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汇总
(完整版)高考生物试题各地分章汇编11,推荐文档
2010 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植物激素调节31.(8 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
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 处。
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
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 1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2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
从题干上来看,(1)幼茎段无叶无侧芽,暗示我们不会再有新的生长素产生;(2)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暗示我们只考虑低浓度的促进效应,不考虑高浓度的抑制效应;(3)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暗示我们不能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单纯归结为内外两侧的细胞吸水膨胀不同引起的。
从图示的情形可以推测出来,应该是半边茎内侧细胞生长比外侧快形成的;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则可能是:(1)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这可能与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的吸水能力不同有关;(2)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致;(3)其他合理的原因。
【答案】原因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10 重庆卷)4.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 4 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成情况是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C,根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答案:B解析:此题也为识图题,但图形是书上没有的,是原创的,这就更加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了。
2010生物高考试题汇编2010生物高考试题汇编
2010生物高考试题汇编1(海南卷)20.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1解析:杂草和水稻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生产者,二者为竞争关系。
一个生态系统既包括生物成分,还包括非生物成分,所以水稻、鸭、害虫和杂草只能组成群落,而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D(安徽卷)6.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cm,网身长145cm,网目孔径0.169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物种10甲样本1551001512042021 10类样本2523002313041022 12型样本3482002015039020 11乙样本133401240010251115 22类样本235601041012301417 21型样本33450183501126121619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大小的比较。
物种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种群密度是批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所以乙类群中的物种7种群密度相对甲来说较小。
甲类群中的物种4的种群密度相对乙类群较小。
所以C选项正确。
小刘以为这是一道面试题化学教案便诚惶诚恐地说:“按照法律规定化学教案你只要聘用了她化学教案就该支付她的薪答案:C(广东卷)2.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解析:农作物和杂草相互争夺养分与阳光,为竞争关系。
2010高考生物题汇编山东卷
2010高考生物题汇编:山东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0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答案:B(10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D(10山东理综)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答案:C(10山东理综)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答案:A(10山东理综)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细胞质基质中的H 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答案:D(10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答案:C(10山东理综)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B(10山东理综)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答案:C(10山东理综)26.(15分)为了更好的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总(新课标+解析):(1)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江苏卷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蛛,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卷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答案】B【解析】本题以突变实例为载体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鉴别应用等。
因不知该突变体的基因型,故不能判断其变异为隐性还是显性突变引起,A项错误。
若一杆双穗为隐性突变,则该植株为隐性纯合体,则自交后权威一杆双穗;若为显性突变,则该个体为杂合体,其自交后代一杆双穗纯合体比例为1/4,B项正确。
基因突变为分子水平变异,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项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中无同源染色体,不可育,D项错误。
江苏卷10.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
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人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多倍体育种方法操作,抑制第一次卵裂导致染色体加倍,培育而成的个体为四倍体,A项错误,用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形成的新个体为单倍体,B项错误。
C项利用移植方法获得的个体为二倍体,C项错误。
极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受精卵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含有极体的受精卵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发育而成的个体为三倍体,D项正确。
山东卷1.(2010山东高考理综)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例的综合分析【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编:种群和生物群落03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种群和生物群落(10全国卷1)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
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答案】A(10全国卷1)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
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自然就有可能出现i A>i a、i A=i a和i A<i a的情形。
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答案】D(10浙江卷)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走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从图中个体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在K 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外界环境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天敌的捕食、年龄结构的变动,种群个体数量还是在K值附近左右波动,所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个体数量变化还是符合逻辑斯蒂增长,所以答案是A(10福建卷)26.II. 棉蚜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林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lO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大纲版)分类汇编7 生物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
考点7 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10·全国卷Ⅰ·T5)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命题立意】本题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为基础,综合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绝对不能循环利用。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实现多级利用,但不是循环利用。
【规范解答】选C。
流经此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微生物也能利用,A正确;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农作物的多途径利用,能量得以高效利用,B正确;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得以循环利用,但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都不会循环利用,C错误;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中的物质,属于分解者,D正确。
2. (2010·全国卷Ⅱ·T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命题立意】本题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体现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及功能,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思路点拨】(1)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比一般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2)水分较多的地方,生态系统一般比较复杂,微生物代谢一般较旺盛。
【规范解答】选C。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也复杂,A项正确;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结构的主要原因为: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即环境条件分别不均匀造成的,B项正确;我国南方气温较北方高,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强,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需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又可重新回归大气,D项正确。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动物激素调节)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人和动物体的激素调节(10重庆卷)1.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元,其后是脂肪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TPD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正确答案:C解析:血糖浓度升高,应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使血糖浓度达到正常值80-120mg/dl,而分泌胰岛素的是胰岛B细胞,所以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故答案A错。
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肝糖元,而肌糖元不能直接利用,而必须先转化为乳酸运输到肝脏再合成肝糖元才能利用,所以答案B错。
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作为热能散失,少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贮存,当ATP含量过多时ATP中的一部分能量又转移到磷酸肌酸中贮存,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TP是正确的。
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某些非必需氨基酸,故答案D错。
(10福建卷)4.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索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及其结构基础。
