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线方法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题库_第四部分 二次回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题库_第四部分 二次回路

第三部分二次回路4.1选择题①1.二次回路中对于某些特定的主要回路通常给予专用的标号组。

以下为跳闸回路中红灯回路编号的是(A)。

、A.35 B.105 C.1012.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测定,一般情况下用(B)V绝缘电阻表进行。

A.500 B.1000 C.25003.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在绝缘电阻表(c)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

A.转速上升时的某一时刻B.达到50%额定转速,待指针稳定后C.达到额定转速,待指针稳定后4.某保护装置的出口回路如图4.1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出口中间继电器CKJ的直流电阻为10kΩ,信号继电器的参数如下表所示,如要保证信号继电器的灵敏度大于1.5;信号继电器压降小于10%,可选用(B)号信号继电器。

5.在操作箱中,关于断路器位置继电器线圈正确的接法是(B)。

A.TWJ在跳闸回路中,:HWJ在合闸回路中B.TWJ在合闸回路中,HWJ在跳闸回路中C.TWJ、HWJ均在跳闸回路中D.TWJ、HWJ均在合闸回路中6.断路器的控制电源最为重要,一旦失去电源,断路器无法操作,因此断路器控制电源消失时应发出(C)。

A.音响信号 B.光字牌信号C.音响和光字牌信号7.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和信号回路,红灯亮表示(C)。

A.断路器在跳闸状态,并表示其跳闸回路完好B.断路器在合闸状态,并表示其合闸回路完好C.断路器在合闸状态,并表示其跳闸回路完好8.音响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和信号回路,断路器自动合闸时(B)。

A.控制开关手柄在合闸位置,指示灯发平光B.控制开关手柄在跳闸位置,指示灯发闪光C.控制开关手柄在合闸位置,指示灯发闪光9.预告信号装置在电力系统发生不正常运行状态时,(A)。

A.警铃响,光字牌亮 B.蜂鸣器响,光字牌亮C.警笛响,光字牌亮10.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时,应通过(B)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处理。

A.音响信号 B.音响信号和光字牌信号 C.光字牌信号11.用于微机监控的信号触点应为(B)触点。

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

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

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杨振国提要:分析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越级跳闸的原因,指出现场接线常出现的错误,介绍如何分析电路及正确接线的方法。

关键词:变压器差动保护 CT二次接线新安装的变压器投入运行后,往往在低压侧主母线出现短路时,或输电线路故障时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越级跳闸事故。

究其原因,大多是差动保护CT二次回路接线错误。

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是按比较其各侧电流的大小和相位而构成的一种保护。

正常运行及外部短路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应等于零。

但实际上由于变压器的励磁漏流,接线方式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继电器中有不平衡电流流过;而在保护范围内短路时,差动回路电流应为各侧电流的算术和,从而使差动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根据差动保护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在设计和保护定值计算中对差动的回路中产生不平衡电流的五个因素进行补偿。

其中之一便是对其接线组别的补偿。

若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Y/d-11(以35/10KV双绕组变压器为例)。

这样,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之间就存在着30Ο的相位差,若不采取补偿措施,将会在差动回路中产生不平衡电流。

为此,我们通常采用将变压器高压侧CT二次绕组接成Δ型,将低压侧CT二次绕组接成Y型来进行相应补偿。

这样,在现场接线中,便存在CT 二次绕组Δ型本身如何接线及与Y型接线相对应的极性问题。

这个问题稍不注意便会出现接线错误。

怎样做到正确接线呢?先来分析一下几种可能的接线方式:图1方式。

图中i A、i B、i C压器高压CTi a、i b、i b二次绕组三相电流。

下面对图1均从其两侧CT入,L2流出。

i AYiii C i B(a)i a(i/a) i/c图1i b(i/b) i/bi c(i/C) i/a(c) (d)图2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先画出i A、i B、i C相量与如图2(a)。

文档大全根据图1可得:i/A=i A-i Bi/B=i B-i Ci/C=i C-i A作出i/A、i/B、i/C相量如图2(b)。

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分析

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分析

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分析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主要保护,它的工作情况的好坏对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关系极大。

要想使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或在变压器外部故障时,差动保护可靠不动,就要设法使变压器的电源侧和负荷侧的CT二次线电流相位相差,及电流产生的动作安匝相等。

