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桌上斯大林逼蒋承认外蒙古“独立”

合集下载

雅尔塔协定为什么要秘密签订 国民政府又是怎么知道的

雅尔塔协定为什么要秘密签订 国民政府又是怎么知道的

雅尔塔协定为什么要秘密签订国民政府又是怎么知道的本文导读:1945年2月4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聚集在克里米亚半岛上一个叫雅尔塔的小镇举行秘密谈判。

斯大林外蒙古问题被牵出由于欧洲战场战局已见明朗,同盟国胜利指日可待,而中国战场,和东南亚战场上,日本还是在顽强抵抗。

尤其在东南亚战场上美国军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因此,罗斯福为了减少美国军队的损失,极力请求苏联尽早落实对日作战的时间。

会谈中,被请求的一方往往会获得谈判的主动权,因此苏联借机提出许多对自己有利的谈判条件。

其中的许多内容就涉及到中国的主权问题。

其中就有维持外蒙古现状,大连定为国际港,苏联恢复租借旅顺港为其海军基地等。

外蒙古的现状主要是指1921年11月25日君主立宪蒙古建立,1924年11月26日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布从中国独立,但当时的北洋政府并未承认。

也就是说外蒙古虽然已有独立之实,但中国各时期政府都始终没有承认,并一直认为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雅尔塔协定涉及的保持外蒙古维持现状,此时也并不否认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

蒋经国虽然其中的许多内容关系到中国的主权,但国民政府在最开始一直被蒙在鼓里。

与中国政府关系相对还可以的罗斯福政府也只是将表面上的决议通知了国民政府,对具体内容也是避而不谈。

仅从表面的信息,国民政府已感觉出问题的不同寻常。

为了能打听到具体的谈判内容,蒋介石不得不委托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帮忙打探。

这位曾游离于国共谈判的驻华大使,曾在1944年11月,亲赴延安,与中共领导毛泽东、周恩来等谈判,并力促毛泽东等人去重庆与国民政府谈判。

赫尔利并没有把蒋介石的话当耳旁风,他真的去询问罗斯福关于雅尔塔协定中关于中国的内容。

起初,罗斯福矢口否认,后来经不住赫尔利的再三询问,罗终于同意他查阅并摘录有关《雅尔塔协定》的内容。

罗斯福也同时承认外蒙古维持现状,说明其主权仍属于中国。

王世杰外蒙古维持现状,另有他意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未看到二战结束,就与世长辞了。

谈判桌上斯大林逼蒋承认外蒙古“独立”

谈判桌上斯大林逼蒋承认外蒙古“独立”

谈判桌上斯大林逼蒋介石承认外蒙古“独立”在谈判桌上,斯大林摆出了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且表情粗鲁。

他以主宰一切的口气说: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独立,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宋子文也不肯示弱,毫不含糊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他说:“中国政府不能宣布放弃它的一部分领土,否则它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将会发生动摇。

”蒋介石很清楚,斯大林以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作为苏联出兵的政治条件。

杜鲁门总统在回忆录中写道:俄国参加战争,“大半取决于斯大林和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间协商的结果”看来,中苏之间的谈判,对美国有重大的利害关系。

所以,华盛顿对谈判极为关注。

杜鲁门总统叮嘱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要随时向他报告“关于蒋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进展情况” 。

实际上,华盛顿直接插手了重庆同莫斯科的谈判。

6月15日,杜鲁门致电斯大林:“宋子文今日动身经重庆赴莫斯科,他将于7月1日前到达莫斯科,就苏中协定进行具体讨论。

”此前,蒋介石和杜鲁门就中苏谈判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

三巨头在雅尔塔会晤时,蒋介石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连忙指令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打探会议内容。

罗斯福从雅尔塔回到华盛顿后,魏道明就紧紧盯着他,向罗斯福询问雅尔塔的情况。

3月12日,罗斯福会见了魏道明,向他透露: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对远东问题提出了三点要求:维持外蒙古现状;中东铁路由中苏共管;苏联要在大连及其附近地区取得一个不冻港。

