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环境,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态变故,要保证健康和安全,教师在教育学生成材的过程中,就一定要随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掌握高超的应变技巧。
本文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作用的论述,揭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同时阐述教师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途径。
非智力因素重要性教育途径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
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
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学生在学习中能否取得成功,各种能力能力能否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需要调动全部心理活动,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智力因素,如果智力因素的发展不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相结合,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它对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1.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学生能否认真学习的内在动力。
好的非智力因素能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自制力强,注意力集中,经受住外界的不正当的干扰,具有旺盛求知欲,学习成绩的会显著提高,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他们智能发展和发挥。
反之,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的学生,则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觉性,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毅力。
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刻苦学习的态度,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定向作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统一集中于学习活动,用于思考、想象、记忆全部精力集中在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习的内容方面。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差不如人,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力差,学习精力不集中所造成的。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评价也逐渐从单纯的智力因素扩展到了更多方面。
事实上,除了认知能力,学习环境、情感态度、个性特质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方向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1.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人的情感状态和环境息息相关,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情感状态自然也会更加稳定和积极。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要从课堂、寝室两个方面入手。
在课堂方面,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点和现实需求;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各种角色扮演、游戏化、小组合作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种多样性的学习模式。
在寝室方面,则更应该注重舒适、安静、整洁等方面。
在寝室里建立冷暖自知的氛围,帮助学生从内心做好对自己的规划。
同时,对于一些学生因为睡眠不足或者心理压力过大对于在宿舍学习的同学,学校可以考虑实行定时检查和管理等方式以规范,适度强化学生的睡眠管理,同时可让学生在寝室里休息最多保持这切一个完整的晚上,尽可能得让学生减少睡眠中断的情况,这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思考并掌握。
因此,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制定相应的计划,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创新创业、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情感态度、个性特质等非智力因素,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社交能力。
这些锻炼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的情感态度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部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何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呢?主要有以下方面:(1)培养学生的事情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主动性并寽起来(2)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的情感问题(3)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表彰先进、树立相应的榜样,让学生能够树立自身的道德高点,并有一种感召力。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 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较高 的接班人 对于学生 而言 , 新课改的实施不再将 学习成绩作 为对
【 1 】 周延萌, 张文平, 马健, 王浩, 高允生. 专业课程教 学过 程 中 学生非智 力因素的培养[ J ] . 中华 医学教 育杂志, 2 0 1 2 , ( 1 ) . [ 2 ] 熊绍高. 高职护 生学习成绩 与非智力 因素的相 关性研 究
使学 生在情感上受到熏 陶 。这些都是 对非智力 因素的培 养。 为了积极响应新课 改的号召 , 全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
我们将着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 因素 , 从而保证新课改的有
情感丰富有助于在生 活 中感受 细腻美 、 点滴情 , 为学 生在 语 文学 习中积 累实 际素材 。在语文教材 中, 有许 多关 于友 情、 亲情 的文章 , 教 师应带领学 生深刻 的体会 作者所表 达 的情感 , 多加对学生进行启发 , 充分对学生进行情感 熏陶。 ( 四) 运用素材 , 培养品质 教材 中, 往往会 涉及 到许 多具有 良好 品质 的人物 。比
比如 ,老师要求 学生不论何 时都应 当保 证书写 的规 范, 在 通常情况下都要求 学生尽量说 普通话 , 坚持每 天写 日记 等 , 这些好习惯不仅 有助于学 生在无形 中巩 固语 文知
识, 更利于学生今后 的发展 。
( 三) 充分发挥语文素材 的作用
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学生的
这些 人物身上 , 我们可 以看 到许多 闪光 点 , 教 师应 当引导 学生对这些优 良品质进行效仿 。 教师要善于提炼还要加 以 运用 , 促使 学生 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 。
参考文献 :
二
高 中
言能力的提升与情感交流的培养。 因此真正实现学生语文
语文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_3862
2.模象情境。指根据相似原理,运用语文教学各种模拟手段栩栩如生地再现事物形象。如模型展示、图画 再现、音乐宣染(配乐诗或配音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把文字形象化,句子趣味化,学生学习起来便会兴味 盎然。
3.语艺情境。指通过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绘形、绘声、绘色地描摹情境,把学生带入意境,以激发学生的 情绪、情感和想象、联想。
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简红光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近几年来,培养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重要性逐 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至于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心理因素,本文拟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机制方面 提出一些浅见。
一、情境刺激
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因素是情绪、情感,而人的情绪、情感和动机、兴趣的产生受外部世界情境刺激等因 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新异、宜人的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语文教 学课堂的兴奋度。
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首先,历史学科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它决定了历史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即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不仅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则有利于完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笔者浅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产生于学生对学习的需要,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
