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人教版选修《长江三日》教案

合集下载

长江三日-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教案

长江三日-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教案

长江三日-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以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为主线,通过《长江三日》一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并通过分析文章思想意蕴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教案适用于初中、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2.获得语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3.掌握散文鉴赏的方法,能够分析文章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能用散文鉴赏方法分析文章思想和语言表达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热爱2.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散文是什么,它和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在哪里。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散文的印象和看法。

步骤二:整体阅读1.教师简要介绍《长江三日》一文的背景和作者。

2.让学生整体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步骤三:分析语言表达1.分析文章用词、句子的表达,引导学生领会语言的美感。

2.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步骤四:分析文章思想意蕴1.通过语言表达内容引出作者的思想意蕴。

2.分析文章表达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获得对散文的深层次理解。

步骤五:课堂讨论1.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引导学生分享写作感悟,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散文鉴赏的方法;2.理解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3.能够分析文章思想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在散文鉴赏方法上的理解和运用;2.对文章思想意蕴的深入理解和解读。

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2.课堂讨论;3.作业评估。

作业1.阅读《长江三日》一文,理解文章思想和语言表达;2.按照散文鉴赏方法分析一篇现当代散文,并写出自己的感悟;3.准备参加课堂讨论。

《长江三日》教案(语文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长江三日》教案(语文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长江三日》教案(语文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教学目得1毖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得写法。

2毖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3蓖ü文章欣赏三峡得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得感情。

4碧寤嶙髡呱⑽挠镅灾性毯得丰富哲理、深刻得思想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弊プ√氐忝栊淳拔锏男捶ā2痹擞枚嘀中薮欠椒ㄐ淳笆闱椤3毙淳爸兴阐发得哲理。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检查课前预习1苯淌Υ笃聊徽故旧字生词,学生回答。

字音:启碇dìng涪陵fú扁舟piān辄zhé相峙zhì阴霾mái迂回yū草坂bǎn眺望tiào秭归zǐ汨罗江mì一泓清泉hóng词语:暮霭宁馨隽秀婀娜:清秀美丽得样子。

层峦叠嶂:形容山峦重叠。

嶂,像屏障一样得山峰。

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

2弊髡呓樯堋学生课前收集整理、课上交流。

刘白羽,现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散文《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日出》《长江三日》,报告文学《大海》(朱德得前半生),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风风雨雨太平洋》,回忆录《心灵得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

刘白羽得作品,跳动着时代得脉搏,充满着强烈得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得艺术风格。

3贝蠹叶猿そ及三峡有那些了解?(大屏幕展示图片) (1)长江从青藏高原各拉丹东奔流直下,汇集百河千川,劈开崇山峻岭,气势磅礴……(2)长江三峡:三峡就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得总称。

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全长193公里。

由西往东,包括瞿塘峡、巫峡与西陵峡。

三峡江段迂回曲折,江中滩峡相间,两岸危崖耸立,如层层围屏,高出江面500米以上,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在巫峡有著名得巫山十二峰。

巫山神女,于云雾之中,楚楚动人。

它就是世界上著名得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

《长江三峡》高二语文教案

《长江三峡》高二语文教案

《长江三峡》高二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经过比拟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讨性学习,培育先生搜集、挑选信息的才干和创新才干。

【教学进程】
一、导入课题
同窗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描画山川河流,如今,山川河流正在发作〝一日千里〞的变化。

明年的6月1日,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逝了,永远的消逝了。

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同用心去认读三峡、研讨三峡。

二、播放三峡风景片
1、先生谈从〝风景片〞中取得的信息。

(风景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
2、先生补充自己搜集的资料。

教员小结:从同窗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们的心中存在两种三峡:一个是自然的三峡,一个是文学作品中的三峡。

那么,究竟哪个更具魅力?。

《长江三峡》优秀教案

《长江三峡》优秀教案

《长江三峡》优秀教案《长江三峡》优秀教案教学设想:本文编排在苏教版“祖国土”的板块,编者的意图是,借该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感,再借本篇继续赏析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本文的阅读也没有什么难度,教学时还是以朗读体会为主,品味文中对三峡的描写,进一步感受散文的取材和写法。

目标要求:1、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2、理会本文的取材和写法,进一步了解“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

3、朗读品味语言,了解作者和作品风格。

课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了解作者和作品风格,归纳分析,了解文章的取材。

过程:一、导入二、了解作者和作品风格刘白羽,现代作家。

1916年生,北京人。

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做编辑工作,1946年受党的委派到东北解放区做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

