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上限的单位
ppm、LEL和VOL的含义

ppm、LEL和VOL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单位换算;一、ppm、LEL和VOL的含义;1、ppm:气体体积百分比含量的百万分之一,是无;如:5ppm一氧化碳指的是空气中含有百万分之5的;2.LEL: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能引爆的最低体积百分;LEL%爆炸下限百分比,即把爆炸下限分为一百份,;例如:25LEL%为爆炸下限的25%;50LEL%为爆炸下限的50%;ppm的含义是百万分之一Vol%的含义是百分之一也就是说10000ppm=1Vol%。
而%LEL表示的是爆炸下线,也就是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达到多高的浓度见火会爆炸,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单位不是一个自然单位,而是把爆炸下限均分为一百分,一份为1%LEL.而LEL和VOL的关系,是根据标准定义的,比如说我国的甲烷爆炸下限浓度值定义为5Vol%,而德国的爆炸下限值设定要更保守和严谨一些,为4.4Vol%。
一、ppm、LEL和VOL的含义1.ppm:气体体积百分比含量的百万分之一,是无量纲单位。
如:5ppm一氧化碳指的是空气中含有百万分之5的一氧化碳。
2.LEL: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能引爆的最低体积百分比浓度,也就是我们说的气体爆炸下限浓度。
(UEL:气体爆炸上限浓度。
)LEL%爆炸下限百分比,即把爆炸下限分为一百份,一个单位为1LEL%。
例如:25LEL% 为爆炸下限的25%50LEL% 为爆炸下限的50%3.VOL:气体体积百分比,是物理单位。
如:5%VOL指的是特定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占5%。
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ppm用在较为精确的测量;LEL用于测爆的场合;VOL的数量级是它们三个中最大的。
我们举个例子:如甲烷的爆炸下限是5%VOL,所以10%LEL的甲烷气体有以下对应关系:10%LEL=5000ppm=0.5%VOL二、ppm与LEL单位换算ppm单位转换成LEL如下公式:ppm=%LEL×LEL(vol%)*100例如:35%LEL的甲烷,它的LEL为2vol%,等于:ppm=35(%LEL)*2(vol%)*100=7000ppm甲烷。
爆炸极限 标准

爆炸极限标准
爆炸极限指的是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单位是体积百分比。
不同可燃物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
例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这个范围内,遇到火源就会爆炸。
而甲烷的爆炸极限是5.0%~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这个范围内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化学书籍或咨询化学专业人士。
1。
名词解释爆炸极限

名词解释爆炸极限爆炸极限(explosive limit)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爆炸的最小炸药的质量,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只能在实验室中测得,并且随炸药种类、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为了安全生产需要,工程设计者规定出某一温度下、某一压力下、某一体积下或一定的装药量时的炸药的最小质量叫做爆炸极限,以符号m-p表示。
2爆炸上限"爆炸上限"是指在设计工作区域内,发生爆炸时所能释放出来的最大能量。
它是根据装药能量与药量乘积的平方值进行估算的。
通常都用K作为爆炸上限的单位。
一般情况下,岩石采掘机械工作面爆破作业选用岩石抗压强度δ10MPa作为爆炸上限。
如果压力超过岩石抗压强度,就可能出现危险。
因此,应对巷道高度、支护材料、工作环境、采掘机械的运转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后,才能确定。
3爆炸界限"爆炸界限"是指某一温度下、某一压力下、某一体积下或一定的装药量时的炸药的最小质量。
这里介绍两种爆炸界限的计算方法: 1装药量按单孔装药量乘以一定的密度计算,在此基础上再乘以该温度、压力及体积下炸药的爆炸上限值即可。
这种计算方法较为简便,但估算的结果是以空气为介质的爆炸上限,这对于煤矿井下岩石巷道掘进是很难满足要求的。
2岩石的抗压强度直接与装药量相关,这样可获得比较准确的爆炸界限。
3。
分别计算单孔装药量及岩石抗压强度的爆炸界限。
3。
1摩尔质量法3。
2平均粒径法4临界密度"临界密度"又称为最小引爆密度或最小起爆密度,其值等于爆炸下限与爆炸上限之差。
目前各国多采用最小引爆密度(s,min),即当药卷厚度不小于最小引爆密度时,可按其炸药或雷管起爆。
如若采用这一值,其炸药或雷管起爆时,必须在现场另加引爆装置。
有的国家则规定,若允许不小于s, min的范围内引爆,但每次必须用不少于5×的连续雷管。
临界密度也有人提出应取0.5~1,最佳密度(上限)亦称为临界爆炸上限,系指炸药或雷管引爆时不致造成爆炸事故的最大密度。
易燃易爆炸气体浓度单位

易燃易爆炸气体浓度单位易燃易爆炸气体浓度单位是衡量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的单位。
在工业生产、矿山、化工、石油等领域,由于涉及易燃易爆气体,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而浓度的测量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此,我们将详细介绍易燃易爆炸气体浓度单位的相关知识。
单位符号易燃易爆炸气体浓度一般用LEL(Lower Explosion Limit)或UEL(Upper Explosion Limit)表示。
LEL指的是气体混合浓度的下限,一旦超过该值,就会引发爆炸;而UEL则是混合气体浓度的上限,若超过该值,则不足以形成可燃混合气体,也不会引起爆炸。
另外,还有PPM(Parts Per Million)和%VOL(Volume Percentage)等单位。
