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苏武传文言知识点归纳

苏武传文言知识点归纳

官职与称谓
典属国
负责属国的外交事务。
都尉
武官,负责地方治安。
官职与称谓
骑都尉
统领骑兵,隶属于光禄勋。
使者
奉命出使,传递皇帝的命令。
官职与称谓
01
02
03

古代对地位相当的人的尊 称,你可以称这位君的属 国臣子为大夫。
大夫
古代对其他男子的尊称, 你可以称这位大夫为将军。
将军
古代对武将的尊称,你可 以称这位将军为郎中。
古代天文地理知识 天文 01
二十八宿是古人观测天象的重要参照物。
03
02
古代人们通过对天象的观测,推算节气和吉 凶祸福。
04 地理
古代中国地理环境复杂,有山川、河流、 湖泊等多种地貌。
05
06
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 化传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v. 报答。
特殊实词

adj. 稍微。

n. 增加。

v. 离开。
v. 回来。 v. 嫁。
adj. 年长。
还 适

02 重要虚词
之、其、而、以、于、乃等常用虚词

代词,相当于“他”、“她”、 “它”;有时也作结构助词“的”。

代词,相当于“他”、“她”、 “它”;也用于表示反问、加强语气 等。
被动句
总结词
被动句在《苏武传》中常用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突出主语的被动状态和遭受的 命运。
详细描述
被动句的特点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是主语,而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在《苏武传 》中,这种句式常用于描述人物的遭遇和命运,强调人物的被动状态和不幸。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
第一段重点词句
判断句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介词,表原因,因为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使……归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以……身份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5.置币遗单于 财物
赠送
第二、三、四段重点词句
1.会缑王与长水虞 省略刚句好,“谋反”后省
通过
通“叛”
状语 后置
9.反欲斗两主
宾语
10.若知我不降明 前置
使动用法,使……争斗 你
状语 后置
12..白乃单 幽武于置告大诉窖中省禁略句闭“,之“于置句,“以”
3.匈奴以为神 把……后当省作“之”
4.羝乳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生育 才
5.别其官属常惠 隔离
等,各置他所
消灭
7.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 还
8.皆为陛下所成就 被动句
提拔
9.兄弟亲近
成为皇帝的亲近之臣
10.子卿壹听陵言 11.自分已死久矣
料定 副词,一定,务必
12.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通“襟”;通
第九、十段重点词句
1.汉求武等
寻求
2.得夜见汉使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如惠语以让单于
责备
4.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道歉 确实活着
常等谋反匈奴中
“于”
2.以货物与常
财物,古今异义
3.其一人夜亡 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4.虞常生得
被活捉
被动句,“见”表被动
宾语前置
1.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话 告诉
2.事如此,此必及我。
连累
3.见犯乃死,重负国。 才 更加 对不起 4.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假使

高中语文《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1.通假字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⑾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女弟: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12.会论虞常。

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13.以货物与常。

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3.词类活用①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苏武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苏武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苏武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一、文学常识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文化知识:①字:古人不仅有“名”,还有“字”,而且“名”和“字”分开使用。

“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取的。

“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关联的名字,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以便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是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②年号:帝王用来纪年的名称。

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忧外患等大事、要事时,会更改年号,个皇帝可能不止一个年号。

如文中“天汉”,是汉武帝的一个年号。

③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表示尊敬对方。

④黄门驸马:古代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二、重要词语释义武,字子卿。

少以(因为)父任(被任用),兄弟并为郎。

稍(渐渐)迁至移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匈奴),数通使(互派使者)相窥观。

苏武传的文言文知识点

苏武传的文言文知识点

苏武传的文言文知识点苏武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言文作品,其内容讲述了汉朝时期苏武被放逐至北方边境的故事。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精炼,是学习文言文的优秀范本。

以下是苏武传的文言文知识点:一、文言文基本句式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相对固定,能够熟悉掌握这些句式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

常见的文言文基本句式包括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补结构、倒装结构等。

在苏武传中,这些句式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文言文词汇文言文的词汇较为古老独特,学习苏武传可以积累并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

比如,“苟”、“乃”、“斩木为兵”等词汇经常出现在苏武传的文本中,通过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

三、文言文修辞手法苏武传中运用了一些常见的文言文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对仗等。

这些修辞手法使文本更富有表现力,展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

通过学习修辞手法,可以提高对苏武传的理解和欣赏。

四、文言文语法特点文言文语法较为独特,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例如,在苏武传中,常见的文言文特有的语法结构有“一……就……”、“既……又……”等。

学习这些语法特点可以增进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五、阅读理解与注释苏武传作为一部经典之作,有许多注释和解读可供参考。

在阅读苏武传时,建议阅读相关的注释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背景、作者的用意以及故事的内涵。

