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流量及管径计算

合集下载

地暖水管流速计算

地暖水管流速计算

地暖水管流速计算
地暖水管的流速通常在0.35至0.5m/s之间,不应小于0.25m/s。

其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 由采暖热负荷、供回水温差决定主管道流量。

通过计算得到采暖热负荷和供回水温差的最大值,再用0.014除3600,将得到的结果乘以1000,即可得到地暖水管流速的数值(单位为l/s)。

- 满足地暖盘管最小水流速要求。

根据标准要求,地暖管流速不能低于0.25m/s,因此可以计算出地暖管的流量,以保证其流速符合要求。

在进行地暖水管流速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地暖水管流速计算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管道口径、流速、压力、流量之间的计算公式

管道口径、流速、压力、流量之间的计算公式

管道口径、流速、压力、流量之间的计算公式第一篇范本:一、管道口径计算公式:管道口径是指管道的内径,常用单位有毫米、厘米和英寸等。

根据不同的流体传输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管道口径:1. 根据流速和流量计算口径:D = (Q / (V * 1000)) ^ 0.5其中,D为管道口径(单位:毫米),Q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V为流速(单位:米/秒)。

2. 根据压力和流量计算口径:D = ((Q * 1000) / (V * P))^0.5其中,D为管道口径(单位:毫米),Q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V为流速(单位:米/秒),P为压力(单位:兆帕)。

二、流速计算公式:流速是指流体在管道中的速度,常用单位有米/秒。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流速:V = Q / (A * 3600)其中,V为流速(单位:米/秒),Q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单位:平方米)。

三、压力计算公式: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通常用兆帕(MPa)或千帕(kPa)表示。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力:P = F / A其中,P为压力(单位:兆帕),F为力(单位:牛顿),A为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

四、流量计算公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液体体积,常用单位有立方米/小时。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流量:Q = A * V * 3600其中,Q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单位:平方米),V为流速(单位:米/秒)。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兆帕(MPa):国际制计量单位,表示压强的单位。

1兆帕等于10^6帕斯卡(Pa)。

常用于工程领域的压力计量。

2. 立方米/小时:体积流量的单位,表示每小时通过一个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管道的液体体积。

第二篇范本:一、管道口径计算公式:管道口径是指管道的内径,常用单位有毫米、厘米和英寸等。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管道口径:1. 根据流速和流量计算口径:D = (Q / (V * 1000)) ^ 0.5其中,D为管道口径(单位:毫米),Q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V为流速(单位:米/秒)。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令狐采学已知流量、管材,如何求管径?分两种情形:1、水源水压末定,根据合理流速V(或经济流速)确定管径d:d=√[4q/(πV)] (根据计算数值,靠近选取标准管径)2、已知管道长度及两端压差,确定管径流量q不但与管内径d有关,还与单位长度管道的压力降落(压力坡度)i有关, i=(P1-P2)/L.具体关系式可以推导如下:管道的压力坡度可用舍维列夫公式计算i=0.0107V^2/d^1.3——(1)管道的流量q=(πd^2/4)V ——(2)上二式消去流速V得:q = 7.59d^2.65√i(i 以kPa/m为单位)管径:d=0.4654q^0.3774/i^0.1887 (d 以m为单位)令狐采学创作这就是已知管道的流量、压力坡度求管径的公式。

例:某管道长100m,管道起端压力P1=96kPa,末端压力P2=20kPa,要求管道过1.31 L/s的流量,试确定管径压力坡度i=(P1-P2)/L=(96-20)/100=0.76kPa/m流量q=1.31 L/s=0.00131 m^3/s管径d=0.4654q^0.3774/i^0.1887 =0.4654*0.00131^0.3774/0.76^0.1887= 0.0400m =400mm还可用海森威廉公式:i=105C^(-1.85)q ^1.85/d^4.87 ( i 单位为kPa/m )钢管、铸铁管:C=100,i=0.02095q ^1.85/d^4.87 ,q =8.08d^2.63 i ^0.54铜管、不锈钢管:C=130,i=0.01289q ^1.85/d^4.87 ,q =10.51d^2.63 i ^0.54塑料管:C=140,i=0.01124q ^1.85/d^4.87 ,q =11.31d^2.63 i ^0.54令狐采学创作C=150,i=0.009895q ^1.85/d^4.87 ,q =12.12d^2.63 i ^0.54令狐采学创作。

