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_审计学基础_王守龙_电子版_《审计》考试大纲doc
自考“审计学”考试大纲: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
![自考“审计学”考试大纲: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7e46ac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2.png)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掌握管理层的认定和审计目标的确定;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意义和内容;掌握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和应用;掌握审计计划的步骤和要求,熟悉审计计划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一)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合法性;公允性。
(二)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的含义;与总目标的关系。
(三)审计程序与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程序包括: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及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第二节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作用。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必备条款;应当考虑增加的其他条款;实施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时的特殊考虑。
(三)连续审计业务中的考虑应当考虑是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业务约定的条款;是否需要提醒被审计单位注意现有的业务约定条款。
第三节审计重要性(一)对审计重要性的理解重要性的定义;对重要性的理解。
(二)计划阶段确定重要性水平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三)重要性与审计风险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
(四)评价错报的影响在审计结束阶段,需要汇总尚未更正的错报;评价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四节计划审计工作(一)计划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审计计划的意义;总体要求。
(二)初步业务活动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三)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的含义;应考虑的因素。
(四)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的含义;与总体审计策略的关系。
(五)其他相关要求包括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指导、监督与复核,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等。
三、考核知识点(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二)审计业务约定书(三)审计重要性(四)计划审计工作四、考核要求(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1.识记:(1)合法性、公允性;(2)认定。
《审计学》考试大纲.doc
![《审计学》考试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7652abfc77232f60ddcca1ed.png)
《审计学》考试大纲样题一、单项选择1、我国对民间审计进行行业管理的组织是().A.国务院B.司法部C.财政部D.屮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下列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吋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屮注册会计师责任段所描述的内容是()。
A.“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B.“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丄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C.“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治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D.“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3、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法从8 000张凭证屮选取200张作为样本,确定随机起点为凭证编号的第35号,则抽取的第5张凭证的编号应为()oA.155B.195C.200D.2354、如果某一审计项H的审计风险为6%,估计的重大错报风险为75%,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应为()□A. 12%B.8%C. &92%D. 4.5%5、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应属于()。
A.委托单位B.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师C.承接该项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D.注册会计师协会6、2008年3月5 口对N公司全部现金进行监盘后,确认现金实有数额为1000 元。
N公司3月4日账面库存现金余额为2000元,3月5日发生的现金收支全部未登记入账,其中收入金额为3000元、支出金额为4000 7L, 2008年1月1 日至3月4日现金收入总额为165200元、现金支出总额为165500元,则推断2007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余额应为()元。
A.I300B.2300C.700D.27007、审查某企业坏账准备项H,发现其屮1户已过期3年。
据调查,对方单位现金流量不足。
近期无法改善其财务状况,所欠货款7()()万元。
被审计单位按1% 计提坏账准备,审计人员判断此项业务处理为()A.提取过高,应按0.3%提取,并对有关项Fl数额调整B.提取过高,应按0.5%提取,并对有关项H数额调整C.提取过低,应加大提取比例,并对有关项H数额调整D.提取正确8、下列文件中,不属于销售和收款循环审计中应该审查的文件是()A.客户对账单B.发运单C.销售合同D.生产统计表9、审查某企业应收账款,对往来单位Y公司所欠55万元账款进行询证。
2021自考《审计学》考试大纲: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021自考《审计学》考试大纲: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https://img.taocdn.com/s3/m/f479729227284b73f342503a.png)
2021自考《审计学》考试大纲: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审计证据的含义及来源;理解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理解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性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和控制程序;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及归档。
本章的重点是审计证据及其特征。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来源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的分类。
(二)认定与审计证据认定的含义;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使用。
(三)审计证据的数量与质量特征数量特征是充分性;质量特征是适当性。
(四)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控制程序;实质性程序。
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目的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
(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使用的文字和控制程序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文字理应使用中文。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能够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存有形式与基本内容审计工作底稿存有的形式;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在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理应考虑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等因素。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永久性档案;当期档案。
