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隆中对》教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教学设计【优秀6篇】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教学设计【优秀6篇】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教学设计【优秀6篇】隆中对教案篇一隆中对教案设计思路: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学习本文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二。

2.深刻体会诸葛亮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这篇传记,记叙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平事迹片段,反映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高度的预见性,以及刘备渴求贤才的谦逊风度。

介绍作者,初步了解陈寿的创作风格。

接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然后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解释,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三、讨论分析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文章每部分的内容。

(2)三节之间的关系,详写了哪一内容。

(3)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归纳得出答案:(l)第一部分(l)写诸葛亮隐居隆中和不平凡的`政治抱负。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叙述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提出的对策。

第四部分(6)写“隆中对”的余波一一关、张不悦。

(2)第三部分写得最详,因为第一、二、四从侧面烘托诸葛亮,而第三部分隆中对是正面描写。

(3)诸葛亮是为了使刘备能欲信大义于天下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可见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四、总结、扩展做课后练习三。

五、布置作业1.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并译注。

2.课后练习一。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目的要求:1、积累文言词语;2、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2、掌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方法。

难点:理解文章主旨(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分析)教学方法:说读法课前准备:录放机及《隆中对》朗读磁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你们读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吗?(或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吗?)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与诸葛亮有关的一个故事。

《隆中对》语文教案

《隆中对》语文教案

《隆中对》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隆中对》的内容;能够分析并评价隆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能够解读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对比分析,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隆中对》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2.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文章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2.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主旨;3.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隆中对》的译文和注释;2. 学生准备:预习《隆中对》,了解文章内容;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隆中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隆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提问学生对隆中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隆中对》,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解决阅读中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隆中对》的内容,重点讲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并进行运用练习。

4. 朗读背诵:学生朗读《隆中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学生背诵《隆中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6.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隆中对》的阅读笔记;学生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隆中对》与其他历史文献的差异,分析不同文献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和评价;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文化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隆中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学生通过文化探究,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九年级-4隆中对_教学设计_教案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九年级-4隆中对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

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

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

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2017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隆中对》教学设计

2017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隆中对》教学设计

《隆中对》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的有关知识,了解三国文化。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3、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过程与方法:1、朗读文言课文。

2、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意。

3、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理解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了解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第一智者的生平经历及主要功绩,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现在流传着许多与他有关的故事: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孟获、空城计等,透过这些故事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个神仙般的人物,那么在史学家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人物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一下《隆中对》。

二、资料助读1、历史背景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

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

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

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

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2、解题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

‚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

《隆中对》九年级语文教案

《隆中对》九年级语文教案

隆中对九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隆中对》的背景故事和主要情节;2.理解并分析《隆中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3.分析《隆中对》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4.学会撰写文章分析《隆中对》的构思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语文教材2.辅助材料:《隆中对》全文3.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黑板、笔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隆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介绍《隆中对》的故事背景;–向学生介绍《隆中对》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该文学作品的兴趣。

2.导读(20分钟)–共同阅读《隆中对》的全文,学生读短文,教师解疑释惑;–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并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隐含含义和比喻手法。

3.分析人物(30分钟)–选择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包括刘备、诸葛亮、庞统和孔明;–分析这些角色的性格特点、命运和对剧情的影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4.分析主题(3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隆中对》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赖;–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人性问题和智慧的力量。

5.撰写文章(30分钟)–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要求,撰写一篇分析《隆中对》的文章;–要求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语言表达和论据的合理性。

四、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维表达能力;2.评价学生在文章撰写中的分析和论证能力;3.考察学生对《隆中对》的理解能力和思考深度。

五、教后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隆中对》的兴趣较高,积极参与讨论。

但在文章撰写阶段,部分学生还存在结构不清和论证不充分的问题。

下次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写作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可以借助更多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隆中对》的主题和意义。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教学设计(最新5篇)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教学设计(最新5篇)

九年级语文《隆中对》教学设计(最新5篇)隆中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1、朗读2、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和程序第1课时教学任务:初读课文,朗读,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新课(1分钟)由诸葛亮足智多谋导入二、有关内容介绍(4分钟)1、隆中,山名,在今湖北,刘备当年三次到此请诸葛亮出山。

对,回答,应对。

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2、背景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

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

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

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

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陈寿,史学家《三国志》4、明确学习任务三、正音与朗读(30分钟)1、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注释,默读课文。

陇亩lǒngmǔ父fǔ颍yǐng庶shù屯tún卧wò枉wǎng窃qiè度duó信shēn胜shēng抑yì挟xié塞sài沃wò殷yīn戎róng将jiǎng荆jīng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

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重点字词(10分钟)1、见课文注解,补充于下:将军岂愿见之乎岂,可。

然操遂能克绍遂,竟然。

2、特殊句式时人莫之许也宾语前置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君与俱来省略句3、练习二度,估计。

