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基础知识练习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柳宗元(773—819),字,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代著名文学家,“”之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简练。

有《》《》等留存。

“小石潭”是作者所游览的一个地方,“记”是古代的一种。

题目表明这是一篇。

【答案】子厚柳河东唐唐宋八大家柳河东集文体游记【解析】学生应该识记重要的作家作品等常识,对其身世及写作特点的了解,有利于理解作品,也能感受其情怀,对提高文学素养大有帮助。

2.指出下列每组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A. 参差(cēn cī )寂寥(jì liáo )摇缀(yáo zhuì)B. 篁竹(huánɡ zhú)幽邃(yōu suì)为坻(wéi dǐ)C. 为嵁(wéi kān)佁然(yǐ rán )俶尔(shūěr )D. 翕忽(xī hū)差互(cīhù)悄怆(qiāo chuànɡ)【答案】C【解析】俶尔(chùěr )3.解释词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②、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__④、伐竹取道。

伐:________ _ 取:________ _⑤、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答案】⑴向西走;往西走。

⑵以……为乐。

⑶在空中游动。

⑷伐:砍伐。

取:开避。

⑸格外。

【解析】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

因此要格外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做到准确翻译。

4. 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10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áng zhú( ) qīng liè( ) pèi huán( )jìliáo( ) ( yǐ) ()然( chù)()尔( xi )()忽犬牙(cī)()互( qiǎo )()怆幽( suì)()2.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隔篁竹,,如鸣珮环。

(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总体写游鱼大体数量和潭水空明清澈的句子是“_ _,”。

(3)《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特点的句子是“_ ,”。

(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的句子是“_ _,”。

(5)山川之美,自然之盛,自古就是文人学士的讴歌对象。

古人对山川自然的赞美,总是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挚爱,也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陶渊明描绘的理想生活环境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落英缤纷_”。

(《桃花源记》)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水潭,在柳宗元笔下,也是亲切可爱:“为坻,为屿,为,为岩。

,,”。

(《小石潭记》)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山水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到柳宗元时才真正确立,而“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最杰出的代表。

《小石漕记》就是其中的经典名篇。

B.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韩昌黎他的散文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写山水的游记,著有《柳河东集》。

他的诗文与韩愈齐名,人称“韩柳”。

C.《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

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D.古体诗种类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诗、乐府诗、歌行体等。

其特点是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泛,篇幅长知不限。

4.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水尤清冽尤:_(2)闻水声闻:(3)为坻,为屿,坻:_(4)青树翠蔓翠蔓:(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许:(6)怡然不动怡然:(7)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俶尔: 翕忽:(8)悄怆幽邃悄怆: 邃:_(9)以其境过清清:5.一词多义。

小石潭记》练习(内容全面,附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内容全面,附答案)

• • • • • • • • • • • • • • • • •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从:自,由。 2.下见小潭。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形容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彻 :形容词作动词,照到。 5、俶尔远逝。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感到快乐。 12.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作为随从。从,跟从。 13. 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14.近岸。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1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形容词作量词,大约。 16.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 [6]全石以为底:(潭)把整块石头作为底部。以为:把...作为。 • [7]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卷:弯曲。以:相当于“而”,表修饰。 • [8]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chí ),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ān),高低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 [9]翠蔓:翠绿的藤蔓。
• 四、用原文回答: •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洌。 •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③、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属于“永州八记”之一,其中“小石潭”位于永州。

2. 文章开篇描述了作者“下马观之”,表明作者对小石潭的自然景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潭中鱼可百许头”,用以形容潭水清澈,鱼儿游动的情景。

4.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小石潭的自然景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不是《小石潭记》中所描绘的景物?A. 清澈的潭水B. 翠绿的竹林C. 游动的鱼儿D. 飞舞的蝴蝶答案:D2.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了“皆若空游无所依”,这一句是用来形容:A. 潭水的清澈B. 鱼儿的游动C. 竹林的茂密D. 石头的坚硬答案:B三、判断题1. 《小石潭记》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散文。

(对)2. 文章中提到的“小石潭”位于北京。

(错)3. 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对)四、简答题1. 请简述《小石潭记》中“小石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答:小石潭位于永州,是一处自然景观。

