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钢筋计算示例(已改)

合集下载

框架梁钢筋配筋率计算实例

框架梁钢筋配筋率计算实例

框架梁的钢筋配筋率是根据设计要求和构件尺寸计算出来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例:假设有一个宽度为400毫米、高度为600毫米的矩形截面框架梁,长度为5米,设计要求承受最大荷载为100吨。

假定采用HRB400级别的钢筋,则可以按如下步骤计算梁的钢筋配筋率:1. 计算梁的截面面积:截面面积=宽度×高度=0.4m×0.6m=0.24平方米。

2.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梁的弯矩:最大弯矩=M=100吨×5米×10=5000kN·m。

3. 假设采用直径为20毫米的HRB400钢筋进行配筋,则单根钢筋的抗弯能力为Asfy=π×(20毫米/2)²×275MPa≈1539.38mm²。

4. 确定钢筋的配筋率:As/A=5000kN·m/(0.24m²×275MPa)=76.32%。

5. 对于钢筋的层间距离,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h0=0.45×min(h, b)≈0.45×400毫米≈180毫米。

6. 计算钢筋的数量:As=As/A×A=0.76×0.24平方米×1539.38mm²≈281.67mm²。

因此,需要配筋的钢筋根数N≈281.67mm²/1539.38mm ²≈0.183根。

7. 将钢筋等分到每层中,计算每层的钢筋根数:每层钢筋根数=N/2≈0.09根。

8. 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确定钢筋的位置、间距和弯曲半径等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仅为示例,实际的梁的钢筋配筋率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尺寸进行计算。

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钢筋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的钢筋类型以及计算方法

梁的钢筋类型以及计算方法

梁的钢筋类型以及计算方法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屋面 梁 、非框架梁计 算

屋面 梁  、非框架梁计 算
钢筋部位 及其名称 屋面框架 梁 计算公式 端支座锚固长度=hc-保 护层+梁高-保护层 说明 03G101-1P55抗震屋面框架梁 WKL纵向钢筋构造(一) 附图
图1
端支座锚固长度:上部钢 筋端支座锚固同框架梁 非框架梁 端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净 跨长/5+锚固
03G101-1P65 主要介绍非框架梁与框架梁配 筋不同的地方 图2
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钢筋的计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屋面框架梁及非框架梁钢筋平法图 屋面框架梁及非框架梁钢筋平法图 1、屋面框架梁的钢筋与框架梁识读相同处与不同处
屋面框架梁端支座钢筋
端支座锚固长度=hc-保护层+梁 高-保护层
( 图1) )
框架梁端支座钢筋
端支座锚固长度=当hc-保护层(直 锚长度)>LaE时,取 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 必须弯锚:hc-保护层+15d
一、屋面框架梁及非框架梁钢筋平法图 屋面框架梁及非框架梁钢筋平法图 2、非框架梁的钢筋与框架梁识读不同处
(图2)
框架梁端支座负筋:
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 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 锚 固; 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 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 锚 固;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 锚固( 净跨长+锚固 下部钢筋长度 净跨长 锚固( 取值 同上部钢筋) 同上部钢筋)
注:梁下部肋形钢筋锚固长为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12d 12d,当为光面钢筋时为15d, La用于弧形梁
三、案例计算 见书P180页) (见书 页
• 梁上部通长钢筋的计算2φ25: • 6000+6900+3300-375-375+(750-25+700-25) *2=18250 mm • 梁下部钢筋: • 第一跨下部筋6φ25: • 6000-375-375+750-25+15*25+31*25=7125 mm • 第二跨下部筋6φ25: • 6900-375*2+31*25*2=7700mm • 第三跨下部筋4φ25: • 3300-375*2+31*25+750-25+15*25=4425 mm

梁钢筋计算(框架梁步骤解析)

梁钢筋计算(框架梁步骤解析)

