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的管理
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 - 养猪技术

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养猪技术在猪场的生产中,仔猪的保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保育阶段是仔猪一生中独立生活的开始,是集适应、转换、发育为一体的时期。
仔猪在保育阶段的快速、健康成长,为猪场疫病控制,经济效益的改善,育肥期实现良好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技术。
1、做好准备工作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前要做好转群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保育舍,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在清洗后要使其充分的干燥,然后再使用2%-3%的烧碱至少消毒2次,消毒后空栏至少5天后再进猪。
保育猪要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对仔猪生活的环境进行消毒,避免了不同阶段的猪发生病原交叉感染,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
同时还便于猪群的饲养管理。
为了保证保证猪饲养的顺利进行,在进猪前还要做好各项设施、设备的准备与检查工作,包括栏位、料槽、饮水装置等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还要检查电线、水路是否正常。
门窗、墙壁有无破损的地方,及时将漏洞的地方补上。
调控好保育舍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通常保育舍的温度要控制在23-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之间。
2、分群和调教仔猪在断奶后并不立即转入保育舍,需要在原圈舍内饲养一段时间,以避免发生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
一般将母猪先转走,让仔猪继续在原圈休息1周左右,再进行分群,分群时要将相同品种、体重、大小、体质的仔猪分为一群,并尽量保证原窝同圈,这样可以减少仔猪因混群产生的紧张不安,可有效的缓解应激反应,还可以避免因个体差异太大而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仔猪在合理的分群后要进行调教,目的是让其在固定的地点排泄、休息以及采食,这样不但可以保持环境的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还便于管理。
因此养殖人员在仔猪转栏开始就要对其进行精心的调教,使仔猪形成三点定位的生活规律。
通过合理的分群和调教,可以使仔猪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这对于加快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的健康度都十分重要。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饲料管理
保育猪需要充足、均衡的营养饲料,主要以谷物、豆粕、鱼粉、玉米、麦麸等为主。
饲喂时要保证每天的饲喂量及饲喂时间的稳定,不宜过多或过少。
2. 环境管理
保育猪的环境应该保持通风透气,温度适宜,保持干燥、清洁卫生。
猪舍内的饮水器和喂料器要经常清洁消毒,以确保猪的健康成长。
3. 疾病管理
保育猪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所以应该定期进行防疫,如打疫苗、驱虫等,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猪出现不适症状及时治疗。
4. 运动管理
保育猪需要充足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在猪栏内可以设置玩具,使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5. 定期体检
定期对保育猪进行体检,了解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这有助于保障猪的健康和良好生长,也有助于提高产出效益。
通过以上几点的注意事项,可以保障保育猪的养殖质量,提高其生产价值。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是指出生后体重在5公斤以下的小猪,需要特别的饲养管理。
以下是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1. 温度控制:保育猪需要保持一个适宜的温度,通常为28℃-30℃。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小猪的生长和健康。
保育猪房内应该有恒温设备,以保持稳定的温度。
2. 饲料供应:保育猪需要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饲料,以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
通常采用特制的小猪配合饲料,可以添加一定量的乳清粉或血浆粉,以提高蛋白质含量。
3. 水源供应:保育猪需要干净的饮用水,以维持水分平衡和消化功能。
水的质量应该保持清洁,水槽应定期清洗消毒。
4. 卫生管理:保育猪房内需要保持干净和卫生。
要定期清理饲料和粪便,以防止病菌滋生。
地面应铺设松散干爽的材料,如木屑或稻壳,在小猪走动时可以防止滑倒和受伤。
5. 疾病预防:保育猪容易感染一些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小猪的饮食、卫生和运动情况,预防细菌、病毒和细菌感染。
