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二语文书上册古诗
苏教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

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13.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二、古诗四首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为时事而感伤。
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10、无为:不要。
11、比邻:并邻,近邻。
12、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3、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己亥杂诗·其五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精选教育文档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古诗也是儿童在早期教育中最先接触的文体之一,学生对很多古诗都能熟读成诵,且对它有浓厚的兴趣。
古诗一般都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音乐节奏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便于感悟、领会语言文字。
另外,八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都是佳作名篇,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苏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古诗1【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在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中,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宛如一朵瑰丽的奇葩,以其独特的魅力始终绽放在文明的世界里。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乌蒙磅(páng)礴(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主题内容】: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表达了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名句赏析】:1.“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乌蒙磅(páng)礴(bó)走泥丸。
”写山,“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极大和极小对比显出了红军长征之难;也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诗人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现。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国都沦陷的悲痛之情,也包含了在战争中思乡思亲的情感。
【名句赏析】: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写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换了主人。
暮春时节,长安城中草木丛生,可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景中含情,写出了作者对国都沦陷的悲痛之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借花鸟来表达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
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因感叹时事,悦目的花朵也流下了眼泪;因深恨离别,鸟儿的心也惊动,从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初二语文上册全部古诗苏教版

初二语文上册全部古诗苏教版目前,初二语文古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种版本选诗数量多寡不一,教学时间偏少。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方法上偏重于理性积累,以背诵、默写、解释为主,轻感性体验。
小编整理了关于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全部古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全部古诗1【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八年级上册书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材中古诗文1.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 《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 《过零丁洋》·文天祥(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 《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 《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 《别云间》·夏完淳(明)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八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四首(苏教版)

»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泊秦淮
唐•杜牧
合作探究展示
本诗选自《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 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 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 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 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 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 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
三十七、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
三十八、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
三十九、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莎士比亚
•
四十、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精读品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 地融合在起,描绘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营造了柔和幽静、迷蒙冷寂的气氛。
在夜晚时分,将船停在秦淮河边,这河畔 为灯红酒绿之地。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乃亡国之音。说“商女”不 知亡国之恨而唱亡国之音,表面上是斥责 “商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 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 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古诗词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古诗词一、诗中“江”的描写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二、诗中“云”的描写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宗元《江雪》)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诗中“离别”的描写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八年级(上)古诗词资料淮海中学初三语文组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组歌》两首萧华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乌江天险重飞渡, 敌人弃甲丢烟枪, 调虎离山袭金沙, 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 红军都是钢铁汉, 四渡赤水出奇兵。
兵临贵阳逼昆明。
我军乘胜赶路程。
—用兵真如神。
咼原寒,炊断粮。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卜一月四Fl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山河破碎风飘絮, 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铁马冰河入梦来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辞官离京,心情十分郁闷。
但他并不认为自己从此就一无用处,而是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
“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文档资料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古诗,以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它带着雷霆之声走进了初二古诗教学改革的课堂。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古诗,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古诗1【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江苏八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词

