隔开来,以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

3. 环境保护:规划案中还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园林绿化、建造雨水收集系统、推广清洁能源等。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并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

案例效果这个城市规划案例实施后,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在交通改善方面,地铁线路的建设使得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道路拥堵现象减少,同时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土地利用优化使得城市的用地更加高效。

商务区的发展促进了市场活力,居住区的改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在环境保护方面,园林绿化和清洁能源的推广使得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

空气污染问题有所减轻,城市更加宜居。

结论通过这个城市规划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交通状况和环境质量,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案例分析与改进策略

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案例分析与改进策略

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案例分析与改进策略城市规划与设计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和功能的合理规划与设计,达到提升城市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案例背景:某城市位于海边,旅游业发达,但城市规划与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为了改善城市的功能和环境,需要对城市规划与设计进行优化。

分析与问题:1. 交通拥堵: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私家车,导致道路交通拥堵严重。

交通拥堵不仅影响市民的出行效率,还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噪音和尾气污染等问题。

2. 环境污染:城市中存在大量的旅游设施和建筑物,但缺乏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导致垃圾处理不当、水污染等问题。

改进策略:1. 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引入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智能信号灯和交通监控设备,实现交通信号优化和交通拥堵监测,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2. 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数量,从而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3.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对旅游设施和建筑物的环境保护要求,规定必须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并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

同时,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增加绿地与公共空间:增加城市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提供更多的休闲活动场所,增加市民的生活愉悦度。

同时,绿地能够吸收噪音和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5. 建立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团队:成立由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制定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案,并实施监督。

这样可以确保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以上是关于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与改进策略的文章。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我们可以推动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改善,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希望这些策略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引言城市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城市的功能、布局、建筑、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两个城市的案例入手,通过分析其城市规划策略和效果,来探讨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案例一:新加坡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发达城市国家,以其高效的城市规划而闻名于世。

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但也伴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和居民生活条件的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加坡政府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措施。

首先,新加坡政府推行了住房改革计划。

他们建设了各种类型的公共住房,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的居住需求。

这些公共住房项目还配备了各种基础设施和社区设施,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社区服务。

其次,新加坡政府重视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

他们积极推动城市绿化项目,包括建设公园、植树造林等。

此外,新加坡还采取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对空气、水和土壤质量的监测和管理。

再次,新加坡政府注重发展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他们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到了交通拥堵问题,并着力发展了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等,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这些城市规划措施对新加坡的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公共住房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居民的居住质量,降低了住房压力。

其次,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措施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减少了交通拥堵,提高了城市的运输效率。

案例二:巴黎巴黎是法国的首都,也是世界知名的城市。

巴黎市历史悠久,城市规划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案例。

首先,巴黎市长期以来致力于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

巴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和修复了许多历史建筑,如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

同时,他们也加强了对历史街区和文化景观的保护,并通过营造适合居民和游客的环境来完善城市规划。

其次,巴黎市政府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___案例分析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___案例分析内容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内容2012年6月案例1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

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50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为62km2(包括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

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km2 , 5年来已建成1.5km2,另有约2.5 km2已投人基础设施)。

该总体规划方案(如示意图)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案例1 参考答案;1人均用地超过国家标准,压缩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压缩工业开发区用地规模。

2商业中心分布不均,应适当增加商业福中心。

3商业中心附近的工业用地不合理,应取消。

4沿河布局的三类工业用地对环境影响较大,应另选位置,或取消。

5城市南部城市绿化环境较北部差,应增设集中绿地。

案例2 图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布局与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用地关系。

试评析其主要优点、缺点。

案例2参考答案优点:1、城市干道网的布置顺应了山势、河流走向。

2、沿东西向的城市中心大道布置城市中心共建,有利于组织城市景观。

3、工业仓储位置合理,对外交通方便。

4、沿主要道路和河流之间布置带状绿地,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景观。

缺点:1、沿铁路客站西侧的南北向城市主干道承担过境交通,两侧布置了大量城市中心共建,影响城市交通性主干道功能的发挥。

2、工业仓储区域其他用地缺少联系道路,内部也没有布置道路系统。

案例3 图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

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万人,港口所在的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

