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2019
国粹润童心经典咏流传
![国粹润童心经典咏流传](https://img.taocdn.com/s3/m/a865cf9480eb6294dd886cba.png)
国粹润童心经典咏流传作者:张夏青来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07期摘要:幼儿园给幼儿提供好的学习语言环境,而戏曲文化是中华之国粹,让幼儿学唱戏曲也是一种创新的方式。
我园多措并举,让戏曲文化在幼儿园发扬光大。
关键词:戏曲文化;国粹;语言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我园幼儿大部分是民族孩子,为了更好地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从去年开始,我们将中国戏曲融入到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创新的语言教育方式,为幼儿语言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一、秉承传统戏曲文化、打造国粹校园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了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幼儿园文化、促进师幼积极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全面发展的目的,我园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培养孩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从戏曲表演传唱中,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美,推动幼儿园德育、保教工作。
进一步增强孩子们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将“戏曲文化”确立为我园“一校一品”特色项目。
二、依托传统文化底蕴、深入开展戏曲研究1. 我园领导小组积极探索戏曲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评价,构建与幼儿园其他课程及内容和幼儿一日活动紧密结合的幼儿戏曲教育操作体系框架。
让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和京戏曲艺术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初步建立幼儿化、系列化、层次化的园本课程。
2. 以地方戏曲为载体、以幼儿生活为来源、围绕幼儿生活、行为、学习习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认知水平,生成戏曲主题。
3. 通过唱、念、做、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实际感受戏曲的丰富和优美,使幼儿对戏曲艺术风格和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幼儿对戏曲艺不的审美情趣,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激发幼儿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年会戏曲节目报幕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年会戏曲节目报幕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5e4d5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5.png)
年会戏曲节目报幕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戏曲节目报幕词是年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为观众提供了对戏曲节目的简要介绍和背景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多元化,戏曲节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仅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更能够为现代人们带去精神上的享受和娱乐。
因此,编写年会戏曲节目报幕词也变得尤为重要。
在编写年会戏曲节目报幕词之前,我们需要从戏曲节目本身入手,了解其特点和意义。
戏曲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通过表演者的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及精心设计的服装、化妆、道具等元素,展现了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这些戏曲节目常常以古代历史故事、文学经典或民间传说为题材,通过角色扮演、情节发展、唱腔变化等手法,向观众传递着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无论是寓教于乐的故事情节,还是那悠扬高亢的唱腔,戏曲节目都能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年会作为一个集会活动,往往聚集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观众。
编写年会戏曲节目报幕词,旨在为观众提供对戏曲节目的简要解读,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理解和体验戏曲艺术。
通过报幕词的引导,观众可以更好地把握戏曲节目的背景、剧情和意义,从而提升他们的观赏体验和文化修养。
因此,年会戏曲节目报幕词的编写需要结合戏曲节目的特点和观众的需求,以简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戏曲节目的主题、情节和内涵。
同时,还需要注意给予观众足够的信息,使他们能够对戏曲节目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戏曲节目的背景介绍、意义以及年会戏曲节目报幕词的重要性,并对戏曲节目的特点进行总结和思考。
通过这篇长文的撰写,希望能够对戏曲节目的价值和年会戏曲节目报幕词的编写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架构和框架,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三个部分。
通过明确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937b4b804d2b160b4ec0d5.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
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
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
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
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
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
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
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
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
有改动)问题设计: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②;③。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古代戏曲《牡丹亭》的剧本解读与演绎