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

刘白羽的散文诗意更多表现为壮美、明快,充满哲理。

《长江三日》中,作者以游踪为引线,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长江,奇伟壮丽的三峡。

作者笔下的长江一会儿激流澎湃,涛如雷鸣;一会儿安静温柔,像微微拂动的丝绸;一会儿万瀑悬空,砰然万里;一会儿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旋涡。

仿佛长江在高唱、在低吟、在咆哮、在深思。

那云雾变幻、朝晖夕照、电闪雷鸣,更给这显示大自然生命力的河流增添了无限的诗意。

作者把我们带到了那变化莫侧的水上世界。

作者还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把这种经历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

“我觉得这是我们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

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由于这一思想的熔铸,江轮便成为我们整个革命事业的诗意象征了。

《三峡》优秀教案通用

《三峡》优秀教案通用

《三峡》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长江三峡》章节,详细内容为《三峡》一文。

文章详细描绘了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对长江三峡的描绘,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了解长江三峡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 教学重点:掌握长江三峡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三峡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解答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三峡》2. 内容:(1)长江三峡的位置和特点(2)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3)长江三峡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课文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2)课文问答题:回答课后练习题。

(3)作文题:以“我心中的长江三峡”为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见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长江三峡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

(2)组织学生开展“长江三峡之旅”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长江三峡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长江三峡》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长江三峡》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长江三峡》公开课教案按教材定制 / 内容可编辑 / 提高备课效率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长江三峡》公开课教案泄滩:“万马奔腾的江水,到这里突然变成千万个漩涡。

你会感到江水简直是在旋转不前。

”青滩:“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崆岭滩:“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作者通过引用来写出其凶险。

3.作者除了这样直接描摹西陵峡的自然景视以外,还用什么方法来写出西陵峡的凶险?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通过作者乘船的感受突出西陵峡流急和滩险。

如:“船一下像流星随着怒涛冲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浮进。

”“‘江津号’剧烈地震动起来。

”“‘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

”“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

”“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

”4.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秭归”和“香溪”两个县城,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

(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3)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5.关于第八段结尾“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

”一句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的处理。

(1)提出此句引起学生注意。

(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生活中的风浪并不可怕,要勇于在风浪中锻炼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九)总结。

1.归纳中心: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革命的前程就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

《长江三峡》优秀教案设计

《长江三峡》优秀教案设计

《长江三峡》优秀教案设计《长江三峡》优秀教案设计「篇一」师:上课!师: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 生:三峡。

师:好,先请同学们欣赏三峡的壮美风光。

请大家看屏幕。

(CAI显示三峡风光)师: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

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板书课题、作者)师: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

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

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

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CAI显示练习)师: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师:看来大家对语句含义理解得不错。

这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步。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生:先写三峡的山,然后写三峡夏、春冬和秋季的景色。

师: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生:夏天的水气势宏大,汹涌澎湃,最能体现三峡的特色,所以先写。

春冬的水相似,所以一起写。

秋天的水很凄凉,所以最后写。

师: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

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分别来说一说。

生:三峡的山非常高。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还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到正午看不见太阳,不到午夜看不到月亮,说明山非常高。

生:三峡的山多,而且连绵。

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夏天的水湍急,流速快。

从“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的秋天十分凄凉。

从“猿鸣三声泪沾裳”可以看出来。

生:三峡的春冬水是清澈的,树是茂盛的,山是险峻的。

师: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

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2024年人教版《三峡》教案(通用7篇)

2024年人教版《三峡》教案(通用7篇)

2024年人教版《三峡》教案(通用7篇)《三峡》教案 1总体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

2、正确解释关键词语,句子。

3、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

4、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学习简练、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四、教学手段:图片投影。

五、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中国河山壮丽,每一处自然景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你都对哪些景观有了解呢?(由全国各地的自然风貌引入对三峡的了解、向往)出示三峡投影片。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默读课文,注意作者,读谁字音。

2、请学生介绍作者、作品。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出示生字投影片,让学生注音。

quē zhng xī xiāng sù yǎn zhǔ阙嶂曦襄溯属引4、学生练习自读,并进行指导,达至熟练。

三、文意理解。

1、小组共同解释文意,教师答疑。

2、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释重点。

词语:①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熟练解释词,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指名四位学生各背一段课文,然后齐背。

二、分析课文。

1、讨论: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归纳并板书: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夏:急水春冬:清荣峻茂秋:哀婉凄异。

