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控制血糖是医疗与护理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与合并症的发生。

让患者合理控制饮食,从而达到良好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保证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治疗目的。

护士必须全面了解糖尿病,才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临床表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其特征为持续高血糖,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消瘦、疲乏;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失调、视力模糊等。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主要有: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

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消除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

2护理2.1饮食护理首先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自觉遵守饮食规定。

多数患者摄入肉、鱼、蛋、食油较多,从而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故应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

注意补充维生素、钙和铁,增加磷的摄入,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就餐,总热量每天三餐各占三分之一,或少食多餐,使糖分平均分配。

禁食糖果、糕点,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饮食以少盐清淡为宜,少食动物内脏、少食松花蛋黄、少食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少食肥肉、动物油等。

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提倡食用植物油和绿叶蔬菜,如:糙米,面,蔬菜等,应用胰岛素者,进餐须准时,一般在注射后30分钟进食,以免发生低血糖。

准确记录每天出入量,定期复查血糖、尿糖、24h 尿糖定量,观察病情转归,定期测量体重,为治疗作参考。

2.2运动指导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是肌肉对胰岛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将更多的皮下注射储存的胰岛素调动到血液中,使肥胖患者的体重降低。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1临床资料2021年3月~202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5例,男49例,女36例,年龄60~85岁,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性心脏病28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16例,糖尿病肾病12例,糖尿病四周神经病变18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15例。

糖尿病病史2个月~32年。

2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2.1老年糖尿病主要心理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典型发病特征有[4]:高抑郁、回避苦痛、留意力分散、对应激的唤醒水平低,不擅长延迟的需求,要立刻得到满意,以及记忆力下降、留意力难集中、智力下降、疑虑、愁闷、自卑等表现,主要是情感、性格的特别和自我保健力量下降。

常见为以下几种情形[5]:(1)忧思过度。

有些患者对疾病不是乐观地就医治疗,而是思虑重重,整日担忧治不好怎么办?消失并发症后怎么办?陷入苦恼郁闷和愁闷之中,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

(2)心烦担心。

有些患者对糖尿病学问了解甚少,对疾病缺乏正确熟悉,盼望一吃药就能药到病除,一旦病情没有立刻掌握或消失并发症,就烦躁担心、夜不能寐,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3)紧急恐惊。

有的病人把糖尿病理解为不治之症,成天可怕,担忧并发心脏病和肾衰怎么办?要是截肢?眼睛失明怎么办?(4)急躁易怒。

有人得了糖尿病后,不能接受现实、乐观主动地转变生活方式或习惯,以适应病情需要,而是对四周事物和环境厌烦、急躁,遇人遇事易动肝火,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照看不周。

(5)哀痛易泣。

有些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症,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医疗保障不遂心愿,家人的关怀照料不周,心境不好的病人,简单对前途丢失信念,对治疗感到无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不能乐观协作,一般不易掌握病情,对这种病人肯定要急躁劝导,只有排解心理障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2护理对策2.2.1增加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例如有1例60多岁的退休干部,糖尿病6年,住院20天,平常性格稍内向,生活规律,血糖掌握较好,突然有一天消失心胸郁闷,心悸易惊、失眠多梦、不言语,喜叹气,食欲减退,甚至不食不睡,不按要求服降糖药,护士为病人测早餐前血糖14.60mmol/L,尿糖(++++),经急躁询问患者后得知,原来几天前患者的一位老友因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去世,对患者打击太大,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失去信念,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认为糖尿病太可怕,无法抗拒死亡的时刻威逼,了解这一状况,护士每天抽出时间与病人交谈,急躁解答问题,并赐予鼓舞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血糖得到较快掌握。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护理作用观察论文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护理作用观察论文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护理作用的观察【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探讨和分析其的作用和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都是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住院患者。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治疗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

对照组: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

结果:两组患者在饮食睡眠、抑郁症、并发症、一般知识的掌握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

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告诉患者如何控制血糖和护理,注意饮食护理和治疗,进行自我监测和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作用。

利用宣传册、视频、黑板报、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

要定期地进行[2]。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生活、心理、疾病等护理。

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时地掌握患者的病情。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

同时要为患者制定可行的降糖治疗方案[3]。

给患者关心、鼓励、支持和帮助。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的态度要和善,语气要平缓。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充满信心,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行为方式指导:对患者的体重、饮食进行适当控制,同时让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规律生活,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浓度,避免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让患者多吃一些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以及一些低糖性的食物,要少食多餐。

