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13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合集下载

13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3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选择题1.关于总支出曲线的描述,以下那种描述是正确的?()A.截距为负,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B.截距为负,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C.截距为正,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D.截距为正,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2.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B. 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增加;D. 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B.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4.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5.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必是()。

A.1.6;B.2.5;C.5;D.4。

6.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A.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B. 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C. 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D. GD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7.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D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B.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 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D. 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8.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模型中,如果计划储蓄等于240亿元,计划投资等于200亿元,则()。

A.将导致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从而收入下降;B.收入必须上升以使条件I=S成立;C.节俭悖论预示着人们越节俭将会导致储蓄曲线越向下移动;D.为使经济达到均衡,投资将会上升至240亿元。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3、“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可用下图表 示
用E代表支出,用Y代表收入。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 愿存货投资IU>0 企业就要削减生产,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 业非意愿存货投资IU<0 企业就要扩大生产
E
直线上任意一点均为E=y
E
150
Y=c+s E=c+i
收入=100 100
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得率引起的用 未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 的增加称为收入效应。
2、价格水平
这里指的是整体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而不是指个别商品 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 忽弱了物价的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 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现象称之为消费者的“货币幻觉” (Monetary illusion)。
5、流动资产
随着一个家庭拥有流动资产的增加,它增加流动资产的迫切 性递减,这样,拥有流动资产多的家庭其消费倾向要高于拥 有流动资产少的家庭。
6、减税政策
R·巴罗认为减税对消费并没有影响,因为减税并不会影响持 久收入,也就不会影响消费,人们只是把减税引起的收入增 加储蓄起来以支付以后的增税,只是增加了储蓄。但实证研 究表明:人们一般不重视未来增税,认为那是以后几代人的 事。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了解和掌握整个宏观经济学 的核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论打下基础。 重点与难点 均衡产出、消费函数与国民收入、乘数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分析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货币、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分析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分析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分析西方经济学是指发展于西方国家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其研究的范围广泛,包括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等各个方面。

其中,经济政策分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研究各种经济政策的效果以及对经济体系的影响。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政策两个层面,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分析进行探讨。

一、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在整个经济体系层面上进行的经济调控和管理。

其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方面。

1. 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来实现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政策分析主要集中在量化宽松政策和紧缩政策两个方面。

量化宽松政策通常表示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加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消费。

这些措施包括降低利率、购买国债等。

通过增加货币流通量,央行可以降低利率,提高借贷活动,从而提振投资和消费。

紧缩货币政策则相反,央行会采取控制货币供应的措施,以减少通货膨胀压力和促进经济稳定。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提高利率、减少流动性等。

紧缩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保持货币的稳定价值。

2. 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税收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

在西方经济学中,财政政策分析主要集中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个方面。

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指政府采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

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政府可以直接增加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减税措施则可以提高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刺激消费和投资。

紧缩性财政政策则相反,政府会采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等措施来控制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通过减少公共支出和增加税收,政府可以抑制过度需求,避免经济过热。

二、微观经济政策分析微观经济政策是指针对个别市场或行业的政策干预措施,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市场效率。

在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政策分析主要涉及垄断政策和竞争政策。

最新013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最新013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23
三、人力政策
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是一种旨在改善劳动 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的政策。主要措施有:
人力资本投资; 完善劳动市场; 协助工人进行流动。 四、产业政策 国家为了弥补经济运行机制的不足,对特定产业活动 加以干预和引导,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协调的增长
五、经济增长政策: 旨在提高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的政策。
(1)西方国家最常用的收入政策工具是 ▪ 工资—物价冻结 ▪ 工资与物价指导线 ▪ 税收刺激计划 (2)收入政策目的在于:制止通货膨胀。
二、指数化政策及其措施 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 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 主要的指数化措施有: 工资指数化和税收指数化
2020/9/19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2020/9/19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2
银行名称 A银行 B银行 C银行 …… 合计
存款额 100 90 81 …… 1000
法定准备金 10 9 8.1 …… 100
贷款额 90 81 72.9 …… 900
2020/9/19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3
可见,100万元原始存款扩张为1000 万元,用几何级数表示为: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5
三、财政赤字政策
▪ 经济萧条时期,
▪ 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出现支出大于收 入的财政。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 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1)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 是一致的。 (2)政权稳定,债务偿还有保证,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 (4)借债发展,发展还债
2020/9/19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教学重点:财政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
本章教学难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乘数
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掌握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3.掌握功能财政思想,理解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理;
4.掌握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4
第十三章第一、二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
一、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
二、教学重点:财政政策效应
三、教学难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四、教学目标: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掌握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3.掌握功能财政思想,理解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理;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十三章第三、四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分析和
协调
一、教学内容:货币政策、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货币政策
三、教学难点:货币乘数
四、教学目标:1.理解货币乘数
2.理解货币政策效应
3.了解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导读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宏观经济状况的关键因素是总需求。

