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韦庄
菩萨蛮其二_韦庄

请同学们总结本词有哪些 艺术特点。
【答案】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 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艺术特点是: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 (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
艺术手法分析
1.白描:写景清新秀丽。 2.细描 :逼真地、细致如微地 精雕细刻,如酒家女的皓腕,诗 人给读者来了一个特写镜头。 3.抒情:直抒胸臆又婉转含蓄。
韦庄
高二(3)班
“花间词人”——韦庄
韦庄(约836 — 约910),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 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五代前蜀诗人、词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 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 谥文靖。早年屡试不 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 士,任校书郎 。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 ,召为判官 ,奉使入 蜀, 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 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 ,判中书 门下事,定开国制度。官 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工诗 ,多以伤时 、 感旧、离 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 ,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 句 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 ,与温庭 筠同为“花间 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诗词都很有名,诗方面今传《浣花 集》十卷。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 中和 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著《秦妇吟》。长诗《秦妇吟》反映 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后人将《孔雀东南飞》、
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 (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其中收得 最多的是温庭筠,共六十六首、孙光宪共六十一首、顾敻共五十五 首、韦庄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鹗,人各六首。编者赵
韦庄菩萨蛮其二2

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 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 的情感。
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 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 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 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 选材 ——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 修辞——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
•
反问 --深深的热爱 ;深深的向往
• 白居易《忆江南》: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能不忆江南?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
头。何日更重游?
•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 蓉。早晚复相逢?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
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
感受最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
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 白居易《忆江南》: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
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
感受最深——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
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 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 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 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
• 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 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 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
•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其二)04精品PPT课件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春 水 碧 于 天 ,
10/27/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画 船 听 雨 眠 。
10/27/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小桥流水人家
10/27/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皓垆 腕边 凝 人 皓腕:
洁白的手
似 霜 腕。 雪月 。,
垆边人:这里 指当垆卖酒的 女子。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10/27/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艺术特点
•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 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 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
•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
• 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来自丽。10/27/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10/27/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
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
第二首。黄巢起义之后,藩
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
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
江南时期所作(一说早年浪
游江南时所作)。
10/27/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菩萨蛮 》 (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 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第2单元《菩萨蛮(其二)》作者韦庄简介及人生经历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菩萨蛮(其二)》作者韦庄简介及人生经历韦庄(836年─910年),五代前蜀诗人,字端己,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
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广明元年(880)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
中和二年(882)始离长安赴洛阳。
中和三年(883)春,四十八岁作《秦妇吟》。
不久避战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之抱负。
乾宁元年(894)五十九岁登进士第,授校书郎。
乾宁四年(897),时年六十二岁,被“宣谕和协使”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回长安后,改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901)六十六岁,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
天祐四年(907),朱温篡唐。
唐亡,力劝王建称帝,王建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为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后终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
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因他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
精心校对版本。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03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 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 作,表现了它们依恋主人不忍离去的 深情;“啼”字写出了黄莺鸣叫的特 点,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之情。
钓船归· 绿净春深好染衣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 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参考翻译 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浓 烈春意触近柴扉。(湖面)水波荡漾,白鸥飞舞,眼前 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无争)。看着南 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老去,(朋友离别)故人 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 水中鳜鱼新鲜肥美。
①“丝丝”指风轻,“点点”指雨柔。(2 分)②“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把春 天特有的风轻雨柔的美好韵味尽情透出, 同时暗含了柳摇若风、花落如雨的比喻,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妙画面。(2分) ③为下面的抒情做好铺垫。(或叠词还起 到了音韵和谐的效果。)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 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 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 叶的形,“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 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 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 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 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心情” 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 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 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 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 妙。(理由见上) (观点明确1分;结合诗歌分析2分;比较1分。只答出 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不给分。)
第10课 菩萨蛮(其二)

