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动物的是()
- A. 狗
- B. 鸟
- C. 树
- D. 猫
2. 下列哪一个属于原生动物()
- A. 猴子
- B. 鱼
- C. 海绵
- D. 马
3. 动物之间通过下列哪一种方式交流()
- A. 发电邮
- B. 打电话
- C. 发短信
- D. 发出声音
4. 哪一种动物是用肺呼吸的()
- A. 鱼
- B. 蚯蚓
- C. 昆虫
- D. 鸟
二、判断题
1. 昆虫是一种动物。

()
2. 拔蚯蚓的头,它仍可以移动。

()
3. 鸟类只能在空中飞行,不能站在地面上。

()
4. 动物之间可以通过发出声音来交流。

()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动物?
2. 请举出一些动物的例子,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不同的动物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4. 请说出一些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四、应用题
阅读下面的情景,根据你的判断填写合适的词语。

蚯蚓是用皮肤呼吸的,因此它们的皮肤常保持湿润。

小明最喜
欢捉蚯蚓了,一次他把蚯蚓拔去了头,他想看看蚯蚓是否还能活动。

然而,蚯蚓却动也不动了。

小明想了一想,觉得蚯蚓可能撒“灰早”了。

1. 蚯蚓是用什么进行呼吸的?
2. 为什么蚯蚓的皮肤要保持湿润?
3. 为什么蚯蚓拔掉头后就不能动了?原因是什么?
4. 小明认为蚯蚓可能撒了什么?。

第二单元 位置(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 位置(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单选题1.李明站在“太极拳”表演方队的最后一行的最后一列,用数对表示为(23,30)。

这个方队一共有()人。

A.360B.690C.750D.4802.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为(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 ,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腰3.田田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8),他的左边有()位同学。

A.5B.4C.7D.64.如果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1),B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5),C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1),那么三角形ABC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5.下五子棋时,黑方一子落下同时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四,这步棋就称为“四四禁手”(如图)。

如果要在上图棋盘中形成“四四禁手”的棋局,那么下一步棋应该落在什么位置?这个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M,5)B.(K,3)C.(N,6)D.(J,3)二、判断题6.数对(5,3)和(6,3)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

()7.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2,4),B点用数对表示为(2,2),C点用数对表示为(3,2),那么三角形ABC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8.用数对表示两个不同位置的物品时,数对中的数不可能完全一样。

()9.在升国旗时,刘明站在第8列,第5行,可表示为(8,5),王军站在第6列,第9行,应表示为(6,9)。

()10.数对(4,5)和(5,4)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三、填空题11.小刚坐在教室的第6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6,4)。

小明坐在教室第3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小英紧挨着小刚坐在他的后面,用数对表示是。

12.明明坐在教室第4列第3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红红与他相邻且坐在他的正前方,红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13.如图,B点用数对表示为(5,1),A点用数对表示为,C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这个科学知识的海洋。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了解生命的奇迹,感受科学的魅力。

希望通过这次期中考试,你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水的冰点是0度C.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 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获取能量C.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 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答案:D解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气态B.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等离子态C.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超导态D.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液晶态答案:A解析: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气态,这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水()、氧气()、二氧化碳()。

答案:H2O、O2、CO2解析:水的化学式是H2O,氧气的化学式是O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

2.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水()、氧气()、二氧化碳()。

答案: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解析:水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氧气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这是植物生长和能量获取的重要途径。

2. 请简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答案:呼吸作用是动物利用氧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测试(无答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测试(无答案)

第二单元位置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小亮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3,5),下列四组数对所代表的位置中,和小亮是同桌的是()。

A.(5,4)B.(3,6)C.(4,5)D.(3,4)2.运动会彩旗队每行的人数相等,每列的人数也都相等,李明站在最后一列的最后一个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10),这个彩旗队一共有()人。

A.40B.50C.60D.703.在平面图上,点A和点B(6,4)在同一行,点A和点C(4,5)在同一列,那么点A 的位置是()。

A.(6,5)B.(5,4)C.(4,4)D.(4,6)4.小明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3行,用(4,3)表示。

