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思想与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案例.doc
工厂精益改善提案案例
工厂精益改善提案案例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咱工厂的精益改善提案案例,这可真的是超有意思呢!
还记得之前我们生产线上那堆零件总是乱七八糟地放着吗?就跟被调皮孩子弄乱的玩具一样!这多耽误事儿啊,找个零件都得老半天,那生产效率能高吗?不行,咱得想办法改善呀!于是呢,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凑在一起商量,这不就是人多力量大嘛!我就说:“咱能不能弄个专门的架子把零件分类放好呀?”大家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
说干就干,我们找来了材料,动手做起了架子。
嘿,你还别说,等架子做好一摆上,那场面,一下子就变得整洁有序多啦!就好像原本乱糟糟的房间被好好整理了一番,瞬间清爽了。
这之后找零件可轻松多了,生产效率那也是蹭蹭往上涨啊!
还有一次,我们发现有些工序之间衔接不畅,就像交通堵塞一样,这不就影响整体速度了嘛!我们就类比成跑步比赛,中间卡顿一下,那还怎么拿好成绩呀!于是,我们重新设计了流程,让各个工序像接力赛一样顺畅地交接。
结果呢,哇塞,那效果简直绝了!
工厂的精益改善真的能带来好多惊喜啊!这就像给工厂注入了新活力,让它能更好地运转起来。
所以呀,大家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一起为工厂的精益改善出谋划策,让我们的工厂越来越好!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呀?快来一起加入吧!。
精益现场改善案例
精益现场改善案例
精益现场改善是一种基于精益生产理念的改善方法,旨在通过减小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是一个关于如何精益现场改善的案例:
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的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浪费,如零部件运输过程中长时间的等待、物料的过度处理、无价值的运动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品质不稳定和成本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公司采取了精益现场改善的方法。
首先,该公司进行了价值流分析,明确了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生产流程,并找出了其中的浪费。
他们发现,运输、等待和处理环节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决定从这些环节入手进行改善。
接下来,他们采用了一系列的精益工具和方法,如Kanban系统、5S整理、单点设备保养等。
通过Kanban系统,他们建立
了一个可视化的物料运输系统,能够准确地控制物料的数量和运输时间。
通过5S整理,他们将工作区域做了优化,保持了
一定的整洁度和有序性,减少了运动浪费。
通过单点设备保养,他们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减少了因设备故障而停工的时间。
改善后,该公司的生产线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保证。
运输时间和等待时间明显减少,减少了人员的
浪费和资源的浪费。
整个改善过程中,该公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参与,使他们对改善目标和方法有了更好的理解并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精益现场改善,该公司成功地解决了生产线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车间精益改善案例
车间精益改善案例
首先,该厂采用价值流映射方法,对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
价值流映射,他们发现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和瓶颈,例如过多的库存、不必要的运输、不稳定的生产周期等。
在识别出这些问题之后,他们制定了改善计划,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他们优化了生产线布局,减少了不必要的物料搬运距离;他们实施了库存管理的精益化,减少了库存周转周期;他们改进了设备维护计划,提高了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该厂还引入了精益生产方法,通过实施一体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设备
自动化等措施,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他们还通过培训和激励员工,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他们成为改善的主体。
员工参与了改善活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改进建议,这些改进建议被纳入了改善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最后,该厂还注重了改善成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改善
管理体系,对改善成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改善成果能够持续稳定地实现。
通过这些措施,该厂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精益改善方法的强大魅力和巨大潜力。