其特点为潭水清澈,鱼儿游动,周围环境幽静,给人以宁静之感。

2.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是如何表达对自然美的感悟的?答:柳宗元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如“皆若空游无所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五、论述题1. 论述《小石潭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小石潭记》是唐代散文的典范,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其影响深远,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研究古代散文和自然美学的重要文献。

2. 分析《小石潭记》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答:《小石潭记》通过描写一个小石潭的自然景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使得作品在有限的篇幅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思考。

小石潭记练习卷知识清单含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卷知识清单含答案

《小石潭记》古今异义1.小生:古义:_________________(崔氏二小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 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_(乃记之而去)今义:前往,到某处。

3.闻:古义:_________________(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_________________(不可久居)今义:住。

5.布:古义: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6.许:古义:_________________(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允许、准许。

7.佁(yǐ)然:古义:_________________(佁然不动)今义:静止的样子。

8.清: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今义)今义:清晰,清净等。

9.以为:古义:_________________(全石以为底)今义:认为等。

一词多义1.可:(1)_________________(潭中鱼可百许头)(2)_________________(明灭可见;不可久居)2.从:(1)_________________(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_________________(隶而从者)3.清:(1)_________________(水尤清冽)(2)_______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4.差:(1)_________________参差不齐(参差披拂)(2)_________________(其岸势犬牙差互)5.见:(1)_________________(才美不外见)(2)_________________(明灭可见)6.乐:(1)_________________(心乐之)(2)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7.以:(1)_______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2)_________________(卷quan石底以出)(3)_________________(全(quán石以为底)8.而:(1)_________________(乃记之而去)(2)_________________(隶而从者)(3)_________________(潭西南而望)9.游:(1)_____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2)_________________(同游者)10.环:(1)_________________(如鸣佩环)(2)_________________(四面竹树环合)11.为:(1)_________________(卷(quán)石以为底)(2)_________________(为岩)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完整word版)小石潭记知识点练习试卷(答案)

(完整word版)小石潭记知识点练习试卷(答案)
小石潭记知识点
一、注解
篁竹:成林的竹子。
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清洌:清澈。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翠蔓:翠绿的茎蔓。
(1)环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 (2)清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明灭可见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不可久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4、C
5、B
6、1.略2.C 3、略4、略
5.游览的先后顺序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
6.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7.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8.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基础知识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基础知识测试题

小石潭记》基础知识测试题、基础部分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篁竹(hud 玛)清冽(1 i aB.为坻(chD 为嵁(kan )C.参差(c en c i )佁然(y DD.俶尔(s h Q 翕忽(x 》2.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 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 佁然不动。

——(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 凄神寒骨。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4、 下列加粗的词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B .皆着空游无所依.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D .其岸势犬牙差互5、 填空。

① 本文选自《 _______ 》。

作者 ___________ ,字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朝著名 _________ 。

② 作者被贬为 __________ 司马时,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合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点明发现并寻到小石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 , _______ 。

点明小石潭中水的特征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文中用 _________ 写溪流的形状;用 _______________ 写溪水的情态;用 _____________ 写岸势。

6、 翻译(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参考答案:一、1.D chu 2、B (大约有一百来条)① 闻水声,如鸣.佩环()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⑤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⑦以其境过清 , 不可久居( ) ② 心乐之( )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⑧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①作响②对……感到高兴③表示对数量的估计④映⑤忽然⑥深⑦凄清,冷清⑧或现或隐4 、B 5 、①《柳河东集》柳宗元子厚唐文学家②永州《永州八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清冽④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差互6、(1)(鱼儿)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写了自己与小石潭的关系是()。

A. 爱憎分明B. 深恶痛绝C. 见仁见智D. 无可辨别答案:C2.作者为何感到“心旷神怡”()。

A. 小石潭清幽B. 鸟鸣花香C. 游人稀少D. 四季如春答案:A3.“飞泉溅玉”中的“玉”意味着()。

A. 石潭B. 水花C. 美景D. 游人答案:B4.作者对小石潭的感情可以用下列哪一个词来概括()。

A. 感激B. 喜爱C. 反感D. 惊讶答案:B二、填空题1.小石潭位于()。

答案:苏州2.《小石潭记》是哪位明代文学家所写的()。

答案:宋濂3.作者在《小石潭记》中用了哪个成语来形容小石潭的飞泉()。

答案:飞泉溅玉4.小石潭被作者称为()。

答案:胜景三、简答题1.简述小石潭为作者带来的心理变化。

答:小石潭让作者感到心旷神怡,他曾经对石潭的平凡毫不关心。

在逐渐接触后,作者对小石潭的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小石潭产生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作者感慨于小石潭的飞泉溅玉,形容小石潭为“此石乃天下石”。