江苏八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词江苏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必背的古诗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1. 《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7.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8.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 《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0. 《滕王阁序》(节选)唐·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些古诗词涵盖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主题,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词时,不仅要背诵,更要理解其内涵和艺术魅力。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赏析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赏析古诗凝聚了古代人民的聪慧和思想精粹,当之无愧的成为八年级学生接触古典文学、接触民族历史文化的最佳启蒙教材。
小编整理了关于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古诗赏析,期望对大伙儿有关心!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古诗赏析《春望》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楚心情。
1、“破”描画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画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凉,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楚的心情。
2、“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3、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想念离散亲人、希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
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4、“搔”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5、用自己的语言描画首联和颔联。
《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1、首句写景。
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描画了一幅迷漫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3、后两句以形象化的议论,运用曲笔,讽刺了只顾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担忧意识。
4、“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5、用自己的语言描画首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1、“僵卧孤村”描画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
2、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
“风吹雨”照管了诗题,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专门相似,引出了下一句。
《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1、“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专门多的辛酸和遗憾。
2、颔联的特点: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雨打萍”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
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裂,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苏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课外必背古诗词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二上学期必背古诗词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应怜(jī chǐ)印,小扣(fēi)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叶绍翁,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本姓李,后于(今属)叶氏。
注释译文【注释】①游园不值――想游园却没有人在。
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
②应怜――应该爱惜。
应,应该;怜,爱惜。
③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④小扣――轻轻敲门。
⑤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⑥ 由“一枝红杏”联想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解读】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很长时间门,也没有人来开。
主人大概不在家,又可能是爱惜青苔,担心被游人踩坏,从而不开门。
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中心思想《游园不值》这首,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所见【清】袁枚牧童⑴骑黄牛,①歌声振⑵林樾⑶。
②意欲⑷捕⑸鸣⑹蝉,③忽然闭口立。
④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居士,浙江(今杭州市)人。
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注释译文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樾(yuè):树阴凉儿。
⑷ 意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课内古诗文复----八上古诗词赏析(苏教版)一、七律·长征(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表达了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1.首联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如何?首联是全诗的总纲,既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为全篇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2.颔联,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矛盾吗?为什么?把它们合在一起说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极言其小,是为了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3.颈联中“寒”“暖”应怎突出样理解,谈谈你的见地。
“寒”和“暖”都是写人的感受。
前句突出金沙江水流湍急,惊涛拍岸,两岸悬崖峭壁,地形险要。
后句突出大渡河卢定桥险恶的环境,“寒”和“暖”相互对照,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两种异乎寻常的艰难,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照应首联,抒发了红军战士把“万水千山”视为“等闲”的豪情壮志。
4.尾联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赖,更表达了他对夺取长征全部成功的信心和反动悲观主义精神。
二、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译文: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1.《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甚么样的思想豪情?《春望》这首诗表达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古诗四首(苏教版八年级上)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这四首古诗
并能默写
诵读欣赏
杜甫: 唐代大诗人。字
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 称之为杜工部。“诗圣”。 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 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诗篇现存有 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 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 社会全貌,内容深刻。显示 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因被称为“诗史”。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
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 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 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 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一场暴风 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 的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 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诗 歌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 义激情。原题有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 二首。
尾联
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 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 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 观。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 他的民族气节。
理解诗意 分析结构
首联: 明经入仕,起兵抗元 颔联: 国家分裂,命运艰辛 铺 垫
慷慨悲壮的爱国 情怀 主 旨
(对仗)形势险恶, 颈联: 境况危苦 尾联: 直抒胸臆,以死明志
诗人是在怎样 的社会背景下 写这首诗的?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 虏后押经零丁洋时所作。 诗的后面附有跋语,说宋 朝降元叛将张弘范强迫文 天祥写信劝坚持抗元的将 领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 抄录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 志。文天祥在这首诗中慨 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 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苏教版

