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微格教学》考试大纲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32d1497bceb19e8b9f6ba09.png)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学时数:34 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微格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教学工作技能训练的依据,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作为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是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
微格教学强调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
它能够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能力分为不同的单项教学技能并分别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
微格教学主要技能包括科设计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提问的技能、导入技能、板书技能、科举例技能、多媒体教学技能说课技能、评课技能。
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把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供了一个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教育实践有重要作用。
对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
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及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微格教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程,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地发挥。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实践、讨论、教学评论等活动,使其掌握教学基本技能。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实践环节,并在精讲有关教学工作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每一位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实践。
并及时反馈训练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实践中获得初步的教学技能。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声像等多种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技能的示范,并重视调动全体学生参加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初中生物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初中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eda2235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7.png)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初中生物科目:初中生物课题:人体的消化系统训练技能:讲解技能、互动提问技能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能够通过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消化系统的组成;2. 消化系统的功能。
教学难点:1. 消化系统中各个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2. 学生通过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消化系统的图片、表格等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囊、胰腺等;2. 针对每个器官,引导学生思考其功能和作用;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互动提问(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消化系统中各个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器官,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该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每组制作一个PPT,展示所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各组依次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听讲,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提问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消化系统中各个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0140907微格教学实训大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
![20140907微格教学实训大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e9f59f8f8c75fbfc77db29c.png)
小学教育专业《微格教学》实训大纲(课程代码:0516017)一、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名称:(中文)微格教学训练(英文)Training of Microteaching Skills(二)课程类别:实践课程(三)课程性质:独立设课(四)学时、学分:10学时、1学分(五)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六)大纲执笔:韩美荣(七)大纲审批:陈秀珍徐勇(八)制定(修订)时间:2014年9月二、实训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目的:通过教学实践、观摩、和评价,训练教学技能,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专业基本功。
加强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对师范生获得职业认同、形成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培训旨在借助微格教学系统环境,对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十个项目进行集中实训与指导,使师范生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项教学技能的实施要求与操作规范。
培训中先对每个单项技能逐一训练,熟练掌握每一单项技能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单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延伸到进行整节课的设计与综合训练,以把所学的各种教学技能整合起来,形成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最终帮助师范生提高教学水平及实际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素质。
三、实训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实训项目一览序号实训项目名称学时实训类型实训类别每组人数备注(分钟)1 课堂导入技能 1 设计型必做8 52 课堂讲授技能 1 设计型必做8 103 课堂提问技能 1 设计型必做8 104 教学情境创设技能 1 设计型必做8 105 板书技能(说板书设计) 1 设计型必做8 56 结束技能 1 设计型必做8 57 综合技能一:语文 1 设计型必做8 208 综合技能二:数学 1 设计型必做8 209 说课技能一:语文 1 设计型必做8 1010 说课技能二:数学1-2 设计型必做8 10(二)实训内容及要求与时间分配实训项目一:课堂导入技能(5分钟)1.训练目标1.1明确导入的作用和运用要求。
1.2熟练掌握导入的多种类型及其设计方法。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设计(微格教学)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设计(微格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a3d0508f78a6529647d53cc.png)
训练技能
导入、讲解技能
教学目标
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通过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的理论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
教具
PPT课件、烧杯、清水、墨水、小麦、探针、酒精灯、打火机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学技能要素
学生学习行为
2分钟
同学们好,前面我们学习了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引出课题: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2、B
3、有机物 无机物
巩固新知识
思考、知识迁移
板书设计:
得出:
二、细胞内物质的分类:
小分子(一般不含有碳)如无机盐、水、 等——无机物(板书)
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如糖、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物(板书)
实验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
三、演示实验:用浸软的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烧,留下的灰就是不能燃烧的无机物,而烧掉的就是有机物,水在这过程中蒸发掉了。
得出结论:组成物质的基本颗粒,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颗粒——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更小的颗粒——原子构成的。(举例: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
观察、思考、分析
2分钟
活动二:出示练习:
1.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吗?