供热管径计算

供热管径计算

当已知建筑面积时,供热指标按下列值选用住宅地暖:45~60w/m2暖气包:60~70 w/m2办公楼:60~80 w/m2旅馆:65~70 w/m2商店:65~75 w/m2厂房:80~100 w/m2俱乐部:100~120 w/m2以上为华北地区采暖热指标热负荷计算Q=F×q×103 (kw)式中Q---采暖热负荷(kw)F---采暖用建筑面积m2q---采暖热指标w/m2三、热水循环泵总流量按下式计算:页脚内容1页脚内容2 G=n tt 163.1Q ∆⨯式中G=热水总流量 时吨(即循环泵总流量) △t----供回水温差(即t g -t n )1.163---常数四、循环水泵的扬程计算:H=1.1×(H 1+H 2)式中H----循环水泵扬程(m )H 1---换热设备压力降(Pa )H 2---供热厂区中继站管道压力降(Pa )五、补水泵流量计算:G A =G ×1%×34 n t式中G A ---补水泵流量 n tG---循环水泵流量 n t1%---正常补水量 n t4---事故补水量倍数值3---水泵的工作系数六、补水量扬程计算H B=1.1(H1+H2)t式中H B---补水泵扬程n1.1----管道阻力系数H1---资用压力(Pa)H2---楼层高度拆合压力(Pa)七、供热用户的流量按下式计算q=03 n tq----流量n t式中Q----计算热负荷k卡/时C----谁的比热k卡/时(近视取1大卡/公斤℃)t g---供水的温度℃t n------回水温度℃八、供热管径计算页脚内容3页脚内容4 D=18.8W Q式中 D----- 管道管径mm18.8-----常数Q------供热负荷W ---平均流速 s m (热水取0.8~2m/s )九、散热器(暖气包)散热面积计算 F=)t t k Qn p -(×1β×2β×3β(m 2)式中 F---散热面积t p ---平均温度t n ----室内设计温度1β----散热器的传热系数2β----连接系数3β----安装系数十、散热器的总片数 n=f F (片)式中n----散热器的总片数F----散热器f----每片散热器的总面积页脚内容5。

管径、压力、流速、流量计算

管径、压力、流速、流量计算

工况温度t ℃
20
标况压力P0 MPa 0.1
标况温度t0 ℃
0
标况流量Q0 Nm³/h 115.88
Q0=Q(P/P0)×(T0/T)=Q(P/P0)×(273/(273+t))
备注:黄底为手动输入数据,灰底为不可修改数据,红底为计算结果。
已知流量Q0、压力P、流速V,求管径D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已知流量Q0、管径D、流速V,求压力P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计算公式
管道内径D mm 22.10
管道半径R mm 11.05
R=sqrt(Q/3600Vπ)=9.4aqrt(Q/V)
工况压力P MPa 0.9 绝对压力 P=P0(Q0/P)×(T/T0)=P0(Q0/Q)×((273+t)/273)
流速V m/s 10.00
V=Q/(D/18.8)2
工况流量Q m³/h 13.82
Q=Q0(P0/P)×(T/T0)=Q(P0/P)×((273+t)/273)
工况温度t ℃
20
标况压力P0 MPa 0.1
标况温度t0 ℃
0
标况流量Q0 Nm³/h 115.89 备注:黄底为手动输入数据,灰底为不可修改数据,红底为计算结果。
流速V m/s 10
工况流量Q m³/h 13.82
工况温度t ℃
20
标况压力P0 MPa 0.1
标况温度t0 ℃
0
标况流量Q0 Nm³/h 115.89 备注:黄底为手动输入数据,灰底为不可修改数据,红底为计算结果。
已知流速V、压力P、管径D,求流量Q0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计算公式
管道内径D m 2力P MPa 0.9 绝对压力 绝对压力=表压+0.1

采暖管道水力计算(精)

采暖管道水力计算(精)

K ——管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室内闭式采暖热水管路K =0.2×103m ,室外供热管网

