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doc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词
1.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7.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2.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7年级上册古诗全部

7年级上册古诗全部

7年级上册古诗全部《观沧海》诗题:《观沧海》作者:曹操(东汉末年)诗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诗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诗题:《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诗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诗题:《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诗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诗题:《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唐)诗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诗题:《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唐)诗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作者:岑参(唐)诗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题:《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唐)诗文: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秋词(其一)》诗题:《秋词(其一)》作者:刘禹锡(唐)诗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雨寄北》诗题:《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唐)诗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 8. ◦ ◦ ◦ 9. ◦ ◦ ◦ 10. ◦ ◦ ◦。

初一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古诗汇总

初一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古诗汇总

初一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古诗汇总初一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古诗: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初一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古诗汇总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话译文: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得知你被贬龙标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白话译文:在青山中旅途,在绿水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加宽阔。

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还未消去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话译文: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

夕阳早已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白话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7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

7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

7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2.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7.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8.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9.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0.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11.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12.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13.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14.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15.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16.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17.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18.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19.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20.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七上七下古诗词

七上七下古诗词

古诗:(七年级上册)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北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水调歌头》北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古诗:(七年级下册)1、《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40首

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40首

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40首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水调歌头北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yìn)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木兰诗《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jiān)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jì)鸣啾(jiū)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篇目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第三单元:《论语》十二章课外古诗词阅读《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第四单元:《诫子书》第五单元:《狼》第六单元:《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外古诗词阅读《秋词(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潼关》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4.1 观沧海(曹操)【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壮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来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4.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4.3 次北固山下(王湾)【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4.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备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备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备古诗词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析:曹操这老哥啊,跑到碣石山这儿来看大海。

你看那大海的水,波浪那叫一个壮阔(水何澹澹),海中间的山岛高高地挺立着(山岛竦峙)。

岛上的树木密密麻麻地长着,各种各样的草也特别茂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这时候秋风呼呼地吹着(秋风萧瑟),大海里巨大的波涛汹涌而起(洪波涌起)。

最牛的是他觉得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就好像是从这大海里面出来的一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天上银河闪烁的星星,也好似是从大海里冒出来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最后那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像是他写完诗后的一声感叹,说真是太幸运了能看到这样的景色,我得写首诗来表达我的志向。

这首诗把大海那种雄浑壮阔的感觉写得特别到位,曹操的胸怀就像这大海一样宽广。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你看啊,杨花都落光了,杜鹃鸟在那叫个不停(杨花落尽子规啼),这时候李白听说他的好哥们王昌龄被贬官到龙标这个地方去了,而且还得经过五条溪水那么远的路(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这重情重义的人就想啊,我把我这忧愁的心思寄托给天上的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让它陪着你一直到夜郎的西边(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诗里用杨花和子规这些景象就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然后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这个想法特别浪漫,不愧是李白,想象力就是丰富。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诗人在旅途之中啊,他走的路在青山之外(客路青山外),坐的船在绿水前面(行舟绿水前)。

潮水涨起来的时候,两岸之间显得特别宽阔(潮平两岸阔),顺风的时候,船帆高高地挂着(风正一帆悬)。

当夜色还没完全退去的时候,海上的太阳就升起来了(海日生残夜),还没到新年呢,江南就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江春入旧年)。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四首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四首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四首《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四首》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七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
一唐: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洞庭》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凉州词》李煜
一箪食,一瓢饮,此乃幽人所宜然。

山水何处不相逢,相逢何须更相许。

《江南好》李清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宁可林花谢了,不要人烟改。

二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满庭芳》崔曙
六朝飞梭青丝细,红旗卷轴看欲穷。

绿窗寒星回寒歌,满庭芳菲正萋萋。

《夜游宫》李弥逊
月照河汉空自悲,心坠当时无处寻。

夜深鸟作啼声,残灯若引泪眼。

《菩萨蛮·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词全部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词全部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词全部【全部古诗词】
一、《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三、《相思》
纳兰性德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四、《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六、《赤壁》
杜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七、《江南春》
左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悠悠。

八、《古朗月行》
陆游
时时当巡游,身心在君侧。

不觉古朗月,望尽归来人。

九、《菩萨蛮》
白居易
金陵子弟小,也教蛮夷歌。

拟取银烛照,俯仰自可醉。

十、《写景》
朱淑真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上册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上册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上册《初中生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上册》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 《绝句》(其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绝句》(其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4.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6.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7. 《滕王阁序》(节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18. 《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节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咏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完整)七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

(完整)七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泊秦淮杜牧(唐代诗人) 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七年级上册古诗18首

七年级上册古诗18首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的 18 首古诗:1.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 《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3.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七年级上册古诗必背全集

七年级上册古诗必背全集

七年级上册古诗必背全集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前三句全是写景,十八个字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

“枯藤老树昏鸦”是一个沧桑悲凉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则将这种孤寂落魄的情绪进一步深化。

最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直接抒发了漂泊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七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的所有古诗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析:曹操这诗可霸气了。

