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测力计解读教学文稿
《弹簧测力计》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课《弹簧测力计》位于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本节课的前3课主要研究了小车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也着重了解了重力、反冲力、弹力等类型的力。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第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的物体,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得更为深刻,进一步认识弹力概念的内涵和实例。
【学情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都比较简单。
学生已经知道力有大小,本课安排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他们对力的认识规律的,将为后续力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3.力的单位是牛顿。
科学探究目标: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2.树立细致、有步骤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2.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1套、班级记录表、弹簧测力计刻度板的纸板模型、教学课件。
小组:弹簧测力计、钩码、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
【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拉力器、弹簧测力计]1.出示拉力器,并简单介绍拉力器后,请两位学生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2.请学生说说怎么判断出谁的力气大,引导学生关注力气大的同学会将拉力器的弹簧拉得更长。
初中物理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初中物理弹簧测力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弹簧测力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设计如下所述。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使学生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测量力的大小。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了解其构造和正确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胡克定律并将其应用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拉力器、称重器等,引出弹簧测力计的概念,并提出问题:这些工具是如何工作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讲解新知识首先,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构造,包括弹簧、刻度盘、指针等。
然后,讲解胡克定律,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定律。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发放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记录数据。
同时,观察弹簧的伸长情况,验证胡克定律。
4. 数据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分析数据,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原因。
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应用拓展讨论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运动员的拉力、检测产品质量等。
同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弹簧测力计的误差来源和如何减小误差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6. 课堂小结总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的重要性。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13.1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和作用: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从本课的内容上看,弹力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的力进行的研究,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弹簧测力计是力学中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的基础,通过看说明书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可以起到方法上的指导,这节课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材中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弹力比重力和摩擦力更抽象更难理解。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1、知识与技能:a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b、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并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关心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现象;b、通过实验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三、教法和学法: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测力计的原理。
其次用到了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正确使用测力计。
在教学时,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共同探索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所学习的力的作用效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上,指出在实际生活中能见到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二种不同的状况,指出这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引入要学习的内容。
2、推进新课: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弹力的概念与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两个部分。
①弹力的概念:a、在引入新课后,通过演示实验重现上面所说的二种不同的形变,明确指出它们的区别,并指导学生用手边的一些学习用品(如直尺、橡皮、饮料瓶等)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得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概念。
b、通过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现象,如饮料瓶被弄瘪不恢复状或通过拉直小弹簧的实验给出弹性限度的概念。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说课稿9《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说课一、说教材(一)课标要求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三级主题: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新课标中规定的20个必做实验之一。
(二)教材分析《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节内容,本课题安排了“弹力”、“弹簧测力计”和“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三方面内容,按照从现象→概念、规律→应用的程序编排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弹力是三种常见力(弹力、重力、摩擦力)之一,是教学中第一次涉及的具体类型的力,为高中阶段弹力的深入研究作准备。