但是,罗斯福闭口不提协定一事。

杜鲁门上台后,仍然对《雅尔塔协定》守口如瓶。

5月10日,赫尔利从重庆致电杜鲁门,建议他同斯大林通气后,将协定的全部内容告诉蒋介石。

但是,杜鲁门很快否定了赫尔利的建议,并对赫尔利说:“目前由你来向中国政府提供任何消息,都是不适宜的。

”6月9日,杜鲁门在白宫会见了宋子文,亲自向他通报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

杜鲁门显然知道,这个协定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但是,他仍然说:“一旦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那么美国政府对于《雅尔塔协定》不能不给予支持。

”宋子文听后感到非常震惊,当场作出了强烈反应。

2014-7-斯大林时期的中苏关系之六

2014-7-斯大林时期的中苏关系之六
3


2015/1/5
• 新约签约背景相对旧约宽松许多。从意识形态的视角观察, 中苏两党都是信仰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尽管两党关 系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有过曲折,但斯大林及其所领导的联 共(布)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在原则上是给予积极支持的。 随着中国解放战争形势的日趋明朗化,斯大林等联共(布) 中央高层领导人日益认识到,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 友好同盟条约》让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接受未必适宜,表示 在适当时机对该条约的有关条款加以修改。 • 毛泽东首次方苏的目的是同苏联签订一个新约,苏联方面 之所以此时同意毛泽东访问莫斯科,是因为无论从革命利 益出发,还是从地缘战略角度都希望同新中国保持友好关 系,而无需像以往那样在对华关系问题上与国共保持一种 双重关系。 • 如果说面对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新中国迫切需要国际 社会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迫切需要社会主义阵营的 支持、迫切需要苏联作为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后盾的 话,苏联为了巩固其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领导地位,加强 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则同样需要中国作为其远东的战略 屏障,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抗衡。
2015/1/5
5
二、谈判历程比较
• 旧约是在苏方的压力下进行的。第一轮会谈从1945年6月30日至7月12 日先后共进行了六次。此前,美国一再向中方建议应尽力在悬而未决 的问题上与苏联达成正式协议,且目前是中苏之间达成协议的最好时 机。 6月30日会谈中,斯大林就暗示中方,协议肯定是要达成的,但能否出 兵东北、签订条约,首先要看中国方面能否满足苏联的要求。 在7月2日的第二次会谈中,斯大林所谈及的内容首先是外蒙古独立问 题。宋子文以蒋介石认为外蒙古问题不是目前急于解决的问题为由表 示暂不予讨论,但斯大林坚持要求首先要解决外蒙古问题。在斯大林 看来,外蒙古作为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安全屏障具有特殊战略意义。如 果苏联在外蒙古无自卫法权,苏联将失去整个远东。斯大林认为,即 使德日两国无条件投降,但两国均是强国,苏联建议与中国结为同盟 的目的是加强苏联对日本的战略地位,以两国的军事力量,再加上美、 英的力量必将战胜日本,之所以提出对旅顺、大连、库页岛南部以及 外蒙古的要求目的同样是加强反对日本的战略地位。

苏联如何当中国官员面操纵外蒙古投票全票赞成独立

苏联如何当中国官员面操纵外蒙古投票全票赞成独立

苏联如何当中国官员面操纵外蒙古投票全票赞成独立核心提示:按照蒙古方面事后的说法,‚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举行全民投票时,中华民国政府派有全权代表监督全民投票的进行‛。

但实际上雷法章能做的只是‚代表团在外蒙‘参观’(不是监督!)。

本文摘自:《老人报》2014年4月30日A16版,作者:郭晔昊,原题为:《外蒙古独立苏联操控全票赞成》1945 年签订的《雅尔塔协定》提到,“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作为当事国之一,蒋介石没有被邀请出席雅尔塔会议,而且在4个月后才获知此内容。

屈于苏联的压力,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如外蒙古公民投票证实此(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