小石潭让作者感到山中妙趣横生,使他对生活和自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味,深入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展现出丰富的情感色彩。

2.简述小石潭的特点。

答:小石潭位于苏州,是一处胜景。

作者用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特点。

小石潭的飞泉溅玉,形成了壮丽的水景,小石潭中心的小岛更增添了亮点。

作者赞美小石潭是天下石,说明其形态具备独特之美,称之为胜景不为过。

小石潭的环境十分清幽,没有人烟,使得景色更加幽雅。

作者在小石潭的游玩中,感到心旷神怡,以此来形容了小石潭的清幽特点。

小石潭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尽管作者觉得这会破坏小石潭的幽静,但也表明小石潭的美丽与吸引力。

四、问答题1.“花径”在《小石潭记》的第一段中出现了多少次?答:一次。

2.作者如何描述小石潭的飞泉?答:作者通过“飞泉溅玉”这个成语来形容小石潭的飞泉,突出了其壮丽景色。

小石潭记复习题答案

小石潭记复习题答案

小石潭记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2. 文中描述的小石潭位于永州城西。

3. 潭水清澈见底,潭中鱼儿自由自在,仿佛在空气中游动。

4. 潭水四周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牛马,有的像虎豹。

5. 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二、选择题
1.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A)
A. 柳宗元
B. 王安石
C. 苏轼
D. 欧阳修
2. 文中提到的小石潭位于(B)
A. 永州城东
B. 永州城西
C. 永州城南
D. 永州城北
3. 潭水清澈,鱼儿仿佛在(C)中游动。

A. 泥土
B. 石头
C. 空气
D. 水草
4. 潭水四周的石头形态各异,其中没有提到的是(D)
A. 牛马
B. 虎豹
C. 龙蛇
D. 凤凰
5. 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对(A)的热爱。

A. 自然美景
B. 官场生活
C. 都市繁华
D. 乡村宁静
三、简答题
1. 描述《小石潭记》中潭水的特点。

答:潭水清澈见底,水面平静如镜,水中鱼儿自由自在,仿佛在空气中游动,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2.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3. 《小石潭记》中提到的石头有哪些特点?
答:潭水四周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牛马,有的像虎豹,有的像龙蛇,它们或立或卧,或大或小,给小石潭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生动。

小石潭记基础知识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小石潭记基础知识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小石潭记基础知识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A. 苏轼B. 柳宗元C. 欧阳修D. 王安石答案:B解析:《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

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篁竹(huáng)B. 为坻(chí)C. 参差(cēn cī)D. 悄怆(qiāo chuàng)答案:D解析:“悄怆”应读“qiǎo chuàng”。

3.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水尤清冽(凉)B. 俶尔远逝(忽然)C.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D. 以其境过清(清澈)答案:D解析:“以其境过清”的“清”是“凄清”的意思。

4.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以其境过清”中“以”相同的一项是()A. 全石以为底B. 卷石底以出C. 不以物喜D. 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C解析:“以其境过清”中“以”是“因为”的意思,C 项“不以物喜”中“以”也是“因为”;A 项“以”是“把”;B 项“以”相当于“而”;D 项“以”是“来”。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 心乐之C. 皆若空游无所依D. 其岸势犬牙差互答案:C解析:A 项“西”是名词作状语,向西;B 项“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D 项“犬牙”是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C 项“空”不是词类活用。

6. 与“潭中鱼可百许头”中“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不可知其源B. 高可二黍许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 珠可历历数也答案:B解析:“潭中鱼可百许头”中“可”是“大约”的意思,B 项“高可二黍许”中“可”也是“大约”;A 项“可”是“能够”;C 项“可”是“可以”;D 项“可”是“可以”。

7.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环碰撞的声音。

B.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小石潭记》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词语1.词类活用【西】向西。

【空】在空中。

【西南】向西南。

【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2.古今异义【小生】古:旧时对后辈的称谓。

也指年轻人。

今:指戏曲中扮演的年轻人的一类角色。

3.一词多义【以】①全石以为底(把)②卷石底以出(而)③以其境过清(因为)【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成为)【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凄清)【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知其源(能)4.常规词语【篁(huáng)竹】竹林。