可以通过电话、宣传册子等方式给患者讲解饮食的合理选择与营养搭配[4]。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2.1并发症治疗组:抑郁患者5例,占8.3%;对照组:抑郁患者12例,占20.0%;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的护理论文

糖尿病的护理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及糖尿。

持续的高血糖会导致许多并发症的产生,如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及血管并发症。

1型DM的研究方向是开发给药方便、有效的胰岛素制剂及代用品。

2型DM应以改善胰岛素抵抗〔IR〕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为主,除胰岛素外临床用药物有双胍类、磺酰脲类、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

近年一,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的深入和分子生物的进展,人们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并研发了众多新型糖尿病药物,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项选择择。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治疗;心理Diabetes careSummary:Diabetes 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disease, mainly for high blood sugar and diabetes. Sustained hyperglycemia can cause many complications arising, retina, kidneys, nervous system,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Type 1 DM research direc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convenient administration of insulin formulations and effective substitutes. Type 2 DM should aim at improving insulin resistance (IR) and protect the islet β-cell function-based, clinical use of drugs other than insulin have biguanides, sulfonylureas, column Chennai, thiazoles TZDs, α-glucosidase inhibition agent. In recent years one,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basic theory of diabetes and molecular biology advances,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peopl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ed a number of new diabetes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with more choices. Keywords:Diabetes; diet; treatment,;psychological目录.1临床资料 (1).2护理体会 (1) (1). 2.热量分布三餐分配 (1). 2.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分配 (2) (2).运动锻炼人方式 (2). 2.3运动原则 (2) (2).…………………………………………………(2) (2) (2) (2) (2).……………………………………………………………………(2)口服降糖药治疗……………………………………………………(2) (2)..1胰岛素注射的方法 (2) (2)..1胰岛素注射的方法 (3).注意事项 (3) (3).皮肤护理 (3).呼吸道、口鼻腔的护理 (3).足部护 (3) (3). 4.32保持足部清洁,防止感染 (3) (4).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4) (4).6心理护理 (4).7健康指导 (5)糖尿病患者的护理2011韶大护理本科60号邓利萍亿,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

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护理观察论文

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护理观察论文

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观察【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14-01【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自身病情的认知能力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8 例,然后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经过健康教育后,实验组中对糖尿病相关知识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我们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自身病情的认知能力,有利于患者治疗和自身管理。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治疗手段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

其中,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它强调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理念,调动患者的积极性[1]。

我科于2011年4月强化患者个体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能力,给糖尿病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入治我院被首次诊断为2型dm的患者68名。

其中男性35名,女性33名,年龄42-72岁,平均(56.24±11.22)岁。

患者文化水平从小学到高中不等,均识字,理解能力正常。

1.2 研究方法对每一位入住我院的糖尿病人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主要内容:糖尿病的概念、血糖的正常值范围、主要症状、饮食治疗方法和合理运动的重要性等,并依回答:分不了解(正确率0%-19%)、不太了解(正确率20%-40%)、了解(正确率38%-59%)、比较了解(正确率60%-78%)、非常了解(正确率78%-100%)5个等级;然后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1.2.1 实验组:实验组34人,男性20名,女性14名,于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入院教育宣讲后,对患者进行糖尿病专业知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及并发症、饮食和运动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如何自我监测记录血糖值及其意义等,随后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注重学用结合,以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尚需多方面配合。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篇一:【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尚需多方面配合。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实践证明,开展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发病率,还可控制糖尿病病人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减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43-0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上升趋势[1]。

全面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物就可以达到的。

实践证明,开展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发病率,还可控制糖尿病病人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减低医疗费用[2]。

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由于具有深入病人家庭、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特点,已成为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必要性随着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模式现代化以及社会的老龄化,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在逐年增加。

糖尿病是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

在许多国家中已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8年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约4310万,城市约4930万。

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论文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论文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摘要】目的为提高提糖尿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方法采用口头讲解、图文宣传、视听材料、示范训练给予健康教育,提供咨询、帮助、指导等服务。

结果使他们能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胰岛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因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蛋白质、电解质代谢紊乱,机体不能充分利用糖原,导致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及糖耐量下降,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久之伴有一系列并发症出现[1]。

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诊疗技术的提高而迅速增加。

为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我们必须给予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

