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章概述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1章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2e20603e87101f69e3195a9.png)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道路交通事故* *
朱明工作室
zhubob@
1.定义 《中华人民共 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定义: 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 或者财产 损失的事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原实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的道路交通事故 定义相比,《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定义扩大了道路 交通事故的范围,交通事故不仅是由特定的人员违反 交通管理法规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意外造成的。如 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 的
4.中、东欧国家交通事故概况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据统计,中欧和东欧国家每年死于道路 交通事故的人数约为7.5万人。自1986 年起,这10些国家的事故数量急剧增加。 由于其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变化,导致 各类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也都在增 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澳大利亚交通事故概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道路交通事故概况
全球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朱明工作室
zhubob@
1.人们将交通事故对人类危害称之为“无休止的战争” 、 “交通地狱”; 2.把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汽车称为“行驶的棺材”; 3.日本人把汽车惊呼为“飞跑的凶器”; 4.美国称汽车为“飞奔的棺材”; 5.中国昔日有谚语:“马路如老虎,吃人不计数”, “马路如虎口,当中不可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1汽车交通事故概述
朱明工作室
zhubob@
1769年英国詹姆士•瓦特发明蒸汽机 。 法国制成了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Cugot, 该车撞到兵营的墙壁上 。 为了交通安全,1858年英国开始实施世 界上最早的交通法。 1899年纽约,一位行走在马路上的名叫 克丽丝的美国妇女,不幸被刚刚诞生的 汽车撞死,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死于 (机动)车祸的人。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2章4.5主动安全(四轮转向控制技术、卫星导航与车距控制系统)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2章4.5主动安全(四轮转向控制技术、卫星导航与车距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7b6494bfe4733687e21aaab.png)
zhubob@
图2 转向传动系统的组成
2011-12-2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
2.4四轮转向控制技术 四轮转向控制技术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图2 转向传动系统的组成
2011-12-2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
当前两轮转向技术的主流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四轮转向, 四轮转向, 是指车辆行驶过程中四个车轮能同时发生偏转的转向方 其中后轮偏转角一般不超过5° 式。其中后轮偏转角一般不超过 °。 根据转向时前、后轮偏转方向的异同分为同向偏转及逆 根据转向时前、 向偏转两类。 向偏转两类。 对于行驶中的四轮汽车,当采用同向偏转时, 对于行驶中的四轮汽车,当采用同向偏转时,车身的动 态偏转减小,从而可显著提高汽车高速行驶稳定性; 态偏转减小,从而可显著提高汽车高速行驶稳定性;当采用 逆向偏转时,则可显著减小汽车转弯半径, 逆向偏转时,则可显著减小汽车转弯半径,
朱明工作室
(1)
图1 阿克曼两轮转向要求
2011-12-2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
汽车转向基本要求及其关键技术
朱明工作室
车轮的偏转是通过转向机构带动的。 车轮的偏转是通过转向机构带动的。 对于两轮转向汽车,为减小车轮侧滑, 对于两轮转向汽车,为减小车轮侧滑,转向机构应使两前 轮偏转角在整个转向过程中始终尽可能精确地满足式(1) 轮偏转角在整个转向过程中始终尽可能精确地满足式 关系。 关系。 从运动学角度来看, 从运动学角度来看,两轮转向机构的设计涉及到的关键技 术主要是: 术主要是: (1)机构的形式设计,即确定能满足转向传动功能要求的 机构的形式设计, 机构的形式设计 机构结构组成; 机构的尺度设计, 机构结构组成;(2)机构的尺度设计,即确定能近似再现 机构的尺度设计 关系的机构运动尺寸。 式(1)关系的机构运动尺寸。从系统和机构 关系的机构运动尺寸 学角度来看,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可用框图2表 学角度来看,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可用框图 表 其中转向机构是该系统的执行机构。 示,其中转向机构是该系统的执行机构。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3章1被动安全座椅及安全带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3章1被动安全座椅及安全带](https://img.taocdn.com/s3/m/803a9b1eee06eff9aff80723.png)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座椅总成
朱明工作室
zhubob@