通过精
益改善,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成本的大幅降低、质量的持续改善和员工满意度的提升。
精益改善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企业文化和理念,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推动企业的精益改善之路。
生产车间改善提案案例
生产车间改善提案案例
首先,我们要明确生产车间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的生产车间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生产线上的设备老化严重,经常出现故障,影响生产效率;二是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浪费现象,包括物料浪费、时间浪费等;三是工作环境较差,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善提案:
1. 设备更新升级,针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老化严重的问题,我们建议对设备进行
更新和升级,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建立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制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2. 精细化管理,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浪费现象,我们提出精细化管理的方案。
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浪费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3. 安全环境改善,针对工作环境较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安
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通过以上改善提案的实施,我们期待能够取得以下效果:
1. 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更新升级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2. 降低浪费,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将有效减少物料浪费和时间浪费,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
3. 提升工作环境,安全环境改善的实施,将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
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质量。
总的来说,生产车间的改善提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生产车间的改善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经典精益生产改善案例
经典精益生产改善案例精益生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精益之行还需要在精益思想、原则和准则的指导下学习和实践一些有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工业工程(IE)、价值流图分析、柔性生产线建立、缩短作业转换时间、拉动式连续“一个流”生产、5S、QC工具、统计质量控制、防呆错技术、TPM等等。
01. 自动化与防呆防错,一个小改善的大效果零缺陷最大的窍门:通过发掘人的智慧,找到“傻瓜”都能做对的办法,减少品质对人的依赖。
1 . 有一家电子生产型企业,他们在组装设备时由于需要装配的螺丝数量多,操作工经常会有遗忘,导致不良。
后来,公司就从精益生产的角度进行考虑,降低人的因素。
他们专门设计了一种机械手,机械手末端有磁铁。
如果这个部位需要装5颗螺丝,机械手就自动抓起5颗螺丝,如果需要装16颗螺丝,机械手就自动抓起16颗螺丝。
操作工只要看下机械手上有没有剩余的螺丝就可以了。
这样就减少了品质不良的发生。
2 . 还有一家生产复印机的工厂,他们的复印机里面有一个小风扇,这个小风扇非常重要,一旦装反了,就会导致机械损坏。
但由于是流水线作业,操作工在装配时,由于疲劳、遗忘等多种原因,可能会出错。
主管就要求操作工装好后要进行检查,用手摸一下,试下风向。
但是每天生产数千台复印机,操作工人可能就会产生错觉,有风?没风?还是会产生装反的现象。
后来,就通过发掘员工潜能,在复印机旁边装一个小风车,如果装配正确就会有风,风车会转,因此只要风车会转,装配就是完好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这样这家公司复印机的合格率就大大提高了。
02. 标准化与简单化改善前:出库部分拣集包组班组长日常管理无标准化的管理规范,班组长日常管理的关键管控点存在管控疏漏的情况,不利于班组成长。
改善后:建立规范的班组长时段化管控标准,将日常管理事务标准化,确保管理受控,同时提升班组长的管理能力。
03. 如何强化管理,目视化的改善某企业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办公室,有200人在一起办公。
由于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办公室的灯、空调没有关的现象。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doc
2008年精益生产改善案例12008年迩欧艾精益生产改善案例300人降至190人改善前:状况一:需求不确定。
状况二:生产节奏不协调。