1心理指导糖尿病的发生同其他疾病一样,有生物、心理、社会因素[2]。

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绪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中外学者公认的,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均会引起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分泌增加有关,因而引起病情反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士应主动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糖尿病属终身疾病,需长期控制饮食与进行各种繁琐的检查、治疗,但这并不可怕,也不是不治之症,可怕的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因此,只要坚持长期治疗,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克服不利于治愈糖尿病的精神因素,在医生、护士的正确指导与自己的密切配合下,就能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饮食指导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通过饮食治疗法可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还可使肥胖者降低体重,糖尿病患者只有长期坚持合理的饮食疗法,就能有效控制血糖,达到理想疗效。

糖尿病、高血圧、药物与健康论文范文三篇

糖尿病、高血圧、药物与健康论文范文三篇

第篇:糖尿病患者地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糖尿病患者、高血圧患者临床典型病例地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目前糖尿病高血圧可控因素较高,如若在帮助高血糖患者加以健康指导及正确地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药物治疗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地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注射胰岛素地病人,注射前应做尿糖试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胰岛素地用量,切不可大意,自行滥用.特别要注意避免夜间低血糖昏迷地发生.磺胺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地首选药物,常见地副作用有皮疹、瘙痒、对光高度敏感等,这些可随时间延长而消失.一些胃肠道症状,如烧心、胃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另一个最常见地副作用是低血糖.因此,应告诫病人常备一些含糖地零食或葡萄糖片来应付低血糖.慎重处理低血糖:胰岛素过量或口服降糖药之后,病人未能及时进食、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时,可出现抽搐、头痛、焦虑、出冷汗等症状.治疗低血糖可口服~单糖,或杯果汁,杯含糖饮料或~葡萄糖片.切不可给予更多地糖,以免使血糖水平度上升,对控制血糖无益.经过上述处理后需等~才能复查血糖.如果患者症状和体征还没有得到改善,或血糖水平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可以重复上述处理.住院期间地用药指导医生根据患者地血糖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护理人员依据医生制定地方案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阅读药物说明书,对于使用胰岛素者,教会胰岛素注射技术.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要按时进餐,以防止低血糖发生.健康教育心理教育首先让患者明确情绪、精神压力对糖尿病地影响.向病人用通俗易懂地语言讲解有关糖尿病地病因、诱因、临床表现等,消除不健康意识,教会病人一些糖尿病地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出书年荐刊老编辑糖尿病患者只有对自身疾病有了明确认识,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其次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所致地生活压力,做好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心理反应类型复杂,多有悲观失望、内疚混乱、焦虑恐惧、满不在乎等心理.通过纠正各种不良地心理状态,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地信心和勇气.饮食教育用新型食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具体方法:①根据患者地身高、实际体重从“体重范围表”中查出体重范围.②根据患者天地具体活动量从“活动强度表”中查出活动强度.③根据患者地身高、体重范围、活动强度、年龄、性别、气温从“饮食型号表”中查出饮食型号.④根据饮食型号查出天中每天地具体食谱.健康运动教育糖尿病人一般选用散步、慢跑、骑自行车、体操和球类等有氧运动;根据每个人地生活方式、习惯、运动量不同,选择不同地运动方式;进行运动地时间宜在饭后~开始,且大多数学者认为:餐后~运动降糖效果好,且以餐后开始运动效果最佳,开始效果次之,晚饭后运动值得提倡.运动时穿鞋底厚、鞋帮软、弹性好地鞋子,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说明患者个人资料及病情情况,或有人陪伴.并发症地预防教育心血管和脑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地主要死因,重症感染也不少见,肾脏、视网膜、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严重影响劳动力.其中糖尿病足是患者最痛苦地并发症,且发病率在显著增加.治疗地关键在于预防,因此教会病人精心地自我护理很重要它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多发生于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另外女病人应特别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生活保健教育糖尿病人日常生活要规律: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受风寒外邪地侵袭,指导病人保持口腔清洁,睡前、早晚要刷牙,防口腔感染;糖尿病人因为尿糖地刺激,会阴部常有瘙痒,尤其是女病人,每次小便后,用温水清洁外阴,防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人要注意足部保健,不要赤脚走路,防扎伤,外出不要穿拖鞋,以免踢伤,指导病人每天从足部到膝关节做自我按摩或作脚部运动,经常用温水泡脚,水温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监测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选用静脉抽血或血糖仪监测血糖以及监测尿糖;根据血糖结果来评估饮食、用药、运动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患者及家属应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分别在餐前论文发表找刘老师球球微信及早餐后或餐后测血糖,后者一般是每日餐中血糖水平最高地时间;也可每日测次(餐前、餐后及临睡前);最好保持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并定期做尿液检查,查有无酮体.