韦庄《菩萨蛮》赏析
韦庄《菩萨蛮》现存五首,风格都相近,其中第二首的主 体部分极写江南好。开头部分就已点明:“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的美景早已人尽皆知,白居易在 《忆江南》中就曾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来赞美江南的旖旎风光。词人作为客游江南的人,也就被 “人人”奉劝终老江南。对于一位游人而言,最感兴趣的 不外乎江南的山水、风月。接下来的四句就具体描述了江 南的妙处。上阕两句先从美景写起,既抓住了江南水乡的 特点,又凸显了江南水乡生活的悠闲自在。上阕为读者展 现了一种在碧蓝的水上,精雕细刻的画船中,听雨入眠的悠 闲意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垆边( lú ) 皓腕( hào) 菩萨( pú ) 野蛮(mán)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游人只合江南老: 只应
(2)垆边人似月:
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 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3)皓腕凝霜雪: 洁白的双臂
1.为什么词人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与你交流】词人劝人不到叶落归根之际,不要回到家乡,回到 家乡会伤心断肠,这是因为词人生活在唐朝将要灭亡的时候,中原 地区烽火连天,有家难归,即使能回到家乡,看到的景象也只能使 人伤心断肠。应该说,词人在歌颂江南美好的同时,也寄托了对中 原故乡“不堪回首”的叹惋。
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一句在全词中起 什么作用? [自我核对]开门见山,点出全词主旨,并且贯穿全文。
2.本词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请用简练的语言概 括。 [自我核对] “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景美,“ 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情趣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 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物美。
下阕转而写人,酒家女貌美似月,肤白如雪,“垆边人似月,皓 腕凝霜雪”。词人写到这里,把江南的美景、美人刻画得淋 漓尽致。最后以回应“游人只合江南老”作结:“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从浅层次来看,词人对江南极端迷恋,甚至遥 想回乡之后,会因思恋江南而肝肠寸断。可是我们仔细体会, 又会发现不妥之处,作客异乡之人总会因思恋故土而愁肠百 结,例如东汉王粲在《登楼赋》中曾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曾何足以少留。”那词人为何一反常态呢?再次回过头来梳 理全词,我们会发现所谓江南好,只不过是他人劝慰之语,并 非词人亲言。联系词人当时所处背景,家乡正值一片战乱,词 人为避乱流落江南,如果当时即还乡,只能目击离乱之景,令 人断肠,故暂不还乡。由此可知,词人不还乡只是无奈之举。 “未老”二字我们也不可忽视,古人云“落叶归根”,中国人 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故土情节是根深蒂固的,未老尚可忍受思 乡之痛,可当年华日渐老去,乡土仍是最终的归宿。
韦庄《菩萨蛮·其二》鉴赏《菩萨蛮·其二》译文及赏析

韦庄《菩萨蛮·其二》鉴赏《菩萨蛮·其二》译文及赏析《菩萨蛮·其二》是由韦庄所创作的,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菩萨蛮·其二》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菩萨蛮·其二》唐代: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其二》译文人人都说江南好,来到这的游人只想在江南慢慢变老。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美丽无比,盛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要愁肠寸断。
《菩萨蛮·其二》注释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
只合:只应。
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
碧于天:一片碧绿,胜过天色。
垆边:指酒家。
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当垆。
”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
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乐。
如还乡离开江南,当使人悲痛不已。
须:必定,肯定。
《菩萨蛮·其二》赏析这首诗是《菩萨蛮五首》中的第二首,对第一首的回应。
难道主人公不愿意回到家中吗?可是自己求取功名不得,又怎能轻言回去呢?“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写得多美!但这种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却是靠浓挚的情感,而且是经过理性的浸润后的浓挚的情感动人。
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战乱的人,又怎么会有归属感?故这两句是沉郁的。
“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
“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
韦庄《菩萨蛮—其二、其三》古诗词比较阅读

韦庄《菩萨蛮—其二、其三》古诗词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①韦庄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其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②,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释】①这组词创作于作者晚年寓居蜀地之时,共有五首,是作者回忆江南旧游而作。
当时中原大乱,作者为避战火流浪至江南。
②金屈曲,屏风的折叠处反射着金光。
一说金屈曲是屏风上的金属环纽。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是A.“人人尽说江南好”从别人口中道出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中的“合”是“应该、理应”的意思,劝游子应该在江南终老。
B.“未老莫还乡”顺承上文,一个“莫”字直接表明自己不想回到故乡的心情,因为“还乡须断肠”,即回到故乡肯定会让自己痛苦。
C.“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中的“却忆”“当时”表明词人当年的江南之游已成为一段回忆,当时“乐”正反衬今日“悲”。
D.“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是说此时有“见花枝”之美好遇合,不再作还乡之想,而终老于此,实为词人悲苦至极时故作决绝无情之语。
2.《菩萨蛮》(其二)中所描绘的江南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1.B2.(1)风景美。
从“春水碧于天”一句,可见江南的景物十分优美。
(2)生活美。
从“画船听雨眠”一句,可见江南的生活的悠闲惬意。
(3)人物美。
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一句,可见江南女子之美。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未老莫还乡’顺承上文”分析错误,“未老莫还乡”表面上是顺承,实际上是反补,蕴含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莫”字正是词人极其无奈之语。
《菩萨蛮(其二)》阅读鉴赏