表现为:生产忙时员工必须加班加点才能满足交货,不仅造成员工和设备紧绷,更导致许多安全与品质事故;而生产闲时员工没什么工作量,收入减少从而造成员工积极性低落,设备的利用率也较低。
状况三:各工序时间分配不合理。
表现为:工序间经常出现等待,产品在流转过程中经常需要移上移下,生产效率低下。
状况四:工序间半成品较多,不均衡生产。
表现为:部分机型库存较多,而顾客需要的机型往往不能及时交货;产品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返工、甚至报废等质量事故。
原因分析: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共有100多种LED相关产品型号。
每个月的需求波动较大。
为了动态响应外部订单需求的波动,生产车间只有同时改变各个工序的生产计划以及对各零部件供应商的订货计划。
通过大批量生产方式,并频繁地变更计划来应对不确定的外部需求,在实际操作中显然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行的。
解决方案:建立无间断的单件流和组织均衡化的生产。
使用工具:JIT、价值流图析法实施步骤:(1)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考虑工艺路线,并将其体现在产品的生产顺序计划中。
要求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作业计划指导书"的品种系列顺序、节点时间准确地将本工序装配好的零件传送至下道工序,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畅执行。
车间编制的"日生产报表"必须准确地记录当班各线、各班组的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做到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生产车间通过内部网络把生产相关信息进行共享。
(2)通过制定标准作业来实现均衡化生产。
标准化作业主要包括:标准周期时间、标准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存量,它们均用"标准作业组合表"来表示。
在创建标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分析该道工序的加工周期是否与客户的需求节拍相吻合,如果不吻合,我们要消除加工过程中不增值的部分;其次我们设计浪费最少,加工效率最高的加工顺序来达到符合需求节拍的目的,最后为了防止过度生产,每道加工工序都应该有标准在制品数量限制,理想状态就是单件。
生产车间改善案例
生产车间改善案例一、在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案例精益生产是以消除不增加价值的等待、排队和其他延迟活动为目标,按照确定的生产节拍进行生产并且每次仅生产单件产品的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
与以往的靠计划系统发出指令的推动式生产方式不同,精益生产系统通过采用拉动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快速响应顾客实际需求的目的。
改善,是指以实现更好为标准而进行的持续改进或改变的过程,是精益生产实施中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
通过对生产加工车间的布置和生产节拍进行改善设计,可以平衡生产线,使产品在生产线上的流动更加和谐,使之更有利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通过建立“一个流”的生产方式,可以消除或简化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价值的工作,使整个企业的潜在价值得以开发。
我们对某变压器厂箱体车间的物流设施布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通过引入精益思想,提出了对目前大批量“成批与排队” 生产线的改善设计步骤及方案。
在充分考虑了原有箱体生产加工的工序、工艺设计基础上,通过对原有设备进行改动,大大减少了产品和在制品的库存量及产品的交货时间,增加了生产线的柔性,提高了生产率。
1、生产车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箱体车间主要生产S9/10KVA-2000KVA的19个种类变压器的箱体,箱体车间的布置现状图见图1。
由于每个箱体的大体结构相同,其加工工艺也分相似,由此,该车间将箱体的生产分为大件生产区和小件生产区,其中小件工件通常是由人工搬运,而大件工件通常是由车间内部的天吊来完成。
通过对箱体车间的深入分析,得出该车间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物流的路线太长,造成运输时间的浪费,并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过程存在许多Muda,造成各工序的生产效率很低;生产现场存在大量闲置不用的生产设备,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同时生产现场显得分混乱;生产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操作人员移动距离较大,使得操作人员每人每次只能操作一台机床,不利于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2、在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以精益思想为基础,我们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设施规划改进程序模型。
超实用精益改善案例
50%
1319 13 10
珠海博杰电子有限公司
• 改善中出现的问题:
• • • • • • • • 1.物料难以找到 2.没有管理者关注生产线 3.员工的心态没有人引导 4.线内管理者缺失 5.物料关注的问题少 6.员工的工具没有地方存放,导致工具丢失 7.专门物料员没有配置给生产线 8.出现品质问题,四处找人,没有品管巡线
工作台面整洁,锁咀放置标示明确, 使用方便、快倢,便于锁咀的统计 与补充
