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合集下载

跨国公司知识点整理

跨国公司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述1.1 跨国公司的概念1.1.1 跨国公司的名称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C)全球企业(Global Enterprise)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TNC)1.1.2 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1.结构标准跨国公司强调的是多国生产设施的综合,而不仅仅是市场的组合。

2.控制标准控制标准认为跨国公司通过股权或非股权的方式对海外分支机构进行控制。

3.人力资源标准总部和所有国外子公司的上层经理人员都是或者至少主要是由母公司所在国公民或居民担任。

4.业绩标准主要以在国外的生产、销售、赢利或资产等绝对额或相对数作为标准,但金额或百分比的具体数字应该是多少,则并无统一的说法。

5.行为标准作为跨国经营的企业,其最高领导层的决策行为公平地对待和处理世界各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经营具有世界性、跨国性。

1.1.4 国际化经营程度的度量海外销售总额。

指跨国公司在海外实现的销售量的货币表现;海外销售净额。

指海外销售总额扣除销售折扣、销售退回和销售成本;海外公司比率。

海外公司比率=海外子公司数/全部子公司数×100%;生产依存度。

生产依存度=海外子公司生产总值/全部生产总值×100%;外向程度比率(Outward Significant Ratio,OSR)。

外向程度比率=海外子公司产量(或资产、销售、雇员数)/全部产量(或资产、销售、雇员数)×100%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国内外比例(R&DR)。

R&DR=海外子公司研发费用开支/全部研发费用开支总额×100%跨国指数,也称跨国程度指数(Transnationality Index,TNI),它是衡量跨国公司―国际参与程度‖的一个平均数据,它由三个比率的平均值构成。

第3章 国际投资理论

第3章  国际投资理论

代表人物:(英)巴克雷(Peter
J. Bukley)
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和在怎样的情况下,到国外
12
内部化理论的要点




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而中间产品市 场的不完全则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厂商将“中间产品”通过 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会面临很多障碍,从而提高 了交易成本,难以保证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于是,将中间产品臵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之下, 使各种交易不通过外部市场,而在公司所属的企业 间的内部市场中进行,以内部市场来替代原来的外 部市场组织交易,从而可以弥补外部市场机制的障 碍。 当这种内部化跨越国界,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 就产生了。 因此,内部化动机是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 要原因。

产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它不仅为企业跨国经
营的动因找到一种独特的视角,而且也是战后企业 跨国经营战略的一种总结。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有人
认为,这一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美国以外其他国家 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有人认为,这种理论可以用来 解释公司初始的对外投资行为,但对于解释已经成 为国际生产与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却是无能 为力的。
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 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 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
知识资产优势——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
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
规模经济优势——由于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而
产生的
4
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 (C.Kindleberger) 及其凯夫
第三章

教案3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教案3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4课时)【教学目的】掌握国际直接投资的目标、特征,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与决定因素【教学重点】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教学难点】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内容】首先复习前课,然后是新课学习。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概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目标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一、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第三节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一、新建二、并购三、其它第四节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与决定因素一、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二、直接投资形式的决定因素思考题:1、比较新建企业和企业并购的异同点2、比较国际合资经营企业和国际合作经营企业的异同点[本章小结]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是本章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为此,增加了案例分析帮助理解。

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有新建、并购、其它。

直接投资形态有独资、合资(股权式)与合作(契约式)。

投资融资化现象及业务控制形式值得注意。

在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与决定因素更为深入。

[本章关键术语] 新建并购独资合资(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投资融资化业务控制直接投资企业的形式讲义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概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目标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根据投资主体是否拥有对海外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权,将国际投资分为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与国际间接投资(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