1.造型 1.1座椅造型的基本点 汽车座椅设置的特点,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而设
座椅的基本尺寸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座垫深度——从坐垫前缘至靠背前平面并平行座垫平面的尺寸。 座垫深度一般取380~460mm,最好可调节(见下图)
座垫上表面至地板的距离,一般取300~440mm. 座垫角度及靠背与座垫的夹角,座垫表面一般设计成稍向后倾斜, 一般取2~5度,座垫与靠背夹角一般取110~120度。
zhubob@
座椅的弹簧性能是构成座椅振动特性的关键。由于座 椅弹簧的作用,仍有可能在座椅上获得良好的舒适性。 目前多数座垫采用整聚氨酯泡沫缓冲垫,多采用模塑成 型法,一般取密度为0.04g/cm3~0.05g/cm3,坐垫 取上限,靠背取下限,它用螺旋弹簧或者S形弹簧埋于 泡沫之中而成,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无噪声的优 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座椅的动态特性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人最敏感的震动频率范围为:
对于垂直震动是4-8Hz,对于水平震动在2Hz一下。
随着现代技术发展,轿车的座椅有装配气动装置的, 气压由发动机舱的气泵提供,座椅靠背内分别有4个 气压腔,实现对腰椎部的保护。有靠背分成上下两部 分,角度可以分别调整以使腰部和肩部同时紧贴靠背, 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通用公司在1968年推出特殊设计的儿童安全坐 垫,在1969年推出婴儿安全紧固系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3章2被动安全(安全气囊)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3章2被动安全(安全气囊)](https://img.taocdn.com/s3/m/436b3cef172ded630b1cb6b4.png)
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基本原理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安全气囊可将撞击力均匀地分布在头部和胸部, 安全气囊可将撞击力均匀地分布在头部和胸部,防止 脆弱的乘客肉体与车身产生直接碰撞, 脆弱的乘客肉体与车身产生直接碰撞,大大减少受伤 的可能性。安全气囊对于在遭受正面撞击时,的确能 的可能性。安全气囊对于在遭受正面撞击时, 有效保护乘客,即使未系上安全带, 有效保护乘客,即使未系上安全带,防撞安全气囊仍 足以有效减低伤害。据统计,配备安全气囊的车发生 足以有效减低伤害。据统计, 正面碰撞时,可降低乘客受伤的程度高达64%, 正面碰撞时,可降低乘客受伤的程度高达64%,甚至 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带 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带! 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带!至于来自侧方及 后座的碰撞,则仍有赖于安全带的功能。 后座的碰撞,则仍有赖于安全带的功能。 此外,气囊爆发时的音量大约只有130分贝,在人 分贝, 此外,气囊爆发时的音量大约只有 分贝 体可忍受的范围;气囊中78%的气体是氮气,十分安 的气体是氮气, 体可忍受的范围;气囊中 的气体是氮气 定且不含毒性,对人体无害; 定且不含毒性,对人体无害;爆出时带出的粉末是维 持气囊在折叠状态下不粘在一起的润滑粉末, 持气囊在折叠状态下不粘在一起的润滑粉末,对人体 亦无害。 亦无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基本原理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在汽车行驶中, 个传感器不断将车速变化的 在汽车行驶中,3个传感器不断将车速变化的 信息输入到电子控制器, 信息输入到电子控制器,经电子控制器不断地 计算、分析、比较和判断, 计算、分析、比较和判断,并随时准备发出指 令。 当车速小于30km/h冲撞时, 冲撞时, 当车速小于 冲撞时 前方传感器和其串联的安全传感器同时向电子 控制器输入撞车信号, 控制器输入撞车信号,并发出引爆安全带预紧 器电雷管的指令, 器电雷管的指令,而中央传感器发出的信号不 能使电子控制器发出引爆气囊电雷管的指令。 能使电子控制器发出引爆气囊电雷管的指令。 所以,在低速(减速度较小 冲撞时, 减速度较小)冲撞时 所以,在低速 减速度较小 冲撞时,只要预紧 器向后拉紧安全带, 器向后拉紧安全带,就足以保护驾乘人员不撞 向前方。 向前方。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三篇)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a2518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1.png)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是指为了保障驾车过程中的安全而采用的一系列先进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旨在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介绍现代汽车的一些重要安全技术。
首先,现代汽车配备了主动安全系统。
该系统包括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能通过使用雷达或摄像头来检测前方的障碍物,如果驾驶者没有及时刹车,系统将自动触发制动以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则能够通过感应前方车辆的速度和距离,并自动调整车速,以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
其次,现代汽车配备了被动安全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
安全气囊是在碰撞事故发生时迅速展开以保护驾驶者和乘客的一种装置。
防抱死制动系统能够通过控制制动压力,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刹车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则能够通过监测车辆的动态状态,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如刹车或调整转向力度,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此外,现代汽车还配备了电子眼睛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倒车雷达、倒车影像和盲点监测系统。
倒车雷达能够在倒车时检测到靠近车辆的障碍物,并通过声音或图像显示器提醒驾驶者。