珠海市俊凯机械有限公司
改善前 改善后
工作区域杂乱脏,影响员工 工作积极性
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标 示清楚
珠海市俊凯机械有限公司
快速换模改善结果
进程 改善前 第1次换模 第2次换模 第3次换模
目标(分)
总共时间(分) 98
改变
40 30 25
– – 1.现场时间的观测 2.确定了存在的浪费
3.小批量产品生产布局 (U形生产线) 4.小批量生产线日常管理看板的制作
– – 5.工作台的制作 6.5S检点表及作业指导书的改进
珠海市俊凯机械有限公司
改善前 改善后
557559员工负荷表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CNC2 工人总时间 406 61
162
珠海市俊凯机械有限公司
改善前的生产现场 改善后的生产现场
设备上随处可见的油污和垃圾
设备焕然一新
珠海市俊凯机械有限公司
改善前生产现场 改善后生产现场
传统的一类设备直线分区摆放
建立的U型生产线
珠海市俊凯机械有限公司
改善前工具柜里的物品摆放 改善后工作台的物品摆放
工具摆放混乱,没有标示,经常用工 具时需要到处寻找工具浪费时间
某汽车公司精益生产改善案例1.doc
某汽车公司精益生产改善案例1 某汽车零部件公司生产现状及精益生产改善方案一、某汽车零部件公司生产现状某汽车零部件公司为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每年进行调薪并提供各种福利。
近几年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走高。
原材料价格也持续提高,但该公司产品价格没能同步反应,这导致该公司运营成本上升,利润率降低。
共次在产品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导致该公司争取新业务时需要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更加影响了本已不多的利润空间。
利润空间的减少需要通过节约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来加以弥补。
通过该公司的调查发现其主要面临以下问题:1、生产方式落后,统一下发生产计划进行推动式生产使各车间成为“孤岛”。
现场、库房存在大量库存,占用大量空间和资金,同时带来质量隐患;2、设备管理粗放,很少关心设备利用率,设备停机、换模时间较长;3、现场管理松散,生产效率低。
该公司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开始进行持续改进和成本控制,要达到这一目的该公司需要优化调配人员、设备、资金等资源,使它们发挥最大效益。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低廉的工资基础上在全球竞争中建立长时间的绝对优势,但可以通过精益生产和精益理念来维系优势”。
二、该公司精益生产改善方案借助价值流图析法分析,价值流是当前产品通过其基本生产过程所要求的全部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增加价值和不增加价值两部分,简单地说包括从供应商到工厂制造再到顾客交付的过程。
首先确定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产品线,然后对选取的产品线进行研究。
收集数据,绘制现阶段的价值流程图。
通过对现有价值流程图的分析,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运用精益的改善工具提出改进方案。
绘制未来改进后的价值流程图,实施精益生产方式,验证改进效果。
通过对该公司精益生产的探索和研究,共对打公司的生产管理方式做了如下改善:1、目视化管理为了更方便的掌握生产情况,对该公司进行目视化管理。
设立控制中心,将需要的信息集中展示。
按照管理层级的不同将控制中心分为:生产单元控制中心、工厂控制中心,运营控制中心。
精益改善案例
精益改善案例某公司生产线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经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制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环节和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于是公司决定进行精益改善,以下是改善过程的案例。
首先,公司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和问题所在。
通过观察和采访,发现生产线上存在很多浪费的环节,比如物料的搬运和存储浪费、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的错工错料等。
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在调查的基础上,公司开始制定改善计划。
首先,对物料的存储和搬运进行优化。
通过调整仓库布局和材料的摆放顺序,缩短了从仓库到生产线的距离,减少了搬运时间和能量消耗。
同时,引入物料盘点管理系统,有效避免了物料的过期和损耗问题。
其次,对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
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采用可视化管理的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操作规范的贯彻执行。
此外,通过控制生产环境的温湿度等因素,减少外界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干扰。
再次,公司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改善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生产能力。
通过定期培训和知识分享会,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此外,鼓励员工提供改善建议,并给予奖励以鼓励员工参与到精益改善中来。