K =0.5×103m ;
v ——热媒在管内的流速,根据热量和供回水温差计算确定(m/s);
,根据供回水平均温度按按本院技术措施表A. 2.1取值。 γ——热媒的运动粘滞系数(m2/s)
λ={
d j ⎡
1.4 热水采暖的垂直双管系统各层支管之间重力水头H z
H z =
2
h (ρh −ρg g (Pa ) 3
式中 h ——计算环路散热器中心之间的高差 (m;
1.5 单管跨越式系统水温降
1.5.1 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和跨越管流量分配
1 单管跨越式系统散热器支路和跨越管支路的流量通过以下2式求得:
=G
t si ——第i 组散热器的出水温度(℃); t i ——第i 组散热器与之后的管道温度(℃); t i-1——第i 组散热器之前的管道温度(℃)。 ∑Q, G,t 0
i-1
si
ki
si i h
1.6 散热器数量N
N =N ' ⋅β1⋅β2⋅β3=
Q
β1⋅β2⋅β3 (1.6) n
C ⋅Δt s
N ’——设计工况下散热器数量(长度或片数);
表7:适用于采用钢管的一般垂直单管系统;(包括立管及干管,计算至建筑热力入口与室外干线连接处。为提高计算速度,本表管道摩擦阻力系数λ采用阿里特苏里公式) 2.1.4 室外供热管道
表8:适用于采用钢管的室外供热管道。
2.2 双管系统
2.2.1 住宅等水平双管系统
1、 一般最远端散热器支路为该户最不利环路。
1.3.3 室外热水供热管网局部阻力按与沿程阻力的比值计算确定,见下表:

流量及管径、压力、流速之间关系计算公式

流量及管径、压力、流速之间关系计算公式

流量与管径、压力、流速的一般关系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X流速=0.002827X管内径的平方X流速(立方米/小时)。

其中,管内径单位:mm ,流速单位:米/秒,饱和蒸汽的公式与水相同,只是流速一般取20--40米/秒。

水头损失计算Chezy 公式这里:Q ——断面水流量(m3/s)C ——Chezy糙率系数(m1/2/s)A ——断面面积(m2)R ——水力半径(m)S ——水力坡度(m/m)根据需要也可以变换为其它表示方法:Darcy-Weisbach公式由于这里:h f——沿程水头损失(mm3/s)f ——Darcy-Weisbach水头损失系数(无量纲)l ——管道长度(m)d ——管道内径(mm)v ——管道流速(m/s)g ——重力加速度(m/s2)水力计算是输配水管道设计的核心,其实质就是在保证用户水量、水压安全的条件下,通过水力计算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确经济管径。

输配水管道水力计算包含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而局部水头损失一般仅为沿程水头损失的5~10%,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探讨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1.1 管道常用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是水流摩阻做功消耗的能量,不同的水流流态,遵循不同的规律,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输配水管道水流流态都处在紊流区,紊流区水流的阻力是水的粘滞力及水流速度与压强脉动的结果。

紊流又根据阻力特征划分为水力光滑区、过渡区、粗糙区。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都有适用范围和条件,一般都以水流阻力特征区划分。

水流阻力特征区的判别方法,工程设计宜采用数值做为判别式,目前国内管道经常采用的沿程水头损失水力计算公式及相应的摩阻力系数,按照水流阻力特征区划分如表1。

沿程水头损失水力计算公式和摩阻系数表1达西公式是管道沿程水力计算基本公式,是一个半理论半经验的计算通式,它适用于流态的不同区间,其中摩阻系数λ可采用柯列布鲁克公式计算,克列布鲁克公式考虑的因素多,适用范围广泛,被认为紊流区λ的综合计算公式。

供热管径与供热面积的计算公式

供热管径与供热面积的计算公式

文章标题:深入解析供热管径与供热面积的计算公式在供热工程中,确定供热管径和供热面积的计算公式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供热管径和供热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供热系统的热效率和运行成本。

本文将从供热管径和供热面积的定义、计算公式、影响因素、个人观点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供热管径和供热面积的定义在供热系统中,供热管径指的是输送热水的管道的直径,一般用毫米(mm)作为单位。

而供热面积是指被供热的区域或建筑的总面积,一般用平方米(m²)表示。

供热管径和供热面积是供热系统设计中最基本的两个参数,直接影响着供热热负荷的传输和分布。

二、供热管径与供热面积的计算公式1.供热管径的计算公式:供热管径(mm)=(4*供热热负荷*1000)/(3.14*热水流量*(供热温差)*3600)其中,供热热负荷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所需要的热量,单位为千瓦(kW);热水流量指的是热水在管道中的流速,一般用立方米/小时(m³/h)表示;供热温差表示供热系统的进出水温差,单位为摄氏度(℃)。

2.供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供热面积(m²)=供热热负荷/建筑物的供热系数其中,建筑物的供热系数是指建筑物在冬季需要的供暖能力,是一个建筑物固有的参数。