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学习目标:依照鉴赏深入理解文本,识记重点知识。
韦庄的生平韦庄,字端己,京兆万年(今属陕西西安)人。
他的远祖韦待价是初唐武则天时的宰相,四世祖韦应物是中唐代宗朝的著名诗人,后因韦门世族家道中落,政界文苑都史无闻人。
韦庄早年为了实现其“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的不凡抱负,在当时朝政腐败,危机四伏,农民起义大风暴即将来临的岁月里,他急于考取进士,多次应试长安。
僖宗乾符四年(877)他移居虢州后,依然频频奔走京城。
在屡试不中的逆境中,韦庄虽也自伤“要路无媒”,怨恨“曲如弓”的“天道”(《关河道中》),登临吊古,访僧垂钓,游历江南,也有过五陵游客绿醅红袖的风流生活,却始终“强亲文墨事儒丘”(《惊秋》),执意苦读,在文学创作上也竭尽心力,晨鸡未唱就出门行吟,甚至“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早发》)。
正当韦庄为成为进士而惨淡经营时,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的农民起义军以迅猛之势一举攻破长安。
年约45岁的韦庄身陷重围,与弟妹、友人失散,只身藏匿,大病几死。
直至中和二年(882)春天他才脱身长安,赴唐军驻守的洛阳,居于洛北乡间。
其生活、思想和文学创作,从此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面对天地翻覆的社会巨变,他冷静而深入地思考,效法杜甫,写了不少焦虑时难的诗篇,入洛的第二年,更怀着复杂情感写成著名的叙事长诗《秦妇吟》,从此韦庄诗名大振,时称“秦妇吟秀才”。
在婺州,韦庄过着寄情诗酒、贫病寡欢的隐居生活,和僧人贯休交游,又与个别的避乱朝臣诗客偶相往来,他移居兰芷江的乡野以后,有时身心的闲静甚至达到嫌流水闹、笑野云忙(见《山墅闲题》诗)的地步。
他这时写诗很少涉及社会现实,而创作技艺却因倾心苦吟又有增进。
只因他并没有完全关闭敞向现实的心扉,在《倚柴关》《闻春鸟》《梦入关》诸诗中,依然表露出一定的京师故山之念,写给拾遗郑谷的《一百韵》尤见情怀。
唐昭宗即位后,韦庄重新振作,携姬负笈远游江西、湖南、巴蜀等地,此番远游依旧前程渺茫,功名无着,只是留下不少抒写客情乡梦的诗词。
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课件