小明的同桌的位置可能 。

芳芳坐在小明的正后方的位置上,芳芳的位置可能是 。

()A.(3,4),(5,3)B.(4,5),(3,5)C.(5,3),(4,5)D.(3,5),(3,4)5.(9,5)和(5,9)到(5,5)的距离()远.A.(9,5)B.(5,9)C.一样D.不能确定6.小希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4,3),如果用(x,6)表示丽丽的位置,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丽丽一定在第6列B.丽丽一定在第6行C.丽丽不可能在第6列D.丽丽不可能在第6行7.下列数据不能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是()。

A.3楼5号B.8排7号C.东偏北45°D.东三路2号8.李明和王刚是同班同学,他们都面向南坐,李明的位置用数对(2,5)表示,王刚的位置用数对(3,4)表示,李明在王刚的()。

A .左前方B .左后方C .右前方D .右后方二、填空题9.小美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5,4),小花坐在小美的正后方第一个位置上,小花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10.在同一方格纸上,(4,3)和(7,3)这两个数对,分别表示的两个位置在同一()上;点A 用数对表示是(5,8),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现在的位置在().11.在平面图上点A 与点B (6,2)在同一行,与点C (2,7)在同一列,用数对表示点A 的位置是( )。

期中测试卷(1-2单元)(试题)五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

期中测试卷(1-2单元)(试题)五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
28.生活中,常用的散热方法有空调降温、电风扇吹风散热、冰块降温、凉水降温、出汗降温等。空调降温主要是通过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加快热传递散热;电风扇吹风散热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加快热量传递;冰块降温、凉水降温主要是通过加快热传递速度散热;出汗降温主要是通过水蒸发散热。
29.棉衣能起到保温保暖的作用。
30.加热粥时,用勺子搅动可以加速热传递的过程,使粥热得快。
A.加快融化,因为棉被会产生更多的热
B.延缓融化,因为棉被可以保温
C.棉被包裹不影响雪糕的融化速度
4.不同品牌的汽车前脸都有一个“中网”。中网的主要作用是为了()。
A.安全B.通风散热C.结构牢固
5.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
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递
6.太阳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将热“发射”到地球上来,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7.室内的暖气片都离地面不高,可打开不一会整个房间上下都暖和了。这时空气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热对流B.热辐射Cຫໍສະໝຸດ 热传导8.冬天穿棉衣感到暖和,是因为()。
A.棉衣本身是热的B.棉花是热的不良导体C.棉布能产生热量
二、填空题
9.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特点,可以推测恐龙的________;根据地层沉积的动植物等特点,可以推测恐龙的_________。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1-2单元)
一、选择题
1.通过硏究庞大的猛犸象化石,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的地球环境具有()的特点。
A.特别炎热B.特别寒冷C.温暖湿润
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豆豆的高鼻梁和丫丫的单眼皮
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
C.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验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相同,不同。

3、在同一时刻,将长度不同的物体放置在同一地方,其影子的不同,()相同。

4、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的速度传播,并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传播的。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6、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7.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都要发生变化。

8.光是沿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10.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1.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色物体吸热快。

二、判断题:(15分,每题1分。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6、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7、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9、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7、在灯光下,同一物体在不同侧面的影子是相同的。

( )8、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两个条件。

( )9、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 )10、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短。

( )11、光是向四面八方发射的。

( )12、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 )13、汽车的反光镜是凸面镜,这样比较美观。

( )14、科学家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计算出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 )15、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比用两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同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更亮。

( )16、有时为了需要,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小学科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 建筑与简单机械 2 杠杆是怎样工作的-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 建筑与简单机械 2 杠杆是怎样工作的-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跷跷板是运用了()原理。

A.杠杆B.复杂机械C.省力【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杠杆原理。

【解答】跷跷板运用的是杠杆原理。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题】下列简单工具中,运用了杠杆原理的是()A.筷子B.菜刀C.擀面杖【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杠杆原理。