总需求分析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

学习本章,应重点掌握以下问题:1.消费函数的含义。

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人们的全部消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发消费,另一部分是引致消费。

自发消费是由人的基本需求决定的最必需的消费,这部分消费与收入无关。

引致消费指收入所引起的消费,这部分消费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如果以C0表自发消费,c代表边际消费倾向,Y表示收入,则可以把消费函数写为:C=C0+c·Y2.投资函数的含义。

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由于投资与利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因此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总支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

总支出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总支出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见解析)4.乘数原理。

乘数是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支出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如果以a代表乘数,则有:。

该公式表明了,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重难点解析1.总需求(总支出)如何决定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理解这一问题,应明确以下几点:(1)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假定短期中总供给是不变的,只分析总需求(用总支出代表)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2)总支出曲线假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变,用消费函数代表消费,则总支出公式可写为:在上式中,自发性总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都是总支出中假设为不变的部分,可以合并为不变的总支出,即则总支出公式可写为。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经济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财政政策:政府为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而采取的有关税收、借债水平和政府支出的政策,即政府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其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

自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周期平衡预算: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是指基础货币量变动引起货币总供给量变动的比率。

法定准备金:准备金在存款中最低的比率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因而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金。

贴现率:商业银行在用现金购进未到期票据时,可按该票据到期值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利息预先扣除,这个百分比就叫做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与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

挤出效应:若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因而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了,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人们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需要相应减少,这就要求利率上升。

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挤出效应”。

二、单选题1—5 DAABA 6—10 CCCAA三、简答题1.答: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是完全就业,而是维持一定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时所维持的失业率要在社会可允许的范围之内,能为社会所接受。

经济增长: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本章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政策本章教学重点:财政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本章教学难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乘数本章教学目标: 1.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 掌握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3.掌握功能财政思想,理解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理;4. 掌握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支撑课程目标本章总课时:4第十三章第一、二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一、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二、教学重点:财政政策效应三、教学难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四、教学目标:1.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 掌握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3.掌握功能财政思想,理解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理;五、学时分配:2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第十三章第三、四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分析和协调一、教学内容:货币政策、经济政策的局限性二、教学重点:货币政策三、教学难点:货币乘数四、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乘数2. 理解货币政策效应3. 了解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1.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一)财政政策的时滞 识别时滞—— 识别时滞是指 对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宏观经济指标变量的衡量等 都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决策时滞—— 决策时滞是政 府在判断了形势、 认清了大 局后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措施 所需要的时间。

实施时滞—— 实施时滞是指 从一项政策出台到真正对经 济运行产生影响所经历的时 间。

(二)经济的不确定性 例如,乘数效应的大小难以准确地确 定;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 到预期目标具体需要多长时间无法 确定等。

(三)实施财政政策存在公众的阻力 政府紧缩性财政政策中的增税措施, 一般会遭到公众的普遍反对; 减少政 府购买可能会引起大垄断资本集团 的反对;削减政府转移支付则会遭到 一些平民的反对。

(四)公众预期对政策效果的影响 “卢卡斯批评” ——卢卡斯指 出,人们在对将来的事态做出 预期时, 不但要考虑过去, 还 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 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二、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 策的局限性 和协调 15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

西方经济学第13章总结

西方经济学第13章总结

西方经济学第13章总结西方经济学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西方经济学第13章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13章习题总结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 )。

A. 20亿元;B. 60亿元;C. 180亿元;D. 200亿元。

解答:D4. 解答:计划存货投资是企业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在均衡产出水平上,其值一般为正,不会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均衡产出水平一定为零,而在非均衡产出水平上不为零。

当实际产出小于均衡产出时,非计划存货投资小于零,即企业必须运用库存存货;当实际产出大于均衡产出时,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为正,即多于的产出必须作为库存存在。

5. 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Δcdc向(可以用公式MPC=MPC=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Δydyc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yΔc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cΔsΔcΔsΔsΔc+Δs1=1-1或0,就有0<<1。

