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
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

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在高层和超高层办公楼日益增多的今天,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物内主要的交通工具,因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这种关注中,候梯时间和乘梯的舒适性成为人们最关注的两个问题。
据统计,现代高层办公楼高峰期普遍的候梯时间都在10-15分钟,有些旧式办公楼甚至达到20分钟,不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而且浪费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除此之外,乘梯时的拥挤和失重感也往往被人所诟病。
怎样做到建筑物内电梯的舒适性和人性化设置,尤其是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以让电梯更快捷高效地为我们服务,不仅是建筑设计师、电梯商、开发商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法律工作者所要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用法制来规范和引导社会发展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有法必依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电梯的数量跟电梯服务的优质高效密切相关,但高昂的电梯成本以及电梯对楼内建筑空间的占用往往让开发商对安装多数量的电梯望而却步。
因此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电梯数目以让办公楼能够正常运作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个良好的综合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办公楼电梯设置的规范有以下条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3.1:电梯1、电梯不应计作安全出口,设置电梯的建筑物仍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梯。
2、电梯井不易被楼梯环绕。
3、在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内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的台数不宜少于2台。
4、电梯不应在转角处紧临布置,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得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得超过8台。
5、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乘客电梯≥最大轿厢深(B)住宅电梯单台≥1.5B;单侧4台≥2.40m;双侧多台≥相对B之和,井≥4.50m。
病床电梯单台、单侧多台≥1.5B;多台双侧≥相对B之和。
6、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主要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
7、机房应为专用的房间,其转户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防潮和防尘;不应在机房顶板上直接设置水箱及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
建筑容纳人数公式

建筑容纳人数公式
建筑容纳人数=建筑物面积/人均占有面积。
公共建筑:是指供人们购物、办公、学习、医疗、旅行、体育等使用的非生产性建筑,如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
住宅人数计算是3.2人/户。
这是一般建筑专业的计算方法。
如果是公建就另算,餐厅一般算座位数,或1.3平方米/座,食堂餐厅1.1平方米/座。
公共场所内最多容纳人数,是按照场所营业面积0.5人/平方米、总安全出口宽度1米/百人的标准计算的,以上两个数值相比较取较小者作为最终标准。
常见的甲、乙类建筑

常见的乙类、甲类建筑发表日期:2005-10-12 浏览人数:1150 作者:刘永光来源:网易行业评论0条一、基本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二、抗震防灾建筑①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医院的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m2。
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三级医院。
②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③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县级以上抗震防灾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

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m2计。
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分面积)。
而办公面积=(3~3.5)/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关系如下:根据《商规》3.1.2条。
建筑面积>15000时:34%+(32%-1/5x34%)=59.2%建筑面积3000~15000时:45%+(25%-1/5x45%)=61%建筑面积<3000时:55%+(18%-1/5x55%)=84%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B=S(m2)×K1×K2×a(人/m2)*b(m/100人)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m2)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 59.2% 61% 84%K2为地上建筑的面积折算值50%~70% 地下建筑的面积折算值70% 《建规》表5.3.17.5b为100人疏散净宽《建规》表5.3.17-1a为商店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建规》表5.3.17-2如地下商店建筑第二层总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则疏散宽:B=S×K1×K2×b×a=15000x61%×70%x0.80x0.75/100=38.43m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m2,则每层疏散宽度为:B(1、2)=S×K1×k2×b×a=4000m2×61%×(0.5~0.7)×(0.85人/m2)*(0.65m/100人)=(6.74~9.44)mB3=S×K1×K2×b×a=4000×61%×(0.5-0.7)×0.75×0.77/100=(7.05-9.86)mB4=S×K1×K2×b×a=4000×61%×(0.5-0.7)×1.00×0.60/100=(7.32-10.25)m人数按《建规》5.3.17计算,地上商业营业厅建筑面积折算值为0.5—0.7,本报告取值0.7(较保守考虑);商业营业厅地上一、二层人员换算系数为0.85人/ m2,地上第三层取值0.77;疏散宽度换算系数按地上一、二层0.65,地上第三层0.75进行取值。
建筑设计电梯计算