【解答】杠杆指的是可以围绕一点转动的杆。

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筷子运用的是杠杆原理,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题】下列机械中,运用了省力杠杆原理的是()。

A.螺丝刀B.钳子C.切菜刀【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杠杆原理。

【解答】省力杠杆指的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而费力杠杆则指的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

A.螺丝刀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B.钳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符合题意;C.切菜刀没有支点,不属于杠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题】下列机械中,运用了费力杠杆原理的是()。

A.酒起子B.天平C.钓鱼竿【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杠杆原理。

【解答】省力杠杆指的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而费力杠杆指的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

A.酒起子运用了省力杠杆的原理,不符合题意;B.天平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不符合题意;C.钓鱼竿运用了费力杠杆的原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题】关于使用杠杆时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动力臂长的杠杆省力B.用阻力臂长的杠杆费力C.用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D.用阻力臂大于动力臂的杠杆,费力【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杠杆用力。

【解答】可以围绕一个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包括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以及等臂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为省力杠杆,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题】下列哪些应用属于省力杠杆()。

A.手握钢笔写字B.汽水瓶起盖器的使用C.用筷子夹菜D.用大扫帚扫地【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杠杆原理。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实验验证2. 下列哪个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A. 影子的形成B. 镜子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小孔成像二、填空题2. 在进行实验时,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应该尽量使用______的测量工具。

三、简答题1. 简述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四、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物体浮沉条件的影响因素。

五、综合题1.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2. 请列举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科学问题,并简要说明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选择题答案:1. D2. C二、填空题答案:1. 猜想与假设2. 精密三、简答题答案:1. 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2. 可以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速度、方向、受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变化来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四、实验题答案:1. 实验设计:将不同材质、不同形状、不同重量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2. 影响因素:物体的密度、体积、形状等。

五、综合题答案:1. 科学探究是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实验、分析等过程,逐步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2. 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如:为什么物体会有惯性?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力发电机?如何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通过科学探究,我们可以了解这些问题的原理,并尝试解决它们。

2.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3. 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密度、体积、形状等。

4.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速度、方向、受力情况等。

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1.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如第一题考察学生对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理解,第二题考察学生对光传播现象的理解。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青蛙C. 老虎D. 鹦鹉答案:CA. 二氧化碳B. 水C. 氧气D. 糖答案:B3.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烧纸B. 锈蚀C. 水蒸发D. 木头燃烧答案:C4. 地球表面最丰富的水资源是哪种形态?A. 液态水B. 固态水C. 气态水D. 液态和固态水答案:AA. 塑料B. 玻璃C. 金属D. 木材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2. 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4.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

(√)5. 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绿色植物。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2.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3. 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

4. 动物体内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是血液。

5.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

答案: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存在三种状态: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2. 什么是光合作用?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答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4. 为什么我们需要节约用水?答案:因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我们需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5.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

答案: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家中种了一盆花,为什么他需要经常给花浇水?答案:因为植物需要水分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保持生命活动。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A. 水B. 矿物质C. 阳光D. 土壤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阳光是必需的。

2. 下列哪个选项是动物的特征?A. 有细胞壁B. 有叶绿体C.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 可以进行呼吸答案:D解析: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具有复杂的组织和器官,可以进行呼吸、消化、排泄等生命活动。

3. 下列哪个选项是关于物质的三态变化的正确描述?A. 固态物质没有分子运动B. 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较小C. 气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最大 D. 物质的三态变化与温度无关答案:C解析:固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最小,分子运动较慢;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运动较快;气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最大,分子运动最快。

物质的三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固态物质会变成液态或气态,温度降低,气态物质会变成液态或固态。

4. 下列哪个选项是关于声音传播的正确描述?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答案:C解析: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声音传播速度加快。

5. 下列哪个选项是关于光速的正确描述?A. 光速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 光速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 光速在水中传播速度最快D. 光速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B解析:光速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速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每秒30万千米。