西方经济学宏观PPT-第13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西方经济学宏观PPT-第13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Y
图13-4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
– 结构型通货膨胀 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性 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物价普遍持续的上涨。 需求结构的变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各产业部门的需求状况在 不断变化,这样就出现一些部门的需求扩大,而另一些部门的需
(二)凯恩斯对失业原因的解释 • “有效需求”理论; • 三大基本心理定律
图13-2 有效需求不足与失业
第一节 失业
一、失业的宏观经济学解释
(二)凯恩斯对失业原因的解释
– “有效需求”就是商品总供给和 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 AD
– 凯恩斯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来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 问题,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 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 基本心理规律。
–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从供给方面来解释通货膨 胀成因,认为在没有超额 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 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 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 的上涨。
•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 • 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 进口型通货膨胀
P
AS
P3
AS3
P2 P1
AS2 AS1
E3 E2 E1
AD
O
Y3 Y2 Y1 Yf
一、通货膨胀的影响
• 通货膨胀的后果
– 社会成本
• 持有货币的“鞋底成本”:这是指通货膨胀提高了消费者和企 业持有货币的成本。 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率越高,越少的人 愿意持有货币,因为持有货币会使他们遭受购买能力的较大损 失。 这样,人们会采取一定的行动来 “节省” 其货币的持有 量,相应地必须更频繁地光顾银行。因频繁出入银行增加了他 们的鞋子的磨损,西方经济学者诙谐地称为 “鞋底成本”, 即用它来表示因减少货币持有量所带来的不便。

宏观经济学 第13章 技术进步:中期、短期与长期

宏观经济学 第13章 技术进步:中期、短期与长期

学以致用 经天纬地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8
2.就业的变化
❖只有AS-AD模型,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 仍然无法判断就业如何变化
因为N=Y/A:
则:就业变化=产出变化-生产率变化
gN=gY -gA
❖ 结论: ❖在短期内,生产率的提高对失业率的影响是不
确定的,仅仅依靠理论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以致用 经天纬地
生产率提高对产出的短期影响
1.生产率变动使AS和AD曲线怎样移动
生产率从A提高到A′ ➢使总供给曲线下移。 生产率提高单位产出 需要的N降低(Y/A) 成本下降任何产出水 平下P下降AS下移。 ➢它对总需求曲线有一个 模糊的影响,它可以向 左或向右移动。因为AD 的变化要看最初是什么 因素引起生产率的提高。
❖生产函数:Y F(K, AN)
本节中心问题是技术进步而不是资本积累,为了简 单起见,将资本全部忽略,生产函数定义为:
Y AN
产出仅仅使用劳动N, 每个工人生产 A 单位的产出, A 增大代表技 术进步 。
❖A有两种解释:1.技术进步;2.劳动生产率(单位工人 产出):依据是A=Y/N(下文简称生产率)
学以致用 经天纬地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2
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短期、中期与长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增长
短期的生产率、产出和 失业 生产率和自然失业率 技术进步,工作搅拌机 和分配效应 制度、科技进步和增长
学以致用 经天纬地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3
第一节 短期的生产率、产出和失业
➢ 技术突破带来的高增长的前景使消费者乐观增加消费;
➢ 技术突破将带来更高利润的前景和更新技术的需要使 投资的繁荣。

第十三章西方经济学PPT

第十三章西方经济学PPT
3. 政府转移 支付的自 动稳定器
2. 政府税收 的自动变
化 4. 农产品价 格维持的 制度

Title
(二)赤字财政和盈余财政
财政政策方式
(一) 政府支出
(二) 政府收入
1.政府购买支出
1.税收
2.政府转移支付
2.公债
三 财政政策的运用
Title
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1、经济萧条时期,总需 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 在失业,使用扩张性财政 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 现充分就业。
再贴 现率
公开市 场业务
法定准备 金率政策
二 货币政策工具
Title
1.再贴现率(rediscounting ratio) (1)含义(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再贴现是商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贴现所获得的未 到期合格票据向央行所作的票据转让。
2.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s) (1)含义(最常使用,最灵活的政策手段) 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控制货 币供给量。(繁荣时卖出、萧条时买进)
财政 收入政策 减少税收
增加税收
财政 支出政策 增加支出
减少支出

Title
(一)财政政策实际运用的局限性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税收政策的局限性

财政支出的局限性

Title
(二)财政政策调控作用的局限性
财政政策的局限反应实滞
四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Title
(三)信息的不完全性 (四)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经济结构:比较复杂 如:产业结构,分为第一、第 二和第三产业 又如:经济组织的结构,可分 为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 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 还有从包含范围来划分:国民 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 区结构及企业结构等

