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总结课件(18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总结课件(18页)
活 、 实 现 心 中的梦 想才来 的。你 在选择 离家之 前就该 想到, 外面的 世界并 不
④既要反对重生产、轻消费,也要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更要 反对铺张浪费。
▪ 考点分析三:发展生产的意义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依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活存 在和发展的基础。 (2)现实依据: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5、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 所以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也不相同。 (注意: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 平等的)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 体成份:
我国的 基本经 济制度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多种所有 制经济基 共同发展
非公有 制经济 种类
个体经济:含义、特点 作用
私营经济:作用、区别
外资经济:形式、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对待的态度
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的易错观点
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注意:公有制是基础,国有经济是主导)
愿 所 有 的 负 担,都 变成生 命的礼 物 文 /木 子 玲 说
周 六 坐 地 铁 ,旁边 的一个 女生一 直在打 电话, 整个车 厢里都 是她哽 咽的声 音。她 说 自 己 孤 身 一人在 异乡漂 泊,举 目无亲 ,找工 作也屡 屡碰壁 ,觉得 这样的 人生毫
无意义云云。 我 到 站 时 看 了下表 ,她哭 诉了整 整35分 钟,直 到我到 站离去 ,她仍 然在继 续。我 在 想 : 这 女 生的运 气真够 好的, 也不知 道电话 那头是 谁,怎 么会耐 着性子 忍受她
第一,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

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 ③实践证明,“三个有利于”。
.
.
.
.
.
.
.
.
.
.
; 营销手机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二、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 导作用
公有资产占优势(质的优势、量的优势)
公有制 为主体
国有经济控制力来自(主导、支配)发展方向 运行态势 稀缺资源
四、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增加总起句:)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 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 体来说,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决定的。

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善等都能减少二氧
化碳排放。这说明 ( )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B
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④低碳生活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2
(2013年广东)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 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 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 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大家好 Nhomakorabea1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2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目的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 3
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5
◆牛刀小试
(天津联考)关于产品的设◆计,乔布斯曾说:“根据
大众的需要去设计产品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在很多 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需要你去 展示给他看。”这一观点体现了( )
A.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
B.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天津卷)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
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 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坐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 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于 是,2014年各大航空公司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 班。这种现象说明( )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复习课件(共33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复习课件(共33张PPT)
劳动力
知识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
• 1.必要性 •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_________________,人民日益增长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______________ 物质文化需要 盾,是社会的 __________。为了解决这个矛 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主要矛盾 • (2)这是夺取__________________新胜利必须 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 2.要求
•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 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 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 励、支持、______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 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 引导 法平等使用___________、公开公平公正参与 __________、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 有制经济。 生产要素
全面深化改革
知识点3:公有制为主体
•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______________ 、多种所有制经 公有制为主体 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______________,是中 基本经济制度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__________,也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_______。
重要支柱 根基
• (二)公有制为主体 • 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________ 根本 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________。 基础 • 2.构成 • (1)国有经济 • ①含义:指由____________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 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社会全体劳动者 • ②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_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中思想政治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优秀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优秀课件

考点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1.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开展促进生产的开展。
2.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 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 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影 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 对经济开展的根底性作用。
①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 ②扩大相关效劳交易规模,促进就业 ③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 ④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本钱,提高价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xx年课标卷Ⅱ,38-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党的十八届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开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推动低碳循环开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平安屏障。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本钱低、行驶安 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本钱高 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 其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政府制定 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 生产。 〔2〕综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 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开展的影响。〔14分〕
误区:“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可以理解为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点拨:二者的内涵不同。“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是指生产的开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扩大消 费;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 使人们的购置能力得以提高。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 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 长。
误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因此,消 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课件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课件