三、考核知识点(一)审计证据(二)审计工作底稿四、考核要求(一)审计证据1.识记:(1)审计证据;(2)认定与审计证据;(3)审计证据的充分性;(4)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2.领会:(1)审计证据的来源;(2)获取审计证据的途径;(3)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之间的关系。
(二)审计工作底稿1.识记: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
2.领会:(1)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2)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的关系;(3)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00944审计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00944审计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822fa89eb172ded63b7c5.png)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财会与审计(专科)00944审计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参考教材: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王珠强、杨玉龙主编)一、名词解释:1.实质上的独立: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
2.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3.审计证据:是指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所取得的反映被审计事项的各种证明文件和资料。
4.经济评价职能:通过审核检查,评价被审单位的经营决策、计划和方案等是否先进,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是否切实执行,财政财务收支是否按照计划、预算和有关规定执行,各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经济效益是否较优,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等。
5.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包括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
6.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所取得的,用以证实实物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证据。
7.审计准则:是由国家审计部门或会计师职业团体组织制定的,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格,规范和指导其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
8.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按照规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获取的用以证明审计事项真相或性质并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一切凭据或证明材料。
9.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包含错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10.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将在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经济事实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档案性原始文件。
11.实质性测试:也叫真实性测试,其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测试来验证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中各项认定是否公允,同时揭露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重要舞弊行为和工作差错。
12.审计依据: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的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价,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审计学自考第一章考试大纲
![审计学自考第一章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aae436ad1f34693dbef3e04.png)
审计学自考第一章考试大纲第一章审汁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远用专门的方法对婶计单位的撤册枝缰舗報獅挪的削拄10谢生做性合竝潴觸己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特征审计的待征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考点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的主体分类计主杨类可以I紳枷轴审沐闻隔柿财脍用伸H三类。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三类。
(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按审计与被审计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类。
(四)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按执行的地点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两类。
(五)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按照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审计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类。
二、审计的方法我国的审计方法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审査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审査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査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査法和逆査法。
2、按审査书面资料的数址和范围划分,可分为抽査法和抽査法。
3、按审査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等。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査询法和鉴定法。
考点三: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评价职能(3)经济鉴证职能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2)促进作用(3)证明作用[单选审计最本质的特性是独立性。
[单选依据我国1982年宪法,1983年在国务院设立的审计署。
[单选我国第一家社会审计组织的创办人是谢霖。
单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单选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三者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审计主体。
[单选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企业内部审计最有效的领导是董事会。
《审计》考试大纲.doc
![《审计》考试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8174149af111f18582d05a7f.png)
201()年注会新制度《审计》考试大纲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作为向社会提供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的执业人员,应当具备与其执行业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考试的冃的就是选拔和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考试目标和科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
住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徳规范;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运用右-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徳与态度,有效地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专业阶段考试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六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个科目。
本大纲规定了专业阶段六个科冃的测试目标、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参考法规以及样题。
二、样题大纲后所附样题以及样题测试内容只为考生提供考试方式、考试题型以及测试能力等级的参考,考试时题目数量和分值可能会做适当调整。