胰岛素的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使血糖浓度降低的途径是,1、加快细胞加速摄取血糖,使血糖浓度降低;2、阻止肝糖原分解;3、促使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受体缺失使得细胞无法识别胰岛素,从而使胰岛素作用丧失,哪么就会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10四川卷)30、(24分)回答下列I、Ⅱ两个小题I. 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1)实验一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汇总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共30章)1、细胞的分子组成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有丝分裂4、减数分裂5、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6、植物激素调节7、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8、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9、血糖调节 10、免疫调节 11、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2、遗传的基本规律 13、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4、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 15、生物的变异16、遗传育种 17、生物进化 18、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酶的研究与应用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20、种群和生物群落 21、生态环境的保护22、教材实验考察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三: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四:观察线料体和叶绿体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六: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十: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十一: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十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十三: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实验十四: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十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十六: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十七: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十八: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十九:探究水族箱(鱼缸)中的群落的演替实验二十:DNA粗提取技术的原理、操作过程23、实验探究与研究性实验 24、微生物的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2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细胞膜) 26、酶与ATP 27、光合作用28、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29、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和伦理问题 30、胎工程1、细胞的分子组成(10全国2)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选B解析: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所需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10重庆卷)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答案:A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答案A正确。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
第一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海南卷)1.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解析:糖类分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其中还原糖指可被氧化充当还原剂的糖。
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等,所以A对。
葡萄糖属于单糖不可以被水解,B错。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C错。
乳糖的分子结构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形成,需水解成单糖后被吸收,D错。
答案:A(四川卷)1.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A.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C.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D.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解析:本题考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及微生物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是需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A错。
硝化细菌无固氮酶,但能利用无机氮NH3作氮源,B错。
硝化细菌无细胞核,但进行分裂生殖,不能进行出芽生殖,C错。
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所以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D正确。
答案:D(宁夏卷)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
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
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
答案:D(全国卷一)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总(新课标+解析):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要证明某种物质是否为遗传物质,就需要把这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完全分离开来,解析: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单独、直接地观察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结果。
HIV)是一种逆转录1983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上海卷综21.B答案:HIV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示意图是(D病毒。
下列正确表示)32其中正确的2.(2009·P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济宁模拟)下列是关于)是(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是遗传物质.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BRNA 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32 D.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P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根据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而设计的;在沉淀解析:是遗传物质;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的蛋白质DNA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广东卷4.外壳和大肠杆菌分开。
B. 每种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编码A.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D答案: C.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子连续复制若此DN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3.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一种氨基酸可有一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n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n M-1)A.(2为基本单DNA基因的复制是以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基因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即复制和表达;1) -M(1/2q B.,位进行的;基因的表达分为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n q2q)/2-1)·M(1C.(2-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n nqM/2.D(2-1)D【答案】MM DNA,此x==q,,则,占总碱基比例为解析:DNA分子中T为Mq,设总数为x天津卷2.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qxM A.TGU B.UGA C.ACUD.UCU分子。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分章汇编7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选修三部分汇编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网身长145㎝,网目孔径0.169mm)各随机取样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3、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4、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5、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 浆细胞B. T淋巴细胞C. B淋巴细胞D. 效应T细胞6、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减加速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7、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8、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移植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A.正常生长B. 增殖并分化成多种细胞C.分泌抗体D. 杀死各种病原菌9、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B.全身出现过敏性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10、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A .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B .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C .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D .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11、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地区汇总
2010年高考试题汇总目录(点击标题、使用链接)全国一(河北河南山西广西)全国二(甘肃贵州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云南)广东卷山东卷浙江卷福建卷安徽卷湖南卷北京卷陕西卷湖北卷四川卷重庆卷天津卷新课标统一命题省份:(宁夏、海南、吉林、黑龙江)江苏卷说明:暂时缺少全国一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C.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2.光照条件下,给3C 植物和4C 植物叶片提供142CO ,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3C 植物的淀粉和4C 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 B.从3C 植物和4C 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 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4C 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 的4C 大量积累 D.在3C 植物叶肉组织和4C 植物叶维管束鞘的3C 中可检测到14C 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2CO 含量的变化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 、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5. 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31.(8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10全国卷1)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相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更B.条件相宜、底物足够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更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更D.志向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更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实力和获得信息的实力。
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
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始终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 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答案】A(10全国卷2)3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干脆能源物质的元素是,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缘由是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碳酸钙的作用是丙酮的作用是(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别状态的。
(10重庆卷)2.题2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代表参加光能转换的物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U在光合作用里的作用是汲取和传递光能B,V汲取光能后被激发,使H O分解,产生电子流2C,W为CO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2D,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答案:D解析:此题的图是课本上的图的再现略有改编,首先要识图弄清U、V、W、X、Y代表参加光能转换的物质分别是除少数特别状态的叶绿素a的其它色素、少数特别状态的叶绿素a的、NADPH、NADP+、糖类,结合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过程(光能先转化为电能然后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而后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可知,答案A 、B、C正确;其中光能先转化为电能然后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为光反应过程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所完成,活跃的化学能而后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W-Y)则是暗反应过程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完成,故答案D错。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分章汇编3
(4) 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
(10 海南卷)7.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 4 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 收光谱图,其中属于叶绿素 b 的是
、
【答案】A 【解析】叶绿素最强的吸收区有两处:波长 640~660nm 的红光部分和 430~450nm 的蓝 紫光部分。叶绿素 a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比叶绿素 b 的高,而蓝光区的吸收峰则比叶绿素 b 的低,也就是说,叶绿素 b 吸收短波长蓝紫光的能力比叶绿素 a 强。 类胡萝卜素的吸收 带在 400~500nm 的蓝紫光区,它们基本不吸收红.橙.黄光,从而呈现橙黄色或黄色.