2、体会本文语言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1)动静结合。

(2)有张有弛。

3、再次齐读课文,读出韵味。

三、作业:搜集描述三峡的其它文学作品,小组交流。

《三峡》教案 2学习目标:1.借助课文页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峡的奇丽风光。

高中语文教案 长江三峡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长江三峡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长江三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2. 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术语,如“长江三峡”、“地理环境”、“文化遗产”等。

3. 掌握文章的阅读技巧和信息提取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语文课本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3. 图片、视频及相关资料4. 黑板、白板笔、课件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长江三峡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此地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和视频中所展示的景观,引发对话,了解学生对长江三峡的初步认识。

步骤二:呈现(20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地理环境和特点。

2. 将相关的术语和概念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步骤三:合作探究(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一个方面的内容,如三峡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历史变迁等。

2. 学生们在小组内查找相关资料,并就各自方面进行探究和讨论。

3.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彼此所了解的内容,从而获取全面的知识。

步骤四:信息提取(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所获得的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三峡的地理位置、主要景点、文化意义等。

2.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信息整理和总结,并汇报给全班。

步骤五:拓展应用(2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长江三峡的保护与利用”、“您对长江三峡的看法”等,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思考和讨论。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陈述理由。

步骤六:总结归纳(15分钟)1. 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学生们所达到的目标。

2. 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和建议,为后续相关内容的学习提供借鉴。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和信息提取,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与表达能力,还提高了信息整理和总结的能力。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感悟自然陶冶性灵第12课长江三日教案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感悟自然陶冶性灵第12课长江三日教案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第12课 长江三日青玉案苏 轼三年枕上吴中①路,遣黄犬②、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鸳鸯,四桥③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④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定许。

春衫犹是,小蛮⑤针线,曾湿西湖雨。

【注】 ①吴中:此指苏州。

②黄犬:《晋书·陆机传》:机有犬名“黄耳”,其在洛阳时,曾系信于犬颈,致松江(亦属“吴中”)家中,犬又系带回信还洛。

③四桥:《苏州府志》卷三十四《津梁》:“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

”④《辋川图》:唐诗人王维有别墅在辋川,曾于蓝田清凉寺壁上画《辋川图》,表示林泉隐逸之情志。

⑤小蛮:唐白居易侍女名。

此指词人侍妾朝云。

【赏析】 这是首送人之作。

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松江的怀念。

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苏坚回吴后及时来信的心情。

“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把自己的珍重之情写到了极处,充满了“伴你同行”的亲切。

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地表达出对官海浮沉的厌倦。

就苏坚之“归”,抒说己之“归计”。

【思考】 “呼小渡”几句细节描写有何作用?【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启碇.(dìnɡ) 绿茸.茸(rónɡ) 暮霭.(ǎi) 漩涡.(wō) 翡.翠(fěi) 瞿.塘峡(qú) 云蒸霞蔚.(wèi) 缥缈.(miǎo) 阴霾.(mái) 宁馨.(xīn) 熠.熠闪亮(yì) 2.多音字曾⎩⎪⎨⎪⎧曾.经(cénɡ)曾.子(zēnɡ) 泊⎩⎪⎨⎪⎧停泊.(bó)湖泊.(pō)拓⎩⎪⎨⎪⎧开拓.(tuò)拓.片(tà) 隽⎩⎪⎨⎪⎧隽.秀(jùn)隽.语(juàn) 二、字形辨认⎩⎪⎨⎪⎧茸rónɡ(绿茸茸)葺qì(修葺)耷dā(耷拉)⎩⎪⎨⎪⎧壁bì(峭壁)璧bì(璧玉)譬pì(譬如) ⎩⎪⎨⎪⎧峙zhì(对峙)持chí(坚持)侍shì(侍奉)⎩⎪⎨⎪⎧篷pénɡ(帆篷)蓬pénɡ(蓬草)缝fènɡ(缝隙)三、词语辨析1.浩荡·荡漾“浩荡”,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刘白羽《长江三日》课件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刘白羽《长江三日》课件1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高峡出平湖”,是 碧波粼粼,轻舟荡漾的另一番景观。南岸粉壁墙 上的题刻,纤夫古道等古迹都被淹没。
思考:
〈长江三日〉每一日所抒写的内容各有什 么侧重点?
第一日:写11月17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 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
题解1: 出自李白诗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刘白羽《长江三日》:
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 的交响乐中飞翔。我在海洋上远 航过,我在天空中飞行过,但在 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 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引 了。
宜昌
二、激越的长江之歌,时代的抒情:《长江三日》
《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山水游记散文,以三天 的游程为描述顺序,以时空变化为外在线索,以丰沛的 情思为内在线索,内外交织,夹叙夹议,自然美与情思 美相辉映,立意高远,形散神聚。
长江从青藏高原各拉丹东奔流直下,汇集百 河千川,劈开崇山峻岭,气势磅礴,浩浩荡荡, 一头撞进雄伟俊拔的夔门雄关。夔峡有称瞿塘峡, 她两岸峭壁如削,江窄如带,水流湍急,穿行其 间。
——(宋) 陆游《三峡歌》
古歌谣:
滟澦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澦大如猴,瞿塘不可游; 滟澦大如龟,瞿塘不可回; 滟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澦:原是对准峡口的一堆黑色巨 礁,先已炸掉。
《巫山县志》
“赤帝女瑶姬,未行而卒,葬与 巫山之阳为神女。”
宋玉《高唐赋》
(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 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 暮,阳台之下。”
长 江 三 日刘
白 羽
一、刘白羽:激流勇进写一生
散文《长江三日》、《日出》。 报告文学《大海》(朱德的前半 生),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 四届茅盾文学奖),回忆录《心灵 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 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公布课长江三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公布课长江三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公布课《长江三峡》教案目标(一)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刻画景物,抒发情感的写法。

