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优秀范文五篇)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
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一、接种禁忌症:1、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
2、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
3、凡发热、腹泻(1日大便超过4次)、急性传染病者忌服。
二、接种注意事项:1、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俗称糖丸)前后半小时内不要哺乳或喂食热食物。
2、糖丸疫苗要用冷开水送服,并应在现场由接种人员观察下服用。
3、如小孩吐出或部分吐出,需进行补服1粒。
4、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三、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1、仅少数人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皮疹等轻微反应。
2、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3、在极少数婴幼儿中,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后,有可能发生急性迟缓性麻痹症状即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发生率约1/300万-1/500万。
四、接种效果3次服苗后,保护率可达 90%以上。
血清中3型抗体阳性率可达 95%以上。
同时抗体可阻止野病毒在肠道生存。
第二篇:脊髓灰质炎疫苗操作规程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
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
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
三、疫苗要放在冷藏包内,做到“苗不离冰”,严格“一人一杯一勺”制度。
四、服苗方法:(一)用一次性小勺将脊髓灰质炎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接滴入),用凉开水送服咽下。
疫苗注射操作规程
疫苗注射操作规程一、引言在疫苗接种领域,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疫苗注射操作规程,包括注射前的准备工作、注射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注射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注射前,必须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疫苗储存条件检查检查疫苗的储存条件,确保疫苗处于正确的温度范围内。
如果疫苗的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储存设备的温度等。
2. 注射设备准备准备好注射所需的设备,包括注射器、针头、棉球、消毒液等。
确保注射器和针头是干净的,并且没有明显的损坏。
使用之前,必须对注射器进行消毒处理。
3. 注射部位准备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仔细检查该部位是否有创伤或其他异常情况。
清洁注射部位,可以使用消毒液或酒精棉球擦拭。
三、注射操作步骤进行疫苗注射操作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洗手在开始注射前,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彻底洗手,确保手部清洁。
2. 准备疫苗将疫苗取出并确认疫苗的名称、批号和有效期等信息。
仔细检查疫苗是否有明显的异常,如变色、浑浊等。
3. 注射器操作将适当剂量的疫苗吸入注射器中,确保无气泡存在。
在注射前,将针头向上拍打几次以去除气泡。
4. 注射操作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角度,将针头迅速插入皮肤并注射疫苗。
注射时应保持稳定且迅速,注射角度应与皮肤平行或略倾斜。
5. 注射后处理在注射完成后,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
如果有出血,应持续按压数分钟,直至止血。
6. 注射后观察注射后应观察接种者是否出现不适反应,如发热、呕吐、头晕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报告医生或停止接种工作等。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疫苗注射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必须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和注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注射程序或剂量。
2.在接种过程中,应与接种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解答其疑问,并告知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3.注意个体差异,对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采取相应的注射操作措施。
预防接种各种制度范文(三篇)
预防接种各种制度范文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的传播。
为了确保接种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预防接种各种制度的范本。
一、接种管理制度1. 接种时间规定:根据疫情和疫苗供应情况,制定接种时间表,明确各类疫苗的接种时间要求。
2. 接种资格审核:建立接种登记系统,对接种人员进行资格审核,核实其身份和接种条件,确保接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接种信息记录:要求医疗机构将接种信息及时记录在接种证、电子健康档案等相关系统中,确保接种人员的接种记录完整可查。
4. 疫苗存储规范: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疫苗存储管理规范,如温度、湿度控制等。
5. 接种安全监测:建立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报告和处理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6. 接种宣传教育:开展接种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传达接种的重要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接种的覆盖率。
二、疫苗采购管理制度1. 疫苗采购程序:建立疫苗采购审批流程,明确采购程序,规范采购操作。
2. 供应商选择标准:设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合格的疫苗供应商,确保疫苗质量可靠。
3. 疫苗质量检测:建立疫苗质量检测制度,对采购的疫苗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疫苗配送监管:加强对疫苗配送环节的监管,确保疫苗的安全运输和储存。
5. 疫苗库存管理:建立疫苗库存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库存状况,及时补充不足,避免过期疫苗的使用。
三、接种场所管理制度1. 接种场所设施要求:根据接种工作的需要,设立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接种场所,确保接种的场所环境卫生和安全性。
2. 接种场所消毒规范:制定接种场所的消毒操作规范,确保接种环境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3. 人员培训要求:对接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接种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接种工作的专业性。
4. 接种场所的接种服务规范:制定接种服务规范,明确接种程序和服务要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接种人员的需求。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一、工作目的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设立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提供有效的疫苗接种服务,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二、工作范围预防接种门诊工作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包括儿童疫苗接种和成人疫苗接种。