•LEL:下限爆炸浓度(%LEL)•UEL:上限爆炸浓度(%UEL)•PPM:百万分之(mg/m³)•%VOL:体积百分数(%)单位转换不同的浓度单位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
例如,%VOL和PPM之间的转换,可以使用如下公式:$$ PPM = \\frac{V_1}{V_2} \\times 10^6 $$其中,V1为气体摩尔质量(g/mol),V2为空气中该气体的质量浓度(mg/m³)。
同理,对于LEL和%VOL之间的转换,公式为:其中,对于不同的易燃气体,其LEL对应的%VOL也是不同的。
例如,甲烷的LEL为5%,则%VOL=5%×(19.5%÷100)=0.975%。
浓度检测方法对于易燃易爆炸气体的检测,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硬件检测硬件检测指利用传感器进行气体浓度检测。
最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等。
其中,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甲烷、乙烯、丙烷等易燃气体,电化学传感器则可以检测到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
手持式检测器手持式检测器是一种非常方便实用的气体检测装置。
使用手持式检测器时,只需要将检测器靠近气体,然后通过对检测器读数进行判断,以判断气体浓度是否超出警戒值。
爆炸极限计算

爆炸极限计算爆炸反应当量浓度、爆炸下限和上限、多种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计算方法如下: (1)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爆炸性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的浓度比例,在恰好能发生完全的化合反应时,则爆炸所析出的热量最多,所产生的压力也最大。
实际的反应当量浓度稍高于计算的反应当量浓度,这是因为爆炸性混合物通常含有杂质。
可燃气体或蒸气分子式一般用C αH βO γ表示,设燃烧1mol 气体所必需的氧摩尔数为n ,则燃烧反应式可写成:C αH βO γ+nO 2→生成气体按照标准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0.9%,则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X(%),可用下式表示: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为Xo(%),可用下式表示:也可根据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2n 的数值,从表1中直接查出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
其中。
可燃气体(蒸气)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2)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各种可燃气体和燃性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可用专门仪器测定出来,或用经验公式估算。
爆炸极限的估算值与实验值一般有些出入,其原因是在计算式中只考虑到混合物的组成,而无法考虑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仍不失去参考价值。
1)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所需的氧原子数估算有机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其经验公式如下。
爆炸下限公式:(体积)爆炸上限公式:(体积)式中 L——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下L——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上n——1mol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某些有机物爆炸上限和下限估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如表2:表2 石蜡烃的化学计量浓度及其爆炸极限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从表中所列数值可以看出,实验所得与计算的值有一定差别,但采用安全系数后,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仍可供参考。
2)根据化学当量浓度计算爆炸极限和爆炸性混合气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当量浓度,可以估算有机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
计算公式如下:此计算公式用于链烷烃类,其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误差不超过10%。
爆炸极限及其计算

本文为安徽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弹药08-5班陈运成编辑爆炸极限及其计算爆炸极限是指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时,与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或极限。
它是表征可燃气体和粉尘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在此浓度范围内的混合气体(粉尘)称为爆炸性混合气体(粉尘)。
爆炸极限可用混合气体(粉尘)中可燃物的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来表示。
可燃气体和蒸气的爆炸极限以混合物中可燃气体(蒸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比L 表示,33/m m ;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以单位体积内混合物中可燃粉尘的质量浓度Y 表示3/m g 。