西方经济学(第3版)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3版)宏观经济政策

11 宏观经济政策
11.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1 宏观经济政策
11.3 货币政策
11.3.1 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11.3.1.1 货币的基本知识
货币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现代货币包括: (1) 纸币;(2) 铸币;(3) 存款货币; (4) 近似货币;(5) 货币替代物
在经济学中,一般把货币分为M1、M2与M3:
M1=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11 宏观经济政策
11.4 相 机 抉 择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时,可 以根据市场情况或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 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相机抉择的实质是灵 活地运用各种政策措施。
11.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的范围不同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滞性不同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复苏与抑制经济过热时的效果 不同
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一样,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不同的 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是与货币有关的业务。其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实 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
(1) 作为发行的银行,代表国家发行货币。 (2) 作为银行的银行,既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又为商业银行集中 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3) 作为国家的银行。
11 宏观经济政策
行联邦、州和地方的三级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就税收种类而言,联邦税主要 包括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税等。地方税包括财产税、公共设施税 等。其中,财产税为地方、州、联邦三级共同分享。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约 占全部收入的60%,主要来自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这三 项税收,州和地方约占40%。在联邦政府的预算支出中,约有10%用于补助 州和地方。这样,联邦政府既可以凭借其财力,对州和地方的发展进行干预 和影响,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全国经济较平衡地发展,调动地方理财的积 极性,克服一切依赖中央的倾向。1932年前,州与地方政府来自联邦政府的 补贴仅占总收入的3%,但自1934年后,开始上升到13%,现在一般维持在10 %左右。就支出而言,联邦政府的支出,主要用于国防和国际关系,其次是 社会保险。州与地方的财政支出则主要用于教育、道路、公共福利及公共设 施等。在这种财政分级管理体制下,政府的预算收入与支出、所制定的税制 结构与累进所得税制、失业保险等,都成为美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调整中 央与地方关系以及帮助政府实施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

宏观经济学 第13章 技术进步:中期、短期与长期

宏观经济学 第13章 技术进步:中期、短期与长期
1973=1.0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 初等教育水平工人的相 对工资在稳步下降,高 等教育水平工人的相对 工资稳步上升上升。
不同教育水平下工人的相对工资变化(1973=1.0)1973 to 2007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3章 23
二、工资不平等加剧的原因
熟练工人相对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社会对熟练工人需求的稳定 增长。 国际贸易:雇佣低技术工人的公司通常会出国寻找劳动力来源。 贸易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类似,从整体来说都对经济有益,但 都带来了结构变化,使一些工人的状况恶化 偏重技能的技术进步(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新 的机器和生产方法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高技能工人(熟练工人) 工资不平等加剧是否应该受到指责?不一定 至少有三个理由可以认为,未来可能与最近工资不平等的过去有 所不同: 相对需求变化的趋势会减慢。 技术进步不是外生的。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倾向于使用工资较低的
和第六章一样,工人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 名义工资,工资依赖于预期价格水平 Pe、失业率u 和制度因素z 工资也依赖于预期的生产率水平 Ae。
学以致用 经天纬地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3章 14
二、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由价格制定关系和工资制定关系决定的。 条件是:预期是正确的,即: Pe=P, Ae =A 价格制定关系决定了公司支付的实际工资。 W A P 1 m
生产率增长中期影响
W A P 1 m
W A e F ( u, z ) P
当生产率增长预期的调整比较慢时,生差率增长下 降对失业率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3章 18
生产率增长中期影响
W A P 1 m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 第十三章 笔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 第十三章 笔记