三、能力等级(一)专业知识理解能力耍求考生掌握构成注册会计师知识主体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二)基本应用能力耍求考生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徳与态度,能够解决基本的实务问题。
(三)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徳与态度,能够解决较为复杂的实务问题。
审计一、测试目标本科目主要测试考生的下列能力:1.熟悉审计环境,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业特点、注册会计师法律制度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徳规范,包括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徳概念框架方法的运用、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与其他鉴证业务的独立性耍求,以及非执业会员对职业道徳概念框架方法的运用;3.掌握审计基本原理,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抽样、审计工作底稿, 以及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4.掌握审计测试流程,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程序;5.掌握各类交易和账八余额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投资与筹资循环以及货币资金审计的特点;6.掌握财务报衣审计中对特殊项冃的考虑,包括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审计沟通、利用他人的工作,以及对会计估计、关联方和期初余额等项目的审计;7.掌握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的要求;8.掌握其他相关业务,包括特殊审计领域、审阅、其他鉴证业务以及相关服务业务。
00160自学考试审计学考试大纲
![00160自学考试审计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35d70379563c1ec5da7192.png)
第一章审计概论(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审计定义包含的内容:审计的主体、审计的授权者或者委托者、审计的客体(对象)、审计依据、审计的目的、审计的本质。
●审计独立性:1、机构独立2、业务工作独立3、经济独立●审计权威性:指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保证。
独立性决定了权威性●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者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
(二)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审计分类和审计方法●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按审计的内容和目标分类: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按审计的实施时间分类:事前、事中、事后●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报送审计、就地审计●审计的方法●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按照书面资料的数量和范围划分,可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划分,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证实客观事物形态、性能、数量和价值的方法: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鉴定法(四)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审计的三种职能:经济监督职能、经济评价职能、经济鉴证职能●审计的三种作用:制约作用、促进作用、证明作用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基本原则●职业道德是指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
●三个基本原则含义:1、独立: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2、客观: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者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
2021年自学考试《审计学》考试大纲:审计报告
![2021年自学考试《审计学》考试大纲:审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e7e9f4a8114431b80dd8df.png)
2021年自学考试《审计学》考试大纲:审计报告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审计报告的概念、作用。
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掌握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审计报告出具的条件和格式。
要求在分析相对应案例的基础上判断审计报告的类型并写出审计报告。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审计报告概述(一)审计报告的含义和作用审计报告的含义;审计报告的作用。
(二)审计意见的形成审计意见形成的要求;审计结论: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三)审计报告的类型按照性质分类;按照使用目的分类;按照详略水准分类。
第二节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都理应包括下列要素:标题;收件人;引言段;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审计意见段;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报告日期。
第三节标准审计报告(一)出具标准审计报告的条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条件。
(二)标准审计报告的格式第四节非标准审计报告(一)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强调事项段的定义;出具的条件。
(二)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条件;保留意见的含义和条件;否定意见的含义和条件;无法表示意见的含义和条件。
三、考核知识点(一)审计报告概述(二)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三)标准审计报告(四)非标准审计报告四、考核要求(一)审计报告概述1.识记:(1)审计报告的含义;(2)合法性;(3)公允性。
2.领会:(1)审计报告的作用;(2)审计报告的特征。
(二)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1.识记:(1)审计报告的类别;(2)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领会:审计报告的要素及内容。
(三)标准审计报告1.识记:标准审计报告。
2.领会:(1)出具标准审计报告的条件;(2)标准审计报告的格式。
3.应用:标准审计报告的条件。
(四)非标准审计报告1.识记:非标准审计报告。
2.领会:(1)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条件;(2)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格式。
审计学自学考试大纲
![审计学自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4e54a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c.png)
审计学自学考试大纲审计学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概述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原理、方法、程序和技术的学科,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审计学自学考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审计实践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考试目标本课程考试目标在于考查学生对审计学基本概念、审计原理、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等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本课程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学基本理论、审计方法与技术、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要求如下:1、审计学基本理论:考查学生对审计学基本概念、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等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2、审计方法与技术:考查学生对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技术等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抽样审计、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
3、财务报表审计:考查学生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的掌握情况,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审计。