【特别提示】①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强调公有资产在 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强调国有 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典例3】
(2012·太原联考)2011年6月,国务院批 转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 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 指出,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下列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结果理解 正确的是 ( )。 A.国有经济在各行各业仍居于垄断地位 B.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仍占优势 C.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 键领域,国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D.国有经济仍起主导作用,但控制力有 所下降
合题意。①③说法均正 确,但与题意不符。故
选B。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讲解点2 消费的反作用
人们对新能源汽 车的期望为什么会 促进我国汽车行业 的调整和升级?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 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最终 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 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 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 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讲解点2 公有制为主体
必记必背
(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2)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 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 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 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 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课件)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课件)
• ①股份制具有其他经营形式不可比拟的优 点:亦即公司制的优点。
• ②从联系来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是公有 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之一。增强国有 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关系:
• ①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同,公有制是就所有制 的性质而言的,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财产的组 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 ④,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但是 “社会主义需要和允许的”。
•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吸收社会资金, 增加就业,增加国家税收,方便人民生活,促进 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
• (3)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 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
• 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 国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 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考点5: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预测题型:选择、简答)
• 1、集体经济 • (1)含义: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
有的公有制经济。
• (2)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大力发 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是股份制经济,实现投资 主体多元化,有利于优化资本配置,从而增强公 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带动 其他经济的发展。
3、非公有制经济 (1)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注:①,非公有制经济也叫私有经济,但不可叫做 私有制经济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一、 高考主要考点(知识点):1 、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3、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 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4、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5、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 的主导地位;6 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7、理解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二、 主要知识点梳理:(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1、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四个方面: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例题1:( 05上海单选)2003年我国人均GDP 首次超过1000美元,人们的消费需求开 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军的需求越来越高。

这说明A. 消费具有生产功能 B •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C.消费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D.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进步(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第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扩张 -------- 供不应求 ------------- 价格上涨 -------------- 生产扩大消费萎缩 -------- 供过于求 -------------- 价格下降 ----------- 生产缩小第三: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关产 业的出现和成长。

如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假日经济”等。

第四: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例题2: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 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真正地启动起来。

”这里他强调的是A. 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B.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C. 消费与生产互相决定D.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3)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 2、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 (2)意义(三个只有……才)+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最新高一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ppt

最新高一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ppt
【规律方法】 解答有关消费的试题必须立足社会再生产的 四个环节来分析。 (1)扩大内需可以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配(收入)与 消费、交换(物价)与消费的关系来分析。 (2)消费的作用:可以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与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来分析。
考点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 【特别提示】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市 场不旺,需求不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必须做到: • (1)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2)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增强消费能力。 • (3)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 费水平。 • (4)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 (6)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新的消费热点。 • (7)控制CPI过快上涨,稳定物价,提高人们的购买力。
• (2011天津卷)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 ,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 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坐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 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于是 ,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 这种现象说明( ) •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 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南京与武汉之间的 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以往乘飞机出行的人大多改乘动 车,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方式,夏秋季航班计划的调整体 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说法 均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B。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共80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共80张ppt)

用手机支付”。而这些网友都表示使用移动支付后花钱更快更
多了。这一调查结果说明
(
)
①生产决定人们消费的方式 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③消费升级关键在于技术进步 ④支付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符合题意,材料中“41.8%的网友选择‘已不带钱包 出门了’,41.1%的网友选择了‘带钱包出门,但大多用手机 支 付 ’” , 说 明 互 联 网 技 术 的 发 展 推 动 了 人 们 支 付 方 式 的 变
目录
★ 课首
★ 复习集成块一 生产与消费 ★ 复习集成块二 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 本课综合检测
知识体系 小憨老师公众号:
xh10342 微信号: yxgh0509
消费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开展 按劳分配为主 体、多种分配
扩大消 要求 反 决 要求 大力开
费需求
作定
展生产


我 国 根
3
我国的 根本经 济制度
场与政府的关系
复习集成块一 生产与消费
1.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
关系
表现
阐释
生产决定 强调“有没有〞:没有生产出 消费的对象 来的东西,人们也就无法消费
结论
生产决
生产决定 消费的方式
强调“变没变〞:人们的消费 方式是否发生变化,这是由生 产决定的
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 通过深化
现和成长
方针 [4]
消费为生产 创造出新的 劳动力
消费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1]辨清: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生产与消费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 但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应用:用于回答为什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 依据等问题。 [3]应用:用于回答为什么“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学依 据等问题。 [4]注意: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而不是决定生产,健康、合理的消 费才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教案23ppt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教案23ppt

6、公有制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 制度。 7、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根本 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基础。 8、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公 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指国有经济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0、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 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
3、我国是海洋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 源消费大国。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 ,除了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 旅游业等传统三大海洋支柱产业外,海 洋电力、海水综合利用业等新兴海洋产 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这表明( ) A.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B.消费水平决定生产水平 C.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1)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2)消费
反作用于 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生产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 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 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 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在关系 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不 要 忽 视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据我国权威机构对中国时尚饰品市场的调查 ,随 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 ,女性对饰品的需求与俱增。 需求旺盛、珠宝 产业潜力巨大,极具开发价值 。 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了什么经济学 观点并加以说明.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 1、生产决定消费 和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 女性对饰品的需求与俱增 就体现这一点 2、消费反作用于 生产 需求旺盛、珠宝产业潜 力巨大,极具开发价值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配套课件课件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配套课件课件

