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单选1.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该词作内容不能反映出当时()A.人口众多B.市民殷富C.交子的出现D.商业繁荣2.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C.南宋 D.明朝3.关于中国古代外交,错误的说法是()A.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B.贸易、互派使节、宗教人士往来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C.南宋时水陆两条丝路并进,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要位D.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4.如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南朝 B.唐朝C.北宋 D.南宋5.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朝农作物平均亩产约1.5石,而宋代平均亩产约2石,比唐代高约30%……而且农产品种类也有明显增多的迹象。
宋朝较唐朝农业更发达的原因不包括()A.宋朝政府注重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和引进B.宋朝人口数破1亿,劳动力有增加C.宋朝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农业工具的改进D.宋朝社会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苦6.“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经济格局完成于()A.南北朝B.五代十国C.北宋D.南宋7.反映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是()A.交子的出现B.植棉淮河流域C.引进占城稻D.景德镇成为瓷都8.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主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①广州②连云港③泉州④天津港。
A.①③ B.①②C.③④ D.①④9.宋代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史》也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记载,出现该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B.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10.下表是科举考试在不同时期南北方状元人数的对比(单位:个),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C.统治者更重视南方人才D.南方社会环境比较安定11.宋代商品经济呈现繁荣局面的突出表现是()A.“苏湖熟,天下足”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江南的瓷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12.“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10课 课堂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堂检测(共计50分)姓名班级总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A.南方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C.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 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D)A.西汉B.隋朝C.唐朝D.宋朝3.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瓷都”。
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C)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浙江余姚4. “开封府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听闻”。
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
这种城市繁荣场景反映的是(C)A.秦朝B.汉朝C.宋朝D.唐朝5. 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
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
它应该出自(B)A.定窑B.哥窑C.邢窑D.景德镇6.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运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C)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7. 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说明临安(C)A.蔬菜品种丰富B.水利建设获得发展C.城市商业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8.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B)A.都护府B.市舶司C.中书省D.“番坊”9.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它用铜版印刷,版图精美。
“交子”的出现有利于(A)①商业的发展②西域地区的开发③印刷业的发展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控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 宋朝的造船业发达,使得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③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茶__树__
④ 棉__花__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棉花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苏带州
湖州
北宋: 广东 福建
棉花种植的推广
“苏湖熟,天下足”
重要粮仓
一、农业的发展(笔记)
1.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粮食作物:水稻 ①引进占城稻。 ②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太湖流域成为粮仓,“苏湖 熟,天下足” )。 ③生产技术:复种技术(一年 两熟) ④生产工具:秧马
——陆游《乙卯重五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端午节 春节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著名词人 风格特点
代表作
豪
苏轼 豪迈而飘逸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如梦令
放
昨夜雨疏风骤,
派
辛弃疾 词境更为雄大,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浓词睡以寄不之消》残酒。
气势磅礴
1、城市商业贸易繁荣 (1)商业城市(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代表:最大商业城市有开封和杭州
(2)城郊市镇
(3)乡镇草市
空间:店铺数量增加,可以到处开设店铺打破了“坊” 与“市”的界限 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中国商船的 踪迹,近至朝鲜 、日本,远达阿 拉伯半岛和非洲 东岸。
相关史事
宋朝朝廷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 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 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 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朝廷任 命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外国 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 学校,称作“蕃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试壁问》卷帘人,
婉
李清照 委婉、细腻、
约
清秀
宋代经济的发展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江西省七年级历史
2.9宋代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1.(2022春·江西吉安·七年级统考期末)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
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方。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南方()A.经济实力较强B.政局相对稳定C.自然条件优越D.学子勤奋努力2.(2022春·江西吉安·七年级统考期末)“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
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3.(2022春·江西宜春·七年级统考期末)“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繁荣D.农业的发展4.(2022春·江西上饶·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宋代()A.对外交往频繁B.市民生活丰富多彩C.社会经济发展D.手工业水平高超5.(2022春·江西赣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都城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
请问他们来到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A.临安“夜市”中B.开封“瓦子”中C.长安“坊”中D.长安“市”中6.(2022春·江西吉安·七年级统考期末)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写开封“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即使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材料反映了()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B.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C.宋词元曲广泛流行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7.(2022春·江西赣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七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社会动荡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词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这段史料记载的是哪个朝代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A、会子B、关子C、交子D、人民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这段史料讲述了( )A、造纸术的产生过程B、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C、活字印刷书的发明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国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在我国有“瓷都”之称的是( )A、南宋哥窑B、北宋景德镇D、南宋景德镇【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一、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