§13-3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即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
二: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0~t1——幼年期,c>y, s<0,负父母的债
C.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或税收变化量之比
D.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化量之比。
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I、储蓄S、政府购买G、税收T、出口X和进口M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d)
A.不变; B.趋于增加;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
平均消费倾向(APC):
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APC=c/y: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储蓄函数:表示储蓄与收入的关系:s=s(y)
边际储蓄倾向(MPS)
平均储蓄倾向(APS)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3-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关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的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c = c ( y )
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整个社会的保障体系。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覆盖而广而水平较高。转型中的中国原来的计划体系下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再适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建立起来。这也制约了消费倾向,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提高。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政策(2)和(3)哪个
最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0.5的大小比较。分析
如下:
(1)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 X 的开支,考虑定 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 X ,
1
其中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2)如果政府减少数量为 X 的税收,考虑定
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 X ,
数,用公式表示为 s s y。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
数时,s y c y y 1 y 。
图13-3 线性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MPS)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
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 MPS s 。当储蓄函数
y
为线性函数时,MPS 1 。
平均储蓄倾向(APS)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
1
其中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3)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 X 的开支,同时增 加数量为 X 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定量税和
比例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都等于1,因此,这
种政策的实施会使得产出增加数量等于政府支出
和税收变动相等的数量,即产出增加 X 。
边际消费倾向为大于0小于1的数值,因此,
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例13.1】以下三种方式中,哪种方式对总 产出(总收入)产生的刺激效果最大?哪种方式 最小?
(1)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 (2)政府削减数量为X的税收 (3)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同时增加数 量为X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 请说明你的理由。[南开大学2012研]
答: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
1.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 数决定收入
将消费函数 c y 代入收入恒等式 y c i 可得均衡收入:y a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款额 100 90 81 …… 1000
法定准备金 10 9 8.1 …… 100
贷款额 90 81 72.9 …… 900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3
可见,100万元原始存款扩张为1000 万元,用几何级数表示为:
1 0 90 0 8 1 1[1 0 (0 9) (9)2 ] 1010
▪ 如买进债券,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 如卖出债券,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2)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目的:◆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
◆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 不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
◆调节货币供应量。
如降低准备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学第十三章宏观经 济政策
1、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 的范围内, 2、经济要适度增长, 3、国际收支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平衡。
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一)需求管理 (二)供给管理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2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一)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1)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转移支付:各种福利支出、补贴 (2)财政收入 税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公债等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9
(二)创造过程
A银行收到甲客户交来一张100万元的 支票,则A银行的负债(即存款)增加100万 元,资产(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0 万元,按假设条件、A银行只需缴存10万 元法定准备金,其余90万元全部贷款出去,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0
假设贷放给在本行开户的乙客户90万元, 乙客户用来支付在B银行开户的丙客户的货 款,则B银行增加存款90万元,按假设条件, B银行只需缴存9万元法定准备金,其余81万 全部贷放出去。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8
(3)再贴现政策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所付的利率就称再贴现率
◆如降低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更 多的资金,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反之。
(4)其他工具 ◆道义劝告 ◆利息率上限 ◆优惠利息、消费信贷管制等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20
(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1、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影响整体价格水平
2、利息率不应成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3、货币政策应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制止通 货膨胀,保证经济正常发展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5
三、财政赤字政策
▪ 经济萧条时期,
▪ 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出现支出大于收 入的财政。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赤字财政政策不 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1)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 是一致的。 (2)政权稳定,债务偿还有保证,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 (4)借债发展,发展还债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6
四、财政政策局限性
1、在实际运用中会发生一些矛盾
(1)在税收政策方 面的局限性
◆企业在政府增加了 税收后会提价
◆减税后人们把剩余 的钱用于储蓄
(2)在支出方面的局限性
◆人们把转移支付用于储蓄
◆削减转移支付会受到人们 的反对
◆财政支出具有一定的刚性
2、时间滞差的限制
19
(5)货币政策的运用
繁荣时期 ▪ 紧缩性货币政策 ▪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抛出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再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 减少货币供给,遏制总需求的作用,降低通货膨 胀率。
萧条时期。 ◆扩张性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 ◆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使经济摆脱萧条, 增加就业。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4
二、内在稳定器--财政体制本身的自动 调节功能
概念: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 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也就是自动在经济过热的 时候使其降温,而在经济过冷的时候使其升温。
(一)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二)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三)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2020/8/2
10(0 1 )10万 0 元 19/10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4
四、派生倍数(货币乘数)
若以△D表示经过派生的存款总额的增 额,△R表示原始存款增额,r_d表示法定 存款准备率,K表示存款总额变动对原始存 款的倍数,则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5
DR1 KD1
rd
R rd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1
假设贷放给在本行开户的丁企业,丁企 业用来支付在C银行开户的戊企业货款,则C 银行增加存款81万元,只缴存8.1万元法定准 备金,其余72.万元全部贷放出去……,最后, 整个银行体系存款创造过程如下表: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2
银行名称 A银行 B银行 C银行 …… 合计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3
(二)财政政策的运用
经济萧条时期
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和增支
减税: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 和投资;
增加政府支出:直接刺激总需求,使经济走出萧 条。
通货膨胀时期 ◆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和减支 ◆增税:减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 ◆减少政府支出:直接使总需求下降。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7
第三节 宏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 (一)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二)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8
三、创造过程
(一)假定条件 ①法定准备金率为10%;②每家银行 只保留法定准备金,其余部分全部贷出, 超额准备金为零;③客户不提现,即现金 漏损为零。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6
二、两种不同学派的货币政策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政策工具
2020/8/2
严卫华 西方经济学
17
(1)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 政府债券,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其目的不是牟 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