10月20日,外蒙古公投以 100%支持率独立了。

但外蒙古人民的意愿真如数据显示那般真实吗?外蒙古人民举行集会支持独立1945 年9月21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小呼拉尔主席团宣布,将在10月20日在全国各地举行全民公决,并煞有介事地宣布,“凡有选举权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年满18岁)皆可参加投票……应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在投票中任何强迫蒙古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事实,都认为是破坏蒙古人民共和国宪法,而应依法受严厉的处治”——这很快被证明是此次“公民投票”中最大的笑话。

国民党政府派出的由内政部常务次长雷法章为首的12人代表团于10月18日乘坐苏联飞机抵达库伦(乌兰巴托)观察外蒙公民投票。

代表团抵达库伦时,正值外蒙古当局组织的“号召全体人民来表示是否愿意保持国家民族的独立”的造势活动高潮。

在短短一个月里,外蒙古全境举行了13000多次群众集会,成千上万的牧民、工人和知识分子参加了这些集会,集会的唯一主题,就是证明“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一致、高度爱国热忱和政治觉悟”,表明自己对蒙古人民革命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忠诚,表示要投票拥护自己祖国的独立。

组织全民公决的外蒙古中央公民投票事务委员会甚至收到了1525封信、 83789份保证书,其中无一例外都表示愿意投赞成票,在必要时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争取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独立。

蒋介石为何不阻止外蒙古进入联合国

蒋介石为何不阻止外蒙古进入联合国

蒋介石为何不阻止外蒙古进入联合国蒋介石为何不阻止外蒙古进入联合国?你知道多少?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蒋介石为何不阻止外蒙古进入联合国吧!蒋介石为何不阻止外蒙古进入联合国1945年8月14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标志着中国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

曾经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面积达260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脱离了祖国怀抱……不过,在这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外蒙古没有被联合国接纳。

这就意味着,它不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国家。

甚至到了20世纪60年代,作为当时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之一,台湾“中华民国”还有机会否决外蒙古加入联合国的决议。

只不过,他们没有这样做。

1961年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以9票赞成,0票反对,1票(美国)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外蒙古入会案。

中华民国未参加投票。

台湾国民政府为何不阻止外蒙古进入联合国?1961年,苏联与非洲各国达成协议。

苏联方面支持非洲的毛里塔尼亚进入联合国,而非洲各国支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

美国获悉这个协议后非常不安。

美国担心外蒙古进入联合国的协议会遭到台湾国民政府的反对;而如果外蒙古因为台湾国民政府的反对而不能进入联合国,那么非洲的毛里塔尼亚就可能得不到苏联的支持,难以进入联合国。

而一旦毛里塔尼亚受阻,非洲国家就会转而支持中国进入联合国。

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结局。

于是,美国人就想了一个折衷之计。

他们打算以外蒙古进入联合国为代价,换取非洲国家不支持中国加入联合国。

只要中国没有进入联合国,苏联就会在联合国失去一个最大的盟友。

整个战略上对北约集团是有利的。

这个计划很完美。

唯一的困难是必须说服台湾国民政府。

因为这之前,台湾国民政府一直反对外蒙古进入联合国。

1955年12月13日,台湾国民政府的代表就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否决了外蒙古加入联合国草案,认为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其能否加入联合国尚有待讨论。

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很疑惑的

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很疑惑的

我对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很疑惑的,在此想和大家讨论讨论。

美国对我国的帮助当然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帮助就是在抗战时期。

且不论美国对我国援助了不计其数的物资,并且派遣了“飞虎队”参与作战。

单从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重创日军,就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的压力。

如果没有美国对我国的帮助,可以想象,抗日战争将会变得何等艰难。

但是,美国在帮助我国的同时,也极大地伤害了我国。

为了换取苏联出兵东北,牺牲了我国的利益(如外蒙、东北的铁路以及旅顺港等)。

且在战后为了扶持日本,以高压逼迫国民政府放弃对日索赔(后来中央人民政府为了争取日本也宣布放弃了),并且包庇了石井四郎等一大批日本战犯。

这些战犯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却以和美国合作的方式(如石井四郎就把细菌战的成果交给了美国)逃脱了惩罚,这真是莫大的悲剧和耻辱。