弹簧测力计是弹力的重要应用,是力学中基本的测量仪器;通过看说明书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研究起到方法上的指导。
所以说,本节课无论在知识还是方法上,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2、学生的知识经验弹力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学生有丰富的理性认识;经由过程前面的进修,学生对力的概念、感化结果及力的相互性有一定的相识,且八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窥察、分析本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探究进修奠定了基础。
但相比较重力、摩擦力,弹力更抽象,学生更难理解,需求本节课的深入进修。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3、会精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测力原理。
2、通过独立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进一步领悟测量类仪器使用的一般性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探究生活现象中的物理道理,感受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在尝试探究中严谨详尽的科学立场,爱惜仪器的良好品质。
重点及确定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精确使用。
弹簧测力计在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等必须的器材。
难点及突破策略:弹力的概念的理解。
弹力是被动力,比较抽象,是一个逐步完善的概念,到高中阶段需求深入进修。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1我说课的题目是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内容简介本章是在前一章学过力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来讨论力学中常见的弹力、重力和摩擦力,以及杠杆、滑轮和其他一些简约机械,本章知识是学习后续知识压强、功、机械效率的基础,因此本章是中学物理基础的一章。
本节是同学第一次接触详细类型的力——弹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教学实践说明,被动力(如弹力、静摩擦力)的概念是同学难于接受的.因此教材中没有给弹力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实例说明白什么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本节通过一个比较完整的试验探究,利用弹力的作用效果来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从而达到会正确运用弹簧测力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同学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并不难学,引领同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会正确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经受探究弹簧测力计的运用过程,进一步掌控运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情感立场价值观通过对弹簧测力计运用的探究,培育同学乐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育同学探究新器件的技能在试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立场重点与难点从教材形成特点、结构体系、以及同学的认知特点、思维规律,我确定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同学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运用”,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掌控弹簧测力计的运用方法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学设计通过上述分析,本节课教学中以试验探究为基础,掌控知识为中心,培育技能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爱好导入新课,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充分利用同学的阅历,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如拉〔压〕弹簧、撑杆跳、跳板跳水等实例,并通过拉动皮筋、挤压气球、拨动钢尺使同学获得形成弹力概念的感悟。
经受一系列的实例分析、动手试验,使同学认识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知道日常生活中常常说的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其实质都是弹力。
小学科学精品说课稿:弹簧测力计
一、聚焦(2-3分钟)任务情景师:今年的学校科技节将有这样一个活动,“搬重物比赛”。
师:请看规则。
规则:(读)1. 每台起重机每次只能搬一个重物;2. 两台起重机可以同时工作。
挑战:把重物合理分组后,2分钟内搬完重物。
二、探索(一)认识弹簧测力计(12分钟)1.引入师:你打算怎样给重物分组?生:重的一组、轻的一组。
师:为什么这样分?生:搬轻的物体用的力小,搬重的物体用的力大。
师:是的,力是有大小的。
我们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给重物分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弹簧测力计。
2.观察弹簧测力计。
PPT任务:看一看:有哪几个部分组成,想一想它们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3-4分钟)3.交流:(1)师:弹簧测力计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表述,教师板贴)(2)师: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
提环:当拉手用,方便提拉重物弹簧:受力时伸长,产生弹力。
受力大,伸长长,受力小,伸长短。
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弹簧具有弹性,受力时会产生弹力”来工作的。
小组讨论时指导1-2个小组:拉一拉,问:拉力大小变化时,弹簧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二:生:弹簧把弹簧测力计的上下连接起来。
师:对的。
(边演示边引导)当我用力拉的时候,弹簧会发生什么变化?师:受力时,会伸长,产生弹力。
再往下拉呢?受力大时呢?受力小时呢?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弹簧具有弹性,受力时会产生弹力”来工作的。
指针:指示力的大小。
怎么看?看哪条刻度板(重点):标明力的刻度值。
师:怎么读?(教师拉请学生读)生:1或1牛师:预设1:单位呢?那牛是什么意思?:力的单位是牛顿。
师:(再拉一个)这样怎么读一小格表示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最大能测多少呢?我们看哪个刻度可以知道呢?5N的(1大格1N,1小格0.1N)。
1N的(1大格0.1N,1小格0.01N)挂钩:挂被测量的物体。
(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15分钟)1.感受力的大小师:牛顿是一个新的单位,1牛的力有多大?2牛的力有多大?5牛呢?让我们拉一拉弹簧测力计,感受一下吧。
《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簧测力计》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围绕“力的测量”展开研究。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重要工具。
先是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刻度标示以及如何读数;再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先引导学生尝试用手感受力的大小,在测量前估测物体的轻重,培养学生的单位量感,发展估测能力,逐渐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建立起“牛”大小的概念。
在体验后,进一步探索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认识到“弹力是因为弹簧被拉伸而产生的”。
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得更加深刻,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弹力”的概念,把对橡皮筋和弹簧被拉伸产生的弹力拓展到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来解释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3.力的单位是“牛”。
