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803资源与环境概论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东北林业大学大学802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东北林业大学大学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2 考试科目名称: 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
考试内容范围:
一、环境概论
1.要求考生熟悉环境、环境问题、环境规律。
2.要求考生掌握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掌握能源、资源开发及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合理开发与保护。
3.要求考生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掌握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论。
4.要求考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水环境污染及治理技术
1.要求考生掌握水污染的来源,掌握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危害,污染物水中降解作用和水体自净作用机理。
2.要求考生熟悉掌握给水处理方法、废水处理方法、废水处理流程。
3.要求考生了解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4.要求考生熟悉掌握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净化过程与机理、基本工艺流程等,并掌握生物处理方法中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过程。
5.要求考生熟悉掌握厌氧生物处理机理、主要工艺流程和设备构造,并掌握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的设计方法。
6.要求考生熟悉掌握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并掌握各种工艺的设计方法。
7.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给定的典型工业废水提出整体工艺流程,并掌握各工艺单元的净化原理。
三、大气污染及治理技术
1.要求考生掌握大气污染及综合防治和治理技术。
2.要求考生了解除尘技术基础理论,要求考生熟悉掌握旋各类除尘器的技术原理、结构等。
3.要求考生熟悉掌握吸收法和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原理与设备。
四、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技术
1.要求考生掌握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危害。
2.要求考生掌握固体废物常用的处理、处置技术。
3.要求考生熟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新版东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东北农业⼤学⼟地资源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年前的今天⾃⼰在宿舍为了是否要考研⽽辗转反侧,直到现在当初试结果跟复试结果都出来之后,⾃⼰才意识到⾃⼰真的考上了。
其实在初试考完就想写⼀篇关于考研的经验,毕竟这也是对⾃⼰⼀年来努⼒做⼀个好的总结,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奋⽃在考研路上的你们。
⾸先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请先想想⾃⼰是为了什么才决定要考研,并且要先想⼀下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作为你今后职业的发展⽅向,学习的动机决定了之后备考路上努⼒的成功还有克服⼀切困难的决⼼。
考研是⼀个很重要的决定,所以⼤家⼀定要慎重,千万不要随波逐流盲⽬跟风。
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是因为这⾥是我的本校,⼆是因为这⾥离家也⽐较近。
所⼀⼤家⼀定更要个根据⾃⼰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好啦,接下来跟⼤家好好介绍⼀下我的复习经验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另外还要说⼀句,这篇经验贴分为三个部分,先说英语政治,再说专业课,并且⽂章结尾分享了资料和真题,⼤家可以放⼼阅读。
⼀、东北农业⼤学⼟地资源管理的初试科⽬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707)⼟地经济学、(820)公共管理学⼆、(707)⼟地经济学参考书⽬为:《⼟地经济学》,毕宝德,中国⼈民⼤学出版社,2006年。
三、(820)公共管理学参考书⽬为:《公共管理学》(第⼀版),张成福,中国⼈民⼤学出版社,2008年。
先聊聊英语单词部分:我个⼈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背单词没捷径。
你想⼜懒⼜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
(仅供个⼈选择)我建议⽤⽊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天200个,⽤艾宾浩斯曲线⼀个⽉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
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真题。
背单词要⼀直从3-4⽉份持续到考研前⼏天,第⼀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糖英语真题⼿译就挺好⽤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
东北林业大学2023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环境工程概论14篇
东北林业大学2023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环境工程概论1东北林业大学2023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环境工程概论1精选4篇(一)东北林业大学2023环境工程概论考研大纲一、概述与基本知识1.环境工程学科的概念和发展历程a.环境工程学科的定义和范畴b.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c.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2.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a.环境和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点c.环境工程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方法3.环境工程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现状a.国际环境工程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领域b.国内环境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c.环境工程学科的重要学术研究和应用成果二、环境污染与治理1.大气污染及其治理a.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特点b.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对环境的影响c.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控制技术2.水体污染及其治理a.水体污染的来源和类型b.水体污染物的种类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c.水体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法3.土壤污染及其治理a.土壤污染的原因和类型b.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c.土壤污染的修复和治理技术4.固体废物污染及其治理a.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点b.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处理方法c.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三、环境监测与评价1.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a.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b.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c.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评价2.环境质量评价与标准a.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法b.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c.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应用3.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a.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环境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c.环境风险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四、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a.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b.环境工程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作用c.环境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化和创新2.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a.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b.