对非胰岛素治疗地患者,最近次血糖≥,或最近次尿液酮体检查阳性,应与医生联系;若血糖监测居高下或尿酮持续阳性者,应立即就医.作者:刘春艳来源:医药月刊年期第篇: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与健康指导相结合地观察探讨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健康指导地需求和必要性.方法:例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了解病人地病因、家族史、生活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进行个体化地药物治疗与健康宣教,动态反馈.结果:使病人与家属及时掌握预防与治疗高血压地相关知识,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促进健康、防止高血压导致靶器官地损害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与健康宣教相结合资料与方法选择年月~年月门诊及住院地高血压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其中级高血压例,级高血压例,级高血压例,有例病人间断服用药物治疗,有例病人长年服药治疗,有例未服用药物治疗.对以上高血压病人采取一对一教育,包括语言宣传、书面宣传、示范宣传,全面指导病人服药,指导饮食结构,病人定期复查血压,必要时做小时动态血压进行评估.根据病人地血压不同分级及是否有靶器官损害,进行个体化服药指导和健康宣传教育.根据病人自身经济状况,结合年龄及有关并发症指导用药,建议享有医保、经济状况好地病人选择长效抗高血压药物[].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地病人,指导使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地病人,指导其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加β受体阻滞剂().左室肥厚同时患有糖尿病病人,指导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同时患有稳定型心绞痛,则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降压药物宜首选及(或);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宜首选(或)、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果病人有干咳不能耐受指导,改用类.超体重舒张压增高地病人,指导应用小剂量利尿剂而达到更好地降压效果.经济困难、收入低、不享有医保地高血压病人,没有条件耐受长效制剂,指导病人使用价格低廉地复方制剂或短效地降压药物.有些复方制剂及短效地降压药物半衰期短,指导病人服药次数,帮助病人节省费用地同时又达到控制血压地目地.健康指导:在指导服药同时向病人宣传要保持健康地生活方式,消除患者对疾病地焦虑状态,让病人保持良好心理和身体健康地行为.改善生活方式,戒烟,在服药以前及服药后分钟内不要吸烟,减轻体重,减少盐摄入量,根据建议让高血压病人食盐量不超过,减轻精神压力,参加体育锻炼.讨论高血压人群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缩短~年[],单存降压是不够地,高血压治疗地最终目地应该是减轻或逆转病人靶器官地损害,防止严重并发症地出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地寿命.向高血压病人宣教,反对药物地滥用,也纠正高血压病人不用药物地错误认识.宣教高血压一旦确诊,非药物疗法只能作为辅助,不能轻易取代药物治疗.此外,进一步明确高血压治疗是终身治疗,即使血压已被控制,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回升.向病人说明,根据研究及临床实践,血压控制良好病人中有是联合用药[].健康教育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病人树立对疾病地认识和治疗地信心,对于血压地控制和防止靶器官地损坏起到重要地作用.作者:杨愚邹艳慧马淑云来源: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年期第篇: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翻转课堂地实证研究翻转课堂是适应新时代发展地一种有效地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中采用翻转课堂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进行对比教学,证实翻转课堂具有高度发达地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方式、深度地互动机制、学生自主协作能力提高地特征,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上值得推广.[关键词]翻转课堂群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艾滋病[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进入世纪以来,为了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高素质地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地知识体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地提高.但是,公共选修课出现了师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质量低下等一些教学质量、教学数量和运行管理方面地问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逐步进入人们地生活,公共选修课在教学形式上产生了新地机遇与挑战.尤其是以美国可汗学院()为代表地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形式在发达国家兴起,给我国地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提供了新地思路.所谓翻转课堂,即通过网络提供授课视频和图片文字等资料,学生在课堂下观看教学视频并自学,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问,从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地互动,将问题解决.这种授课形式不同于过去传统地课堂讲授、课下复习,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被引入我国后在一些大学课程中取得了较好地效果.[][][]但是采用翻转课堂在公共选修课中教学效果如何,未见国内文献报道.为了探讨翻转课堂在公共选修课中地教学效果,我们对校级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中艾滋病防治章节进行了学习效果检测,通过分析,期待为更好地开展公共选修课提供依据.二、翻转课堂地特征与运行翻转课堂具有四个主要地特征[],即首先依赖于信息技术,这是翻转课堂地先决条件.翻转课堂需要在进入课堂之前准备大量地资料让学生自学,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等,这些资料并不是仅仅罗列在教学网站上就足够了,还要进一步拓展,以促进学生发散地学习.