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课本上译为“海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权、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区分与比较1.“有效控制”或“持久利益”原则(1)在理论上区分两种投资方式的标志主要在于对企业的有效控制权。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雪佛龙 戴姆勒克莱斯勒
丰田汽车 福特汽车
康菲
总公司所在地 美国 美国
英国/荷兰 英国 美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主要业务) 炼油
一般商品零售 炼油 炼油 汽车 炼油 汽车 汽车 汽车 炼油
表6 跨国公司世界前10强(2007.7)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公司中文名 沃尔玛
直接投资的判断标准:投资意图(参与控制企业 的经营权)和出资比率。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1、投资主体在海外拥有经营实体
2、国际直接投资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境流动 资产的国际转移和拥有控制权的资本国际流动
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形态
3、国际直接投资的周期长、风险大
4、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是否以取得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迅猛增长,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和生产国际化 的主要形式和巨大动力。它对加速经济全球化进 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深入了解和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 论依据、发展变化、经营特点及其经济影响,对 于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987-1992 1993-2001 256.7 48.1 52.1
发达 国家
发展中 国家
55.6 28.3
83.1 61.8
53.6 60.0 49.6 93.0 138.5 65.8
表5 1987-2004年 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 投资流入量中所占比重 (%)
✓ 第二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跨国公司 海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成倍扩大,而对外直接投资格局 逐渐由美国占绝对优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规模经济优势案例:
企业是国内融资成本低还是国外融资 成本低?
公司规模较小,国内融资成本低 公司规模较大,国际融资成本低
瑞士雀巢公司 英国糖果公司
知识产权优势
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
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
销售技能、渠道的重要性
投资要重视现金流的连续性
渠道为王 现金为王
案例:山东秦池酒厂的没落
没有提及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产业、技术
和市场等)
第二节 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直 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论
产品生命周期论 内部化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论
国际生产折衷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1.理论背景: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又
两人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二人并列为这一理论的创立者; 由于该理论主要是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展开分析,因此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
论分析法。
斯蒂芬·赫伯特·海默
斯蒂芬·赫伯特·海默(Stephen Herbert
Hymer),1934-1974, 加拿大经济学家, 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生于蒙特利尔,死于美 国纽约州的山达肯的一场车祸。 1960年美 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 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 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 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 优势理论。
称所有权优势论、公司特有优势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
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来解释FDI的理论;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ymer)在他的博士 论文中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 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 势”。
• 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具有效率,信息不 产生费用,没有贸易障碍、公平竞争),国际贸易 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或对外扩张的唯一方式,企业 根据比较利益从事出口活动。 • 而事实是:美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筹集并投资而不 是在美国筹集(举债投资);大量证券资本涌入美 国,而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美国;只投向某些部门。 • 这种事实难以用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来解释。
结论
• 可见,随着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演进, 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转移的特点,国际贸易格局 相应发生变动,各国的贸易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创新国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而劳动成本低的欠 发达国家最终则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 根据该理论,各国应当依据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 决定生产区位选择与贸易方向。
评价: 进步性: ●把比较优势原理从国际贸易领域(流通)引入到国 际投资(生产)领域;
资本移动
利息率(利润率)
各国资本的供求关系
资本供给
资本需求
(二)麦克道格尔—肯普理论
• 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由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任何一个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的价格;产 品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完全 自由流动,没有任何干扰;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 场情况理上的距离、文 化差异和社会特点等;
(3)国家特定因素,如有关国家的政治和财政制度
(政府在关税、税收、利润汇回、汇率政策等方面对外部市场实施干预时,跨国公司 可通过内部化来避免其某些政府的干预 ;市场进入限制等);
• 没有反映新技术革命对当代国际投资的影响。产 品更新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缩短,致使三个阶段 并不一定都依次在最发达、较发达、发展中国家 中进行。而且三阶段在三国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 不明显。

第3章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3章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发 展条件及行为方式的理论,其核心内容体现在生产要素的跨国流 动以及投资方取得经营管理权等方面,而追求投资收益的长期最 大化则是其经营的根本性目标。
本章小结
对外直接投资的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莱 的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
3.4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1.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形成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形成一个对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普遍适用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框架,邓宁在20世纪80年代初 期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又称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他 发现,一个国家投资发展路径及该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所处的位置与 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低 增加 增加 增速下降
无 低 增加 增加
对外投资 净额 负 负