![古代戏曲《牡丹亭》的剧本解读与演绎](https://img.taocdn.com/s3/m/99f8de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e.png)
古代戏曲《牡丹亭》的剧本解读与演绎1. 引言1.1 概述古代戏曲《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其丰富的情感描写和优雅的表演形式而享誉于世。
作为明代毛宗岗创作的一部经典剧本,它深受观众和学者们的喜爱。
本文将对《牡丹亭》这一戏曲作品进行剧本解读与演绎分析,探究其故事情节、角色塑造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接下来是古代戏曲《牡丹亭》的剧本解读部分,包括剧情简介、主要角色分析以及情感描写与表达方式等内容。
然后是对古代戏曲《牡丹亭》的演绎形式与发展历程进行探讨,包括传统演出形式与手段、戏曲改编与现代演绎以及评价与影响力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部分将从保护与传承角度出发,思考古代戏曲如何实现保护和传承,包括现状及问题分析、保护与传承的措施与挑战以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文章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并分享个人对古代戏曲《牡丹亭》的认识和感悟。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代戏曲《牡丹亭》剧本解读与演绎的研究,探索其独特之处和艺术魅力,并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
同时,通过个人对于《牡丹亭》的认知和感悟,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并欣赏这一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2. 古代戏曲《牡丹亭》的剧本解读:2.1 剧情简介《牡丹亭》是明代杂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长篇戏曲,以唐代诗人元稹的爱情故事为基础,讲述了富家女李盛儿与贫书生刘兰芳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该剧共分五十场,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引领观众进入一个虚幻而又美丽的世界。
2.2 主要角色分析《牡丹亭》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位关键角色:- 李盛儿:女主角,富家闺秀,天真善良,追求自由和真爱;- 刘兰芳:男主角,贫书生,才华出众但身份低微,为了追求李盛儿而放弃了学业和前程;- 宋玉郎:假扮成名门子弟的大夫子,并得到李盛儿的宠爱;- 杜鸣九:王府管家,在全剧中既是配角又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角色。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2019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2019](https://img.taocdn.com/s3/m/16c13c444a7302768e99397a.png)
1
【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高层次。 A、辞藻的华丽 B、诗意的栖息 C、肉体的搏斗 D、完全的胜利
2
【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不会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任何偏差。(错误)
3
【判断题】 价值观念的输出是交流的终极目的。(正确)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
【单选题】在辩论中,如果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这是 D。 A、模糊概念 B、模糊内容 C、偷换内容 D、偷换概念
3.3
1
【多选题】艺术流派的形成是需要不同艺术家在诸多方面有相似或相近的认识,比如 (ABCD)。 A、思想倾向 B、美术主张 C、创作方法 D、表现风格
2
【判断题】流派艺术是在艺术当中的个性张扬。(正确)
无处不在的“辩论”
1
【单选题】在学习中,(D)才是最重要的。 A、求合 B、效率 C、知识 D、发现
3
【判断题】京剧有很多东西是从秦腔和山西梆子中移植过来的。(正确)
4
【判断题】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是程派流传下来的经典曲目。(错误)
3.2
1
【单选题】周信芳在 1929 年写的一篇关于谭鑫培的文章是(B)。 A、《谈谭剧》 B、《怎样理解和学习谭派》 C、《唱腔在戏曲中的地位》 D、《谭派的唱腔艺术》
2
【判断题】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及其密切,所以精通各地方言是唱好戏曲的前提。(错误)
2.1
1
【单选题】《移民金大花》是属于哪一地区的方言话剧?(C)
A、陕西 B、甘肃 C、四川 D、河北
2
【单选题】西九大戏棚是(D)地区春节期间用于唱戏的临时戏台。 A、重庆 B、西安 C、厦门 D、香港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
春节的戏曲演出经典剧目
![春节的戏曲演出经典剧目](https://img.taocdn.com/s3/m/5082ae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a.png)
春节的戏曲演出经典剧目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最具欢乐气氛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之一便是观看戏曲演出。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艺术,其精彩剧目成为了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几部经典的戏曲剧目,为您带来文化艺术的享受。
京剧《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其瑰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封建王朝的荣华富贵和人世间的生离死别。
京剧《红楼梦》根据曹雪芹的原著改编而成,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和精彩的剧情赢得了观众的热爱。
在春节期间,观看京剧《红楼梦》的演出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
昆曲《西施》昆曲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支重要流派,以其婉转缠绵的唱腔和华丽精致的表演而闻名。
《西施》是昆曲中的经典剧目之一,故事讲述了古代美女西施的传奇一生。
演出中,演员以精湛的表演技巧塑造了西施的形象,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优美动人的世界。
豫剧《白蛇传》豫剧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剧种,以其激情四溢的唱腔和热烈激烈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白蛇传》是豫剧中备受喜爱的剧目之一,它以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白蛇和许仙的传奇恋情。
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激烈的表演,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令人陶醉其中。
越剧《窦娥冤》越剧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剧种,以其婉转柔美的唱腔和细腻入微的表演而著称。
《窦娥冤》是越剧中的经典之作,它讲述了窦娥冤枉的故事。