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树立其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方法。
如让学生明白中学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精神食粮,丰富生动的史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对国情的认识;学习历史可以提高文化素质,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好历史有助于学好语文、地理、政治等其他学科;历史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能给人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当学生真正了解了历史学科的价值意义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求知欲。
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课外阅读的历史书籍也比较广泛,但他们在听课或阅读时,往往只留意其中的故事情节,而对那些抽象的内容兴趣不浓。
因此,教师要注意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即向学生传授科学、严谨雨又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也反对那种单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不顾历史知识的科学性,随意夸张或篡改史实的做法。
总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历史学习取得成效的前提。
二、激发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刍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刍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要进行有效地学习,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智力因素,而且还需要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潘菽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其中一类是有关认知活动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另一类是有关学习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意志等。
前者直接涉及到学习本身的是智力因素,后者是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指非智力因素。
美国的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也认为:人的一般智力不能简单地等同智慧能力之和,还应该包括非智力因素。
因此,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也就是IQ 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克服困难的坚持性,良好的学习情感,顽强的学习意志和期望成功的愿望。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班级中有个别的学生平时上课不太用功,下课又总是满头大汗,作业也是信手拈来。
其他同学还在埋头作业时,他却拿着球到操场上龙腾虎跃去了。
可是每次考试,成绩又总是名列前茅。
我想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学习天赋,他们除了能领会知识要点外,更主要的是有着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然而,这种非智力因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有一个教育、培养、强化、发展的过程。
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是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动力。
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为了在教学上取得理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
人们通常把促使人去活动的原因称之为动机,动机可以把人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
”这句话有力地说明了动机在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国时,刘备乐不思蜀,是因为刘备迷恋眼前的所有,丧失诸葛亮指点的强国富民的动机。
后来,幸亏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传锦囊妙计给赵子龙,晓以大义,才将刘备接了回去。
浅论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五 、 视 孩 子 性格 的培 养 重 爱 因斯 坦 说 : 优 秀 的性 格 和 钢 铁 的 意 志 ,比 智 慧和 博 学 “
更 重要 , 力 的成 熟 , 大 程 度 上 是 依 靠 性格 的 , 点往 往 超 智 很 这 出 人们 通 常 的认 识 。” 格 标 志 着一 个 人 的思 想 品 质 。良好 的 性
心 理 学 上讲 , 情 、 志 、 趣 、 格 、 感 意 兴 性 需要 、 目标 、 负 、 界 观 的就 是 父母 和 家 庭 环 境 。 一般 来 说 ,从 出生 到 学龄 前这 个 阶 抱 世 等 , 智 力 发展 的 内在 因 素 。 是
二、 兴趣 是 孩 子 成 才 的动 力 段 , 子和 父母 接 触 的时 间 比较 多 , 们 对 父 母 的 行 为耳 濡 目 孩 他 染。 父母 不 仅 是 孩 子 的长 者 , 是 他 们 在 实际 生 活 中 模仿 的榜 也
过 程 中 , 着 不 可忽 视 的作 用 。 一 个 智 力 水平 较 高 的人 , 果 有 如 他 的非 智 力 因素 没 有 得 到 很 好 的 发展 ,往 往 不 会 有 太大 的成 就。相反, 一个 智 力水 平 一 般 的 人 , 果 他 的 非 智 力 因 素得 到 如
1做 事认 真 、 丝 不 苟的精 神 。 . 一
利 用直 接 兴 趣 培 养 间 接 兴趣 ,是 培 养 孩 子 兴趣 的有 效 途 着 重要 的 意义 。常言 道 , 子 是 父母 的 影子 。母亲 爱 打扮 , 孩 虚荣 径 。 如 孩 子 喜 欢 玩 “ 汽 车 ” 戏 , 们 可利 用他 们 的 好 奇 心 心 较 强 , 开 游 我 女儿 也 往 往 喜 欢 打 扮 , 荣 心 也 较 强 ; 亲 不 拘 小 节 , 虚 父 理 , 发 他 们学 习有 关 汽 车 方 面 的 知识 , 养他 们 对 汽 车 的兴 谈 吐粗 鲁 , 子也 往 往油 嘴 滑 舌 , 诱 培 儿 : 1 3出脏 言 。 因此 , 从 小培 养 要 趣 , 而 引 导他 们 多 方 的 兴趣 。 从 三、 良好 的情 感 是 孩 子成 才 的 催化 剂 儿童 的 优 良性 格 , 母首 先 要 以 身作 则 , 以 自 己 良好 的个 性 、 父 要 情操 去 感 染孩 子 , 响孩 子 。 而 对 自 己不 良的性格 要 善 于控 制 影
浅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差生的转化
浅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差生的转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学生的品行、情商、意志力、社交能力等非智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差生的转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品行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品行素质是他们形成完整人格的关键。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的品行表现不仅体现在学习上,更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自律能力等方面。
培养学生的品行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品行观念。
在校园中,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守纪守法的好习惯。
而在家庭中,家长也应该成为学生品行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及时指导孩子,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并给予必要的奖罚。
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行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故事、引用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品行好的人是受人尊敬的;品行不端的人是会遭人唾骂的。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尊重、团结友爱,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品行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品行评比、设立荣誉榜等方式,激励学生提高自身品行素质。
对于品行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奖励,如表扬信、奖状等;对于品行不端的学生,也要有相关的惩罚措施,让学生认识到品行不端的后果是严重的,从而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
二、情商与人际关系的培养情商和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学生的情商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的情商和人际关系也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情商教育课程、开展情商训练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情商培养。
情商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情绪管理,处理情绪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情商水平。
职业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论文