如果小猪出现疾病症状,及时喂食药物治疗,在饲养过程中会帮助小猪迅速恢复健康。
6. 运动和氧气供应:保育猪需要保证充足的运动和氧气供应。
猪舍内应设有合适的运动设施,如运动器材或活动区域。
此外,也可以通过定期打开猪舍的门窗或排风设备通风,以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总之,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主要包括温度控制、饲料供应、水源供应、卫生管理、疾病预防、运动和氧气供应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小猪的健康成长。
保育猪的管理流程

保育猪的管理流程保育猪的管理流程保育猪是指在猪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幼猪期间,需要进行特殊的管理和照顾,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以下是保育猪的管理流程。
1. 猪舍环境的准备保育猪需要一个干净、卫生、温暖、通风良好的环境。
在猪舍内,需要定期清理猪舍,消毒猪舍,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
此外,猪舍内需要有适当的照明和温度控制设备,以保证猪的舒适度。
2. 猪的饲养保育猪需要特殊的饲养方式。
在幼猪期间,需要提供高营养的饲料,以满足猪的生长发育需要。
此外,需要定期给猪喂水,保持猪的水分摄入量。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以避免猪的营养不良或肥胖。
3. 猪的健康管理保育猪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
在猪舍内,需要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
如果发现猪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隔离、治疗等。
此外,需要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猪的疾病。
4. 猪的生长监测保育猪的生长监测也非常重要。
在猪舍内,需要定期测量猪的体重和体长,以了解猪的生长情况。
此外,需要记录猪的饲养情况,包括饲料的种类和数量、水的摄入量等,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5. 猪的运输和销售当猪达到销售标准时,需要进行运输和销售。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猪的安全和舒适度,避免猪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伤害或压力。
在销售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保育猪的管理流程需要综合考虑猪的饲养、健康、生长和销售等方面,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猪肉,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需求。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猪的健康和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保育猪饲养的要点:一、环境的控制。
1. 温度的监测。
保育猪生长的最适宜环境温度为20~25℃,注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它们的养殖产生不良影响,应根据季节变化适时调节合适的温度。
2. 空气的流通。
猪舍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加强猪舍内外的对流,以保证新鲜空气的补充和排出臭气、氨气等有害气体。
3. 光线的控制。
应适当增加和缩短昼夜时光照度的时间来控制猪的生物钟活动,加快生长与发情。
二、饲料的管理。
1. 选择优质饲料。
保育猪的饲料应该是饲养者精心选择的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食材。
2. 确认饲喂量。
应制定科学的喂养计划,并采用自动喂料机等设备,定时、定量地喂食。
3. 饮水的管理。
应保证猪舍内的水源新鲜干净,多喝水可以促进猪体内的代谢、降温,提高生长效率。
1. 疫苗接种。
常规对保育猪进行常见疫病的疫苗接种,增加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2. 定期检查。
保育猪应每日检查体温、粪便、食欲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消毒工作。
保持猪舍里的清洁消毒,杀灭病菌与预防疾病传播。
四、管理措施。
1. 猪舍的设备和环境要整洁、舒适,不透风、不漏水,保证猪的舒适度。
2. 确认养殖数量不能超过猪舍承载量,避免养殖密度过大,引起堆积、擦伤等问题。
3. 猪之间的打架与争抢,增加了猪的压力,应采取科学的预防与应对方法,减少因动物因素引起的损伤情况。
通过以上的要点,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保育猪的养殖技术,从而达到高产、高效、低损失的养殖效果。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猪是指出生后需要特殊照顾和管理的幼仔猪,这些猪对于猪场经营和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1. 猪舍环境和温度管理:保育猪需要保持室温在28-30摄氏度,相对湿度在60-70%左右。