倒车影像则通过安装在汽车后部的摄像头来显示后方的图像,帮助驾驶者更好地控制车辆的位置。
盲点监测系统则能够通过雷达或摄像头来监测车辆侧面和后方的盲点,提醒驾驶者注意动态。
此外,现代汽车还采用了防护结构和材料,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能。
现代汽车的车身结构经过精心设计,具有优异的刚性和耐撞性能。
各种高强度材料,如高强度钢和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车身制造中,以提供更好的抗冲击和抗破坏性能。
此外,一些汽车还配备了系统,如防侧翻系统(RSC)和前外部溢出缓冲系统(OBSS),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
最后,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还包括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这些功能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同时减少驾驶误差。
汽车一般安全技术要求(三篇)
![汽车一般安全技术要求(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9866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4.png)
汽车一般安全技术要求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汽车司机必须经过专业训练,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发给执照后,方可独立驾驶车辆。
实习驾驶员除持有实习驾驶证外,应有正式司机随车驾驶。
严禁无证驾驶。
3、开车前司机严禁饮酒,行使中不准吸烟、吃食品和闲谈。
驾驶室内不准超额坐人。
4、行车前须仔细检查车辆各部分:(1)、转向装置是否灵敏可靠;(2)、轮胎气压、螺帽、有无爆裂和松动现象;(3)、制动器及离合器应灵敏可靠,变速杆应置于“空档”位置;(4)、喇叭及仪表是否灵敏、准确;(5)、燃油及润滑油是否充足;(6)、车门是否严密,照明及蓄电池电液是否符合规定;(7)、冷却水是否充足;(8)、引擎、传动部分及车架是否正常;确认无误方可行车,所有车辆严禁带病出车。
5、汽车在起步、出入工厂、车间大门、倒车调头、拐弯、过十字路口时要鸣号、减速、靠右行;通过交叉路口应“一慢、二看、三通过”;交会车时,要做到礼让三先“先让、先慢、先停”。
6、汽车在厂区内行驶,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进出大门、车间、库房时速不得大于5公里/小时。
7、在施工工地及车间内行驶要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及人员动向,并应鸣号,低速慢行,随时作好停车准备。
8、长途行驶,出发前必须随车带有足够的修理工具、材料及备用零件。
9、用摇把发动引擎,必须拇指在外,五指并拢,不可以虎口握柄,要防止摇把反击或滑脱伤人。
10、不得以明火预热化油器、油管及油箱。
11、在车底下进行油润、检查及修理工作时应该将引擎熄火。
引擎转动时不得以手接触高压线接头或风扇。
12、初发动的引擎,须先慢转一、二分钟,不要突然提高转速。
13、禁止在下坡道或高速度时踏下离合器、关闭电门或将变速杆放在“空档”,以免引擎突然加速而严重损坏机件。
14、不许不踏离合器换挡,也不许在汽车行驶时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
15、行车中,司机一方面须注意道路情况及交通标志。
一方面还应注意仪表指示,同时要听察车辆各部的声音,如有异常应停车检查,不得勉强行驶。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总结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52556acc22bcd127ff0c98.png)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总结(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1汽车安全技术概论汽车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
2004年实施(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2006年发布侧碰、后碰标准。
影响汽车行使安全性能的三大因素:人、车、环境。
汽车安全技术发展1953年,第一个气囊专利诞生;1970年开始沃尔沃开始装备儿童安全座椅;ABS技术1920年研制发明并申请专利;ESP被博世发明出来,第一款安装在奔驰轿车。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作用:使汽车在制动状况下不丧失转向控制能力,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且能防止产生侧滑和甩尾。
工作原理:由装在车轮的轮速传感器采集四个车轮的转速信号,送到电子控制单元计算出每个车轮的转速,进而推算出车辆的加速及滑移率。
1.建压阶段:制动时,通过助力器和总泵建立制动压力。
此时常开阀打开,常闭阀关闭,制动压力进入车轮制动器,车轮转速迅速降低,直到ABS电子控制单元通过转速传感器识别出车轮有抱死倾向为止。
2.保压阶段:ABS电子控制单元通过转速传感器得到的信号识别出车轮有抱死倾向时,ABS电子控制单元即关闭常开阀,此时常闭阀仍然关闭。
3.降压阶段:如果在保压阶段,车轮仍有抱死倾向,则ABS系统进入降压阶段。
此时,电子控制单元命令常闭阀打开,常开阀关闭,液压泵开始工作,制动液从轮缸经低压蓄能器被送回到制动总泵,制动压力降低,制动踏板出现抖动,车轮抱死程度降低,车轮转速开始增加。
4.降压阶段:为了到达最佳制动效果,当车轮增到一定转速后,ABS电子控制单元再命令常开阀打开,常闭阀关闭。
随着制动压力增加,车轮再次被制动和减速。
电子制动力分配(EBD)作用:EBD能够根据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
电子差速锁(EDS/EDL)作用:它是ABS的一种扩展功能,用于鉴别汽车的车轮是否失去着地地摩擦力,从而对汽车的加速打滑进行控制。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7章1.2.3 汽车安全性能要求与检测试检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7章1.2.3 汽车安全性能要求与检测试检](https://img.taocdn.com/s3/m/b6c41113866fb84ae45c8db3.png)
§7-1
机动车安全的一般要求
朱明工作室
zhubob@