职业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摘要: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和配置非智力因素,养成优良品质,克服不良习气至关重要。
从兴趣、热情、意志力、胆识等方面阐述了培养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一个人的自身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指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热情、毅力、胆识、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乐观程度等。
那么,两种因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哪一个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呢?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高智商不一定会带来成功,而人的情感商数,也就是非智力因素却能影响人的一生。
一个人能否事业有成,智商只有20%的决定作用,情商占80%,大量事实证明许多学业成绩不良的职业学生并非智力上的原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缺陷而致。
只有帮助学生培养和配置非智力因素,养成优良品质,克服不良习气,才能使其潜在的因素最大限度的开发。
在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主要是学习的兴起。
关于这一点早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有论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他首开了乐学之风。
日本教育家本村久一在《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也有同样的论述:“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毅力勤奋入迷的起点实际上在于兴趣。
”只有兴趣才是提高学习效率最持久的动力。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力求钻透教材,打破思维定势,改变篇篇按作者和背景,生词理解,课文层次,写作特点讲解的老模式,选择最佳的切入点,尽快切入教学目标,使教学节奏快起来,使语文课活起来,重视品味语言,给学生美的熏陶。
从而激发学生钻研课本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
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学生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始终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使智力一般的学生进入成绩优秀的行列,而较差的非智力因素也会使智商较高的学生进入成绩后进的行列。
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至关重要。
笔者的做法是:一、加强情感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感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
我们应当把自己的爱和热情倾注到教学中,营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简洁、逻辑性强,但也不能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讲授行为要体现和蔼可亲的一面,让学生感到亲切。
这也就是说,教师的讲授不仅要逻辑性强,还要以情感人。
只有师生心心相融,学生才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而愉快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才会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在行动上做出积极的反应。
反之,就会引起情绪上的抵触和行为上的抗拒。
教学要更注重用多种方式与学生形成心与心的交流,在师生间架起爱与信任的桥梁,使学生主动说出心里话,以便更好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品格特点,让学生觉得教师可信、亲切。
这样,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和尊重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认真刻苦地学习。
二、优化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利用实物、挂图、幻灯片、多媒体等创设情境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二是运用简笔画对课文情节进行传神达意的表现,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时留下清晰的印象;三是在课文整体教学中播放轻音乐,引起学生心理共鸣,使其心灵振奋,灵感迸发。
直接兴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可它是一种短暂的兴趣,只能作为培养稳定兴趣的开端。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
未来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 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促进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
未来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 、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THANKS
详细描述
这位学生名叫张丽,她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学生。在她的学习生涯中,她总是勇于 尝试新事物,并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即使遇到困难,她也不会轻易放弃, 而是会努力克服它们。这种自信使她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成功案例三
总结词
合作精神是成功的保障,通过与他人合作,这位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详细描述
沟通技巧
分工与共享
鼓励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分享成 果和责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领 导力。
教授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如 倾听、表达、协商等。
03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践
在课堂上培养非智力因素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 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
养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建立学习信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给予正面评价和适当的挑战,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设定明确的目标 和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确保培养过程有 序进行。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交续改 进培养效果。
06
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未来展望
发展趋势
01 02
多元化发展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包括传统的德育、美育、 体育等方面,还将融入更多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内容,如创造力、合作能 力、领导力等。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_杨晋
2009 NO.30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教育教学方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反之,会影响其学业的发展。
因此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无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物理教和学效果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1在教学中加强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意义“非智力因素”(又称认识因素),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1935年在他的《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一文首创了这一概念。
所谓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意志、信心、决心、毅力、情感等影响学习的因素。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学生虽然存在智力差异,但其学习成绩的好坏及以后成就的大小不在于智力水平的差异,而在于是否有远大的志向抱负,对从事的工作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对事业的追求是否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对社会是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否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的诸基本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基本因素不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但它们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调节和推动作用,是学习的动力系统。
