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优秀 公开课 优质课 获奖
醉花阴 赛课一等奖课件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醉 雾 花 浓 云 阴 愁 永 李 昼 清 , 照 瑞 脑
西 风 , 人 比 黄 花 瘦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
南 渡 前
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南 渡 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以靖康之乱为界
前期的词 主要表 后期的词 主要表现她
现一个少女、少 妇悠闲风雅的生 活情趣,内容多写 自然美景与闺阁 生活,也抒写了 夫妇之间的离别 相思,词风总体 上清新明朗。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物 行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公元1101年,李清照 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 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 ,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 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 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 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 “志同道合”、“相敬如 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 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 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高中语文《醉花阴》教学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的教案教案如下:第一单元1、课题: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生回答。
生按要求比一比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例1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教师小结。
师生量课桌。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教师指出刻度线、O刻度、长度单位“厘米”并明确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
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
(板书:1厘米)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我们发现了什么师: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
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3、认识几厘米。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午夜凉初透”
• 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 思旳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即 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 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 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愈加怀念远方旳丈 夫呢?一种“又”字,便充斥了寂寞、怨恨、愁 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 旳,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 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旳“凉”不只是 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傍晚后,有暗香盈袖”
•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 菊圃前把酒独酌旳情景,烘托出词人无语 独酌旳离愁别绪。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 原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 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 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 赏这“暗香浮动”旳美景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得人憔悴”怀念之情,刻骨铭心,形销骨立。 • 构造上,和首句旳“愁”字相呼应。
•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 ”是“瘦”旳原因,“瘦”是“愁”旳成 果。贯穿全词旳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 集中最形象旳体现。巧妙结合,相映成辉
• 李清照用清丽旳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 浓旳怀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哀愁而漂亮 旳画面。而这种愁情,能穿透时空,引起 每一种人内心旳共鸣。此悲此情,令人不
公元1127年,金人旳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旳琼 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 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 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家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 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 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逝世,时清照四十 六岁。
接着金兵进一步南下,孤身一人旳李清照同南 渡旳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 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旳凝聚了他 们夫妻两人一生心血旳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 在颠沛流离旳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醉花阴》优质课一等奖

词的意境
醉花阴
• 李清照
温故知新
说说我们学过的李词。
4
•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 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 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鸥鹭。
•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
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 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 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静听歌曲,体悟情感
《醉花阴》
初读感悟:找出词中的“词眼”
西香 风盈 ,袖东 人。篱 似莫把 黄道酒 花不黄 瘦消昏 。 魂后
,, 帘有 卷暗
纱销 厨金
醉
,兽薄 半,雾 夜佳浓
花 阴
凉节云
初又愁 透重永 。 阳昼
,,
李 清 照
玉瑞
枕脑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 1、反复朗读,体会其“愁”
情 • 2、找出词的意象,分析感受
全班带着情感齐读上阕, 体会词人凄楚。
悟读词的下阕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 词眼
提问5:思考上阕中词人无 法排遣的凄凉愁闷,下阕 中她是如何排遣的?下阕 的词眼又是哪个词?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词人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暗 指自己赏菊时借酒消愁。
赏析:“人比黄花瘦”的“瘦”字 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 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 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用帘外之黄花之瘦比喻人之形体销魂,创 意极美。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 “芙蓉如画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李却 以憔悴的“黄花”自指,此为独创。
醉花阴高中语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作业
一、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鉴赏词的方法(找词眼,明词情;找意象,悟词意)试着鉴赏婉妁派另一词 人“秦观”的代表词,并将其改写成300左右的鉴赏短文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讲练结合提能力
2.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高考链接)
讲练结合提能力
展示题目
展示形式 展示位置
怎样入愁:你认为词中哪些字词最富有表现力?体现了怎样的愁情 板演
前黑板
展示小组 1·2组
点评补充小 组
2组
缘愁选景: 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板演
为何生愁:
口述
李清照一生经历了什么?南渡前和南渡前后诗作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诗歌鉴赏方法回顾
鉴赏、领悟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置身诗境,缘景明请
重点探究—— 缘景明情 景 思维导图识真趣
词中有哪些主要意象表现出作者之愁?
