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中介文化对目的语文化习得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介语、中介文化对目的语文化习得的启示[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
二语习得的最终目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建立起了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中介语,而母语的文化迁移和文化定型也使得二语学习者构建起一套中介文化体系。中介语及中介文化的研究对于目的语文化习得具有一定启示。
[摘要]中介文化目的语文化文化定型文化迁移
一、引言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关于学习者对于第二语言的掌握程度或俗称外语水平(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的界定,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为许多人所接受的说法是:二语习得者应具备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即语言能力。Hymes于1972年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并指出“语言能力”只是一种语法能力,而“交际能力”实际上是对二语习得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即:既要具备语言能力(掌握语法规则),又要具备在一定情景下能灵活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二语/外语学习者在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既非母语,又非目的语,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语言体系,即“中介语”(interlanguage)。相应地也产生一种区别于母语文化及目的语文化的“中介文化”(inter-culture)。关注“中介文化”对于目的语文化习得具有一定启示。
二、“中介语”及“中介文化”
(一)中介语
1.中介语的概念及理论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指存在于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由学习者创造,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具有独立性、合法性的语言系统。它反映所有外语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认知发生和发展的特征,是一种普遍的、抽象的中介语语言体系(the interlanguage continuum),也称“中介语连续体”。它兼有母语和目的语双重特征,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但永远不能成为目的语。现在外语学习者的外
语普遍被称为“interlanguage”。
2.中介语形成的原因
中介语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迁移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涉及到语言习得,语言迁移即指学习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在运用已掌握的母语知识来帮助习得新的语言主。学习者在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会试图借助于母语中的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母语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称之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它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而消极的影响会阻碍学习者获取目的语知识,称之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外语学习者常常会把一些规则当作普遍的规则来使用,将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简单化,从而创造出一些目的语中没有的结构变体。这种结构变体没有母语的特征,却反映了目的语的特征。例如,有的外语学习者会错把动词过去式形式-ed加在go 之后,写成goed。
训练转移(Transfer due to the effects of teaching)。通过教学使学习者习得某一规则,倘若讲解或训练不当,就会使学习者出现中介语偏误。例如,有的教师自身英语发音不准,会导致其学生在发同样的音时也会不准确;在练习中过多地使用he,而she的使用频率较低,会使学习者在应该用she的地方无意识地用成he。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学习策略是指外语学习者在学习某种语言时,他们的语言能力还没有达到熟练运用(proficiency)的程度,却试图对该语言进行策略性处理。最常用的策略是将目的语简化,最明显的简化体现在语法上,如冠词的添加、复数的使用及时态的运用等。
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交际策略是指说话者在遇到交际困难时运用的一套成系统的技巧。随着目的语知识水平的发展,外语学习者会从以母语为基础的策略转到以目的语为基础的策略。外语学习者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从而不断构建、审视和调整那个新语言的心理模式,沿着中介语连续体的路径,从母语转化到目的语。
(二)中介文化
1.文化定型与中介文化
“定型”(stereotype),最初是社会学家研究的对象,指某群体成员对另一群
体成员简单化和固定的看法。美国社会学家Lippmann早在1922年出版的Public Opinion一书中就对其作出了界定。他指出,人所处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太复杂了,以至于不允许他对世界上所有的人、事、物逐一地亲自进行体验和认知。为了节省时间,人们便用一个简单化的认知方法,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群人或任何民族、种族塑造成一定的形象,这些形象,就是所谓的定型。从心理学上讲,定型是人类认识他人他物的基模,以此为基础解释他人的行为。
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的形成主要与迁移有关。但迁移不仅出现在语音、语义、语法等语言系统本身的层面上,在文化的层面上也时有发生。即迁移同时也是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迁移。而二语学习者母语的文化定型对这种文化迁移的发生起了重要的决定作用。由于受母语文化定型的影响,人们在学习二语或使用二语进行交际时往往会无意识地从母语文化出发,机械地采用与母语形式相对应的目的语中的语言形式来理解或表达思想,于是便产生了形式是目的语文化的形式,而意义却是母语文化意义的交际行为,这种言语形式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中介语,它所承载的便是一种中介文化。
2.中介文化的分类
由于在不同民族或社会文化中,相同的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形式也可表示相同的意义,因此,在中介语系统中也会出现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或形式不同而意义相同的中介语和中介文化现象。
形同意不同。以对于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为例。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具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用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所以,当英语国家人士想向中国人表达羡慕之情而说:You are a lucky dog时,中国人往往是不会领情的。这是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中相同的形式所表示的不同意义造成的,在二语的初学者中常见,也是产生误解或曲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形不同意同。以招呼语为例。中国人见面经常用“吃过了吗?”来打招呼。有些外国留学生便将“吃过了吗?”当“How are you?”广泛使用,但他们有时会抱怨,为会么有时问吃会不灵验。如,在洗手间见面时,如果仍用“吃过了吗?”当“How are you?”就会造成一种很尴尬的局面,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这也是文化定型在日常交际习俗的概括中产生负面影响的表现。
三、中介文化对于目的语文化习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