猪舍内应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卫生,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2. 饲料和饮水管理:保育猪需要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比如猪奶粉、鸡蛋、豆浆等。
饮水应保证干净、新鲜。
为了保持健康,保育猪的饮水槽应每天清洗消毒。
3. 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保育猪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猪场应定期检查保育猪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4. 人工护理:保育猪需要定期进行人工护理,包括清洗毛发、修剪指甲,以及检查牙齿和耳朵。
这些护理措施对于保持猪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
5. 社交环境:保育猪需要与同龄猪及其他动物进行社交接触,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猪场应保证幼仔猪有充足的空间,以及良好的社交环境。
以上是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这些措施都是猪场经营和生产所必须的。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测,可以提高保育猪的存活率和生产效益,为猪场经营带来更多的收益。
- 1 -。
怎样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蒙春宁 (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530317)
在养殖成本不断上涨、疫病流行更加肆虐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是摆在广大 养殖户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保育猪饲养管理是猪场管理中很容易出问题的重要环节。要把保育猪 精细化饲养落实到位,降低仔猪的死亡率,提高成活率,创造更多的利润,才是唯一出路。
4、病猪的观察:饲养员要在饲养过程中观察每一栏猪的精神情况、粪便形状、猪只毛色、体重、 采食情况。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并及时治疗,治够一个疗程。经治疗后无价值的猪要处理掉。经治 疗后2-3周,把好的猪再分开作一栏,差的猪拼作一栏,便于治疗和防止好的猪再次发病。
5、病弱猪的护理:体重小的猪要单独放一栏,断奶时要分好。断奶时隔一次病弱猪、日常发现 的病猪要隔离,健康猪与病弱猪要空一栏并用木板或PVC板隔离,空间可用彩条布隔离开。病弱猪 护理:拌奶粉,葡萄糖,多维。不吃的人工灌服3—5天,管理好病弱猪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
2、饲料加药:可根据本场的疾病情况添加不同药物,但是主要是以防l}:断奶仔猪的下痢。但由 于新断奶的仔猪采食量较少,所以效果不及饮水加药。如保育猪的后期料是自己加工或是向饲料公 司特约加工的,饲料加药就相对容易。健康状况较差的猪场,一般在仔猪断奶2周厉,母源抗体逐 渐消失时,表现出了各种病症,较普遍的是综合性的呼吸道疾病,所以各场可根据本场疾病的流行 情况,在出现发病症状前,提前7~10天在饲料中加药。容易产生抗药性的药物,可采用脉冲式加 药。
5、降温和保温的检查:影响保育猪生长发育的敏感冈素有饲养密度、气温、饲料营养、初生 重、断奶重及健康状况。气温是比较敏感因素之一,因猪汗腺退化,又不能以大量排汗方式散发体 内热量,所以对热应激比较敏感。保育猪的最适宜温度:断奶第l周25"C一28.3"C,第2周23.9 ℃一27.2"C,第3周22.8"C-26.1℃。夏天,当气温高于32℃时,食欲与采食量降低,需水量频率 增加,生长变慢,死亡率升高。当气温继续升高时,体温和呼吸频率也随之增高,将导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食量增 加,体温升高,呼吸显著降低,甚至中暑死亡。冬天,以保温工作为主,冬季的疾病多数是由于保 温措施做不到位有关。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猪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畜牧动物之一,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对于猪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饲养技术1. 饲料管理:保育猪的饲料应该合理搭配,包括精料、粗料和添加剂。
精料应选择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调整。
粗料可以选择优质的青贮料或粉碎好的秸秆。
添加剂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元素和酶制剂等,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
2. 饮水管理:保育猪应该时刻有充足的清洁饮水供应,以保持水分平衡和饥饿感。
饮水器应定期清洗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
3. 环境管理:保育猪养殖场应选择适宜的场地,通风良好、排水顺畅。
温度和湿度的管理也很重要,应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对猪的生长造成影响。
饲养猪舍的清洁卫生也应该做好,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残料,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染疾病。
4. 生长管理:保育猪的生长管理包括断奶后的断奶仔猪管理、育肥猪的育肥管理等。