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第8课 北宋和辽、西夏的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第8课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中华书局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契丹建国后,都城在( )A、南京B、上京C、燕京D、中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B、金灭北宋C、岳飞抗金D、靖康之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回纥、女真B、党项、匈奴、蒙古C、契丹、党项、女真D、回纥、匈奴、吐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抗击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他是( )A、岳飞B、文天祥C、卫青D、霍去病【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127年,赵构称帝是在( )A、东京B、洛阳C、应天D、临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对北宋来说,它是一个屈辱的和约B、发生在宋真宗时期C、宋撤兵,辽给宋岁币D、客观上使得辽宋关系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B、在宰相之下设立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C、由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D、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与历史不符的( ) A、B、C、D、【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七年级(1)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内容时,赵涛同学说:“如果处在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皇帝同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A. B. C.D.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A.B.C.D.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11.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初中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40题)1、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图2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2、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3、、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C、宋代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D、宋朝时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4、、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最终完成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C.唐朝时期 D.南宋时期5、“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
”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文景之治局面 B.江南地区的开发C.开元盛世局面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6、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
对这一巨大变迁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D.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7、.图一中属于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是我国古代的()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9、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广州B.开封C.泉州D.景德镇10、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下列属于清朝安定边疆的措施是A .建立八旗制度B .设置驻藏大臣C .设立军机处D .大兴文字狱11、宋元时期被称为“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下列哪一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点A.澶渊之盟 B.西夏与北宋的对峙C.岳飞抗金 D.雅克萨之战12、旷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潍坊籍的张择端。
初一历史南方经济的发展试题
初一历史南方经济的发展试题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B.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D.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答案】B【解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ABCD都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原因。
其中,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长平战役B.官渡战役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在赤壁之间进行一场战争。
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符合题意;长平战役发生在战国末期的秦国和赵国之间,A不合题意;官渡之战是发生在袁绍和曹操之间的一次战争,是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决定之战。
B不合题意;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时期北方的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D不合题意。
由此分析可知,ABD 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A.都江堰修筑的功效B.张骞通西域的结果C.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D.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魏晋时期,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故选D。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材料一反映的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如何?(2)材料二反映,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的经济有哪些发展?(3)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单选1.“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A.唐朝B.南朝C.北宋D.南宋2.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
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反映南移完成的是()A.临安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B.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C.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D.广州、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3.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4.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
这一变化表明了()A.康乾盛世的出现B.科学技术的突破C.对外贸易的发展D.经济重心的南移5.宋代,南方人口明显超过北方,流传着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这说明()A.国家统一完成B.经济重心南移C.文化科技繁荣D.民族政权并立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7.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不正确的是()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唐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C.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8.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下列图中文物对我们了解宋代海外贸易有帮助的是()A.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B.唐三彩俑C.宋持罗盘陶甬D.蒸汽机9.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B.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10.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A.海河流域B.淮海流域C.长江流域D.钱塘江流域11.由于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巨大的投入,一些家族常常聚资支持子弟读书,以求光宗耀祖。
《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1. “苏湖熟,天下足”表明了两宋时期某个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它是()A.太湖流域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淮河流域2. 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蕃坊B.蕃市C.蕃学D.市舶司3. “苏湖熟,天下足”这个谚语,表明什么地方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A.黄河流域B.太湖流域C.淮河流域D.珠江流域4. 两宋时期,关于我国的经济格局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经济重心在北方B.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C.经济重心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D.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占城稻是从朝鲜引进的B.北来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C.宋代商业繁盛,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D.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6. 中国古代民间出现“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这一谚语说明()A.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B.太湖流域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C.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重要的粮仓D.太湖流域苏州、湖州的粮食不容易成熟7. 下列关于唐宋时期的手工业说法错误的是()A.唐代时世界工艺的珍品是唐三彩B.唐代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C.宋代的造船业居于当时世界的首位D.宋代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8. 宋朝时,为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政府设立的机构是()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都督府9. 宋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乘船来到泉州购买瓷器,他的商业活动应受到下列哪一机构的管辖()A.海关B.总理衙门C.户部D.市舶司10. 学习宋元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C.封建国家陷入危机D.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11. 填空题。
2022中考通关——《宋代经济的发展》
中考通关——《宋代经济的发展》【内容标准(2022版)】(1)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选择题1.(2022·福建省·8)图7到图8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A.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财政收入得到提高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人口总量逐渐增加2.(2022·北京市·7)下侧是《唐宋发行铜币数目统计表》和《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材料体现出宋代()A.商业活动时间、空间不再受限 B.外贸所得在财政中占重要地位C.商业贸易繁荣的程度超过唐代 D.都市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3.(2022·广西桂林·21)据记载,桂林在“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