电梯一、电梯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表1 电梯的分类注:1 本表摘自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 VI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二、电梯参数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 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4当建筑物的出人口为两层或以上时如地下有停车场、地铁口、商店等,可用自动扶梯连接出入口层之间的交通,使始发站集中在一层,从而提高运输效率;5对服务站和运行速度一致的电梯,应采用并联和群控管理;6对于主要需要局部运行的电梯的建筑物,为提高电梯运输能力,宜选择局部实效高的电梯而非一味考虑高额定速度;7对于公司专用的办公楼,相邻的楼层之间的交通可考虑不用电梯,电梯的停站数可考虑隔层停,既缩短了电梯往返运行的时间,也提高了输运能力,同时又节省了设备费用;8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电梯一般集中布置在大楼中央,采用分层区或分层段的方法;候梯厅要避开大楼主通路,设在凹进部位以免影响主通路的人员流动;若电梯分区设置,可按15层一个区域,且在不停层的井道每隔11m设置不小于350×1800的井道安全门;建筑面积巨大,且工作、生活人数很多的超高层建筑,为提高运输效率,可配置双层轿厢电梯;9医院的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应分开布置,有助于保持医疗通道畅通,提高输送效率;10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应远离需要安静的房间,如居室、病房、客房、阅览室等,避免噪声干扰,必要时考虑采用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二电梯数量的确定电梯台数,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内部人员流量来计算,用最少的投资来满足合理的垂直运输要求;有的按每100人需要的电梯台数来计算,有的按建筑物的人均面积来计算,科学的方法是进行交通计算;电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工具,其选型配置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对高层现代化建筑;优良的选型配置意味着乘客和货物在大楼内快捷、便利、安全地流通,意味着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率、节省设备和能源而降低成本;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和业主就应紧密配合选配合理的电梯;电梯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客货流量等作电梯交通分析,方案设计阶段可参照表2;表2 几种建筑类型电梯数量选用估计值注:1表中客梯规格按载重1000~1350kg计算,额定15~20人;2办公楼或宾馆电梯运行速度一般为:6~15层为~2.5 m/s;15~25层为~2.5 m/s;3表列电梯数量仅供方案设计时快速参考,技术设计中还需进一步研究;4 在各类建筑中,至少应配置1~2台能使轮椅使用者进出的无障碍电梯;大规模、超高层建筑复杂的电梯系统,要准确、合理、经济地确定电梯的数量、载重容量与速度;首先要算出全部电梯梯所要服务的楼内总人数,选定电梯的三项服务质量标准:乘梯高峰期某一限定时间内电梯所需服务的最大运客量,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的平均间隔时间;乘客从唤梯起至到达其目的地的全行程时间;当然,这些标准,都因国家、地区和不同的建筑性质有差异;需要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将大厦的用途、层数、各层面积等详细资料,预先提供给电梯厂商,请电梯工程师作交通运输分析,求出所需电梯系统各种参数,从经济与服务质量方面合理选择电梯系统,周密筹划建筑布局;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步骤为: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确定电梯数量---确定电梯服务方式---确定电梯载重量---确定电梯速度----计算平均运行间隔----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是否符合标准---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1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电梯使用人数=建筑物总使用人数×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其中建筑物总使用人数参见表3,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参见表4;表3 各种建筑物总使用人数估算注:用以估算人数的面积为实际使用净面积建筑面积×实际使用率;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可按×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估算;表4 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注: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随建筑物的业态及使用情况而不同,所取数值为经验值;2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办公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3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可咨询电梯专业厂家;4确定电梯载重量在乘客电梯的设计时,往往是通过额定载重量来确定轿厢容量和轿厢有效面积;最大的乘客人数应按额定载重量kg除以75kg/人计算结果向下圆整到最近的整数,详见表5;最大的乘客人数也可以按轿厢最小有效面积确定,详见表6;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定电梯的载重量;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提升建筑物的档次;表5 不同电梯载重量对应的最大乘客数量表6 最大乘客数量对应的轿厢最小有效面积注:乘客人数超过20人时,每增加1人,增加0.115m25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10层以下1.5m/s;10-20层-2 ms;20-30层-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6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表7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表 7 各种建筑物电梯平均运行间隔指标7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表8中列出各种建筑物的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可供参考;表8 各种建筑物电梯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8如果不符合标准,可调整电梯的数量、服务方式、载重量、速度等参数,直到符合标准,即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三电梯的土建结构要求1、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与建筑物的联系主要涉及机房、井道、底坑、层门入口、导轨固定等的设置方式和连接方法,电梯大样图应表示导轨埋件、厅门牛腿、厅门门套、机房工字钢或钢筋混凝土梁和顶部检修吊钩等;层数指示灯及上下按钮留洞位置及大小,应准确符合电梯生产厂家要求,留在门顶或井道壁上;由于电梯不同规格型号、不同生产厂家的尺寸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电梯井道与机房的土建图应按专业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同类型的标准图纸,并结合建筑物电梯井道的不同结构如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结构等绘制;最好能先确定采用的电梯厂家,避免土建条件不能满足电梯安装的要求;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见表9 表9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井道与机房的设计应能满足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提出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建筑成本估算中的公用设施费用如何计算