在20℃时L 与Y 有如下的关系:4.2/2932731004.221000M L L M Y ∙=⨯⨯= 式中 M ——可燃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分别表示爆炸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可燃物的最高浓度和最低浓度。
另外,爆炸下限越低,说明只要少量的预混气遇到火源就能发生爆炸;爆炸上限越高,说明在可燃物中只要混入少量空气(氧气)与火源就能发生爆炸。
所以可燃物的爆炸极限越宽越危险。
当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小于爆炸下限时,由于混合物中有过量的空气,过量空气起冷却作用的同时,同时可导致可燃物浓度不足,可燃物燃烧时得热小于失热,燃烧不能进行下去,最终熄灭不可能发生爆炸;同样可燃物的浓度大于爆炸上限时,可燃物浓度过量,燃烧时可燃物会因缺氧而熄灭,不可能发生爆炸。
第一节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爆炸极限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的常数,它受压强、温度、氧气的体积分数、点火源的能量、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惰性气体、杂质的量等因素的影响。
A、温度的影响混合物的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爆炸危险性升高。
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活化分子数增高,分子热运动加剧,致使爆炸更容易发生。
B、氧的体积分数的影响混合物中氧的体积分数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爆炸上限提高较多。
C、压力的影响混合物原始的压力增大,爆炸极限的范围也增大。
爆炸极限计算

爆炸极限计算爆炸反应当量浓度、爆炸下限和上限、多种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计算方法如下:(1)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爆炸性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的浓度比例,在恰好能发生完全的化合反应时,则爆炸所析出的热量最多,所产生的压力也最大。
实际的反应当量浓度稍高于计算的反应当量浓度,这是因为爆炸性混合物通常含有杂质。
可燃气体或蒸气分子式一般用CαHβOγ表示,设燃烧1mol气体所必需的氧摩尔数为n,则燃烧反应式可写成:CαHβOγ+nO2→生成气体按照标准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0.9%,则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X(%),可用下式表示: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为Xo(%),可用下式表示:也可根据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2n的数值,从表1中直接查出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
其中。
可燃气体(蒸气)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2)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各种可燃气体和燃性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可用专门仪器测定出来,或用经验公式估算。
爆炸极限的估算值与实验值一般有些出入,其原因是在计算式中只考虑到混合物的组成,而无法考虑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仍不失去参考价值。
1)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所需的氧原子数估算有机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其经验公式如下。
爆炸下限公式:(体积)爆炸上限公式:(体积)式中L下——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L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n——1mol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某些有机物爆炸上限和下限估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如表2:表2石蜡烃的化学计量浓度及其爆炸极限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从表中所列数值可以看出,实验所得与计算的值有一定差别,但采用安全系数后,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仍可供参考。
2)根据化学当量浓度计算爆炸极限和爆炸性混合气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当量浓度,可以估算有机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
计算公式如下:此计算公式用于链烷烃类,其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误差不超过10%。
例如甲烷爆炸极限的实验值为5%~15%,与计算值非常接近。
爆炸极限的计算

1、爆炸反应当量浓度的计算爆炸气体完全燃烧时,其化学理论体积分数可用来确定可燃物的爆炸下限,公式如下:C =20.9/(0.209+n0)爆炸下限(LEL)=0.55×C爆炸上限(UEL)=4.8(C) ^0.5C——爆炸性气体完全燃烧时的化学计量浓度;0.55——常数;20.9%——空气中氧体积分数;n0——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时所需氧分子数。
例如:求丙烷的爆炸极限。