”这一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末代桂林的()A.纺织业 B.造船业C.冶铁业 D.制瓷业4.(2022·广西桂林·22)在元朝,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这种艺术是()A.诗 B.词C.杂剧 D.小说5.(2022·海南省·3)下图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它主要反映了宋朝()A.广告业务兴盛 B.商业空前发达C.白兔商标十分流行 D.功夫细针畅销全国6.(2022·黑龙江大庆·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唐朝中期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7.(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8)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A.泉州 B.开封C.景德镇 D.广州8.(2022·湖北恩施·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南宋时期南方手工业兴盛 B.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繁荣C.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9.(2022·湖北随州·8)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第1页(共23页)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邻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XXX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研究。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A.B.C.D.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A.B.C.D.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XXX11.下面常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开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揣度这一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南宋诗人XXX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第2页(共23页)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堂作业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南方社会的动荡B. 大运河的开通C. 自然环境的恶化D. 北方人口的南迁2.袁隆平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被人们永远怀念。
两宋时期,具有直接类似贡献的是()A. 大运河的开通B. 筒车的使用C. 占城稻的推广D. 茶树的种植3.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化的幅度小于北方,而且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的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抵御灾害的作用,材料反映了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得益于()A. 北方人口的南迁B. 先进技术的推广C. 良好的生态环境D. 政府政策的支持4.《宋书產食货志》记载:“大中祥符四年(110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A. 北宋对外贸易以农业为主B. 张贴榜文的可能是地方通判C. 经济重心南移到福建一带D. 北宋政府对南方农业的重视5.如图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
作品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
这件文物最能说明()A. 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B. 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C. 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D. 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6.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业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地方是()①广州②泉州③杭州④明州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7.宋仁宗景祐年间,下诏规定:“天下士庶之家,凡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闹斗八。
”学者李永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的对这句话的解读是“向街开门、沿街置铺,不再被视为违章建筑。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南宋后期,我国杭州一带有一位从事棉纺织业的富商要去采购先进的棉纺织工具,他应该去的地方是()A.四川B.澶州C.开封D.海南岛2.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
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作“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
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
这表明交子()A.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B.促进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C.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D.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3.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A.宋朝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朝国家统一D.宋朝民族交融4.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宋朝手工业进步C.宋朝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5.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C.唐朝D.宋朝6.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图3相对应的时期应是()A.三国时期B.唐朝中期C.南宋时期D.南北朝时期7.★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关于宋朝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②宋朝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的粮仓④开封和杭州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8.★两宋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高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重文轻武,科举制得到发展D.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二、材料分析题9.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练习题
1.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2.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A.“扬一益二”
B.“苏湖熟,天下足”
C.“无徽不成商”
D.“湖广熟,天下足”
3.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农业、手工业获得了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
D.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
4.宋代时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叙述能体现发展的有()
①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②棉纺织业从北方兴起,发展到南方
③景德镇成为重要的瓷都④造船业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材料解析题。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币。
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1)闻名天下的“粮仓”在哪里?根据材料指出,南方形成“粮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新的手工行业”指的是什么?
(3)两宋时期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哪些?
(4)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见右图(南宋瓷器)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南方出现了天下闻名的“粮仓”。
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
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
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1)材料一中的瓷器出自哪里?宋朝时,与该窑齐名的还有哪些?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
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7.材料解析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过程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材料一:
图
一
图二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哪一行业的生产情况?在两宋时期,图一行业出现了怎样的兴盛局面?图二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手工业繁荣的其他表现?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
——南宋《陆游集》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3)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1.B
2.B
3.B
4.D
5.(1)苏州和湖州。
气候温和、资源丰亩。
(2)棉纺织业。
(3)牛转翻车、铁弯锄、秧马等。
(4)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6.(1)景德镇窑。
龙泉窑、哥窑等。
(2)我同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
(3)大量的北方人南迁,给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7.(1)农业。
水利大世兴修,耕地广为开辟,精耕细作技术走向全面成熟;水稻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和茶叶在许多地方栽培起来,成为重要经济作物。
制瓷业得以大规模发展,并出现了景德镇窑、龙泉窑、哥窑等名窑;丝织业在江浙一带获得很大发展,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2)材料二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江南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材料三反映的是南宋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的状况。
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
(4)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肢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