建筑成本估算中的公用设施费用如何计算在建筑项目的成本估算中,公用设施费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用设施通常包括电力、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等系统,这些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对于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准确计算公用设施费用对于建筑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一、公用设施费用的构成公用设施费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设备购置费用这包括各种公用设施设备的采购成本,如变压器、水泵、锅炉、空调机组等。
设备的价格会受到品牌、规格、性能等因素的影响。
2、安装工程费用将公用设施设备安装到位所需的费用,包括管道铺设、线路架设、设备安装调试等。
安装工程费用通常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和施工难度来计算。
3、管道和线路费用用于输送电力、水、燃气等的管道和线路的建设成本,包括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
4、能源供应费用建筑投入使用后,持续供应电力、水、燃气等能源的费用。
这部分费用通常根据当地的能源价格和建筑的使用量来估算。
5、维护和保养费用为保证公用设施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所需的费用,包括设备检修、零部件更换、系统清洁等。
6、其他相关费用如设计费用、监理费用、检测费用等与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相关的其他支出。
二、公用设施费用的计算方法1、设备购置费用的计算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的规模和功能需求确定所需设备的类型和规格。
然后,通过市场调研获取不同品牌和型号设备的价格。
可以向供应商咨询报价,或者参考相关的设备价格目录。
在计算设备购置费用时,还需要考虑运输、保险等附加费用。
例如,对于一个中型办公楼项目,需要采购一台500kVA 的变压器,经过市场调研,某品牌的该型号变压器价格为 10 万元,运输和保险费用约为 1 万元,那么该变压器的购置费用就是 11 万元。
2、安装工程费用的计算安装工程费用通常按照工程量乘以单价的方式来计算。
工程量的确定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计算出管道长度、线路长度、设备安装数量等。
建筑等级划分甲、乙、丙、丁

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整理,列出了常见的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和乙类的建筑,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按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进行抗震设防。
一、基本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二、抗震防灾建筑①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医院的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 5m2。
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三级医院。
②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③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县级以上抗震防灾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空调房间人数确定

根据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可以查阅《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规划·建筑·景观》,第55页至第56页——“房间合理使用人数及无标定人数的房间疏散人数的确定”。
以下为内容摘录,不知你问的是什么功能的建筑。
无标定人数的房间人员密度值如下:展览建筑展厅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地上1层:0.7人/平方米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商场营业厅地下2层:0.8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娱乐场所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各功能房间人均最小使用面积如下:办公楼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中小学校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剧场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电影院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用小车选购的自选营业厅:1.7平方米/人餐馆餐厅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食堂餐厅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平方米/人图书馆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商业建筑消防疏散人数计算(防火规范2014)

建筑类型 商业建筑
计算内容
楼层
与地面高差大于10米 地下三层
与地面高差小于10米
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
首层
二层
三层
四层及以上
使用功能 房间名称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计算疏散面积
计算疏散人数
建筑面积(m2) 人员密度 人数(人)
地下一层 首层 二层 三层 四层及以上
使用功能 房间名称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计算疏散面积
计算疏散人数
建筑面积(m2) 人员密度 人数(人)
S
α(人/m2) P=α×S
1000
0.56
560
1000
0.56
560
1000
0.60
600
20000
0.43
86001000Sα(人/m2) P=α×S
1000
0.56
560
1000
0.56
560
1000
0.60
600
20000
0.60
12000
1000
0.60
600
1000
0.54
540
1000
0.42
420
商业建筑营业厅规模大于3000平方米(取人员密度下限)(一、二级耐火等级)
建筑类型 商业建筑
计算内容
楼层
与地面高差大于10米 地下三层 与地面高差小于10米 地下二层
条文说明:5.5.21 本条所指“营业厅的建筑面积”,既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 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进行了严格的防火分隔,并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 室等,可不计入营业厅的建筑面积。据表5. 5. 21-2 确定人员密度值时,应考虑商店的建筑规宜取上限值, 限值,家具、建材商店和灯饰展示建筑的人员密度为表5. 5. 21-2规定值的30% 。(防规296页)
博物馆建筑合理观众人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设计研究
■瑟霸盈囵匹霉圜盟圜 Research On ArchitecnJraI Design
博物馆建筑合理观众人数的计算方法
CaIcuIation Method of ReasonabIe Audience Number In Museum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Iations Of audlences‘vis.on behoⅣ.oL竹1en puts f‘xward basic p订ncipIe and method to caIcuIate
per Capita area,and educes accurate resuIts.Th.s method bn’t a仟ected by such facts as region Of ttle buiIding and
Sj产f 6r十9),f2r+5)
l式4)
由式4可知,当展品大小较小,其面积可忽略不
计时,r=0,Sjl.1.8 m2;当展品趋于无穷大时,:=
一,Sil-3.Om2;一般在经济柱网(8m x8m)的
条件下。展品大小取r=2 m,Sil-2.33 m2。
当博物馆中同时存在平面展品和立体展品时,
可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调整Si.值,再将Si, 代入式1.即可求出博物馆合理观众人数。
1研究现状
2观众的观赏行为模式
合理使用人数的确定.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技 术要求,博物馆是长期收藏和展示有历史和文化 价值的物品的公共建筑。在<民用建筑设计通 则)中,它与商店、展览馆等同属于无标定人数 的建筑类型。与商店建筑不同的是。由于有关规 范中未对观众人数的计算方法作具体规定,目前 的设计研究资料也仅限于根据不同展品的大小确 定观众与展品的距离,这样计算得出的观众人均 面积很不一致。在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实践中,重 筑师往往无法进行合理观众人数的设计计算,导 致建筑功能布局和消防琉散的不合理设计,这应 当引起建筑师的高度重视。
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