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连接,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为省道,为以该城市为起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

评析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PPT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PPT
► 3) 小区出入口不应设置在交通性干道及主干路上。
► 4) 大型超市布局不合理,不应紧临交通性干道和主干路 的立交口。而且未与地铁车站紧密结合。
再看一个案例-市图书馆选址
►某市有一大型图书馆,拟从现占用的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迁出,市文化局持该项目建议书 批复等申请材料向市规划主管部门提出正式 选址申请,择址新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文化 设施,建筑面积控制在5~6万m2,图书馆应 设有观览厅、多功能厅、报告厅和较大的库 房,并要求场地干燥,不能靠近易燃易爆地 区,又要便于市民前往。
► (4)城市设计的要求应当在规划条件中有所体现,需要补充 对新建建筑的风格、色彩及材质的控制要求,建筑风格和色 彩应当与历史保护建筑有所呼应,材质不宜采用大面积玻璃 或者其他现代材质,尽量采用坡屋顶建筑。
► (5)进一步细化道路交通要求,应当要求拟改造地段内道路 与历史街区有所联系。
► 问题:规划中道路交通及大型超市布局的不合理 之处。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1) 地铁线路不应设置在城市交通性干道下,应最大限度 地接近服务人口密集区。控规阶段应对上层次规划的地铁线 路选线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合理的反馈意见。
► 2) 规划居住区的南北向次干路不应与交通性干道直接相 连。
► 后经部门联席会议审查后发现,初步拟定的规划条件给定内 容有缺失,应当补充如下内容:
► (1)应当具体给出拟改造地段内需要保留和保护的建筑。
► (2)规划条件应补充建筑限高,由于有历史保护建筑,该 区域建筑限高为15m
► (3)环境指标也是规划条件的重要内容,而初审时未给出 绿地率、公共绿地等环境指标,应当予以补充;该地块绿地 率需> 30%。
►经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查,该项目根据相关规 定需要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主体符合法定 资格,申请事项符合法定程序,申请材料齐 备,结合项目特点,规划部门还重点考虑: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市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市位于国内的二线城市,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00万。

在20世纪90年代初,该市开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并于5年后完成了一期规划,涵盖了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

首先,该市的城市规划设计明确了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

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估,确定了该市要成为国内的现代化消费中心和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

这个目标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其次,该市的城市规划设计注重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特别强调了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

通过合理的绿地和湖泊布局,并配以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保护了城市的水资源和环境。

同时,在城市交通规划上也强调了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建设,以减少汽车排放和城市空气污染。

再次,该市的城市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通过有效的社区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提升了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同时,在城市设计上注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如公园、广场等,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此外,该市的城市规划设计还注重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用地利用。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用地控制,实现了城市不同功能的有序布局和协调发展。

例如,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居住区等区域的规划和功能划分,使得城市的各个部分都有明确的定位和用途。

总结来说,市的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充分体现了明确目标、生态环保、人民需求、功能分区和经济效益的原则。

该案例为其他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帮助其他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也提醒城市规划设计者要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工程反面案例剖析及见解范文

工程反面案例剖析及见解范文

工程反面案例剖析及见解范文一、案例背景。

话说有这么一个建筑工程,那可是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一个超级酷炫的商业综合体,集购物、娱乐、办公于一体,名字也取得特别高大上,叫“星耀广场”。

这项目在一个城市的新兴开发区,周围都还在热火朝天地搞建设呢。

二、问题剖析。

# (一)规划不合理。

1. 功能布局混乱。

这个广场里面啊,商场的入口设置得那叫一个奇葩。

你想啊,顾客要进商场,得像走迷宫似的绕好几个弯,经过一些莫名其妙的通道,感觉就像是在故意折腾人。

而且娱乐区和办公区之间完全没有一个合理的分隔,上班的人被娱乐区的嘈杂声吵得不行,去娱乐的人又老是被穿着正装匆匆忙忙的上班族挤来挤去,整个就是一个乱哄哄的大杂烩。

这就好比你把厨房、卧室和客厅都打通了,然后在里面乱摆家具,能不乱吗?2. 停车位严重不足。

现在这年代,谁出门不得开车啊?可是这“星耀广场”的停车位规划,简直就是个大笑话。

地下停车场的车位少得可怜,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那车都在外面排着长龙,司机们一个个都在那干着急。