非智力因素决定学习的效率,人们进行学习的方式,都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如:坚强的意志,在人们的学习过程中必然表现为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乐观、豁达的性格、探索未知的兴趣,则表现为知难而进、善于与他人合作等等。
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后天“养成”的,与先天遗传关系不大,因而优化非智力因素的方法取决于后天的培养。
遗传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智力因素,例如具备或不具备数学家的先天遗传素质;而能不能成为出色的数学家则主要由后天的智力发展与非智力因素决定的。
非智力因素的水平有一定度的界限。
只有在非智力因素水平适当的情况下,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才会提高。
小学阶段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小学阶段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除了学习知识和提高智力,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品德、体质、审美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的培养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成功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么在小学阶段,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情感、品德、体质和审美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情感培养情感是人的内在感受和情绪的总称,情感的健康发展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素养,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温情教育,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认知。
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也是很重要的,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感恩他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这些都是培养孩子健康情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品德培养品德是人们所遵循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小学阶段的品德培养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好榜样,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教育让孩子懂得守信用、讲诚信,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这对于孩子的未来成长大有裨益。
培养孩子的公德心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懂得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
三、体质培养小学生的体质培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体质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着手。
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的设置,让孩子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塑造健康的体魄。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家长还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均衡,不偏食,保证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
社会也要共同努力,组织各种体育活动,让孩子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数学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几点措施
数学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几点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因为后者起着重要的推动、维持、调节学习活动的作用,是智力因素持续发展的动力,并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过程及其效果。
一、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首要的一环,它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现代认识学就十分重视兴趣。
也正如俗话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以说“好”与“乐”所迸发出来的求知欲望,是克服困难的动力源泉。
其实,兴趣是可燃性物质,且着火点很低,就看教师能否巧妙地将其点燃,教师一旦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本来就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活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习的起点。
对教材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和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创设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学“相交”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老师“一不小心”丢了两支铅笔在地上,接着问学生:“咦,刚才这两支笔的位置在地上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想象一下,把它画在纸上。
”生活中常见的动作此刻却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一下就引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究与争论中学会了认识事物、探究知识的方法。
2.手脑结合,发展兴趣。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
学习数学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的。
思品教学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论文
思品教学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摘要: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而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经验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有利于思品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活动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许多学生成绩低下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所以,开发学生身上蕴藏着的非智力因素,使之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可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一、激发兴趣,培养动机兴趣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
但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要靠老师有意识地激发。
这就要求老师要经常全面地、细致地观察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确保教学得以成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这就要求思品老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和辅导的趣味性,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采用设疑、谈话、演讲、游戏、讲故事等方式,使学生常常感到好奇,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时,老师朗诵这样的诗句“地球是大家,家庭是小家。
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唯一的家,地球孕育一切,生态却在变化。
地球为什么变得百孔千疮?原是人类自身的糟蹋。
为了生存和发展,请保护地球——我们的家。
”老师饱含激情、抑扬顿挫的朗诵,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进而产生一系列疑问。
这时,老师趁热打铁提出问题:这首诗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接着,可以运用阅读和理解相结合,谈话、讲故事等方法学习具体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要始终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在老师的精彩教学和自己的积极参与的双向互动中愉快地学到知识,就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比如,多媒体、投影、录音机等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更以色彩鲜艳的视觉效果、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手段吸引着学生,使之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强烈好奇心、求知欲。
教学活动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论文