光速在水中传播速度较慢,约为真空中的3/4,光速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更慢,约为真空中的2/3。

二、填空题6. 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两大类:植物和__________。

答案:动物解析: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位置一、选择题。

1.A点的位置是(1,2),B点的位置是(4,3),C点与A点在同一行,C点与B点在同一列,那么C点的位置是()。

A.(1,3)B.(4,2)C.(1,4)D.(2,4)2.在同一个教室中,聪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3),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4),明明坐在聪聪的()A.正前方B.正后方C.斜后方D.斜前方3.如果用(a,5)表示小军在教室里的位置,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小军的位置一定在第5列B.小军的位置一定在第5行C.小军的位置可能在第5列D.小军的位置不可能在第4行4.如图,要在方格图上画一个三角形ABC,已经选定两个顶点,如果C点定在(1,3),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 D.无法判断5.如果点A用数对表示是(2,3),点B用数对表示是(6,3),点C用数对表示是(2,7),那么依次连接三点后得到的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直角B.锐角C.钝角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

1.亮亮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满了瓷砖,这面墙四个角的瓷砖位置分别是(1,1),(1,10),(18,1),(18,10)。

这面墙一共贴了块瓷砖。

2.小丽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小勇坐在她的正后方第一个位置上,小勇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3.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2列第5行,用( )来表示,用(4,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4.王恒和雷洋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分别用数对(5,2)和(3,7)表示,(5,2)中的“5”表示第5列,“2”表示第2行,则雷洋坐在教室的第( )列第( )行。

5.如图,如果有一个点 D 能与A、B、C这三个点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点 D 可能在( , )或( , )处。

在图中画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

6.如图所示是明明抄写的一首诗,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印”字在第()列、第()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人教版 五年级 科学 上册 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 五年级 科学 上册 单元测试卷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班级姓名一、填空题:(20分)1、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等。

2、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___。

4、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______。

5、由多条食物来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

二、判断题:(10分)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三、选择题:(15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3、苹树不宜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四,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5分)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______种。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8分)五、实验题。

(20)分1, 请你做个生态瓶10分(1)、建造方案(2)、设计图2、根据对蚯蚓的棺材与实验完成下表填写任务。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同步随堂
练习一课一练
本文档提供了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同步随堂练一课一练。

随堂练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练形式,旨在巩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一课食物中的物质
随堂练一:
1. 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食物来源。

根据来源的不同,食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请简要解释。

2. 什么是食物链?请举一个例子,说明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3. 什么是食物网?请举一个例子,说明食物网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随堂练二:
1. 什么是营养?食物中的什么物质对于人体是必需的?
2. 根据食物的特点,将以下食物分类为主食、蔬菜、水果、肉禽鱼蛋等几种。

- 米饭
- 苹果
- 青菜
- 鸡蛋
- 牛肉
- 青椒
3. 为什么我们需要吃各种食物?请简要解释。

第二课物质的三态变化
随堂练一:
1. 什么是固态?请列举三个例子。

2. 什么是液态?请列举三个例子。

3. 什么是气态?请列举三个例子。

随堂练二:
1. 说明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过程。

2. 什么是沸点?什么是凝点?
3. 说明水的三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单选题1.小明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4,3),小李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在同一行B.他们不同列,也不同行C.他们在同一列D.他们既同列,又同行2.如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4,4)B.(4,5)C.(5,4)D.(3,3)3.小宇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6行,用数对(3,6)表示,如果用(x,4)表示小乐在教室的位置,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乐的位置一定在第4列B.小乐的位置一定在第4行C.小乐的位置可能在第4列D.小乐的位置不能确定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2,5),B点用数对表示为(2,1),C点用数对表示为(4,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直角D.平角5.如图,学校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2,3)B.(6,4)C.(3,2)D.(4,6)二、判断题6.用数对确定位置时,(2,3)和(3,2)表示的是同一个点。

