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生物会考知识点

合集下载

18年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18年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18年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细胞及细胞器在生物学中,细胞及细胞器是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而细胞器则是细胞的各个部分,负责不同的功能。

不同种类的细胞和细胞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胞浆,是细胞内的主要物质;细胞核则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还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细胞信号传导。

3.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由胞器和胞浆构成。

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具有各自特定的功能,例如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线粒体参与细胞的能量供应。

胞浆是细胞质的液体基质,包含各种溶质和细胞器。

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

核膜是核的外包层,具有孔道,控制物质的进出。

染色质是由DNA、蛋白质和RNA组成的,携带遗传信息。

核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在生物进化和种群遗传中,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起着重要的作用。

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包含遗传信息。

DNA具有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功能,分别参与DNA的复制、RNA的合成和蛋白质的合成。

2. 基因的概念和特点基因是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携带着遗传信息。

它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

基因具有等位基因和显性和隐性等特点。

3. 染色体的结构和遗传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携带着基因。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会发生变化,与遗传的传递和变异密切相关。

4. 遗传变异和突变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发生的变化。

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的突发性变异,是进化和遗传变异的重要驱动力。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研究生物种群的演化和变化。

通过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种群的起源、进化途径以及适应环境的机制。

2018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2018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专题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名称作用图示目镜接近眼睛的镜头放大标本和成像说明: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要透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实像)→镜筒→目镜(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2.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⑴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反比”关系;⑵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正比”关系.3.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小而暗,细胞是大而少;而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大而亮, 细胞是小而多。

4.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小;物镜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大.物镜接近玻片的镜头镜筒上面装目镜,下面连转换器转换器上面有1~3个倍数不同的物镜,用于调换物镜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通光孔在载物台中央,使光线通过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能调节光线强弱.(光线强时,调小光圈;光线弱时,调大光圈)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反光镜反射光线,能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的升降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的升降幅度小。

二.有关显微镜与实验方面的知识:序号内容1制作洋葱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片→滴液(清水)→斯洋葱表皮→展开洋葱表皮→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注: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细胞核】【其过程可简化为:擦、滴、斯、展、盖、染、吸。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片→滴液(0.9%生理盐水)→刮口腔上皮细胞→涂口腔上皮细胞→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

【其过程可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3 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放大虚像】如:玻片上的字母为字母“b”,而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字母“q”.4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过暗,应调大光圈和凹面镜。

若光线过强,应调小光圈和平面镜。

最新人教版2018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最新人教版2018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2018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及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消费者结束。

例:草→鼠→蛇→鹰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2018

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2018

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2018一、细胞和细胞器1.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的结构和功能;2. 细胞的代谢:包括细胞的呼吸和光合作用等代谢过程;3. 细胞的增殖: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细胞增殖的过程。

二、遗传和变异1. 适应和选择:包括适应性进化的原理和机制;2. 表现型和基因型:包括基因表达和表型特征的遗传规律;3. 基因工程:包括基因转移和克隆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三、生物多样性1. 物种的分类:包括生物分类的原理和系统;2. 生态系统:包括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生物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等相关知识。

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1. 生长和发育:包括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2. 营养和代谢:包括各种生物的营养和代谢过程;3. 内环境和稳态:包括生物体内环境的调节和稳定。

五、生物和环境1.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包括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2. 生物与污染:包括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和调控;3. 生物与气候:包括生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和应对措施。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理学等多个领域。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本质和规律,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物环境的挑战和问题。

同时,生物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生物学领域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展。

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跟上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

总的来说,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领域,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信通过努力学习和积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知识,为探索和利用生物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撤销更改。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018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2018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展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②植物:落叶〕、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生物能生长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局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②非生物局部: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及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构造。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织连接形成。

食物链书写要求:①只能以生产者开场;②以最高层消费者完毕。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外表。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构造层次1.显微镜的使用: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在视野看到物象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象才能移到中央;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③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④展:所取材料放于载玻片的清水滴中,展开使其形成薄层;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气泡产生;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那么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展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响。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外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根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局部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局部和非生物局部。