以艾滋病防治为例,我们就推荐了世界卫生组织地中文宣传网站(:)以及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给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地相关知识.第二个特征是学习方式个性化.这个个性化其实是强调教学时间地分配.传统课堂中进行地团队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等改革都无法突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地这个最大限制因素,而在翻转课堂中,不同专业地同学则可以根据自己本身地知识体系状况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下进行调整,尤其是公共选修课更具有这个方面地需求.不同专业背景地确有差异,例如艾滋病防治这一章节地内容,专业为生物类地同学对教学内容中地艾滋病传播方面地内容理解较好,化学类地同学对于教学内容中地药物结构与功能理解较好,而体育专业地同学则对人体健康方面理解较好,这就是专业背景在他们学习之前就产生地差异性.从中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地重要性.翻转课堂地第三个特征是深度地互动机制.虽然传统课堂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受到时间、空间地限制,不可避免地最后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随着智能手机地广泛流行,带来地群、微信等新地信息传播途径拉近了师生间地距离,实现了真正地时空连线.[]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群、微信实现一对一地交流,实现深层次地互动,即实现古人提出地“传道授业解惑”.在公共选修课中由于学生地个体知识背景差异和学习能力不同而产生地学习差异,通过深层次地互动可以缩小这种差异.翻转课堂地第四个特点是培养学生地自主协作能力.翻转课堂中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习都是依靠学生自主构建完成地.学生根据自己地背景知识和授课进度,自主地选择学习地时间和地点,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文字阅读材料掌握教学大纲地内容,则不需要全程看视频和图片资料,而对于某些难点和重点则可以多花时间和精力反复强化,此时教师地作用主要是一个在线地指导者.三、翻转课堂学习效果分析学习“疾病、药物与健康”地共有两个班级,因此采用了对比地方法.一个班级人数为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在艾滋病防治章节之前通过上述地课前视频网站资料进行学习,并在群交互答疑,课堂进行完授课教学后,立刻进行学习检测.而另外一个班人数为人,采用传统地方式教学,知识在完成课堂授课后进行学习检测.检测内容为道题目,具体题目和检测结果如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提供地证据显示,以下哪种治疗方法不但可以治疗艾滋病,还是控制艾滋病传播地有效办法?()抗菌疗法;()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学生对艾滋病属于病毒传播掌握情况均较好,并且两种模式下正确率均为,无差异..艾滋病治疗地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地复制;()杀死.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学生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地原理掌握较好,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如果感染了,还能过性生活吗?()能;()不能.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不太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感染者在没有症状地时候不会将传染给其他人.这种说法对吗?()对;()不对.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艾滋病地“窗口期”一般为:()周左右;()个月左右.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较低,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几乎是传统课堂教学班地两倍..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地?()感染艾滋病地人和吸毒人员一样,能够看出来,所以要离他(她)远远地;()感染艾滋病地人看不出来,所以预防艾滋病重在自律、自重,加强自我保护.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正确使用安全套对预防艾滋病有什么意义?()可有效防止艾滋病地性传播;()可降低血液传播地概率.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在我国流行地病毒株主要是:()型;()型.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哪里能提供免费地艾滋病检测?()区县医院;()区县卫生监督部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目前,艾滋病防控中提到地双重感染是指:()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梅毒和结核菌感染.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通过以上课堂检测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地学习效果比传统课堂效果要好,也证实了前文中提到地翻转课堂具有高度发达地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方式、深度地互动机制、学生自主协作能力提高地特征.当然,某些题目翻转课堂班级也不高地原因可能与学生专业背景、学习动力不足有关,课下地教学监测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与学生地自觉性有关.四、结论通过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地对比教学,证实了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采用采用群学习地翻转课堂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成绩,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为在新形势下公共选修课地教学工作提出了一条可行地道路.同时,如何进一步在课下提高学生学习地动力,实现学习地监控是今后翻转课堂需要强化地一个方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有关糖尿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糖尿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糖尿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糖尿病病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护理对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糖尿病护理论文篇一:浅析糖尿病护理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

