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十二讲》参考文献,共10页

合集下载

语用学教程课件

语用学教程课件

什么是语用
一、话语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语意具体化。
“你真坏!”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情味不同。 语境(1):用于群众和放火烧楼的坏人之间。 “你真坏!”的情味是-痛斥 语境(2):用于做菜的妈妈和淘气的小孩间。 “你真坏!”的情味是-喜爱 语境(3):用于情人之间。 “你真坏!”的情味是-撒娇
什么是语用
二、语用学的产生和发展
语用学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学科。 语用学这个术语,是美国哲学家查尔斯· 莫里斯 首先使用的。他在1938年所写的《符号理论基础》 一书中把符号学分为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三部 分,这方面的研究只局限于语言哲学领域,基本上 是在哲学和逻辑学范围内进行的。直到70年代, 语言学家们才开始重视并开展语用研究,这也是对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反拨。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 (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左思民《汉语语用学》 (2000)河南人民出版社
束定芳主编《中国语用学研 究论文精选》(2002)上海定义及其三分法
一、「語境」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言語環境‛,或者 我們我們也可以說,是指‚言說者生存與活動的現實環境, 它決定著言說者的思維方式與話語意義。‛‚語境‛一詞 最早是由波蘭籍人類語言學家馬林諾夫斯基(B. Malinowski)於1923年提出來的。他把語境分成兩類:文 化語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語境(Context of situation)。「文化語境」指說話人生活於其中的社會 文化背景﹔「情景語境」指言語行為發生時的具體情境。 其後經過弗思(John Rupert Firth)、韓禮德(M. A. K. Halliday)、海姆斯(Hymes)、萊昂斯(Lyons)等 語言學家的努力,‚語境‛研究的內容被不斷的擴充。 二、国外语境研究概述

语用学1-5

语用学1-5
conclusion非论证性的推理非论证性的推理按一定的思维规律集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于一体的过程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作的比较随意的推理这个推理所得到的结论不具有确定性在某个语境中这个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换一个语境它可能就不正确或被取消
语用学多学科视角
chapter1—chapter5 ppt制作:姚浪 白晓芳 张妍 盛娅 姚丹 刘静 刘珂灿 张美希 朱海燕 郑橙 余虹 王媛媛 ppt演讲: 黄韵琴 赵伟
1.2 语用学:标准定义
1.2.1 背景信息 来自不同背景的话语双方通常会按自己的文化观来评 判对方的行为,那么话语双方就极有可能在跨文化交际中 遭遇语用失误。如中国人用“老”称呼他人来表示一种尊 敬和友好,“老张”可能只有三十或四十岁,而“张老” 则可能是一个七八十岁受人尊敬的长者。而在西方文化中, 女士年龄是个人隐私,称呼中有“老”,方会被人理解成 岁数大。 1.2.2 编码 人们有了交际的动机,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对方, 首先要在贮存于大脑的语言词汇库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并 按照一定的语义和语法规则把它们有机地编排起来,组成 语言码(内部言语)。这是一种语言心理活动。在这一过 程中,说话人应力求编码正确,避免失误。如果编码产生 误差,就会“词不达意”,妨碍思想感情的表达。
一.指示词语的定义:指示词语,也称指示语,就 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即巴尔—希勒尔所谓的 “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就无法确定其所指语义的 指示词或指示句。” 指示信息,就是指示词语所表达的指称意义或者 隐含意义。包括人称、时间、空间、移动等概念; 也指话语进程、会话双方相互识别及相互关系等。
Hale Waihona Puke 1.人称指示语: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的相互称呼或对间 接参与者的称呼。 2.社交指示语: 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等交际者之间的社交关系和社交特征 的词语或结构。比如英语中,在姓氏前面加上Mr,Mrs或Miss 以表示对听话人的尊敬或礼貌;汉语中表示尊称的“您”、“您 们”等指示语 3.时间指示语: 指与言语交际或言语事件有关的时间信息,即谈话双方用 话语传达信息时提到的时间,时间指示常以说话人的说话时刻为 依据。 4.地点指示语: 也称空间指示语。指人们通过话语传递信息或实施言语行为 的地点或空间位置。包括表示近指和远指的指示代词、地点指示 结构(介宾短语、定中短语等),以及地点副词。

《语用学十二讲》参考文献,共10页

《语用学十二讲》参考文献,共10页

《语⽤学⼗⼆讲》参考⽂献,共10页[217]何⾃然,2007,《语⽤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18]何⾃然、陈新仁,2004,《当代语⽤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19]何⾃然、何雪林,2003,“模因论与社会语⽤”,《现代外语》,第2期。

[220]何⾃然、段开诚,1988,“汉英翻译中的语⽤对⽐研究”,《现代外语》,第3期。

[221]何⾃然、李捷、李东杰(译),2009,《英语语⽤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22]何⾃然、吴亚欣,2004,“关联理论是⼀种因错⽽‘对’的理论吗?”,《现代外语》,第1期。