合理的生长管理可以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疾病防治1. 传染病防治:常见的传染病有猪瘟、口蹄疫、猪流行性腹泻等。
饲养者应定期注射疫苗,提高病猪的免疫力。
养殖场应加强隔离管理,避免病猪接触到健康猪只,防止传播疾病。
2. 寄生虫防治:猪常常受到寄生虫的困扰,如蛔虫、蚤虱等。
饲养者应定期给猪进行驱虫,并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防止寄生虫滋生和传播。
3.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猪的消化系统常常受到疾病的侵扰,如结肠炎、胃溃疡等。
饲养者应调整饲养方式,合理搭配饲料,避免过度饲喂和乱投饲料,防止猪只摄入不洁食物。
4.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猪常常受到呼吸系统疾病的侵袭,如猪肺炎、猪鼻疽等。
饲养者应加强猪舍的通风管理,防止猪只呼吸到污浊空气,定期进行猪舍的消毒。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非常重要,饲养者应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猪的养殖效益,保证猪只的生长健康。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流程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流程一、工作目标规范商品保育猪的饲养操作,确保保育猪健康成长。
按人均饲养量500头来算。
(1)确保成活率97%以上(2)7周龄转出仔猪15Kg以上。
(3)9周龄转出体重20Kg 以上。
二、工作日程6:00-7:30 巡栏、治疗7:30-8:30 清理料槽、喂饲。
8:30-11: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14:00-15:00 巡栏、治疗15:00-17: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20:00-20:30 巡栏、问题记录。
三、操作规程(1)转入仔猪前,空栏经过彻底冲洗、消毒、白化(石灰、火碱、食盐)高温消毒,保证消毒后空栏7天,进猪前一天做好准备工作。
(2)检查猪栏设备及饮水器是否正常,不能正常运作的设备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猪栏做好批次记录,大小、强弱分群、如果有条件,做到公母分群。
猪群转入后立即进行调整,按大小、强弱分栏,猪群的分布注意特殊照顾弱小猪(冬天注意保温,注意远离主要进出口)。
残次猪及时隔离饲养,病猪栏位于下风向。
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及淘汰。
刚转入保育仔猪,诱导仔猪饮水,并经常检查饮水器。
(4)在猪群转入后,在料槽附近撒上少量饲料,诱导仔猪吃料。
头两天注意限料,同时猪群转入前后饲料品种一致,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之后勤喂少添,逐渐过度到自由采食。
(5)按季节温度的变化,做好通风换气、防暑降温及防寒保温工作,注意舍内有害气体浓度,保持合理的密度、温度、湿度和通风。
保育舍大环境最适宜温度为22-26℃,小环境温度在24-28℃。
(6)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三点定位”。
尽可能不用水清洗有猪的猪栏。
(7)第一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和替米考星、泰万菌素、支原净、强力霉素等抗生素,预防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疾病。
一周后开展体内驱虫工作。
按免疫程序进行疫苗预防接种,每猪一个针头,做好消毒工作。
(8)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检查、隔离、治疗甚至淘汰,并做好问题分析、预防保健。
保育猪饲养管理

保育猪饲养管理
保育猪饲养管理是指对猪只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以提高猪只的生长发育速度及体重,提高繁殖能力和疾病抵抗力,并且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下是保育猪饲养管理的几个方面:
1. 圈舍环境管理:保育猪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流通都有一定要求,需要保持圈舍通风、清洁、干燥,也要避免密闭环境和过度拥挤。
2. 饲料管理:保育猪饲料一定要全面、营养丰富,要根据猪的不同阶段和品种进行科学的饲料配比,根据季节变化和猪群不同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3. 疫病防控:保育猪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感染,需要进行预防接种或定期进行防疫,同时要加强卫生防护,保持圈舍卫生和消毒。
4. 繁殖管理:保育猪繁殖管理要根据猪群的繁殖需求和季节特点,进行合理的配种和产仔管理,保证猪群的生产性能和数量。
5. 定期检测:为了保证猪只健康和生长发育状况,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对猪只进行身体检测和粪便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保育猪饲养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