丙烷化学反应式:一分子丙烷+五分子氧气→三分子二氧化碳+四分子水丙烷(LEL)=0.55×C=2.21%丙烷(UEL)=4.8(20.9/(0.209+5))^0.5=9.62%2、由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估算爆炸极限爆炸下限(LEL)=1/(0.1347n+0.04343)爆炸上限(UEL)=1/(0.01337n+0.05151)n——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3、两种以上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体系爆炸极限的计算3.1、莱夏特尔定律对于两种以上可燃气体混合体系,已知每种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和所占空间体积分数,可根据莱夏特尔定律算出混合体系的爆炸极限。
(爆炸下限)LEL=(P1+P2+P3)/(P1/LEL1+P2/LEL2+P3/LEL3)(爆炸上限)UEL=(P1+P2+P3)/(P1/UEL1+P2/UEL2+P3/UEL3)Pn——每种可燃气在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3.2、理查特里公式对于两种以上可燃性混合体系可用理查特里公式,该式适用于各组分间不反应、燃烧时无催化作用的可燃性混合体系。
EL=100/(V1/EL1+V2/EL2+……+Vn/ELn)EL——混合体系爆炸极限;ELn——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爆炸极限;Vn——各组分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4、含惰性气体的可燃性混合体系的爆炸极限对于有惰性气体混入的多元可燃性混合体系的爆炸极限,可用以下公式:EL=ELr/(1-D+(ELr×D)/100)EL——含惰性气体的可燃性混合体系的爆炸极限;ELr——可燃性混合体系中部分可燃物的爆炸极限;D——为惰性气体含量。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上、下限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上、下限什么是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爆炸上限、爆炸下限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不同可燃气(蒸气)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或大于%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
甲烷的爆炸极限是%~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克/米*或是毫克/升)。
爆炸极限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1)它可以用来评定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大小,作为可燃气体分级和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的依据。
我国目前把爆炸下限小于是10%的可燃气体划为一级可燃气体,其火灾危险性列为甲类。
(2)它可以作为设计的依据,例如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设计厂房通风系统等,都需要知道该场所存在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极限数值。
(3)它可以作为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依据。
在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场所,为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应严格将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时,应根据可燃气(蒸气、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和其它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通风、置换、惰性气体稀释、检测报警等。
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过低或过高它是没有危险的,它只有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或更确切地说遇到氧气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气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燃烧是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氧化反应,它必须具备三个要素:a、可燃物(燃气);b、助燃物(氧气);c、点火源(温度)。
空气中粉尘爆炸极限表

空气中粉尘爆炸极限表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热固性塑料绝缘胶木30 460 环氧树脂20 540 酚甲酰胺25 500 酚糠醛25 520
热塑性塑料缩乙醛35 440
醇酸155 500 乙基纤维素20 340 合成橡胶30 320 醋酸纤维素35 420 四氟乙烯- 670 尼龙30 500 丙酸纤维素25 460 聚丙烯酰胺40 410 聚丙烯腈25 500 聚乙烯20 410
聚对苯二甲酸乙
酯
40 500 聚氯乙烯- 660 聚醋酸乙烯酯40 550 聚苯乙烯20 490
聚丙烯20 420 聚乙烯醇35 520 甲基纤维素30 360 木质素65 510 松香55 440
塑料一次原料己二酸35 550 酪蛋白45 520 对苯二酸50 680 多聚甲醛40 410 对羧基苯甲醛20 380
塑料填充剂软木35 470 纤维素絮凝物55 420 棉花絮凝物50 470 木屑40 430
农产品及其它玉米及淀粉45 470 大豆40 560 小麦60 470 花生壳85 570 砂糖19 410
煤炭(沥青)35 610 肥皂45 430 干浆纸60 480
**指游离SiO2低于10%,不含石棉和有毒物质,而尚未制定容许浓度的粉尘。
表中列出的各种粉2尘(石棉纤维尘外),游离SiO2高于10%者,却按矽尘容许浓度对待。
ppm浓度换算,爆炸下限%LEL,爆炸上限%UEL