[223]洪岗,2000,“语际语语⽤学研究”,《杭州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224]胡⽂仲,1995,“跨⽂化交际研究如何起步?”,《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期。

[225]胡⽂仲,1992,“⽂化教学与⽂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226]胡⽂仲、⾼⼀虹,1997,《外语教学与⽂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27]姜占好,2004,“中澳⼤学⽣英语道歉策略的对⽐研究”,《外语研究》,第2期。

[228]蒋骁华,2003,《符号学翻译研究:⽂学语⾔的理据及其再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E229]靳义增,2009,《中国⽂法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0]李海辉,2003,“《假定意义:⼀般会话含意理论》评介”,《现代外语》,第1期。

[231]李怀奎、李怀宏,2004,“景观标识名称汉译英的语⽤等效研究”,《上海科技翻译》,第1期。

[232]李捷,2006,“汉语反问句加强‘施为⽤意’浅析”,《外语教学》,第2期。

[233]李捷,2008a,“国内语⽤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

[234]李捷,2008b,“模因论视域中的⾔语幽默”,《外语学刊》,第1期。

[235]李梦⽣,2004,《左传译注(第⼀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语用学Chapter 12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陈新仁何自然何伟

语用学Chapter 12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陈新仁何自然何伟

30
E. 道谢与道歉方面的语用差异
汉语中的谢谢与英语中的“thank you”适用场合 不尽相同。 服务业中: 在汉语交际中,被服务者感谢付出服务者。 而操英语的本族人认为是相反的: 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 That’s my duty! I’m glad to be of help.
6
• 英,语言学家,利奇(Leech,1983) • 语用学: a) 语用语言学( pragmalinguistics )
b) 社交语用学(sociopragmatice)
7
II. 语际语用学
• 语际语用学(20世纪70、80 年代末):从语用学 的角度研究第二语言的习得或第二语言学习过程 中出现的中介语,包括中介语的类型与特征,产 生的原因,给交际带来的负面影响、语用失误。
A: Yes or no?
B: Thank you! I will try to come.
29
PS.:操英语的本族人,特别是美国 人,在握手道别时会讲客气话,没有 具体时间、地点的邀请不必认真。 Give me a call sometime. Let’s have lunch sometime.
• 太过完整,会产生言外之意,误以为说话人不耐烦,耍脾 气,对对方的提问不领情,觉得是多管闲事。回答:"Yes. I have."就可以了。
23
III. 社交文化语用研究
英汉语用差异
社交应酬方面的语用差异
招呼用语 道别用语


恭维与赞扬
邀请与应答方面 道谢与道歉方面
人际关系方面的语用差异
13
• C) 探讨语际语中的语用迁移
• 语用迁移(pragmatic transfer) :外语习者将母 语母语文化中的有关知识借用到外语的使用与理 解中来。 • 按迁移的结果与目标语关系分类: • 正向迁移(positive transfer ) • 负向迁移(negative transfer)

语用学参考文献

语用学参考文献

•1] 顾曰国.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 当代语言学. 1999 (03)•[2] 姚小平.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德国根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03)•[3] 许国璋. 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J]. 国外语言学. 1983 (01)•[4] 岑麒祥.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J].国外语言学. 1980 (01) ] 顾曰国.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当代语言学. 1999 (03)•[2] 姚小平.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德国根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03)•[3] 许国璋. 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J]. 国外语言学. 1983 (01)•[4] 岑麒祥.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J].国外语言学. 1980 (01)••[1] . 《语言科学》稿约[J]. 语言科学. 2003 (03)•[2] 余光武. 当代语言科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庆典在徐州召开[J]. 语言文字应用. 2012 (04)•[3] 丁邦新. 祝贺《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J]. 语言科学. 2012 (06) •[4] 余光武. 当代语言科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庆典综述[J]. 语言科学. 2012 (06)•[5] 侯精一. 贺《语言科学》杂志创刊[J]. 语言科学. 2002 (01) •[6] 李宇明. 面向社会需求,发展语言科学[J]. 语言科学. 2002 (01) •[7] 孙宏开. 贺《语言科学》杂志创刊[J]. 语言科学. 2002 (01) •[8] . 《语言科学》2005年(总第14-19期)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6(01)•[9] . 《语言科学》2006年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6 (06) •[10] . 《语言科学》2007年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7 (06)优秀硕士论文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失误探析蔡悦硕士吉林大学2013从词汇语用学角度研究中英多义词的语用充实现象冯欢硕士武汉理工大学2013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语际语用学研究郭芳硕士华东理工大学2011新课改下小学作文语用学分析裴霞苏州大学2012课堂的文学语用学分析李玉婷硕士西华大学2012语用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语分析鞠其琪硕士山东师范大学22012语用学视角下的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李冰心硕士辽宁大学2013陈露魏银萍盛新月胡婷婷阚秀丽。