三、影响供热管径与供热面积的因素1.建筑物的保温性能:保温性能好的建筑物需要的供热管径和供热面积会相对较小,需求的热量也会较少。

2.环境温度:不同地区的环境温度不同,需要的供热管径和供热面积也会有所差异。

3.供热设备的效率:供热设备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供热热负荷的大小。

总结回顾:通过对供热管径和供热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这两个参数对于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来确定最合适的供热管径和供热面积。

个人观点:在对供热管径和供热面积进行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本身的特点、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供热设备的性能等因素,才能得出合理的结果。

管径、压力、流速、流量计算

管径、压力、流速、流量计算

标况流量Q0 Nm³/h 115.89 备注:黄底为手动输入数据,灰底为不可修改数据,红底为计算结果。
已知流量Q0、压力O、管径D,求流速V
名称 管道内径D 管道半径R 工况压力P 流速V 工况流量Q 工况温度t 标况压力P0 标况温度t0 单位 mm mm MPa m/s m³/h ℃ MPa ℃ 数值 19.00 9.50 1.4 4.41 4.50 20 0.1 0 备注 计算公式
已知流速V、压力P、管径D,求流量Q0
名称 管道内径D 管道半径R 工况压力P 流速V 工况流量Q 工况温度t 标况压力P0 标况温度t0 单位 m m MPa m/s m³/h ℃ MPa ℃ 数值 19 9.5 0.8 4.41 4.50 20 0.1 0 备注 计算公式
绝对压力 绝对压力=表压+0.1 Q=π ×R2×V×3600=π ×D2×V×3600/4=V×(D/18.8) 2
标况流量Q0 Nm³/h 33.57 Q0=Q(P/P0)×(T0/T)=Q(P/P0)×(273/(273+t)) 备注:黄底为手动输入数据,灰底为不可修改数据,红底为计算结果。
已知流量Q0、压力P、流速V,求管径D
名称 管道内径D 管道半径R 工况压力P 流速V 工况流量Q 工况温度t 标况压力P0 标况温度t0 单位 mm mm MPa m/s m³/h ℃ MPa ℃ 数值 12.61 6.31 0.9 10 4.50 20 0.1 0 备注 计算公式 R=sqrt(Q/3600Vπ )=9.4aqrt(Q/V) 绝对压力 绝对压力=表压+0.1 Q=Q0(P0/P)×(T/T0)=Q(P0/P)×((243;0.1 V=Q/(D/18.8)2 Q=Q0(P0/P)×(T/T0)=Q(P0/P)×((273+t)/273)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已知流量、管材,如何求管径?分两种情形:1、水源水压末定,根据合理流速V(或经济流速)确定管径d:d=√[4q/(πV)] (根据计算数值,靠近选取标准管径)2、已知管道长度及两端压差,确定管径流量q不但与管内径d有关,还与单位长度管道的压力降落(压力坡度)i有关, i=(P1-P2)/L.具体关系式可以推导如下:管道的压力坡度可用舍维列夫公式计算i=0.0107V^2/d^1.3——(1)管道的流量q=(πd^2/4)V ——(2)上二式消去流速V得:q = 7.59d^2.65√i(i 以kPa/m为单位)管径:d=0.4654q^0.3774/i^0.1887 (d 以m为单位)这就是已知管道的流量、压力坡度求管径的公式。

例:某管道长100m,管道起端压力P1=96kPa,末端压力P2=20kPa,要求管道过1.31 L/s的流量,试确定管径压力坡度i=(P1-P2)/L=(96-20)/100=0.76kPa/m流量q=1.31 L/s=0.00131 m^3/s管径d=0.4654q^0.3774/i^0.1887 =0.4654*0.00131^0.3774/0.76^0.1887= 0.0400m =400mm 还可用海森威廉公式:i=105C^(-1.85)q ^1.85/d^4.87 ( i 单位为kPa/m )钢管、铸铁管:C=100,i=0.02095q ^1.85/d^4.87 ,q =8.08d^2.63 i ^0.54铜管、不锈钢管:C=130,i=0.01289q ^1.85/d^4.87 ,q =10.51d^2.63 i ^0.54塑料管:C=140,i=0.01124q ^1.85/d^4.87 ,q =11.31d^2.63 i ^0.54C=150,i=0.009895q ^1.85/d^4.87 ,q =12.12d^2.63 i ^0.5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