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仔猪保育期的饲养管理,一直以来就受到大家重视,如果管理不好,不仅会导致断奶仔猪腹泻及生长停滞,而且极易感疾病,甚至发生死亡,给养猪场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因此解决好断奶后保育猪生长问题,是每个养猪场饲养管理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一起来看看。
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1.防寒修整好猪舍,把栏舍漏风的部位堵严,遮挡物可因地制宜用草苫或塑料薄膜等,以防冷风侵袭;猪舍内勤垫干草,不要让垫草潮湿;增加饲养密度,让猪挨着睡,既可互相取暖,又可提高栏温。
多喂热能高的饲料,以增加猪体内的热量;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在猪圈内避风一角建温室,温室的大小可根据猪的多少而定。
2.通风氨、硫化氢等污浊气体含量过高会使猪肺炎的发病率升高。
通风是消除保育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和增加新鲜空气含量的有效措施。
但过量的通风会使保育舍内的温度急骤下降,这对仔猪也不适合。
生产中,在饲料中添加0.5%的“奥得曼A”,能有效除氨除臭、促进有益肠道细菌的增殖。
使用“奥得曼A”畜舍中氨气下降80%以上,改善空气质量,大大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
3.加强饲养管理(1)营养保育猪的增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仔猪日增重随能量摄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饲料转化率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刚断奶仔猪每天饲料的摄入量较少,所以日粮的营养浓度相对要求较高以满足需要。
提高采食量的要点是:采用颗粒料以促进采食;最初使用浓度较高的日粮,随着采食量的增加,迅速降低日粮浓度。
仔猪断奶后容易出现生长速度慢,腹泻多、长毛不长肉、皮粗毛乱和臀尖背突等现象。
断奶15天后在日粮中添加2%的“护仔康2号”,可抗仔猪营养应激,提高仔猪生长速度。
在保育猪早期阶段的正确饲喂和管理,会加快仔猪的生长速度,以发挥肌肉生长的最大遗传潜力。
这能降低达到上市体重的日龄,从而减少饲料消耗。
并且早期生长速度越快,商品猪的瘦肉率就越高。
(2)饲喂方式保育猪习惯于群体采食,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使新断奶仔猪顺利地从母乳向固体日粮过渡。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保育猪作为市场上一个重要的品种,其养殖在近几年也越来越受到农户们的关注。
保育猪因其繁殖能力强、肉质鲜美、生长快等特点,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
在进行保育猪的养殖时,养殖人员应该重视饲养管理的要点,确保保育猪的健康生长。
一、品种选择保育猪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好的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保育猪的品种可以分为大约三种:毛猪、皮猪和玉米猪。
毛猪的毛质茸软,银灰色的毛色十分美观;皮猪的肉质十分鲜美,皮肉均匀;而玉米猪则是一种生长较快的品种,易育成肉质鲜美的瘦肉型。
二、育种和选种为了保证保育猪的品质优良,养殖人员在选种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 优良的母种猪和公种猪;2. 利用优良的繁殖技术,如人工授精等;3. 控制畜禽种质的纯净度。
三、场地环境保育猪生长的场地应该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懂得做好场地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保持场地环境的良好卫生状态,以避免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场地不宜设置于污水提纯设施附近,也不宜设置于人员密集的区域。
四、饲养管理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应该重视以下方面:1. 饲料品质的保证:应该选用青饲料、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纤维素丰富的饲料等,以满足保育猪的营养需求;2. 饲养量和喂食次数的控制:要根据保育猪的体重、生长阶段和生长速度来确定饲养量的合理范围,控制每天的喂食次数,以避免过度进食;3. 健康检测和防治疾病:保育猪的健康状况应该定期检测,有疾病的猪应该及时隔离治疗,以避免病菌的传播和影响质量和效益。
保育猪的养殖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养殖人员需要懂得如何选择品种、进行育种和选种、营造良好的场地环境以及重视饲养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育猪健康的生长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是猪场的未来,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1. 环境管理
保育仔猪的环境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猪舍的干燥、通风、温度适宜。
猪舍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此外,还要注意猪舍内的噪音和光照,避免对仔猪造成影响。
2. 饲料管理
保育仔猪的饲料管理也非常重要。
仔猪的饲料要选择高质量的,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饲料。