(完整版)语用学

(完整版)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2)晚上还有考试。

(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一、语用学的起源❑“语用学”术语的提出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

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语用学与语言哲学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

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

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

语用学

语用学辅助讲义0.OriginA.渊源——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基础:Metaphysics 形而上学Epistemology 知识论Ethics 伦理学最初的三类问题:* 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 有关人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 有关生命的意义与道德实践•现当代哲学基本问题之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二元论——另类回答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

•现当代哲学基本问题之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大多数哲学家回答肯定,但解决原则不同: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唯心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不可知论——另类回答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哲学家如何关照语言?虚假的本体论陈述貌似关于普遍的东西的陈述虚假的特称描述语虚假的本体论陈述1. 食肉的牛不存在。

2. 印度的牛是不可侵犯的。

表层分析:―不存在‖是对―食肉的牛‖的描述。

若这种描述成立则混乱了世界上根本没有―食肉的牛‖这一事实。

我们怎么可能对根本无其物者进行描述?问题:―存在‖和―不存在‖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谓词或描述语。

语言学意义的―存在‖和―不存在‖有时是虚假的;而哲学意义上的―存在‖和―不存在‖一定追究真值条件。

改写:* 任何牛都不是食肉的。

? 任何可侵犯的牛都不在印度。

在前一例中,―存在‖消失了;在后一例中,―可侵犯‖却不能消失。

―食肉的牛不存在‖并不一定引起误解,但它倾向于引起误解。

貌似关于普遍的东西的陈述3. 不守时应当受到责备。

4. 张三应当受到责备。

表层语法分析:世界上有―张三‖这样的具体人物;世界上有―不守时‖这样的共相。

深层意义分析:―张三‖应该为自己不守时感到惭愧;―不守时‖却不会为自己感到惭愧。

语用学教程课件

语用学教程课件

(一)弗斯(Firth)在1950《社会中的个性和 语言》一书中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认 为情景语境和言语功能类型的概念可以抽象为 纲要式的结构成分,从而适用于各种事件。他 把语境加以引申,认为语境既有由语言因素构 成的“上下文”,又有由情景因素(非语言因 素)构成的“上下文”。情景因素包括:1、参 与者的有关特征:人物、个性—1)参与者的言 语行为 2)参与者的非言语行为 2、有关 事 物 3、 言语行为效果(二)韩礼德 (Hallday) 于1964年提出“语域”这个术语,分为三个方 面:1、话语的范围(政治、文艺等) 2、话语 的方式(口头、书面) 3、话语的风格(交际 者的地位、身份、关系等)
什么是语用
三、语用含义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给语言事实提 供一些重要的、功能方面的解释,这就是说它不是从 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 身表达的意义,而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 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用含义是告诉人 们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例如: A :烤牛肉究竟怎样了? B : 那条狗看上去很得意。 (含义:也许那条狗把烤牛肉吃了。) 要在具体交际过程中运用和理解话语,只懂得话语字 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懂得话语的字面意义之外, 还应掌握话语各种规则,具有把话语同特定语境联系 起来的能力,即话语交际能力。
(二)语用学和修辞学
传统的修辞学也是研究语言运用的,但是,它主要是从表达的角 度研究语音的调配、词语和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以及语体、风 格等。这些内容无疑也是语用学所要研究的,但是,就研究的深度 和广度来看,语用学都要大大超过修辞学。 语用学与修辞学有相通之处,可以说语用学的材料就是修辞学的 材料,它们处理这些材料的宗旨是相通的。语用学要求提高语言交 际效果,修辞学要求题旨与情境的相互适切。 语用学与修辞学的方法论原则也是相通的,修辞学要求修辞立其 诚,要求调整和修饰文辞,语用学也是这样。但语用学与修辞学的 语言材料的研究角度不同,换言之,对于语言交际的诸多因素而 言,语用学更重视人际环境(说话的人以及听话的人),而修辞学 更多的重视文辞(说的话)与情景的关系,因此修辞学强调修饰文 辞。(狭义的修辞学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学)

《语用学十二讲》参考文献,共10页

《语用学十二讲》参考文献,共10页
期。
[287]王建国,2005,“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翻译》,第4期。
[288]王建国,2009,《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89]王力,2004,《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
[290]王维堤、唐书文,2004,《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
[279]沈立岩,2005,《先秦语言活动之形态观念及其文学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
[280]石里克(洪谦译),1993,《实在论与实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281]宋旭、杨自俭,2003,“译者的原文理解过程探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5期。
[282]宋志平,2004,“翻译:选择与顺应一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中国翻译》,第2期。
[295]维索尔伦,J.,2003,《语用学诠释》,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296]项成东,2006,“等级含义的语用研究综述”,《当代语言学》,第4期。
[256]刘思,2008,“实验语用学研究综述”,《当代语言学》,第6期。
[257]刘晓林、王文斌,2009,“论汉语动词量化系统的句法和语言类型效应——以英语动词系统为对比”,
《现代外语》,第4期。
[258]刘晓林、王文斌,2010,“动性弱化、语义自足、作格化与语序类型特征效应”,《现代外语》,第2期。
[267]牛保义,2005,“英语作格句语用功能的词汇语用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期。
[268]钱冠连,2002,《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69]钱冠连,1994.,“从文化共核看翻译等值论”,《中国翻译》,第4期。