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将窦娥的委屈和冤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们纷纷为之动容。
评剧《打金枝》评剧是中国北方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唱腔和夸张激烈的表演形式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打金枝》是评剧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古代贵族家庭的恩怨情仇为背景,讲述了金枝玉叶之间的争斗故事。
演员们通过激情四溢的表演,将故事中的各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以上所介绍的戏曲剧目,都是春节期间经典的演出选择。
观众在观看这些剧目的同时,除了享受精彩的表演之外,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8805aaa98271fe900ef940.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
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
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
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
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
而西方戏曲强调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
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
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等各种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
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
有改动)问题设计: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 ;② ;③ 。
2、简“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传播戏曲演讲稿
![传播戏曲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da7897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3.png)
传播戏曲演讲稿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在中国久负盛名,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戏曲在传播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播戏曲文化。
首先,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戏曲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传达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通过戏曲的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戏曲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互动。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戏曲不受语言和地域的限制,具有较强的文化包容性和传播力。
通过戏曲的传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和理解,推动世界各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戏曲的传播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要更好地传播戏曲文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戏曲人才培养,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水平的戏曲演员和教育者,提高戏曲表演和教学水平。
其次,我们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拓展戏曲的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戏曲。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戏曲展览、演出等活动,积极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总之,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播戏曲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戏曲人才培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展传播渠道,举办相关活动等。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戏曲文化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播戏曲文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
戏曲进校园文化入人心
![戏曲进校园文化入人心](https://img.taocdn.com/s3/m/37941e7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a.png)
戏曲进校园文化入人心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开始进入校园,成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进校园,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戏曲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它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不仅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还融汇着中国传统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精华。
戏曲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因此,通过戏曲进校园,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培养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戏曲进校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学生在接触和学习戏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戏曲所蕴含的优美情感,还可以锻炼观察力、音乐感、舞蹈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文化修养。
同时,戏曲的舞台魅力和表演艺术性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艺术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戏曲进校园也有助于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在近几年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考验。