【珮(pai)环】玉制装饰物。

【尤】格外。

【清冽】清凉。

冽,寒冷。

【以为】作为。

【卷(quán)】弯曲。

【坻(chí)】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kān)】不平的岩石。

【蒙】覆盖,遮掩。

【络】缠绕。

【缀】连结。

【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

【披拂】随风飘动。

披,开,分散。

拂,摆动。

【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依】依靠。

【澈】通透,有“照”的意思。

【布】散布,铺开。

【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俶(chù)尔】忽然。

【逝】去,离开。

【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

【势】姿态。

【差(cī)互】参差不齐。

【源】源头。

【环合】环绕。

【寂寥】静寂。

【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

小石潭记》练习题(有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有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有答案)小石潭记》练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什么?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什么?直接写XXX的语句:水尤清洌。

借XXX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日光下澈,XXX上。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指方向。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形容地形险峻。

⑶凄神寒骨(凄神:)形容凄凉、萧索的气氛。

⑷悄怆幽邃:形容寂静、幽深的气氛。

⑸隶而从者(隶而从:)指追随、跟随。

4.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XXX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作者XXX时的心情:喜悦、欣赏。

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凄凉、孤独。

6.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却又无处不在写水。

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表现水的清澈、明亮和静谧。

整段文字没有直接写到水,但是通过其他元素的描写来无处不在地写到了水。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多选)A、闻水声,如鸣佩环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XXX远逝,往来翕忽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8.解释下列多义词:⑴环:如鸣佩环(指环状);四面竹树环合(指环绕、包围)。

⑵清:水尤清洌(指清澈);以其境过清(指清幽)。

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指数量大约);不可知其源(指无法知晓)。

9.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写鱼静态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⑵写鱼动态的句子:XXX远逝,往来翕忽。

⑶写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

10.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潭水的清冷、四周的寂静和自己内心的忧伤。

二、阅读理解、分析1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从XXX向西行走120步。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四面的竹树环绕,寂静无人,凄凉萧索,悄然幽深。

因为环境过于清幽,不适合久居,只能记录下来后离开。

12.回答下边的问题。

《小石潭记》基础练习

《小石潭记》基础练习

第10课小石潭记基础练习一、文学常识。

1. 本文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重点词语。

2. 水尤清冽.3. 为.坻,与屿4. 潭中鱼可百许.头5.皆若空游无所依.6.佁然..不动7.俶尔..远逝8.往来翕忽..9.其岸势犬牙差互..10.悄怆..幽邃11.以其境过.清12.不可久居.三、一词多义。

13. 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14. 而潭西南而望乃记之而去隶而从者四、词类活用。

15. 斗.折蛇.行( )16. 其岸势犬牙..差互( )17. 凄.神寒.骨( )1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19. 皆若空.游无所依( )20. 心乐.之( )五、古今异义。

21. 全石以为..底(古义:今义: )22. 崔氏二小生..(古义:今义: )六、翻译句子。

23.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4.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5.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6.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七、重难点分析。

27.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八、课外拓展【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

转尚书礼部员外郎。

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学案
一、解释文中加点(线)的词:
1、隔篁竹
2、如鸣佩环
3、水尤清冽
4、全石以为底
5、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潭中鱼可百许头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9、怡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0、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2、寂寥无人13、悄怆幽邃
14、不可久居15、同游者16、隶而从者
17、崔氏二小生
二、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
1、乐心乐之
2、清水尤清冽
似与游者相乐以其境过清
3、全石以为底
4、为为坻,为屿
以卷石底以出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5、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6、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而乃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
三、解释下面词类活用的现象: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如鸣佩环
3、心乐之
4、下见小潭
5、皆若空游无所依
6、俶尔远逝
7、潭西南而望8、斗折蛇行
9、其岸势犬牙差互10、凄神寒骨
四、翻译并积累下面的特殊句式:
1、全石以为底
2、卷石底以出
2、坐潭上
五、阅读《小石潭记》,回答后面的问题。

1.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人名)。

(1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

(2分) 6.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分)
句子:
理由:
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4分)
8.理解填空。

(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⑧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9.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

(5分)
六、阅读2007年湖北省随州市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黔之驴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 àng):跳跃。

⑧(hǎ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