(二)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刻画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三)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酷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这篇课文描述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份?分析:本文在描述三个峡的具体景象之前,有一段总写感受,全文可分为四个部份。

第一部份(第1段),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第二部份(第2段)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第三部份(第3~5段),写穿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第四部份(第6~9段),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

(二)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分析:课文描述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酷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发人们熟悉:生活和工作的前程确实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

(三)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分析:(1)擅长抓住三峡的特点,采纳多种表现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腕,描形、绘色、拟声来状写三峡奇迹。

(2)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的结合和统一。

本文引用了许多前人诗句、神话传奇及民歌民谣,不仅丰硕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制造出神奇美好的意境。

作者从三峡雄奇瑰丽的景色中得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把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

”是其哲理。

(四)本文是如何依照散文写景状物的写作特点来写长江三峡的?(1)在课文中,作者牢牢抓住三个峡各自的特点加以刻画。

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重点写其“雄”;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重点写其“秀”;西陵峡处处急流,处处险滩,要紧突出其“险”。

因此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写景有序。

按作者游踪顺序写。

(3)《长江三峡》除抒发对祖国山河的深情酷爱外,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力,更感受到了人类的伟大。

语文版选修《长江三日》word学案

语文版选修《长江三日》word学案

长江三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特色描绘光景的写法。

2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怀。

3经过文章赏识三峡的壮丽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4领会作者散文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真理、深刻的思想性。

背景链接:《长江三日》写于大跃进失败以后的 60 年月,固然刚才经过了严重的大饥荒的灾害,但其建构的时代共识已经不行摇动地被确定了主导地位。

文学界进入了一个弘大叙事的“抒怀期间”,“现实其实是指对现实的一种判断,对现实的描绘与热忱自己意味着一种抒怀”。

这类抒怀性在公然发布的文学作品中是以貌似客观的面目出现的,即经过对客观光景的描绘来表现,古老的借景抒怀手法所抒的不再是个人的感想,而是借自然界的秀美与崇敬来隐喻时代的美好与崇敬,传统的艺术技巧也带上了新的意识形态色彩。

刘白羽,现今世有名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散文《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日出》《长江三日》,报告文学《海洋》(朱德的前半生),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风风雨雨太平洋》,回想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列传文学奖)。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激烈的战斗气味,感情火热,气概宏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烂,拥有独到的艺术风格。

课文预习:1、注音启碇舵轮涪陵隽秀扁舟帆篷纤夫闸门深宵辄相峙阴霾迂回草坂崆岭滩瞭望秭归汨罗江一泓清泉2、词语:隽秀婀娜:崇山峻岭:云蒸霞蔚:合作议论、讲堂学习1、请大家写下对长江及三峡的认识。

2、《长江三日》是一篇(日志体)游记,记述的是1960年11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

3、阅读课文,归纳《长江三日》每一日抒写的内容,拟出小标题。

第一日:写11月17日雾天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形;第二日:写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行进的情形;第三日:写19日出三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轻柔安静的大江上,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丽的夜景作结。

4、三日旅行中都有光景描绘,次日的描绘最详尽。

《三峡》教案优秀

《三峡》教案优秀

《三峡》教案优秀教案:《三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三峡》。

本课主要介绍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观,以及三峡大坝的建设情况。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如“峡谷”、“瀑布”、“水利工程”等。