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一问题?2010年,是蒙古民主革命成功20周年纪念,2011年,则是蒙古首次宣告独立100周年纪念。

蒙古人对这两个特殊年份的看法,蒙古通讯社社长巴桑苏仁的总结极具代表性:“100年前,我们不再听从北京的命令,20年前,我们不再看莫斯科的眼色,我们是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几乎所有蒙古政治、知识精英谈到历史时,都有四个基本共识:一、对独立备感骄傲;二、对民主充满自豪;三、对成吉思汗无限景仰;四、强调“平行外交”,即在所有大国间,尤其是中俄之间,均衡发展关系,不能再回到受大国支配控制的历史。

由于对蒙古国民心态缺乏基本了解,中国大陆很多人误以为,蒙古摆脱了苏联控制,眼看着昔日的“祖国”如此欣欣向荣,或许会有主动回归之心,内地互联网上长期流传一篇《蒙古大呼拉尔讨论回归中国》的“新闻”,颇能代表部分中国人的这种一厢情愿。

相对大陆官方的理性务实,台湾在外蒙古问题上就显得缺乏基本的现实感。

台湾“内政部”1999年最后一次出版的《中华民国全图》(此后未再出《中华民国全图》),因为蒙古国还在版图之中,中国的轮廓是“秋海棠”而非“雄鸡”;此外,国民政府1930年代制订的《蒙古盟部旗组织法》,直到2006年才被台湾官方废止;而国民政府时期主管蒙区(含外蒙)和藏区事务的“蒙藏委员会”,竟一直延续至今(业务早已变迁)。

巨人之间的较量

巨人之间的较量

巨人之间的较量作者:罗学蓬来源:《领导文萃》2020年第02期国际冷战史专家沈志华研究发现,从内战打起来以后,美国人就在犹豫,到底支持不支持国民党政府。

1949年,国民政府被推翻。

12月2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一次政策研讨会。

国务卿艾奇逊说,美国应该采取的政策是亲近中共,分裂中苏,不能让中苏结成联盟,如此,在大战略上我们就成功了。

怎样才能亲近中共呢?我们把蒋介石一脚踢开就行,把台湾让给中共,他必定感激你。

现在,中共要解放台湾,你就让他来解放,我们不管。

这样,毛泽东就不会跟苏联结成同盟,在战略利益上,美国就赢了。

杜鲁门一听,说,对,还是艾奇逊这招高。

杜鲁门说,台湾从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美国对台湾没有任何野心,如果台湾海峡发生战争,那是中国的内战,跟美国一点关系都没有。

杜鲁门讲完了,没听到什么反应,艾奇逊有点着急,他发表公开讲演,讲的都是中美之间有传统友谊,美国对中国多么友好,比如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美国也是随大流,跟着走,进了北京还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紫禁城的警卫工作。

要不是咱美国大兵帮你们中国人看着门,皇宫里那些宝物啊,早就被老毛子和英、法等国的匪徒们抢光了。

而且,美国在中国没有租借地,全世界只有我们美国人对中国最好。

中国同胞们想一想,你们的外蒙古是被谁逼着分离出去的?你们150万平方公里土地被谁霸占去了?美国人是想挑拨离间中苏关系,破坏中苏结盟,但所谈的这些历史上的恩恩怨怨都是事实,在全世界的华人和中国知识分子之中造成极大的影响。

斯大林非常生气,试探正在访苏的毛泽东,说艾奇逊这个讲话,你看没看?毛泽东说,我还没来得及看。

斯大林说,我都翻译好了,你看看吧,美国人太坏了,我们要立刻发表声明,反驳他。

回国宾馆的路上,毛泽东问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斯大林同志说要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发表声明是什么意思。

莫洛托夫说,就是提醒中国方面,要用外交部的名义发表声明。

师哲回忆说,毛泽东没听明白斯大林的话,斯大林专门叮嘱毛泽东,要用外交部的名义发声明,毛泽东呢,偏偏嘱咐胡乔木用新闻出版署署长的名义发,这让斯大林非常生气,新闻那个东西怎么能够代表政府呢?毛泽东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苏联对华政策的不满,给斯大林造成很大的压力。