主题深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意境深远。
03
CATALOGUE
艺术手法
意象运用
江南意象
词中通过描绘“江南”这一地域 ,展现了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 富的文化底蕴,使读者感受到江
南的独特魅力。
自然意象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 “春水”、“花”、“柳”等, 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词的意境更加 优美,也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
意象的象征意义
花落
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 慨。
月桥
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曾经的经历,与现实形成对比。
红袖
象征着美丽的女子,与作者形成对比,表达出作者的 寂寞和孤独。
诗词的审美体验
语言美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含蓄、富有诗意 。
意境美
词中描绘的江南美景和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让人 感受到美的享受。
情感美
词中表达的情感真挚、深沉,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产生共鸣和感动。
05
CATALOGUE
总结
韦庄的文学地位
01
韦庄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 的巨匠之一。
02
他的诗歌和词作以清新自然、婉约柔美、深情厚意而著称,对
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韦庄的文学地位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一直被后
修辞手法
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皓腕凝霜雪”等,使得词 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也进一步丰富了词的语言特色。
结构特点
层次分明
整首词的结构层次分明,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逐步展开 ,使得词的表达更加清晰明了。
转折自然
词中的转折自然、流畅,如从描写江南的自然风光到描写人物,从 描写人物到抒发情感等,这些转折都显得非常自然、和谐。
菩萨蛮韦庄全(3篇)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菩萨蛮韦庄全(3篇)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菩萨蛮韦庄全篇一唐代:韦庄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
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
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
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
而我心怀隐痛,满心凄迷,惆怅不已。
桃花嫣红,春水碧绿,烟笼柳堤,水浴鸳鸯。
此物之出双入对,相守相依,更勾起我这个离人永隔之悲苦。
无以释解,只好把一腔相思相忆之情凝结成的丝丝愁恨,化解到落日西沉的余晖之中。
远方的人儿呵,遥远的故国呵,你知道不,我这是在思念着你呵!菩萨蛮:词牌名。
春:一作“风”。
洛阳才子:西汉时洛阳人贾谊,年十八能诵诗书,长于写作,人称洛阳才子。
这里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阳。
魏王堤:即魏王池。
唐代洛水在洛阳溢成一个池,成为洛阳的名胜。
唐太宗贞观中赐给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
有堤与洛水相隔,因称魏王堤。
渌:一本作“绿”,水清的样子。
凝恨:愁恨聚结在一起。
这首词是韦庄在公元九世纪(唐僖宗中和年间)避乱洛阳时的作品。
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____;自己那么浪迹他乡一事无成。
所以词一开头,就以排比偶句写景抒慨。
上句写景,洛阳多花,春光确实很好;下句抒慨,洛阳多才子,但他们却因为生不逢时而垂老他乡。
洛阳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触发了他的隐忧,可见这位“洛阳才子”此时感慨颇深。
这里,“春光好”是淡写,“他乡老”却是重笔,情景两两对举,比照非常鲜明,以情景的反差表现了心理的反差,突出了“春光”却在“他乡”、虽“好”可惜已“老”的矛盾心境。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读到这里说“可怜可怜,使我心恻”(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可见“他乡老”一语,既是韦庄一类晚唐士人的慨叹,也是历代失意士人胸中共有的块垒。
三四句承上,一句写景,一句写心。
魏王堤即魏王池,因“贞观中,以赐魏王泰”而得名,它是东都洛阳的游赏胜景。
菩萨蛮(其二)韦庄概述

2020/3/8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 (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 前蜀宰相。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 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 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 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 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 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终 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卒谥文靖。宋代张唐英撰《蜀梼杌》曾 高度评价:“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 也。” 韦庄工诗,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 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 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 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与温庭筠同为“花间 派”代表作家,并称“温伟”。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 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 辑其词作为《浣花词》。
“花间派”,是中国晚唐的五 代词派,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 编词集《花间集》。《花间集》收 辑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 共计500首词。其作者大多是蜀人, 词风近似,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 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 之私,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
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 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 首。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 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 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一说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第二问:家乡不如江南好,表现了作者 对江南景色的依恋、赞美之情。也可以 理解为作者以乐景写哀情,写江南的好, 是2为020/3/了8 表现思乡的愁苦。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课件

精选课件
2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与温庭筠 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长篇叙事诗 《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 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3/7/2021
精选课件
3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 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4
友情提供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 “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 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还乡, 但现在还不了乡,有家而归不得。表现了对故 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后面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 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 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 哀。
精选课件
15
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
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
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
与赞美,也抒发了诗人的 思乡之情。
3/7/2021
精选课件
16
艺术特点
•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 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 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
•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精选课件
1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一轮明月,洁白的 双腕像凝满霜雪。
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 一定会使你伤心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大家都说江南那么美,美得让人宁愿 老死在那里 侧面衬托
精选课件
7
风 景 美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菩萨蛮(其二)》赏析素材2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菩萨蛮(其二)》赏析素材2这是韦庄到南方避乱时所写的一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秀丽的景色和曼妙的人物,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的真挚感情。
上阕开宗明义指出“人人尽说江南好”,从而点明全词的主旨:江南好。
紧接着以“游人只合江南老”表达诗人切身的感受:江南好到了能使远方前来的游子不思故乡。
心甘情愿地老于此处。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两句既写出富有特色的江南美景,又抒写了沉醉其间的闲适之情。
春天里一碧万顷的水面与澄明的天空融为一体,休闲假眠在华丽的彩绘船里,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
多么美妙,多么闲适,难怪再也不想苦寒的故乡。
下阕前两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写美景中的美人。
江南山水养育出来的曼妙美女。
酒店里像月中嫦娥似的美人正在笑脸迎客,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她如霜一样美白、晶莹的手腕。
最后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再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景、人物的痴迷与依恋,明确唱出:人没有老就该在这人间天堂尽情享受,千万不要还乡。
如果还乡就一定会悔断肚肠。
词人于此巧妙地刻画出了在特定环境之下具有个性特征的内心活动,从而突出了“春日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
而下片由物到人,侧重抒情。
词人运用比喻写出了酒店当垆女子长得洁白明媚。
江南物美,人更美,让人留连忘返。
然而,美景却触动了词人的无限乡愁。
他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因为,此时他的家乡(中原一带)正是烽火连天,如果看到那种残破的情景,一定会令人心伤不已的。
因而这首词既直抒胸臆,表达对江南山水的依恋、陶醉;又对江南山水、人物具体描摹,两者互为表里,相交相融,因此极富感染力。
精心校对版本。
菩萨蛮