2. 疫苗存储和管理。
3. 疫苗供应和采购。
4. 疫苗接种记录和信息管理。
5. 疫苗接种宣传和教育。
6.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三、工作流程1. 接种前准备在开展接种工作前,必须认真准备,包括:- 检查疫苗存储条件,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 制定接种计划,包括接种时间、地点和接种对象等。
- 准备接种所需的设备、用品和资料。
2. 接种操作- 接种前,对接种对象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并核对接种对象的个人信息和接种史。
- 按照疫苗接种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操作。
- 接种后,对接种对象进行观察和评估,并记录接种信息。
3. 疫苗管理- 疫苗采购: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疫苗采购,确保疫苗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安全。
- 疫苗存储:配备专用冰箱和冷藏设备,遵守疫苗存储温度和条件要求,确保疫苗的保质期和有效性。
- 疫苗使用:按照疫苗使用管理制度,遵守疫苗使用时限和使用规则,确保疫苗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
四、接种记录和信息管理- 对每位接种对象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接种信息、接种剂次和接种时间等。
- 做好信息的备份和归档工作,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五、宣传和教育工作- 制定宣传和教育计划,开展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 提供接种对象和家长咨询服务,解答疫苗接种相关问题。
六、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 监测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不良反应事件。
- 加强疫苗不良反应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公众的用药安全。
七、工作要求- 遵循专业操作规范,确保接种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 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预防接种操作规程-预防接种操作规程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有效方法,是预防、控制或消灭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使预防接种安全、有效地顺利开展,特制定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一)、利用每年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及其它有利时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计划免疫科学知识。
(二)、参加接种的人员都必须具备执业资格,经过计划免疫专业培训,能正确掌握接种对象,疫苗性质,接种部位、剂量、方法和禁忌症、接种反应判断、处理方法,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
(三)、接种使用的帐、证、注射器材、冷藏设备、消毒药品、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均要事先准备齐全。
二、现场操作步骤:(一)、接种前应认真实行“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制度,常规地询问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必要的体检,严格掌握禁忌症;实行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制度,所有预防接种必须由儿童家长知情同意并在预防接种通知单上签名后方可接种。
(二)、核对被接种者姓名、年(月)龄,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检。
若有禁忌症,一律不予接种。
.z.-(三)、检查使用制品,核对标签、查看批号、有效期,检查安瓿有无破裂或封口不严、苗液有无摇不散凝块、颗粒、霉变、冻干制品,须按说明书规定方法进行稀释。
(4)接种操作:1、皮肤消毒:(1)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如果接种部位皮肤不清洁,先进行清洗。
(2)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无菌棉球蘸75%乙醇,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5cm。
消毒区不可用手触碰。
(3)一般不使用碘对接种部位进行皮肤消毒,尤其是接种活疫苗时。
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应干燥后按规定的接种方法和剂量接种。
2.接种技术(1)、皮内接种法a)接种(皮试)部位:PPD试验和锡克氏试验应在左前臂掌侧中部,BCG接种应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b)操作方法:用4.5号针头的1ml注射器吸出疫苗,皮肤常规消毒。
预防接种操作步骤
预防接种操作步骤
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控制。
以下是预防接种的操作步骤:
1. 确定接种计划:根据国家和地区的预防接种计划,了解所需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间表。
2. 提前预约:在接种前提前预约接种点,以便安排时间和准备所需材料。
3. 健康评估:在接种时,进行健康评估,回答相关问题,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4. 接种区域准备:对接种区域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5. 疫苗准备:将所需的疫苗从冷藏处取出,检查疫苗的过期日期和完整性。
6. 注射操作:准备好注射器和针头,确保使用无菌器具。
按照正确的注射技术将疫苗注射到正确的部位。
7. 包扎处理:在接种后,对注射部位进行包扎处理,以防止感染和出血。
8. 监测观察:在接种后,观察接种者的反应和疫苗副作用,记录相关信息。
9. 给予相关建议:在接种后,向接种者提供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建议,以确保接种效果和后续的健康管理。
10. 记录和报告:将接种相关信息记录在个人接种卡或电子健康档案中,并向相关部门报告接种情况。
以上是预防接种操作的基本步骤,确保按照相关指南和标准进行操作,提供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
儿童预防接种流程图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一、上岗穿戴工作服、帽,接种疫苗时戴口罩。
二、坚守工作岗位,保证工作日全程服务。
三、履行告知义务,接种服务须经对象知情同意并签字认可。
四、严格掌握疫苗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五、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六、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坚持安全注射原则。
七、疫苗、冷链设备专人专管,帐物清楚、登记齐全。
八、服务热情、态度和蔼,科学告知,避免与服务对象争执。
九、保持接种现场环境整洁,接种现场所需药械、物品配备齐全。
十、接种疫苗后,注意观察接种对象,预防异常反应发生。
十一、体检、知情同意告知、接种疫苗等环节有详细记录。
疫苗管理制度一、疫苗管理专人负责。
二、疫苗领发、出入库有详细的时间、数量、标示记录。
三、疫苗运输、储存符合温度条件。
液体疫苗防治冻结。
四、按效期长短整齐存放疫苗,距离冰箱壁≧2㎝。
五、保持疫苗存放冰箱内清洁,不存放其它药物或杂物。
六、进购疫苗要索要批签发合格证明七、使用疫苗前检查疫苗是否合格并在使用记录上详细记录疫苗的批号、效期、生产厂家。
八、及时清理过期失效或或因其它原因失效的疫苗。
九、建立疫苗接种反应登记、报告制度。
十、疫苗开启后超过30分钟未用应当废弃。
预防接种前后注意事项特别提醒!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不宜接种卡介苗。
出生时诊断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产宝贝,不能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疫苗。