遂,于是、就。

挟,挟持、控制。

诚,的确。

就,接近。

枉,委屈。

顾,看望。

箪,用竹筐装着。

壶,用水壶盛着水酒。

(名词作动词)五、课堂小结第2课时教学任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下《4隆中对》word教案 (1)

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下《4隆中对》word教案 (1)

第二单元《隆中对》(第2课时)教案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课文的基本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深入体会一下刘备作为一代枭雄的非凡气概。

二.自主学习,研读探讨(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四个任务(出示)。

任务一:梳理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

任务二:把握诸葛亮隆中对策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决策的科学预见性,并熟读成诵。

任务三:分析诸葛亮和刘备的人物形象。

任务四:品味本文言简而意丰的特点。

(二)研讨点拨及预设问题任务一:梳理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

预设问题:1.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明确:诸葛亮、管仲、乐毅、徐庶、崔州平、崔烈、刘备、司马徽、庞士元、曹操、孙权、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人物身份及关系: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

(“每自比管仲、乐毅”)徐庶、崔州平:是诸葛亮的朋友。

(“谓为信然”)崔州平:(“州平,烈之子也。

”)崔烈:汉灵帝的臣子。

备: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其原因是什么?(“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

(“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

(“刘璋暗弱”)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

(“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是刘备的手下。

(“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启思: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2. 文中写了哪些地方?试分析当时的情形。

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下册《隆中对》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下册《隆中对》教案、教学设计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人物和故事吗?”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三国知识,激发学习热情。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隆中对》,强调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策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隆中对》,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同时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2.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分析重点词语、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情境教学: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文言文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7.创意写作:鼓励学生仿写或创作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文言文作文,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写作技巧。
3.仿写《隆中对》中的一段对话,以现代人物和背景为基础,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要求:不少于200字,注意运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家长协助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4.家长协助学生收集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如人物传记、战争故事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要求:整理成文档或手抄报,上课时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
4.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创意表达,仿写或创作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文言文作文,提高写作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掌握古文学习方法。
2.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音频等,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学习兴趣。
1.学生在古文阅读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隆中对》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隆中对》教案 北师大版

《隆中对》教学目标: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

2、积累字词,归纳文言知识。

3、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远见卓识。

4、学习高度凝炼的语言,理解详略得当的选材。

5、分析刘备、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6、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一、导入歌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二、初步讲解1、时代背景东汉末年朝廷政治日趋黑暗,官府徭役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

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

出示三国鼎立形式图片2、作家作品司马光(1019—1086)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Sù)水乡(今山西夏县司马营村)人,世称涑水先生。

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一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继司马迁《史记》以后最优秀的一部通史巨著。

对我国以后的史学发展起过巨大的影响。

他一生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按年代顺序排列实史,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2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1年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另附目录及考异各30卷,共300多万字,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巨著。

司马光为《资治通鉴》耗尽毕生精力,书成后两年,于1086年逝世,终年67岁。

三、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识记字词。

2、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各自有哪些特点?3、理清文章结构。

4、圈点疑难,感知文意。

(一)积累字词颍川()猖蹶()汉沔()挟天子()存恤()戎越()胄()殆()欲信大义()诣()(二)翻译课文(三)阅读理解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写诸葛亮远大的政治抱负,为下文做铺垫2、司马徽说诸葛孔明是“伏龙”、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这两个词有什么含意?徐庶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伏龙”“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

初中语文九年级《隆中对》教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隆中对》教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隆中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隆中对》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2.加深对传统文学中“情节”“人物塑造”等概念的理解;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文学的魅力;4.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的判断与决策能力;5.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隆中对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的了解;2.对于不同人物的人物塑造,如何通过情节展现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讲解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作品中的一个角色或情节进行讨论;3.视频学习:通过视频展示的形式,了解更多有关隆中对历史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应该对《隆中对》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有一定了解。

2. 了解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教师对于隆中对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进行讲解及讨论,以此开展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细节和人物形象,感性理解更有利于其后的文学鉴赏。

3. 讨论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现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的话题包括:1.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2.情节如何展现人物的形象;3.人物形象和情节之间的互动关系。

4. 视频学习通过视频展示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学生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理解《隆中对》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

5.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尝试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对于隆中对故事的感悟以及所得的经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文学鉴赏和写作的技巧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设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隆中对》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更深刻的理解了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但是,我还需要更加细心,关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上,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想法和见解,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热爱。

初中语文隆中对的教案

初中语文隆中对的教案

初中语文《隆中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隆中对》。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隆中”、“对峙”、“智取”等。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论证过程。

(2)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思考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隆中对》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课文背景的了解和文章结构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特殊句式的理解。

2. 课文论证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隆中对》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隆中对》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课文的论证过程。