7.从车辆安全行驶的角度看,燃油箱是非常值得关注 从车辆安全行驶的角度看, 从车辆安全行驶的角度看 的装置之一,不适当布置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 的装置之一,不适当布置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为 此国家标准规定: 此国家标准规定: ①燃油箱的加油口和通气口不允许对着排气管的开 口方向,且应距排气管出气口300mm以上,否则需 口方向,且应距排气管出气口 以上, 以上 设置隔热装置; 设置隔热装置;燃油箱的加油口和通气口应该距裸 露的电气接头及可能产生火花的电气开关200mm以 露的电气接头及可能产生火花的电气开关 以 上; ②燃油箱的各部分不得前伸至前置汽油 发动机的前端面,车长大于6m客车的燃油箱距客车 发动机的前端面,车长大于 客车的燃油箱距客车 前端面不小于600mm,距客车后端面不 前端面不小于 , 小于300mm。 小于 。
力和行车过程中的安全
汽车安全技术法规的作用:约束汽车的技术能力 两方面: 两方面: 汽车安全运行的指标体系 汽车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 检验其安全基本要求的试验规范— 指导检验过程
授Hale Waihona Puke 以鱼不如授人以渔§7-1机动车安全的一般要求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在我国对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运行一般要 求体现在国家标准: 求体现在国家标准: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2004)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的检验方法》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的检验方法》 (GBl8565—2001)中, 中 这些标准规定了汽车运行过程中必须强制执 行的技术规范, 行的技术规范,是判别在用汽车安全性的最 基本的法规要求。 基本的法规要求。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2章6主动安全(其他主动安全技术)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2章6主动安全(其他主动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7d74c308a1284ac85043aa.png)
2011-12-2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
2.6.1轮胎气压报警装置 轮胎气压报警装置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科学统计表明,缺气行驶时, 科学统计表明,缺气行驶时,轮胎气压从正常值下降 10%,轮胎寿命减少 ,轮胎寿命减少15%,如果气压低于正常值 , 0.21Bar(约0.2公斤 平方厘米 ,油耗将增加 公斤/平方厘米 约 公斤 平方厘米),油耗将增加1.5%。有了 。 轮胎气压监视系统,缺气状况就不会发生, 轮胎气压监视系统,缺气状况就不会发生,从而能够保护 胎面,延长轮胎使用寿命,而且能省油。 胎面,延长轮胎使用寿命,而且能省油。 汽车上配装TPMS还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能有效减 还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汽车上配装 还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少汽车的燃油消耗, 少汽车的燃油消耗,能更好地对汽车各重要部件进行保养 以及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以及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安装了TPMS,驾驶者随时知道轮胎的气压状况, 由于安装了 ,驾驶者随时知道轮胎的气压状况, 使汽车长期行驶于正常气压状态下, 使汽车长期行驶于正常气压状态下,对汽车发动机及底盘 尤其是对悬挂系统的保养和维护有突出的贡献。因为假若 尤其是对悬挂系统的保养和维护有突出的贡献。 汽车在轮胎气压过高状态下行驶, 汽车在轮胎气压过高状态下行驶,日积月累对发动机底盘 及悬挂系统将造成很大的伤害。 及悬挂系统将造成很大的伤害。 轮胎的气压是轮胎的生命, 轮胎的气压是轮胎的生命,正确的充气压力是各种使用 条件下充分发挥轮胎性能的最佳保证, 条件下充分发挥轮胎性能的最佳保证,同时可确保行车的 安全与舒适并避免不正常的磨损。 安全与舒适并避免不正常的磨损。
2011-12-2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
2.6.1轮胎气压报警装置 轮胎气压报警装置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29129750e2524de5187e80.png)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在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构造与维修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运用安全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汽车使用技术管理、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本课程建议课时为90课时,本课程的总学分为 5.5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知识模块来实施。
1、课程定位本课程的开设是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2、目标确立依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依据《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课程的基本原理,将本课程划分为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气体燃料汽车安全技术、电动汽车安全技术、汽车安全技术法法规、汽车安全事故要求及检测实验、交通事故预防和事故分析等几大部分,在设计上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