最后,公司建立了一个持续改进的机制。
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定期召开改进汇报会,评估改善效果并提出新的改进方案。
公司将改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企业文化中,鼓励每个员工积极参与到改善工作中。
经过以上的改进措施,公司生产线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产品的不良率从10%下降到3%,生产效率也提高了20%。
公司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改善,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也逐渐提升。
在这个案例中,公司通过精益改善的方法解决了生产线上存在的质量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制定改善计划、培训员工和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改进效果。
这个案例证明了精益思想和方法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是有积极作用的。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1.doc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1.doc2008年精益生产改善案例1 2008年迩欧艾精益生产改善案例300人降至190人改善前:状况一:需求不确定。
状况二:生产节奏不协调。
表现为:生产忙时员工必须加班加点才能满足交货,不仅造成员工和设备紧绷,更导致许多安全与品质事故;而生产闲时员工没什么工作量,收入减少从而造成员工积极性低落,设备的利用率也较低。
状况三:各工序时间分配不合理。
表现为:工序间经常出现等待,产品在流转过程中经常需要移上移下,生产效率低下。
状况四:工序间半成品较多,不均衡生产。
表现为:部分机型库存较多,而顾客需要的机型往往不能及时交货;产品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返工、甚至报废等质量事故。
原因分析: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共有100多种LED 相关产品型号。
每个月的需求波动较大。
为了动态响应外部订单需求的波动,生产车间只有同时改变各个工序的生产计划以及对各零部件供应商的订货计划。
通过大批量生产方式,并频繁地变更计划来应对不确定的外部需求,在实际操作中显然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行的。
解决方案:建立无间断的单件流和组织均衡化的生产。
使用工具:JIT、价值流图析法实施步骤:(1)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考虑工艺路线,并将其体现在产品的生产顺序计划中。
要求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作业计划指导书"的品种系列顺序、节点时间准确地将本工序装配好的零件传送至下道工序,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畅执行。
车间编制的"日生产报表"必须准确地记录当班各线、各班组的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做到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生产车间通过内部网络把生产相关信息进行共享。
(2)通过制定标准作业来实现均衡化生产。
标准化作业主要包括:标准周期时间、标准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存量,它们均用"标准作业组合表"来表示。
在创建标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分析该道工序的加工周期是否与客户的需求节拍相吻合,如果不吻合,我们要消除加工过程中不增值的部分;其次我们设计浪费最少,加工效率最高的加工顺序来达到符合需求节拍的目的,最后为了防止过度生产,每道加工工序都应该有标准在制品数量限制,理想状态就是单件。
精益改善优秀案例
精益改善优秀案例
嘿,大家知道吗?精益改善真的能创造奇迹!就拿我们公司的一个案例来说吧。
之前我们生产线上老是出现各种小毛病,不是这儿零件出问题,就是那儿流程不顺畅,就像一只小怪兽时不时地冒出来捣乱一下,可烦人啦!但大家也没办法,就这么熬着。
有一天,我们的老师傅老张看不下去了,一拍大腿说:“咱不能这样下去了,得想法子!”就这样,老张带着我们一群人开始了精益改善之旅。
我们先仔细观察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嘿,你还别说,真被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哩!比如有些工具摆放得乱七八糟,每次找都得费半天劲,这不耽误事儿嘛!然后我们就商量着怎么改进,有人说搞个专门的架子放工具,有人说给工具贴上标签。
最后呢,我们采用了把工具分类放在特制架子上并且贴上标签的办法,哇塞,这下找工具简直太容易啦,就像在自己家找东西一样顺手!
还有一次,我们发现某个工序特别耗时,就像一只慢吞吞的蜗牛。
大家围在一起讨论,“这可咋办呀?”“别急别急,总能想到办法的。
”最后我
们想到了优化流程的点子,把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去掉了,嘿,那效率一下子就提上去了,就跟飞起来似的!
经过这一系列的精益改善,我们的生产线变得顺畅无比,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生产效率提高了,质量也更好了,大家别提多高兴啦!这难道不是精益改善的魅力吗?这就好比给生产线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让它变得活力四射!