05
框架梁的钢筋施工注意事项
钢筋的加工与运
钢筋加工
根据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切割 、弯曲、调直等加工,确保钢筋 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钢筋运输
加工好的钢筋应妥善放置在运输 工具上,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发 生变形或损坏。
钢筋的安装与固定
钢筋安装
按照设计图纸,将钢筋安装到相应的 位置,确保钢筋的位置和间距准确无 误。
实例三:悬臂梁的钢筋计算
01 02 03 04
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梁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在一端承受集中荷载或均 布荷载,另一端无支座。
钢筋计算需要考虑梁的长度、荷载情况、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
通常需要配置底部钢筋和侧面钢筋,并确保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
计算公式包括弯矩公式、剪力公式、承载力公式等,需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钢筋固定
采用适当的固定措施,如焊接、螺栓 连接等,确保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不 会移位或变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避 免出现焊接不牢、焊缝不均匀等问题。
连接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连接方式,如绑扎、 机械连接等,确保钢筋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框架梁的钢筋计算实例
实例一:简支梁的钢筋计算
简支梁是一种常见的梁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在跨中承受集中
荷载或均布荷载。
钢筋计算需要考虑梁的跨度、 荷载情况、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因素。
通常需要配置底部钢筋和侧面 钢筋,并确保满足承载力和稳 定性要求。
计算公式包括弯矩公式、剪力 公式、承载力公式等,需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 计算。
梁钢筋计算(框架梁步骤解析 )
目录
• 梁钢筋计算概述 • 框架梁的受力分析 • 框架梁的钢筋布置 • 框架梁的钢筋计算实例 • 框架梁的钢筋施工注意事项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解:第一排直筋加工尺寸、下料长度L1=2max{Ln左, Ln右}/3 +hc
=2×6650/3+550=4983㎜
第二排直筋加工尺寸、下料长度L1=2max{Ln左, Ln右}/4 +hc
=2×6650/4+550=3875㎜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第五节 边跨下部跨中直角筋的加工尺寸、下料长度计算
13871
240
240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三、通长筋在施工中截断接长处理 当梁为连续几跨时通长筋往往很长,这在施工中搬运是很不
方便的,为方便施工可在 “LlE”图示位置或在跨中Lni/3范围内采 用一次搭接接长,如采用绑扎搭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为LlE,如 采用焊电弧搭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为: 对于Ⅰ级钢筋,单面焊8d,
下料长度
L=L1+L2-2×90°的量度差值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有时边柱尺寸较大时,通长钢筋在边柱处不弯锚,而是直锚,即L2=0,
抗震:
L1=梁全长-左端柱hc- 右端柱hc+左端柱max{LaE, 0.5hc+5d}+
右端柱max{LaE,0.5hc+5d}
其加工尺寸、 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例2:以附图中某学院办公楼结施08三层结构梁配筋图KL3-20为实例,已知
钢筋为HRB335(Ⅱ)级筋 d=16㎜,两边柱截面尺寸为500㎜×500㎜,抗
震等级为四级。
解:1.加工尺寸(弯锚)
L1=梁全长-左端柱hc-右端柱hc+ 2×0.4LaE
=(125+4800+3600+3400+125-500-500)+2×0.4×34×16 =13485㎜ L2=15d=15×16=240㎜ 2. 下料长度 L=L1+2L2-2× 90°量度差值 =13485+240×2—2×2.931×16=13871㎜

框架梁配筋计算

框架梁配筋计算

框架梁配筋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 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1、当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时,锚固长度=max(Lae,0.5hc+5d)2、支座宽度-保护层<Lae时,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15*D端支座负筋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注:Ln为梁净跨长,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锚固)中间支座负筋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架立筋架立筋长度=Ln/3+2*搭接(现在平法中搭接是150MM)下部钢筋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注:HC指柱宽,D指钢筋直径梁侧面钢筋(以通长为例)梁侧面钢筋长度=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当为梁侧面构造时,搭接与锚固长度为15*D;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d拉筋根数=(梁跨净长-50*2)/箍筋非加密间距*2+1)箍筋长度=2*(梁高-2*保护层+梁宽-2*保护层)+(11.9*2+4)d 根数计算=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注:当为一级抗震时,箍筋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 当为二~四级抗震时,箍筋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吊筋和次梁加筋吊筋长度=2*20D(锚固长度)+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注:当梁高≤800时,斜段长度=(梁高-保护层*2)/sin(45°) 当梁高>800时,斜段长度=(梁高-保护层*2)/sin(60°)关于现浇板板内钢筋常见的主要有:(1)板水平受力底筋,竖向受力底筋(板中间层筋),(2)板水平受力面筋,竖向受力面筋(3)支座非贯通纵筋(边支座与中间支座)(4)分布筋板受力底筋:受力钢筋长度=板跨净长+两端锚固(在梁宽/2,5*D中取大值) 受力钢筋根数=(板跨净长-2*50)/布置间距+1板受力面筋:受力钢筋长度=板跨净长+两端锚固(La)受力钢筋根数=(板跨净长-2*50)/布置间距+1板受力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有三种构造:(1)直接取La(2)梁宽+板厚-2*保护层(3)梁宽/2+板厚-2*保护层板负筋及分布筋(一) 板边支座负筋板边支座负筋长度=左标注/(右标注)+左弯折/(右弯折)+锚固(同面筋的锚固取值)(二)板中间支座负筋板边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标注+右标注+左弯折+右弯折+支座宽度分布筋长度为=L净跨-两侧负筋的标注之和+2*300分布筋根数:(左标注-50)/分布筋间距+1+(右标注-50)/分布筋间距+1。