2、构成细胞的有机物有( )
A.水、糖类、氧
B.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C.无机盐、脂类、蛋白质、核酸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7f80d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8.png)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为高中生物微格教学,旨在通过微观层面的生物学知识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生物体在自然界中的适应与演化。
教学内容涉及细胞结构、代谢、遗传、进化等核心概念,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生物学概念,但对于更深入的生物科学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有限。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对生物学科兴趣浓厚,有的则相对较弱。
因此,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素养。
此外,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善于探究,这为微格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理解细胞器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并掌握其基本原理;(3)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调控机制,掌握基因与遗传规律;(4)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掌握自然选择、适应性等概念;(5)学会使用生物学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具备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6)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生物学知识体系,形成结构化思维;(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5)注重课后反思,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形成持续的学习动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热爱生物学、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3)通过生物学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挫折的积极态度,增强心理素质;(5)结合生物学知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物微格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微格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ac3a4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8.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高中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生物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课程章节:根据教学进度选择相应的章节,如《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
2. 教学内容:根据章节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如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定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 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3. 实验教学-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5.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2. 同伴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彼此的学习表现。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结果、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
2. 多媒体课件:PPT、动画等。
3.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剂、培养皿等。
4. 案例资料:相关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实际案例等。
六、教学时间1. 新授课:1课时2. 实验课:1课时3. 案例分析课:1课时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4.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e17b0e7e21af45b207a809.png)
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设计者:木岗镇中学:熊文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科目:生物学
课题:八年级生物(下)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举例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
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
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
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1、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教学难点:
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8317d4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a.png)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教案模板
学科:生物学
年级:高中
课时数:1课时
目标: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教学重点:细胞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难点: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教学准备:
1. 显微镜
2. 玛姬线
3. 装玻片的载玻片
4. 甘油
5. 各种细胞片
6. 显微镜的使用说明书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细胞的结构,引起学生对细胞结构的兴趣。
2. 实验操作:将准备好的细胞片放在玛姬线上,用甘油滴在细胞片上,然后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平台上,调节显微镜的倍数,观察细胞结构。
3. 分析讨论:带领学生观察细胞片,让学生描述细胞的形态、大小、有无细胞核等特征,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5. 拓展应用: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细胞进行细胞结构观察,并设计实验方法进行观察。
评价方式:学生观察记录的细胞结构描述是否准确;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是否深刻。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描述,对细胞结构的重要特征和功能进行强调和巩固。
扩展链接:可组织实地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微格教学教案生物高中
![微格教学教案生物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c4c0ebb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0.png)
微格教学教案生物高中教学目标:1. 了解微格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掌握微格生物的分类及其生活习性;3. 能够分析微格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微格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微格生物的分类及其生活习性;3. 微格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像、视频或实验等方式引入微格生物的概念,让学生对微格生物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讲解微格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5分钟)1. 解释微格生物是指体积很小、结构简单、生活在微观环境中的微生物;2. 探讨微格生物的特征,如生长快速、代谢活跃、对环境变化敏感等。
三、分类及生活习性(20分钟)1. 介绍微格生物的分类,如细菌、真菌、藻类等;2. 探讨不同类别微格生物的生活习性,如细菌在不同生境中的生长状态等。
四、微格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5分钟)1. 解释微格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如细菌在土壤中的分解作用、藻类在水域中的光合作用等;2. 讨论微格生物与其它生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结合案例或实验,让学生讨论微格生物在实际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总结学习内容。
教学反馈:1. 通过小组讨论或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检查掌握情况;2.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观念。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微格生物的实践观察或实验,加深理解;2. 让学生探索微格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启发思考。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PPT素材;2. 微格生物相关图书、文章或视频资料。
评估方法:1. 课堂互动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讨论表达等;2. 作业或实验报告等综合评价。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生物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92c61a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f.png)
一、课题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2)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抽象概念的理解;(2)复杂过程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实验器材;(2)教学参考资料、习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相关知识;(2)准备好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通过生活实例或新闻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二)新课讲授1. 概述知识点: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 详细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详细讲解知识点。
3. 举例说明:通过实例说明知识点的应用。
4. 提问互动: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三)课堂练习1. 基础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 应用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创新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新的观点或方法。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 强调重点、难点;3. 布置课后作业。
(五)实验(如有)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目的和意义。
2. 实验步骤:详细讲解实验步骤,确保学生理解。
3. 实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4. 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3. 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初中生物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初中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f55cb76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c.png)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初中生物
教案名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能够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细胞的各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理解细胞的分裂与增生过程。
教学重点:
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细胞的各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的分裂与增生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细胞的各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
PPT、教学实验器材、教学视频、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生物细胞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引发学生对细胞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细胞的各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的分裂与增生过程。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细胞的显微观察实验,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内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四、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细胞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学生对细胞的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验,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延伸:
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或实验,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探索细胞领域的更多知识。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表现、课堂回答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掌握
程度。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教案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c7c06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4.png)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规律,培养科学实验和观
察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对微生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了解不深;
2. 学生对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理解不透彻。
四、教学方法:
1. 配备显微镜,通过实物观察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2. 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和观察微生物。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唤起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
2. 讲授:介绍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实践:教师示范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和观察微生物,引导学生探索微生
物的规律和特点。
4. 总结:总结微生物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微生物资源。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实验报告和观察记录,评价学生对微生物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
2. 考试测试学生对微生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生物教学论微格教学训练》教学大纲
![《生物教学论微格教学训练》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25c4bef680203d8cf2f2424.png)
《生物教学论微格教学训练》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教学论微格教学训练课程代码:04144335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实验类别:教育基础
总课时数:36 学分: 1
一、实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实践课。
通过系统教学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将中学生物教学的一般教学模式及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于中学生物教学实践,掌握中学生物教学技能。
通过观摩、备课、试讲、评议等一系列的中学生物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中学生物教学的能力。
(注:实验类型指验证、演示、设计、综合等)
三、教学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进行教学时要力争通过实践环节(活动)来带动师范生进行有关技能的训练,同时引导他们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从教技能训练和教科研能力的培养。
四、考核方法
以考查为主,结合教学设计和平时讲课综合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俞如旺.生物微格教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主要参考书目:
1.孟宪恺.微格教学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
2.
