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阅读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阅读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阅读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阅读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金榜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

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

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

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

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

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

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

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强调神似、强调写意②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③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中国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

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

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

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

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

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从诗歌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进了“真假”等。

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

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

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

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民间美术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中国戏曲阅读题及答案

关于中国戏曲阅读题及答案

关于中国戏曲阅读题及答案关于中国戏曲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晚熟的中国戏曲因其体卑,起初不被官方士大夫所看重,故而对戏曲功能的认识、引导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但传统戏曲在艰难行进中也不乏听到对其呵护的声音。

明初朱元璋就盛推《琵琶记》,认为“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味,贵富家不可无”。

究其原因,在于高明“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价值观的引导得到朱元璋的赏识。

事实上,有关风化体的戏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并不乏见,如《伍伦全备记》以及史盘的《忠孝》、姚茂良的《双忠》等。

对这类剧作,来自戏曲批评界的评价虽然毁誉参半,但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是把“合世情,关风化”作为评价戏曲的一个重要标准。

晚熟的中国戏曲,其成长离不开文化母体的哺育,与诗、词、文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好兄弟。

清代孔尚任曾言戏曲“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

因此,纵观戏曲批评史,无论是思想层面还是艺术层面,传统的批评资源就像幽灵一样萦绕戏曲上。

如作为批评术语的“本色”一词,起初用于批评诗文,后来用于批评戏曲。

明代中后期,为克服戏曲界时文风和道学风泛滥的时弊,曲论家曾围绕戏曲的本色问题展开讨论,或强调必须遵循宋元典范,或强调曲文质朴易懂,或强调戏曲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或强调戏曲作家的风格特色。

显然,诗、词、戏曲的本色有差别。

本色因文体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意涵。

本色资源是传统的,挪来批评晚熟的戏曲,使得本色一词具有了文体上的现代意义。

批评家主动适应戏曲形态的变化,了解并褒贬之,从而推进戏曲创作和戏曲批评的前行。

如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问题,在戏曲成熟之前不是没有,但为什么在戏曲批评中才得以推进深入?原因是批评家对戏曲特性有了深刻认知。

批评家知道,戏曲是代言体,关汉卿写窦娥是窦娥的口吻,写桃杌是桃杌的声调,而不能在写作上有角色错位的轻忽。

在一些剧本中,批评家发现出身贫寒的家庭妇女却屡屡掉书袋,那正是写作者角色错位所致。

代言体是戏曲文学的特性之一,批评家品评戏曲人物语言时就离不开代言体的内在约束。

中国传统戏曲欣赏的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传统戏曲欣赏的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传统戏曲欣赏的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中国传统戏曲欣赏的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题目:《红楼梦》中的戏曲元素《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戏曲元素。

请阅读下面的测试题,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1. 《红楼梦》中出现的戏曲形式是?A. 京剧B. 评剧C. 豫剧D. 黄梅戏2. 在小说中,贾宝玉第一次看到的戏曲是?A. 《牡丹亭》B. 《金陵十二钗》C. 《贵妃醉酒》D. 《红楼梦》3. 贾宝玉和林黛玉出演的戏剧角色是?A. 西门庆和潘金莲B. 杨妃和武则天C. 肖敬和甄宓D. 隋唐英雄和杨贵妃4. 小说中描写了哪个角色的戏曲演出?A. 贾母B. 贾琏C. 王熙凤D. 史湘云答案:1. B. 评剧2. A. 《牡丹亭》3. C. 肖敬和甄宓4. B. 贾琏二、题目:京剧中的角色扮演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其表演风格独特,角色扮演卓越。