他登上碣石山看大海,那大海的水波动荡啊,山岛高高地挺立着。

岛上树木和草长得可茂盛了,秋风一吹,大海涌起大浪。

最酷的是他觉得日月星辰的运行就好像都在这大海里呢,这想法可真够大气的。

最后那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一种套语,就像唱歌最后的感叹词一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这是李白写给他朋友王昌龄的诗。

当时王昌龄被贬官了,李白听说他要去那偏远的龙标,心里很不好受。

你看,杨花飘落,子规啼叫的时候,正是暮春时节,本来就有点伤感。

然后李白就想把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让明月陪着朋友一直到夜郎西边,这就像把自己的关心和牵挂打包,让月亮这个快递员送去呢。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诗人在旅途中,在青山之外赶路,船在绿水上前行。

潮水涨满的时候,两岸之间显得特别宽阔,顺风行船,帆高高地挂着。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中升起,江上的春天在旧年未尽时已来临,这两句可妙了,新旧交替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

最后诗人想啊,家书要怎么寄回去呢?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带到洛阳那边,这是思念家乡的表现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马致远这小令可有名了。

你看,他写了好多景物,枯藤啊、老树啊、黄昏的乌鸦,这画面一下就很凄凉了。

然后又有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多温馨的画面,和前面的凄凉一对比,就更显得自己孤单了。

在古老的道路上,西风里骑着瘦马,太阳都快落山了,而自己这个伤心的人还在天涯漂泊呢,感觉满世界都是悲伤的味道。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析:李白写峨眉山的月亮,秋天的时候,半轮月亮挂在天上,月影倒映在平羌江水里,跟着江水流动。

七年级上古诗词全部

七年级上古诗词全部

1.《静夜思》--李白。

2.《登高》--杜甫。

3.《将进酒》--李白。

4.《夜雨寄北》--李商隐。

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6.《悯农》--李绅。

7.《回乡偶书》--贺知章。

8.《江雪》--柳宗元。

9.《长恨歌》--白居易。

10.《过故人庄》--孟浩然。

11.《游山西村》--陆游。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13.《江城子》--李白。

14.《别董大》--高适。

15.《水调歌头》--苏轼。

16.《登鹳雀楼》--王之涣。

17.《春夜喜雨》--杜甫。

18.《访问天门山》--岳阳楼记。

19.《赤壁赋》--曹操。

20.《赋得古莲》--李清照。

21.《登西山望行秋》--王维。

22.《寻隐者不遇》--贾岛。

23.《梅花》--王安石。

24.《渔家傲》--张继。

2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26.《出塞》--王昌龄。

27.《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28.《庐山谣》--李白。

29.《乐游原》--李商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代诗歌四首》(课内)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

竦:通“耸”,高。

峙,挺立。

(9)萧瑟(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

咏:歌吟。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大好河山的壮丽风光,体现了诗人博大浩瀚的情怀以及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1)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3)客路:旅途。

(4)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5)风正:顺风。

(6)悬:挂。

(7)海日:海上的旭日。

(8)残夜:夜将尽之时。

(9)江春:江南的春天。

(10)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1)青山:指北固山。

(12)乡书:家信。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感。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1.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

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

这里指低垂的云。

5.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向阳的树。

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8.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9.乱花:纷繁的花。

渐:副词,渐渐地。

欲: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10.浅草:浅绿色的草。

才能:刚够上。

没: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

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2.行不足:百游不厌。

足,满足。

13.阴:同“荫”,指树荫。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主旨】本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赏春的愉悦心情。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⑴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主旨】这首小令,以简洁的词语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羁旅之愁。

2、课外古诗词十首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①“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②骥(jì):千里马。

枥(lì):马槽。

③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暮年:晚年。

④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长。

缩,短。

⑤但:仅,只。

⑥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⑦永:长久。

【译文】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主旨】本诗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①过:拜访,探访,看望。

②具:准备。

③合:环绕。

④郭:本指城郭,此指村庄。

⑤场圃:农家的小院。

⑥就:赴。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黄米饭,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断。

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菊花酒,一起观赏菊花的美丽。

【主旨】本诗既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表现了诗人不贪恋官爵,热爱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感情和对老友的深厚情谊。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1、[清晨]:早晨2、[入]:进入。

3、[古寺]:本处指破山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

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

4、[初日]:早上的太阳。

5、[照]:照耀。

6、[高林]:高树之林。

7、[曲]:弯折、曲折。

亦作“竹径”。

8、[幽]:幽静。

9、[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10、[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11、[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12、[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13、[潭影空人心]:本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指人的尘世之心。

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14、[万籁](l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15、[此]:在此。

即在后禅院。

16、[都]:都,俱。

17、[但余]:只留下。

一作“唯闻”。

18、[磬](qìng ):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19、[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译文】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主旨】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寄托了自己遁世的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①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②子规:即杜鹃鸟。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主旨】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1)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2)却:还,再。

(3)何当:何时能够。

(4)池:水池。

(5)期:期限。

【译文】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主旨】本诗描绘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抒发了诗人在他乡对友人(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在巴山的孤寂之感和盼望重逢的强烈愿望。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1)泊:停泊。

(2)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