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在变压器内部正常时就不会动作。

为使变压器电源侧和负荷侧CT二次电流相位差,现介绍以下几种接线方式:第一种接线方式:以我县110kV变电站1#主变为例。

它的容量为2万千伏安。

接线组别为丫O/丫O/A—12—11。

ll 0kV侧为电源侧,压侧和低压侧为负荷侧,其接线图如下所示因为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丫o/丫O/A—12—11其低压测线电流Ia、Ib、Ic分别超前高压侧线电流高压侧CT二次相电流在减极性时与一次电流同相位。

要想使变压器电源侧和负荷侧CT二次线电流相位相差。

就设法使变压器低压侧的CT二次线电流落后于相电流,这样低压侧CT的连接顺序是a相的头连C相的尾;b相的头连a相第二种接线方式:我们把CT的接线组别同样用钟表的12个钟头来表示,那么第一种接线方式,高压侧的CT为6点接线,中压侧为12点接线.低压侧为1点接线。

第二种接线方式就是把高压侧的CT接成12点,中压侧接成6点.低压侧接成7点。

第三种接线方式:把高压侧的CT二次接成11点,中压倒为5点,低压侧接成6点。

第四种接线方式,把高压侧的CT二次接成5点,中压侧为11点,低压侧为12点。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接线方式有四种,选CT变比时每侧就有两种;一种是星型接线,一种是三角型接线。