2.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金井平等.微格教学教程.吉林: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
4.郭友等.教师教学技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制定人:刘影
2012年4月15日。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内容doc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内容doc](https://img.taocdn.com/s3/m/6ebc4324482fb4daa58d4beb.png)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课程性质:微格教学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本科教育中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整个师范教育中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
它作为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让师范生和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教学理论、视觉理论和技术基础等几个方面,针对某一问题给予强化训练,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在校师范生把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对学生的教育实习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微格教学的目的、方式、过程以及相关内容,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必备的各种教学技能,同时形成对课堂评价的基本能力,使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知识,初步形成基本的语文教学能力,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奠定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及教学基本要求课程主要内容:通过讲授微格教学的内涵、特点和基本过程,微格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和相关的各种教学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解读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技能的基本方法,并针对不同的微格教学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为今后的实习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一)课堂教学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有关的教案编写、教学评价等内容,在系统地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查看相关的的实践内容,增加讨论课、答疑课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同时,引进摄像机、电视等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微格实验室相关的先进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效度。
(二)实践教学实践操作是微格教学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实践进行使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基本步骤了,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初步形成对语文教学的感性认识为今后语文教育实习打好基础。
1.独立完成微格教学案例的编写2.根据微格教学案例扮演教师角色,完成对微格教学各项教学技能的训练3.对各项教学技能实践的内容、过程等进行评价(三)辅助资料微格教学系统:微格实验室,摄像机、照相机,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教学实录。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微格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7768bf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d.png)
---一、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名称: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授课班级:一班授课时间: 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理解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难点:-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观察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25分钟)1. 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 细胞质:细胞内的胶状物质,含有多种细胞器。
- 细胞核:细胞的遗传中心。
2.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现象。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讨论: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四)巩固练习(5分钟)1.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细胞内的胶状物质,含有多种细胞器- 细胞核:细胞的遗传中心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
![生物微格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98f8c2e2bd960591c67761.png)
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一、判断题
1、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2、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3、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
4、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能量,也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5、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二、选择题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我们先看一下问题探讨。看图回答什么物质能直接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以及什么物质不能直接通过。哪位同学可以回答老师刚提出的问题啊?(水、二氧化碳、氧气、甘油、苯等小分子物质能直接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而氨基酸、葡萄糖、氢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等较大分子及金属离子则不能直接通过脂双层。)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扩散。往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就变为蓝色,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蓝墨水里的色素跑到清水里面去了,所以清水就变蓝了,这种溶质从高浓度一侧跑到低浓度一侧的现象就叫扩散。有些物质进出细胞时就是通过简单的扩散直接通过细胞膜的,这种跨膜方式为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的特点:顺着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蛋白,像葡萄糖、氨基酸等就是通过协助扩散通过细胞膜的。
上述我们学的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其最大的特点是物质顺着浓度梯度从胞膜一侧扩散到另一侧,不需要消耗能量。
细胞内部有许多物质的浓度都高于胞外的浓度,可是细胞仍能从外界吸收这些物质,这种逆浓度吸收物质的方式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消耗能量,这是物质跨膜运输的另一种方式主动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微格教学》
考试大纲
嘉应学院生科院
2014年1月修订
《生物微格教学》考试大纲
一、指导思想及大纲依据
1.指导思想
为了正确、客观、真实的给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本科生生物微格教学学科的成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全面改革,采用科学化的考核对考生进行基本教学技能水平测试。
2.大纲依据
参照生物微格教学教学大纲(试用)。
二、考试对象
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本科生。
三、考试目标
1.考试目标分为:A、了解;B、理解;C、掌握与应用。
A、了解
微格教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B、理解
每一项基本教学技能的原理和方法,每一项基本教学技能的评价指标要求。
C、掌握与应用
掌握每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包括生物教学的一些特殊要求。
能根据教学任务和中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综合应用于生物教学实践。
四、考试方式和成绩评定学期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是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加实践、讨论、评价等活动。
最后依据基本教学技能的评价指标要求,综合评定教学实践活动成绩作为考试成绩。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掌握教学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高师生十大教学技能训练效果互评表
请您在试教教学技能训练后对以下各项评价,在恰当等级划√
{附}本大纲撰写人:刁俊明大纲审批人:廖富林制(修)订日期:20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