2. 重点:掌握课文的朗读节奏和韵律,体会课文的优美语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三峡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三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韵律。

3. 课堂讲解(15分钟)老师讲解课文,解释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互动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5. 随堂练习(10分钟)课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练习题:1. 长江三峡位于我国的()省。

2. 长江三峡主要包括()。

3. 三峡大坝是一项()工程。

答案:1. 湖北省2.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3. 水利工程6. 板书设计(5分钟)利用黑板和粉笔,板书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

7. 作业设计(5分钟)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字词。

2. 收集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下周分享。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长江三峡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江三日-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教案

长江三日-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教案

长江三日-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2.通过鉴赏文章,提高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字的理解和运用;3.培养学生成为文学爱好者,增强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2.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中磨练语言应用的能力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前置知识的复习和对于散文的简单介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主题产生敬畏之心。

2. 学习课文(4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并理解课文《长江三日》。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学习中国现当代散文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3. 分组讨论(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就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搜集不同的鉴赏观点和看法,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提高语言和文字运用的能力。

4. 集体讨论(20分钟)随机抽取每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看法,搜集更多的鉴赏观点和看法,为整个班级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示。

5. 总结和归纳(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和鉴赏方法,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提高对于散文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四、课后练习1.教师提供其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鉴赏和分析;2.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和写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散文《长江三日》2.其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文章3.语文教辅材料和学习笔记等。

六、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观点和看法的交流和展示2.写作表现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鉴赏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散文的鉴赏方法和技巧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分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环节,让他们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此外,在课后练习环节,我也注重了朗读和写作等能力的练习,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运用能力。

长江三峡教案

长江三峡教案

长江三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其特点。

2.掌握长江三峡的旅游景观、历史文化及环境保护措施。

3.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旅游景观、历史文化及环境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长江三峡的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对旅游景观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长江三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美丽的景区。

(2)提问:谁知道长江三峡在哪里?长江三峡有哪些著名的景点?2.学习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1)讲解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强调其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湖北省与重庆市交界处。

(2)展示长江三峡的地形地貌图,讲解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特点。

(3)讨论:长江三峡的地形地貌对其旅游景观有什么影响?3.学习长江三峡的旅游景观(1)展示长江三峡的著名景点图片,如白帝城、神女峰、三峡大坝等。

(2)讲解各个景点的历史背景和传说故事。

(3)引导学生感受长江三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4.学习长江三峡的历史文化(1)讲解长江三峡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如三国时期的刘备托孤、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重庆等。

(2)介绍长江三峡的诗词文化,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登高》等。

(3)讨论:长江三峡的历史文化对旅游景观的开发和保护有何影响?5.学习长江三峡的环境保护措施(1)讲解长江三峡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持水质、保护生态、防止污染等。

(2)介绍长江三峡的环境保护措施,如设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移民、加强旅游管理等。

(3)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为长江三峡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四、课后作业1.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长江三峡的旅游攻略。

2.搜集长江三峡的历史文化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讲解、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旅游景观、历史文化及环境保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日》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

2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3通过文章欣赏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4体会作者散文语言中蕴涵的丰富哲理、深刻的思想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3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检查课前预习
1教师大屏幕展示生字生词,学生回答。

字音:
启碇dìng涪陵fú扁舟piān辄zhé相峙zhì
•••••
阴霾mái迂回yū草坂bǎn眺望tiào秭归zǐ
•••••
汨罗江mì一泓清泉hóng
••
词语:
暮霭宁馨
隽秀婀娜:清秀美丽的样子。

层峦叠嶂:形容山峦重叠。

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

2作者介绍。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课上交流。

刘白羽,现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散文《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日出》《长江三日》,报告文学《大海》(朱德的前半生),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风风雨雨太平洋》,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3大家对长江及三峡有那些了解?(大屏幕展示图片)
(1)长江从青藏高原各拉丹东奔流直下,汇集百河千川,劈开崇山峻岭,气势磅礴……
(2)长江三峡: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全长193公里。

由西往东,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江段迂回曲折,江中滩峡相间,两岸危崖耸立,如层层围屏,高出江面500米以上,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在巫峡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巫山神女,于云雾之中,楚楚动人。

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

(3)《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的是1960年11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

二、学习新课
(一)阅读课文,总体感知
《长江三日》每一日所抒写的内容各有什么侧重点?
第一日:写11月17日雾天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
第二日:写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
第三日:写19日出三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丽的夜景作结。