如果用第一种接线方式接,对三卷变压器来说,高中低三侧CT中有两侧的CT接成星型,只有一侧接成三角型。

接线较为简单。

在特定条件下,采用此种接线方式能解决差流回路中无法解决的不平衡电流。

当然无论采用那种接线方式,效果都一样,但因各地区的技术水平不一,为使差动保护不致因CT接线错误造成保护跨动,最好选其中一种接线做为典设。

变压器接线组别

变压器接线组别
原,副绕组中的电流同相位,副边对应相的根电压Ua与流过该绕组中的电流Ia同相位。即可判断此接线为Y/Y-12接线组。 变压器差动保护在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流入差回路的电流为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的和。可将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行成两个三相电源向三相负载——三块差动继电器供电。若两个电源的电流相位相反,则流入负载的电流相量和为零。接线如图3所示时,变压器高压侧的电流互感器LH接成Y/Y-12,低压倒电流互感器LH接成Y/Y-6。则两侧电流互感器同名相二次测电流IA2与Ia2相位相反。如图4所示。流入差回路的电流为互感器同名相二次电流的和。若变压器的变比分。等于两侧电流互感器变比nB=nLH=WLH’/WLH,则流入差回路的电流为零,即IA2十Ia2=0。 Y/Δ一11接线的变压器,由于变压器原边电流IA落后于副边电流Ia30?,即使两侧电流互感器流入差回路的电流数值相等,在差回路中仍有一个不平衡电流Ibp=2I2sin30?/2。消除此不平衡电流的方法是将变压器Y接侧的电流互感器LH的二次侧接成Δ,使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流入差回路的电流移相。为使两侧互感器二次侧流入差回路的电流相位相反,在Y/Δ一11接线的变压器Δ侧的电流互感器LH’若按成Y/Y-12,则变压器Y接线的电流互感器LH需接成Y/Δ一5。如图5所示,电流互感器LH流入差回路的电流IA2=IB2’一IA2’,不考虑互感器角误差的情况下,IB2’与IB同相位,IA2’与IA同相应,(IB一IA)的相量指向5点,为Y/Δ一5接线,其相量图见图6(a).电流互感器LH’流入差回路的电流Ia2与Ia同相位,指向11点,故Ia2与IA2反相,若其值相等,则流入差回路的电流为零,其相量图见图6,
大容量1800kVA,并规定Yyn0接线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Dyn11接线中,一次绕组的零序电流可以在绕组内环流,反过来可削弱二次绕组的零序磁通,不致使零序磁通造成配变的过热,因此中性线电流几乎可达相线电流值(一般能达到相线电流的80%),规程规定Dyn11接线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40%,所以Dyn11接线能使配变容量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降低了损耗,同容量的配变负载损耗Dyn11接线比Yyn0接线可减少20% 对于供电质量来说,对于Yyn0接线的配变,由于二次零序磁通未被去磁,零序阻抗大,因此零序电压也较大;而Dyn11接线中由于一次零序磁通的去磁,使铁芯中合成零序磁通很小。据实测数据发现,同容量的配变Yyn0接线零序阻抗比Dyn11接线大8~10倍.这样在同样的零序电流下,零序电压前者比后者大8~10倍,从而造成Yyn0接线配变中性点产生较大偏移,相电压不对称程度严重. 当低压母线处发生单相短路时,由于Dyn11接线配变零序阻抗小,因此Dyn11接线要比Yyn0接线单相短路大得多,这样低压总开关过流保护的灵敏度也高得多,对于高压侧,由于Dyn11接线低压单相短路电流对高压侧的穿越电流也大,当高压侧过流继电保护兼作低压单相接地保护时,其灵敏度也比Yyn0接线大. 尽管Dyn11接线有许多优点,但是两种接线组别的配变在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499—2001)中规定都是允许的,两种接线组别的配变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见下表1。 表1 Yyn0和Dyn11接线组别的配变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来源组和二次绕组组合接线形式的一种表示方法; 常见的变压器绕组有二种接法,即“三角形接线”和“星形接线”;在变压器的联接组别中“D表示为三角形接线,“Yn”表示为星形带中性线的接线,Y表示星形,n表示带中性线;“11”表示变压器二次侧的线电压Uab滞后一次侧线电压UAB 330度(或超前30度)。 变压器的联接组别的表示方法是:大写字母表示一次侧(或原边)的接线方式,小写字母表示二次侧(或副边)的接线方式。Y(或y)为星形接线,D(或d)为三角形接线。数字采用时钟表示法,用来表示一、二次侧线电压的相位关系,一次侧线电压相量作为分针,固定指在时钟12点的位置,二次侧的线电压相量作为时针。 “Yn,d11”,其中11就是表示:当一次侧线电压相量作为分针指在时钟12点的位置时,二次侧的线电压相量在时钟的11点位置。也就是,二次侧的线电压Uab滞后一次侧线电压UAB330度(或超前30度)。 变压器二个绕组组合起来就形成了4种接线组别:“Y,y”、“D,y”、“Y,d”和“D,d”。我国只采用“Y,y”和“Y,d”。由于Y连接时还有带中性线和不带中性线两种,不带中性线则不增加任何符号表示,带中性线则在字母Y后面加字母n表示。n表示中性点有引出线。Yn0接线组别,UAB与uab相重合,时、分针都指在12上。“12”在新的接线组别中,就以“0”表示。 (一)变压器接线组别 变压器的极性标注采用减极性标注。减极性标注是将同一铁心柱上的两个绕组在某个瞬间相对高电位点或相对低电位点称为同极性,标以同名端“A”、“a”或“·”.采用减极性标注后,当电流从原绕组“A”流入,副绕组电流则由“a”流出。变压器的接线组别是三相权绕组变压器原,副边对应的线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采用时钟表示法。分针代表原边线电压相量,并且将分外固定指向12上,时针代表对应的副边线电压相量,指向几点即为几点钟接线。 变压器空载运行中,Yyn0接线组别高压侧为“Y”接线,激磁电流为正弦波。由于变压器磁化曲线的非线性,铁芯磁通为平顶波,含有三次谐波成分较大,对于三芯柱铁芯配变,奇次磁通无通路,只有通过空气隙、箱壁、夹紧螺栓形成通路,这样就增加了磁滞及涡流损耗;Dyn11接线中,奇次谐波电流可在高压绕组内环流,这样铁芯中的磁通为正弦波,不会产生前者的损耗。同容量的配变空载损耗Dyn11接线比Yyn0接线可减少10%。 负载运行中,若二次侧负载不对称,各项均有零序电流,其值为中线电流的1/3,零序电流在配变铁芯中产生零序磁通,Yyn0接线的配变高压侧没有零序电流与之去磁,零序磁通在变压器铁芯柱中无通路,只能通过空气隙、箱壁、夹紧螺栓形成回路,产生附加损耗,鉴于此,大容量变压器不宜采用Yyn0接线,最

电流互感器接线方法

电流互感器接线方法

电流互感器接线方法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的装置,它能够将高电流变换成低电流,以便于测量和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法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电流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法应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设备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