外蒙古正式独立出去的确切时间表

外蒙古正式独立出去的确切时间表

外蒙古正式独立出去的确切时间表!一、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当年的国事记录(节选):...1945年8月14日甲、日本答覆美英苏中四国正式投降,并由天皇颁布敕令,保证签订实行波茨坦宣言规定条件,所有部队停止积极行动,交出军械。

乙、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签字(王世杰与莫洛托夫代表)(1)防日军事同盟三十年。

(2)苏俄声明一切援助给予国民政府,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之主权与完整,新疆问题无干涉中国内政之意。

(3)中国声明外蒙古如依公民投票证实其独立愿望,承认其独立,苏联将尊重其独立与完整。

(4)中苏共有共营中东及南满二路干线三十年,路警由中国组织。

(5)大连开为自由港,苏联租用码头仓库之一半,期限三十年。

(6)旅顺为中苏共同使用之海军根据地,由苏联防护,期限三十年,民政归中国管辖。

(7)苏军进入东三省后,中国派员前往设立行政机构。

(8)苏联声明日本投降后三星期内,苏军开始撤退,最多三个月内全部撤毕。

1945年8月18日己、外交部照会苏联大使,要求外蒙军队停止前进。

1945年8月24日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经国防最高委员会及立法院分别通过。

乙、蒋介石在国防最高委员会及中央常会临时联席会议致词(题为「完成民族主义,维护国际和平」),恢复东北领土主权及行政完整,承认外蒙独立,予西藏以高度自治,香港地位协商改正,九龙问题外交解决,希望越南自治,渐独立,希望盟邦提高缅甸政治地位,扶助华侨,希望泰国恢复固有独立地位,与我建立正常关系。

丙、外交部长王世杰在参政会驻会委员会报告中苏订约经过。

1945年8月25日丙、中苏分别批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27日丁、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全文公布。

1945年10月18日决定外蒙古独立之公民投票督导人内政部次长雷法章抵库伦。

1945年10月20日丙、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10月22日投票完毕。

1945年12月5日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重庆互换。

1946年1月5日甲、国民政府公告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并由内政部将国防最高委员会之决议通知外蒙古政府。

外蒙古独立的真相是什么

外蒙古独立的真相是什么

外蒙古独立的真相是什么外蒙古独立是指外蒙古于20世纪上半叶脱离大清帝国和中华民国统治的历史事件,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外蒙古独立的真相,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外蒙古独立的真相外蒙古人谈到自己的国家时,都会为了自己国家的独立而骄傲,为自己国家的民主骄傲,为祖辈的成绩骄傲,有人说,正式承认蒙古独立是国民党的责任,有的则认为不是,有人说这是中共之责,也有反对之声,那么外蒙古独立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说到正式承认这个国家的分离,源于1945年中国与苏联方面共同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

这个条约虽然承认废除中国近代各项不平等条约,但是中国同时也背负上了另一个来自苏联的压迫。

但是经由中国领导的艰苦谈判,实际签署的条约束缚已经比以前轻了许多。

10月,在苏联的胁迫下,外蒙古人民群众百分百投票支持国家的独立,次年五月,国民党迫于压力只得承认这个国家的独立,外蒙古独立真相就此解开。

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特别是古今征战传统的中共来讲,再没有什么比丧失国土更令人悲愤、丧权辱国的事情了。

这个国家的独立,就其自身而言缺乏一定的实力,说到底最主要的操纵者还是因为沙俄与苏联的作用。

中国自成立之初的落魄乃至之后的艰辛状况的改善,都是离不开苏联方面的帮助的,但是在外蒙古国家独立的事情上,却实在是迫于压力,情非得已。

外蒙古独立真相自始至终都是极具争议的,国民党先是承认,之后是共产党,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国力太弱,全世界都知道所谓的平等友好条约其实是不平等的。