4、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考查学生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情况,包括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要素等,以及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方法和技术。
四、考试形式与考试时间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
其中,选择题占总分的50%,判断题占总分的15%,简答题占总分的20%,综合题占总分的15%。
五、复习要点1、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等。
2、掌握审计方法与技术,包括抽样审计、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
3、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熟悉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要求。
4、掌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5、注重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参考教材《审计学》(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出版时间:XXXX 年XX月。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
![自考-审计学基础-王守龙-电子版-《审计》考试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c7ba6b05a300a6c30c229fe9.png)
第1章审计总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发展的过程;理解审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
二、考试内容1.1 审计的概念1.1.1 审计概念的表述1.1.2 审计概念的把握1.1.3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1.2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2.1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1.2.2 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2.3 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2.4 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3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1.3.1 审计的职能1.3.2 审计的作用1.3.3 审计的任务三、考核知识点1.审计的概念2.审计的产生与发展3.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四、考核要求识记:审计概念的表述、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领会: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职能、审计的作用、审计的任务。
简单应用:能够运用本章的基本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审计的实际问题和案例。
第2章审计类型和审计程序二、考试内容2.1审计类型2.1.1 审计的基本分类2.1.2 审计的其他分类2.2 审计程序2.2.1 审计程序的含义和意义2.2.2 审计程序的准备阶段2.2.3 审计程序的实施阶段2.2.4 审计程序的终结阶段三、考核知识点1.审计分类2.审计程序四、考核要求识记:审计的基本分类。
领会:审计程序。
简单应用:审计程序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
综合应用: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能够理解审计的不同类型的内在联系,掌握、运用审计程序的基本理论。
第3章审计组织的形式、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不同类型审计相应的组织形式;理解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二、考试内容3.1 审计组织的形式3.1.1 审计组织3.1.2 审计人员3.2 审计准则3.2.1 审计准则概述与作用3.2.2 审计准则的一般内容结构3.2.3 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3.3审计依据3.3.1 审计依据概述3.3.2 审计依据的分类3.3.3 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3.4 案例及分析三、考核知识点1.审计组织的形式2.审计准则3.审计依据四、考核要求识记: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民间审计组织;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准则;审计依据及其特点、分类。
审计学自学考试大纲
![审计学自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87341d5e2bd960591c67792.png)
审计学第一章审计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了解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了解审计的职能、作用和审计方法。
本章重点是掌握三种审计的关系和特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定义可从以下方面理解审计的定义:主体、授权者或委托者、客体、审计依据、目的、本质等.(二)审计的特征独立性;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一)审计的分类按照审计主体、目的和内容分类;按审计实施的时间、执行地点、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等的分类。
(二)审计的方法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第四节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
(二)审计的作用制约;促进;证明。
三、考核知识点(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二)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四)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四、考核要求(一)审计的定义和特征识记:(1)审计定义包含的内容;(2)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含义.2。
领会:(1)审计的定义;(2)审计的特征。
(二)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
识记:(1)政府审汁;(2)内部审计;(3)注册会计师审计.2。
领会:(1)政府审计的产生与发展;(2)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1.识记:(1)按照审计主体、内容和目标的分类;(2)按审计实施的时间、执行地点的分类;(3)顺查法和逆查法;详查法和抽查法;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 (4)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和鉴定法.2.领会:(1)审计的分类;(2)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3)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审计考试大纲
![审计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833c3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5.png)
审计考试大纲
审计考试大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经济学:掌握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等。
2. 财政政策分析:包括财政学的一般原理、财政收入和支出等。
3. 财务报表审计测试流程: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应对等。
4. 财务报表审计中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的审计等。
5.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特殊项目的考虑:包括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审计沟通、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利用他人的工作,以及对会计估计、关联方和期初余额等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等。
6. 审计工作的完成与审计报告。
7.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8.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和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
9.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包括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大纲以官方发布为准。