核心考点一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变式训练1 如今,在网络上“定制”彰显个性和品位的商 品正受到追捧,这也促使很多人放弃传统就业方式,转 而开设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A.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B.传统就业方式落伍,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C.网店属于虚拟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D.网店属于个体经济,店主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第三,特殊年份找“启示”。如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等。
核心考点二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变式训练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
制为主体,就要
(B )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
核心考点一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生产与消费问题在近几年各
2013·江苏高考,7
省区高考中都有所涉及,常
2013·广东高考,37(2)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生产
2012·江苏高考,8
与消费关系的理解,以主观
2011·新课标全国卷,14 题形式考查扩大消费的问
2011·天津高考,10
题。考查的内容以消费对生
产的反作用为主。
核心考点一 考点梳理
核心突破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典例1 (2013·江苏高考)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
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
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 ②促进信息化取代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 • ③满足人民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不断改善生活质量 • ④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解析】发挥科技的作用,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形
•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 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 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 ④低碳生活要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解析】题目材料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等都是一些消费行
为,这些行为对我国低碳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①正确 ,②项的消费理念是错误的,不能超前消费,③题干材料 中的消费习惯于绿色消费,因此正确。④项是对低碳经济 的错误理解,低碳经济会促使人们科学消费,不会导致消 费水平的降低,所以不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低碳生 活的正确感受。
2、结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
• (2011天津卷)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
,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 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坐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 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于是 ,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
这种现象说明( )
•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 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南京与武汉之间的 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以往乘飞机出行的人大多改乘动 车,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方式,夏秋季航班计划的调整体 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说法 均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B。
• (2010四川卷)27.2010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CNTV(中国 网络电视台) 颁 发了我国第一张互联网电视牌照,标志 着我国“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 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用户只用一条线路 就可享受到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进入了实 质性阶段。“三网”融合有利于
举例
有了彩电的生产,才 有了对彩电的消费
网上购物;利用互 联网进行学习;使用 手机游戏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 消费质量和水平的提 高取决于生产的发展
生产的发展刺激了 人们消费的欲望
考点一、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强调消费什么的问题。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强调怎样消费的问题。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从试题类型上看:试题 以选择题为主,材料(主观 )题的考查经常将消费的作 用融入到扩大内需中考查。 基本经济制度结合我国国民 经济健康发展、就业和分配 制度来考查
考点一、生产决定消费
表现
阐释
生产决定 特定的产品只有生产出来,才
消费的对 能谈得上对它的消费,否则就

谈不上消费
生 产 决
生产决定 消费的方 式
• (2012天津六校联考)关于产品的设计, “苹果之父”乔布斯曾说:“根据大众的 需要去设计产品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在 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需要你去展示给他看。”这一观点 体现了( )
• A.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
• B.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D.消费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①正确。以信息化取代工业化,夸大 了信息化的作用,故②错误。“三网”融合,正确体现生产 和消费的关系,③正确。④符合“三网”融合的积极意义, 故正确。解答关键是:掌握主干知识,排除②选项。
• (2010四川卷)35.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 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 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说明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考点考向概览
考点概览
生产与消费(共6个考点) (1)生产与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 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③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公有制为主体 ②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立足 生产的宏观背景,重点考查 消费的作用,以及非公有制 经济(如小微企业)发展的 经济意义
• ②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
• 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 ④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解析】人们对手机功能和通信服务要求的提高,使得3G 应运而生,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①应选;②本 身观点是片面的,不选;3G时代的到来,庞大产业链正在 壮大,体现了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③应 选;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起决定作用,④本身观点错误, 不选。
考点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 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 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 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消费方式就是怎样消费的问题 。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 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 费和娱乐的方式
定 生产决费 人们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
消 的质量和 高,根源于社会生产的大发展
费 水平பைடு நூலகம்
与生产力的提高
生产为消 费创造动 力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对 象、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总会 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地发生变 化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
力的质量,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 (2009浙江卷)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 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 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 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这表明
•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