科学探究目标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2.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2.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和科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规范地操作弹簧测力计,准确读数。
【教学准备】学生:圆筒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记录单、橡皮筋、硬纸板、回形针、标准物(钩码)。
教师:学生器材一套、弹簧测力计刻度版的纸板模型。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提问: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谁的力气大?那么这个比赛的裁判是谁呢?(出示两个拉力器)学生活动:能通过观察拉力器受力时弹簧的变化,判断出力气大的同学可以将弹簧拉得更长。
教师活动: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要知道力的大小,需要用到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设计意图:由力量大小的比赛形式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力的大小,调查学生的前概念,引出弹簧测力计。
弹力 弹簧测力计优秀说课稿
7.3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弹力弹簧测力计》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弹力是学生在学习力的概念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的力进行的研究,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
弹簧测力计是力学中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的基础,通过看书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起到方法上的指导,这节课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弹力;(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2.过程与方法(1)经历弹力现象的实验分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2)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的道理。
(2)通过对弹力有关事例的解释,体现物理就在身边,以及激励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认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本节课采用下面的设计突出重点:在认识弹力的环节采用的设计是观察物体“受力形变、撤去力恢复原状”的特性→利用橡皮筋这种特性发射玩具→利用塑料尺这种特性压扁气球→分析共同点建立弹力感念→感受弹力、举出弹力例子、解释弹力现象。
循序渐进,引领学生建立对弹力的初步认识。
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实验说明弹簧受到拉力越大伸长越长的特性→学生自主学习后,通过知识抢答的方式巩固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通过合作学习,巩固认识后合作学习联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四)教学难点:认识弹力。
弹力的概念建立比较抽象,本节课采用下面的方式突破难点:在弹力概念建立过程时通过使用弹弓发射玩具和使用塑料尺压扁气球,发现橡皮筋和塑料尺的形变特性,着重分析哪个物体发生形变,哪个物体要恢复原状,对哪个物体产生了力。
弹簧弹簧测力计 说课稿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从本课的内容上看,弹力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的力进行的研究依据课标要求、学生实际及本课内容特点:确定出本课的难点是弹力的概念,本课的重点是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这节课我们采用实验探究与自主看书、老师引导学生的方法从而实现该节课的内容:上次课我们结束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的学习,我们今天进入的十三章的学习力和机械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第一部分的学习弹簧弹簧测力计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a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形变及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b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认识其构造,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a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实验设计、动手能力b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b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究新器件的能力。
我把这节课的内容分成弹力的概念与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两个部分来进行。
每一部分教学都是遵从这样的流程来设计的:一、弹力的概念:提倡学生在体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主要目的。
让学生探究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
引入到概念教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师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探究实验增强感性认识,进行深入研究:物品发生形变时,人的手有什么感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桌面上提供的物品——弹簧,气球,橡皮筋,橡皮泥运用各种方法让它们发生形变。
同时体会什么时候才会有这种感觉?物体发生形变时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同时把研究结果填入下表。
、在小组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汇总在全班讨论。
教学案例与分析:弹力 弹簧测力计
教学案例与分析: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材分析:教材依照“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弹性、塑性、弹性形变、弹力等概念。
教学中可以多举些例子,如拉橡皮筋、拍皮球等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同时可以指出,生活中的支持力、压力、拉力等实质也是弹力。
本节重点和难点是“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头发拉断时的拉力,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适当引导,尽量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自己摸索,从中学到规律性的东西。
教学案例:播放预先已经录制好的有关弹力的体育运动及娱乐活动的录像。
师:生活中,我们注意观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有些物体被挤压后,形状和体积都会发生变化,一旦撤销挤压的力,它们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有些物体却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请同学们举例。
生:橡皮筋、弹簧能恢复原状,橡皮泥不能。
撑杆跳高的竿和垫能,水果跟面包不能。
……………………………………师:弹簧、橡皮筋、垫等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像橡皮泥,面包等变形后不能自动复原的特性叫塑性。
生:有些弹簧用大力气拉过后也不能恢复原状?师:很好,这是因为弹簧的弹性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具有弹性的物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了。