(二)研究第二日作者游历三峡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1学生速读这一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该部分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作品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采用了移步(船的行进)换景的写法。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上午———中午)
(2)该部分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依据什么划分的?
依据“江津”号的不同航程与不同江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

第二部分: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第三部分:写穿过巫峡时所见秀丽风光。

第四部分:写船在险恶的西陵峡上航行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

2具体分析:
(1)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瞿塘峡的雄奇?
明确:
主要采取绘形绘声绘色的手法,并引用诗谚为佐证。

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江随壁转”
声:“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色:“蓝天”“金色浮云”“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红雾”“绛紫色山峰”
这一段主要写了瞿塘峡的山陡、江狭、水流急。

小结:先总体介绍其雄奇的特点,接着引用古诗古谚作为证据,然后直接描写,古今对比,虚实相生,有声有色,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豪情。

(2)作者用什么手法来写巫峡的秀美?
明确:
细致描写以及大量丰富而贴切的比喻。

主要描绘了云雾、阳光、两岸的山岩、草坡、野草等,所有这些,都体现出巫峡的“美”。

峰峦“山如斧削,隽秀婀娜”,白云与阳光交织“神妙莫测”,“滚涌上去”“云蒸霞蔚”的浓
雾,墨色的山岩,幽然的绿草,红艳艳的野草……
(3)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西陵峡的险恶?
先总体介绍西陵峡的特点,然后重点写了三个著名的险滩。

泄滩:漩涡多。

青滩:江面落差大。

崆岭滩:暗礁密布。

三、总结
在这一部分,作者揭示了这样一条哲理:人类在一切斗争中,只要掌握住事物的客观规律,急流勇进,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继续学习第二部分
(一)思考:课文第二部分(第二日经过三峡)的一开始作者就说,“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
明确:这句话起到了点题定调,统领全篇的作用。

“雄伟而瑰丽”,概括了三峡景致的特点,下文的具体描写,都是围绕着这特点进行的。

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把三峡比喻为一支交响乐。

本体三峡与喻体交响乐共同之处在于:都激越雄壮,令人振奋。

“飞翔”,一方面使人不禁想到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它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在航行中兴奋、激动、神采飞扬的心情。

(二)思考:体会文章是如何在写景中阐发哲理的。

1学生阅读课文,筛选出相关语句,加以体会。

(1)“那遥远的年代,以一叶扁舟,搏浪急进,该是多少雄伟的搏斗,会激发诗人多少瑰丽的诗思啊!”
(2)“你觉得你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像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

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
(3)“掌握住舵轮,透过闪闪的电炬,从惊涛骇浪之中寻到一条破浪前进的途径……这才是生活啊!”
(4)“人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了。


2师生共同整理。

从如此壮美的长江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大自然的无比伟力,我们也不难体会出作者澎湃的激情。

作者描绘了江水、山峰、云雾,讴歌了自然的伟大,更赞颂了人类的伟大,是人与自然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彩的世界。

(三)思考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正值我国历史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人批评作者所写的文章没有反映当时严酷的现实,出现在作者笔下的都是一派大好的秀丽风光,对此你怎样看待?
明确:
1.作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不能麻木不仁,文学乃人的学问,应对国计民生有适当关注。

2.作者意在以自己航行中战胜惊涛骇浪、急流险滩的经历来振奋人心,鼓励人们战胜当时面临的困难。

二、写作特点分析
1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统一。

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情感,使作品充溢着诗一般火势的激情。

在写景抒情的过程中,又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更伟大。

人类能够战胜险恶的长江,正是人类力量伟大的明证。

2联想丰富自然,充满浪漫气息。

在写景过程中,引用了古诗、民谣、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烘托了文中所写景物,增添了作品的诗意和人文内涵。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1)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前面天空上露出一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找寻小径跋涉前进了”。

(2)拟人:生动形象,渲染气氛,引发联想。

“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

(3)通感: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更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引起读者更多联想和想象。

“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绿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三、总结全文
课文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通过描写作者三日游长江时所见长江两岸的壮美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抒发了作者的革命英雄主义、革命理想主义的战斗豪情。

同时通过艰险航程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革命的航船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破浪前进的哲理。

“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思想贯穿全文。

[板书设计]
雾天航行,穿过崇山峻岭
穿过三峡的激流险滩
瞿塘雄奇
巫峡秀美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
西陵凶险黎明———我们的生活
航行风和日丽、柔和宁静,
武汉长江大桥夜景壮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