浅谈教学活动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与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人们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动力、维持、补偿和定型作用。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淡薄、没有学习热情、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善于运用诱因,激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教师要善于运用一定的诱因,将学生学习的动机,由内隐状态激活为外显状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的奥秘。
(一)加强理想教育。
学习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是指由学习内容或活动过程本身引起的动机,间接动机是指由学习结果或活动目的所引起的动机。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都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动机,这就需要用间接动机来维持。
其中加强对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便是一种诱发间接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
(二)组织学习竞赛。
奥苏伯尔指出:“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的关系。
”动机固然可以通过增强行为的力量来促进学习,但反过来学习也可以促进学习动机。
学习对学习动机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学习的成功作为强化物,对学习活动的不断强化来实现的。
实践证明:组织学习竞赛是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竞赛活动,优胜者得到教师的赞许、校的表彰、集体的认可,从而引起学生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教师在运用这一手段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分组的层次性,即竞赛应考虑学生的基础分组进行,尽可能增加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体验;②内容的多元性,即竞赛内容比应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掌握上,还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加强实践活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与竞赛;③评价的发展性,即对竞赛结果的评析,除了重视不同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外,更要注重个体自身的纵向比较,鼓励学生超越昨天,超越自我,从自己的发展与进步中,感受成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与培养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与培养学生的学业成就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非智力因素。
除了智力因素的影响外,学生的情绪状态、学习态度、自信心、学习习惯等也会对学业成绩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业成就至关重要。
一、情绪状态学生的情绪状态对于学业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学习进展。
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情绪态度,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此外,学生也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以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他们对待学习的认真程度和投入程度。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成功学习的关键。
学生应该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抱有兴趣和热情。
他们应该明确学习的目标,并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同时,学生还应该具备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三、自信心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
学生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缺乏自信心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怀疑和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学业表现。
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通过正面的评价和激励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四、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至关重要。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定时、定量进行学习,遵守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还应注重课堂笔记的整理和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五、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校和家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应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家庭可以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必要的学习资源。
2. 提供情绪支持。
学校和家庭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和安慰。
同时,鼓励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浅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养克 服 困难 的恒 心 和毅 力 ,勤 奋 而顽 强 的 学 习 。
当然 ,仅靠 正 面 事 迹 的感 染 和 教 育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教 学 中还 必 须有 意识 地 给 学 生 提 供 独 立 活 动 、克 服 困 难 的 机会 。 教 师 可 积极 启 发诱 导 ,通过 学 生 自己 的 努 力 .独 立 探 索 克 服 困 难 的 方 法 和 途 径 ,让 他 们 逐 渐 收 获 成 功 和 自信 。同 时 ,注 意 培 养 学 生 的 自我 控 制 能 力 也 十 分 重 要 。初 中生 思 想 不 稳 定 ,兴 趣 易 转 移 ,上 课 易 分 心 。作 业 爱 抄 袭 。 因此 ,课 堂 上 教 师 要 不 断 以 目 光 、表 情 、手 势 以及 声 音 的变 化 或 停 顿 来 警 示 他 们 。
意志 、 习惯 等 。 因此 。培 养 学生 的 非 智 力 因素 应作 为 中 小 学数 学教 学 的 重要 目 标 之 一 。 在教 学 中 启 迪 学 生的 思 维 ,开发 学 生 的智 力 , 同时 培 养 学 生 的 能 力 ,使 其 融 于教 学 之 中。 文 章 结 合 教 学 实 际 .谈 谈 在 数 学教 学 中怎样 培 养 学 生 的非 智 力 因素 。
定 的成 绩 时 ,就 会 使 学 生 产 生 学 习 的 价 值感 、荣誉 感
和 喜悦 感 ,促 进 学 习 兴 趣 的 深 化 和 丰 富 ,这 样 的学 生 将 会 越 学 越 有 兴 趣 。相 反 ,对 数 学 缺 乏 学 习 兴 趣 的 学 生 上 课 如 嚼 蜡 般 无 味 ,很 难 集 中精 力 听 课 。成 绩 也 会
意 志 不 够 坚 强 。那 么 ,在 困难 与 挫 折 面前 就 会 害 怕 、 退 缩 ,甚 至 丧 失 信 心 ,导 致 成 绩 下 降 。 由此 可 见 ,学 习 意 志 是 非 智 力 因 素 的 重 要 方 面 ,学 生 良好 的意 志 品 质 对其 智 能 的发 展 是有 强 化 和 推 进作 用 的 。在教 学 中 , 教 师 要 有 目的地 不 断 用 榜 样 、言 行 、生 动 范 例 教 育 学 生 ,逐 渐 培 养学 生 顽 强 的学 习意 志 。例 如 ,在 班 级里 , 可 以树 立 一 些 学 习态 度 端 正 、成 绩 优 异 ,面对 困难 敢
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浅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摘要:“20+20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的科研课题,是指一节课中(40分钟),教师讲课不超过20分钟,学生的探究、练习不少于20分钟;在课堂形态上,表现为“教”与“学”的互动和穿插。
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坚持、克服困难、无兴趣、无信心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20+20课堂教学模式”下都不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绊脚石。
关键词:“20+20课堂教学模式”;非智力因素;培养在我校开展的“20+20课堂教学模式”中要求:一节课教师讲课不超过20分钟,学生的探究、练习不少于20分钟。
发挥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把“教”与“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在课堂形态上表现为“教”与“学”的互动、穿插、交替进行。
要求教师必须精讲,学生精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稳定的学习兴趣1.走进化学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20+20课堂教学模式”中,对于初接触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学生,要从化学发展史、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方面去介绍,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以及对化学家、化学伟人的崇拜和羡慕之情,从而产生对化学美好前景的憧憬,立志学好化学。
然后利用20分钟指导学生探究原子结构示意图。
并让学生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分组讨论有何规律可循。