戏曲的进校园,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了解戏曲的机会,还能够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同时,戏曲进校园还能够配合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文化活动,创新戏曲教育方式,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戏曲知识和技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总之,戏曲进校园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戏曲文化也将在新的历史时期里继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关注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这项重要的文化传统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2019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2019](https://img.taocdn.com/s3/m/a7bde7ec6137ee06eff918d9.png)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1.11【单选题】戏剧音乐表现戏剧的根本任务是(C)。
•A、表演程式、体现舞美•B、延续精粹、传承文化•C、刻画人物、表现情节•D、表现情节、娱乐观众2【多选题】下列关于戏曲音乐的特色,描述正确的是(ACD)。
•A、技术与文化含量高•B、交响性器乐贯穿表演始末•C、综合性高•D、民间性中包含一定的专业性3【判断题】戏曲音乐是一种民族音乐。
(正确)4【判断题】程式性的方式并非是中国戏曲艺术特有的,西方歌剧同样具备。
(错误)1.21【单选题】中国戏曲的剧种是以(D)来命名的。
•A、地域•B、造型•C、语言•D、声腔2【单选题】下列关于西皮腔的表述,有误的是(B)。
•A、具有北方音乐的性格•B、脱胎于陕甘的梆子腔•C、常有大音程的跳跃•D、伴奏的胡琴琴身稍短3【单选题】京剧声腔的艺术风格是(C)。
•A、兼收并蓄、雅俗共赏•B、明亮刚丽•C、明丽清醇、端庄大方•D、沉稳舒宛4【判断题】戏曲最大的程式性是所有戏曲剧种都有自己稳定的声腔。
(正确)5【判断题】二黄腔的旋律一般比较沉稳、柔和。
(正确)1.31【单选题】戏曲的创腔原则是(C)。
•A、字调要有起伏•B、避免出现倒字•C、以字行腔•D、四声五呼2【多选题】与西洋歌剧相比,中国戏剧的特征是(BCD)。
•A、旋律上更加灵动•B、大量运用拖腔•C、语言的节奏形式丰富•D、语音声乐更美3【判断题】汉语的语音结构全面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戏曲音乐。
(正确)4【判断题】《刘巧儿》是韩起祥根据《刘巧告状》、《刘巧团圆》改变而成的评剧作品。
(错误)1.41【多选题】相较于曲牌,板式的特点是(ABCD)。
•A、唱句形式自由•B、旋律形态灵活•C、与语言相结合,更具戏剧性•D、便于演员充分发挥个性2【判断题】京剧唱腔的板式大都需要组合。
(正确)3【判断题】昆曲是讲究流派,不讲唱口。
(错误)1.51【单选题】京剧行当中老生的别称是(A)。
•A、须生•B、红生•C、子生•D、娃娃生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小生演唱特征的是(D)。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类(有答案)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类(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7a225284254b35eefd34f2.png)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类1.[2019·扬州]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
某学校开展“珍爱汉字,传承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说文解字]请观察下面三个与“止”相关的金文字形的变化,参照解说,填写表格。
金文见形辨义止单个脚趾的造型,表示停留的意思走脚趾造型上有一个甩开臂膀、快速前进的人形,表示跑的意思奔(2)[看图赏字]在“翰墨飘香”活动中,主持人展示出三幅书法作品。
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作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谈谈其书法特点。
(3)[文字应用]学校将于5月20日上午9点,在报告厅组织习字社全体成员参加“汉字听写大赛”。
下面是小强拟写的通知,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修改。
①内容上:②格式上:2.[2019·扬州联考]中国的戏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生活的浓缩。
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戏曲,校文学社组织同学们参与以“走近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走近直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4月28日,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游园》在瘦西湖上演。
众多观众一起邂逅了这场青春情深的牡丹梦。
伴随着琵琶丝竹之声,盛装的“柳梦梅”和“杜丽娘”缓缓走向舞台,昆曲特有的吴侬软语将观众带入那个悠远的世界。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随着蹁跹的水袖,大家的思绪流连在《牡丹亭》至真至情的世界里。
3小时的演出,浓缩了青春版《牡丹亭》的精华,演员们倾其真情的演绎,留给观众的是撼动人心的美,惊艳了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不含标点)[推介讲座](2)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昆曲与扬州的渊源,校文学社拟邀请语文组王老师5月16日下午2:00在学校报告厅为七、八年级师生做昆曲知识讲座,小李同学拟写了通知,请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一:,修改意见:错误二:,修改意见:[分享体验](3)小李同学想分享走近戏曲的快乐,推荐爸爸妈妈去大剧院观看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游园》,但爸爸妈妈认为看戏没意思,不如看书。
“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光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光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56011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c.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曹禺剧作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在中国人民中获得盛誉,而且在世界人民中找到了广泛的知音。
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剧作家。
21世纪以来,我国的曹禺研究以更加全面、深入的态势展开,研究的领域在不断地向新的方向拓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曹禺研究纵深发展,还必须同曹禺剧作的演出紧密相连。
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上,一位剧作家的历史地位不是靠权力造就的,更不是靠媒体吹捧出来的,而是由他的剧作的生命力决定的。