内容上以任务为导向,强化知识与信息的应用,弱化知识的了解与背诵,;教学指导上合乎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成果的展示分享,让学习者在享受成就感的前提下,兴趣盎然地完成项目任务,达到单元学习目标。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现代汽车各种安全技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汽车安全技术鉴定及检测检验的专业能力;具有诚信和团队协作的社会能力;具有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的方法能力;并且具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5e32c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a.png)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新能源汽车技术是现代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构造、设计、制造、测试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新能源汽车的维护、调试、维修和改进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能够进行基本的车辆诊断和维修;2.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最新发展,具备行业前瞻能力;3.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和测试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生产操作;4. 具备新能源汽车的改进和优化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技术创新。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技术、混合动力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等关键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工艺、测试方法、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1. 电动化技术:要求学生掌握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和构造,了解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的技术特点和性能指标,能够进行基本的车辆维护和维修;2. 混合动力技术:要求学生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各种混合动力系统的优缺点,能够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维修;3. 氢燃料电池技术:要求学生了解氢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掌握氢气储存、燃料电池发电等关键技术,能够进行安全操作和简单的维护保养;4. 其他新能源汽车技术:如太阳能汽车、智能汽车等,要求学生了解其基本原理和特点,能够进行基本的评价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企业实习等。
同时,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
四、课程评估与考核本课程的评估与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成绩主要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表现评定;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察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86094d949649b6648d747eb.png)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汽车乘员碰撞保护
正碰,侧碰,侧翻 头部,胸部,大腿, GB 11551-2003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轿车前后端保护 客车前保险杠效能试验 GB 11551-2003 GB 17354-1998
桥车,测试连续加载条件下耐挤压力及 位移。 车顶强度(静态) GB 11381-1989 客车,无性能要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转向系统 碰撞力极限,转向盘位移量 GB 11557-1998
内部凸出物 见速度限值,碰撞速度,凸出高度
我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 GB,GB/T 客车安全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灯光信号照明 视野 制动 座椅头枕 安全带 碰撞保护 转向系 燃油箱 门锁
摩托车 气体燃料 防盗 报警器 交通事故 VIN和WMI 安全检测 防火
Fz = 4 KN β = 0° v = 60 Km/h
0.6 0.5 0.4 0.3 0.2 0.1 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滑移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 路面状态从1到6
各种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与滑移率的关系曲线
zhubo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制动时车轮动力学方程 -------ABS的控制原理基础
ua
朱明工作室
zhubob@
FXb FZb
m
ω
Tb
FXb Wb
r
FXb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11051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e.png)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对于驾车者和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方面。
一、主动安全技术1. ABS(防抱死刹车系统)ABS是一种通过控制刹车时的液压系统来防止车轮抱死的技术。
当车辆急刹车时,系统会自动调节刹车压力,使车轮始终保持既转动又具有刹车力的状态,从而保证车辆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持操控性能。
2. ESP(车辆稳定性系统)ESP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来监测车辆运动状态,并通过自动控制刹车和加速系统的技术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当车辆出现横向偏移或侧滑时,系统会自动减少发动机功率,并通过刹车系统控制车轮转速,使车辆保持稳定。
3.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来检测车辆的轮胎滑动情况,并通过自动控制刹车和加速系统来调节牵引力的技术。
当车辆起步或行驶过程中出现轮胎打滑的情况时,系统会自动降低发动机输出功率,并通过刹车系统控制轮胎的滑动,从而保证车辆的牵引力和操控性能。