师:你们拉弹簧的时候,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了吗?(学生拉桌上的弹簧)生:感受到力的存在!师:这种力叫弹力,日常生活中的支持力,压力,绳的拉力都属于弹力师:弹力是怎样产生的?生:是由物体弹性形变产生的师:对,我们把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量叫做伸长量,现在请同学们轻轻用力拉弹簧,观察一下它的伸长有什么变化?生:弹簧爱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师: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的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桌上的弹簧测力计,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生甲:弹簧,指针.生乙:外壳,刻度。
生丙:吊环,挂钩师: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器材,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测量器材?生: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师:上述器材在使用前首先应注意什么?为什么?生甲:观察量程,如果被测值超过量程会损坏仪器生乙:认清分度值,否则会给读数带来不便生丙:对电流表,电压表还应观察指针是否为零。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弹簧测力计》教科版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数据处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如如何准确记录数据、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等。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数据记录和处理的指导,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弹簧测力计》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弹簧测力计》教科版,本章节内容主要依据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力的世界”单元中的“弹簧测力计”一课展开。内容包括:
1.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与原理介绍。
2.力的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
3.观察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与力的关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数据记录与处理:学习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5.安全使用弹簧测力计:了解并掌握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弹簧测力计的奥秘,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实验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方式,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等基础知识,对力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验活动来进一步探究和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方式,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忆起已学的力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3.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教师示范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技巧。
4.应用弹簧测力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4 《弹簧测力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这一节内容位于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力和运动”。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以及能够利用测力计进行简单的力的测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力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利用测力计进行简单的力的测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并能够利用测力计进行简单的力的测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提着一本书,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2.讲解: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3.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小学科学弹簧测力计(教案)
小学科学弹簧测力计(教案)【引言】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中,测力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力大小。
弹簧测力计是小学生学习力的基本工具之一,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文将针对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弹簧测力计教学活动进行详细讲解。
【步骤一:引入】首先,在进行弹簧测力计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引导让学生回顾已学习的力的知识,例如重力、摩擦力等。
引导学生思考力是什么、力可以测量吗?以及存在哪些方法可以测量力的大小等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步骤二:理论知识讲解】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
教师可以使用一个具体的弹簧测力计进行说明,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构造。
解释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弹簧测力计上的弹簧会发生伸缩,通过测量弹簧的伸缩量来间接测量外力的大小。
【步骤三:示范操作】接着,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操作,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适当重量的物体,并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示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示范操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例如保持适当的姿势,避免弹簧测力计超负荷使用等。
【步骤四:实践活动】在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自行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可以在活动中设置几个不同重量的物体供学生测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并记录测得的数据。
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物体所受外力的差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力的认识。
【步骤五:讨论与总结】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测量结果。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物体受力的原因,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是否存在误差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弹簧测力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
教科书从拔河比赛入手,引领学生体会拔河比赛时双方之间力的大小的较量,由此聚焦本课的研究主题——测量力的大小。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环节,力是有大小的,要想知道力有多大,需要用到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本课的问题聚焦在认识弹簧测力计上。
