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影视批评ppt汇总
第十章 女性主义批评 《影视批评》教学课件

2020/10/3
7
• 哈斯盖尔把电影史描述为一条曲线,从 “尊重”(默片时期)到“强暴”(60年 代和70年代的好莱坞)。
• 这条曲线的最高点由40年代的坚强的、 独立的女主人公代表,其代表是如凯瑟琳· 赫本这样的明星。
• 哈斯盖尔把自己表现为一个持异议的批 评家,经常和女性主义保持一段距离,忽视 对非白人妇女的思考并暴露了深刻的两性主 义(在她看来,赫本和特莱西是性别互补的 浪漫主义的典范)。
2020/10/3
26
•
• 女性批评中以前不大为人们所触及的以 种族为中心的批评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 视。
• 到目前为止,性别的不同是精神分析中 主体性研究的中心坐标,拉康的女性主义 电影理论在把性别问题和种族的、民族的 、阶级的、国家的或其他的差别结合起来 研究上还很欠缺,无论是在视觉和叙事符 码、或者还是在观众反映的分析上。
2020/10/3
17
•
• 在另一方面,女人则被确定为奇观,或 象墨尔维所描述的“可看性”上。
• 墨尔维观察到,“在一个由性别的不 平衡所构成的世界里,看的快感被分裂成 积极的/男性的和被动的/女性的两个部分” 。
• 墨尔维排除了在叙事电影中女性观众通 过挑衅性地利用指定给观众的男性位置所 可能享有的快感。
2020/10/3
20
• 墨尔维对女性观众在叙事状态中的描绘 暗示了性别的认同和身份的确认是一个过 程。
• 这个观点被特瑞莎·德·劳瑞体斯所采纳 。劳瑞体斯认为,“真正的任务是要在叙 事中让妇女的欲望和妇女作为社会主体的 矛盾激活起来;表现她的运动和终结、她 的形象和凝视,并始终意识到观众在社会 实践中、在真实世界中都是在具体历史条 件下被性别化的,在电影中也是如此”。
影视批评讲义第一讲ppt课件

[注释] 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蒙太奇学派主要包括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托夫、杜甫仁科等。蒙太奇 学派要创立一种新的电影语言,使电影更好地发挥宣传和认知功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信息传媒。
二、电影史概述
d
二战后的一系列电影新浪潮
50年代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新闻记者担任导演,聘 请业余演员,手提摄影机出现。大全景镜头是因为现实条件 限制,新好莱坞对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的吸取 60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揭开了欧洲艺术电影的篇章 作者电影或作家电影的概念 德国新电影的出现电影是年轻的艺术,也是年轻人的艺术, 一个空前虚怀若谷的艺术
(威尔纳·赫尔佐格)
(维姆·文德斯) (福尔曼·施隆多夫)(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二、电影史概述
d
二战后的一系列电影新浪潮
日本电影新浪潮 香港新电影
80年代中国 电影新浪潮
伊朗电影新浪潮
(小津安二郎)
(沟口健二)
e
第三世界电影崛起的标志: 被欧美接受和认同的四部曲。
[注释] 大卫·波德威尔,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是当今世界一流的电影学者。他对香港电影情有独钟,到 香港多次调查研究后再以其深厚学养写成此书,对香港电影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国际影坛的贡献 分析入微。
绪论
三种历史:电、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1 . 观影方式与环境不同
电影观赏环境更具有群体性质,(《天堂影院》片段1、《天堂影院》片段2) 电视观赏则更为家庭化。
观影的连续性与断续性 电视需要和人分享,电影要独自观影
一、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波德威尔)
二、电影史概述
4 . 后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
电视发明和普及带来的转向; 危机下的电影理论诞生。
影视批评完整版重点

影视批评完整版重点影视批评资料整理(1)、1896年4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关于低昂应评论的文章(2)以爱森斯坦为首的苏联蒙太奇学派和以巴赞的本体论为代表的经典电影批评是西方电影学理论的重要阶段。
(3)中国电影史上第一种批评传统是伦理批评模式(上世纪20年代)(4)被称作美国影评第一人的是宝林·凯尔(5)影视批评的文本类型三种:随感型、解读型、研究型(6)麦茨的《想象的能指》是第二电影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7)1973年美国学者劳拉莫尔的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是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经典文献(8)1990中国第一部低成本独立电影是由张元创作的《妈妈》(9)《四百下》电影史上最经典长镜头,导演[法]弗朗西斯.特吕弗(10)、米洛斯·福尔曼1973年执导的政治寓言片《飞越疯人院》(11)、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被称作“电影魔术师”代表作《星球大战》(12)斯提芬斯提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开创了暑期档电影,成为第一部突破1亿美元票房的美国电影(13)美国的马丁丶斯科西斯被称为电影社会学家(14)影视批评有哪些基本功能:①意义阐释功能②创作引导功能③审美提升功能④鉴赏总结功能(15)法国心理学家拉康把电影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联系起来起来,对影视分析学产生了巨大影响(16)电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电影的哪几个方面:①研究影片中人物的无疑是活动和性心理②研究无疑是在电影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③研究电影媒介的文化功能(17)、美国导演希区柯克的《精神病人》成为心里惊悚片的鼻祖(18)先锋派电影中最有名的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的狗》关注人物的无意识和潜意识(19)瑞典伯格曼的电影《野草莓》描述梦境(20)前苏联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二战期间经典战争片(21)《钢琴课》(导演简·坎皮恩)被称为女性必看的一部电影,关于电影与性。
影视批评讲义第三讲ppt课件