自考“审计学”考试大纲-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自考“审计学”考试大纲-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a59a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c.png)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及其涉及的主要凭证和记录;掌握生产与存货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掌握该循环中的主要账户的实质性程序,了解该循环审计的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
学习本章内容时,应掌握有关存货业务、营业成本以及职工薪酬业务的会计处理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审计方法,指出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审计的调整建议。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性(一)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计划和安排生产;发出原材料;生产产品;核算产品成本;储存产成品;核算产品成本;发出产成品等。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生产指令;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汇总表及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成本计算单;存货明细账等。
第二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1 .存货的内部控制:购货、验收、仓储、生产、销货等职能。
2 .工薪的内部控制:雇佣员工;授权变动工资;编制出勤和计时资料;编制工资计算表;支付工资和保管未领工资;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记录工资等。
3 .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成本费用管理控制;成本费用会计控制。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了解和描述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实施简易抽查;工薪的内部控制测试;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测试;评价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
第三节生产与存货循环主要账户的审计(一)存货审计1 .存货的审计目标。
审查和评价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一贯有效执行;确定存货是否存在,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拥有;确定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正确,计量和计价方法是否恰当;存货入库与发出的手续是否齐全;存货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 .存货的实质性程序。
(1)审查存货余额:核对各存货项目明细账与总账、报表数是否相符;进行分析性复核;存货监盘;存货的计价测试;审查存货所有权等。
《审计》专业考试大纲.doc
![《审计》专业考试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a9ca11f110661ed9ac51f3a9.png)
《审计》专业考试大纲一审计理论与方法1总论掌握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审计三方面关系、审计的性质、审计对象、审计要索、审计职能、审计作用、中国和西方国家审计发展概况熟悉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区别了解我国审计定义的表述2审计分类掌握审计分类的意义、各种审计的概念、内容及特点和适用条件了解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3审计组织掌握审计机构的设置原则、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业务范囤熟悉审计机构的基本任务、各种审计机构的设置形式了解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机构的关系4审计法律掌握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特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基本情况熟悉审计人员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了解注册会计师减少过失和防止欺诈的措施及避免法律诉讼的具体措施5审计管理掌握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登记的具体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员类型及机构设這、独立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关系熟悉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独立审计准则的结构及内容、质量控制准则的结构及内容、职业道徳规范内容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内容6审计冃标掌握审计总冃标同具体FI标的关系熟悉审计总冃标及审计具体冃标的内容了解审计冃标的概念和意义7审计程序掌握审计计划的性质、审计计划时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其方法、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依赖程度、检查风险与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用的关系熟悉审计计划的分类、总体审计计划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计划审计工作的步骤、计划工作阶段分析性复核的应用、重要性水平的影响因索、重要性两个层次的关系、审计风险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评估固有风险应考虑的因索、初步审计策略的组成耍素、初步审计策略的种类及其各自应用范I韦I了解审计计划的概念、重耍性的概念、运用重耍性的一般耍求和对金额性质的考虑、审计风险的定义及组成部分、审计程序的分类8审计证据掌握各种审计证据的实际形式、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因素、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熟悉审计证据的分类及各种证据的特点、审计证据的特性、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了解审计证据的定义、审计证据整理分析的意义9审计工作底稿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要点及基木要求、审计档案的所有权与探管及具使用熟悉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及分类、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内容、审计档案的分类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基本耍素10审计方法掌握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熟悉审计查账方法的种类11内部控制及其评审掌握内部控制的局限性、耍素、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关系、管理建议书的性质以及与审计报告的区别熟悉内部控制的种类和特点、初步评价和再次评价的内容、内部控制评审的步骤、管理建议书的内容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12审计抽样掌握审计抽样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索、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区别与联系熟悉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齐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影响样本设计的因素了解审计抽样的定义13审计报告掌握调整分录及重分类的应用、管理当局声明书的特点及内容、审计报告的结构、各类审计意见的适用情况、特殊审计冃的审计报告的特点及结构熟悉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编制审计报告的步骤、审计报告准则的内容、审计报告的分类、注册会计师需耍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的事项了解审计报告定义及作用、审计总结的定义及重要性、特殊审计FI的审计的类型二审计具体方法1销售与收款业务审计掌握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性复核和销售的截止测试、丿应收账款的函证、坏账准备的计算正确性及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熟悉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耍业务活动、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及审计Fl标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流程及所涉及的书面文件2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