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数量,避免浪费和过度饲喂。
此外,还要注意饲喂时间和频率,保证仔猪的饮食规律。
3. 健康管理
保育仔猪的健康管理也非常重要。
要定期检查仔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在疫苗接种方面,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进行接种,保证仔猪的免疫力。
此外,还要注意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饲料和环境,保证仔猪的健康成长。
4. 行为管理
保育仔猪的行为管理也非常重要。
要注意仔猪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时间,保证仔猪的正常活动。
在仔猪之间的相处方面,要避免打架和互相伤害。
此外,还要注意仔猪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避免因环境和饲料等因素造成的压力和焦虑。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
要注意环境管理、饲料管理、健康管理和行为管理,保证仔猪的健康成长,为猪场的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摘要:生猪饲养的保育阶段通常是指乳猪从断奶到70日龄,此阶段,仔猪将从依赖母猪吃奶到完全独立采食饲料。
仔猪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将逐渐发育成熟。
同时,在此阶段,仔猪将面临转群、采食方式转变、疫苗注射等多种应急,如果管理的好,其后期育肥就比较顺利,死亡率和料肉比都将降低。
如何才能做好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笔者将从环境控制、饲养、疾病预防、疫苗注射等4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猪;饲养管理;保育猪;疫病防控;1 环境调控1.1 转群刚进保育舍的猪环境温度控制在24℃左右,不能低于22℃,保育猪最好选择下午或者晚上转入保育舍,这样首先可以减少猪的应激反应,其次可减少猪的打架争斗。
在产房同一窝的猪转入保育舍后最好继续放在同一个栏位饲养,有多出头数的猪可以合并入其他栏,最好选择晚上调群,但是必须遵守“拆多不拆少、留强不留弱、夜合昼不合”的原则进行合群。
对于个别严重营养不良、有伤病的猪单独合并在一起,这样可以为饲养管理带来许多方便,同时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1.2 通风、室温控制通风换气和猪舍室温控制是环境控制的主要部分,通风换气和猪舍保温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处理好,对猪群有利,但如果处理不好,则对猪群有害;通风过量造成猪舍温度过,仔猪受凉引起感冒、拉稀。
通风不足,硫化氢、氨气等也会增多,当这些有害气体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对仔猪呼吸系统造成损伤,引起咳嗽。
通常保育舍内温度应控制在22℃~26℃,前期温度高,后期温度慢慢降低。
通风多通过调整开关窗户的大小来调整通风与保暖的工作,如室内温度高通风又不好,可以把窗户调大,反之亦然,也可定期开关风机降低猪舍硫化氢、氨气等刺激性气体的浓度,同时多清扫猪舍,至少每天扫两次猪舍。
2 保育舍饲养2.1 换料新转入保育舍仔猪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善导致胃酸分泌不足,肠道中的有益大肠杆菌群落生长繁殖慢,仔猪对固体饲料消化难并且慢,仔猪容易因食得太饱而发生营养性腹泻。
保育猪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育猪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保育猪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养猪户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本文将分别介绍保育猪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养猪户提高养殖效益和健康猪只的保养。
正文:一、保育猪养殖方法1.选择适宜的品种:在保育猪养殖中,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市场需要的品种至关重要。
要根据市场需求、生长效益和饲料利用率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具备良好育肥性能的猪种。
2.合理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猪只健康成长的关键。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猪只之间互相竞争,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放养舍容纳4-6头生长猪较为合适。
3.科学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有助于保持猪只的健康和提高生长效益。
定时定量喂养,养成良好的饲喂习惯,精确掌握饲料的种类和比例。
并注意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疫病的传播。
4.合理的疫病预防:疫病是保育猪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病情扩散。
5.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保育猪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要保证养殖场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定期清理猪舍,消除异味、排除积水,减少疫源滋生的环境因素。