4. 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是一种利用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来监测前方障碍物,并在检测到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自动启动刹车系统的技术。
当车辆与前方障碍物距离过近且驾驶者没有及时反应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刹车系统,从而减少或避免碰撞的发生。
5. LDW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是一种利用摄像头等传感器来监测车辆所在车道位置,并在车辆偏离车道时发出警报的技术。
当车辆行驶偏离所在车道时,系统会发出声音或振动等警报,提醒驾驶者及时调整方向,避免意外发生。
二、被动安全技术1. 安全气囊系统现代汽车通常配备多个安全气囊,包括驾驶员和乘客侧面气囊,前排乘客气囊和头部气囊等。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会迅速充气,并在驾驶者和乘客与车内硬物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2. 防护结构现代汽车通常采用高强度钢和特殊结构设计,以增强车身的刚性和抵抗碰撞的能力。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fcbf196edb6f1aff001fdc.png)
动系统 发 出指 夸 , 汽车 自行减速 。 使 1 8 安 全驾 驶 劝告 器( D . s A)
维普资讯
渤 诵 警 簪 j 禽 鬯 濂
陆 克 久 张 志 远 ( 汽车管理学院)
汽车 的安全技 术措 施 ,大致 可从动力 挥证 车 轮安全 转 向 。 性 能 和 制 动 性 能 两 方 面 区分 为 主动 安全 1 电子 控 制 悬 架 系 统 { S 3 EC ) 措 施 ( 防安全技 术 ) 被 动安全 措施 { 预 和 冲 电 子 控 制 悬 架 是 利用 多 种 传 感 器 获 突安全技 术 )两大类 。其 中典 型 的主动安 取 丰 富 的必要信 息 ,进 而 由计 算机 精确 控 全措 施包 括防 抱死 制动 系统 { S 、 AB ) 驱动 制悬 架 的动作过 程 。其 控制 功 能分 乘坐舒 防精控 制 系统 { S ) A R 、电子控制 动力 转 向 适 性 控制 、车辆 姿势控 制 、车 高控 制和操 系统 ( P ) 高位 停车灯 ( MS ) ; ES 、 H L 等 而典 纵稳 定 性控 制 。电子控 制悬 架 能辅 助保障 型 的被 动安 全 措施有 安全 气囊 、座掎 安全 良好 的动力 性能 与制 动性 能 .提 高 了行 驶 带等 。 安全性 。
两 车之 间的距 离 、本 身 车速 、相对 车速 的
信 号 ,指合 点火 器 点火 ,使 气体 发生器 在 极 短 时 间 内 ( 5秒 ) 00 向气囊充 气 , 成 一 形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3章3.4被动安全(汽车结构安全、其他乘员保护技术v)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3章3.4被动安全(汽车结构安全、其他乘员保护技术v)](https://img.taocdn.com/s3/m/cbfd1806de80d4d8d15a4fb4.png)
zhubob@
第3章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
3 . 汽车结构安全 4 . 其他乘员保护技术
主讲:朱明
高级技师、经济师,工程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汽车维修工高级考评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第3章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
3 . 汽车结构安全
主讲:朱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3.4侧向车门横梁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地板总成的关键部件是门槛梁和分置在其间的横梁。 横梁可以起到防止地板折叠的作用。一般侧向要预 留200~300mm的空间,供侧向的皱折变形之用。为 了提高提高门槛抗弯强度,应尽量加大其断面尺寸。 此外,也可以在门槛梁内增设衬板结构。 车门内设置横梁已成为目前提高车身抗侧撞安全性 的手段之一,如能将横梁设置在车身侧向受撞击的高 度上,效果会更加明显。 为了提高车身整体强度,梁 的联接方式十分重要,应该避免采用那些缺乏传递某 一方向的力或绕某一轴的力矩能力的联接结构,才能 减少因联接不当造成的局部强度减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汽车碰撞事故的机率分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 吸能型保险杠
朱明工作室
zhubob@
1、 液压缓冲型 这种类型的保险杠,横杠内侧加强件通过橡胶垫 与液压缓冲器的活塞杆相连接,活塞杆做成空心,内 装一浮动活塞,活塞将其隔成左、右两腔,左腔充满 氮气,右腔充满机械油,活塞杆外圆柱面与缓冲缸内 圆柱面滑动配合,缓冲缸内机械油与活塞杆右腔相通。 缓冲缸固定车架或车身加强件上,当汽车与障碍物碰 撞时,保险杠横杠受到的碰撞冲击力由其横杠内侧加 强件传到活塞杆上,活塞杆端部向右移动,推动机械 油按图示箭头方向流过节流孔,压向活塞右腔,推动 活塞向左移动,并使氮气受到压缩。这样,利用机械 油通过节流孔时的粘性阻力吸收撞击能量,吸收能量 的效率高达80%,工作特性比较稳定。撞击后靠氮气 产生复原动力,使保险杠复位。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2章2主动安全(ASR驱动防滑系统)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2章2主动安全(ASR驱动防滑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19aef8502d276a200292ea8.png)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发动机输出转矩进行控制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1.1发动机控制中的节气门控制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主节气门由驾驶员的节气门踏板搬来控制;辅节气门 由步进电机控制,步进电机每步是0.3º ,辅助节气门从 全开到全闭的响应时间小于200ms。 结构如图:
四轮
驱动轮
车速很低时不起作用 车速很高时一般不起 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ASR-驱动防滑系统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ASR-驱动防滑系统