( )7.佳佳在教室的第5排第3列,通常可以用数对(3,5)来表示。

( )8.乐乐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6),田田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6),可以确定她与乐乐在同一列。

( )9.方格图中,A、B两点用数对表示分别是(4,5)和(4,7),A和B在同一行。

( )10.数对(4,x)和数对(4,y)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上。

( )三、填空题11.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棋盘上有9条竖线、10条横线共90个交叉点,可以帮助确定棋子的位置,右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部分。

现在“将”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象”在棋盘上只能走“田”字,那它走一步后的位置可能是 。

12.音乐课上,小红坐在第4列第2排,小军坐在第6列第5排。

如果小红的位置用(4,2)表示,那么小军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坐在小军后面一位的小芳的位置可表示为 。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与实验》上册全册单元复习题 - 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与实验》上册全册单元复习题 - 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与实验》上册全册单元复习题 - 带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物质的特征?- A.颜色 B.味道 C.形状 D.重量答案:D2. 以下关于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是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 B.蒸发是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 C.蒸发是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D.蒸发是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答案:C3. 下列不属于光的特征的是?- A.有光速 B.可以传播 C.可以将物体照亮 D.有颜色答案:A4. 下列哪种不属于固体?- A.钢铁 B.石头 C.水 D.砖头答案:C5. 以下关于天气现象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下雪是水从云中下来- B.打雷是闪电在云中造成的- C.刮风是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的- D.下雨是水从云中下来答案:C二、填空题1. 木材燃烧时需要______和______。

答案:空气、燃料2. 人体摄取食物能够产生______和______。

答案:能量、热量3. 摩擦产生的力能够使物体__________。

答案:移动4. 磁铁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性质。

答案:吸引力、排斥力5. 电的传导需要______。

答案:导体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活中的机械?答案:生活中的机械是能够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力工作的工具,如推车、自行车、钟表等。

2. 什么是光的反射?答案: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时,从物体表面弹回的现象。

3. 请简述天气现象-风的形成原因。

答案:风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温度差异导致的。

当空气受热后升高,形成气流。

冷空气流向热空气,形成风。

四、论述题请根据你对科学与实验的研究,分享一次有趣的实验经历,并描述实验的目的和结果。

答案:我曾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测量有规律地摆动的钟摆长度和时间的关系。

实验的目的是要通过测量,探究钟摆的摆动周期与钟摆长度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发现了摆动周期和钟摆长度之间的规律关系:长度越短,摆动周期越短;长度越长,摆动周期越长。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验(闭卷考试,本考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40分钟)姓名班级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的速度传播,并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传播的。

3、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4、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5、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都要发生变化。

6、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了()。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8、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9、奥运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10、()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1、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过日影观测仪来()。

1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叫做投影。

13、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色物体吸热快。

二、判断题:(30分,每题2分。

)1、在灯光下,同一物体在不同侧面的影子是相同的。

( )2、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两个条件。

( )3、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短。

( )4、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 )5、汽车的反光镜是凸面镜,这样比较美观。

( )6、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比用两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同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更亮。

( )7、有时为了需要,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 )8、在阳光下,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快。

( )9、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10、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1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 )12、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 )13、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 )14、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 )15、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考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考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考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3),则点b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4,4)B. (4,5)C. (5,4)D. (3,3)2.如图,如果将△ABC向右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 (5,1)B. (1,3)C. (7,1)D. (3,1)3.科学课上,聪聪坐在实验室的第3列第2行,用数对(3,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面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A.(3,3)B.(4,3)C.(3,2)D.(4,1)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为(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等腰二、填空题(题型注释)3行,用(4,3)表示;小星坐在第2列第5行,用_______表示。

用(6,1)表示的同学坐在第(____)列第(____)行。

6.张明和李平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3,6)和点(4,5)表示,(3,6)中的3表示第3列,则6表示,(4,7)表示王兵坐在第列第行.7.如图:△的位置为(2,3),则◆的位置可以表示为,★的位置记为.8.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________,C点用数对表示为________,三角形ABC是________三角形。