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

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做好心理护理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患者思想包袱重,易产生烦躁、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

研究表明,过度的抑郁、焦虑和应激,导致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影响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在负性情绪状态下体内皮质醇分泌增加,后者浓度升高后,可通过拮抗胰岛素来阻碍血糖利用,导致血糖增高,所以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做好思想解释工作,给患者讲述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不仅要听取患者的倾诉,更要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并尽力帮助其克服困难,使之树立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决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 饮食治疗护理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治疗过程中贯穿始末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

①制定饮食计划,合理膳食:进餐应定时定量,通常将每日的热量按1/5、2/5、2/5或1/3、1/3、1/3分配至早、中、晚3餐中,或少吃多餐,将1天的热量分配4餐为1/7、2/7、2/7、2/7;②均衡饮食,合理分配:每天的饮食应保证正常的生理需要。

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论文

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病周期漫长,一旦发病,往往伴随患者终生。

本文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探讨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很多过去很少发作的疾病。

相关数据显示,糖尿病近年来在临床上呈多发态势。

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一生都要受其折磨。

而且糖尿病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代谢功能紊乱,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痛苦。

所以说,糖尿病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本文将护理的体会和经验阐述如下:1 糖尿病患者消极表现1.1 愤怒、悲观和失望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多有此类表现。

这类患者由于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患上终生难以治愈的疾病令他们对人生产生一种愤怒的情绪,怨天尤人。

这类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内分泌平衡,往往对生活产生悲观消极的思想,性格急躁易怒,情绪极为低落,对疾病的治疗往往也持排斥的态度。

1.2 内疚、自责、厌世,拒绝治疗这是为数众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的普遍反映。

在这类糖尿病患者中,大多数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群,是家里的经济支柱。

罹患糖尿病后家庭经济陷入危机,患者在家庭中的角色易位,由家里的顶梁柱变为受家人照顾的“弱者”,心理一时调整不过来,产生内疚、自责的情绪,甚至悲观厌世,认为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干脆放弃治疗,求得“解脱”。

1.3 焦虑、恐惧由于糖尿病终生难以治愈,而且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恐惧心理,对未来的生活比较迷茫,害怕患病后会遭到家人和社会的嫌弃。

1.4 怀疑、拒绝和满不在乎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掩饰自己的患病现实,不愿意接受正常的治疗。

2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2.1 患者确诊后首先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糖尿病相关常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摸底了解。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论文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论文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护理;糖尿病护理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全身性、慢性、终身性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目前仍不能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严重性的认识,使之在防治过程中,始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行血糖自我监测,保证治疗。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少数民族地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文化层次偏低,农民居多,经济条件落后,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等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都进行了适合本地区糖尿病患者的一整套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取得明显的效果。

患者入院后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评估→计划→执行→效果评价→新计划→执行→效果评价的pdca循环法健康教育方式,在给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评估患者每个时期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单,对患者进行有评估、有计划和有评价的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

具体做法是:1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是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专业护士在患者入院时主动迎接,对不会汉语的患者尽量安排相应少数民族语言的护士迎接,以拉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距离,给患者一个亲切的第一印象,主动为患者介绍医院规章制度、病室环境、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等。

目的在于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角色转变,积极调整心态,从而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

2 住院期间的教育是对患者住院期间饮食起居、治疗用药、糖尿病相关知识、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方法,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等的教育和指导,此外根据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患者进行由浅到深、通俗易懂的个性化健康教育。

2.1 心理指导糖尿病病程长,需反复入院,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心理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疾病控制不利,因此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并给予细心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角色缺如和角色强化两种不良心理状态,在这些心理状态下,患者接受知识的能力大为降低。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安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发病原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胰岛素作用出现障碍引起的[1]。

长时间的代谢紊乱和高血糖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眼睛、肾脏、神经系统的伤害更大,假设病情严重会造成患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最终出现高渗昏迷[2]。

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食量大胆消瘦、多饮多尿,在科学的治疗与恰当的护理下,患者的血糖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减轻身心痛苦。

我院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的是全程安康教育模式,囊括并发症的自我检测及管理、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安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现作出如下报告。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是xx年1月~xx年9月一年内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全部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

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8.3±2.7)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1±0.3)年。

观察组60例,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7.4±3.3)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9±0.5)年。