《语义学和语用学》PPT课件

《语义学和语用学》PPT课件
=>词汇语义学:语义基元semantic primitives、语义场
近代范式2:语言哲学范式 日常语言分析学派、逻辑实证主义学派 近代范式3:结构主义范式
语法结构=>命题逻辑
近代范式的发展
范式1的“单干”——穷途末路 语义区别特征、语义原子、语义基元可以穷尽么? 自然语言词语与语句的意义可以用这些东西给出比较完
语言学》杂志。 出现了认知语法、构式语法、概念隐喻理论、
心理空间理论、 概念语义学、神经认知语言学等。
1-4 语义学的“秦穆公” ——认知语义学(2)
——评价 苦劳可钦!词概念原型(ICMs)、句概念语法、
上下文校正 功 劳 何 在 ? Concepts belong to language
system, their classification and origin are
to unify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levels of scientific inquiry
into cognitive capacities of organisms,
human language included.
(《当代语义理论指南》1997,乔氏序言)
“福山论证说,‘我们可能正在目睹…这样的历史终 结,
即人类意识形态的演进的终结点和西方民主自由制的 普及。’
……非欧洲的世界中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中 国和苏联。
思想的战争已经终结。 马列主义的信仰者可能仍然存在于
像马那瓜、平壤和马萨诸塞的坎布里奇这样一些地方, 但是自由民主已经获得全面胜利。学的重大探索 4-1 主题与焦点 4-2 话语隐含理论 4-3 话语表征理论DRT 4-4 语用学与语义学的交织

语用学方向必读之物(必读书目文献)

语用学方向必读之物(必读书目文献)

60. 徐盛桓. 1994.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否定[J]. 外语教学与研究(4).61. 徐盛桓. 1996. 含意本体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3).62. 徐盛桓. 1997a. 含意本体论论纲[J]. 外语与外语教学(1):5-9.63. 徐盛桓. 1997b. 话语含意化过程[J]. 外国语(1).64. 徐盛桓. 1997c. 论含意思维[J]. 外语学刊(2):1-6.65. 徐盛桓. 1998. 含意研究的逻辑学思考[J]. 外国语(2):34-41.66. 徐盛桓. 2002a. 关联原则与优化思维——关于关联理论的阐释与献疑[J]. 外国语(3):2-10.67. 张乔. 1998a[2004]. 模糊语义学[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8. 赵彦春. 2004. 语言学的哲学批判[M]. 重庆: 重庆出版社.69. 赵彦春. 2005. 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0. 赵艳芳.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语用学方向可读之物(说明:格式等方面有不完善处请谅解。