生物局部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局部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及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织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场,以最高层消费者完毕。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全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全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018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大全(全新整理,非常全面详细,保证必过)

2018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大全(全新整理,非常全面详细,保证必过)
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_有_无__以__核__膜__为__界_限__的_ ____细_胞__核______.
22、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自__由_扩__散___ 和__协__助__扩__散___; 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 __协__助_扩__散___和___主__动_运__输___; 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 _主__动__运__输___;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糖__类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A_T_P_.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__单___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_二____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__多___糖.
11、脂质包括:___脂__肪___、____磷__脂___和____固__醇__.
12、大量元素:C_、__H_、__O_、__N_、__P_、__S_、__K_、__C_a_、__M_g_〔9种 微量元素:Fe_、__M_n_、__B_、__Z_n_、__C_u_、_M_o_________〔6种 基本元素:___C_、__H_、__O_、__N_______________〔4种 最基本元素:C_________ 〔1种 主要元素:___C_、__H_、__O_、__N_、__P_、__S_________〔6种
43、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用_双__缩__脲__试剂.使用时先加 N_a_O__H_溶__液_,后加2~3滴___C_u_S_O__4溶__液.反应生成___色紫络合物.
44、给染色体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龙__胆__紫__或__醋_酸__洋__红__溶__液__. 4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用__甲__基_绿_和__吡__罗__红 两种染色剂染色,DNA被染成___绿__色,RNA被染成_____红色.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018年生物会考知识点

2018年生物会考知识点

2018年⽣物会考知识点七年级⽣物上册复习提纲第⼀单元探索⽣命的奥秘⼀、周围的⽣物世界:1、⽣物:有⽣命的物体。

※2、判断⽣命的依据(⽣物的⽣命现象)①除病毒外,⽣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物体能由⼩长⼤③⽣物能新陈代谢④⽣物能繁殖后代,有遗传和变异⑤⽣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定的反应⑥⽣物能适应⼀定的环境,并影响环境3、⽣物的分类:植物、动物、和微⽣物(细菌、真菌和病毒)※4、⽣态因素(环境因素):①、概念:环境中直接影响⽣物⽣存的各种因素②、分类:包括⽣物因素和⾮⽣物因素。

▲⽣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物⽣活的其他⽣物⾮⽣物因素:⽔、阳光、温度、空⽓、⼟壤等※5、⽣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物的⽣存依赖⼀定的环境(如“仙⼈掌的叶退化成刺”)②⽣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是⼟壤疏松”)③⽣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相互影响。

※6、⽣物学:研究⽣命现象和⽣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7、⽣物学能解决的问题:⼈⼝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短缺、环境污染和⼈类的健康。

8、⽣物学对⼈类⽣活的影响:表现在⾐、⾷、住、⾏等⽅⾯。

9、“杂交⽔稻之⽗”:袁隆平,利⽤的是基因的多样性。

⼆、探索⽣命的器具:1、显微镜: (如右图)①结构:⽬镜、物镜、遮光器(⼤⼩不等的光圈)、反光镜(⼀⾯是平⾯镜,⼀⾯是凹⾯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

②使⽤⽅法: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整理※③注意事项: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是眼睛要注视物镜(防⽌砸碎玻⽚标本)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得物象与实物相反(如“p”变成“d”)即上下、左右都相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上⽅,应把标本向左上⽅移动)C、对光时取强光要⽤凹⾯镜、⼤光圈,反之则⽤平⾯镜、⼩光圈※④显微镜放⼤倍数=物镜倍数X⽬镜倍数2、其它器具:观察器具、解剖器具、计量器具、加热器具、通⽤器具等。

三、制作临时玻⽚标本:1、步骤:擦——滴——取——浸——展——盖(——染)2、注意:制作玻⽚标本所⽤材料必须薄⽽透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一、周围的生物世界: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判断生命的依据(生物的生命现象)①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体能由小长大③生物能新陈代谢④生物能繁殖后代,有遗传和变异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⑥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影响环境3、生物的分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4、生态因素(环境因素):①、概念: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因素②、分类: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水、阳光、温度、空气、土壤等※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②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是土壤疏松”)③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6、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7、生物学能解决的问题: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和人类的健康。