(2)学生分享合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特殊句式。

(2)教师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内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点评练习结果,及时给予反馈。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7. 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课文《隆中对》。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行为。

2. 课文背诵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隆中对》的背诵情况,评价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语文北师大版《隆中对》教案与同步练习(DOC)

语文北师大版《隆中对》教案与同步练习(DOC)

《隆中对》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隆中对策”的核心,明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及根据,并学习文章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的写作手法。

2 、学习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的写法,领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

[ 教学设想]1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动画。

2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 教学准备]本案例记录的是第二、三课时的授课内容。

在正式授课前一星期,可布置学生课余阅读《三国演义》中一些描写诸葛亮的精彩片段,对诸葛亮的性格、才能、人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利用第一课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培养其较好的文言语感,并借助课下注释或一些古译今之类的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昏下的古城背景前,大江滚滚东去,一渔夫撑一扁舟划过。

同时,在悠扬的古筝乐曲的烘托下,《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缓缓出现)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老师带头,学生齐声诵读)师:一位退隐江湖的高人,或闲情垂钓,惯看秋月春风;或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开怀畅饮,笑谈古今往事。

许多的人事已随滚滚江水飘然而逝,而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却如同璀璨的明星长留于人们的心中。

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隆中对》中的诸葛亮。

今天,我们也来笑谈一把《隆中对》。

(点击画面,出现课题。

)(画面切换到刘关张“三顾茅庐”的图片,图片的前景制作成雪花漫天飞舞的动画效果)生:(倍感新鲜、交头接耳)呀!下雪了!师:《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故事之一“三顾茅庐”大多数同学都听过、看过,谁来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一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番)师:由于刘备的诚心拜访,“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诸葛亮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特点,对发展前景作出了天才的预见,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策”,后人也称它为“隆中对”。

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下《4隆中对》word教案 (2)

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下《4隆中对》word教案 (2)

第二单元《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课前预习:1.课前查资料,了解三国历史及知识。

2.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平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历史背景。

3.积累文言词语和出自本文的成语。

相关课程标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具;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评价任务:1.理解文章内容,思考诸葛亮如何对天下形势作准确分析的。

2.把握诸葛亮决策的科学预见性。

3.虚拟对话,领略古人情怀。

4.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言简义丰的语言。

5.质疑探究,讨论诸葛亮是如何让刘备折服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1.导语:三国时期有一位“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的智慧人物是谁?(诸葛亮)对,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诸葛亮,一睹其隆中对策的风采。

(板书:隆中对司马光)2、走近作者、了解背景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教师指导学生展示课前积累的材料,并作适当补充)作者:司马光是时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体通史。

它记录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的编年史巨著。

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北宋《资治通鉴》)背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北魏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消灭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等,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正是求贤若渴之时。

公元207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

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胸有成竹的为刘备提出了战略决策,本文所记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始末和他与诸葛亮问答的情况。

对,对策,答问的意思,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二.自主学习(一).读准课文,初知内容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自行理解。

2.自荐朗读课文,指生评价。

《隆中对》教案

《隆中对》教案

隆中对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隆中对》的文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3.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隆中对的文化内涵及其与诗歌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诗歌的风格和意义;3.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隆中对中所体现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教师可通过简要介绍隆中对的背景及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这首诗歌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 阅读1.学生自行阅读诗歌,并标注自己认为重要或难理解的词汇或句子;2.学生分组交流,就自己标注的重要或难理解的部分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3.教师针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

3. 分析1.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课前归纳整理的背景知识,分析隆中对中所涉及的历史和人文背景;2.学生就隆中对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3.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自己的分析,对隆中对的文化内涵进行详细解释。

4. 模仿与创作1.探讨隆中对与其他诗歌之间的联系,分析各自的风格、意义等方面的异同点;2.学生仿照隆中对的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3.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听,并就相互的作品进行交流。

四、课后作业1.将课堂上学生的讨论与教师的解释总结整理,撰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2.学生选取喜欢的诗歌,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与感受。

五、教学反思经过本次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不太高,阅读隆中对时发现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和思辨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 (隆中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 (隆中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教案

《隆中对》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怎么讲好这篇名文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我决定一改以往的逐字翻译的传统讲法,从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弄清历史人物的身份、关系入手,进而理解课文,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1、朗读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难点】: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时】:两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一、板书课题二、解题: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X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X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X备,做X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X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整体感知:1、教师X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下册《隆中对》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下册《隆中对》优秀教学案例
5.融入历史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讲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特点,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问题导向,促进思考;
3.小组合作,共同进步;
4.反思与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初中语文初三语文下册《隆中对》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隆中对》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文章通过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展示了诸葛亮非凡的智慧与远见,体现了古代贤士的忠诚与担当。本案例旨在引导学生在探究文言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题,感受人物形象,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并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本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创设具有历史氛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隆中对》。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2.问题导向,促进思考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教师设计了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解读文本。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5.融入历史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这些亮点使得本案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思考问题等。
3.教师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促进共同进步。
4.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隆中对》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等【教材分析】本文中的故事在陈寿《三国志》、司马光《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第37,38回,《出师表》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写,本教案依据陈寿《三国志》的内容编写。