薄雾 浓云
瑞脑 金兽
愁
玉枕 纱橱
黄昏 西风
黄花 暗香
“物皆著我之色彩”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 词人用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 愁苦的感情色彩。
黄西不香把凉纱又消浓
花风消盈酒初厨重金云
瘦,魂袖黄透,阳兽愁
。
,。昏。
。。永
后
昼
,
,
讲练结合提能力
1.课内练习( 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由已知到未知(文本)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运用了十四个叠字,表现了三种 不同境界,奠定了全词凄伤感情基调。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描绘出离愁的凄惨情景 ,诗孤苦飘零 的晚境体现。 D枯萎凋零的菊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E全词通过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

清
照阴
醉花阴写作背景:
李清照18岁和才子赵明诚结婚,生活很 幸福,可是在她21岁时,宋朝高层党争 非常厉害,这股政治的寒风波及到他的 父亲李格非,她的父亲被污为“奸党”, 李清照也受到牵连离开京城,回到了山 东老家,被迫和丈夫过着离居的生活。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 重,称为“重九”,重阳节是亲人团 聚的日子,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 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
深闺少妇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 2)回顾下列句子红色的词是主语还是状语?
1) 故国神游《念奴娇赤壁怀古》
2) 都门帐饮无绪《柳永---雨霖铃》
瑞脑销金兽
烈火消金兽
Hale Waihona Puke 2)回顾下列句子红色的词是宾语还是状语后置?
1)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2)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醉花阴写作背景:
李清照18岁和才子赵明诚结婚,生活 很幸福,可在她21岁时,宋朝高层党争 非常厉害,这股政治的寒风波及到他的 父亲李格非,她的父亲被污为“奸党”, 李清照也受到牵连离开京城,回到了山 东老家,被迫和丈夫过着离居的生活。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原创课件

再读析愁
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种愁情的?
薄雾浓云给人什么感觉?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在你特别难耐、特别难熬的时候,天过
一日如过三秋之长,所以这个永昼其实是主观的时间。是主人公 难受、难熬,愁绪深重的体现。
再读析愁
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种愁情的?
闺中少妇百无聊赖,盯着香炉,看着香料渐渐燃烧,岂不见 出作者的寂寞无聊。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 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更烘托了词人的百无聊赖、寂寞难耐的愁 情。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 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 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 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 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 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 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背景简介
再读析愁
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种愁情的?
词人自己对自己说不要伤悲,其实恰恰是极度悲伤。因为太过 伤悲,所以要自舔伤口,自己疗伤。一再说不伤悲,却难掩伤悲。
李清照以憔悴的黄花自比,菊花外形比较瘦,看它的茎又细又 长,像个瘦高个儿。菊花的花瓣多细长而卷曲,看起来单薄,瘦 窄。经过秋风的吹打之后,会呈零落憔悴之状。饱受相思之苦的 词人也是一样,当她看到秋风卷动窗帘的时候,很自然地会联想 到自己也像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凄冷瘦弱的菊花,肢体瘦损,精 神不振,因而顾影自怜,伤心无比。
醉花阴高中语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板演
前黑板 前黑板 前黑板
3·4组
4组
5·6组
6组
7·8组
8组
活动要求:
1.运用不同颜色笔圈画出重点、难点、疑惑点 。 2.生生讨论,生生互评,如有质疑、驳斥、补充另加3分。 小组展示要求:2人配合(B展示,A讲解),时间2分钟书写工整,声音洪亮,讲解清楚,知识点准确。
重点探究—— 缘景明情 景 思维导图识真趣
注释 ①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
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 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家国哀愁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 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 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难点突破——妙比巧对
时期 愁的程度 风格 情感
声声慢 少妇时期 轻、浅、淡 清丽淡雅 闺情离愁
醉花阴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
晚年寡居 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
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
重、深、浓 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
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沉痛凄婉
词中有哪些主要意象表现出作者之愁?