)Brown, P. & S. Levinson. 1978[1987].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M]. Cambridge: CUP.Gu, Yueguo/顾曰国. 1990. Politeness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e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237-257.Halliday, M. A. K. & R. Hasan. 1985[1989].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 Geelong, Vic.: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republished by OUP).Levinson, S. C. 1989. A review of relevance[J]. Journal of Linguistics25:455-472. Searle, J.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J]. In P Cole & J. L.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C]. N.Y.: Academic Press:59-82.Searle, J. 1976. A classification of illocutionary acts[J]. Language in Society 5:1-24.Searle, J. 1965[1991]. What is a speech act?[A] In S. Davis (ed). Pragmatics — a Reader[C]. Oxford: OUP.Wilson, D. 2004. Relevance, word mea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lexical pragmatics[J]. 现代外语:1-13.Zhang, Q/张乔. 1998. Fuzziness ― vagueness ― generality ― ambiguity[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9:13-31.顾曰国. 1989.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诠释与批判[J]. 外语教学与研究(1):30-39.顾曰国. 1992. 礼貌、语用和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4):10-17.顾曰国. 1999.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 当代语言学(3):3-14.何刚. 1997a. 语用方式——语用的语法化[J]. 外国语(3):37-42.何刚. 1997b. 论语用的文化语境制约[J]. 山东外语教学(2):16-20.何文忠. 2003. 论话语交际中的幽默原则[J]. 外语教学(4):11-16.何兆熊. 1988. 英语中间接请求及其分类[J]. 外国语(4):22-26.何兆熊. 1989. 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何兆熊. 1995. Study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J]. 外国语(5):2-8.何兆熊. 1999. 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何兆熊、蒋艳梅. 1997. 语境的动态研究[J]. 外国语(6).何自然. 1990. 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3):28-41.何自然. 2000. 再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1):7-13.何自然. 2002. 非关联和无关联对话中的关联问题[J]. 外国语(3):11-17.何自然、冉永平. 2001.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C].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何自然、张淑玲. 2004. 非真实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 外国语(6):25-31. 何自然. 1990. 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3):28-41.何自然. 2000. 再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1):7-13.何自然. 2005.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6):54-64.何自然、张淑玲. 2004. 非真实性话语行为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 外国语(6):25-31.何自然、吴亚欣. 2004. 因错而对的理论么侯国金. 2004. 关联的是非和交际中的意义虚实[J]. 外语学刊(2):39-43.侯国金. 2005a. 语用标记等效原则: 翻译评估的新方法[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侯国金. 2005c. 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J].外国语(1):41-47.侯国金. 2005d. 调控转类-串类语用含糊的策略[J]. 修辞学习(5):40-44.胡壮麟. 2002. 语境研究多元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3):161-166.胡壮麟等. 2002[2003]. 语言学高级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姜望琪. 2001a. 语言学的前沿领域——语用学[J]. 福建外语(4):9-15+21.姜望琪. 2001b. 关联理论质疑[J]. 外语研究(4):26-31.姜望琪. 2002. 再评关联理论——从“后叙”看Sperber和Wilson对关联理论的修改[J]. 外语教学与研究(5):301-308.姜望琪. 2003a 当代语用学发展的趋势[J]. 外国语言文学(3):12-18.蒋严. 2002. 论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形式语用学初探[J]. 外国语(3).廖巧云、侯国金. 2005. 多级二步明示推理及其泛式[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7-11. 刘润清. 1995[1999]. 西方语言学流派[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润清. 1987. 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 外语教学与研究(2):42-46.刘森林. 2000. 认知语境因素结构化[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4):54-59.刘绍忠. 1997. 语境与语用能力[J]. 外国语(3):24-31.刘英凯. 1991. 合作原则及文化差异的英汉对比试析[J]. 深圳大学学报(3):1-13.吕公礼. 2000. 语用形式化与话语信息量研究[J]. 外国语(6).吕公礼. 2003. 形式语用学浅论[J]. 外国语(4).吕叔湘. 1984. 歧义类型[J]. 中国语文(5):裴文. 2000. 现代英语语境学[M].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钱冠连. 1989. 不合作现象[J]. 现代外语(1).钱冠连. 1995. 新格赖斯语用机制新在哪里?[J]. 外国语(1):17-24.钱冠连. 1997a. 翻译的语用观——以《红楼梦》英译本为案例[J]. 现代外语(1):32-37. 钱冠连. 2000b. 语用学: 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 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3):230-232.钱冠连. 2003a. 语用学的大格局[J]. 外语语言文学(1):1-2+32。

《语用学十二讲》评介

《语用学十二讲》评介
述, 最后分析 了指示语 的语用 功能。
语言 中 的模 因是 个新 兴 的课 题 , 只有 很少 的语用 学著作 述 及, 如何 自然(0 6的《 20 ) 语用 三论 : 关联 论 、 应论 、 因论 》 顺 模 和冉 永平、 张新 ̄ 20 ) 语用 学纵 横》 Z(0 7的《 。本章对 当前研究成 果进行 系统 总结 , 同时融入来 自生活 的新 鲜例 子 , 来介绍模 因与语 言 、 语 言模 因 的复 制和传播 、 因的语 用效应 , 模 并指 出研究语言模 因价 值所在 和后继 研究 的思路。 实验语 用学 术语最 早见 于 19 年 的 C gio 杂志上 , 99 ont n i 它主
《 语用学十二讲》 评介
李 征娅
摘 要 : 用学在 国内发展二 十 多年 来 , 映研 究成果的相 关研 究著作也 出版 不少 ,0 1 出版 的《 用学十二讲》 语 反 21 年 语 具有其本 身的优 势, 内容翔 实丰富 , 映前 沿研 究和覆 盖面广 , 了包含一 些语 用学经典章节 , 其 反 除 还介绍 了指示语 、 言 中的模 因和 实验语 用学等新兴 语
18 年何 自然教授 《 98 语用学 概论 》 的出版 , 志着 国 内系统 标 地开始研 究语用学 。因为其研究 面广 , 涉及 的关 联学科 多 , 引起 了 国内外众 多学者 的兴趣 。2 多年来 , 用学作 为一个 独立 学 0 语
学, 此三讲 在以前 的语用 学教材 中很 少见 , 极大地拓 宽了语用 学
语行 为与礼貌 和显性施 为句与隐性施 为句 的语境 比较 j个角度 来论述 言语 行为的使 用条件和作用。
得语用学研究 摆脱 经验主义的束缚 , 强了研究 成果 的可信度和 增
说 服力 。本讲详 细地介绍 了其学科基础 、 究方法 、 研 研究课题 和 已有 技术条件 , 使读 者对该领域 能有所 了解 和认识 , 以便开展 后