ppm浓度换算,爆炸下限%LEL,爆炸上限%UEL,爆炸极限浓度及浓度单位换算(一)、溶液的浓度溶液浓度可分为质量浓度(如质量百分浓度)和体积浓度(如摩尔浓度、当量浓度)和质量-体积浓度三类。
1、质量百分浓度溶液的浓度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的叫质量百分浓度,用符号%表示。
例如,25%的葡萄糖注射液就是指100可注射液中含葡萄糖25克.质量百分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2、体积浓度(1)、摩尔浓度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来表示的叫摩尔浓度,用符号mol表示,例如1升浓硫酸中含18.4摩尔的硫酸,则浓度为18.4mol。
摩尔浓度(mol)=溶质摩尔数/溶液体积(升)(2)、当量浓度(N) ————————这个东西现在基本不用了,淘汰单位,但是在50年代那会的书里面还是很多的。
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来表示的叫当量浓度,用符号N表示。
例如,1升浓盐酸中含12.0克当量的盐酸(HCl),则浓度为12.0N。
当量浓度=溶质的克当量数/溶液体积(升)3、质量-体积浓度用单位体积(1立方米或1升)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以符号g/m3或mg/L表示。
例如,1升含铬废水中含六价铬质量为2毫克,则六价铬的浓度为2毫克/升(mg/L)质量-体积浓度=溶质的质量数(克或毫克)/溶液的体积(立方米或升)4、浓度单位的换算公式:1)、当量浓度=1000.d.质量百分浓度/E2)、质量百分浓度=当量浓度E/1000.d3)、摩尔浓度=1000.d质量百分浓度/M4)、质量百分浓度=质量-体积浓度(毫克/升)/104.d5)、质量-体积浓度(mg/L)=104质量百分浓度5、ppm是重量的百分率,ppm=mg/kg=mg/L即:1ppm=1ppm=1000ug/L1ppb=1ug/L=0.001mg式中:E—溶质的克当量;d—溶液的比重;M—溶质的摩尔质量;(二)、气体浓度对大气中的污染物,常见体积浓度和质量-体积浓度来表示其在大气中的含量。
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的意义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80%。
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
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限不会发生爆炸,但会着火。
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
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的浓度比例)。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
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化。
一般规律是: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
因为系统温度升高,分子内能增加,使原来不燃的混合物成为可燃、可爆系统。
系统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这是由于系统压力增高,使分子间距离更为接近,碰撞几率增高,使燃烧反应更易进行。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
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有反常现象)。
混合系中所含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
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范围就越小。
当管径(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散出的热量就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便会中断熄灭。
火焰不能传播的最大管径称为该混合系的临界直径。
点火能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点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不等都会使爆炸极限扩大。
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触的封闭外壳的材质、机械杂质、光照、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到爆炸极限范围。
爆炸极限

辛烷(液) C8H18 1 6.5
乙烯 C2H4 2.7 36
丙烯 C3H6 2 11.1
丁烯 C4H8 1.6 10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化。一般规律是: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因为系统温度升高,分子内能增加,使原来不燃的混合物成为可燃、可爆系统。系统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这是由于系统压力增高,使分子间距离更为接近,碰撞几率增高,使燃烧反应更易进行。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有反常现象)。混合系中所含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范围就越小。当管径(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散出的热量就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便会中断熄灭。火焰不能传播的最大管径称为该混合系的临界直径。点火能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点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不等都会使爆炸极限扩大。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触的封闭外壳的材质、机械杂质、光照、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到爆炸极限范围。