这就像你请了一堆客人来家里吃饭,结果只准备了两把椅子,这不是让人尴尬嘛。

# (二)施工质量差。

1. 墙体裂缝。

工程刚完工没多久,就有商户反映墙体出现裂缝了。

有些裂缝还不小呢,就像一张好好的脸上突然出现了一道道难看的伤疤。

这不仅影响美观,还让大家担心这楼是不是有安全隐患啊。

后来一调查,原来是在施工的时候,混凝土的配比出了问题,就像做蛋糕的时候,面粉和鸡蛋的比例没搞对,那蛋糕能好吃吗?这楼能不出问题吗?2. 防水工程失败。

每当下雨的时候,商场里面就像水帘洞一样,特别是一些靠近屋顶的商铺,那水滴滴答答地往下落,把货物都给淋湿了。

这防水工程做得,就跟纸糊的似的。

你说,要是下雨天去逛街,还得打着伞在商场里面走,这谁受得了啊?# (三)项目管理混乱。

1. 工期拖延。

原本计划两年完工的项目,硬是拖成了三年多。

为啥呢?在施工过程中,今天缺这个材料,明天那个设备坏了,而且各个施工队伍之间协调不好,就像一群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规划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有效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效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城市规划案例,下面我将以某城市的规划案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某该城市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且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

该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交通拥堵、土地利用不合理以及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城市制定了一项全面的城市规划方案,下面我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该城市的规划方案在交通运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要任务是改善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避免交通拥堵。

该方案提出了修建新的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的计划,通过扩大道路的规模,缓解了交通压力。

此外,该方案还规划了新的地铁线路,并改进了公共交通系统,以提高市民的出行便利性和效率。

其次,该城市的规划方案注重土地利用的合理化。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该方案规划了产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等不同用途的地块,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土地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同时,该城市的规划方案还非常关注环境保护。

由于城市化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该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的环保举措,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

例如,该方案规定了严格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并建立了完善的环保监管机制,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该城市的规划方案综合考虑了交通、土地利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该城市成功解决了交通拥堵、土地利用不合理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成功的城市规划案例,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未来,我相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城市规划案例会不断涌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个城市规划案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城市规划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
该案例涉及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面临快速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

城市规划部门面临着如何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障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共服务等问题。

分析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土地利用规划: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土地的利用,包括住宅、商业、工业、公共设施等?
2. 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满足人口增长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包括道路、交通、水电等?
3. 公共服务:如何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解决方案
基于该案例的分析,以下是几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1. 建立综合规划体系:制定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确保土地利用合理、有序发展,有利于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提前规划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中提前考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确保足够的道路、交通和水电设施,以支持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

3. 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结论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提醒我们,在城市发展中,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提供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有序发展,城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一.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1.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的主中心,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2.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融、生活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新区。

3.主要职能:济宁主城的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的城市新区。

4.用地规模:北湖生态新城规划总用地约97平方公里,行政辖区用地面约57平方公里,其中滨湖路以南的度假区用地约25平方公里,滨湖路以北的区域除去水域的建设用地约32平方公里。

即除绿地面积9平方公里,其他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6平方米。

5.规划的总体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

✧一轴:城市发展主轴:是沿北湖路由老城中心往北湖延伸的城市发展轴。

是城市核心发展轴,重点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带:是京杭古运河文化发展带。

是济宁运河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空间,也是本片区的特色之一。

✧两区:北部的城市建设区与南部的北湖度假旅游区。

✧四心绕一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四个城市中心围绕北湖湾布置,共同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6.片区发展策略??✧01片区:铁路北片区,规划范围日荷铁路以北,荷花路以西,梁济运河以东,北到规划界限。

规划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9万人。

该区是产业转移区,近期逐步将规划区的工厂转移到该区,适当发展无污染工业,作为近期的经济支撑。

??✧02片区:荷花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济安桥南路,南起高压走廊,?北至日荷铁路。