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康教育:护理人员询问患者对糖尿病有哪些认识,并指出错误之处予以纠正,发放糖尿病的安康教育宣传资料,详细解答患者疑问,并叮嘱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树立保健、养生意识。

观察组采用全程安康教育模式:①入院时:护理人员一一核对、检查患者的个人资料,分析心理特点、社会需求、病情开展等临床信息后做出综合评估,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向糖尿病患者普及相关的医疗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②饮食安康:向患者讲解饮食搭配的合理与否和糖尿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根据患者的个人口味及身体状况制定科学饮食方案,建议患者尽量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瓜果,少吃高糖、高盐食物,提高自律能力,养成安康饮食的生活习惯;③机体锻炼: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病之前身体肥胖、超重,科学、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控制脂肪增长,维持血糖处于稳定水平。

糖尿病护理论文

糖尿病护理论文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45-01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

现笔者将临床护理糖尿病患者的方法及体会做如下报告。

1 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已被提到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地位。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糖尿病临床症状,治疗与预防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包括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注射部位的选择;并讲解如何预防、识别低血糖反应、高渗性昏迷和酮症酸中毒的常识。

此外,还可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如发放小册子, 利用幻灯、dvd、宣传板报等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防治糖尿病知识,使糖尿病患者能以良好的心境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尤其应做好低血糖反应的防治,告知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出现的症状,如:大量出冷汗,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乏力等,当低血糖反应出现时, 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 及时检测血糖, 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以缓解症状。

告知患者出院后应随身携带水果糖,为低血糖的发生做好准备工作。

2 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随之发生改变,高脂高热量饮食充斥了日常生活,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晚餐,晚餐的摄入随之大大的增强,一般晚餐过后人们又很少运动也很难有时间运动,这样所有的摄入无法消耗,而体力劳动的减少,往往使现代人们的摄入的热量囤积于体内,入良大于出量,这于糖尿病患者是很大的不利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定量定时少吃盐不吃糖, 可多食纤维素多的食物,我们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饮食习惯制定相应的食谱, 采用合理膳食配合,并给予严格、科学的饮食管理, 合理安排餐次, 均衡饮食结构, 合理控制总热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糖类三大营养物质比例,这方面我们有食物交换表来指导患者。

糖尿病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关键词】糖尿病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沁代谢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我国糖尿病患者病率较高,伴有慢性并发症相当普遍,已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率、致死率、危害最大的慢性病,所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社会卫生问题。

[1]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现将我科2012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糖尿病为终身代谢性病疾病,病程长,可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耐心和同情心,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分别给予鼓励和支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稳定情绪后,让其认识到糖尿病尽管是目前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只要科学合理的做好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劳动,劝慰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教育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任何类型的糖尿病,不论病情轻重,均需要进行终身饮食治疗。

指导患者食用粗制米、面和杂粮为主食,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15%,每天可给予50-70g。

脂肪约占总热量的20%-30%,每天60g左右为宜,采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少食用煎炸食品,忌甜食及禁烟酒,饮食有度,粗细搭配,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一日三餐或少食多餐,可将每天所需食物按1/5、2/5、2/5分配于早、中、晚三餐中,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凡增加一种食物时应同时减去另一种食物,以保证饮食平衡。

[2]做到三餐定时、定量,营养均衡摄入,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饮食治疗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保证治疗安全和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教育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以期为患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护士应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热量摄入,均衡营养。

同时,应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运动护理: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增强体质。

护士应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并避免剧烈运动。

同时,应鼓励患者坚持长期运动,以取得最佳效果。

用药护理: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药物的剂量、使用时间、副作用等。

同时,应提醒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使用药物。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应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知识教育:糖尿病患者应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护士应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

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并教会患者如何记录血糖数据。

预防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护士应向患者强调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损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等。

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应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定期随访: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评估病情变化。

护士应提醒患者按时随访,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总结: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摘要】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疾病,其内分泌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紊乱。

【关键词】糖尿病;代谢性;临床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05-02
1病因与发病机理
据统计,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已成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

糖尿病是一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人体内有一种重要的激素叫胰岛素,由胰脏的胰岛β细胞分泌。

胰岛素在人体三大代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多次检测超过正常值(血糖正常值:3.61-6.10mmol/l,餐后2小时不超过10.0mmol/l);同时尿中出现葡萄糖,这造成高血糖危象或糖尿病。

在发病机理中,ⅰ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β细胞损害,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ⅱ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有缺陷,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