总结:通过学习苏武传的文言文知识点,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同时,苏武传作为一部重要的文言文作品,也值得我们加以阅读与欣赏。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生动地刻画了苏武这位忠贞爱国的英雄人物形象。

以下是对《苏武传》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一、文学常识1、作者与作品《苏武传》出自班固的《汉书》。

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间的历史。

2、体裁《苏武传》是人物传记,以苏武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展现了他在困境中坚守气节的高尚品质。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2)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派遣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③恐前语发被揭发4、词类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用作动词,下(2)杖汉节牧羊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用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4)羝乳乃得归乳:名词用作动词,生子(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三、重点句子翻译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手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2、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侮辱后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3、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详细记述了苏武在匈奴的遭遇以及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以下是对《苏武传》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一、文学常识1、作者: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他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体裁:史传文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出使(2)发①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②恐前语发揭露、暴露(3)当①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②副有罪,当相坐应当4、词类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作动词,下(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作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作动词,执、拄(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三、重点句子翻译1、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译文: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朝袭击他,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2、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译文: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个案件。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以前(与虞常)的谈话被揭发,把情况告诉了苏武。

3、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译文: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想要自杀,张胜和常惠一起制止了他。

4、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译文: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1)请毕今日之马雚马雚:通“欢”,欢聚(12)且单于信女女,通“汝”,你二、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位列将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列: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9)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近(亲密地接近)(10)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11)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1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14)虞常果引张胜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15)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三、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苏武传文言知识

苏武传文言知识

以货物与常
古义:趁这时。 相当于所以。
古义:一般财物。今义:指 供出售的物品。
今义: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虚心欲相待
古义:拿着。 理。
今义:料
古义:使心虚,不计前嫌。 今义:谦虚。
皆为陛下所成就
欲因此时降卧起操持
古义:栽培,提
拔。
今义:业绩。
且陛下春秋高
01



4.名词作状语
朝夕遣人候问武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剑斩虞常已 剑:名词作状语,用剑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得夜见汉使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被动句
见犯乃死,重负国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加以老母系保宫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
苏武传》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 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与旃毛并咽之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jǔ ) 空自苦亡人之 地 信义安所见乎
畔:通“叛”,背叛。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去:通“弆”jǔ,收藏。( ) 亡:通“无”,没有。 见:通“现”,显现。
就 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
省略句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乃幽武置大窖中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匈奴以为神
四.宾语前置句 何以复加? 何谓相坐? 何以汝为见? 信义安所见乎? 子卿尚复谁为乎? 何以过陵?
定语后置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状语后置句
为降虏于蛮夷 效死于前
古义:年纪。今义:春 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苏武传知识点整理

苏武传知识点整理

苏武传知识点整理《苏武传》是《汉书》中的名篇,记载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坚守气节,最终得以归汉的事迹。

以下是对《苏武传》知识点的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苏武传》出自班固所著的《汉书》。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的著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体裁《苏武传》是一篇人物传记。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长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出使(2)发①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②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3)引①虞常果引张胜招供②引佩刀自刺拔出4、词类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用作动词,下(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用作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用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三、特殊句式1、倒装句(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留在汉者匈奴使”(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蛮夷为降虏”2、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表被动(2)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表被动四、文章内容理解1、苏武形象苏武是一个忠君爱国、坚守气节、坚韧不拔的人物形象。

他在匈奴十九年,历尽艰辛,始终手持汉节,不向匈奴屈服,表现出对汉朝的忠诚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2、情节梳理文章主要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单于多方威逼利诱,苏武始终不屈服,最后被流放北海牧羊,最终得以归汉的故事。

《苏武传》文言知识点梳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点梳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1)请毕今日之马雚马雚:通“欢”,欢聚(12)且单于信女女,通“汝”,你二、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位列将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列: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9)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近(亲密地接近)(10)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11)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1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14)虞常果引张胜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15)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三、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苏武传文言知识

苏武传文言知识
1.判断句 1.判断句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缑王者,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被动句 2.被动句 见犯乃死, 见犯乃死,重负国 缑王等皆死,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加以老母系保宫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武父子亡功德, 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
3.省略句 3.省略句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乃幽武置大窖中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匈奴以为神
五、成语积累
肝脑涂地: 肝脑涂地: 原指战乱中惨死, 原指战乱中惨死,后用来表示牺牲生 命。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 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 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 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 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 单于听后,只好让苏武回汉。后来, 单于听后,只好让苏武回汉。后来, 人们就用“鸿雁” 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 信的人。 信的人。
4.宾语前置句 4.宾语前置句 何以复加? 何以复加? 何谓相坐? 何谓相坐? 何以汝为见? 何以汝为见? 信义安所见乎? 信义安所见乎? 子卿尚复谁为乎? 子卿尚复谁为乎? 何以过陵? 何以过陵?
5.定语后置句 5.定语后置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乃遣武 持节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6.状语后置句 6.状语后置句 为降虏于蛮夷 效死于前
以货物与常 货物与常 古义:一般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古义:一般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因此时降武 时降武。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陵降,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虚心欲相待 虚心欲相待 古义:使心虚,不计前嫌。今义:谦虚。 古义:使心虚,不计前嫌。今义:谦虚。 卧起操持 卧起操持 古义:拿着。 古义:拿着。 今义:料理。 今义:料理。 皆为陛下所成就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业绩。 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业绩。