输入端通常连接到被测电流回路中,而输出端则连接到测量仪表或控制装置中。

在接线时,需要注意保持电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接触不良或短路等问题。

其次,在选择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法时,需要考虑电流信号的大小和频率范围。

不同的电流互感器适用于不同范围的电流信号测量,因此在接线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流互感器型号和接线方式。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流互感器的额定负荷和负载能力,确保接线不会超出其额定范围。

另外,在实际接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接线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电流互感器通常安装在电路板或设备内部,因此在接线时需要确保连接端子的牢固,避免因接触不良或松动导致测量误差或设备损坏。

同时,还需要注意绝缘处理,避免出现漏电或触电等安全隐患。

最后,在接线方法选择和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电流互感器的使用说明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接线符合安全和准确性要求。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总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法是电流测量和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接线方法能够保证电流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测量误差和设备损坏。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接线,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电流互感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差动保护的基本接线原理

差动保护的基本接线原理

变压器差动保护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用于防御变压器绕组和引出线多相短路故障、大接地电流系统侧绕组和引出线的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及绕组匝间短路故障。

目前国内的微机型差动保护,主要由分相差动元件和涌流判别元件两部分构成。

对于用于大型变压器的差动保护,还有5次谐波制动元件,以防止变压器过激磁时差动保护误动。

为防止在较高的短路电流水平时,由于电流互感器饱和时高次谐波量增加,产生极大的制动力矩而使差动元件据动,故在谐波制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中还设置了差动速断元件,当短路电流达到4~10 倍额定电流时,速断元件快速动作出口。

差动保护的基本接线原理一般地,对于Y/∆接线方式的变压器,定义电流的正方向为自母线流向变压器,其差动保护的接线如下图所示,图3.1.1 差动保护接线图该接线图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由于Y/∆接线方式,导致两侧CT一次电流之间出现一定的相位偏移,所以应对Y侧(或∆侧)CT一次电流进行相位补偿;2)由于I1 、I2 所在侧的电压等级不同,所以二者的有名值不能直接进行运算,二者必须归算到同一电压等级。

一般的处理方法为将I2 归算到I1 侧(通常即高压侧)。

针对以上两点,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将Y 测的CT 做∆接,同时∆侧的CT 做Y 接,实现相位补偿(即保护内部五校正),由此而导致的Y 侧电流放大3倍则结合CT 变比的选择以及CT 的不平衡补偿完成,最后将处理后的电流I1′、I2′引入保护;随着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出现,为了简化现场接线,通常要求变压器各侧CT均按星型接线方式,CT极性端均指向同一方向(如母线侧),然后将各侧的CT二次电流I1、I2直接引入保护,而以上关于相位和CT变比的不平衡补偿则在保护内部通过软件进行补偿。

下面以Y/∆-11接线方式的变压器为例,来简单介绍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内部利用软件进行数字式纵差动保护的相位校正和幅值校正。

电流互感器极性讲解

电流互感器极性讲解

1电流互感器极性定义1.1什么是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首先为什么电流互感器会有极性这样的概念,电流互感器相当于小的变压器,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一次电压/电流经过变比感应出小的二次电压/电流,用于测量、计量、保护等的作用。

•在一次二次线圈只有少量的匝数缠绕,我们可以通过右手螺旋定则判定出二次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但是电流互感器一次二次线圈是多匝数的,而且外部又有绝缘材料的覆盖,所以是不能看出一次和二次电流的走向的和关系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专业的方法去测量确定二次电流和一次电流的方向关系,所以我们把电流互互感器的方向关系称为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1.2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分为几种,叫什么?•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就清楚了互感器的极性概念,那么也就能想到有几种了,对,就是两种,一种一次和二次电流方向是一致的,一种是相反的,叫加极性和减极性。

1.3电流互感器极性的测量。

•上面了解到了极性的概念,那应该怎么测量呢,我想大家应该都想到了最简单和最早期的做法了,是对的,就是那样的,给一次侧通流,然后用电流表去测量二次侧的方向,就能确定一次二次电流的方向关系,后来为了方便,电力测试厂家发明了电流互感器综合测试仪,这个可以比较快、比较方便的测量出极性,但其实原理还是一样的,大家看他是怎么测量的,是给电流互感器一次电缆两端夹上夹子给他通流,然后将二次对应端子接入综合测试仪对应端子,就能测出极性,其实里面就是一个电子回路模拟万用表测出二次电流的方向,然后将结果经过对比打印出来,这样的设备操作非常简单,我相信大家用一次就会使用,很多工程测试人员是不明白其原理的,但是会用,能测出来,这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作为运维人员还是要清楚真正的原理的。