外蒙古独立的背景外蒙独立时,当时的中国兵荒马乱,具有革命思想的先驱正在想发设法地消灭不肯变革图强的晚清,为中国的进步贡献生命。

国内乱政构成了外蒙古独立背景之一,无暇顾及其他的中国也就更没有办法抵制沙俄的分裂,领土就这样眼睁睁被分割。

这个国家早期的独立政权,其实是由沙俄一方提供的傀儡政权,沙俄为了自身利益,图求地域上的庇护以及经济方面掠夺的方便,向外蒙古提供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支持。

而其实外蒙古独立背景也可以从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平顶准噶尔叛乱始,利用强硬的手段来谋求精神上的和平是不可取的,这也就导致了这个国家想要脱离中国的内动力,这是由中国来看外蒙古独立背景。

45年,蒋介石承认外蒙古独立,毛主席多次提出收复外蒙却失败告终

45年,蒋介石承认外蒙古独立,毛主席多次提出收复外蒙却失败告终

45年,蒋介石承认外蒙古独立,毛主席多次提出收复外蒙却失败告终•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我国以北有一个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接壤,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国家,但是却是建立在同一个民族之上的。

在古代,如今的蒙古国也是属于我国的领土。

但是从我国割裂出去的蒙古,虽本是同根生,但却对曾经是一家人的我们,带有一点敌意。

甚至其国内还有一种泛蒙古主义的浪潮,试图将中国蒙古与俄罗斯部分地区分裂出来,组建一个泛蒙古的大国家。

一直以来是我国领土的蒙古,是如何被割裂出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究竟谁该为蒙古的流失背上历史的责任?新中国成立前后,毛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又为外蒙古的回归,做过些什么努力呢?蒙古族最先起源于我国漠北地区的各个游牧民族。

在13世纪的时候,草原上的天降猛男成吉思汗一举统一了各个游牧部落,然后带着蒙古铁骑,南征北战,建立起来横跨亚欧的巨大帝国。

但是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继承者之间的争斗,使得蒙古帝国很快就失去了凝聚力,然后分裂了。

元朝末年,朱元璋将蒙古统治者赶到了漠北地区,蒙古又回到了游牧民族状态,并且分裂成了许多独立的蒙古部落。

陈吉思汗画像在清兵入关后,清廷先是统一了中原大片地区,此时的蒙古以是否臣服清朝为标准,划分成为内外蒙古。

一直到1969年,腾出手来的康熙皇帝才通过战争,把外藩蒙古收回了中原王朝,蒙古全境都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

此时的蒙古,不仅有如今内蒙古的土地,还有外蒙古与如今俄罗斯的一些地区。

由于距离中原地区较远,外藩蒙古一直有独立分子捣乱,想从清朝手中逃离,但是清朝的强硬手段让外蒙古的那些独立分子,一直有贼心没贼胆。

康熙皇帝画像但是因为清朝国力不断衰弱,当时不断东扩的沙俄看到了机会,与清朝签订条约,并策划外藩蒙古独立,并想要把外藩蒙古的大片土地纳入到自己的地图上。

1911年,外藩蒙古王公调兵将清廷驻库伦办事衙门层层围住,发动兵变后,清军武装很快被解决掉。

斯大林因何威胁杀一中国将军

斯大林因何威胁杀一中国将军

斯大林因何威胁杀一中国将军斯大林必欲外蒙分离中国,且以“曾斩日本大将”相威胁众所周知,斯大林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影响甚巨。

与此种影响相伴随的,是斯氏在处理对华外交时,其手段相当粗暴,其态度近乎无赖。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所藏宋子文英文档案,其中1945年6-8月宋子文赴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部分,将斯氏的粗暴与无赖,体现得淋漓尽致。