三、解答题(题型注释)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A′B′C′,然后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A′( , ) B′( , ) C′( , )10.天鹅养殖基地一观测者测得一只麋鹿的位置在(1,5),一个半小时后,测得这只奔跑的麋鹿的位置已在(8,5)了。

(1)分别标出这只麋鹿两次所在的位置。

(2)如果图中每格的距离代表15千米,这只麋鹿每小时大约跑多少千米?11.下面是某校教学大楼的平面图,以层数为行,每层的教室为列,每一层为一个年级的5个班级。

(1)用数对表示二年级各班的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验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验

第二单元:光1()()和()是影子产生的条件,且()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月亮就不是光源。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的一面;物体影子的大小与()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有关。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投影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投影仪等很多地方用到了投影画,可以说这是一种简单形象的标志。

另外在我们的工业生产和设计中也大量地采用了投影制图。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呢?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

早上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西偏南。

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

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

至于影子的长短,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中午12点,可能并不是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

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各地的经度不一样,昼夜到来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正午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古人利用影子计时,是因为影子每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3、光是()传播的。

每秒()。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 1.5亿千米。

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正对最前面卡纸上的小孔把光射进去,光线能够前进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而教科书中右图,因为不是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射进第一个小孔,就被挡住,所以光屏上没有()。

实验结果明显地说明()可以用直管和弯管对比的方法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如果用直管,光从这头射进去,就会从另一头射出来,我们的眼睛在另一头能看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一、选择题1. 物质的颜色属于下列哪种性质?- A. 哪种形状- B. 哪种变化- C. 哪种性质- D. 哪种状态2. 水加热后会变成水蒸气,这是水的哪种变化?- A. 凝固- B. 溶解- C. 蒸发- D. 化学变化3. 燃木棍的变化是属于哪一类变化?-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二、填空题1. _______ 是水在 100℃时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2. 一个物质的颜色是它的________。

3. 糖溶解在水中属于 ________ 变化。

三、简答题1. 简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关系。

2. 举例说明物质的不可压缩性。

第二单元:能量与变化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能量的表现形式?- A. 光- B. 热- C. 风- D. 声2. 将水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后,感觉水的温度变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 A. 太阳提供了热能- B. 水变成了蒸汽- C. 水子变成了冰块- D. 水分子发生了转化3. 风能属于下列哪种能量?- A. 动能- B. 热能二、填空题1. 摇动一根木棍,是将手的________转化为木棍的_____。

2. __________表明物体能够产生一个物体运动的能力。

三、简答题1. 解释一下能量转化的概念。

2. 举例说明动能的来源和转化过程。

总结本次测试共涵盖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测试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能量与变化的相关知识。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完成测试题目,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

祝各位同学取得好成绩!。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模拟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模拟考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B. 水的密度比空气小C. 水的密度与空气相同D. 水的密度无法与空气比较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B. 植物通过叶吸收水分C. 植物通过茎吸收水分D. 植物通过花吸收水分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B.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慢C. 光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相同D. 光的传播速度无法与声音比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的密度是______,空气的密度是______。

2. 植物通过______吸收水分。

3. 光的传播速度是______,声音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水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2. 请简述植物如何通过根吸收水分。

3. 请简述光和声音的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水、空气、密度计。

实验步骤: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

2.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如何通过根吸收水分。

实验材料:植物、土壤、水。

实验步骤: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

3. 实验目的:探究光和声音的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光源、声音源、计时器。

实验步骤: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

您可以根据这个大纲来创建完整的试卷和答案解析。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选择题答案:1. B2. A3. A填空题答案:1. 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空气的密度是0.00129克/立方厘米。

2.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

3. 光的传播速度是299,792,458米/秒,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简答题答案:1. 水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2.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

3.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光 1( )
( )和( )是影子产生的条件,且( )要在光源和屏之
间。

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
的蜡烛、月亮就不是光源。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
)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物体影子的大小与( )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 )有关。