8、生物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

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

二、探索生命的器具:1、显微镜: (如右图)①结构:目镜、物镜、遮光器(大小不等的光圈)、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

②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整理※③注意事项: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是眼睛要注视物镜(防止砸碎玻片标本)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得物象与实物相反(如“p”变成“d”)即上下、左右都相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把标本向左上方移动)C、对光时取强光要用凹面镜、大光圈,反之则用平面镜、小光圈※④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2、其它器具:观察器具、解剖器具、计量器具、加热器具、通用器具等。

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1、步骤:擦——滴——取——浸——展——盖(——染)2、注意:制作玻片标本所用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四、科学探究:1、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实验变量)、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2、实验过程中要设计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变。

在一次实验中,可以有一个变量,也可以有多个变量。

3、获得事实的途径有观察、实验和调查。

4、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结构功能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护细胞正常形态有无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有有,细胞膜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有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有有细胞液内含,,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有无、液泡有关与细胞的失水吸水叶绿体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生产车间”有无线粒体呼吸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车间”有有体。

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1、细胞核里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有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

2、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结构、数目和形态都是一定的。

(人的染色体数目:23对46条)※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植物细胞结构图动物细胞结构图※1、细胞的增殖——细胞分裂:①概念: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②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平均分为二等份----细胞壁(膜)断裂形成两个新细胞。

③意义: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①概念: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朝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②结果:形成组织3、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A植物组织:4※、、保护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保护作用)分生组织、BC、输导组织(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D、基本组织(营养作用)E、机械组织(支持和承受机械压力的作用)※5、人体组织:A、上皮组织(保护、吸收功能)B、肌肉组织(运动功能)C、结缔组织(营养功能)D、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四、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1、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人和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3、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4、植物六大器官: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根、茎、叶5、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后两个系统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五、探究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草履虫运动方向:草履虫会避开有害刺激(如盐水)趋向有利刺激(如肉汤)1、结论:草履虫能趋利避害。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根1、功能: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

2.根尖成熟区:细胞外突,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伸长区:细胞较大,长方形,细胞迅速生长,使根尖长长分生区:细胞较小,正方形,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冠:细胞较大,形状不规则,保护作用3、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

4、根的特性:向地生长、向水生长、向肥生长。

5、水对植物的作用:组成细胞、参与生命活动、维持植物一定的姿态。

※6、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氮肥:枝繁叶茂磷肥:硕果累累钾肥:茎秆健壮※7、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根尖模式图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二、茎1、芽花芽花幼叶叶枝芽芽轴茎发育为枝或茎芽原基新芽※2、茎的结构树皮:外侧为树皮,保护作用;内侧有韧皮部,有筛管,输导有机物形成层:细胞分裂,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木质部:支持作用,有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髓:营养作用3、木质部中有导管,能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把茎插入红墨水中,只有木质部染成了红色;树皮的韧皮部有筛管,能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将木本植物茎剥去一层树皮,筛管运输有机物受阻,会长出节瘤。

※三、叶1、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并储存能量。

2、叶片的结构表皮上表皮 1)有透明角质膜,保护、防止水分散失下表皮 2)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叶肉栅栏层:细胞密,多叶绿体海绵层:细胞疏,少叶绿体叶脉: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支持叶片叶片结构示意图※3、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1)场所:叶绿体(含叶绿体的细胞)(2)表达式: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叶绿体(储存着能量)(3)实质:物质的转变:二氧化碳变成淀粉等有机物能量的转变:光能变成化学能(4)应用:“空中肥料”、温室培养等。

※4、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通过线粒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1)场所:线粒体。

(植物所有活细胞都进行)(2)意义: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表达式:线粒体氧气+有机物水+二氧化碳+能量(4)应用:使农作物增产(降低环境温度)、储存农作物(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等。

124355.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根部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发到空气中。

