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
2012版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4月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
学分:6
建议学时:68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的精神,制订本课程标准。
本标准所给学时,均为建议学时。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全院各专业教学的必修公共课程,是学生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课程,影响力大、受益面广,也是我院重点建设课程之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也是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作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
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网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依据
(一)设计思路和依据
1.由于本课程是一个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所以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理论学时和上机学时的比例设置为1:1,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操作性的知识。通过实验指导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2.通过向学生提供课余免费的上机时间,布置实用性强的上机练习内容或课外实验大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为增加学生得兴趣将整本书中的内容分成入八个独立模块进行组织教学。
3.“活动导向设计”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方法组合。适时选用提问、讨论等生动多样的形式,设置教学情境,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4.考核方式突出“四个注重”。考核内容“注重”能力,考核形式“注重”多样化,考核评价“注重”过程,考核机制“注重”多种奖励。注重过程考核,
坚持全面评价,强调知行统一,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积极作用。
5.开辟网上教育教学新领域。在保证全国统编教材使用的前提下,通过教学资源建设,打造方便学生学习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通过网络平台,我们为学生提供了“课程标准、教学课件、典型案例、视频资料、阅读材料、参考书目以及其他相关知识拓展材料等充足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的教学特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培养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它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较好地掌握实际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采集和分析各种信息的意识,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三)基本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基本教学方法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图、文、音、视、动画等手段,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各个模块的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2.学习方法
为了扎实地学好该门课程,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要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比较广泛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其它方面的相关知识做准备。
(2)加强实践教学训练,提高操作设计能力
在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前提下,更要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学习过程,这对于计算机课程实践环节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多次上机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3)创造性地开展学习
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专业或实际问题思考能做什么,实际动手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几件事,这样一定会巩固你所学的知识,而且还会发现应该有的功能,以后学习的时候目的性会更强。
(4)明确上机目的
上机练习的时候要有明确的内容,学习起来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真正掌握一些东西,这样才会越学越有兴趣,有的同学提前没有准备,一到机器上不知道干点什么,时间浪费了很多,收效却不大。在上机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上机练习软件,在软件提供的要求和环境下练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开阔思路,勇于创新
上机练习的时候要开阔思路,每一种操作一般都不止一种方法,而我们刚学的时候,可能只能记住一两种方法,当熟练掌握方法后,再回头看其它方法时,会很容易记住,而且能知道在哪一种情况下用哪一种方法最好,这样就形成了真正熟练的技巧。
(6)注意积累,拓宽知识面
多看些参考书或其它学习资料,扩大自己的视野,这样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掌握许多别人不知道的技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
2.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方法;
4.掌握可以实现文字图表混排的实用文字编辑软件Word2003 的使用方法;
5.掌握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3 处理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
6.掌握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3制作各种演示文稿;
7.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