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根据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可以查阅《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规划·建筑·景观》,第55页至第56页——“房间合理使用人数及无标定人数的房间疏散人数的确定”。
无标定人数的房间人员密度值如下:展览建筑展厅地下1层:人/平方米地上1层:人/平方米地上2层: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人/平方米商场营业厅地下2层: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人/平方米地上3层: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人/平方米娱乐场所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人/平方米各功能房间人均最小使用面积如下:办公楼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中小学校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剧场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电影院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用小车选购的自选营业厅:1.7平方米/人餐馆餐厅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食堂餐厅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平方米/人图书馆普通及报刊阅览室:~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建筑面积估算人数

根据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可以查阅《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规划·建筑·景观》,第55页至第56页——“房间合理使用人数及无标定人数的房间疏散人数的确定”。
以下为内容摘录,不知你问的是什么功能的建筑。
无标定人数的房间人员密度值如下:展览建筑展厅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地上1层:0.7人/平方米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商场营业厅地下2层:0.8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娱乐场所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各功能房间人均最小使用面积如下:办公楼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中小学校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剧场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电影院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用小车选购的自选营业厅:1.7平方米/人餐馆餐厅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食堂餐厅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平方米/人图书馆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建筑等级划分甲、乙、丙、丁

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整理,列出了常见的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和乙类的建筑,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按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进行抗震设防。
一、基本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二、抗震防灾建筑①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医院的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 5m2。
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三级医院。
②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③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县级以上抗震防灾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商店建筑合理使用人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研究 RE SE ARC HES IN DE S IGN
当 顾客 处 于固 定 的购 物 活 动时 , 如果 两 位顾 客 相距 很 近, 在 活动 时 相互 较 易发 生 身 体接 触 时, 可 视为 他 们之 间 有较 大干 扰,顾客人均面积不足( 图 1);如果两位顾 客 相距较 远,两 者之 间有 较大 空间时 ,虽然 顾 客的 行 为不 受 影响 , 但顾 客 人均 面 积明 显偏大,对商店而言很不经济( 图 2);当两 位 顾客 各 自占 有 一定 的 活动 范 围且 他 们之 间 没有 多 余空 间 时, 应 判定 为 顾客 处 于合 理 购物状 态,商 店也 处于 合理 的营业 状态 , 此时顾客的人均面积是比较合理的( 图 3 )。
尺度,这一尺度与人体两臂伸展的尺度是 它等级商业区在此标准基础上进行调整。
基本一致的。从人体测量学的基本数据得 3. 2 道路等级控制要素
知,当 人体 身高 尺寸确 定后 ,其两 臂伸 展的
在区 域 类 别控 制 的同 时 ,道 路 等 级控
长度即可确定。根据国家标准 GB1 000 0- 88 制可以作为补充的控制手段。一般来说,在
身高尺寸时,可用平均身高作为标准值,求 镇商业区。根据不同等级商业区内典型商
出 人均 占地 面积 。
店建 筑 的实 际 使用 人 数调 查 研究 , 综合 实
图 1 - 3 的分析表明,顾客人均占地面 测数据和理论数据,确定以某一等级商业
80~200m高层办公楼标准层、电梯要点