环境保护政策与环境工程的关系c.环境保护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与统一3.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a.环境管理体系的组成和运行机制b.环境管理的原则和要求c.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效果五、综合案例分析与实例解析1.环境工程领域的典型案例分析a.大气污染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b.水体污染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c.土壤污染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d.固体废物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2.环境工程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a.环境工程技术在工业污染治理中的应用b.环境工程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应用c.环境工程技术在城市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六、创新与拓展1.环境工程学科的前沿领域与新技术a.环境工程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b.环境工程学科的新技术与新方法c.环境工程学科的创新与拓展方向2.环境工程人才培养与就业前景a.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b.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就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c.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应对策略和发展路径附:题库1.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500字)2.大气污染及其治理的关键技术和方法(1000字)3.水体污染治理的策略和技术(1000字)4.土壤污染的检测与修复技术(1000字)5.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经济效益(1000字)6.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原理和方法(1000字)7.环境质量评价与标准的制定和应用(1000字)8.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1000字)9.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作用(1000字)10.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1000字)11.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效果(1000字)12.环境工程的创新与拓展方向(500字)注:以上大纲仅为参考,具体以学校发布的考研大纲为准。
东北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9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一(报考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考生用)一、考试要求主要考察考生掌握植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包括植物的形态发育、解剖特征、营养器官与繁殖器官的相互关系,植物各大类群的特征以及被子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
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考察考生是否掌握基础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并能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解决现实中发生的各种生态问题。
主要考察考生掌握土壤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包括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水肥气热特点;土壤物理机械特性、土壤胶体特性、土壤缓冲性、酸碱性及其与土壤供肥能力的关系等等;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植物学部分(50分)1.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细胞、植物组织、植物营养器官及其相互联系、植物繁殖器官)。
2.植物类群(植物各大类群的特殊性与相互联系、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低等植物的特征、高等植物的特征)。
3.被子植物分类(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被子植物分科的识别要点与代表植物、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农业生态学部分(50分)1、有机体与环境:最小因子定律与耐受性的定义;发育阈温度的定义;土壤的生物学特征;黄化现象的定义;土壤的理化性质对生物有哪些作用2、种群生态学:种内与种间关系;种群数量统计的采样方法;环境容纳量的定义;生态入侵;什么是多态现象;经历过遗传瓶颈的种群特点;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3、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的定义;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垂直与水平结构;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单元演替顶级理论与多元演替顶级理论的异同点4、生态系统生态学: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氮循环的复杂性;全球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臭氧层缺损的原因及其危害5、农业生态学:土壤侵蚀与沙漠化的定义;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我国生态农业典型类型;6、应用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土壤学部分(50分)1.土壤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
沈阳农业大学915资源环境概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沈阳农业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沈阳农业大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915考试科目:资源环境概论
本考试大纲由土地与环境学院于2016年6月29日通过。
一、考试性质
资源环境概论考试是为沈阳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专业招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基础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相关专业择优选拔。
二、考查目标
资源环境概论考试包括环境与生态学基础、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环境质量评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要求考生:
(1)掌握资源与环境科学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运用资源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规律、提出解决对策。
精都考研。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933 环境学 (1)935 普通地质学B (2)959 结构力学A (4)961 环境工程基础A (5)复试考试大纲 (8)F1001化学与生物学 (8)F1002 流体力学 (9)F1003 环境工程综合 (10)F1004 工程地质学 (12)初试考试大纲933 环境学一、考试性质《环境学》是中国海洋大学为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二、考查目标考查学生对环境学基本原理,生态学基础理论,环境要素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特征与危害,全球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常见污染因子监测方法与原理,典型环境污染物基本控制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考试形式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各占总分的20%。
四、考试内容1.环境、环境问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沉降、沙漠化等)的形成机制、危害与防治对策。
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的根源。
2.环境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3.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5.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及物理环境等污染的含义、特征、类型、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6.环境污染的剂量、毒性概念;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7.环境质量标准及环境基准相关知识。
8.水中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和空气中SO2、NO2、TSP等因子的测定方法与原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