3.4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3.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评价 • 贡献:
①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发展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并且从动态 的角度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家经济发展的辩证关 系,扩大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解释范围;
② 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实 践中企业和政府可以根据投资发展路径和阶段特征来判断本国 所处的投资发展阶段,进而做出合理的政策、经营活动安排。
3.4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局限: ① 仅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 局限性; ② 无法科学合理地解释处于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为何会出现 直接投资流入与流程趋势不一致的情况。
3.2 内部化理论
• 局限: ① 忽略了对跨国公司这一典型国际化垄断组织行为特征的研究, 未能科学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地理方向和区位分布; ② 只强调了市场竞争不完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消极影响,忽视 了其积极影响; ③ 没有讨论跨国公司在替代国际市场后其内部分工体系形成与 发育的过程。

国际投资学三跨国公司

国际投资学三跨国公司
21
• 则,什么是跨国公司的国外分支机构? • 国外分支机构可以是联合企业,也可以是非联合
企业。 •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将子公司、附
属企业和分公司统称为国外分支机构。 • 子公司是指另一个实体直接拥有超过一半的股东
表决权,有权指派或撤换大多数行政、管理和监 督人员的设在东道国的联合企业。 • 附属企业是指投资公司拥有总数最少10%,但不 超过50%的股东表决权的设在东道国的联合企业。
12
• 3.经营管理特征上的界定
• 这是从企业具体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来 判定划分跨国公司的标准。
• 首先,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层必须具 备全球性的经营理性.最高主管不能只关注 某一国家或地区中该企业的活动,而应关 注所有的国家或地区,即作为“国际企业 家”来平等对待世界各地为该企业提供的 最佳机会,完全以世界性的经营态度来规 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8
• 跨国公司是由母公司及其国外分支机构组 成的联合或非联合的企业。母公司被定义 为通常以拥有股本金的方式来控制在其本 国以外国家的其他实体资产的企业。拥有 联合企业10%或10%以上普通股或表决权 的股本金或非联合企业的等量资本金,通 常被认为是控制这些企业的门槛值。
19
• In WIR, subsidiary enterprises, associate enterprises and branches – defined below – are all referred to as foreign affiliates or affiliates.
9
• (1).是指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形成的对国外分支 机构拥有实际控制权的股权比重大小。目前,国 际上对这一股权比重的最低限额并没有统一标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认为, 在所投资企业中拥有25%或更多的投票股,可以 作为控制所有权的合理标准。美国商务部则将此 标准定为10%以上。加拿大和日本把持有50%或 更多的投票股份才视为“存在控制”。其他如英、 法、德、意等工业国家的法律对此也有类似规定。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三章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第一节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国家之间的贸易只是地区之间贸易的特例。

所谓要素利益就是每个地区生产那些所需要素比较丰富的商品,而不应生产那些所需要素比较稀缺的商品,商品交换的比例就是由各种天赋资源或要素禀赋所决定的。

因此,各个国家应按自身的要素条件发挥优势进行生产。

该理论应用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的国际流动。

他们认为资本的国际流动的原因是各国利率的差异,而利率的差异又取决于各国资本存量的相对丰裕程度。

(资本存量与利率的关系)由于此处资本国际流动所涉及的只是借贷资本或证券资本的国际流动,因此它不能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故不能称为真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节垄断优势理论一、代表人物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第一个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

(斯蒂芬.海默的理论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理论认为,国际上大公司到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其拥有国际化经营的垄断优势。

二、基本观点海默通过对美国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但现实经济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尤其是垄断性工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因此,一定具有某些特定优势以弥补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利因素。

海默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拥有并保持这种优势。

(一)市场不完全性在东道国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条件下,国际企业就可以在那里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竞争者,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垄断利润。

这就是国际企业对外投资的直接原因。

金德尔伯格指出市场的不完全性可以分为四类:●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2、要素市场的不完全●3、在企业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4、政府政策造成的市场扭曲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前三种市场不完全性使得企业拥有垄断优势,从而抵销跨国竞争和外国经济所引起的额外成本,第四种市场的不完全性则导致企业对外投资以利用其优势。

跨国公司理论(全)

跨国公司理论(全)