掌握应付账款的分析性复核及函证、检查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以及折旧计算的正确性及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熟悉购货与付款循环主要业务活动、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审计H标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流程及所涉及的书面文件3生产循环审计掌握分析性复核的应用和比率分析法的适用情况、存货的监盘程序、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及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熟悉生产循环主要业务活动、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审计n标了解生产循环的流程及所涉及的书面文件4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掌握借款、所有者权益的测试及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熟悉筹资与投资循环主要业务活动、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审计冃标了解筹资与投资业务循环的流程及所涉及的书面文件5货币资金审计掌握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现金的盘点和截止性测试、银行存款的截止性测试和函证及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熟悉货币资金业务流程及审计R标了解货币资金的分类以及业务循环所涉及的书面文件6财务报告审计掌握期初余额、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及其交易、合并报表、现金流量表、或有事项、期后事项、持续经营假设审计的结果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熟悉期初余额、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及其交易、合并报表、现金流量表、或有事项、期后事项、持续经营假设审计的冃标及程序了解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及其交易、合并报表、现金流量表、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期初余额、期后事项、持续经营假设对会计处理的影响7固定资产循环审计掌握固定资产循环各主耍业务环节、主耍文件、内部控制耍点、内部控制测试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审计冃标、在建工程审计内容与方法;熟悉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租赁审计内容与方法;了解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审计内容与方法8审计和关业务掌握各种验资的内容、审验范用及审验程序、货币、实物、无形资产审验程序的内容、验资报告的使用、盈利预测审核报告的结构及内容、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的结构及内容、内部控制审核报告意见类型熟悉验资的类型、签定业务约定书前的工作、验资计划的分类及内容、验资报告的结构和组成耍素、盈利预测审核的范閑及影响审核的因素、盈利预测审核的程序、内部控制审核的程序了解验资的作用、验资报告的作用、盈利预测审核的定义、内部控制审核的定义。
审计-考试大纲.doc
![审计-考试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9870f5949e31433239689361.png)
审计一、测试目标本科目主要测试考生的下列能力:1.熟悉审计环境,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业特点、注册会计师法律制度以及注朋会计师执业准则;2.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方法的运用、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与其他鉴证业务的独立性要求,以及非执业会员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方法的运用;3.掌握审计基木原理,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抽样、审计I:作底稿,以及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4.掌握审计测试流程,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程序;5.掌握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包括销伟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投资与筹资循环以及货币资金审计的特点;6.掌握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特殊项目的考虑,包括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审计沟通、利用他人的工作,以及对会计估计、关联方和期初余额等项目的审计;7.掌握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的要求;8.掌握其他相关业务,包括特殊审计领域、审阅、其他鉴证业务以及相关服务业务。
为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和熟练运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及相关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构成《审计》考试内容的主要部分,专业阶段的考生应当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4)非执业会员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运用 2.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1) 基本要求 (2) 经济利益(3) 贷款和担保以及商业关系、家庭和个人关系 (4) 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5) 高级职员与审计客户的长期关联 (6) 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 (7) 收费(8) 影响独立性的其他事项 1 3 3 3 3 3 3 3 3(三)审计基本原理 1. 审计目标(1)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 (2) 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3)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2. 审计计划(1) 初步业务活动(2)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3) 审计重要性3. 审计证据(1) 审计证据的性质(2)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3) 函证 (4)分析程序4. 审计抽样CD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2)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3)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4)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5.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1) 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2) 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 (3) 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审计(4)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运用 6. 审计工作底稿(1) 审计工作底稿概述 222 122 一 222 一 3322 222 222(四)审计测试流程 1. 风险评估(1) 风险评估概述(2)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3)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4)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5)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 风险应对(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2)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3) 控制测试2 23 3 3 2 2 2 2(五)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1.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1) 销传与收款循环的特点(2) 销伟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3) 销传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2.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1)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2)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3) 采购与付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3.