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233—297字示祚zuo4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教学设想】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充足理由,得出明确结论的说理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应该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对隆中对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诸葛亮怎样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当时形势,推断未来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帝业的政策和策略,从而认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1.出示预先准备的《三国形势图》。

2.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纷纷举行起义。

其中声势最大的是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3.东汉统治者利用地方豪强武装镇压农民起义军,因此各地豪强武装扩大了势力,各据一方,互相混战。

当时袁绍占有现在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势力最大。

曹操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以几万兵力打败袁绍几十万大军之后,到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成为势力最强大的军阀,整个黄河流域,几乎都在他的控制范围。

孙权占有长江下游一带,包括现在的江苏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浙省北部,以及安徽省的宣城、江西省的吉安等地。

刘表据有现在的湖北省荆州一带。

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省。

张鲁占据了现在四川省北面的汉中一带。

刘备在公元186年靠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曾依附曹操、袁绍等人。

曹操袁绍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到汝南活动,扰乱曹操的后方。

公元201年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二)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

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出师表》。

试试能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提示学生背诵之后,提问:这一段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讲的是哪一件事?学生很容易回答:三顾茅庐。

教师接着明确:对,这是诸葛亮自己深情回顾的,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也都有所了解。

那么,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隆中对》这篇文章,它节选自史书《三国志》。

【评价】我认为,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习作用;起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用。

所以,如果有必要,导语的设计可以稍长一些。

二、板书课题,解题对,对策。

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三、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课文,实行个别读,齐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教师注意正音:陇亩lǒng 好hào 为《梁父fǔ吟》遂suì诣yì亮屏bǐng人倾颓qīng tuí 度duó德量力信shēn大义猖獗chāngjué 吴会kuài 殆dài 民殷yīn国富存恤xù 帝室之胄zhòu 诸戎zhū róng 夷越(yí)箪dān食壶浆四、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五、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能译出大意即可。

遇到困难可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特殊句式的翻译,如:1 时人莫之许也(倒装句)翻译:2 贤能为之用(被动句)翻译:3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判断句)翻译: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反问句)翻译:6.请一生翻译全文。

注意补充内容(见下)7.再次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朗朗上口。

附补充内容:1.词语[每]常常。

[时]当时。

[莫之许]就是“莫许之”。

许,承认。

[信然]确实这样。

[谓……曰]对……说。

[诣]去,到。

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奸臣]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

[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计]计策。

[安]疑问代词,怎么。

[信义]诚信仁义。

[著]显明。

[箪食壶浆]用箪(盛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水。

“箪”和“壶”是形容词作状语,表工具。

箪,用箪。

壶,用水壶。

2.一词多义谓认为调为信然对··说谓先主日已停止然志犹未已通“以”自董卓已来已经已历三世信确实谓为信然诚信信义著于四海同“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然这样谓为信然但是然志犹未已用因此遂用猖獗利用贤能为之用运用此用武之国3.古今词义顾古义拜访将军宜枉驾顾之今义照顾凡古义总共凡三往孤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孤不度德量力今义孤立殆古义大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今义危险日古义一天天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今义太阳4.词性活用箪用革名词作状语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壶用水壶名词作状语5.通假字信,通“伸”伸张欲伸大义于天下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6.句式(1)判断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2)省略句。

君与俱来。

(3)倒装句。

时人莫之许也(4)递进复句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五、作业l.完成课后练习二。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二、师生共同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内容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明确:“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

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

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三、分析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

在这一部分里,诸葛亮十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

让学生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出示问题:本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段才华横溢的对策,那么是谁在问?问谁?问什么?为什么问?是谁在答?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

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答?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评价】设计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教师已经列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脉络。

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思考并组织运用语言来回答的过程,就是锻炼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过程。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和讨论探究相结合,认真回答每一道题。

1.是谁在问?——先主刘备。

2.问谁?——问诸葛亮。

3.问什么?“君谓计将安出”中的“计”——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

4.为什么问?A 有徐庶的推荐。

B 先主的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5.是谁在回答?——诸葛亮。

6.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

(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1)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2)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四、人物分析(一)——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

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

(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

——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避世待时而飞.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矜持自重。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

最后写“关羽、张飞等不悦”,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

“犹鱼之有水也”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满足心情,证明了诸葛亮的惊人才能的确是名副其实,从而很自然地照应了开头的“自比管仲、乐毅”和人称“卧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