免疫功能低下者不能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
接种前的注意事项1、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儿童家长应尽早主动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
2.儿童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每次预防接种时必须携带本证。
3.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遗失时应及时补办。
国家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本证。
4.儿童监护人有义务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在接种前应主动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和预防接种禁忌情况。
5.为了保证预防接种质量,请家长带小孩到当地指定的接种单位(接种点、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的规范管理PPT培训课件
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确保 疫苗尽快到达接种点。
疫苗的接种实施
接种前告知
向家长或受种者告知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签署知 情同意书。
安全接种
严格遵守接种操作规程,确保接种安全,避免接种事故的发 生。
疫苗接种后的监测与评估
接种后观察
对接种者进行必要的观察,发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接种效果评估
详细描述
某医疗机构在处理疫苗接种事故时存在严重问题。该机构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导致事态扩大。同时,该机构内部存在责任推诿的现象,导致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更为严重的是,该机构还隐瞒了部分信息,未能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情况,导致公众信
任度降低。
THANKS
感谢观看
定期对接种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接种数据,优化预防接种工作。
03
预防接种的规范管理要点
疫苗接种前的准备
了解疫苗种类
确保了解即将接种的疫苗种类 ,包括预防的疾病、适用年龄 范围、接种剂次和间隔等信息
。
健康状况评估
在接种前对儿童进行健康状况 评估,确认其是否适合接种, 如有异常情况应暂缓接种。
告知医生儿童健康史
预防接种可以降低传染病 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保 障公共卫生安全。
预防接种的历史和发展
预防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最初使用的是人痘接种法。
19世纪末,随着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和疫苗的研制,预防接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预防接种的种类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成 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配置不均
部分地区接种点资源有限,无法满足需求。
信息传播不畅
缺乏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导致家长和接种 人员信息不对称。
预防接种实施方案
预防接种实施方案第1篇预防接种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人性化的手段。
为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防接种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1. 科学性:依据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人群免疫状况和疫苗特性,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和剂次。
2. 安全性:确保疫苗质量,规范接种操作,降低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3. 公平性:保障全民享有预防接种服务,重点关注偏远地区、弱势群体和贫困家庭。
4. 依法实施: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预防接种工作合法合规。
三、实施内容1. 疫苗接种对象: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特定人群和重点人群实施预防接种。
2. 疫苗种类:根据国家免疫规划,选用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
3. 接种时间和剂次:按照疫苗说明书和接种程序,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和剂次。
4. 接种单位:设立预防接种门诊,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设备设施。
5. 接种操作: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规范接种途径、剂量和部位。
6. 疫苗管理:建立健全疫苗采购、储存、运输、分发、使用和报废等管理制度。
四、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预防接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协作。
2. 人员保障:加强预防接种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3. 资金保障:将预防接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开展。
4. 宣传教育:加大预防接种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预防接种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5. 监测与评价:建立预防接种监测体系,定期对接种效果和疫苗安全性进行评价。
6. 应急处置:制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预案,确保接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五、监督与评估1.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2. 定期对预防接种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1.0 目的:按质量完成卡介苗接种。
2.0 适用范围:使用于进行此项操作的护理人员。
3.0 操作步骤:3.1 评估、告知:核对医嘱,评估新生儿一般情况,向新生儿监护人告知疫苗的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及相关事项,取得监护人知情同意,并在《新生儿预防接种告知单》上签名确认。
3.2 掌握接种时间及禁忌证:新生儿生后至出院前接种。
卡介苗接种并无绝对的禁忌证,除非儿童伴有免疫缺陷病,或因恶性疾病而致免疫应答反应抑制或使用皮质激素者。
有接种禁忌证的新生儿暂缓接种(接种禁忌证:有严重窒息及其他严重疾病、早产儿,体重<2.5KG,APGAR评分<8分者;【卡介苗禁忌人群:1、早产、难产、伴有明显的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
2、发热(>37.5℃)、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患儿。
3、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映者。
】 3.3 疫苗稀释:取保存在2~8℃冰箱内冻干卡介苗1支,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带的稀释液稀释,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充分混匀,发现有不可摇散颗粒,安瓿标签不清或药品过期都应废弃。
安瓿打开后应在半小时内用完,不可在阳光下接种。
3.3 接种方法:注射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缘,皮内注射0.1ml,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用1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用75%的酒精棉枝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将0.1ml疫苗注入皮内使注射部位形成约2~3mm直径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