规划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2万人。

由于该片区邻近老城区,是近期重点建设的居住区,包括安置和部分房地产开发。

??✧03片区:文体片区,范围由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梁济运河,南起外环路,?北至高压走廊。

规划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1万人。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城市是集经济、社会等各项活动为一体的空间有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城市规划着重于平衡和协调城市整体与全局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对其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

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到土地上,妥善安排城市中心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相协调,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注意到城市景观的分布布局走势,体现出城市的特点与特色,这样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才是完美的。

(一)合肥总体规划分析合肥居皖之中,晋江带淮,坐落在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合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有瑶海、庐阳、蜀山和包河四区以及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合肥周边的城镇发展战略是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和县乡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同合肥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形成以合肥市城镇体系,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主城区为中心,店埠等为次中心,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线,具有放射状、开放型的市域。

城市形态合肥市城市主要向西南方向发展,适当向东发展,控制向北发展,要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规划布局形态,合理控制老城区的环境容量,逐步有序的开发新城区。

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三个方向发展,三翼之间形成大片绿色空间,将巢湖新鲜湿润的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并通过构筑城市外围大绿环,可降低市区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因城市形态而确定为:一个市级中心和四个市级副中心的多元结构。

市级中心位于老城区,为全市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

城市规划计划书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计划书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计划书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规划成为了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计划书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文件,对于指导城市发展、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某城市规划计划书的案例,探讨其内容和结构,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首先,城市规划计划书的内容应该包括城市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

以某城市规划计划书为例,该计划书明确了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化、宜居化的国际化大都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计划书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交通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等。

其次,城市规划计划书的结构应该合理,包括引言、背景分析、目标设定、策略措施等部分。

在某城市规划计划书中,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背景分析部分详细分析了城市的人口、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状况,为后续的目标设定和策略措施提供了依据。

目标设定部分明确了城市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和时间表。

策略措施部分则列举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建设公共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绿化率、推动低碳发展等,以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

此外,城市规划计划书还应该注重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在某城市规划计划书中,为了确保计划的可行性,计划书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并明确了责任主体和监督机制。

同时,为了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书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清洁能源等。

城市规划计划书的实施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某城市规划计划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改善交通体系,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居民的出行更加便利。

同时,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此外,城市规划计划书的实施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计划书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文件,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建设用地利用以及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条件,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本文将通过分析某个城市的规划案例,探讨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以某个城市的市中心规划案例为例,来具体分析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该城市的市中心区域原本是一个拥堵不堪、环境恶劣的地区,建筑物杂乱无章,交通拥堵,市民生活质量低下。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城市规划部门制定了一套全面的规划方案。

首先,规划部门对市中心区域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交通状况、建筑物分布等。

然后,他们与市民代表、专家学者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收集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规划部门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规划方案。

根据规划方案,市中心区域将进行全面的改造和重建。

首先,他们将拆除一些老旧建筑,清理杂乱的建筑物,为新的建设项目腾出空间。

然后,他们将对交通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更多的道路和桥梁,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他们还计划建设公园和绿地,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在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规划部门积极与各方合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

他们与建筑师、设计师等专业人士合作,确保新建筑的设计符合规划要求。

同时,他们还与市民代表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方案能够真正满足市民的需求。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城市的市中心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拆除了老旧建筑,建设了现代化的办公楼、商业中心和住宅区。