所以啊,精益改善真的太重要啦!它能让原本普通的生产线焕发出全新的光彩,能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大家都应该积极去尝试精益改善呀,绝对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生产车间改善方案实例
生产车间改善方案实例一、背景介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生产车间的效率和效益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升生产车间的整体运营水平,我们针对某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设备布局不合理、员工操作不规范、物料管理混乱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套生产车间改善方案。
二、改善方案设备布局优化对生产车间内的设备布局进行重新规划,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特性,合理安排设备位置,减少物料搬运距离和操作人员的移动距离。
同时,对设备间的衔接进行优化,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员工操作规范制定详细的员工操作规范,包括设备操作、物料搬运、安全防护等方面。
通过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减少操作失误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自觉遵守操作规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物料管理改善建立物料管理制度,对物料进行分类、标识和存储。
通过引入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物料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查询,确保物料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物料盘点和库存控制,降低库存成本,减少物料浪费。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和责任,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
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问题的敏感度和重视程度。
引入智能化技术在生产车间引入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通过实时监控生产数据,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同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挖掘生产过程中的潜力和改进空间,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改善措施的实施,预期生产车间将实现以下效果:生产效率提升:设备布局优化和员工操作规范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误,提高生产效率。
产品质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员工质量意识培训将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成本降低:物料管理改善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将降低库存成本和减少物料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企业员工精益改善提案前后案例分享
企业员工精益改善提案前后案例共享一、前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可以采用精益改善方法来不断优化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精益改善提案起着重要作用。
员工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主体,他们参与精益改善提案的过程,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智慧,也可以促进企业的持续改善。
二、案例共享1. 案例一:生产线改善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的环节,导致了生产效率不高,库存积压严重。
这个问题困扰了企业许久,经过员工的精益改善提案,一项名为“一流物料管理系统”的提案被采纳。
通过这个提案,企业在生产线上引入了精益管理的理念,优化了物料运输和存储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库存积压。
员工们积极参与了整个改善过程,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效果。
2. 案例二:质量管理改善另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一直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员工们团队协作,提出了一系列精益改善提案,包括设备维护规范化、生产工艺流程再设计等。
通过这些提案的实施,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产品不良率大幅度下降,客户投诉也明显减少。
这些改善提案的成功实施,凸显了员工的参与和创造力在精益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与展望企业员工精益改善提案在企业持续改善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员工的参与和创新,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并实施这些提案,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员工参与精益改善提案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增强团队凝聚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观点:在精益改善中,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他们对生产过程的深入了解和参与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精益改善提案,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改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实现企业持续改善和发展的目标。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在一个制造业公司中,生产线上的某个环节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这个环节的效率低下,导致了产品的生产速度慢,生产线的停工时间增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决定采用精益生产的方法来进行改善。
首先,公司组建了一个跨职能的改善小组,包括了生产部门的一些工人和管理人员,以及质量部门的相关人员。
他们共同分析了存在问题的环节,并列出了一系列可能的改进措施。
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和讨论,小组决定首先进行5S的改善。