接种后的注射器和针头,多余菌苗用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分类处理。
3.4 宣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应对产妇及家属再次说明卡介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告知在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化脓,可形成小溃疡;8~12周后结痂痊愈。
疫苗操作规程
疫苗操作规程•【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剂量】:0.5ml•【操作方法】:选择儿童上臂三角肌下缘酒精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30~4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1/3~2/3,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
在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
•【接种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接种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注意事项】: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前变色(红),不可•【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剂量】:0.5ml•【操作方法】:选择儿童上臂三角肌下缘酒精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30~4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1/3~2/3,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
在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
•【接种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接种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注意事项】: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前变色(红),不可•【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剂量】:0.5ml•【操作方法】:选择儿童上臂三角肌下缘酒精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30~4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1/3~2/3,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
在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
•【接种反应】: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预防接种程序规范
预防接种程序规范
为了保护儿童和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预防接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预防接种程序规范:
1. 接种前
在接种之前,应该了解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包括该接种的目的、注意事项、适应人群等。
同时,需要核实接种者的身体状况,
包括身高、体重、过敏情况等。
如果接种者有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应该咨询医生是否适合接种。
接种之前,还需要对接种器具和疫苗
进行核对,确保无异常。
2. 接种时
接种程序规范包括接种前准备、接种疫苗、观察等环节。
接种前,应先进行消毒,并采用合适的接种器具。
接种疫苗时,需要注
意注射部位、注射深度等。
接种之后,应该观察接种者有无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情况。
3. 接种后
接种后,应该及时记录接种信息,并提醒接种者关注接种后的身体反应。
如果接种者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进行处理。
在接种之后,还应该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并避免剧烈运动、游泳等活动,以免影响接种效果。
通过遵守预防接种程序规范,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积极接种预防疫苗,为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预防接种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预防接种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篇1一、预防接种门诊每日或每月定若干天数为预防接种日,为辖区内适龄儿童开展常年免疫接种和业务咨询。
二、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预防接种的实施。
三、本地户籍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需建立预防接种卡、证。
预防接种卡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入托、入园儿童可由托幼机构暂时代管。
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
四、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工作责任心,并取得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护师)资格,且经过县级以上预防接种知识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接种时接种人员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带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得从事接种工作。
接种人员应主动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五、保持预防接种门诊清洁卫生,开诊前后要用合格浓度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工作台与地面,开启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
每次消毒应做好记录备查。
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六、强调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诊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册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七、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规定浓度及合格配制时间的皮肤消毒液。
已开启未用完的疫苗安瓿应盖上消毒的干棉球并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脊灰液体疫苗24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的疫苗应废弃,整个接种过程应确保无菌操作,安全有效。
卡介苗接种应设专苗操作台,严防误作其他疫苗错种。
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操作规程
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
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
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
三、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
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充分摇匀,无菌开启安瓿,准确吸取0.5ml。