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 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 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 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 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 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⑵摘取一首词中 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 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 词牌就叫《忆秦娥》;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 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 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可以完 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 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菩萨蛮】
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 戴金饰帽子,挂珠玉 项圈,称为菩萨蛮。 《菩萨蛮》据考证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摩国的 乐曲,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来的。唐苏鹗从《杜阳杂 编》说:“大中(唐宣宗年号)初,女蛮国贡双龙 犀……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人亦往往声其词。”可见 《菩萨蛮》中的菩萨与我们的佛祖菩萨并无关系,词 牌的意思是“象菩萨似的蛮国人”。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 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 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 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 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 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 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未免 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菩萨蛮其二 韦庄读后感200

菩萨蛮其二韦庄读后感一、诗词赏析韦庄的《菩萨蛮其二》是一首唐代优美的古体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忍辱负重、甘于寂寞的形象。
这首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呈现,通过描写女子的内心感受和境遇,传达了作者对于坚韧、执着和无畏的敬重之情。
二、审美主题《菩萨蛮其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女性独立自强的理解和赞扬。
诗中的女子深知自己的命运,但仍然选择奋发向前,独立面对生活的种种艰难。
她不为物质的得失所动摇,甘心寂寞,心境坦然。
这一审美主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坚强女性形象的推崇。
三、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抒发女子内心的真挚情感,展示了女子坚韧不屈、宁折不弯的决心。
面对艰难的处境,她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种情感表达激发了读者内心中对于勇敢面对逆境的共鸣和敬佩之情。
四、艺术手法《菩萨蛮其二》以细腻流畅的笔触塑造了女子的形象。
诗中运用了大量蕴含意境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句等,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充满韵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美感。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对女子形象的深刻理解。
五、艺术效果诗人通过《菩萨蛮其二》展现了女子的无畏和内心的宁静。
在面对各种艰难困境时,诗中的女子不畏惧,勇敢面对,展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力和勇气。
这种艺术效果激发了读者内心深处对于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持的思考和启示。
六、个人感悟《菩萨蛮其二》是一首让人深思的诗歌作品。
它让我感受到了女性独立自强的力量和对于坚韧与执着的敬佩。
无论面对何种困境,作为一个人,都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的信念,坚持走自己心中的道路。
同时,诗中女子的形象也唤起了我对于女性权益的关注和尊敬,一个坚韧的女性既是自己的光芒,也是社会的力量。
七、总结《菩萨蛮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女性独立自强的赞赏和敬佩。
诗中女子的形象能够激发人们的共鸣,并引发对于勇敢、坚定以及内心的宁静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坚强女性形象的推崇,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对于勇敢面对逆境的敬重之情。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作者简介
韦庄(836一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 人。五代时前蜀诗人、词人。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 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59岁举 进士,72岁帮助王建创建“前蜀”小朝廷,并任吏部 侍郎平章事。因他有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 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诗多忧时伤乱之作,怀古感旧,缘情而发。其词尤具 特色,内容虽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却能注入作 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 新,多用白描手法。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 “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 花集》。
写景特点
1、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景美‘生活美’ 人美的特点勾勒出来 2、融情于景,词人对江南的热爱赞美之情融于 对江南美丽画卷的描绘中。 乐景衬哀情:写乐景,抒发的是有家难回的愁苦 之情。
背景:Biblioteka 在黄巢起义之后,藩镇割据,韦庄避乱江南达十年之久,这首词就是 写于其避乱江南之时。
1:词作的首二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 只合江南老”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点出全词的题旨,并贯穿全 文。
2.江南到底好在哪里?作者是从哪几个方 面来描写江南之美的?
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江南美景的,即风景美、 生活美、人物美。
4.作者为什么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 肠”?其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1、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 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 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 的赞美和留念之情
2、因为中原战乱,作者被迫漂泊江南,有家 难回。
菩萨蛮(其二)韦庄