• 2 差动保护中极性的使用2.1差动保护原理•差动保护很多人都知道是两侧的电流做对比来定位故障点是区内还是区外,一些学过保护原理的同事知道差动保护中有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差动电流等于两侧电流相量相加的绝对值,制动电流一般是两侧电流相量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也有用单侧电流最大值的)。

继电保护题库(一级)

继电保护题库(一级)

继电保护人员复习题库(一级)一、填空题(每题1分)1、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体,以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体,将信号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一种通信手段。

光纤通信系统分类,按传输模式分为(单模)和(多模)。

2、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一点接地,并在(配电装置)附近经端子排接地。

但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则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

3、某微机保护定值中的(控制字)KG=847B H,将其转化为二进制为(1000 0100 0111 1011)B。

4、一条线路两端的同一型号微机纵联保护程序版本应(一致)。

5、带方向性的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装置,在新投运或设备回路经较大变动时,必须用(一次电流和工作电压)来检验其电流、电压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6、新建和扩建工程宜选用多次级的电流互感器,优先选用(贯穿或倒置式)电流互感器。

7、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通电试验时,为防止由二次侧向一次侧反充电,除应将二次回路断开外,还应取下电压互感器的(高压熔断器)或断开电压互感器的(一次隔离开关)。

8、《东北电网220千伏—500千伏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规程》中规定:代送线路时,旁路(母联)保护各段定值与被代送线路保护各段定值必须(相同),不允许使用(近似的综合)定值。

9、当发生短路时,正序电压是离故障点越近,电压(越低);负序电压和零序电压是离故障点越近,电压(越高)。

10、按照部颁反措要点的要求,保护跳闸连接片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

11、重合闸的启动方式有(保护)启动和(开关位置不对应)启动两种方式。

12、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所用的电流互感器宜采用(星或Y)形接线,其相位补偿和电流补偿系数由保护软件实现。

13、当正方向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滞后)零序电流约95度;当反方向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超前)零序电流约80度左右。

14、环网中(区外故障)切除后,为防止功率倒向时高频保护误动,都采取了区外转区内时,(延时)开放保护的措施。

继电保护复习题选择题2

继电保护复习题选择题2

370. 调整电力变压器分接头,会在其差动回路中引起不平衡电流的增大,解决方法为(B)。

(A)增大短路线圈的匝数;(B)提高差动保护的整定值(C)减少短路线圈的匝数;(D)不需要对差动保护进行调整。

371. 两只装于同一相,且变比相同、容量相等的套管型电流互感器,在二次绕组串联使用时(C)。

(A)容量和变比都增加一倍;(B)变比增加一倍,容量不变;(C)变比不变,容量增加一倍;(D)变比、容量都不变372. 中间继电器的电流保持线圈在实际回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压降应小于回路额定电压的(A)。

(A)5%;(B)10%;(C)15%;(D)20%。

373.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的正确设置方式是(C)。

(A)每只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必须有一个单独的接地点;(B)所有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均设置在电流互感器端子箱内;(C)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对于多组电流互感器相互有联系的二次回路接地点应设在保护屏上;(D)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分别在端子箱和保护屏接地。

374. 电动机电流保护的电流互感器采用差接法接线,则电流的接线系数为(B)。

(A)1;(B)√3;(C)2;(D)0.5。

375. 选用的消弧回路所用的反向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不宜低于(A)。

(A)1000V;(B)600V;(C)2000V;(D)400V。

376. 在Y,dll接线的变压器低压侧发生两相短时,星形侧的某一相的电流等于其他两相短路电流的(B)。

(A)√3倍;(B)2倍;(C)1/2;(D)1/3。

377. 高频闭锁零序保护,保护停信需带一短延,这是为了(C)。

(A)防止外部故障时因暂态过程而误动;(B)防止外部故障时因功率倒向而误动;(C)与远方起动相配合,等待对端闭锁信号的到来,防止区外故障时误动;(D)防止区内故障时拒动。