五、接种儿童取侧卧位,选臀部外侧1/4处酒精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70~9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2/3,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棒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六、在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
七、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八、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
九、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
产科预防接种疫苗公示一类疫苗(免费)联系电疫苗名称免疫程序接种方法剂量禁忌症不良反应乙肝疫苗HBV(5ug)出生24小时内、1个月、5-8个月初免3针。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1支患急性、慢性严重疾病及过敏者等个别偶有局不需处理卡介苗BCG 出生24小时内初免1针。
上臂外侧三角肌皮内注射0.1ml患结核、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免疫缺陷等接种后2周若随后化脓周后结痂,成脓疱,应脊灰疫苗TOPV 出生2月龄始初免3次(每针次间隔不少于28天),4岁加强1次。
口服1粒发热、患急性传染病、免疫缺陷和妊娠妇女等个别偶有发般不需处理全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WDPT 出生3月龄始初免3针(每针次间隔不少于28天),1.5-2岁加强1针臀部或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癫痫、神经系统疾病、急性感染、发热和过敏者等局部有红肿倦头痛,一白破二联疫苗DT 6岁加强1针。
深部皮下或肌内注射0.5ml同上同上麻疹疫苗MV 出生8月龄初免1针,1.5-2岁、6岁各加强1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有效方法,是预防、控制或消灭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使预防接种安全、有效地顺利开展,特制定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一)、利用每年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及其它有利时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计划免疫科学知识。
(二)、参加接种的人员都必须具备执业资格,经过计划免疫专业培训,能正确掌握接种对象,疫苗性质,接种部位、剂量、方法和禁忌症、接种反应判断、处理方法,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
(三)、接种使用的帐、证、注射器材、冷藏设备、消毒药品、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均要事先准备齐全。
二、现场操作步骤:
(一)、接种前应认真实行“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制度,常规地询问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必要的体检,严格掌握禁忌症;实行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制度,所有预防接种必须由儿童家长知情同意并在预防接种通知单上签名后方可接种。
(二)、核对被接种者姓名、年(月)龄,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检。
若有禁忌症,一律不予接种。
、检查使用制品,核对标签、查看批号、有效期,检查(三).安瓿有无破裂或封口不严、苗液有无摇不散凝块、颗粒、霉变、冻干制品,须按说明书规定方法进行稀释。
(四)、接种操作:
1、皮肤消毒:
(1)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如果接种部位皮肤不清洁,先进行清洗。
(2)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无菌棉球蘸75%乙醇,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5cm。
消毒区不可用手触碰。
(3)接种部位的皮肤消毒,一般不用碘酒,尤其是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碘酒消毒,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按规定的接种方法和剂量接种。
2、接种技术
(1)、皮内接种法
a)接种(皮试)部位:PPD试验和锡克氏试验应在左前臂掌侧中部,BCG接种应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b)操作方法:用1ml注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筒,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左手拇指固定针管,然后注入疫苗或试验液,使注射部位形成一,并有毛孔可见。
此时,8~10mm个圆
形隆起皮丘,皮丘直径为
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角后,拔出针头。
勿按摩注射部位。
(2)皮下接种法
a)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b)操作方法:用1ml或2ml注射器配上5.5号针头,吸取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
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3)肌内接种法
a)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或臀部外上1/4处。
b)操作方法:用1ml或2ml注射器配上6号或5.5号针头吸取疫苗,接种对象取坐位或侧卧位(上臂三角肌接种取坐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叉腰),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式),与皮肤成70~9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口服法
a)用于OPV的服用。
b)用消毒的药匙将脊髓灰质炎疫苗送入儿童口中,用凉开水送服咽下。
.
c)月龄小的儿童,喂服糖丸疫苗时可将糖丸碾碎,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疫苗溶于5毫升凉开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
d)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
3、注意事项
(1)BCG要准确注入皮内,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OPV不能用热开水送服,并做到一人一匙。
(3)含有吸附剂的疫苗要采用肌内注射或皮下深部注射。
(4)MV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
(5)联合免疫时,接种要分部位。
4、接种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预防接种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要严格执行使用后的回收销毁制度,严禁再次使用。
(2)、接种时应严格按技术规程的要求操作。
(3)、吸取疫苗和注射时,手不能触碰注射器的针芯。
(4)、无菌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要分开存放。
(5)、接种BCG的注射器要专用。
5、接种完毕,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帐册上正确记载所接种疫苗的年、月、日及批号,接种者签名。
接种记录要书写工
整不得其它符号代替。
.
6、接种完毕,接种对象应留在接种现场观察15~30分钟,观察有无反应。
并告诉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7、与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预约下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8、接种结束后要及时加强随访,遇有反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调查,逐级上报。
三、统计上报:各项生物制品接种结束后要及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统计上报内容包括应初种人数、实际接种人数、接种率、未种人数及原因分析、疫苗供应、使用情况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接种事故调查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