语用学文献综述

语用学文献综述

语用学文献综述摘要: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不过二十多年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对语用学的发展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并就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一步作简要介绍.关键字: 语用学发展综述一引言语用学自20世纪70,80年代由西方学者们建立起来之后,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不过二十多年时间,但它却受到了各科学者极大的重视,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了外语界和汉语界共同研究的热点。

二语用学的发展语用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 语用学的源起:在回顾语用学的发展历程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语用学产生的背景.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 纵向替代和横向组合关系这三对重要的语言学概念. 在他的语言和语言学理论影响下,相继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几个重要学派.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领域一直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他们重视研究语言能力研究, 忽视语言运用研究. 直到20世纪中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提出, 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起语义方面的研究, 一些学者出版了相关著作.语义研究的加强直接导致了语用学的产生和蓬勃发展. 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 语用学一直作为"废纸篓" 接纳语义学无法解决或者没有提及的内容.早在1938年,美国哲学家Morris 就已经提出将符号学分为三个部分:句法学, 语义学和语用学. 也是他第一个提出了"语用学"这个概念. 但是Morris在这里提到的语用学实际上有区别与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语用学. 或者可以说, Morris 所研究的是符号语用学, 而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属于语言语用学.虽然Morris的理论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同, 但在这之后的40年时间里, 其发展在语言学领域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在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语用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55年,美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 提出了著名的言语行为理论, 这是语用学上的第一个重要理论的出现. 他认为"任何言语都是在实施行为, 至于话语具体实施什么样的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语境而确定."(杨文秀:2003). 他进一步将每一个言语行为划分为是在实施三个行为,即locutiongary action(言内行为), illocutionary action (言外行为) and perlocutionary action(言后行为). 言外行为是我们表达和研究的重点.奥斯汀的学生塞尔(Searle)继承并发扬了他的老师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行为理论", 即说话人不仅可以通过直接言语行为, 而且可以通过实施某种言语行为可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美国哲学家格莱斯(Grice)提出了人类言语中普遍遵循的原则------合作原则, 并进一步将其细化为四个准则: 量的准则, 质的准则, 关联准则, 方式准则. 至此,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已经形成.1977年, <<语用学杂志>>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 1983年, 第一本语用学教科书Pragmatics(由语言学家莱文森著)问世; 1986年国际语用协会(IPrA)成立. 这三件大事标志着语用学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相对独立地分科得到学术界地承认.3 语用学的繁荣发展90年代以来,语用学以惊人地速度发展着,除了大批学术论文外, 一批语用研究的专著相继问世.如:Grundy, Doing Pragmatics( 2000 )Kasper, G. & Blum-Kulka.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 1993)Mey, J.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 1993)Thomas, J.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 1995.)V 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 1999.)George Yule. Pragmatics.(1996)etc.这几本专著的侧重点各自不同,而且每本著作里都有作者自己对语用学独到地见解,这对语用学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很大的条件.三语用学的基础知识莱文森(Levinson)认为,语用学可以分为两大流派, 一是英美学派,他们把语用学看作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枝,与句法学,语义学等并列, 有人称其是语用学的分相论,其研究大多是脱离语境进行的. 现在这种观点多被称为微观语用学. 二是欧洲大陆学派,以May, V erschueren 为代表人物, 他们主张将语用学看作是语言功能的综观, 认为语用学没有具体的基本研究内容, 认为凡是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有关的都可以看作语用学的研究对象, V erschueren在他的著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 中,系统的阐述的这种综观论. 人们一般称其为宏观语用学,其研究分枝主要有社会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以及认知语用学等. 分相论一直被语用学界接受为普遍的看法.但是语用学的研究也并不是被这两种流派二分天下的, 德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哈贝马斯(Habermas)从强调交际中的语用规范出发,提出了"规范语用学"(formal pragmatics)的概念. 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建立在理想化语境下的研究,是不会成功的.2 语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目前, 一般把指别(deixis),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预设(presuppotion),言语行为理论(sppech act theory),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al analysis) 以及微观上的礼貌原则(polite principle),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等作为语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四语用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语用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其理论和研究方法才开始被引入到我国,到现在也不过20几年时间, 但它在我国的传播却十分迅速. 一般认为我国学者在语用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大的方向:一是引进国外理论,二是与汉语结合进行相关的语用学研究.最早在国内介绍语用学相关理论地是北京大学地胡壮麟教授. 它在<<国外语言学>>上发表的题为<<语用学>> (1980), 是最早也是最全面细致的介绍国外相关理论的学术文章.此后,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开始出版,发表有关语言学的论文, 如:钱冠连, 语用学在中国: 起步与展望,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方法论刍议, (1999);何自然, 我国近年莱的语用学研究, (2004);黄次栋. 语用学与语用错误, (1984);此外, 许多专家也出版了一些语用学方面的教科书并翻译了一些外国学术著作, 作为语言学专业学生了解这门学科的快速, 直接有效的途径, 如:索振羽, 语用学教程, (2000)姜望琪, Pragmatic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2000)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1999)钱冠连等,语用学诠释, (2003) 等这些著作或是创作都为语用学理论何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快速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也是为我国学者创造自己的理论而积蓄力量. 但直到目前, 我国学者所进行的基本上是对西方现有的语用学理论加以评论、修正和补充如钱冠连(1986,1989)对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各会话准则提出不同的看法; 徐盛衡对“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这种语用推导机制修正和补充,进而提出自己的会话含意理论框架; 顾曰国(1990) 结合汉语对对“礼貌原则”的探讨,并对“礼貌原则”和“面子”概念作出了重要修正. 这些研究成果是我国学者在语用学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 但是我们在自己的理论创造方面仍然急需加强.五结束语语用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 其内容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便受到学者的关注。