爆炸极限的表示
爆炸极限的单位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的单位,是以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如氢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75%。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质量比g/m^3来表示的,例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3。
2_燃气检测基础知识一浓度单位_加水印

天然气测量基础知识简介燃气泄漏检测经常会用到%LEL、%VOL、PPM和PPM·M等单位,他们代表什么,有什么关系,下面做一个简介。
总的来说,这四个单位值统称浓度单位。
燃气种类很多,我们这里都以甲烷为例。
1:LEL是英文爆炸下限(Lower Explosion Limit)的缩写,对应着某种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数值如果超过此临界值,则可能会发生起火爆炸。
LEL测量是个人安全的防护手段,100%的LEL代表了100%的爆炸风险,在此区域工作,点火源可引起爆炸。
天然气的爆炸是一个区间值,爆炸下限对应爆炸上限,一般指空气中天然气含量数值5%-15%,空气中天然气含量如果不在此区间,代表相对安全。
因天然气中气体含量不同,各国对爆炸下限标定略有不同,比如欧洲设定的爆炸下限为4.4vol%。
2:%VOL是指一定容积中天然气含量。
比如5%VOL,指的是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5%VOL的天然气,这个数值也恰好就是爆炸下限。
所以5%VOL=100%LEL。
一般测量污水管,检测井等使用这两种测量单位比较好,通过检测数值评估风险等级。
3:PPM是百万量级单位。
PPM测量仪器一般用于地毯式普查以发现微小泄漏。
比如500PPM代表百万容积空气中含有500单位天然气。
因1000000*5%=50000, 5%VOL=100%LEL,所以500PPM=1%LEL。
借用欧标来表示他们的关系。
因甲烷存在于自然界,一般大气中含有1-2PPM甲烷,如果地毯式普查建议将仪器设为10PPM报警。
4:PPM·M积分浓度用于遥测激光巡检仪器。
激光甲烷遥感探测仪测量探测激光束光学路径上的天然气气体的积分浓度。
对于光学路径上局部浓度值不同,气体分布的长度也不同的情况,如果甲烷气体浓度高而光学路径长度小,它们的乘积也可能与甲烷气体浓度低而光学路径长度大的乘积相等,则探测仪所给出的检测结果是一样的。
当探测激光束通过泄漏天然气气团的光学路径长度分别为0.5m 和1m,天然气气团的浓度分别为1000ppm 和500ppm,两种场景中天然气气团的浓度和光学路径长度的乘积相等,则激光遥感探测仪给出的检测数值是相同的。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的单位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的单位,是以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如氢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75%。
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质量比g/m^3来表示的,例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3。
可燃性蒸气的爆炸极限值是由可燃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浓度决定的。
对于可燃液体而言,爆炸下限浓度对应的闪点温度又可以称为爆炸下限温度;爆炸上限浓度对应的液体温度又可以称为爆炸上限温度。
可燃气体或蒸气分子式爆炸极限(%)下限上限氢气H2 4.0 75氨NH3 15.5 27一氧化碳CO 12.5 74.2甲烷CH4 5.3 14乙烷C2H6 3.0 12.5乙烯C2H4 3.1 32乙炔C2H2 2.2 81苯C6H6 1.4 7.1甲苯C7H8 1.4 6.70环氧乙烷C2H4O 3.0 80.0乙醚(C2H5)O 1.9 48.0乙醛CH3CHO 4.1 55.0丙酮(CH3)2CO 3.0 11.0乙醇C2H5OH 4.3 19.0甲醇CH3OH 5.5 36醋酸乙酯C4H8O2 2.5 9常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数据表(LEL/UEL及毒性)物质名称分子式爆炸浓度(V%) 毒性下限LEL 上限UEL甲烷CH4 5 15 ——乙烷C2H6 3 15.5丙烷C3H8 2.1 9.5丁烷C4H10 1.9 8.5戊烷(液体)C5H12 1.4 7.8己烷(液体)C6H14 1.1 7.5庚烷(液体)CH3(CH2)5CH3 1.1 6.7辛烷(液体)C8H18 1 6.5乙烯C2H4 2.7 36丙烯C3H6 2 11.1丁烯C4H8 1.6 10丁二烯C4H6 2 12 低毒乙炔C3H4 2.5 100环丙烷C3H6 2.4 10.4煤油(液体)C10-C16 0.6 5城市煤气 4液化石油气 1 12汽油(液体)C4-C12 1.1 5.9松节油(液体)C10H16 0.8苯(液体)C6H6 1.3 7.1 中等甲苯C6H5CH3 1.2 7.1 低毒氯乙烷C2H5CL 3.8 15.4 中等氯乙烯C2H3CL 3.6 33氯丙烯C3H5CL 2.9 11.2 中等1.2 二氯乙烷CLCH2CH2CL 6.2 16 高毒四氯化碳CCL4 轻微麻醉三氯甲烷CHCL3 中等环氧乙烷C2H4O 3 100 中等甲胺CH3NH2 4.9 20.1 中等乙胺CH3CH2NH2 3.5 14 中等苯胺C6H5NH2 1.3 11 高毒二甲胺(CH3)2NH 2.8 14.4 中等乙二胺H2NCH2CH2NH2 低毒甲醇(液体)CH3OH 6.7 36乙醇(液体)C2H5OH 3.3 19正丁醇(液体)C4H9OH 1.4 11.2甲醛HCHO 7 73乙醛C2H4O 4 60丙醛(液体)C2H5CHO 2.9 17乙酸甲酯CH3COOCH3 3.1 16乙酸CH3COOH 5.4 16 低毒乙酸乙酯CH3COOC2H5 2.2 11丙酮C3H6O 2.6 12.8丁酮C4H8O 1.8 10氰化氢( 氢氰酸) HCN 5.6 40 剧毒丙烯氰C3H3N 2.8 28 高毒氯气CL2 刺激氯化氢HCL氨气NH3 16 25 低毒硫化氢H2S 4.3 45.5 神经二氧化硫SO2 中等二硫化碳CS2 1.3 50臭氧O3 刺激一氧化碳CO 12.5 74.2 剧毒氢H2 4 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炸上限%(V/V),两个V各代表什么