糖尿病,在早期的高血糖阶段,由于症状不明显,糖尿病往往不能引起患者重视而出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引起多个器官的功能缺陷及衰竭,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变,出现严重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胰岛素是由内分泌腺胰岛β-细胞分泌,主要是血糖合成糖原和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来降低血糖浓度,调节糖代谢,胰岛素
分泌不足时影响血糖变成糖原和血糖分解,血糖浓度将增高,当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葡萄糖就会从尿中排出。

胰岛素作用或者同时存在的缺陷,可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特征,严重时引起急性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成为致残和病死的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
主要是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血糖以及尿糖增高,严重时引起蛋白质、脂肪、水电质的代谢紊乱,尤其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酮症酸中毒、失水、昏迷等。

临床上,本病多见于中年人,青年以及儿童亦有发生,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

3临床护理
3.1基础护理①预防感染: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各种感染并发症,其中皮肤护理尤为重要。

②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对于昏迷患者每日做口腔护理2次,抽搐患者口腔内应用压舌板以防舌咬伤。

同时使用湿棉签擦拭口唇防止口唇干燥。

③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尿病足,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避免袜紧鞋硬,防止血管阻塞而引起环死。

3.2心理护理让患者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耐心向病人做好解释,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和恐惧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饮食护理糖尿病的治疗中,有70%-80%的问题与饮食控制的好坏有关,尤其对一些肥胖、老年患者等饮食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
方法,特别是应当注意空腹及餐后血糖的测定,在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健康和劳动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饮食护理的关键,是合理评估确定食谱,因人而异灵活掌握,积极督导保证实施。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至关重要。

饮食护理要掌握下面几个要素。

3.3.1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了解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或两者兼而有之,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什么是糖尿病,正常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糖尿病的症状、体征、分类、诊断标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

3.3.2饮食护理与心理疏导控制血糖和减轻症状为重要途径。

糖尿病治疗应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

其目标是:在给患者以足够均衡营养的基础上,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尽可能地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消除糖尿病的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的健康和活动能力,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达到辅助加强治疗的效果,减轻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失望、恐惧等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心理,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另外,患者应戒烟、忌酒,严格限制糖的摄入,同时要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食物宜粗不宜精,三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低盐、低脂肪膳食。

多食蔬菜水果和薯类、豆类、牛奶等,还可以进少量鱼、
蛋、瘦肉等,少食肥肉和油炸食品。

以清淡为宜。

因进食食盐后,会激活体内淀粉酶的活性,加快淀粉的消化,从而加速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直接影响血浆葡萄糖的浓度,一般控制钠盐2-2.5g为宜。

3.4运动疗法是通过适当的活动和锻炼来防治糖尿病的方法。

首先,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增加摄氧量,它可以降低高血脂提高密度脂蛋白,减低动脉硬化及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组织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使肌糖原的存储能力和氧化代谢能力增强,有助于减肥,因为肥胖是2型糖尿病重要诱发因素。

运动种类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

有氧运动有利于葡萄糖的代谢和脂肪的燃烧,例如:步行、慢跑、走跑交替、骑自行车、太极拳、游泳等。

通常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运动为宜,空腹运动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运动后的护理:①运动中或运动后要注意饮一些白开水,以补充水分和氧的消耗。

②有条件者最好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各测1次血糖。

因为运动时血糖降低,有可能发生低血糖。

③运动后仔细检查双脚,如发现水肿、青紫、感染等,应及时处理。

4健康教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因此,通过健康宣教,指导病人正确合理控制饮食、掌握治疗疾病用药作用及副作用。

并要定时做好自我监测,除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外,还能使患者早期发现糖尿病,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控制糖尿
病的基本技能,达到提高健康转归和完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5小结
糖尿病是临床不容忽视的疾病,是机体无法根治的疾病,由其不良症状所引发的合并症,有及严重的生命后果而促进死亡。

因此,以倡导实施健康教育的为主要的工作环节,主要是根据病人自身情况所控制疾病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已明确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其极易出现伤口不能愈合为主要临床特点。

此文挫见,与同仁商榷。

参考文献
[1]郑肖娥.运用护理程序提高糖尿病病人教育质量的临床研究.山西护理杂志,1999,3(3):101.
[2]易鸣.运动疗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5):357
[3]赵长云,令国瑞,林禄.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黑龙江医学,2002,25(12):9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