请根据下面的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

1. 京剧中儒雅、文质彬彬的角色通常由谁扮演?A. 生旦净末B. 净行丑C. 丑行净丑D. 净行旦净2. 风度翩翩、英勇豪杰的角色一般由谁扮演?A. 文丑行B. 丑行净丑C. 净行丑D. 净行旦净3. 京剧中扮演丑角的演员需要具备哪些特点?A. 活泼机智,擅长打诨B. 儒雅文质,气宇轩昂C. 激情奔放,表情夸张D. 忍辱负重,胆大心细4. 京剧中的旦角通常由哪一类演员扮演?A. 女演员B. 男演员C. 年轻演员D. 老年演员答案:1. A. 生旦净末2. D. 净行旦净3. A. 活泼机智,擅长打诨4. A. 女演员三、题目:中国传统戏曲的流派中国传统戏曲有众多流派,各具特色。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题目,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1.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四大剧种?A. 京剧、黄梅戏、评剧、越剧B. 唱戏、腔调、舞蹈、杂技C. 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D. 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2. 黄梅戏起源于中国的哪个地区?A. 河南B. 湖南C. 湖北D. 安徽3. 以下哪个角色不属于评剧的演唱形式?A. 生B. 旦C. 净D. 丑4. 越剧以其细腻的唱腔和优美的舞蹈而闻名,以下哪位是越剧的代表人物?A. 梅兰芳B. 何赛飞C. 刘雪芬D. 王文娟答案:1. D. 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2. C. 湖北3. D. 丑4. C. 刘雪芬总结:通过以上的测试题,我们可以了解到《红楼梦》中的戏曲元素、京剧中的角色扮演和中国传统戏曲的流派等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附答案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许金榜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

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

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

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

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

而西方戏曲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萧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

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

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有改动)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中国传统戏曲》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关于中国传统戏曲》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关于中国传统戏曲》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在多地推进,但一些地区却遭遇了“有戏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

传统戏曲的发展面临困境,一方面是因为其形式和内容过于陈旧,存在创新惰性,脱离时代文化审美;另一方面是因为乡村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瓦解,城镇化进程中的青年群体转向了现代传播媒介,使得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不断萎缩。

戏曲没有赢得青年学生的关注,主要是因为语言不通、剧情背景不了解、内容与现代生活脱节、程式化等问题。

传统戏曲所依赖的耽古守常的精神氛围和耽溺故旧的审美情趣,在现代社会已经无法适应。

因此,戏曲需要创新,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需求。

在四川大佛景区,戏剧艺术表演与特色街区结合,通过创新剧目、创新演艺、创新运作等方式,推动戏剧在适应现代市场需求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戏剧艺术表演与特色街区结合,主要采用小景式演出,不拘形式、剧目、场地,商业运营方免费提供演出服务,观众和游客随时都可驻足观看。

观众通过微信发图、发视频扩大宣传效应,增加了周边商业项目的经济消费量,商业运营方也从整个街区效益的增加中得到了回报。

这种创新方式,可以让戏剧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最近,“河南稀有剧种背景公益展演周”在北京成功举办,同时全国各地近百万戏迷通过“戏缘”APP观看了演出盛况。

这显示出“戏缘”作为中国首个“互联网+戏曲”移动平台的重要性。

该平台已在全国建立300多个推广站,覆盖32个剧种,合作艺术家达280位,用户近300万。

现在,“戏缘”通过整合戏迷、艺术家、媒体、戏曲行业等资源,围绕戏曲打造全产业链,不断激活戏曲的崭新传播模式。

因此,推广“戏缘”这样的平台,扩大戏曲的宣传效应,拓展戏曲的传播途径,是推动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中国戏曲阅读答案

中国戏曲阅读答案

中国戏曲阅读答案中国戏曲阅读答案导语: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戏曲阅读答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戏曲阅读答案中国戏曲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

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戏曲积蓄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

但是毫无疑问,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需。

戏曲的市场化道路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合理保护,增加活力,优胜劣汰,长足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革新,戏曲也越来越显示出多样而各异的发展趋势。

中国戏曲,继承并发展了清中叶戏曲的传统,强烈地张扬着大众娱乐精神,成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种,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

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体系中,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使得中国戏曲穿越历史时空,千百年不衰,步入当代,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

而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记忆,残留的不过是斑驳、风蚀的剧场大石头和点点滴滴的遗响。

邻国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等也主要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而存在。

中国戏曲不然,它依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尽管今天的时空环境己非昨日的生态环境。

但是,从古典向当代迈进,迥异于古典时期不同阶段与朝代的代谢、嬗变,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不仅是戏曲的追求,也是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目标,而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使得实现这一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阅读答案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

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

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

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

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

而西方戏曲强调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

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

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等各种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

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

有改动)问题设计: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 ;② ;③ 。

2、简“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

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

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

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

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

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

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

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

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

有改动)问题设计: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②;
③。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3、“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怎样的内容?
4、选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①强调神似、强调写意②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③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2、“一般”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戏剧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使用“一般”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3、“这些”指代“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民族艺术和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
4、介绍西方戏剧强调摹仿,写实,通过比较,突出中国戏剧强调神似、强调写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叛党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