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

投影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呢?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投影仪等
很多地方用到了投影画,可以说这是一种简单形象的标志。

另外在我们
的工业生产和设计中也大量地采用了投影制图。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 )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
太阳的方向( )。

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
)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 )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最( )。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
间。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是怎样变化的呢?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
变化。

早上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西偏南。

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
北。

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

至于影子的长短,清晨和傍
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中午12
点,可能并不是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

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各
地的经度不一样,昼夜到来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正午的时间也会有所
不同。

古人利用影子计时,是因为影子每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3、光是( )传播的。

每秒( )。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
亿千米。

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正对最前面卡纸上的小孔把光射进去,光线
能够前进到最后的屏上,形成一个明亮的( );而教科书中右图,
因为不是所有的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射进第一个小孔,就被挡
住,所以光屏上没有( )。

实验结果明显地说明(
) 可以用直管和弯管
对比的方法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如果用直管,光从这头射进去,就会
从另一头射出来,我们的眼睛在另一头能看见( )。

如果用的是
弯管,光从这头射进去,就( )从另一头射出来,我们的眼睛在另
一头就( )看见光亮。

这证明了光是直线传播的。

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
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
物体的影子。

4、光碰到镜面会( ),被反射回
去,形成( )现象。

反射光也是( )传播的。

( )能
看到车窗外的情景,因为它是一种凸面镜,也叫凸镜(和凸透镜不
同)。

可使驾驶员从镜中观察车后侧较大范围的空间,保证行车安全。

有五官科医生用的( )是一种凹镜,它能把灯泡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到
病人的耳中,使医生能看清楚耳道中的情况。

照明装灯
罩、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都是因为( )的原因。

灯罩可以把
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 ) 科学家利用激光测
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用到了( ),反光有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不
便和危害,目前很多建筑广泛使用玻璃幕墙就给人们带来了光的污染。

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

光污染正在威胁着人
们的健康。

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 )太阳给我
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 )。

( )是地球最大的光
源和热源。

对于同一种热光源,光强温度就( ),光弱温度就( ) 凹面镜是球面镜的一种,又叫凹镜。

它能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

我国古代就发现了凹镜的这个特点,把它作为取火的工具。

( )
也能会聚光线,太阳灶利用了( )原理。

普里斯特列是18世纪( )著名化学家,1774年,他得到了一个大型
( ) (当时叫火镜),开始研究某些物质在凸透镜聚光产生的高
温下放出的各种气体,从而发现了( ) 6、太阳是地球
最大的( )和( )。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 )色
物体比( )色物体吸热快,平整无褶皱的黑色蜡光纸因为反光较强,
吸收光的能力就弱,而黑色无光纸相对反光较弱,吸收光的能力就较
强,所以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反光能力强,吸收光
的能力就弱。

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 )比
( )吸热快,因为阳光直射物体时,物体得到的光比较( ),而
斜射时,物体得到的光比较( )。

选浅色衣服是因为反光强,吸收的
热较少。

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

7、( )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 )( )( )的优
点。

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
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基本结构由太阳能集热器、绝热贮水箱、连接
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组成。

工作原理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
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

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
热水器接收太阳能量并转换为热能的核心部件和技术关键。

太阳能热水
器一般倾斜的角度和当地纬度一致。

我们设计方案的塑料瓶、盒子既
是集热器又是保温箱。

用塑料瓶装水,容易让阳光射进去,减少热量外流,起到升温和保温的双重作用。

盒子里面涂黑色,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盒子内瓶子的背面贴锡纸是为了加强反射,让透过瓶子的阳光反射回瓶子,减少热量外流。

盒子的盖用塑料薄膜,也和塑料瓶一样,减少了盒内的热量向外辐射。

瓶子周围用泡沫塑料,是为了保温。

装塑料瓶的盒子支起来,可以改变角度,以保持使阳光直射。

8、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检验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的标准:能够装水200毫升;能够尽可能地在15分钟内,使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上去。

要求每5分钟测一次水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