一、利润差异论
▪ (四)理论评价 ▪ 利润差异论现在很少被提及的一个重要原
因是,它无法解释现实中有关对外直接投 资的真实现象。 ▪ 例如:某些落后国家虽然利润很高(表现 为利率高),但很少有跨国公司去投资( 也许风险同样很高);美国等部分发达国 家虽然利率极低,却有很多跨国公司愿意 前往投资。
二、曼德尔国际货币资本投资理 论
▪ ==当某产品最先在创新国被发明和生产出来 ,其它国家均还没有;当某产品在某国衰退 ,但其它一些国家并未衰退。
4.不同技术水平国家的分类
▪ 弗农把世界分为三类国家: ▪ 创新国家——最发达国家(美国),开始最先进行技
术创新,发明、生产并消费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
▪ 发达国家——(欧、日)开始没有掌握创新国的技术 ,不生产、不消费;早期开始从创新国进口消费;中 期掌握生产技术自己生产、消费(减少从创新国进口 );后期出口到创新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最后自己 不生产,从发展中进口;
▪ 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 ,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 、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 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 衰退的阶段。
3.不同国家同一产品的生命周期不一样
▪ 弗农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 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 ,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 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 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 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 资的变化(进而决定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 (一)理论概述
▪ 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曼德尔提出,从国际贸 易与跨国投资相互关系的角度解释FDI的原 因,进而解释跨国公司产生发展原因的理 论。
二、曼德尔国际货币资本投资理论

跨国公司理论

跨国公司理论

跨国公司理论
垄断优势论的发展 解释垄断优势的来源 1、产品差异论 R.E.Caves 跨国公司国际扩张的三种形态 横向扩张horizontal multiplant enterprise 水平扩张vertically intergrated MNEs 多角化经营diversified MNEs
跨国公司理论
跨国公司理论
结构性市场不完全: 1、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 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 2、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如专利技术、融资条件优 势以及企业特有的管理技能等。 3、企业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经营所产生的内 部与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4、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市场进入以及产量限制 所造成的企业优势。
跨国公司理论
六、Alan. Rugman 对内部化理论的扩展 把企业所有权优势分区位相关与区位无关两 类
跨国公司理论
七、技术能力国际生产理论 J. Cantwell《技术创新与跨国公司》 Toletino Toletino《技术创新与第三世界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理论
八、邓宁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动与一国以人均GNP表示 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国的吸引资与 对外投资能力(国际投资地位)与其经济发 展水平相关。 基本假设: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 经济发展阶段与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跨国公司理论
联盟资本主义与国际生产综合论的修改 邓宁认为,联盟资本主义对跨国公司活动决 定因素的影响 1、企业所有权优势需要拓宽,需要明确考虑 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成本与收益,尤其是企 业战略联盟与网络对所有权优势的影响 2、区位优势概念,需要更多考虑下列因素 特定地理区域不能移动资产的区域嵌入性;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 2、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企业在组 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效率 3、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跨越国界的产物 四组与内部化决策相关的因素 1、行业特定因素 与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有关

IEC - 4

IEC - 4
2013-8-7

The term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s used in this means an enterprise whether of public, private or mixed ownership, comprising entities in two or more countries, regardless of the legal form and fields of activity of this entities, which operates under a system of decisionmaking, permitting coherent policies and a common strategy through one or more decision-making centres, in which the entities are so linked, by ownership or otherwise, that one or more of them may be able to exercis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ver the activities of others, and, in particular, to share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responsibilities with the others
2013-8-7
国际业务部
公司总部 总部职能部门 国内业务部 国内子公司甲 国内子公司乙 国内子公司丙 国外子公司甲 国际业务部 国外子公司乙 国外子公司丙
2013-8-7
全球性产品结构
公司总部 总部职能部门