第二部分“探索”环节,包含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初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包括感受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第二个活动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本课的重点。
第三部分“研讨”环节,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的讨论问题: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简单原理;第二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弹力的概念,把对橡皮筋和弹簧被拉伸产生的弹力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
第四部分“拓展”环节,用橡皮筋制作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制作活动加深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测力计的刻度和力的单位“牛顿”的认识。
在前面三课学习并了解拉力、反冲力、弹力对物体的作用之后,本课继续帮助学生认识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明白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弹簧测力计常常被叫做弹簧秤。
学生对弹簧并不陌生,也见过用弹簧秤称量物体的重量,但对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却比较陌生,容易与托盘天平混淆,有部分同学会选择托盘天平来测量力的大小。
因此,在教学时,要加深学生对测量力的工具的认识。
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但对力的单位“牛”的单位量感还比较弱,在估测和实测物体力的大小活动中要逐渐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力的大小“牛”的感知。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2.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二)过程目标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小学科学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弹簧测力计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项目。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力的大小和测量。
本文将围绕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中《弹簧测力计》这一实验项目展开讲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大小的仪器,它是根据霍克定律的原理设计而成的。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不同物体对力的作用,从而得出不同物体受力大小的结论。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验材料主要包括弹簧测力计、不同重量的物体、尺子等。
设备方面,我们需要使用实验桌和实验板,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进行实验步骤的讲解。
首先,让学生们先熟悉弹簧测力计的外观和结构。
弹簧测力计的一端是一个钩子,可以用来挂载不同重量的物体;另一端是一个刻度盘,用来读取力的大小。
然后,让学生们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物体,如一个书包或者一个小球,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子上。
接着,让学生们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向的刻度值,记录下来。
接下来,让学生们分别挂载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一个铅笔、一块玻璃等,记录下每次的刻度值。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记录,得到力与刻度值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成曲线图展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们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实验时要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其次,学生们应该注意读取刻度时的准确性,避免读取偏差或误差。
实验完成后,我们可以与学生们一起进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首先,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重要的观察结果:当力增大时,刻度值也随之增大;当力减小时,刻度值也相应减小。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思考一些问题。
例如,为什么不同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不一样?为什么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地方受到的力也不一样?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力的概念,并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教案
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教案。
一、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簧测力计可以通过弹簧伸缩的程度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当一定的负载施加于弹簧上时,其所产生的伸长量即为弹簧的挠度,而挠度与背负的荷重成正比。
因此,通过记录弹簧的挠度,我们便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弹簧的初始长度应该是没有施加负载的状态下的长度。
二、正确的使用方法1.安装测力计在使用测力计之前,需要先将其安装在平台上。
确保测力计安装牢固不会滑动以及在所要测试的物体重量下能够承受该重量。
同时,保证测力计与测试台面垂直,避免产生偏差。
2.施加荷载当弹簧测力计正确安装在测试平台上后,可以开始施加荷载以进行测试。
需要确定要测量的物体的重量范围,以便选择正确的弹簧测力计。
然后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测力计的平台上,将测力计的箭头对准朝向上方,并逐渐施加压力,直至测力计指针指向所需的重量目标。
3.读取测量结果在将所需的重量施加于测力计之后,需要等待几秒钟以稳定读数。
在读取测量结果时,应该仔细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在一个静止点停留,避免由于指针不稳定而产生误差。
三、注意事项1.避免超载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需要确保其能够承受要测量的物体的重量范围。
如果超出了承载范围,就会导致弹簧测力计的变形,甚至破坏。
2.避免震动和冲击弹簧测力计是一种高精度的仪器,需要避免任何形式的震动和冲击。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震动或冲击,会导致弹簧回弹,从而产生误差。
3.避免长时间负荷在测量物体重量之前,需要确保测力计未受到长时间的负荷。
长时间的负荷会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精度下降,从而无法准确测量重量。
4.避免温度变化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需要避免过大的温度变化。
弹簧测力计的精度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前需要确保环境温度相对稳定。
总结:在对物体进行重量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测量工具。
它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重量。
本文介绍了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如果您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注意上述注意事项,您将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更好的了解您需要测量的物体的重量。
实验认识弹簧测力计——八年级实验力与运动教案
(注:本篇文章是生成的,仅供参考,不含个人观点和经验,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实验认识弹簧测力计八年级实验力与运动教案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弹簧的特性和受力大小的判断方式。