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的莎士比亚已经去世400多年,然而人们仍然缅怀他,研究他,是因为他的作品一直活跃在舞台上。
在中国话剧百年发展史上,就剧作演出生命力、影响力的旺盛而言,曹禺剧作是“独一..无二..”的。
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
20世纪西方“莎学”家早已认识到,研究莎士比亚,如果要想充分理解他的话,就应该首先从他为自己选择的环境——剧院——出发去接近他。
曹禺是一位十分熟悉舞台的剧作家,有着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
尽管他的剧作有着很强的文学性,但他首先是为演出而创作的。
他进行剧本创作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舞台上相应的戏剧场面来,就会把自己对舞台表现的要求鲜明地贯彻到文本中去。
因此,研究曹禺剧作,如果只停留在文本中,就仅仅是只研究了一半,并且是很不够的一半。
要将曹禺研究、曹禺艺术的弘扬同曹禺剧作的广泛演出结合起来,还要提倡曹禺剧作演出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段的多样化。
在人类文化史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越是杰出的作家、翻译家,便越不会简单地停留在最初的艺术形式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不断以多种艺术形式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
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在中外舞台上以各种形式获得广泛传播,便是一个明证。
曹禺的剧作不仅以原有的话剧形式在舞台上历演不衰,而且被改编成歌剧、舞剧、电影、曲艺等多种演出形式,活跃在天南地北各个不同的舞台上。
除了正规的大剧场演出,我们还应该鼓励业余的,以及重视艺术本体简朴而又认真的曹禺剧作演出。
戏曲进校园文化入人心
![戏曲进校园文化入人心](https://img.taocdn.com/s3/m/d7c6fb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1.png)
戏曲进校园文化入人心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戏曲在年轻人中的传承和传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戏曲艺术,许多学校和机构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使戏曲艺术真正走进了校园,文化走进了人心。
戏曲进校园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歌唱、音乐、舞蹈和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
通过观赏戏曲表演和参与戏曲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创造潜能。
戏曲进校园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戏曲艺术不仅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更有教育和教学功能。
通过学习戏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戏曲艺术还可以为学校的文化教育和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载体,充实学校的教育内容,推动学校教育的深入发展。
戏曲进校园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文化氛围。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
学校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可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树立学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戏曲进校园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文化氛围,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能够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让戏曲艺术真正走进校园,文化走进人心。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的评教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的评教](https://img.taocdn.com/s3/m/3d9ff6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2.png)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的评教介绍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漫长的历史时间中,戏曲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人们传承和表达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戏曲的历史渊源、经典剧种、表演艺术等多个角度对戏曲进行评教。
戏曲的历史渊源戏曲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和宗教活动,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正是由于这种与宗教和祭祀密切相关的起源,戏曲在表达情感和讲述故事时非常注重氛围的营造和舞台的布置。
同时,古代戏曲还注重角色的刻画和舞台动作的整齐划一,在表演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经典剧种中国戏曲有着众多经典的剧种,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艺术风格。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其传统演出以唱腔为主,配以舞蹈、表演和音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剧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动作的规范化,演员要通过特定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地区,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较为注重唱腔的表演,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富有南方地方特色。
与京剧不同,黄梅戏的表演风格更加柔美委婉,较少使用特定的舞蹈动作。
川剧川剧是四川地区的特色戏曲剧种,以锣鼓和唱腔为主要表演形式。
川剧的特点是音乐节奏鲜明、表演生动活泼。
在川剧中,演员通过特定的身段和面谱来表达角色的性格和特点。
戏曲的表演艺术戏曲的表演艺术是戏曲艺术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唱、念、做、打、舞五个基本技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个基本技能:唱戏曲的唱腔是戏曲表演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戏曲剧种有着独特的唱腔风格,如京剧中的普通腔、二黄腔等。
演员要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念念是戏曲表演中对白的表达形式,也是戏曲的独特之处。
演员要通过特定的念白方式来表达角色的台词和情感。
做做指的是戏曲表演中的动作和姿态。