第3章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3章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东华理工大学
第一节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6、低生产成本说
• 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通过将产业转移至国 外,达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获取“效率利润”。 • 质疑: – 当地厂商为何不在外国厂商到来之前抢先利用本 国比较成本优势? – 比较成本优势和特有优势的区别?
7、外国政府劝诱说
• 东道国政府的优惠外资政策对跨国经营企业起到了 “劝诱”作用。 • 投资盈利前景
东华理工大学
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2、契约交易型进入方式
• (1)许可证协议:许可证颁发者借以在给定期限内 将无形资产授权给另一实体(被许可方)的协议, 作为回报,授权方从被许可方收取特许使用费。 – 技术授权类型: » 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可转售许 可;交叉许可 – 优点:开拓海外市场成本风险低、避免投资障碍 – 缺点: » 企业无法严密控制生产、销售和策略 » 无法实现全球市场竞争 » 技术泄密
投资动机有明显的行业倾向 各类投资动机相互补充 FDI的根本动机和目的是利润最大化(P70)
东华理工大学
第一节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基本动机的相对稳定性,为发展中国家有的放矢地制定和改善投 资环境的长期战略提供了可能性。 动 机 1.开发市 场及扩大 需求 2.利用生 产要素 3.利用自 然资源 4.利用先 进技术 5.国际分 散化经营
• 取得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信息
东华理工大学
第一节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5、带动出口型投资
• 充分利用企业现在的技术和设备
6、分散和减少企业的风险
• Eg:政治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没收 征用 公有化
7、实现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三章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基于上述特点,当知识资产对外转让成本很高或者其他条件 不具备时或者出于保护本企业的知识资产,跨国公司通过对 外直接投资直接把知识资产转让给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就可 以以低成本获得母公司的知识资产,有望在竞争中获得更高 利润,也充分显示了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与此相反,东道 国企业则要付出高额成本才能获得此类知识资产,其竞争力 则大减。
阿利伯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探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影响因素的新角度。但是阿利伯理论也存在缺陷,它不能 解释不同货币区域之间的交叉投资,也不能解释跨国公司 对两个使用同样货币的国家同时进行直接投资,更不能解 释疲软货币国家的跨国公司向坚挺货币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的理由。
4.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论”。尼克博克于1973年发表了题为 《寡占反应与跨国公司》的文章,文章强调寡占反应行为是 引起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尼克博克 把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分 为 “进攻型投资”与“防御型投资”。进攻型 投资是指第一个在国外市场建立子公司的寡头公司的投资; 防御型投资是指同行业其他寡头公司追随进攻型投资而至同 一地点进行的投资。跨国公司采用不同类型投资的动机不同 ,前者可以用弗农(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后 者则需要由寡占反应行为来解释。后者是尼克博克的研究重 点。
②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主要表现于: 一是技术优势。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拥有的最重要的垄断优 势,主要表现于保持核心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前者是 跨国公司维持其垄断地位的保障,后者是跨国公司维持其垄 断地位的手段。二是管理优势。跨国公司经过长期竞争的洗 礼,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能够保证跨 国公司高效运作;另一方面则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技术,足以 满足跨国公司世界范围内一体化生产的需要。三是资金优势。

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PPT 79页)