二、保育猪养殖需注意的事项1.科学饲料配方:保育猪养殖可以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保证猪只得到充足的营养,并且使饲料成本更为合理。
2.定期体重测定:定期测定猪只的体重,对于精确估算生长速度,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做好养殖管理非常重要。
3.控制猪只互相咬蹂:保育猪在发育的过程中,会出现互相咬蹂的情况。
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提供充足的饲料、充足的活动空间和相应的装备等,减轻猪只间的竞争压力和争抢食物的冲动。
4.疫苗接种计划:建立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按照疫苗的种类和针剂用量进行合理的接种,保证猪只的免疫力。
5.定期清洁消毒:定期清洁消毒猪舍,以降低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风险。
避免猪只处于不洁净环境下,促使其恶性循环。
结语:保育猪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养猪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饲养管理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饲养管理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双胞胎猪业信息 2021-02-18 15:27:27 1745在当前我国养猪生产中,猪的疾病越来越复杂,以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为主,近年来仔猪因感染病毒病后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而死亡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保育中后期的仔猪更为严重,因而如何养好保育舍仔猪已成为很多猪场的一个难题。
1、进猪前的准备工作保育猪入舍前应彻底冲洗、消毒舍内料槽、地面、窗户和墙壁等,闲置净化3~5天方可进猪。
猪舍消毒闲置期间应抓紧修复圈舍和门窗,疏通舍内外的明沟、暗渠,并对舍内饲料槽、保温箱和栏位等设施进行卫生安全处理。
将舍内的温度严格控制在28~30℃,根据气候和季节变化,对猪舍内的小气候进行调节,寒冷季节要增温保温,加强通风换气,排出舍内有害气体。
2、保育猪的营养控制由于保育猪因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饲料的营养及原料组成极其敏感,因此在选择饲料时,要选用消化率和营养浓度高的日粮,防止消化不良,促使仔猪快速生长。
在饲喂保育猪的过程中,应对各种饲料的饲喂时间进行记录,确保饲料槽不断料。
仔猪入舍后应供给温开水,特别是前3天要保持仔猪饮水量在1L/头,之后饮水量增加,直至仔猪10kg 体重时确保日饮水量为1.5~2.0L。
如果仔猪饮水不足,其采食量会受到影响,生长速度减慢。
此外,为了缓解仔猪断乳后的应激反应,通常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葡萄糖、钠盐和钾盐等电解质或抗生素等药物,以加强仔猪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率。
饲料营养应逐渐过渡,仔猪入舍后需先用乳猪料饲喂7天,之后逐渐减少乳猪料的用量,直至全部改用仔猪料,避免由于饲料突然更换引起胃肠不适,使保育猪平稳度过保育期。
保育猪的饲喂时间和次数要固定,通常每天饲喂6次。
保育猪应改用粉料饲喂,建议让其自由觅食。
同时为了避免饲养方式改变引起过食、消化不良及腹泻等疾病,应在仔猪断奶后7~14天限量饲喂,3周后再自由采食。
3 保育猪的环境控制(1)仔猪断奶1周的环境温度应为27~25℃,以后每周降温2℃,逐步降至21℃。
规模猪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规模猪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1进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保育消毒保育舍是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在保育猪进入前,首先要把保育舍冲洗干净。
在冲洗时,将舍内所有栏板、饲料槽拆开,用高压冲洗,将整个无腺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料槽、水管等采取彻底的冲洗。
同时将下水道污水排放掉,并冲洗干净。
要注意凡是猪可接触到的地方,更不能有猪粪、饲料遗留的痕迹。
(2)保育注记舍设施卫生安全修理栏位、饲料槽、保温箱,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检查加药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查所有的电器、电线是否有损坏,检查窗户是否可以正常撤除。
(3)保育舍水温将栏板、料槽组装好,将舍内的保持在保育猪刚转进来最适宜的温度范围(28~30℃),然后准备进猪。
2分群与调教(1)分群刚断乳的仔猪一般要在原来的圈舍内呆1周左右的时间再转入自然生态保育舍,在分群时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集合并集饲养。
这样有利于仔猪情绪稳定,消除减轻混群产生紧张不安的刺激,减少因相互咬斗而造成的伤害,有利于幼生生长发育;同时做好仔猪的调教工作,刚断乳转群的仔猪因为从产房到保育舍新的环境中,其采食、睡觉、饮水、摄食尚未形成固定位置,如果栏内安装料槽和自动饮水器,其采食和饮水经调教能够很快适应。