演员需要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通过身段和面谱的变化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看京剧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看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dd54a2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7.png)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看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由中国古代戏曲、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相融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京剧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瑰宝。
今天我们要看京剧,是因为京剧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它源于明朝的脱胎于元朝的戏曲形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
京剧以传统戏曲文化为基础,融合了古代诗词、音乐、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通过观看京剧,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祖国历史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欣赏艺术美感,提升审美能力京剧不仅在演员的表演中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内涵,同时还融合了优秀的音乐、舞蹈、戏曲唱腔等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京剧的表演方式独特而独具魅力,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
观看京剧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表演的精湛技巧,还可以感受到它所传达的美感和情感。
通过欣赏京剧,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都可以得到提升,也让我们更能欣赏和理解其他艺术形式的美。
四、体验传统乐趣,感受民族精神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
京剧的表演风格独特,精彩纷呈,剧情曲折动人,给观众带来非常愉悦的观赏体验。
观看京剧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从而获得一种独特的文化乐趣。
而且,京剧还有很多脸谱、服装等特色元素,观看京剧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我们的生活。
观看京剧不仅是一种文化体验,更是一次心灵之旅。
通过欣赏京剧,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感悟其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今天我们应该去看京剧,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并将其传承和弘扬下去。
中国30项世界非遗项目(介绍)
![中国30项世界非遗项目(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b2fdf0bfc4ffe473368ab5c.png)
中国30项世界非遗项目2001年1、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03年2、中国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
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2005年1、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
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2、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2009年1、中国篆刻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
篆刻艺术作品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精选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c10180ef705cc17542709b7.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许金榜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
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
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
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
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
而西方戏曲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萧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
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
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有改动〕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表达在哪三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文化之戏曲瑰宝课后答案
![中华文化之戏曲瑰宝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719ef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7.png)
中华文化之戏曲瑰宝课后答案中华文化之戏曲瑰宝课后答案:一、戏曲的起源及特点1.戏曲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体现,古代戏曲的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的起源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最早的戏曲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歌令”,就是一种表演形式,以歌腔、舞蹈和扮相为主要内容。
2.戏曲被称为“三绝”,即口技绝、心理绝、手技绝,也就是说,戏曲表演过程除了有演员的口技绝技表演之外,还包括剧作家的情节结构设计、导演的心理暗示,以及表演者的大手笔,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和个性的手技绝技。
3.戏曲表演本质上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表演,它能够结合古典文化、民间文化、宗教文化等艺术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精髓。
4.戏曲具有民族特色,总体上遵循古典文学的表现方法,是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也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传达出对家庭、社会、和谐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礼赞。