课后作业
1、用现代诗歌的语言改写这首词。 2、对比阅读并摘抄: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菩萨蛮· 黄鹤楼》(毛泽东) 《菩萨蛮· 大柏地》(毛萨蛮》共五首,是 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 二首。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 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 久。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 所作。
作者为何有 “未老莫还 乡,还乡须 断肠”的感 慨?
三、展开想 象,用散文 笔调描绘春 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所蕴含的意 境。
春 水 碧 于 天 ,
画 船 听 雨 眠 。
皓垆 腕边 凝人 霜似 雪月 。,
其一、学生原创: 行走于江南的河畔,春风扶柳,燕飞 枝头,柳枝调皮地牵拉着我的衣袖。回 首,风儿吹飞了谁的长发,空气中飘漾 着绿叶的香味,让人迷醉!放眼湖中, 柳影倒映于水中,水面影映着柳影。不 知是水绕柳,还是柳缠水。这一排柳树 躺在水中,那绿,那翠,似乎超过了天。 恍惚间,细雨不期而遇,忙叫一条小船, 在雨中静听江水的呢喃,带着不念之情 渐渐入梦,望能在梦中重游。 评价:语言清新,灵动 。
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迷恋和热爱之情,也抒发了
——韦庄
——韦庄
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周妍君
置 身 诗 境
菩萨蛮 (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 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 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 (Wàn) 凝霜雪。未老 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缘景明情
知人论诗
• •
1、作者信息:韦庄(836年~910 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为 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四世孙。孤贫力 学,才敏过人。一生宦海沉浮,官至 丞相。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 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 词人,二人齐名,号称“温韦”。因 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 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 集》。
菩萨蛮(其二)韦庄

《菩萨蛮 》 (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 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 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 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 他做过宰相,卒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 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 “花间派”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 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 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少做作,不卖弄。
主要用朴素简 练的文字描摹 形象,不重词 藻修饰与渲染 烘托。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用白描的手法勾勒 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 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 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 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上阕两句先从美景写起,既抓住 了江南水乡山清水秀的特点,又凸 显了江南水乡生活的悠闲自在。为 读者展现了一个在碧蓝的水上、精 雕细刻的画船中,听雨入眠的悠闲 意境。
(1)好在景美
春水碧于天
江 南 好
(2)好在美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 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 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 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 难归的愁苦之感。
游人 人人 只尽 合说 江江 南南 老好 。,
游人:这里指 飘泊江南的人, 即作者自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郑愁予《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念此际你已回到滨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长发或是整理湿了的外衣, 而我风雨的归程还正长……
• 徐志摩《偶然》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 题材: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 景之作。风格辞意婉约,香软秾艳,史称花间词派。
• 发展: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 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 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 组词。本词为第二首。黄巢起义之后,藩 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 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一说早年浪 游江南时所作)。
•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 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荷叶杯
•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 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 相见更无因。
(1)好在景美
春水碧于天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 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
绿,令人心旷神怡。
江
(2)好在生活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南
画船听雨眠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 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
好
意闲适。
(3)好在人美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 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 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 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 腕加以特写。
白描
有真意,去粉饰, 少做作,勿卖弄。
•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女冠子
•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 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善白描。
•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 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 才”,著有《浣花集》。
花间词派
•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 品共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 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撩妹大法
• 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一顾倾人城,再顾倾 人国。
• 2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3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3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5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
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 6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 7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 8 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9: 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 10 面似芙蓉出水,腰如弱柳扶风 11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2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 忘俗。 13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14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 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15 梨花一枝春带雨 16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 日照石榴裙。
• 不第后赋菊 黄巢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将长安城八万余名男丁杀戮殆尽。 黄巢搞了一个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制成军粮,供人食用。 “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 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细描
•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 。
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 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 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 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 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 洋绉裙。《红楼梦》第三回
•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 顾城《别》
• 在春天 你把手帕轻挥 是让我远去 还是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为
就像水中的落花 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风能体会 只有叹息掠起的彩蝶 还在心花中纷飞……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作者简介
•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 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卒于蜀。
• 《长命女》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送别诗
送君千里直至峻岭变平川 惜别伤离临请饮清酒三两三 一两祝你手边多银财 二两祝你方寸永不乱 半醒半醉日复日 无风无雨年复年 花枝还招酒一盏 祝你娇妻佳婿配良缘
半醒半醉日复日 无风无雨年复年 花枝还招酒一盏 祝你娇妻佳婿配良缘
《诗经·卫风·硕人》中的 “比”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 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 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 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 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 庶士有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