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PPT 79页)
❖ 2003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首次接近70万 辆大关, 占据30%左右的市场份额 , 远远超过 了大众汽车在德国本土60万辆左右的销量。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概论
➢ 1902年,英国油脂和肥皂业巨头莱佛公司感到 其产品对荷兰、比利时出口关税太高,为避开这 种限制, 就到当地进行直接投资。
➢ 美国的威斯汀豪斯空气刹车公司到法国设厂, 也是为了避开法国铁路公司规定的空气刹车必 须由当地厂商供应的限制。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概论
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 ●美国利用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新兴军事科技, 应用到民用部门, 在国内发展了一系列新兴制 造工业部门, 如电子、飞机制造, 计算机、汽车、 化学、机械、石油化工等。
●美日欧跨国公司从事服务业增长到60%,制造 业占36%,初级产业5%。
• 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双方的董事 长在第一次会谈中仅用了17分钟就达成了并购 意向, 数月之后就完成了合并。
• 前克莱斯勒公司的董事长伊顿曾坦言,尽管该公 司拥有足够的资金, 但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以 尽快实现其雄心勃勃的海外扩张目标, 并缺乏 进行扩张的其他资源,因此必须在美国以外寻找 一个合作伙伴, 而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后 则可以利用其管理资源和其他资源向国际市场 渗透。这种合并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发业和种植业为主 ●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主要从事最终产品和中间
产品的制造,如金属制品、钢材、机械、运输 设备和电信设备等 ●服务型跨国公司是指从事贸易、金融、运输、 通讯、旅游、房地产、保险、广告、管理咨询、 会计法律服务、信息等行业和领域非物质产品 生产,提供各种服务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类型
(三)按公司内部的经营结构划分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览
(二)业绩标准(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r iteri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为
导入期(Introduction) 增长期(Growth) 成熟期(Mature) 衰退期(Decline)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二、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
成熟期
销 售 额
增长期 导入期
衰退期
时间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 创新期 新产品刚进入市场,在创新企业所在国家及
管理优势、原材料 ➢ 政府保护:公共采购渠道的垄断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理论核心内容: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具 有特定的垄断优势,通过FDI,其垄断优势 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打败东道国同类企业 成为寡头垄断厂商。
简而言之,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不 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出于 寡占竞争的需要。
(2)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区别开来; (3)可以很好的解释跨国公司的横向与纵向投资。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 消极方面: (1)“世界经济将变得越来越像美国经济,即大
公司遍布整个大陆,渗透几乎每个角落”。 (2)无法解释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
行为; (3)没有涉及区位选择的问题。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案例分析:
v “地利”——在中国南北方各选择一个合作伙 伴。
v 南北两家合资公司, 生产不同品牌的轿车, 相 互竞争, 这样就给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
v “大众集团”通过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南北 两翼钳型攻击中国汽车市场, 攻击丰田、通用 等“美日军团”, 可谓占了地利之便。
(二)按经营项目的重点划分: ●资源开发型的跨国公司主要以采矿业、石油开
发业和种植业为主 ●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主要从事最终产品和中间
产品的制造,如金属制品、钢材、机械、运输 设备和电信设备等 ●服务型跨国公司是指从事贸易、金融、运输、 通讯、旅游、房地产、保险、广告、管理咨询、 会计法律服务、信息等行业和领域非物质产品 生产,提供各种服务的跨国公司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新千年的发展形势
v 2003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首次接近70万 辆大关, 占据30%左右的市场份额 , 远远超过 了大众汽车在德国本土60万辆左右的销量。
v 目前大众汽车在中国拥有两个整车厂、五个 分厂、两个发动机厂、五条生产线、全国近 千家经销商、八大车系数十种车型, 产业布局 可谓恢宏。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跨国公司
●2005 年 , 全 球 服 务 业 吸 收 跨 国 投 资 额 4355亿美元,占全部跨国投资的58%。 其中,金融业最高,占20%;商务服务 业 和 批 发 零 售 业 的 比 重 分 别 为 16.7% 和 7.6%。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概论
二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 ●美国利用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新兴军事科技, 应用到民用部门, 在国内发展了一系列新兴制 造工业部门, 如电子、飞机制造, 计算机、汽车、 化学、机械、石油化工等。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战后至上世纪90年代
●美国制造业“军转民”,跨国公司大举进军全 球市场
●美日欧跨国公司从事服务业增长到60%,制造 业占36%,初级产业5%。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 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双方的董事 长在第一次会谈中仅用了17分钟就达成了并购 意向, 数月之后就完成了合并。
• 前克莱斯勒公司的董事长伊顿曾坦言,尽管该公 司拥有足够的资金, 但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以 尽快实现其雄心勃勃的海外扩张目标, 并缺乏 进行扩张的其他资源,因此必须在美国以外寻找 一个合作伙伴, 而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后 则可以利用其管理资源和其他资源向国际市场 渗透。这种合并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指跨国公司在国外的生产值、销售额、利润 额、资产额或雇员人数达到了某一个百分比 以上。
●实践中采用25%作为衡量标准的情况较多。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览