东北农业大学911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911 科目名称: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一、考试要求《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主要考查考生的农村经济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包括对农村区域与农村经济发展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农村与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
具体主要考查考生应用农村区域发展理论和农村经济发展理论解决农村与区域发展中的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发展区域化的体制约束问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村区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城镇化问题、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等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 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发展条件,区域发展战略;2.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扩大就业等;3. 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 农村社会发展:农村人口,农村教育,农村扶贫,农村社会保障等;5. 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区域合作,区域发展模式等;6. 农村城镇化三、考试形式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 150 分。
四、试卷结构1.名词解释:20分左右,内容为基本概念,主要覆盖本门课程的各部分知识点。
2.简述题:80分左右,主要为各部分的基本原理。
3.论述题:50分左右,内容覆盖各部分需要理解并运用的知识点。
五、参考书目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左停、齐顾波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第一版。
2.《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资料》.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写. /p-478332388049.html.2008。
3.《农业政策学》.钟甫宁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第二版.4.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xwpd/btxw/201601/t20160127_1176258.htm. (2016年1月27日)- 83 -。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物理化学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一、概述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胶体化学和统计热力学等六个部分。
其中前四部分为主要内容。
考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掌握物理化学一般方法,及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有关的物理量计算和表述中,注意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制(SI制)及遵循有效数运算规则。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下面按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初步、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六个部分列出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1、化学热力学(1)热力学基础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掌握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及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概念。
掌握在物质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
在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的时候,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次是Van der Waals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
掌握熵增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
理解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掌握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重要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
(2)溶液与相平衡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
掌握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
理解理想系统(理想溶液及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
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标准态。
会从相平衡条件推导 Clapeyron和Clapeyron—Clausius方程,并能应用这些方程进行有关计算。
东北农业大学806园林植物学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6 科目名称:园林植物学
一、考试要求
明确写明本考试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必须掌握哪些基本概念、基本意义和基本方法等。
指出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的主要理论重点、解决哪些问题的能力等。
主要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了与花卉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花卉生长、发育、繁殖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花卉栽培管理措施;以及花卉应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要求明确理解园林树种规划、群落理论涉及的相关概念及树木在园林应用中的分类,熟练掌握运用树种规划、群落理论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的树种选择方法,理解和掌握园林中常见应用的树种的形态造景、生态造景价值。
二、考试内容
1. 知识点一;
园林花卉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花卉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花卉扦插繁殖,花卉栽培管理与应用。
2. 知识点二;
园林树木配植的群落理论、树种规划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园林树木的园林应用分类、园林中常见应用的树木的形态、生态造景价值。
三、考试形式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2 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 150 分。
注:考试科目由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两部分组成,各部分占75分。
四、试卷结构
1. 简答题(90分)
2. 论述题(60分)
五、参考书目
1.园林花卉学,车代弟,中国建筑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
2.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中国林业出版社,第二版,2006年;
- 43 -。
东北农业大学901农学概论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901 科目名称:农学概论一、考试要求主要考察考生是否掌握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农业、农学、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作物种植制度、作物育种及种子产业、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以及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作物种植制度、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 知识点一农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农学、农业的概念,农学的性质及特点,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2. 知识点二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掌握栽培作物的特点,主要作物的起源中心,狭义作物的概念,作物分类方法,了解作物传播方式和我国种植业分区。
3. 知识点三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1)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作物生育期、生育时期、作物温光反应特性、顶端优势、种子的休眠等概念,明确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作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种子萌发过程及要求的环境条件,作物各器官的形态特征、组成、功能、变态及生长过程。