我国城市中兴建的办公楼多为第 四代,在世界节能减排的趋势中,高 层办公楼建设,正向既高率美观又节 能低耗的目标迈进。即标志性与经济 型。
标志性就无需多说了, 以下罗列于网上整理的一些经 济型的资料。
高层办公楼设计摘要:
高层办公楼设计中, 标准层的设计是决定项目整体合理性与经济性的关键。当代高层办公建筑通常采用简 单的矩形平面, 这是最基本的解决功能和流线的方法, 因此也给城市里留下了大量的 方盒子!, 而富于变化的自由 元素多见于立面构成、入口或地面层设计中。 高层办公楼的垂直交通核通常位于塔楼的中心位置, 有的居于几何中心, 使周围形成连续的环形空间, 有的 靠一侧外墙, 通过中间走廊串联各办公单元。近些年, 还出现交通核被分离出来, 放置在办公区域平面的外部, 创 造出无遮挡的大型办公空间, 以适应承租人的特殊需求。 根据一些调查资料, 中小型服务业企业选择办公场所时, 面积大多在200- 500m2 之间, 并且划分为不同大 小的独立单元, 较少有占据整个标准层的情况。
第四代高层办公楼 1989~1995第四代高层办公楼。第四代高层办公楼,建 筑规模增大,更注重造型的美观变化,强调曲线和锐角的新 建筑不断出现,标准层建筑面积的要求比第三代略小,并要 求办公空间直接采光,减少了外墙面的反光材料,更追求舒 适经济。1992年建成的 La Pacific、1994年建成的Espace 21、1995年建成的Societe Generale等都是第四代办公楼的 代表。例如,Societe Generale大厦,高37层,建筑面积 l26000m2,外墙面曲线及顶部变化较大(图5-9)。 经济效益与节能促成这一时期办公楼的趋势。
因为很多设计单位做居住建筑多了一般在150m到200m以下的建筑上述的规律可以运用但150m以上甚至到了300m及300m以上那种超高层每层面积很大而总面积更大造成安排进电梯的核心筒的面积过大而150m以上部分的核心筒无论内容或结构抗震诸方面都没有需要那么大那么多的电梯筒里空走的浪费面积过多
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 -回复

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回复什么是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是指在中学建筑中,根据建筑规划、功能需求、场地条件等因素确定的各功能区域面积与总建筑面积之比值。
它可以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指标,用来评估建筑使用效益、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提高建筑的可使用性和效益。
建筑使用面积系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建筑使用面积系数的计算方法因地区、学校类型和人员配置等因素而异,但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 确定功能区域:根据中学的教学、办公、实验、活动等功能需求,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等。
2. 确定各功能区域面积:根据中学的规模和标准,确定各功能区域的面积。
这些面积通常可以参考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或者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统计测算。
3. 计算总建筑面积:将各功能区域的面积相加,得到总建筑面积。
这个数值通常包括了室内的使用面积和室外的公共空间面积。
4. 计算面积系数:将总建筑面积除以教师人数、学生人数或其他指标,得到建筑使用面积系数。
这个系数可以反映出中学建筑的紧凑程度和空间利用效率。
为什么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重要?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是评估建筑使用效益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对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场地利用效率以及舒适度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影响。
首先,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可以帮助规划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功能区域的面积,保证中学的教学和管理需求得到满足。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中学建筑的使用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还可以评估中学的场地利用情况。
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间非常重要。
通过控制建筑使用面积系数,可以降低建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
此外,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还与学生和教职工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直接相关。
合理的建筑使用面积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学生和教职工可以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在舒适的环境中发挥潜力。
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的优化方法是什么?优化中学建筑使用面积系数,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调整。
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

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一)根据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可以查阅《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规划·建筑·景观》,第55页至第56页——“房间合理使用人数及无标定人数的房间疏散人数的确定”。
无标定人数的房间人员密度值如下:展览建筑展厅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地上1层:0.7人/平方米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商场营业厅地下2层:0.8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娱乐场所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各功能房间人均最小使用面积如下:办公楼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中小学校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剧场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电影院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用小车选购的自选营业厅:1.7平方米/人餐馆餐厅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食堂餐厅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平方米/人图书馆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
根据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可以查阅《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规划·建筑·景观》,第55页至第56页——“房间合理使用人数及无标定人数的房间疏散人数的确定”。
无标定人数的房间人员密度值如下:
展览建筑展厅
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
地上1层:0.7人/平方米
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
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
商场营业厅
地下2层:0.8人/平方米
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
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
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
娱乐场所
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
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
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
各功能房间人均最小使用面积如下:
办公楼
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
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
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
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
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
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
中小学校
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
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
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
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
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
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
剧场
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
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
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
电影院
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
商场
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
用小车选购的自选营业厅:1.7平方米/人餐馆餐厅
一级:1.3平方米/人
二级:1.1平方米/人
食堂餐厅
一级:1.1平方米/人
二级:0.85平方米/人
图书馆
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
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