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公园和绿地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场所,市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整个市中心区域焕然一新,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影响。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城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宁波东部新城 东部新城位于宁波中心城三江片区东部,与三江口老城中心形成“一心二核”城市格局。是宁波未来新的城市中心,将为宁波实现城市发展战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新城核心区 中心商务区 行政中心 明湖公园 核心区范围 845ha 宁波东部新城总用地面积1585公顷,其中核心区用地面积845公顷。
钱江新城 核心区
解放东路
清江路
之江路
钱塘江
一期
二期
钱江新城核心区
核心区用地面积 4.02平方公里。
核心区功能定位: 杭州市市级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功能为辅。 开放性休闲中心 行政中心 文化中心 杭州钱江新城 规划结构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 市民中心 城市阳台 范围约21.75平方公里。 合肥滨湖新区 核心区范围21.75平方公里
合肥滨湖新区
总部基地
主题公园
CBD
文化展示
旅游服务
森林公园
影视基地
功能布局:
总部基地:集企业总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板块 主题公园:集主题游乐、商住地产、城市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板块 CBD:提供商务办公、娱乐休闲、综合商住等多样功能,打造合肥经济中枢 文化展示:以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规划博物馆为基础,建设文化展示区 旅游服务:构筑环巢湖旅游与文化传播中心 森林公园:利用现有良好植被条件,建设森林公园 影视基地:影视基地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城市内涵
合肥滨湖新区 渡江战役纪念馆 万达乐园 滨湖新天地
宁波东部新城 核心区用地布局 核心区定位: 核心区是东部新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宁波市现代城市功能集聚区,重要经济与政治中枢,同时,也是集多功能于一体、设施配套完善、适宜居住的综合性城市新区,是宁波展示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的形象与地标。 核心区规模: 西起世纪大道,南至铁路,北至通途路,东至新城南北生态走廊东侧,总用地面积约8.45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6万,工作人口约15万,总建筑开发量800-1000万平方米。 规划结构: 延续东部新城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东西中央走廊、南北生态走廊”城市框架基础上,结合核心区西侧甬新河生态水利景观工程,围绕中心商务和行政办公二大功能,形成新城核心区“H轴双核心”空间架构和“开放型、网络状”城市联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专业“4+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证材料之14详细规划案例选编(国内外案例)【教学目标与要求】概念及基本原理【掌握】运用居住区规划理论进行规划设计方案评析。

【理解】国内外居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实例一南昌保集半岛保集半岛规划设计由加拿大KFS国际建筑事务所完成。

保集半岛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市区南侧、南昌县西部的象湖新城内,总用地面积53hm2。

规划采用人车交通分行道路系统,设置了步行路与车行路两套独立的路网系统。

车行路分级明确,围绕住宅群落布置,并以枝状尽端路形式伸入到各住户入口。

步行路贯穿于居住区内部,将体育运动岛、老人儿童活动岛、生态植物岛等一系列主题岛屿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长约500m、宽40~90m、总面积达2万m2的中心景区。

规划设计注重人与水的亲近性,小区傍水而建,住户下楼即可以沿着溪流缓缓散步,溪流、喷泉、叠水交相辉映,为居民创造了静谧的家居生活气氛。

一期南部情景洋房组团的下沉式庭院不但丰富了空间尺度的变化,而且将地下空间的雨水集中收集后引入绿地的人工湖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图 13.1 南昌保集半岛资料来源:胡延利.风景区景观设计宝典(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实例二天津华苑居华里小区天津市华苑居住区荣获“全国第八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全国城市住宅试点小区金牌奖”,位于天津市的西南部,占地13.12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59300平方米;平均住宅层数5.6层,容积率为1.21,绿化率为38.2%。

小区道路规划成曲线形,以限定机动车的速度,减少机动车对居民的心理压力。

主干道入口处两侧均规划了一条10米宽的林荫带作为人行道,做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

针对天津地区的天气气候特点和用户要求,住宅布局力争良好的朝向,做到95%以上超南,在保证满足日照、通风、消防、抗震和管道埋设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建筑密度,并在局部进行了节地、节能住宅的试验。

图 13.2 天津华苑居华里小区资料来源:聂兰生,舒平,李大鹏. 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选萃一.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实例三全国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获奖方案规划地块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总用地面积19hm2。

采用人车混行与人车分行相结合道路系统,由北至南规划布置了一条步行景观轴,优化了小区的空间环境。

住宅为高层、多层和别墅结合,主要采用了周边式规划布置方法,与东北冬季寒冷气候相适宜;地块周边采用了点群式布局,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性;别墅采用联排式布置。

步行景观轴、小区中心绿地及宅间绿地形成了一个绿化网络,提升了小区环境品质。

图 13.3 全国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获奖方案规划总平面图资料来源:本书编写组图 13.4 全国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获奖方案鸟瞰图资料来源:本书编写组实例四大庆市油田乐园北部居住区该居住区位于大庆市让胡路区,西侧为让胡路泡,北部为区段的核心商务和办公区。