(2)调教雏鸟赶进保育舍时,头几天饲养员就要调教仔猪区分睡卧区和排泄区。
假如有小猪在睡觉卧区排泄,这时要及时把小猪赶到排泄区并把唾液粪便清洗干净。
饲养员每次在清扫卫生时,要及时清除及时发现休息区的粪便和脏物,同时留一小部分粪便于新陈代谢排泄区,经3~5d的调教,仔猪就可形成固定的床卧区和排泄区,这样可保持圈舍的清洁与卫生。
3饲养管理(1)保育猪的喂料保育猪是以自由采食为主,不同日龄吃掉不同的饲料。
饲养员应在记录表上填好各种料开始饲喂的日期,保持料槽都有饲料。
当仔猪开启保育舍后,先用代乳料饲喂1周左右,也就是不改变将原饲料,以减少饲料变化已引起应激,然后逐渐过渡到保育希伯尼安斯。
保育猪饲养管理关键点

保育猪饲养管理关键点---07戴保育仔猪又称断奶仔猪,是指乳猪从断奶离开母乳后独立采食生长到70--80日龄,体重达到25kg以上的生长阶段。
由于保育猪的特殊生长阶段决定了它的一些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一些关键点,现在自己总结了一下,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仔猪断奶1、断奶猪入舍前把舍温调整到30度左右,检查猪舍里面的饮水器能否正常使用,并把饮水器调整到断奶仔猪的适当高度。
2、猪群转入后按照个体大小分栏,猪舍两头的若干栏里放个体较大的仔猪;料槽两侧的栏舍放个体差不多的仔猪,以方便后期料槽里加料均衡;弱小仔猪放置避开通风口(风机、门等)位置。
根据转入的断奶仔猪数量确定每栏的猪头数,预留出2--3个空栏备用,一般每栏猪头数15--18头,弱猪栏内仔猪数量少于平均栏舍数量为宜,以使弱猪较容易采食到料。
(第一次调栏)二、转群结束后,饲喂管理者工作:1、料槽里加上001,弱猪料槽里加上诱食小料,弱猪栏放上小料槽补料,采食效果不好的弱猪把料拌成粥状,少拌勤拌,料内也可加入诱食奶,提高仔猪食欲,持续3天或一周。
2、弱猪栏上方挂上保温灯提高弱猪躺卧区的局部温度。
其他区间成员帮助仔猪定位(吃料、躺卧、排便三点定位)。
转群期间出现卸料等其他场内工作时,区间人员协调积极参加。
3、转群过程中注意查看车间所有锅炉的燃烧情况,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三、保育猪饲喂的料号断奶(21d)---33d:001饲料;33d---37d:002饲料;37d---60d:551饲料;60d以后:552饲料更换下一个料号时,2--3天的过渡期,按照比例(2:1/ 1:1/ 1:2)逐渐更换。
四、保育猪的饲喂原则:少喂勤添7:00上班饲喂一次;10:00 少添一下饲料;下午13:00(14:00)上班饲喂一次;16:00(下班前一小时)饲喂一次(加足料)饲喂细节:每次喂料前都要先巡查一下猪舍,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警觉性)与料槽里的剩料情况,剩料比较多时,可以暂时不添料,待猪吃完再加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育猪的管理
保育猪阶段是断奶仔猪从育肥猪的一个过渡时期,对于养猪生产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所以,养猪管理者应该按照科学的饲养管理程序饲养保育猪,为商品猪育肥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下简要介绍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
(1)由于仔猪断奶后留原圈饲养1周,仔猪已在哺乳舍逐渐适应丁保育期的饲料,转群到保育舍后,必须做到原饲养制度不变和原饲料不变,以减少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澈。
也就是说,饲料不变,每天仍然饲喂4~6次。
每次投放不能太多,尽量保持饲料新鲜。
(2)采取—窝仔猪一栏的饲养制度,进一步确保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受到的应激达到最小如(仔猪占用圈栏面积0.3平方米/头,则保育舍单栏面积应为:O.3平方米/头×10头=3.0平方米,于是可将其设计为2.0米×1,5米的单栏)。
(3)仔猪刚转群到保育舍时,最好供给温开水,并加入葡萄糖、钾盐、钠盐等电解质或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对提高仔猪抗应激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仔猪进入保育舍3~5天后,由于已进入旺食期,可能会另开始出现抢食现象,这时应增加饲喂量和饲喂次数,但也应注意防止暴食出现消化不良。
(4)仔猪转群到保育舍后,保育栏内温度在2~3天内升高到28~30℃,3天后即调节至26℃,以后按每周2℃降幅逐渐降低到10周龄的21℃(这样有利于减轻转群的应激)。
栏内应有温暖的睡床,以防小猪躺卧时腹部受凉。
同时要注意防止贼风(舍内风速低于0.25米/秒),保持舍内干燥(湿度应在50%~75%)、温暖和空气清新(NH3浓度低于26微升/升)。
(5)保育舍猪栏原则上不提倡作太多的冲洗,对粪便按从小龄猪猪栏到大龄猪猪栏,从健康猪猪栏到病猪猪栏的顺序直接干清扫,而且每个饲养单元清洁工具不能混用。
(6)做好保育仔猪的免疫工作。
各种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保育舍最重要的工作之—,注射过程中,一定要先固定好仔猪,才在准确的部位注射,不同类的疫苗同时注射时要分左右两边注射,不可打飞针;猪要挂上免疫卡,记录转栏日期、注射疫苗情况,免疫卡随猪群移动而移动。
此外,不同日龄的猪群叫不能随意调
换,以防引起免疫工作混乱。
(7)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对于大部分的传染病来说,保育猪是个非常敏感的环节,所以留心猪群的状态,及时发现病猪相当重要。
一群猪中个别猪只离群、精神呆滞,多为有疾病发生,如测量发现其体温升高的话,则可能感染上了病菌,应立即肌注抗生求和退烧针。
突然死亡的猪只应进行解剖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