378. 输电线路潮流为送有功、受无功,以UA为基础,此时负荷电流IA应在(B)。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四象限。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两点接地导致主变跳闸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两点接地导致主变跳闸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两点接地导致主变跳闸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有且只有一个接地点,当发生两点接地时,会引起保护装置告警或误动,影响电网设备正常运行。

本文针对某750千伏变电站主变保护因电流回路两点接地而误动作的案例,分析了故障波形和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整改措施。

关键词:电流回路;两点接地;变压器跳闸;防范措施1 设备运行方式站内有两台容量为1500MVA的自耦变压器,其接线方式为Yd11。

2号主变高压侧通过7532、7530断路器接入750千伏3/2接线系统;中压侧2202断路器运行于220千伏Ⅱ母;低压侧6602断路器运行于66千伏Ⅱ母。

750千伏2号主变保护采用双套配置,其中A套保护装置为北京四方公司生产的CSC326CE主变保护装置,B套保护装置为南瑞继保公司生产的PCS978GCD主变保护装置。

两套保护均配置有差动保护和后备保护。

2 事故原因查找及处理过程某日04时36分57秒,站内后台监控机频发“2号主变保护B屏PCS978装置异常”“2号主变保护B屏PCS978分差差流异常”动作、复归信号。

驻站人员检查发现主变B套保护中压侧电流A相0.02A、B相0.05A、C相0.05A,零序电流0.05A。

不久,监控后台报“2号主变保护B屏PCS978中压侧CT异常”,就地测量中压侧零序电流达到0.06A左右,较之前有所增大。

05时46分左右,监控后台报“2号主变保护B屏PCS978总启动”“2号主变B套保护中压侧零序过流II段动作”,主变三侧断路器ABC三相跳闸。

事故发生后,专业人员立即开展调查分析。

对于主变保护范围内的一次、二次设备进行检查。

2.1一次设备检查现场查看7532、7530、2202、6602断路器机械分合指示均处于分位,2号主变各侧电流互感器无异味,瓷套无破损、裂纹及放电痕迹,主变油位、油色正常,无渗漏油、无过热等现象,主变中压侧电压互感器外观正常,可基本排除一次设备故障的情况。

变压器差动保护定值计算

变压器差动保护定值计算

变压器差动保护定值计算1、 额定电流计算:高压侧 3U SI = 低压侧 3U SI =2、电流互感器二次连接臂电流:高压侧 I 1=变比低压高压侧电流CT /In 低压侧 I 2=变比低压低压侧电流CT /In In=5A3、二次谐波电流基波值×第二拐点×二次谐波比率×启动比4、比例差动最小起动电流I= In ×50%×K5、差动动作电流高压 31⨯⨯=倍数变比CT I I 低压倍数变比⨯CT I I 2 6、例:变压器容量S=20000KVA 电压35KV/10.5KV 接线组别Dyn11 35KV 侧CT 500/5 10.5KV 侧CT2000/5基波2A 二次谐波比率12%计算:变压器高低压侧额定电流、变比校正系数、二次谐波电流、 差动启动电流、差动动作电流。

解: 高压侧额定电流 I e =20000÷(35×1.732)=329.9A低压侧额定电流 I e =20000÷(10.5×1.732)=1099.7A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高压侧 I e=329.9÷100=3.299A低压侧 I e=1099.7÷400=2.749A电流互感器二次连接臂电流:I1=329.9/100÷5=0.66AI2=1099.7/400÷5=0.55A差动启动电流高压侧 I1=5×0.5×0.66=1.65A低压侧 I2=5×0.5×0.55=1.38A差动动作电流高压侧 I动= I e1×10×1=32.99A低压侧 I动= I e2×10×1=27.49AD时K取3;Y时K取1二次谐波电流I谐= 2×3×12%×50%=0.36A7、变压器过流保护定值计算I过=(S÷U÷3)×K1÷K2÷CT变比 K1灵敏度系数取1.2K1继电器返回系数取0.85 例:变压器S=2000KVA 电压U=10.5KV CT变比 150/5 求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定值解:I过=(2000÷10.5÷1.732)×1.2÷0.85÷30=5.17A 取6A。