爆炸上限%(V/V)中的两个“V”,分子“V”代表能发生爆炸的气体
体积,而分母“V”代表含有能爆炸的气体的气体混合物总体积.
通常,爆炸极限用爆炸气体占混合气体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爆炸上限%(V/V)指爆炸性气体的上限爆炸体积浓度百分比,高于此值是气体便不会爆炸。
第一个V是爆炸气体体积,第二个V是爆炸气体与空气混合体积。
如21%的氢气,指氢气与空气的体积比是21:79。
爆炸极限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74%。
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
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限时不会爆炸,但能燃烧。
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
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的浓度比例)。
控制气体浓度是职业安全不可缺少的一环。
加入惰性气体或其他不易燃的气体来降低浓度。
在排放气体前,可以以涤气器、吸附法来清除可爆的气体。
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的单位,是以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如氢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75%。
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质量比g/m3来表示的,例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3。
向左转|向右转
爆炸界限
编辑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80%。
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
在低于爆炸下限和高于爆炸上限浓度时,既不爆炸,也不着火。
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
中文名
爆炸界限
爆炸极限
为12.5%~80%
单位
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适用
煤气、水煤气、天然气等混合气
目录
1. 1简介
2. 2爆炸极限的单位
3. 3爆炸极限计算
4. ▪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1.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2. ▪多种可燃气体组成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3. 4达到爆炸极限过程
1. 5可燃性蒸气的爆炸极限值
简介
编辑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时,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这是因为爆炸极限越宽则出现爆炸条件的机会就多;爆炸下限越低则可燃物稍有泄漏就会形成爆炸条件;爆炸上限越高则有少量空气渗入容器,就能与容器内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条件。
应当指出,可燃性混合物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虽然不会着火和爆炸,但当它从容器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触空气时却能燃烧,仍有发生着火的危险。
点燃在空气中的气体,气体可能会引爆,或者会很快停止。
是哪个情况,是由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来决定的。
当气体浓度太低,没有足够燃料来维持爆炸;当气体浓度太高,没有足够氧气燃烧。
气体只有在两个浓度之间才可能引爆,这两个浓度称为爆炸下限(LEL)、爆炸上限(UEL),惯以百分比表示。
它们是气体的爆炸极限(又称爆炸界限)。
控制气体浓度是职业安全不可缺少的一环。
加入惰性气体或其他不易燃的气体来降低浓度。
在排放气体前,可以以涤气器、吸附法来清除可爆的气体。
爆炸极限的单位
编辑
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的单位,是以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如氢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75%。
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质量比g/m3来表示的,例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3。
爆炸极限计算
编辑
爆炸反应当量浓度、爆炸下限和上限、多种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计算方法如下: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爆炸性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的浓度比例,在恰好能发生完全的化合反应时,则爆炸所析出的热量最多,所产生的压力也最大。
实际的反应当量浓度稍高于计算的反应当量浓度,这是因为爆炸性混合物通常含有杂质。
可燃气体或蒸气分子式一般用CαHβOγ表示,设燃烧1mol气体所必需的氧摩尔数为n,则燃烧反应式可写成:
CαHβOγ+nO2→生成气体
按照标准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0.9%,则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X(%),可用下式表示:
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为Xo(%),可用下式表示:
也可根据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2n的数值,从表1中直接查出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
其中。
可燃气体(蒸气)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各种可燃气体和燃性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可用专门仪器测定出来,或用经验公式估算。
爆炸极限的估算值与实验值一般有些出入,其原因是在计算式中只考虑到混合物的组成,而无法考虑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仍不失去参考价值。
1)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所需的氧原子数估算有机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其经验公式如下。
爆炸下限公式:
(体积)
爆炸上限公式:
(体积)
式中L下——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
L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
n——1mol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某些有机物爆炸上限和下限估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如表2:
表2 石蜡烃的化学计量浓度及其爆炸极限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从表中所列数值可以看出,实验所得与计算的值有一定差别,但采用安全系数后,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仍可供参考。
2)根据化学当量浓度计算爆炸极限和爆炸性混合气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当量浓度,可以估算有机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
计算公式如下:
此计算公式用于链烷烃类,其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误差不超过10%。
例如甲烷爆炸极限的实验值为5%~15%,与计算值非常接近。
但用以估算H2、C2H2以及含N2、Cl2等可燃气体时,出入较大,不可应用。
多种可燃气体组成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由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爆炸混合气的爆炸极限,可根据各组分的爆炸极限进行估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m——爆炸性混合气的爆炸极限(%);
L1、L2、L3、Ln——组成混合气各组分的爆炸极限(%);
V1、V2、V3、…Vn——各组分在混合气中的浓度(%)。
V1+V2+V3+…Vn=100
该公式用于煤气、水煤气、天然气等混合气爆炸极限的计算比较准确,而对于氢与乙烯、氢与硫化氢、甲烷与硫化氢等混合气及二硫化碳的混合气体,则计算的误差较大,不得应用。
——摘自《安全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达到爆炸极限过程
编辑
explosive limit 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助燃性气体形成的均匀混合系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引起爆炸的浓度极限值。
助燃性气体可以是空气、氧气或其他助燃性气体。
一般情况提及的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极限。
能够引起爆炸的可燃气体的最低含量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
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化。
一般规律是: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
因为系统温度升高,分子内能增加,使原来不燃的混合物成为可燃、可爆系统。
系统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这是由于系统压力增高,使分子间距离更为接近,碰撞几率增高,使燃烧反应更易进行。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
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有反常现象)。
混合系中所含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
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范围就越小。
当管径(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散出的热量就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便会中断熄灭。
火焰不能传播的最大管径称为该混合系的临界直径。
点火能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点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不等都会使爆炸极限扩大。
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触的封闭外壳的材质、机械杂质、光照、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到爆炸极限范围。
可燃性蒸气的爆炸极限值
编辑
可燃性蒸气的爆炸极限值是由可燃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浓度决定的。
对于可燃液体而言,爆炸下限浓度对应的闪点温度又可以称为爆炸下限温度;爆炸上限浓度对应的液体温度又可以称为爆炸上限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