他们认为,通过清除现场的垃圾和无用物品,对工作区进行规划和标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于是,小组成员将现场进行了清扫和整理,制定了工具的放置位置,并贴上了标识。
清理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不必要的材料和设备,这些都被清理出现场。
然后,小组开始进行价值流分析,以了解整个生产线上的价值流,查找潜在的浪费和瓶颈。
他们使用了看板来跟踪和控制生产进度,并制定了一些指标来评估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价值流分析,他们发现在工艺流程中的某个关键环节存在操作不一致的问题,这导致了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和生产速度的下降。
小组成员决定在这个环节上进行标准化工作的改进。
他们参考了最佳操作的方法,并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促使工人们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他们还使用了一些帮助工人准确操作的工具,如工装夹具和指导书。
最后,小组对整个生产线进行了持续改进的追踪和监控。
他们设立了一个改进看板,记录并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每周,小组会召开例会,评估改进措施的成效,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公司开始看到改善的成果。
生产线上的效率明显提高,生产成本减少,产品质量稳定提升。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精益生产方法的应用,这个制造业公司成功解决了生产线上存在的严重问题。
这个案例展示了精益生产的潜力和价值,证明了通过精益生产的改进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工作中的精益求精:生产部改进案例分享》
《工作中的精益求精:生产部改进案例分享》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的工作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升级和改进。
在生产领域中,精益求精的理念被更多的企业所重视和实施,其中北京市某公司的生产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们通过改进和创新,实现了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和品质的提升。
在生产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如零部件的质量、设备故障、生产现场的管理等。
经过调研和分析,该公司生产部经理找到了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的方法: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精益思想为基础的生产管理方法。
它旨在消除浪费,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它集合了多种现代管理技术和数学工具,是企业实现高效、精确、可持续生产的关键。
为了实现精益生产,这个公司生产部取得了以下成果:一、生产流程再造生产部经理通过分析生产流程,发现生产线中存在很多瓶颈和不必要的浪费。
他们采取了“价值流映射”方法,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优化。
通过简化生产流程、优化操作和减少缺陷,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实施“5S”管理“5S”管理是一种常见的生产现场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整理、整顿、清洁、清理和素养。
该公司生产部经理在实施“5S”管理后,生产现场的整洁和条理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为了保护生产设备,减少故障率,他们还进行了定期巡检和维护。
三、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顾客最关注的问题。
该公司生产部经理明确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实施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他们建立了质量检测流程、监控系统以及质量评价标准,确保产品的品质和高标准。
四、实施人性化管理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该公司生产部经理注重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福利待遇。
他们还通过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品质。
以上这些措施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生产效益。
生产部不仅实现了生产线的高效运转,还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
与此同时,公司的形象和声誉也得到了提升。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
精益生产改善案例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它通过不断改善流程,优化资源利用,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个精益生产改善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这个案例发生在一家制造业企业,该企业生产线上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包括等待时间、运输不畅、过度生产、库存积压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成本偏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客户满意度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采取了精益生产的改善措施。
首先,他们对生产流程进行了价值流映射,找出了存在的各种浪费和瓶颈。
然后,他们通过精益工具,比如5S、Kanban、单分钟交换模具等,对生产线进行了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引入了员工参与的改善活动,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给予奖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生产周期缩短了,库存量减少了,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客户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增强,市场份额也有所扩大。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精益生产的改善方法对企业的重要性。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因此,我们建议各个制造业企业都可以尝试引入精益生产的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找出适合自己的改善路径,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持续改善和增长。