3、通过实验增强学生们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小砝码、细线、螺钉等。
实验原理: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仪器,它利用弹簧的弹性特性来测定物体的重力。
原理上,当外界施加一个力量到弹簧上时,它就会发生变形。
变形程度与力量的大小成正比,符合胡克定律。
实验步骤:1、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台上。
2、将小砝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3、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记录下砝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产生的拉力大小。
4、将不同大小砝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录下对应的拉力大小。
5、在弹簧测力计上安装螺钉,通过螺钉来测定重物的重力。
6、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小砝码的组合,测量力传感器对重物的重量作出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导出力对弹簧测力计的影响。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我们可以测量出不同大小的力,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示数变化的规律。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大小不同的砝码来验证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并且发现胡克定律的真正含义。
我们还可以通过螺钉的设定来测定一些重力大的物体,也能够获得较为精准的测量值。
实验分析:通过这次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几个收获:1、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示数的规律变化,它们与物体施加的力量大小成正比。
这表明了弹簧测力计的有效性,同时也验证了胡克定律的正确性。
2、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定在不同范围内大部分物质的重力大小。
但是,对于过大或过小的重量,则需要选择一些特殊的传感器或仪器来进行测量。
3、通过实验,我们也发现了弹簧测力计的一些注意事项:为确保精度和准确性,我们需要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并保持维护,避免被挤压或过度使用。
总结: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很实用的测量仪器,在实验里有着广泛的应用。
说课稿弹 簧测力计的使用
第三节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经历实验分析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测力计的构造,并结合物理原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力的测量原理。
教学难点: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学情分析:我的学生大部分基础是偏差的,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是对一些动手小实验,他们还是比较感兴趣,本节的小实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体验人生价值的一次学习之旅。
实验教学过程:一、测力计及其使用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构造: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先估计被测力的大小,以免被测力太大,损坏弹簧,认清分度值和量程,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如果不是,则要先调零。
②挂物前,来回拉动弹簧的挂钩几次(防止指针卡在外壳上),并观察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线处。
③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勿使弹簧或弹簧指针与外壳接触摩擦,力也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④待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二、弹簧测力计读数的练习:实验记录如下表格:三、实验探究(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水平木板实验步骤: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并在水平方向上调零。
2、用手拉挂钩,使指针指到0.1 N、0.5 N,感受一下0.1 N、0.5 N 的力有多大。
3、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
4、记录数据,填写实验报告,整理实验器材。
(二):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学生首先观看视频,然后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认识电动机
六.电 动 机
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2.使用规范:
(1)接通电源,用手转动转子的轴帮助起动,转子则继续旋转。 增加电源电压,转子转动速度加快,说明转子旋转的快慢与外加电 压有关。
( 2)合上开关,用手辅助转动,转子就会迅速旋转。若将永久磁 铁两极的位置对调,转子就向反方向旋转。若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 转子旋转方向也会改变。
其它:
1.杠杆的支点、作用力、力臂、 。 力臂定义: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L2
o
F2
动力臂<阻力臂,费力
L1
F1
动力臂>阻力臂,省力
L2
o L1
F2 F1
2.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杠杆尺的工作原理:等臂杠杆
F1 ×L1=F2 ×L2
四 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工作原理:
3.注意事项:
(1)外加电压是有限度的,若电流过大,会烧坏转子或磁场线圈,使 模型报废。
(2)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安装应准确。 (3)注意观察电动机铭牌,切忌将实验用电动机接入家庭照明电路或动 力电压下。
6. 操作演示 7.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其它相关知识
测力计单位:国际主单位牛(N)。根据重力公 式G=mg的变形m=G/g(g=9.8牛/千克),重力与质 量之间存在换算关系,所以有很多的测力计也标有 质量的刻度(单位千克)。应注意的是重力与质量 的换算关系小学阶段不要求掌握,所以只要让学生 明确有关力的刻度就可以了。
使用规范
1.将铁架台置于水平台上,调整支架于合适位置。 2.将定滑轮的上端吊钩固定于铁架台上,长绳一端系于定滑轮下端 吊钩,长绳自由端绕过动滑轮及定滑轮,组成滑轮组。 3.动滑轮下端吊钩挂重物,长绳自由端连接弹簧测力计。 4.实验结束,及时分解滑轮组,放回实验盒。
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检查滑轮的轮槽、轮轴、吊钩等部分有无裂缝或损伤,滑轮 转动是否灵活,润滑是否良好,同时滑轮槽宽应比丝绳直径大lmm~2.5mm。
2.实验前通过两端的螺母把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实验过程中不能 再旋转螺母。
3.实验结束,及时把标杆尺各部分拆开,放回实验盒。
注意事项:
1.挂钩码时要准确,防止钩码脱落造成标杆尺突然失去衡。 2.为了研究方便,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当成重物,把挂在杠杆尺右边 的钩码当成使用的力,支架中部的轴就是支点。 3.为防止杠杆尺变形,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取下钩吗,并把杠杆尺立放。
4.注意事项
(1)使用时轻拿轻放,尽量避免震动和摇晃。 (2)未测量时,不要随便按按钮,以免损坏表针。 (3)指针不指零时,应记下其数值(零度读点),计 时读数时应从数值中将其去掉(注意符号)。
认识杠杆尺
三 杠杆
支点
吊环 平衡螺母
杠杆尺及支架
钩码
使用规范:
1.使用时先将立杆固定在底座上,再把标杆尺固定在立杆上,把标 杆尺放置平稳。
5.注意事项:
(1)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不能超量程测量 (会损坏弹簧测力计),又不要量程过大(容易增大产生较大的测量 误差)。
(2)使用时,应使弹簧沿其轴线方向自由伸缩,不要猛拉。 (3)一次测量时间不易过长,以免弹簧疲劳。 (4)读数时,除读出弹簧测力计上分度值所表示的数值,还要 估读一位.