专业化影评人可能从电影艺术构成、艺术表达等方面发现影片的创新或者瑕 疵;也可能是从电影体系中发现影片的创新。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训练。 专业性评论可能发表在专业性、知识性的刊物上。
学术(理论)化的批评
理论化的影评不可能自学成才,需要学习了解一系列相关知识,有相关的背景, 有共识的基础。 电影是影院的艺术,录像带、DVD、VCD等都是电影工业的附属品。绕开影 院,就是直接绕开了电影文化。 印象式的影评,写作和评价都是印象式的。印象式影片是不可规范,也不应该 被规范的。但是专业化影评是需要被规范的。 因特网使大量热爱电影的非专业人士获得了表达和交流的空间,提供了非专业 人士转为专业人士的途径。 两部电影分析
《大话西游》片段
专业化影评
特征:
强调的是对于电影艺术的熟悉,对于电影专业性的把握,所关注的重点是 影片在电影艺术层面的创新程度,独特程度,完美与否。不直接和市场发 生关联。
1
• 影评是否专业,看影评人与电影工业之间的关系。
2
• 影评人与电影专业的关系,这里的专业是指影评人对电影艺术 知识的熟悉。
引语
1 . 电影批评几乎和电影同时诞生。 2 . 偏见:电影批评不需要专业知识:“猫头鹰都看得懂电影”。 3 . 明星概念。 4 . 感受式评论:“这个电影真实”、“这个电影不真实”、“这 个电影好看”、“这些电影不好看”。 5 . 克拉考尔的故事:“我看见了一只鸡”。 6 . 好莱坞电影《瑞典女皇》:葛丽泰·嘉宝的表演与观影误区。
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区别
对白 音乐
艺术电影 少
使用节制
商业电影 多
多,规定意义单元
影评的类型
最早的电影批评是热爱电影的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和职业。
影视评论PPT课件

评论角度之场景
• 场景是影片的造型元素 • 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非现
实的; • 方式:
1)内景 在摄影棚内,专 门为影片的拍摄搭制的人工场 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有限,拍 摄的环境完全要布置,光线的 处理可以比较细腻,拍摄不受 自然条件的限制;
影评评什么?
就影视作品本身的内容来评论,可以分为: • 评主题 • 评叙事结构或者情节设置 • 评矛盾冲突 • 评细节 • 评人物形象塑造 • 评社会意义
• 就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言,评论 的角度有:
• 评场景 • 评蒙太奇手法运用; • 评构图; • 评色彩运用; • 评光线和影调的功能; • 评声音; • 评长镜头、蒙太奇; • 评景别的设计技巧等
• 5、场景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 多元化;
• 6、影片的构成上,场景交替 变化、交替运用越来越频繁。
• 7、特技合成、虚拟现实的场 景越来越广泛;
• 8、场景在视觉造型和视觉风 格上越来越影响和决定影片的 风格。
重点
• 1、场景决定影片的风格:场景的 选择和具体运用,在宏观上就决定 了影片的叙事风格和造型风格。
人物形体表现
• 电影叙事和场景中人物的形体 方式处理,大多是经过导演和 演员精心设计的。因为,人物 的形体处理的方式和状态,不 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 多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甚至是为了推动影片的情节。
人物位置表现
居中处理、居边处理、不规 则的卡头卡脚处理;
• 人物位置处理的好,就能使得 影片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有 一种鲜明的造型效果。
6) 计算机模拟景 利用计算 机(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现 实的场景。
影视批评角度和方法 ppt课件

ppt课件
19
ppt课件
3
群体性、大众性
影视作品视听兼备,拥有强有力的艺术表 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感染力强,因此是最 受大众欢迎和喜爱的艺术形式。在当代人的物 质文化生活中,影视艺术几乎是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有人称其是“拥抱全世界的艺术”。
影视评论因此成为这个时代群众参与性极 强的公众论坛。
ppt课件
4
二、专业影视评论的特点
影视评论以具体影视作品的批评 为主,它是影视理论向创作实践过渡 的桥梁。
ppt课件
5
一方面,可以帮助创作主体掌握受众的审 美心理、艺术追求及其变化,从而为继续 创作提供参考;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受众更好地欣赏作品, 提高受众审美欣赏水平,更新受众传统观 念和审美意识,形成新的审美需求和艺术 观念,为影视艺术的再创作提出更高的需 求,最终促进影视艺术的发展。
贴近影像本体,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评论。 运用这种方法,要求评论者具有较高的审美欣赏
能力和专业的影视理论知识。
ppt课件
15
其他影视批评方法:
叙事批评的方法 女性批评的方法 意识形态批评的方法 心理学的批评方法 现象学批评的方法 感官文化的批评方法 ……
ppt课件
16
实际上,在影视评论中很少单纯采用一种 方法,往往根据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几种 方法兼收并蓄,或以一种方法运用为主,
ppt课件
6
影视的“论”和“评”均为实践服务。
影视理论和影视史研究,重在阐明各种 影视理论问题。
影视理论和影视批评的交叉部分,在于 都关注当前突出的影视现象,都研究各 种影视现象产生的原因等。
ppt课件
7
三、影视评论对象的独特性
1、具体的影视作品可以作为评论对象
(完整版)影视批评ppt汇总