总之,精益生产改善案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挖掘和消除各种浪费,不断优化生产流程,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可以加入精益生产的改善行列,共同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思想与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案例1
一、在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案例
精益生产是以消除不增加价值的等待、排队和其他延迟活动为目标,按照确定的生产节拍进行生产并且每次仅生产单件产品的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
与以往的靠计划系统发出指令的推动式生产方式不同,精益生产系统通过采用拉动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快速响应顾客实际需求的目的。
改善,是指以实现更好为标准而进行的持续改进或改变的过程,是精益生产实施中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
通过对生产加工车间的布置和生产节拍进行改善设计,可以平衡生产线,使产品在生产线上的流动更加和谐,使之更有利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通过建立“一个流”的生产方式,可以消除或简化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价值的工作,使整个企业的潜在价值得以开发。
我们对某变压器厂箱体车间的物流设施布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通过引入精益思想,提出了对目前大批量“成批与排队”生产线的改善设计步骤及方案。
在充分考虑了原有箱体生产加工的工序、工艺设计基础上,通过对原有设备进行改动,大大减少了产品和在制品的库存量及产品的交货时间,增加了生产线的柔性,提高了生产率。
1、生产车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箱体车间主要生产S9/10KV A-2000KV A的19个种类变压器的箱体,箱体车间的布置现状图见图1。
由于每个箱体的大体结构相同,其加工工艺也十分相似,由此,该车间将箱体的生产分
为大件生产区和小件生产区,其中小件工件通常是由人工搬运,而大件工件通常是由车间内部的天吊来完成。
通过对箱体车间的深入分析,得出该车间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1) 物流的路线太长(见图1),造成运输时间的浪费,并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过程存在许多Muda(浪费),造成各工序的生产效率很低;
(2) 生产现场存在大量闲置不用的生产设备,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同时生产现场显得十分混乱;
(3) 生产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操作人员移动距离较大,使得操作人员每人每次只能操作一台机床,不利于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2、在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以精益思想为基础,我们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设施规划改进程序模型。
2.1 模型分析
根据图2所示模型中的各项,并结合该变压器厂的具体实际情况,得出如下分析:
(1) 企业现有状况的分析并确定设施目标:该厂多年来虽然因装备和工艺的改善而形成的合理性积淀,但对厂内的生产物流系统、车间的总体布局、各车间内的物流设施从未做过详尽的、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该厂迫切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物流规划系统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效益。
企
业领导的目标是要应用目前最为先进的精益生产方式这其中需要整个企业经历很大的改变,因此,公司领导决定通过某一个车间的转型形成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精益生产的实施。
并组成了由设计人员,生产人员和采购、营销人员构成的团队,共同设计改善企业加工生产线。
(2)PQRST分析:输入作业资料P、Q、R、S、T:在设计改善生产线之前,要明确所要生产的产品(product)、数量(quantity)、途程安排(rouing)、辅助劳务(supporting service)与时间(time)。
(3) 精益分析:精益分析包括价值流分析、生产线柔性分析、工序流程分析和设备种类及加工能力分析。
其中:
1) 价值流分析
该车间产生价值的部分在于箱体的加工,箱体的价值流从原材料开始,沿着整个生产加工的工序进行流动,直至流到该车间生产加工的终端。
在此过程中,对于那些不产生价值但由于目前生产系统的需要,又不能马上取消的行动(通常称之为一型muda,如原材料、在制品及产成品的流动)应尽可能的减少;而对于那些不产生价值,并且可以立即取消的行动(通常称之为二型muda,如由于整个生产系统不能均衡,经机加后的零件在焊接工序之前需要等待的过程)则应立即取消。
另外,可以看到,图1所示的车间布置中,存在大量固定的料架,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操作人员不得不自行走动去搬取货物,这有无形中出现了muda,侧面地阻碍了产品价值的流动,考虑到供应商与箱体生产车间的关系不是十分紧密,经仔细分析,决定采用可以移动的料架来代替原有固定的料架,并按照生产看板的要求主动地为每一个生产单元
供货,使生产线上每一个加工单元始终都保持有少量的库存。
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能够使整个产品的价值流按照“一个流”的方式移动。
2) 工序流程分析
该箱体车间的改善布置是在采用原有的工序的基础上,对原有不合理的工序(如对某些不利于生产加工的零件按其性能强度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进行了改进,从而缩短某些不合理工件的加工时间。
3) 生产线柔性分析
考虑到生产加工的柔性,并根据所要生产的箱体零件的大小、生产工艺及设备加工能力的不同,决定将改善后的生产车间设计成两条分别用于加工大小不同箱体零件的生产线(其中,生产线的布置首先应取决于所要生产产品加工过程的相似性,其次应取决于所划分的每一个基础工作单元加工时间的相近性),这样,不仅物流路线大大的缩短了,还节省了生产空间,在市场需求产品种类变化不大的时候,这些空出来的空间作为预留地,一旦市场需求产品种类发生变化,可以利用这部分空间安装设备,对特殊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
4) 设备种类及加工能力分析:选用那些换产能力较强的设备组成具有柔性生产线,并采用快速换模技术组织实际生产。
另外,通过对设备之间加工能力的分析,了解到在图1所示的各个加工设备中钻床、剪板机、冲床及卷床的加工时间较短,而电焊所用的加工时间较长,二者所用时间的比例大约是1:2,由于这个原因,该厂经常出现大量在制品在电焊区排队等待加工的现
象。
考虑到设备加工能力的不同,决定在图1的基础上各增加一个电焊作业区,以均衡整个生产。
(4) 其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