试举三例:例一。

斯大林在会谈中坚决要求将外蒙从中国割离,名曰“独立”。

即便宋子文承诺给予外蒙“以高度之自治”,“对军事外交可有自决之权,彼等可与苏联洽商必要时苏联军队进入之办法”①,斯氏仍不允许。

宋子文无奈,只得抛出底牌,一再申明:“绝无中国政府承认外蒙独立而能存在者”、“吾人准备接受苏联军队之进入外蒙。

阁下亦应针对现实,吾人之政府不能承认外蒙独立而仍能在位”、“中国舆论将反对承认外蒙之独立。

……吾人之政府不信如承认外蒙独立而仍能存在。

即中国极端自由分子亦反对外蒙之独立。

”②1945年,美国《TIME》杂志封面上的斯大林对宋氏此种近乎哀恳的请求,斯大林的回应是:“余不能明了其故安在”、“苏联承认芬兰独立而犹在”。

当宋氏提到“外蒙几占全中国七分之一”时,斯氏的回应是:“该地为荒漠之区。

在广东省内一小块之土地,其价值当二十倍于外蒙。

”③当中方终于在外蒙问题上选择妥协,而希望与苏方划定具体疆界线时,斯氏动用了粗暴的威胁:“吾人与日本曾有疆界之争辩,吾人提出以旧地图为准。

不知阁下是否系指此项地图而言,后在格林郭尔之役,曾斩日本大将Matsumora,于是日本同意吾人之意见。

”宋子文只能表示:“余希望阁下不必杀一中国将军而获得双方之协定。

”④斯氏竟建议苏军在中国境内穿便衣,以示“尊重中国之主权”例二。

在外蒙问题上满足了苏联之欲望后,宋子文希望斯氏能够在新疆问题上支持中方平定叛乱巩固统一:“关于新疆,阁下能助吾人平抑变乱否?……现在边境有军械之走私,吾人盼阁下设法制止之。

”宋氏如此询问,乃是因为当日新疆之叛乱势力,背后实有苏联的武器乃至资金支持。

论蒋介石与中苏外蒙古问题交涉

论蒋介石与中苏外蒙古问题交涉

论蒋介石与中苏外蒙古问题交涉
朱昭华
【期刊名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5)003
【摘要】二战后期,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条件的外蒙地位问题,成了中苏谈判的一大焦点.蒋介石对此问题的因应,先是希望通过赋予外蒙高度自治,甚至将其自治权提升至可与苏联宪法上规定的各加盟共和国权限相同,换取苏联承认中国对外蒙享有宗主权.当了解斯大林坚持外蒙独立的坚定态度后,蒋介石放弃了中国对外蒙空洞的宗主权,转而以之为筹码,换取苏联对中国东北、西北边疆领土主权的尊重及国民党政权的支持.同时,为避免苏联控制下的外蒙以后与中国发生边界纠纷,蒋介石力图事先划定中蒙边界.中苏外蒙古问题交涉,体现出蒋基于战时及战后中国对美、苏政策考量下的现实主义取舍.这种以牺牲边疆领土主权换取政治利益的办法不仅没能帮助蒋介石巩固政权,而且使中国失去了领有外蒙的法理依据,即便在联合国大会做出谴责苏联违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决议后,外蒙古独立的事实也再难改变.
【总页数】7页(P67-73)
【作者】朱昭华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2.9
【相关文献】
1.北洋政府与苏俄关于外蒙古问题的交涉
2.北洋政府与苏俄关于外蒙古问题的交涉
3.评中苏早期外蒙古问题之交涉
4.论蒋介石与中苏外蒙古问题交涉
5.国际角逐背景下国民政府统合新疆之困境——中苏关于1944年新疆外蒙古边境冲突事件的交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判桌上斯大林逼蒋介石承认外蒙古“独立”
在谈判桌上,斯大林摆出了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且表情粗鲁。

他以主宰一切的口气说:“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独立,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宋子文也不肯示弱,毫不含糊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他说:“中国政府不能宣布放弃它的一部分领土,否则它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将会发生动摇。


蒋介石很清楚,斯大林以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作为苏联出兵的政治条件。

杜鲁门总统在回忆录中写道:俄国参加战争,“大半取决于斯大林和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间协商的结果”。

看来,中苏之间的谈判,对美国有重大的利害关系。

所以,华盛顿对谈判极为关注。

杜鲁门总统叮嘱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要随时向他报告“关于蒋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进展情况”。