2)掌握作物产量、品质、作物群体、群体结构、密度的概念,明确作物产量形成特点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群体结构的组成、分布,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作物品质的指标、类型以及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4. 知识点四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1)掌握光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物温度三基点、有效积温的概念,极端温度对作物产生的危害,水分的生理生态作用,我国水资源的特征,旱、涝害以及大气环境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2)掌握土壤、土壤资源、土壤肥力、作物营养临界期的概念,明确土壤的组成,土壤质地的类型,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判断标准等。
5. 知识点五作物种植制度;1)掌握种植制度、作物布局的概念,明确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原则,作物布局的地位和作用,作物布局的原则以及作物布局设计。
《农业环境保护》考研大纲
《农业环境保护》考研大纲考试大纲内容提要:本书着重阐述了“农业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系统地介绍了工业“三废”和农业污染物对农业环境和农业生物的危害,以及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技术措施方法。
同时对·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农业环境管理妁基本原理和程序也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本书重点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农用化学物质、固体废弃物等主要污染物类型、污染源、污染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如何进行防治或主要防治措施。
本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二版)教育部新颁布的“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本书《农业环境保护》由张玉龙主编《农业环境保护》2004年7月1日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也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环境类专业教学参考用书。
2014年我校将农业环境保护(学术型)定为考研参考书。
当然也可参考与此相关的刘树庆主编《农村环境保护》2010年金盾出版社。
刘芃岩主编、郭玉凤、刘树庆、路达副主编《环境保护概论》2010.3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这些主要参考书,内容新颖,具有农业或农村地方特色,可能更适合于河北农业大学考研用书。
本书现定为农业环境保护(学术型)、农业资源利用或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知识重要考试科目之一。
《农业环境保护》考试大纲目录: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掌握农业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和农业环境科学的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农业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重点及难点:环境问题的产生、我国的农业环境主要问题、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的影响第一节环境和农业环境的概念一、环境概念二、环境要素三、农业环境第二节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产生及发展二、目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三、对于环境问题的几点认识第三节环境保护一、环境保护二、农业环境保护三、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节环境科学一、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二、环境科学的学科分支与农业环境保护第二章生态学基础基本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
安徽农业大学903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科目名称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科目代码903
参考书目名称编者出版单位版次年份
资源与环境概论王敬国
等主编中国农业大
学出版社
考试范围及要点
资源与环境的概念;资源的分类体系与属性;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植物养分资源的特点、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资源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成因、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及农业减灾的对策。
农业资源管理与规划的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等相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3 科目名称:资源与环境概论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以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循环为重点,将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学习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掌握自然环境的现状、发生与发展规律,资源利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二、考试内容
1. 概述:地球五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系统;资源的概念、分类、属性;环境的概念、分类、特性;资源与环境概念的异同;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农业环境学;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与利用现状;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方法。
2. 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概念、分类、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功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景观、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微生物、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的资源价值;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种植业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3. 水资源与水环境:水资源的概念、属性、类型;我国水资源特点;我国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水体、水环境、水体污染、水资源监测、水资源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生物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总需氧量;水的生态服务功能;水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表现;水体污染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主要水质指标。
4.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土壤、土壤肥力、土壤生态系统、土壤资源、自然土壤、农业土壤、土壤有机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或碱化、土壤贫瘠化、土壤环境容量;土壤(土地)的养育功能;土壤质量及评价指标;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主要来源;耕地质量的保持与恢复措施。
5.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天气、气候、三基点温度、积温、干旱、洪涝、霜冻;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大田作物的减灾对策。
6.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农业、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环境污染微生物修复、生物质、生物炭;化肥中的有害物质;化学肥料污染环境的原因;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微生物去除无机污染物的作用机理;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
7. 大气环境与全球变化:大气、温室效应、臭氧层;人类活动产生大气污染的类型;造成大气污染的农业生产活动;全球变化及其包含的内容;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酸雨的危害;有关全球变化的国际公约。
三、考试形式
1.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2.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150分。
四、试卷结构
1. 概念题(共计20分、5道题,每题4分)
2. 简答题(共计80分、10道题,每题8分)
3. 论述题(共计50分、5道题,每题10分)
五、参考书目
《资源与环境概论》,王敬国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2版,2015年6月第3次印刷。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