( 三 ) 行 为 标 准 (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Criteria)
●具有全球战略目标和动机,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跨国公司的类型
(三)按公司内部的经营结构划分
●横向型多数是产品单一的专业性跨国公司 ●垂直型是指母子公司之间分别制造同一产品的
不同零部件,或从事不同工序的生产,通过公 司结构将整个生产过程相互衔接起来; ●混合型一般是经营产品多样化的跨国公司,母 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有的是垂直型分工,有的是 横向型分工。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考点)
一、背景: 美国学者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
(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 际贸易 》提出。 用产品周期的概念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二、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
产品的市场寿命, 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 淘汰的整个过程。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案例分析:
v “天时”:超前的战略眼光占尽先机。大众汽 车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首先归功于 它率先投资中国。
v 2003年,面临丰田、通用等世界汽车巨头挑 战时,大众汽车主动全线出击, 凭借在中国十 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 成功打响震撼业界的 “卫冕”闪击战。
v 使其当年在中国的销量接近70万辆而超过在 德国本土的销量, 保住了“头把交椅”。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 后续理论发展 ➢ 将垄断或者寡占优势的解释从产业资本优
势转移到技术、管理等无形资产上。 ➢ 寡占反应理论:主要的寡头企业的行为具依
赖性,一家企业率先海外投资,则其它对手 便效仿追随,以保持市场份额和竞争均衡。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评价
• 积极方面:
(1)垄断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代替完全竞争来解释 国际资本流动;
其它工业发达国家里产生逐渐增加的需求;创 新企业占据技术垄断地位。
●以全球范围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原则 ●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世界各地的商业机会
和分支机构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跨国公司的类型
(一)按法律形式划分 ●母分公司型的组织模式,适用于银行与保险等
金融企业的跨国经营 ●母子公司型的组织模式,则比较适合工业企业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跨国公司的类型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概论
胜家缝纫机公司 它也是第一家在全世界同时生产和大量销
售同一种产品的公司。它于1851年在美国获得 缝纫机发明专利权, 1867年在英国建立缝纫机 装配厂,并于1880年在伦敦和汉堡设立销售机构, 向欧洲推销在英国生产的产品, 逐步垄断了欧 洲市场。
理论的前提条件——市场的不完全性
传统假设多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 A. 什么叫市场完全?
市场有效、信息对称、没有贸易障碍、公平竞争
B. 市场不完全的表现:
政府政策的不完全性 关税、进口限额等 政府其他管制,如价格管制、利润管制等 自然的不完全性:产品与要素市场、规模经济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 投资理论-4
2020/12/8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三章 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览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垄断优势理论 第四节 产品周期理论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览
(一)组织结构标准(Structural Crit优势和市场不完全; (2)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的根本原因; (3)如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运行是完全有效的,则
对外投资就不可能发生;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三章 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
(4) 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具有垄断优势
➢ 产品优势:差异性、商标、销售能力 ➢ 生产要素优势:技术专利、资金渠道、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跨国公司的类型
(五)按生产经营的空间分布划分
●区域型跨国公司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特定区 域;
●全球型跨国公司是以整个世界市场作为其生产 经营活动的空间。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概论(考点)
早期跨国公司的雏形 ●早期的跨国公司以美国的制造业为主体 首先是技术优势:美国跨国制造企业是那 些产品首先在国内发明 ,掌握着技术垄 断优势, 首先到海外进行投资以占领市场。
●在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
●公司的所有权为两个以上国籍的人所拥有; ●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员来自两个以上的国家; ●公司以全球性地区和全球性产品为基础。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览
( 二 ) 业 绩 标 准 (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riteria)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什么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国际经济理论的重 要分支,它是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 理的理论,即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会发 生的理论,因此,也可以称为国际直接 投资动因理论。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主流优势理论
• 微观理论:从微观主体,即企业的视角来 解释和说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机理,具 体包括:
第三章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理论4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介绍:
v 早期中国的乘用车行业 v 1984年, 大众与上海汽车公司合营,总投资
3.87亿元,中德各占50 %, 生产桑塔纳轿车, 年产3万辆。 v 1990年, 大众与位于长春的一汽合作,经营 年产15万量“捷达”轿车。 v 自此,大众在很长的时间里,在中国轿车市 场占据 了50 %以上的份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