楼层框架梁中钢筋长度一般计算方法

楼层框架梁中钢筋长度一般计算方法

楼层框架梁中钢筋长度一般计算方法【最新版4篇】《楼层框架梁中钢筋长度一般计算方法》篇1框架梁中钢筋长度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别计算。

首先需要确定钢筋的种类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然后根据梁的形状和受力情况,分别计算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的长度。

对于直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钢筋长度= 构件长度+ 弯钩长度+ 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对于弯起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钢筋长度= 构件长度+ 弯钩长度+ 弯起长度+ 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对于箍筋,长度计算公式为:箍筋长度= 单根箍筋长度×箍筋数量+ 箍筋内周长长度调整值+ 构件截面的周长×保护层厚度长度调整值+ 箍筋数量×箍筋布置范围长度+ 箍筋间距。

在计算钢筋长度时,需要考虑钢筋的搭接长度。

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l ×(α+ β) / 2,其中L 为搭接长度,l 为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α和β分别为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为表的中间值时,可按内插取值。

此外,还需要考虑钢筋的锚固长度。

《楼层框架梁中钢筋长度一般计算方法》篇2框架梁中钢筋长度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别计算。

一般来说,梁的钢筋按照形状可以分为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三种。

对于直钢筋,其长度计算公式为:钢筋长度= 构件长度+ 弯钩长度+ 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对于弯起钢筋,其长度计算公式为:钢筋长度= 构件长度+ 弯钩长度+ 弯起长度+ 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对于箍筋,其长度计算公式为:箍筋长度= 单根箍筋长度×箍筋数量+ 箍筋内周长长度+ 长度调整值+ 构件截面的周长+ 保护层厚度长度调整值+ 箍筋数量×箍筋布置范围长度+ 箍筋间距。

在计算钢筋长度时,需要考虑钢筋的搭接长度。

对于框架梁的钢筋搭接长度,可以使用抗震公式和非抗震公式进行计算,其中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5、100、l1.2、1.4、1.6,l 为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框架梁算量

框架梁算量

5# 6B25 4/2
3# 4B25
2#
4B25 250 250 9# 360 0 10# 6#
9# 400
7#
6B25 2/4 4800 12500
4B25 8#
9# 250 250
400
9#
10# 3600
10#箍筋(大) 同9#大箍 L=1830mm N(大)={[净跨长- (梁高*2*2) ]/非加密区间距-1}*2 ={[3150- 500×2×2]/150-1}*2 ={1150/150-1}*2 ={8-1}*2 =14根 10#箍筋(小)同9#小箍 L= 1471mm N(小)=14根
5# 6B25 4/2
3# 4B25
2#
4B25 250 250 360 0 6# 400 7#
6B25 2/4 4800 12500
4B25
400
3600
250 250
7#筋 L=第二跨净长+ max{LaE,0.5hc+5d}*2 =4800-400+ max{1.15*33*25,0.5×400+5×25}×2 =4400+ max{949,325}×2 =4400+1898 =6298mm N=2根
框架梁配筋 及钢筋计算演示
框架梁配筋及钢筋计算演示
KL1(3)350*500 A8@100/150(4) 2B25 G2B16 1#
一级抗震 砼C30 HPB300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5d HRB335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3d
4B25
6B25 4/2
框架梁配筋及钢筋计算演示
KL1(3)350*500 A8@100/150(4) 2B25 G2B16 2# 1# 4B25 3# 6B25 4/2 (2B16)

框架梁钢筋计算

框架梁钢筋计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
5d)
•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这时 有以下几种算法:
抗纽腰筋=净跨+锚固长度*2+弯勾*2 拉接筋根数一般按箍筋间距的2倍计算
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建建筑筑工工程程计计量量与与计计价价
梁内箍筋的设置及加密区位置
建建筑筑工工程程计计量量与与计计价价
箍筋长度及根数计算
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do+1.9d*2+max〔10d,75mm〕*2 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图5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图5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图52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图53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钢筋计算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梁的平法表示
• (2)梁下部纵筋。当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 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 角筋写在前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 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