驱动防滑系统又称牵引力控制系统 (ASR/TCS/TRC/ATC) 是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功能o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ASR与ABS的区别
朱明工作室 使汽车能够自动地将车轮控制在纵向和横向 zhubob@ 附着系数都很大的滑动率范围内。 1.制动防抱死系统在制动过程中,通常将车轮滑移率控 制在10%~20%的范围内; 驱动防滑系统在驱动过程中,通常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 5%~15%的范围内。 2.制动防抱死系统 (ABS) 都是在制动过程中,通过调 节轮缸(或制动气室)的制动压力使作用车轮的制动力矩 受到控制,从而控制车轮的滑移率。 而防滑驱动控制系统(ASR) 在驱动过程中通常可以通 过调节发动机的输出转矩、转动系的传动比、差速器的锁 紧系数等控制作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力矩,以及通过调节 驱动车轮制动轮缸(或制动气室)的制动压力控制作用于 驱动车轮的制动力矩。实现对驱动车轮牵引力矩的控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就是对制动防抱死系统和驱动防滑系统 的统称。 1.制动防抱死系统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简称 ABS。 2.驱动防滑系统 (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 简称 ASR。它也 被称为驱动力控制系统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简称 (TCS/ASR/TRC/AT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在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构造与维修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运用安全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汽车使用技术管理、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鉴定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90课时,本课程的总学分为5.5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知识模块来实施。
1、课程定位
本课程的开设是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汽车运用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2、目标确立
依据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3、教学内容确定
依据《现代汽车安全技术》课程的基本原理,将本课程划分为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气体燃料汽车安全技术、电动汽车安全技术、汽车安全技术法法规、汽车安全事故要求及检测实验、交通事故预防和事故分析等几大部分,在设计上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
内容上以任务为导向,强化知识与信息的应用,弱化知识的了解与背诵,;教学指导上合乎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成果的展示分享,让学习者在享受成就感的前提下,兴趣盎然地完成项目任务,达到单元学习目标。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现代汽车各种安全技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汽车安全技术鉴定及检测检验的专业能力;具有诚信和团队协作的社会能力;具有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的方法能力;并且具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1.知识素养
掌握现代汽车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气体燃料汽车安全、电动汽车安全技术。
2.能力素养
能对现代汽车安全系统及安全性能进行检测检验,学会使用通用工具、专用工具、设备和相关资料等进行规范作业。
3.实践素养
能整体把握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及在日后的工作中解决实际。
4.发展素养
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安全素养
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6.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神。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教学应由具有双师资质的汽车专业专职教师,和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施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
师生比在1:15~1:20左右。
(2)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议采用小班、分组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
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宏观教学模式,以及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表演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因材施教的灵活教学方法。
(3)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仿真教学、模拟教学等多媒体教育技术,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工艺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训练,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倡采用数字媒体信息化和实物等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强,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