南侧为油田乐园,东南侧为明湖,自然环境优美。

规划构思主要是以建设生态空间为目标,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活区,该社区规划功能定位为和谐、宜居的现代生活,同时打造多功能、高效率、高档次的生活区。

本次规划实现健康运动项目策划和居住区规划设计有机结合。

规划结构为“一轴、三带、六组团”规划占地32.67公顷,容积率1.44,绿化率41.5。

图 13.5 大庆市油田乐园居住区资料来源:哈工大城市设计研究所图 13.6 大庆市油田乐园居住区鸟瞰图资料来源:哈工大城市设计研究所实例五安庆市香水百合居住小区规划地块由一期多层花园住宅和二期小高层、高层住宅组成。

采用人车交通分行道路系统,步行景观主轴与车行道路相交处结合地下车库出入口,运用立交系统,提升小区品质。

小区主出入口处商业内引,内接步行景观主轴,营造热烈的生活品质。

住宅规划布局改变了一般的矩形排状模式,采用了不同位置组合,使住宅区边界更灵活和通透。

多层花园住宅采用由下至上层层退台,使得各层住户都拥有独立的空中活动平台;高层住宅的平面和立面设计也融入了各类景观空间要素,住宅的“绿色”可居住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图 13.7 安庆市香水百合居住小区规划总平面图资料来源:胡延利.风景区景观设计宝典(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图 13.8 安庆市香水百合居住小区鸟瞰图资料来源:胡延利.风景区景观设计宝典(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图 13.9 安庆市香水百合居住小区资料来源:胡延利.风景区景观设计宝典(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实例六上海沿海丽水馨庭(二期)规划地块位于上海市西南的闵行区与松江区交界处的新闵经济园西侧,是上海成熟的别墅区之一。

小茜浦泾河呈南北走向贯穿基地中央,总用地面积15hm2。

住宅户型为联排别墅、双拼别墅和小高层公寓式住宅。

设计理念源于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里弄建筑形式,构思了新的空间分裂组合“合院”。

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大楼相比,院落式住宅能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和空间。

在传承中华院落精髓的基础上,糅合西方现代建筑思想与艺术装饰风格,一个个小单元的“四合院”式联排,一改传统兵营式排布的单调布局,创造出重庭叠院的人居韵味。

街、弄、院、园、宅、庭六维空间。

私家庭院、中央景观带、邻里共享空间、会所空间、生态空间层层递进,为主人带来强烈的归属感和领域感,更富生活情趣。

合院别墅与私家车库,匹配主人优越生活;几户家庭围合共享中庭,让每一座合院都是一个社交圈。

组团围合式的联体别墅,有效扩展了庭院视野,使人们回归邻里温情。

高层住宅区院落空间绿地向各个组团渗透,中心绿地、体育活动场地、休闲步道、组团绿地、自家院落等多层次网络状绿化景观系统使每户住宅都能享受到优美的绿化环境,实现了景观均好性。

图 13.10 上海沿海丽水馨庭(二期)规划总平面图资料来源:胡延利.风景区景观设计宝典(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图 13.11 上海沿海丽水馨庭(二期)鸟瞰图资料来源:胡延利.风景区景观设计宝典(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实例七武汉市锦绣龙城小区锦绣龙城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的民院大道与中环交叉处,紧邻鲁巷光谷商贸核心区,毗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小区占地约43.8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容积率约1.79,绿化率37%,总规划约6500户,是光谷地区超大规模的生态人文社区。

本小区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对小区建筑的有机布局,强调住宅与环境互融互动的主题景观园林规划特色,充分利用了贯穿东西走向的起伏坡地和绿化生态,既突出新区的整体绿化生态景观体系,又充分强调小区各组团、庭院绿化景观的均衡性、怡人性及特色性。

图 13.11 武汉市锦绣龙城小区鸟瞰图资料来源:刘金燕. 武汉市优秀住宅小区 2005-2006. 武汉出版社 2007.实例八上海嘉定区新城枫景小区新城枫景小区地处上海近郊的嘉定区,占地7.2 hm2。

设计方案以简洁现代为主导思想,用多元化的设计语言和现代的设计手法营造出祥和、自然,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景观。