意义A 、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B 、降低叶片温度,避免灼伤叶片。

※ 四、花与果实花瓣、花萼、花托、花柄花药:产生花粉,花粉内有精子 雄蕊: 花丝花 柱头雌蕊 花柱 子房壁 果皮 果实子房 珠 被 种皮胚珠 种子受精卵 胚花的结构示意图五、种子1、功能:繁殖下一代。

2结构 种皮 胚 胚乳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功能 保护作用 发育成茎和叶 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发育成根逐渐消失大豆种子 (双子叶植物) 有 有 有 有 2片,提供营养 无玉米种子 (单子叶植物) 有 有 有 有 1片有,提供营养※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外界条件:足够的水、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注意:种子萌发与土壤是否肥沃、阳光是否充足无关。

▲关于种子的萌发条件,实验探究是重点。

大豆种子结构示意图六、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是食物之源※2、参与氧循环(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3、参与水循环(通过“蒸腾作用”,水循环的动力室光能)4、吸收有毒气体5、降低噪音6、减少强光对人体的伤害7、过滤尘土8、防风固沙9、常用绿化树种:法国梧桐、海桐、高茅草、酢浆草、狗牙根等。

10、我国植树节;3月12日七、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一)、绿色植物的发现:1、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一棵2.5Kg 的柳树种在装有90Kg泥土的同里,只浇雨水。

五年后,柳树长到85Kg ,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100g 。

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1)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植物吸收了土壤中的无机盐。

(2)影响柳树生长的外界因素有水、阳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3)柳树吸收的水分中,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绝大部分则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4)结论: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物质是水。

2、普里斯特莱德实验时间:1773年人物: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甲:将小白鼠和蜡烛放在密闭的钟罩中,蜡烛很快熄灭,小白鼠也很快死亡。

乙:在密闭的钟罩中放盆植物,蜡烛能长时间燃烧,小白鼠也能长时间存活。

(1)小白鼠存活时间不一样的原因是甲中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小白鼠呼吸,而乙中没有。

(2)为什么用密闭的钟罩?避免外界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3)为什么要放养同样体质、大小、年龄和性别的小白鼠?设计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它条件均相同(4)实验结论:①蜡烛的燃烧和鼠的呼吸都需要氧气;②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能释放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实质的探究: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氧气(1)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光、取下叶片、酒精脱色、滴加碘液、显色(②⑦③⑥⑤④⑤①)(2)进行暗处理为了消耗掉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确保淀粉是经光合作用制造的。

(3)部分遮光是为了设计对照实验。

(4)进行水浴加热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和挥发性,避免挥发出来的酒精遇火燃烧。

(5)用酒精加热是因为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

(6)实验现象:滴加碘液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把遮光部分变蓝(淀粉遇碘液变蓝)(7)实验结论: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2、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不列入考试重点,故略)3、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同学为研究种子萌发条件,将豌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设实验场所棉花状态温度数天后发芽情况A 黑暗干燥23°C 没有发芽B 黑暗潮湿23°C 全部发芽C 光照干燥23°C 没有发芽D 光照潮湿23°C 全部发芽A.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有三个,分别是光照、湿度和温度B.从A、C两组可知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C.从A、D两组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光照D.从B、D两组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下表为某小组同学用大豆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他们探究的环境条件是()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8章人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生命1.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男性生殖系统组成: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主要器官:睾丸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把精子输送到女性生殖器官等女性生殖系统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主要器官: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为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提供场所2.受精过程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受精部位:输卵管节育措施: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等3.胚胎发育发育主要场所:母体子宫内营养来源:通过胎盘由母体供给过程:需280d第二节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1.人的生长发育: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等2.青春期发育: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发育、身体各器官发育3.青春期卫生:遗精、月经、青春期心理卫生第三节人体概述1.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2.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送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3.各系统及功能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调节作用生殖系统:繁衍后代运动系统:产生运动4.骨的成分和特性成分:有机物(蛋白质)→柔韧无机物(钙盐)→脆硬特性: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鉴定方法:有机物:盐酸浸泡无机物:煅烧第9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食物,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