最后10分钟让学生自主总结其递变的规律,从而体味科学家的伟大发现。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化学知识,又了解了化学家的聪明才智和团结合作的高尚品质,自然对学习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发挥学科中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化学科学离不开化学实验。
生动、形象、个性鲜明的化学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20+20”模式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
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活动。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0+20”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时,如果用少于20分钟的时间能把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20分钟自主学习的时间里,掌握知识并利用它去了解、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摘要: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认知活动的重要因素。
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教育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作用的。
关键词: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方法
新的高中教材突出了知识的应用功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的实际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教材的实施中,笔者发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教学的成效有很大的关系。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能之外同智能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即兴趣、情感、动机、意志、习惯、性格等。
它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协调作用,其中良好的兴趣、积极的态度、坚定的自信和美好的情感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教师自身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一、教师方面
1.时时以乐观的态度感染学生。
教师这一特殊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学生的心态,尤其是课堂上喜学或厌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懂得如何控制情绪,并通过语言影响学生。
2.用表情激励学生。
课堂上教师的微笑,往往会给课堂带来亲
切、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感到爱和情,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求知欲。
3.让学生有成就感。
学生的智慧才干、爱好特长,总希望有展示和显露的机会,以便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或赞扬,学生就有成就感。
这种情感体验得到多次强化,就会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中,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教师的鼓励和评价会强烈地支配着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利用表扬的手段激励学生。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信心、进取心,不屈不挠的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要教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很好地点拨、诱导、启发、激励,就能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得到体现。
一位善于用表扬、鼓励之词的教师往往深得学生的爱戴,于是学生便会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
反之常常讽刺、挖苦学生,就会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
5.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途径。
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有指导的学习”向“独立学习”转变,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尤其是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通过指导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发展非智力因素,对他们奠定良好基础,争取获得学习的成功是很有帮助的。
二、学生方面
1.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这是学生发奋学习的内部动力,另外,还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而又具体的短期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标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常给学生讲一些国内外伟人成材的故事,描述一番未来美好的情景,让学生写what i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等想象作文,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短期目标,才能脚踏实地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这样,学生胸中怀有大目标,努力达到小目标,内心便产生巨大的动力,学习效果自然增强。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它是学生积极学习的主要因素。
凡人们感兴趣的事物,都会引起注意,并使人感知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引起探究倾向。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某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执著地追求和钻研,他的潜能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因为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习热情恰恰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情感之一,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心理基础。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一视同仁,爱护学生。
在课堂上,经常用温和的目光和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为学生树立勤勉、自觉、奋发向上的学习风尚奠定坚实的基础。
4.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坚强意志。
任何
非凡的能力,无不是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发展情感。
所谓提高认识,是指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所谓情感,是指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还要具有荣誉感、责任感、紧迫感和意志力。
正因为情感是意志力的源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教师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以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
5.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性格和品质都是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性格和良好品质,就能始终在学习过程中充满锐意进取的斗志,不甘落人之后,努力拼搏,完善自我。
要注重对学生性格和品质的培养,注意消除和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具有独立坚强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质。
老师还要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
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探索,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能够培养兴趣和爱好,领略创造的喜悦。
远大目标,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向上的情感,坚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以这样的精神风貌学习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另外,在积极向上的情感支配下,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所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使他们具备今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合格人才的基本品质。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2008.12.
[2]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编.教师实用心理学,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