(完整版)影视批评ppt汇总PPT汇总第2讲:作者论与电影批评1、比尔尼克尔斯主编:《电影研究导论》,第四章关于电影的作者身份2、戴锦华著:《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章:电影作者论与文本细读:《蓝色》3、《连载三:作者研究》陈犀禾第3讲:电影类型:理论与批评1、比尔尼克尔斯:《电影研究导论》,第五章:类型理论与好莱坞电影2、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第二章: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3、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第三章:约翰福特和西部片的演化第4讲:精神分析电影批评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四章:第一、第二节。
2、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五章:第一、第二节。
3、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五章:第三、第四节。
第5讲:女性主义、性别身份与电影批评1、《电影研究导论》,第10章性别与电影:10.1——10.52、《电影研究导论》,第10章性别与电影:10.6——10.93、远婴:《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第6讲:意识形态电影批评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六章:第一节+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2、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六章:第二节、第三节3、政治与道德机器置换的秘密——谢晋电影分析第7讲:结构主义-叙事学与电影批评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2、马军襄、戴锦华两篇文章3、丘静美、司徒健恩的两篇文章第8讲:后殖民主义批评1、后殖民语境与中国当代电影+第三世界批评(张京媛)2、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中的张艺谋+经验复合与多元取向3、张艺谋神话与超寓言战略+张艺谋神话—终结及其意义第9讲:明星研究与批评1、《大众电影研究》第四章:明星研究2、《电影研究导论》明星制与好莱坞电影3、裴开瑞:《明星变迁》。
影视艺术与批评教导小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的批评和分析能力ppt课件教案

影视艺术具有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时空自由、逼真性强、受众广泛等特点。它 能够生动地展现现实生活,表达人类情感,传递价值观念。
影视艺术发展历程
默片时代
有声电影时代
彩色电影时代
数字化时代
早期电影以无声片为主,通过 画面和字幕传达情节和人物情 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 卓别林的喜剧片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开始有 了声音,使得电影的表现力更 加丰富。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包括《乱世佳人》等。
彩色电影的出现使得电影画面 更加生动逼真,给观众带来更 加真实的视觉体验。这一时期 的代表作品包括《星球大战》 等。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影视 制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 的变化。数字化技术使得影视 制作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也为 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观影 方式。
影视艺术表现手法
镜头语言
镜头是影视艺术的基本单位,通过不同的镜头运 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如推、拉、摇 、移等镜头运动方式,以及特写、全景等镜头景 别。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活动设计
角色分配与扮演
活动评价与反馈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通 过表演形式展现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 。
对学生的表演和模拟活动进行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
情景模拟
创设与影视作品相似的场景,让学生 在模拟环境中体验角色情感和故事情 节。
写作练习:影评或观后感撰写指导
01
希望的力量
安迪虽然身陷囹圄,但他从未放弃希望,通过智慧和努力最终获得了自
由,让小学生明白希望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坚持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
梦想。
02
友谊的珍贵
安迪在监狱中结识了瑞德等朋友,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最终都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汇总
第2讲:作者论与电影批评
1、比尔尼克尔斯主编:《电影研究导论》,第四章关于电影的作者身份
2、戴锦华著:《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章:电影作者论与文本细读:《蓝色》
3、《连载三:作者研究》陈犀禾
第3讲:电影类型:理论与批评
1、比尔尼克尔斯:《电影研究导论》,第五章:类型理论与好莱坞电影
2、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第二章: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3、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第三章:约翰福特和西部片的演化
第4讲:精神分析电影批评
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四章:第一、第二节。
2、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五章:第一、第二节。
3、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五章:第三、第四节。
第5讲:女性主义、性别身份与电影批评
1、《电影研究导论》,第10章性别与电影:10.1——10.5
2、《电影研究导论》,第10章性别与电影:10.6——10.9
3、远婴:《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
第6讲:意识形态电影批评
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六章:第一节+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
2、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六章:第二节、第三节
3、政治与道德机器置换的秘密——谢晋电影分析
第7讲:结构主义-叙事学与电影批评
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
2、马军襄、戴锦华两篇文章
3、丘静美、司徒健恩的两篇文章
第8讲:后殖民主义批评
1、后殖民语境与中国当代电影+第三世界批评(张京媛)
2、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中的张艺谋+经验复合与多元取向
3、张艺谋神话与超寓言战略+张艺谋神话—终结及其意义
第9讲:明星研究与批评
1、《大众电影研究》第四章:明星研究
2、《电影研究导论》明星制与好莱坞电影
3、裴开瑞:《明星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