小区住宅建筑组合主要以行列式布局为主,同时依托东西主轴和南北次轴形成了良好的外部空间景观环境。

其小区景观设计集合了休闲、娱乐、亲水,自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良好的空间收放关系,起到主次轴相互衔接的作用以及向各组团景观的辐射作用。

图13.13 上海新城枫景小区总平面图资料来源:上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主编. 居住区景观规划100例(第二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图13.14上海新城枫景小区鸟瞰图资料来源:上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主编. 居住区景观规划100例(第二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实例九上海绿色细胞组织社区上海绿色细胞组织社区规划为隐喻式布局,整体布局形式以植物细胞为原形,将细胞组织“细胞核一细胞质一细胞膜”,抽象为相象的规划形态语言:“房包围树,树包围房,房树相拥,连绵生长”,如同细胞核裂变繁殖的自然生态。

让缺乏自然生态和山水景色的喧嚣的上海人感受“房在树丛,人在画中”的悦目怡情。

图 13.15上海“绿色细胞组织”社区资料来源: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实例十全国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获奖方案规划地块地处黑龙江省山地,用地面积19hm2。

顺应地形布置了环状路网,将空间要素建筑依山就势围绕道路排列,变现出强烈的向心性,形成了向心空间布局,具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和开阔的视野。

图 13.16 全国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获奖方案资料来源:本书编写组实例十一日本横滨市神奈川县若叶台居住区居住区地处丘陵地带,总用地130 hm2,总人口3.5万人。

规划适应地形布置道路,并形成人车分流道路系统。

居住区中心设于中部将用地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各设有小公园、中小学、托幼等设施,有较多的公园绿地,环境安静、舒适。

图 13.17 日本横滨市神奈川县若叶台居住区1—地区中心;2—中学;3—小学;4—托幼;5—小公园;6—儿童公园资料来源: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实例十二香港戚富花园占地11.6hm2,居住区依山面海布置,规划布置有20幢高层住宅和7幢5层住宅,1个大型商业中心,3所学校和其他娱乐设施。

20幢28层塔式住宅楼和道路选线都结合地形布置,形成一条自由变化的曲线。

在居住区的南端布置7幢5层住宅楼,排列成新月形,视野开阔。

在住宅楼的中央部位,布置商店、餐馆、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和保龄球场,构成一个内容丰富、设施齐全、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具有吸引力的中心。

1—商业服务中心及停车场,其屋顶平台上为花园及儿童游戏场;2—康乐广场,室内游泳池;3—停车场,其屋顶上为花园及儿童游戏场;4—网球场;5—小学;6—中学;7—书院;8—公共汽车站;9—加油站图 13.18 香港戚富花园规划总平面图资料来源: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图 13.19 香港戚富花园鸟瞰图资料来源: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实例十三法国南特(Nantes)附近的大型居住区该小区有三个居住组团组成,每个住宅组团是围绕一所小学布置的,三个住宅组团之间,设一所中学;住宅组团之间由林荫小路分割,在小区的中心偏居住区干道处设有小区一级的商业中心。

从小区的规划结构可以看出,居住区是由带有中学的小区构成,而小区又由带有小学的住宅组团组成。

为了防止居住区以外的车辆从汽车道上过境,规划用一栋五层住宅横卧于汽车道,挡住了过境车辆,过了这栋房子,则变成了无汽车通行的林荫道,是全区居民的活动中心。

居住区总用地为156公顷,居住人口为26000人,7500户。

1-16层住宅,2-20层办公楼,3-12层住宅,4-5层住宅,5-4层住宅,6-大广场,7-商业中心,8-小学校,9-中学,10-汽车道,11-原有的低层住宅区,12-作坊图 13.20法国南特(Nantes)附近的大型居住区资料来源:沈继仁,玉佩珩,许德恭. 国外住宅规划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实例十四英国萨里波拉特山米切姆小区(Mitcham)米切姆小区位于伦敦以南,距伦敦商业区15km,地形不规则,是一斜坡地;四周是战后建成的联排式独院住宅,西南角保留有商店、图书馆、会堂,作为小区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