薄雾 浓云
瑞脑 金兽
愁
玉枕 纱橱
黄昏 西风
黄花 暗香
“物皆著我之色彩”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 词人用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 愁苦的感情色彩。
情景交融
低迷 忧郁
孤独 愁绪
刻骨 相思
凄冷 萧瑟
憔悴 愁苦
合作探究
醉花阴 优质课一等奖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
醉花阴
李清照
学习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词并背诵 本词。 理解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词中 的意象 重点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宋,号易 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李格非为著名学 者,母王氏也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 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 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 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 家庭美满,与明诚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 理。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衬她 令 独守空闺的孤寂。
时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 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
间 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夜以
继日无休止。
景 “薄雾”“浓云”“香
炉”“玉枕“纱厨”“东
物 篱”“酒”“西风”“黄花”
来烘托寂寞孤独的感受。
行 独坐、孤眠、自酌来渲染空虚 动 无聊的心情。
品读,问题探究
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 感情基调是什么?
凄凉寂寥的意境 ︱
思念丈夫的情感 ︱
寂寞忧郁的基调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 贴切的比喻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 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尽含其中。 (2)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 人,兼用菊花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 寻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靖康之乱为界
前期的词作主要表 后期的词作主要表现她晚
现一个少女、少妇 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
悠闲风雅的生活情 愁苦之情,这些作品或触
趣,内容多写自然美 景生情,或托物寓意,委
景与闺阁生活,也 婉而深沉地抒发她的故土
抒写了夫妇之间的 之恋、家国之恨。词调沉
离别相思。
郁凄怆、悲凉哀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李白“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白居易“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李清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链接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 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 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 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李三瘦”——
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第二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第三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凤栖梧》)
●温庭筠“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南空子》)
●王实甫“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 腰围”(《西厢记》)
《醉花阴》表现手法
:意象“薄雾”“浓云”“香 炉”“玉枕”“纱厨”“东篱”“酒”“西 风”“黄花”来烘托寂寞孤独难耐的感受。
:“有暗香盈袖” :“人比黄花瘦” :“半夜凉初透”
:“又”“凉”“永” :永昼、佳节、重阳、半夜、黄昏后
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词?
薄 雾 浓 云 愁 永 昼 ,
醉 花 阴
李 清 照
1.词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情感呢?
●2.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式赏析这首词作。 ●从————中,我读出了 作者的“愁”,理 由是—————。 ●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可以口头表述,也可以用笔写下来。 ●(思考后学生合作交流)
“沉醉不知归路” “浓睡不消残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寻找意象,想象画面,鉴赏 意境。 2、把握词眼,体味作者情感。 3、鉴赏表达方式、分析个别词 句的表达效果。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化虚为实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 少年——初露锋芒 南人,南宋女词人。她通 青年——爱的甜蜜 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 词的成就尤其突出。中北年宋——颠中沛年流—离—颠沛流离 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 宋灭亡,丈夫病逝,她只 身逃难,境遇悲惨。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①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因 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 损;
②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绘 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
③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 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骨 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忧郁跃 然纸上。
半生烟雨,半世花落 ——李清照《醉花阴》
武山一中 张虹
教学目标
●1、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2、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3、背诵本词。
花魂有 初阳瑞
瘦,暗 。帘香东
卷盈篱 西袖把 风。酒 ,莫黄 人道昏 似不后 黄销,
透 。
, 玉 枕 纱 厨 , 半 夜 凉
脑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一般愁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背诵《醉花阴》 ●预习《声声慢》
●清照微蹙眉 逢佳节 薄雾浓云 愁情常结 ●易安一叹息 思爱人 玉枕纱橱 孤单难眠
谢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