1.定滑轮:等臂杠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 2.动滑轮: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不能改变用力 的方向,省一半的力(滑轮重力及摩擦力不计)。
F1
L1 O
L2 F2
动滑轮:动力臂为阻力臂 2倍的杠杆。 L1=2L2
L2
O L1
F2
F1
定滑轮:等臂杠杆。 L1=L2
3.滑轮组:省力且能改变用力方向。
二秒表
1.认识秒表
2.构造与用途
如图秒表的主要构造有:A.启动、停止按钮;B.回零按钮; C.分种刻 度:读取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D.秒钟刻度(读取秒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使用规范
(1)使用秒表前首先要上好发条,按压启动按钮, 表启动,再次按下该按钮,秒表指针停止转动,按压回 零按钮,分针与秒针都归零。
( 2)原理与读数方法:秒表是利用周期性振动的等 时性制成的.它的读数方法是:①首先读出小刻度盘中的 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②然后读出大刻度盘的秒刻 度数;③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先后相加即得最后读数. 如图1分钟刚过1分钟(没过半分钟),秒针按前半分钟读数 为10.8秒,所以该表记录的时间为1分10.8秒。
2.电路中除电源外应加入开关,利用开关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 3.实验结束,及时整理实验器材,放回实验盒。
注意事项:
1.绕制电磁铁,线圈必须按照同一方向绕制。 2.为避免大头针被磁化影响实验效果,实验前应将小磁针淬火。 3.实验时间不宜过长且实验结束后应立即断开电路,避免损坏电源。 4.电磁铁内应选用铁芯(铁钉),不要使用钢芯(钢钉)。 5.实验选用电源,应为低于36V的低压学生电源(或干电池), 绝对不允许使用家庭照明
2.滑轮组承重不宜过大,否则易造成滑轮轮轴摩擦力过大,影响实验结果。 3.滑轮的吊钩应与吊物的重心在回一垂直线上,使所吊重物能平稳吊升。 4.滑轮组的定、动滑轮之间不要过分靠近,滑轮组与铁架台距离适中。 5.滑轮使用前后都应擦拭干净。轮轴经常加油润滑,防止锈蚀和磨损。
操作视频
其它:
1.滑轮组省力情况分析
不计动滑轮的重力、绳子的重力、摩擦力等的条件下,几段绳子 吊着动滑轮(重物),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即为重物重力的几分之一。
2.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F=G/2 G
F=G/3 G
图一
图二
认识电磁铁
五.电 磁 铁
工作原理: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铁质物体易磁化 。
使用规范:
1.在铁芯(铁钉)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制线圈,接入电路, 组成电磁铁。
弹簧测力计解读
4.使用规范:
(1)使用前,“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 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调零一般方法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
(2)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拉杆、弹簧和 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可以用标准砝码来检查示数是否 准确。
(3)使用时: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力的方向一致。 (4)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必须与 刻度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