实际上,华盛顿直接插手了重庆同莫斯科的谈判。

6月15日,杜鲁门致电斯大林:“宋子文今日动身经重庆赴莫斯科,他将于7月1日前到达莫斯科,就苏中协定进行具体讨论。


此前,蒋介石和杜鲁门就中苏谈判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

三巨头在雅尔塔会晤时,蒋介石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连忙指令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打探会议内容。

罗斯福从雅尔塔回到华盛顿后,魏道明就紧紧盯着他,向罗斯福询问雅尔塔的情况。

3月12日,罗斯福会见了魏道明,向他透露: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对远东问题提出了三点要求:维持外蒙古现状;中东铁路由中苏共管;苏联要在大连及其附近地区取得一个不冻港。

但是,罗斯福闭口不提协定一事。

杜鲁门上台后,仍然对《雅尔塔协定》守口如瓶。

5月10日,赫尔利从重庆致电杜鲁门,建议他同斯大林通气后,将协定的全部内容告诉蒋介石。

但是,杜鲁门很快否定了赫尔利的建议,并对赫尔利说:“目前由你来向中国政府提供任何消息,都是不适宜的。


6月9日,杜鲁门在白宫会见了宋子文,亲自向他通报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

杜鲁门显然知道,这个协定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但是,他仍然说:“一旦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那么美国政府对于《雅尔塔协定》不能不给予支持。


宋子文听后感到非常震惊,当场作出了强烈反应。

他说:“中国政府绝对不会同意苏联按照雅尔塔协定的规定,在东北行使这种控制权。


但是,杜鲁门不露声色。

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中国说了都不算数,最终还得看他杜鲁门和斯大林的脸色。

6月,素有火炉之称的重庆,已经进入烈日炎炎的夏天了。

月初,苏联新任驻华大使彼得罗夫到达重庆。

第二天,蒋介石在官邸会见了彼得罗夫,正式向他提议举行中苏会谈。

“联俄,这是孙中山先生早就定了的。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这很好,我们欢迎。

不过,苏联对中国应该采取明智的态度,这样一来,中苏合作就有了基础。


“那是!那是!”彼得罗夫连声附和。

蒋介石向彼得罗夫保证:“如果苏联出兵东北,帮助中国恢复满洲铁路,中国愿意为苏联提供满洲铁路和商业港口的使用权,还可以共同使用那里的空军基地。


几天后,彼得罗夫向蒋介石提出了中苏在谈判中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大连、旅顺;满洲铁路;外蒙古;千岛群岛和库页岛等。

彼得罗夫告诉蒋介石,中国只有同意解决上述问题,苏联才会同中国谈判,签订友好条约。

6月17日,宋子文从旧金山回到重庆。

见到蒋介石后,宋子文报告了他同杜鲁门的会谈情况。

宋子文气愤地说:“杜鲁门只向我透露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除此以外,什么也没说。


听了宋子文的话,蒋介石说道:“看来,不能指望美国人了,我打算派你到莫斯科去,同斯大林签订一项条约。


6月30日下午3时,宋子文携带蒋介石写给斯大林的亲笔信,与外交部副部长胡世泽、满洲事务专家沈鸿烈、钱昌照、蒋经国、张福运、卜道明、刘泽荣,乘坐一架美国飞机从重庆飞抵莫斯科。

在机场,宋子文一行受到莫洛托夫、彼得罗夫以及其他部长的热烈欢迎。

当天晚上6时30分,双方举行了初步会谈。

这是一次简短的会谈,整个谈话只用了15分钟时间。

苏方参加会谈的有:斯大林、莫洛托夫、副外交人民委员洛索夫斯基、彼得罗夫和翻译巴甫洛夫。

中方参加会谈的有:宋子文、蒋经国、胡世泽、中国驻苏大使傅秉章。

宋子文向斯大林递交了蒋介石的亲笔信,并表示:“孙中山先生留下遗嘱,中国革命欲要成功,必须联合苏联共同奋斗。

因此,我希望会谈能为中苏之间建立友好、紧密和长期的合作关系打下基础。


斯大林回答说:“从前沙俄政府企图瓜分中国,现在,在俄国掌权的是尊重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的新人。

我相信,双方一定能够互相理解,达成一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