《苏武传》文言词句知识分类梳理

《苏武传》文言词句知识分类梳理

《苏武传》文言词句知识分类梳理一、通假字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⑾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二、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女弟: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12.会论虞常。

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13.以货物与常。

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三、词类活用①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记载了苏武出使匈奴的经历及其坚贞不屈的气节。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1、作者: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的历史。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等同。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出使)(2)发①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②单于子弟发兵与战(派遣)4、词类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用作动词,下。

(2)杖汉节牧羊: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用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三、重点句子翻译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2、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苏武说:“我料想自己已经是死去很久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您的面前!”3、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李陵和卫律的罪过简直是通天了!四、内容理解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之间战争不断。

苏武出使匈奴,本是为了缓和双方关系。

2、苏武在匈奴的遭遇苏武出使匈奴后,因副使张胜参与谋反,牵连到苏武。

匈奴单于多次威逼利诱,试图让苏武投降,但苏武始终坚贞不屈。

3、苏武的气节表现(1)面对卫律的威胁利诱,苏武不为所动,严词拒绝。

(2)在北海牧羊期间,苏武生活极其艰苦,但仍坚守汉节,不忘使命。

文言文《苏武传》课内知识点梳理

文言文《苏武传》课内知识点梳理

文言文《苏武传》课内知识点梳理推荐文章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归纳热度: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梳理热度: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热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热度: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基础知识全盘梳理热度:《苏武传》通过许多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热情讴歌了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重要知识点,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诗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掌握好这些内容才能在文言文考试中运筹帷幄。

《苏武传》知识点梳理一、《苏武传》通假字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始以疆壮出疆:通“强”,强壮。

二、《苏武传》古今异义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位列将古义:位;官位。

今义:位置、地位。

列:一般的,普通的。

今义:排列。

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三、《苏武传》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 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
旃 通“毡”,毛织的毡毯。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 通“弆”,收藏。
4.请毕今日之驩
驩 通“欢”,欢聚。
5.信义安所见乎
见 通“现”,表现。
9.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栽培、提拔。
10.武等实在 古:确实存在。
今:业绩。 今:诚实、老实。
谢谢大家聆听!!!
18
一、意动
三、词类活用
1.单于壮其节 壮:adj的意动,以……为壮,
对……感到钦佩。
2.诚甘乐之
乐:adj的意动,以……为乐。
二、名词作动词
1.天雨雪
雨, n-v,下
2.羝乳乃得归
乳, n-v,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 n-v,拄着
4.惠等哭,舆归营 舆, n-v,抬,用车子抬
5..武能网纺繳,檠弓弩
以何见汝为 为谁 以何
信义见安所乎?
五、一词多义
1.因厚赂单于/ 欲因此时降武 趁机
因 2.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通过,经由
3.因泣下霑衿
于是
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凭借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凭借(以)……身份
3.恐前

5.蹈其背以出血
来,表目的
6.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在……时候
网, n-v,结网; 檠, n-v,用檠矫正弓弩
三、使动
1. 欲因此时降武 2. 王必欲降武 3. 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使……投降。
4.空以身膏草野 5.反欲斗两主 6.何久自苦如此
膏,使动,使……肥沃。 斗,使动,使……争斗。 苦,使动,使……受苦。
7.屈节辱命,虽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2、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与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与”用
12.会论虞常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与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3、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她吃的、喝的。

4、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语
(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
(1)绝不饮食食:给她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3)廪食不至食:粮食。

(4)给其衣食食: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

(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与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②与旃毛并咽之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⑤信义安所见乎
⑥法令亡常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⑧武父子亡功德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⑩前以降及物故
2、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 今义:姐姐(妹妹)与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 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 。

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古义: 今义:常作连词“与”用
12.会论虞常古义: 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古义: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古义: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3、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
(3)反欲斗两主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
(6)王必欲降武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
(2)羝乳乃得归乳:
(3)杖汉节牧羊杖: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
(5)惠等哭,舆归营舆: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
(7)绝不饮食饮食:
4、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3)单于使使晓武。

②语
(1)以状语武
(2)如惠语以让匈奴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
(2)引佩刀自刺
④食
(1)绝不饮食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3)廪食不至
(4)给其衣食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3)恐前语发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为降虏于蛮夷。

(3)何以汝为见。

(4)子卿尚复谁为乎。

(5)何以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