二、戏曲的类型及特点1.中国的戏曲主要分为京剧、昆曲、越剧、粤剧、评剧、豫剧、河南坠子等7大类,涵盖了传统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
2.从表达方式上看,京剧最具中国特色,是中国最为传统的戏曲之一,以歌腔、舞步和传统服饰为主要内容,彰显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昆曲以歌曲、口技和表演为主,具有浓重的民间文化气息;越剧以歌曲、武术和表演为主,具有明显的亚洲文化影响;粤剧以歌曲、舞蹈和表演为主,充满淡雅和谐的气息;而评剧、豫剧以实景表演、歌舞、武术和剧本设定等为主,更能够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学的特色。
3.此外,戏曲的表演还结合了很多神话传说元素,如“孔雀东南飞”、“西游记”、“水浒传”等,充分把民间文学的精华、哲学思想和宗教观念融入到戏曲表演中,使戏曲表演更加具有寓意和趣味性。
三、戏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戏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戏曲的神韵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情怀,把中华文化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一起,以浓烈的中国特色展示出来,丰富和改善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小学班会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非遗二胡 中国之声 文化瑰宝 课件(共24张PPT)
![小学班会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非遗二胡 中国之声 文化瑰宝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bfaa5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8.png)
, 二 弦 用 弓 捩 之 ,
如 火 不 思 , 卷 顾 龙
“
礼 乐 志 》 所 载 胡 琴
胡 琴 。 元 朝 《 元
北 宋 时 已 有 了 马 尾
”
如 今 不 寄 出 。 说 明
弓 莫 射 云 中 雁 , 归
展
【发展】
走这创与域中起民清器南到
向一制前的最而间时合北了
成乐出朝马主发乐期奏,明
熟器新留尾要展器,的始清
琴
为上品,乌木的也不错,其它木材的就要逊色一等了。选择时除了要仔细辨
杆
别琴杆的制作材料外,还要兼顾到质地紧密、木射线细密而均匀、无节、无
疤,无明显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琴
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数量较少)、乌木或
杆
红木。一般用乌木较多。乌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是支撑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长81厘米,直径约为0.55寸(1.83厘
琴
米)。顶端为琴头,上部装有两个弦轴,下端插入琴筒。琴头呈弯脖形,也
杆
有雕刻成龙头或其他形状的。
衡量一把二胡的发音纯净与否与琴杆材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通常把红木视
用 , 而 且 对 发 音
窗 ) , 不 仅 对 琴
嵌 着 一 个 音 窗 (
、筒一
【琴皮】
蛇蟒它琴 皮皮是筒 鳞,二前 纹蛇胡口 细皮发蟒 密是声皮
最的, 低重叫 级要琴 的装皮 二置, 胡。也 琴一叫 皮般琴 。是膜
,
彩素地纹 对的较路 比影薄排 协响。列 调。音规 ,蟒质则 厚皮易, 度鳞受并 适纹气富 宜粗候有 而而、韧 有平室性 弹整温, 性,等但
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1.11【单选题】戏剧音乐表现戏剧的根本任务是(C)。
•A、表演程式、体现舞美•B、延续精粹、传承文化•C、刻画人物、表现情节•D、表现情节、娱乐观众2【多选题】下列关于戏曲音乐的特色,描述正确的是(ACD)。
•A、技术与文化含量高•B、交响性器乐贯穿表演始末•C、综合性高•D、民间性中包含一定的专业性3【判断题】戏曲音乐是一种民族音乐。
(正确)4【判断题】程式性的方式并非是中国戏曲艺术特有的,西方歌剧同样具备。
(错误)1.21【单选题】中国戏曲的剧种是以(D)来命名的。
•A、地域•B、造型•C、语言•D、声腔2【单选题】下列关于西皮腔的表述,有误的是(B)。
•A、具有北方音乐的性格•B、脱胎于陕甘的梆子腔•C、常有大音程的跳跃•D、伴奏的胡琴琴身稍短3【单选题】京剧声腔的艺术风格是(C)。
•A、兼收并蓄、雅俗共赏•B、明亮刚丽•C、明丽清醇、端庄大方•D、沉稳舒宛4【判断题】戏曲最大的程式性是所有戏曲剧种都有自己稳定的声腔。
(正确)5【判断题】二黄腔的旋律一般比较沉稳、柔和。
(正确)1.31【单选题】戏曲的创腔原则是(C)。
•A、字调要有起伏•B、避免出现倒字•C、以字行腔•D、四声五呼2【多选题】与西洋歌剧相比,中国戏剧的特征是(BCD)。
•A、旋律上更加灵动•B、大量运用拖腔•C、语言的节奏形式丰富•D、语音声乐更美3【判断题】汉语的语音结构全面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戏曲音乐。
(正确)4【判断题】《刘巧儿》是韩起祥根据《刘巧告状》、《刘巧团圆》改变而成的评剧作品。
(错误)1.41【多选题】相较于曲牌,板式的特点是(ABCD)。
•A、唱句形式自由•B、旋律形态灵活•C、与语言相结合,更具戏剧性•D、便于演员充分发挥个性2【判断题】京剧唱腔的板式大都需要组合。
(正确)3【判断题】昆曲是讲究流派,不讲唱口。
(错误)1.51【单选题】京剧行当中老生的别称是(A)。
•A、须生•B、红生•C、子生•D、娃娃生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小生演唱特征的是(D)。
•A、采用假声•B、注重用胸、鼻、颅腔的混合共鸣•C、用真声大嗓•D、采用真假声的结合3【判断题】戏曲中的行当主要是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的。
(正确)4【判断题】京剧的生腔和旦腔是从不同声腔派生出来的。
(错误)1.61【单选题】与润腔形成无关的因素是(D)。
•A、中国的文化传统•B、中国音乐的线性运动的传统•C、中国音乐复杂的单音内涵•D、严格的尊谱观念2【多选题】润腔的分类中包括(ABCD)。
•A、音色润腔•B、旋律润腔•C、节奏润腔•D、力度润腔3【判断题】润腔是将死谱变为活唱最为重要的基本手段。
(正确)4【判断题】戏曲中京剧和昆曲的声腔基本上是波颤形的。
(错误)1.71【判断题】戏曲要随着时代前进,但同时还需坚守它的传统价值。
(正确)2【判断题】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及其密切,所以精通各地方言是唱好戏曲的前提。
(错误)2.11【单选题】《移民金大花》是属于哪一地区的方言话剧?(C)•A、陕西•B、甘肃•C、四川•D、河北2【单选题】西九大戏棚是(D)地区春节期间用于唱戏的临时戏台。
•A、重庆•B、西安•C、厦门•D、香港3【判断题】影视中说方言,最早是出现在一些市井小人物口中。
(错误)4【判断题】地方戏曲的形成是区域化的结果。
(正确)2.21【单选题】《中原音韵》是(D)时期出现的一部戏曲曲韵专著。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2【单选题】决定昆曲缠绵婉转整体风格的是(B)。
•A、广州粤语•B、吴侬软语•C、杭州方言•D、江淮官话3【多选题】音韵的时代划分为几个时期,其中包括(ABC)。
•A、上古音韵•B、中古音韵•C、近代音韵•D、现代音韵4【判断题】上海话吴语中保留最多的是元代时期的音韵。
(错误)5【判断题】戏曲声腔最基本的元素是字音。
(正确)2.31【单选题】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属于李树建的“忠孝节”三部曲?(B)•A、《鞭打芦花》•B、《程婴救孤》•C、《儿大不由爹》•D、《试夫》2【单选题】“声腔每三十年一变”出自(D)。