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涵盖了从先秦到唐宋时期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部分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1. 《论语》选段《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八年级学生需要背诵的部分可能包括孔子关于学习、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教诲。
2. 《孟子》选段《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另一部重要经典,主要记录了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学生需要背诵的可能包括孟子关于仁政、人性本善等观点的论述。
3. 《诗经》选篇《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的诗篇。
学生可能会被要求背诵《关雎》、《蒹葭》等著名篇章。
4. 《岳阳楼记》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文章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5. 《醉翁亭记》由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文章以醉翁亭为背景,描绘了作者与友人饮酒作乐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6. 《出师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作,是一篇著名的表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7. 《桃花源记》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通过一个渔人误入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8. 《滕王阁序》唐代文学家王勃的名篇,文章以滕王阁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9. 《赤壁赋》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10. 《岳阳楼记》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文章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背诵和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默写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默写默写是学习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的传统而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编整理了关于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默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默写1、《七律长征》一诗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 ,。
2、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高度概括了红军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诗句是,。
4、跟“万水”相照应的句子是:,。
5、“爬雪山,过草地,红军就是铁脚板,万水千山不怕难”。
毛泽东《七律长征》描写这一情景的诗句是: ,。
6、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轻松幽默极度夸张的笔调,视困难如游戏,展示了红军顶天了地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 ,。
7、‘‘渡金沙,巨浪涛;过铁索,凌空高;视困难,乐逍遥。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描写红军抢渡金沙,飞夺铁索的情景的诗句是: ,。
8、游览风景名胜是一种享受,臵身灯红酒绿是一种享受,克服困难是一种享受,而且是一种回味无穷的享受。
毛泽东《七律长征》中描写红军翻越雪山战胜困难,全军将士无不喜悦兴奋的诗句是: ,。
《春望》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诗人“望”到的景色;国土沦陷触目伤情的诗句)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忧国和思亲的诗句;作者睹物思人、见花鸟而伤心欲绝的诗;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的诗句;感时恨别,移情于物,触目伤怀的诗句)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古诗词汇总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古诗词汇总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名词作状语,向西】行【走】百二十步,隔篁【丛生的竹子】竹,闻【听】水声,如鸣佩【玉佩】环【玉环】,心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之【音节助词,无义】。
伐【砍伐】竹取【开出】道,下【名词作状语,向下】见小潭,水尤【特别】清洌【清澈】。
全石以【表承接,不翻译】为底,近【靠近】岸,卷【翻卷】石底以出,为坻【小石礁】、为屿【小岛屿】,为嵁【小石磊】、为岩【小石岩】。
青【青葱】树翠【翠绿】蔓【茎蔓】,蒙【覆盖】络【缠绕】摇【摇动】缀【连缀】,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披拂【随风飘荡】。
潭中鱼可【大约】百许【表示约数,左右】头,皆【都】若【好像】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游【飘游】无所依【依靠的东西】。
日光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彻【射透】,影布【映】石上,佁然【愣住的样子】不动;俶尔【忽然】远逝,往来翕忽【轻快敏捷】。
似【好像】与游者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乐【逗乐】。
潭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方向】而【表修饰,不翻译】望,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折【曲折】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行【爬行】,明灭【或现或隐】可见。
其【那】岸势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相互交错】,不可知其【它】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合,寂【寂静】寥【高远空旷】无人,凄【使动用法,使……凄凉】神【心神】寒【使动用法,使……寒冷】骨【骨节】,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幽邃【深】。
以【因为】其境【环境】过清【凄清】,不可久居【停留】,乃【于是】记之而去【离开】。
同游者【的人】:吴武陵,龚古,余【我】弟宗玄。
隶【随从】而从【跟随】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译全文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戴的玉环玉佩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潭)有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磊、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二语文书上册古诗
苏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
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明·夏完淳《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初二语文课外怀才不遇的诗句
1、凌澌冲泪眼,重叠自西来。
即夜寒应合,非春暖不开。
岂无登陆计,宜弃济川材。
愿寄浮天外,高风万里回。
——唐·项斯《黄州暮愁》
2、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唐·刘长卿《谪仙怨》
3、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李商隐《贾生》
4、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勾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唐·鱼玄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5、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
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四时常作青
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唐·岑参《感遇》
6、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唐·张九龄《感遇》
7、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杜甫《登楼》
8、至死不忘报国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9、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张九龄《感遇》
1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1、好领青衫,全不向诗书中得。
还也费区区造物,许多心力。
未暇买田清颍尾,尚须索米长安陌。
有当时黄卷满前头,多惭德。
思往事,嗟儿剧。
怜牛后,怀鸡肋。
奈棱棱虎豹,九重九隔。
三径就荒秋自好,一钱不直贫相逼。
对黄花常待不吟诗,诗成癖。
——宋·史达祖《满江红书怀》
12、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唐·之问《送杜审言》
1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15、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唐·张九龄《感遇》
16、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17、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8、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唐·李白《行路难》
1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0、岑参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
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唐《感遇》
21、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2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杜甫《登岳阳楼》
23、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韬玉《贫女》
24、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
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宋·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贾傅》
25、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唐·杜甫
2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27、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唐·杜甫《宿府》
28、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
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唐·白居易《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29、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宋·陆游《自嘲》
30、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纲·《病牛》
3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看了“苏教版初二语文书上册古诗”的人还看了:
1.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2.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
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4.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
5.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