语言学概论参考文献

语言学概论参考文献

《语言学概论》参考文献1. 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刷馆,1985年。

2.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3.岑麟祥:《语言学史概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

4. 岑运强:《语言学基础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陈保亚:《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语文出版社,1996年。

6.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书海出版社,2002年。

7.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

8.程工:《语言共性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9. 戴维·克里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 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80年。

11. 范晓:《语法理论纲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12.房德里耶斯:《语言》(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2年。

13.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14. 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冯志伟:《数理语言学》,知识出版社,1985年。

15.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年。

16.高明凯:《语言论》,中华书局,1963年。

17.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语文出版社,1997年。

18.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

19. 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20.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21.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22. 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得影响》(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3. 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24.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中文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语用学(第一章)

语用学(第一章)

语用学如果从美国逻辑学家莫里斯1937 年自造英语“pragmatics”(汉译“语用 学”)算起,也只有70年的历史。 从牛津哲学家奥斯汀1955年正式提出第 一个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算起, 就只有52年的历史。 到了20世纪80年代,语用学已被很多人 看作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分支,近年来,语 用学领域又涌现出了更新的理论——关联 理论、新格赖斯原则等。
⑤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⑥刘森林《语用策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3月版。 ⑦蓝纯《语用学与〈红楼梦〉赏析》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8月版。
教学内容
一、绪论 二、语境 三、指示词语及其功能 四、会话含义理论 五、预设 六、言语行为理论 七、会话分析
上下文语境例
1 )甲:这小狗太可爱了! 2 )甲:司机又喝多了。 乙:是我们么儿。 乙:我来开吧!
情景语境例
这是伊拉克人民给你的吻别,你 这只狗! 这是为了伊拉克的孤儿和所有的 死难者!
2008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卸任前访问巴格达,在记者招待会上被伊拉克 记者蒙塔兹·扎伊迪扔鞋,这是该记者扔鞋时喊出的话。
在对语用现象进行专题讨论之前,我们需 要区分几个基本概念: 1)句子与话语 句子:是一个句法学、语义学的概念,是 脱离语境条件的抽象的单位,多用于指抽象 的语法结构或脱离语境条件的结构组合,也 就是说,它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 的、具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其意义就是词汇 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组合,在任何条件下它的 意义都是恒定的。
话语:是一个语用学概念,话语就是特定语 境条件中所使用的句子、词或词语,体现的 是特定的语境意义。 当例(1)“我明天有考试”出现在不同 语境条件下时便称为“话语”。 说话人借 助它传递的信息很可能是“超句子”的,也 即说话人通过它传递的交际信息往往不是其 字面上的句子意义。

语用学第1章绪论

语用学第1章绪论
语 用 学
可选读的参考书——国内: 《语用学》严辰松、高航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简明语用学教程》,熊学亮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冉永平编著,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9 《语用学十二讲》,李捷、何自然、霍永寿主编,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束定芳主编,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1 《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何自然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终于
算 “请求” “拒绝”
国外的网站: /journal-of-pragma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的官方网站 /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的官方网站 http://ipra.ua.ac.be/ 国际语用学会的官方网站。会刊:《Pragmatics》,1991年创 刊。
(1)阿里之所以学汉语,完全是因为工作的需要。 (2)安娜之所以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是因为她平时努力学习。 (3)这块金牌之所以特别有意义,是因为它是香港的第一块奥 运会金牌。 (4)这件毛衣之所以特别珍贵,是因为它是妈妈亲手织的。 (5)这篇课文之所以特别难懂,是因为有很多半文半白的句子。 (6)他之所以受得了委屈,能吃苦,有毅力,是因为他从小生 活在苦难中。
国内的学会: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CPrA。成立于2004年。 1989年,第一届中国语用学研讨会在广州外国语学院举行。 2011年第12届。 国内的期刊: 《语用学研究》,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刊。以书代刊,目前已 出3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语用学研究(第一辑)》,何自然、陈新仁主编,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8年12月 《语用学研究(第二辑)》,何自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 《语用学研究(第三辑)》,何自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11月