•A、李树建•B、元王骥德•C、陈寅恪•D、明王骥德3【多选题】相较于南方,元明清时期的元曲在北方很流行,其原因有可能是(AC)。
•A、语言上有障碍•B、南方人排斥中原文化•C、正统文化在中原•D、北方人重视戏曲的发展4【判断题】《元曲选》又称《元人百种曲》,是元代人编选的一部戏剧选集。
(错误)5【判断题】声腔既有它的多变性,同样又有一定的稳定性。
(正确)6【判断题】失去方言,地方戏也就失去了剧种独有的内涵和灵魂。
(正确)2.41【单选题】《舞台十四年》是(B)的自传。
•A、程砚秋•B、梅兰芳•C、尚小云•D、杨小楼2【单选题】在创作新剧时,有些作法不建议尝试,比如(D)。
•A、关照•B、渐变•C、化用•D、同化3【多选题】在新剧创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CD)。
•A、新腔比例过小•B、强化本剧种的声腔特点•C、使用现代作曲手段不节制•D、不尊重观众的审美习俗4【判断题】戏剧创腔要以尊重传统和观众为前提。
(正确)5【判断题】戏曲音乐是一种程式化的创造。
(正确)6【判断题】海派京剧追求更多的是传承,京朝派京剧追求新、变。
(错误)3.11【单选题】京剧中有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下列人物属于四大名旦的是(D)。
•A、马连良•B、杨宝森•C、谭富英•D、荀慧生2【单选题】《京剧“流派演员”刍议——从学谭鑫培最好的就是周信芳读起》最早发表于(C)。
•A、2005《中华戏曲》•B、2005《戏曲艺术》•C、2005年《中国戏剧》•D、2005《戏曲研究》3【判断题】京剧有很多东西是从秦腔和山西梆子中移植过来的。
(正确)4【判断题】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是程派流传下来的经典曲目。
(错误)3.21【单选题】周信芳在1929年写的一篇关于谭鑫培的文章是(B)。
•A、《谈谭剧》•B、《怎样理解和学习谭派》•C、《唱腔在戏曲中的地位》•D、《谭派的唱腔艺术》2【单选题】“明明是学人,偏偏叫人家你看不出来我是学谁”这句话是(C)。
•A、是谭鑫培对周信芳说的•B、是梅兰芳对谭鑫培说的•C、是周信芳对谭鑫培的评价•D、是梅兰芳对裘盛戎的评价3【判断题】周信芳是京剧京朝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错误)4【判断题】裘盛戎在京剧上虽然有拜过师,但他在舞台上呈现的更多是自己的风格。
(正确)3.31【多选题】艺术流派的形成是需要不同艺术家在诸多方面有相似或相近的认识,比如(ABCD)。
•A、思想倾向•B、美术主张•C、创作方法•D、表现风格2【判断题】流派艺术是在艺术当中的个性张扬。
(正确)无处不在的“辩论”1【单选题】在学习中,(D)才是最重要的。
•A、求合•B、效率•C、知识•D、发现2【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终价值体现。
•A、争胜•B、求和•C、谋利•D、口才3【判断题】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被称为显性剥夺。
(错误)4【判断题】学习的过程强调创造而不是模仿,尤其是思维创造。
(正确)辩论是一种“修养”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位人物与“壕梁之辩”密切相关。
(D)•A、荀子•B、墨子•C、孙子•D、庄子2【单选题】以下选项中错误表述“印象即真实”中“印象”一词的是(A)。
•A、是完整的、全部的•B、有可能是真实的歪曲•C、有可能是片断性的•D、观察者的主观感知3【判断题】“白马非马”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都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
(正确)4【判断题】“本分而理”强调的是讨论具体事实和细节。
(错误)辩论的“真善美”1【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高层次。
•A、辞藻的华丽•B、诗意的栖息•C、肉体的搏斗•D、完全的胜利2【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不会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任何偏差。
(错误)3【判断题】价值观念的输出是交流的终极目的。
(正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单选题】在辩论中,如果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这是D。
•A、模糊概念•B、模糊内容•C、偷换内容•D、偷换概念2【单选题】将异地高考限定于外来务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其实是为了(C)。
•A、扩大内涵•B、扩大外延•C、缩小外延•D、缩小内涵3【单选题】概念的(B)是指概念最本质的对社会、对外界的反应。
•A、内容•B、内涵•C、范围•D、外延4【判断题】异地高考的外延小于高考移民的外延。
(错误)5【判断题】概念可以囊括的社会现象、同类事物等更多,也就是外延过大。
(正确)概念的定义1【单选题】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D)为主的概念,是辩题中经常出现的两类概念。
•A、主观臆断•B、客观存在•C、群体意念•D、价值判断2【单选题】在辩论教育公平时,可以暂且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C)•A、资源分配合理•B、结果公平•C、性别平等•D、机会均等3【单选题】“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应属于下列哪种辩题?(B)•A、判断性辩题•B、比较性辩题•C、猜测性辩题•D、事实性辩题4【判断题】在辩论中,进一步论辩的基础是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
(正确)5【判断题】公平的全部内涵就是机会均等。
(错误)概念的对抗1【单选题】弱化对方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概念,对(D)是有益处的。
•A、压迫我方概念空间•B、扩充对方概念空间•C、平衡我方概念空间•D、压迫对方概念空间2【单选题】(B)是辩论中第一个层次的对抗。
•A、价值对抗•B、概念对抗•C、行为对抗•D、意义对抗3【多选题】概念对抗需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BC)•A、底线•B、概念的对抗性•C、包容性•D、交互性4【判断题】辩论中最高包容性的对抗,就是用对方概念作为本方概念的基石。
(正确)5【判断题】概念持平的意思是概念偏向于一方,但其内涵和外延均不可跨界。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价值判断1【单选题】辩论中,4号同学坚持投给1号,最终造成平局,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C)。
•A、角色同一•B、价值消失•C、价值失真•D、判断正确2【单选题】(B)是平民、警察、杀手形成博弈的基础。
•A、相同的主体•B、不同的价值目标•C、不同的陈词•D、相同的价值目标3【单选题】辩论中,四位同学在首轮发言中集体“装好人”,这是A的表现。
•A、角色感不强•B、进入角色快•C、了解角色•D、角色感强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思考和判断要保持行为一致,逻辑上可以不一致。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角色代入1【单选题】杀人游戏与社会生活均要求个体在活动中要主动(B)。
•A、抵抗•B、参与•C、操纵•D、顺从2【单选题】2号在辩论中面对1号的指责,立即认定1号是杀手,这是2号陷入了(A)。
•A、个体价值对抗误区•B、群体行为对抗误区•C、个体行为对抗误区•D、群体价值对抗误区3【多选题】杀人游戏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有哪些?(ABC)•A、精力集中•B、角色融入感•C、整体局势分析•D、个体价值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充分考虑全局,不需要考虑体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