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1)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2)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3)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4.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审计(1)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特点(2)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3)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5. 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审计(1) 投资与筹资循环的特点(2) 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3) 投资交易的实质性程序(4) 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5) 筹资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6. 货币资金的审计 (1) 概述(2) 库存现金审计 (3) 银行存款审计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六)特殊项目的考虑1.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1)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2)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2. 审计沟通(1) 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 (2)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3. 利用他人的工作(1) 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2) 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3) 利用专家的工作 4.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 (1) 会计估计的审计 (2) 关联方-的审计222 222 22 33三、参考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1993年10月31U)2.《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财会[2006J4号)3.《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2007年版,会协[2007J89号)4.《企业会计准则——基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2006年)]5.《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财会[2006]3号)6.《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会[2006] 18号)7.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财会[2007] 14号)8.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财会[2008] 11号)四、样题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一业阶段考试审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5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型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审计课程(课程代码:00944)考试大纲目录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审计总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2章审计类型和审计程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3章审计组织的形式、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4章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5章内部控制及其评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6章资产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7章负债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8章所有者权益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9章收入、成本和费用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10章利润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11章审计报告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12章验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地位二、本课程开始的总体要求三、关于自学教材四、自学方法指导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附录:题型举例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审计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财会与审计(专科)专业必考的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审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而设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
审计这门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村对审计人才和经济监督人才的迫切需要。
审计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特征,该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综合性课程,对考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认识审计的意义和目的,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初步的实务知识,充分理解审计对于现代经济生活的现实作用,包括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能够熟练运用审计的基本方法、技巧,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践型人才。
侧重点在于着力培养应考者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适应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满足社会尤其是农村对审计人才的迫切需要。
审计学基础课程重点(或难点)章为: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11章;次重点章为第7章、第9章、第10章;一般章节为:第8章、第12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应考者理解和掌握审计的意义和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务技能,能够运用审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1章审计总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发展的过程;理解审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
二、考试内容1.1 审计的概念1.1.1 审计概念的表述1.1.2 审计概念的把握1.1.3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1.2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2.1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1.2.2 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2.3 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2.4 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3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1.3.1 审计的职能1.3.2 审计的作用1.3.3 审计的任务三、考核知识点1.审计的概念2.审计的产生与发展3.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四、考核要求识记:审计概念的表述、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领会: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职能、审计的作用、审计的任务。