合作原则的违反在巴金小说《憩园》会话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的违反在巴金小说《憩园》会话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的违反在巴金小说《憩园》会话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9-06-24T11:50:19.030Z 来源:《成功》2019年第4期作者:罗桂花[导读] 本文主要是从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角度来分析巴金小说《憩园》的会话含义,从而揭示其语言背后隐藏的人情世故、人物性格、作者意图等更深刻的内容,充分挖掘和丰富巴金的小说《憩园》。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的,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合作原则的量准则、质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四个原则的违反在《憩园》会话中的运用来展开,突显出合作原则在小说《憩园》中的具体实践和运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38【摘要】本文主要是从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角度来分析巴金小说《憩园》的会话含义,从而揭示其语言背后隐藏的人情世故、人物性格、作者意图等更深刻的内容,充分挖掘和丰富巴金的小说《憩园》。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的,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合作原则的量准则、质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四个原则的违反在《憩园》会话中的运用来展开,突显出合作原则在小说《憩园》中的具体实践和运用。

【关键词】巴金小说《憩园》;合作原则的违反;会话分析目前对巴金的小说《憩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文学审美、人物性格、“败家子”的悲剧形象、“看与被看”模式的分析、大家庭没落和家园回归的分析、小说主题本身、巴金自身的矛盾分析、母亲形象、巴金的小说《憩园》与《寒夜》的比较,还有与张爱玲、鲁迅以及一些外国文学的对比上,更有对女主人公出场的相关服饰研究;也有从《憩园》的修辞性叙事、叙事模式等角度去分析的,但都是从文学叙事模式的角度去分析,运用语用学的会话原则等相关理论去分析这篇小说的是少之又少。

小说的对话是小说活的灵魂,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对小说的对话分析也是对实际语言的应用。

格莱斯将合作原则定义是合作原则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交谈中所说的话符合当时交谈的目标和方向。

如果发话人的话语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下任何一条准则,那么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而受话人则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发话人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也就是要弄明白他的话语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6] Lyons, J. 1987. Linguistics. London: OUP.
[107] Malinowski, B. 1923.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In C. K. Ogden & I. A.
Richards (e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 New York. Harcourt, Brace&World, Inc..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18] Newmark, P. 1988.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119] Nida, E. A. 1964.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iden.. Koninklijke Brill NV.
Chicago Press.
[-113] Morris, C. 1946. Signs, Language and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14] Morris, C. 1971. Writings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Signs. The Hague: Mouton.
social interaction. In Asako Yoshitomi et al. (eds). Reading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in a Japanese Contex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p. 155- 178.
scalar implicature. Cognition 78:165 - 188.
[-123] Noveck, I.A.&D. Sperber. 2004. Experimental Pragmatics. Basingstoke.. Palgrave.
[-124] Ohta, A.S. 2006.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yond
[-129] Popper, K. 1963.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Routledge:
Routledge Publishers.
scalar inferences. In N. Burton-Roberts (ed.). Pragmatics. Basingstoke.. Palgrave.
[-122] Noveck, I. A. 2001. When children are more logical than adult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108] Mao, L. R. 1994. Beyond politeness theory:' Face'revisited and renewed. Journal of Pragmatics,
21, 451 - 486.
[-109] Matsumura, S. 2003. Modell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development,
[125] Papafragou, A. &J. Musolino. 2003. Scalar implicature: experiments at the semantic-pragmatics
interface. Cognition 86.. 253 - 282.
[-126] Pickering, M. 1993. Auguste Comte: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Cambridge.. CUP.
[-127] Politzer, G. 1986. Lairs of language use and formal logic.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15..
47 - 92.
[-128] Popper, K. 1959.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Routledge: Routledge Publishers.
L2 proficiency, and exposure to L2. Applied Linguistics 4 .. 465 - 491.
[-110] McCarthy, M.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UP.
[- 120] Nicolle, S. & B. Clark. 1999. Experimental pragmatics and what is said. A response to Gibbs and
Mois~. Cognition 78:165 - 188.
[121] Noveck, I. A. &D. Sperber. 2007. The why and how of Experimental Pragmatics. The case of
[115]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eutledge.
[-116] Mushin, I. & R. Gardner 2009. Silence is talk: Conversational silence in Australian Aborigina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The Translator 2: 309-315.
[103] Losonsky, M. 2006. Linguistic Turns in Modern Philosophy. Cambridge: CUP.
.[111] Mey, J. 2001.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24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12] Morris, C. 1938. 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 Chicago/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104] Lynch, A. 1991. Thought contagion as abstract evolution. Journal of Ideas 2.. 3- 10.
[105] Lyons, J. 1968.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 CUP.
talk-in-interac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41:2033 - 2052.
[117] Mushin, I. 2001. Evidentiality and Epistemological Stance: Narrative Retelling. Amsterda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