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2.(12分)
(1)维持反应液中 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1 分)
(2)Cl-和 Cu2+(2 分) Cu2+(1 分)
Cl-(1 分)
(3)对照 确定 Na+ 和 SO4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每空 1 分,共 2 分) (4)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或蓝色) 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斐林试剂中有 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每空 1 分,共 5 分)
实验三: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10 新课标)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 RNA 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
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答案】C 【解析】观察质壁分离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的有色叶泡。而要观察 RNA和脂
实验六: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共30章)1、细胞的分子组成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有丝分裂4、减数分裂5、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6、植物激素调节7、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8、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9、血糖调节 10、免疫调节 11、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2、遗传的基本规律 13、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4、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 15、生物的变异16、遗传育种 17、生物进化 18、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酶的研究与应用1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20、种群和生物群落 21、生态环境的保护22、教材实验考察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三: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四:观察线料体和叶绿体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六: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十: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十一: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十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十三: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实验十四: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十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十六: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十七: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十八: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十九:探究水族箱(鱼缸)中的群落的演替实验二十:DNA粗提取技术的原理、操作过程23、实验探究与研究性实验 24、微生物的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2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细胞膜) 26、酶与ATP 27、光合作用28、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29、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和伦理问题 30、胎工程1、细胞的分子组成(10全国2)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选B解析: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所需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10重庆卷)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答案:A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答案A正确。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所以答案B错。
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故答案C错。
质粒是只是环状的DNA,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结构里面有DNA,故答案D错。
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知识,以及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选修),此题属识记类,为容易题。
(10全国2)3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碳酸钙的作用是丙酮的作用是(1)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10新课标)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解析1: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命体。
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具有细胞核。
人体细胞的周期长短差距很大,不是相同的。
【答案】D【解析2】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
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
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
【评析】本题考察了生物必修I中关于细胞的内容,讨论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以及细胞周期的内容,应该说考察的难度不高,非常适合作为高考的第一题。
不过个难度的试题处在高考中还是有点让人意外的。
(2010山东高考理综)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细胞质基质中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答案】D【解题立意】本题考查溶酶体与酶、运输等的关系,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的运转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们进行分解消化。
(10四川卷)1、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A.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C.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D.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及微生物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是需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A错。
硝化细菌无固氮酶,但能利用无机氮NH3作氮源,B错。
硝化细菌无细胞核,但进行分裂生殖,不能进行出芽生殖,C错。
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所以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D正确。
(10海南卷)1.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答案】A【解析】糖类分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其中还原糖指可被氧化充当还原剂的糖。
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等,所以A对。
葡萄糖属于单糖不可以被水解,B错。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C错。
乳糖的分子结构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形成,需水解成单糖后被吸收,D错。
本试题综合考试学生对糖类的知识的理解。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0江苏卷)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台到mRNA上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
MRNA合成在细胞核中进行,而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进行翻译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因此mRNA合成的同时不会结合核糖体,A项正确。
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式有关,所以唾液腺细胞核胰腺细胞等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含有的高尔基体多,B项正确。
核孔为酶和mRNA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项正确。
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需要耗能,故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在吸收物质时集中分布在细胞两端以提供能量,D项正确。
3、有丝分裂(10重庆卷)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答案:A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答案A正确。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所以答案B错。
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故答案C错。
质粒是只是环状的DNA,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结构里面有DNA,故答案D错。
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知识,以及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选修),此题属识记类,为容易题。
(10海南卷)3.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答案】C【解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中期,在隔膜形成体的中央生成的薄膜结构称为细胞板。
此题背景为动物细胞,故A错。
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刚开始不久,所以B错。
C描述的现在是典型的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的现象,正确。
两个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级式在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故D错。
4、减数分裂(10安徽卷)2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 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分裂相关知识C1 C2 是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而有丝分裂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所以C1和C2的遗传信息相同;而S1和S2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刺激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平均分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所以遗传信息不同,且X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答案B正确。
(10江苏卷)2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散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2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3【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及考生理解能力。
人精子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单体可达到92条,A项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带着遗传信息可能不同,B项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壳发生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即同源染色体分开前,C 项正确,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种类型4个精子,D 项错误.(10江苏卷)28.(6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1G 期、S 期和2G 期)和分裂期(M 期)。
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 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 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 处于S 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
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