简单应用:能够运用本章的基本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审计的实际问题和案例。
第2章审计类型和审计程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审计的多种分类;理解、运用审计程序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二、考试内容2.1审计类型2.1.1 审计的基本分类2.1.2 审计的其他分类2.2 审计程序2.2.1 审计程序的含义和意义2.2.2 审计程序的准备阶段2.2.3 审计程序的实施阶段2.2.4 审计程序的终结阶段三、考核知识点1.审计分类2.审计程序四、考核要求识记:审计的基本分类。
领会:审计程序。
简单应用:审计程序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
综合应用: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能够理解审计的不同类型的内在联系,掌握、运用审计程序的基本理论。
第3章审计组织的形式、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不同类型审计相应的组织形式;理解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二、考试内容3.1 审计组织的形式3.1.1 审计组织3.1.2 审计人员3.2 审计准则3.2.1 审计准则概述与作用3.2.2 审计准则的一般内容结构3.2.3 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3.3审计依据3.3.1 审计依据概述3.3.2 审计依据的分类3.3.3 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3.4 案例及分析三、考核知识点1.审计组织的形式3.审计依据四、考核要求识记: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民间审计组织;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准则;审计依据及其特点、分类。
领会: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审计准则的一般内容结构;不同类型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简单应用:根据审计情况,运用审计主体的相关知识,能够区分不同的审计主体。
综合应用:对具体案例分析,能够理解审计准则、审计依据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第4章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审计方法,熟练掌握具体审计方法的运用;理解审计证据及其作用、特点、分类,并进行熟练的运用;理解审计工作底稿。
二、考试内容4.1 审计方法4.1.1审计方法概述4.1.2 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4.1.3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4.2 审计证据4.2.1 审计证据概述4.2.2 审计证据的分类4.2.3 审计证据的运用4.3审计工作底稿4.3.1 审计工作底稿概述4.3.2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4.3.3 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4.4 案例及分析三、考核知识点1.审计方法3.审计工作底稿四、考核要求识记:审计方法、审计证据。
领会:审计证据的作用、特点、分类;审计工作底稿及其作用、分类;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
简单应用:运用审计证据的基本理论,分析实际工作中对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
综合应用:通过案例分析,熟练掌握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第5章内部控制及其评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内部控制,熟悉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并能够运用内部控制的描述与评价。
二、考试内容5.1 内部控制概述5.1.1 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5.1.2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特征5.2 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5.2.1 内部控制的要素5.2.2 内部控制的种类5.3 内部控制的描述与评价5.3.1 调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5.3.2 描述内部控制制度5.3.3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5.4 案例及分析三、考核知识点1.内部控制2.内部控制制度3.内部控制的描述与评价四、考核要求识记: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特征。
领会:内部控制的要素、种类。
简单应用: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掌握调查了解内部控制、描述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
综合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内部控制评价的过程及其在企业实际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第6章资产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流动资产审计,能够综合运用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的审计。
二、考试内容6.1 流动资产审计6.1.1 货币资金审计6.1.2 应收款项审计6.1.3 存货审计6.2 非流动资产审计6.2.1 长期股权投资的审计6.2.2 固定资产的审计三、考核知识点1.流动资产审计2.货币资金审计3.应收款项审计4.存货审计5.固定资产审计四、考核要求领会:流动资产审计的内容,以及审计的基本方法。
综合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能够掌握、运用货币资金审计、应收款项审计、存货审计、固定资产审计。
第7章负债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流动负债审计和非流动负债审计的基本内容,能够综合运用各类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具体内容的审计。
二、考试内容7.1 流动负债审计7.1.1 流动负债审计概述7.1.2 短期借款审计7.1.3 应付账款审计7.1.4 预收账款审计7.1.5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7.1.6 应交税费审计7.2 非流动负债审计7.2.1 长期借款审计7.2.2 应付债券审计7.2.3 长期应付款审计三、考核知识点1.流动负债审计2.非流动负债审计四、考核要求识记:流动负债审计、非流动负债审计的基本概念。
领会:流动负债审计、非流动负债审计的区别、联系。
综合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并能够运用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的审计。
第8章所有者权益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所有者权益审计,并能够综合运用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为分配利润等的审计。
二、考试内容8.1 所有者权益审计概述8.1.1 所有者权益审计的意义8.1.2 所有者权益审计的目标8.2 投入资本审计8.2.1 投入资本业务中一般存在的错弊分析8.2.2 投入资本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8.2.3 投入资本的实质性测试8.3 资本公积审计8.3.1 资本公积业务中一般存在的错弊分析8.3.2 资本公积的实质性测试8.4 盈余公积审计和未分配利润审计8.4.1 盈余公积审计8.4.2 未分配利润审计三、考核知识点1.所有者权益审计四、考核要求识记:所有者权益审计的基本内容。
综合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并能够运用投入资本审计、资本公积审计、盈余公积审计、未分配利润审计。
第9章收入、成本和费用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熟悉收入、成本费用审计,能够综合运用具体的审计内容。
二、考试内容9.1 营业收入审计9.1.1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9.1.2 其他业务收入审计9.2 成本费用审计9.2.1 制造成本的审计9.2.2 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9.2.3期间费用审计三、考核知识点1.营业收入审计2.成本费用审计四、考核要求识记:营业收入审计、成本费用审计的基本内容。
综合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并能够运用主营业务收入审计、其他业务收入审计、制造成本审计、营业税金及附加数据、期间费用审计。
第10章利润审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利润及其分配的审计内容,并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审计。
二、考试内容10.1 利润审计概述10.1.1 投资收益审计10.1.2 营业外收支审计10.1.3 所得税审计10.2 利润分配审计10.2.1 利润分配项目常见的错弊分析10.2.2 利润分配的审计目标10.2.3 利润分配的实质性测试三、考核知识点1.利润审计2.利润分配审计四、考核要求领会:利润分配审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