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要点

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要点

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杨振国提要:分析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越级跳闸的原因,指出现场接线常出现的错误,介绍如何分析电路及正确接线的方法。

关键词: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接线新安装的变压器投入运行后,往往在低压侧主母线出现短路时,或输电线路故障时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越级跳闸事故。

究其原因,大多是差动保护CT二次回路接线错误。

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是按比较其各侧电流的大小和相位而构成的一种保护。

正常运行及外部短路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应等于零。

但实际上由于变压器的励磁漏流,接线方式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继电器中有不平衡电流流过;而在保护范围内短路时,差动回路电流应为各侧电流的算术和,从而使差动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根据差动保护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在设计和保护定值计算中对差动的回路中产生不平衡电流的五个因素进行补偿。

其中之一便是对其接线组别的补偿。

若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Y/d-11(以35/10KV双绕组变压器为例)。

这样,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之间就存在着30Ο的相位差,若不采取补偿措施,将会在差动回路中产生不平衡电流。

为此,我们通常采用将变压器高压侧CT二次绕组接成Δ型,将低压侧CT二次绕组接成Y 型来进行相应补偿。

这样,在现场接线中,便存在CT 二次绕组Δ型本身如何接线及与Y 型接线相对应的极性问题。

这个问题稍不注意便会出现接线错误。

怎样做到正确接线呢?先来分析一下几种可能的接线方式:图1方式。

图中i A、i B、i C压器高压CTi a、i b、i b二次绕组三相电流。

下面对图1均从其两侧CT入,L2流出。

i Ai C i B(a)i a(i/a) i/c图1i b(i/b) i/bi c(i/C) i/a(c) (d)图2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先画出i A、i B、i C相量与如图2(a)。

12根据图1可得:i /A =i A -i Bi /B =i B -i Ci /C =i C -i A作出i /A 、i /B 、i /C 相量如图2(b )。

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

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

第四节 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1.概述通常的差动保护用在N Y ,d 接线的三项变压器,当N Y 侧单相接地短路时灵敏度不高,故提出零序差动保护方案。

单相式超高压大型变压器绕组的短路类型主要是绕组对铁芯(即地)地绝缘损坏,即单相接地短路,相间短路(指箱内故障)可能性极小,因此认真对待变压器绕组地单相短路故障保护,十分必要。

2.原理2.1 普通变压器的零序差动保护先看图1(a)所示N Y ,d 变压器,N Y 侧电源断开,该侧发生金属性单相接地短路,短路点距中性点的长度占全绕组总长的%α,电流Y I 和∆I 如图所示,变压器的电抗为0.10,∆侧接于无穷大电源。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为常规方式(即变压器Y 接,互感器二次侧∆接;变压器∆接,互感器二次侧Y 接)。

输入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流是∆I ,当短路点靠近中性点时,即0→α,电流0→∆I ,注意到∆I 中只有正、负序分量,不包含零序分量,所以∆I 总是小于Y I ,使通常的差动保护灵敏度不高且有动作死区。

再看图1(b)的两侧电源N Y ,d 变压器,单相接地短路将Y 绕组分为两部分(1W 和2W ),各自流过电流1Y I 和2Y I ,如果有1Y I 1W >2Y I 2W ,则∆I 的正向将如图所示,这时1Y I 和∆I 将呈现穿越特性,通常的差动保护灵敏度低,或者根本不动作。

对于上述单相短路灵敏度低的问题,如果在N Y 侧三相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成零序滤过器方式,再与中性点互感器二次组成差动接线,就构成了变压器的接地零序差动保护。

这种零序差动保护,无论图1(a)或(b),都能反应全部短路电流Y I (=1Y I 和2Y I ),灵敏度大大提高。

2.2 自耦变压器的零序差动保护按照相间短路差动保护互感器二次侧接线惯例,自耦变压器高中压侧电流互感器二次必为∆接线,差动继电器中不流过零序电流,所以这种差动保护对接地短路的灵敏度低,而对中高压侧中性点均直接接地的自耦变压器,单相接地是其主要故障形式之一,加装零序差动保护将提高自耦变压器内部接地短路的灵敏度。

变压器差动保护调试方法

变压器差动保护调试方法

变压器差动保护调试方法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的相位校正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采用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进行相位补偿。

具体做法是将变压器星形侧的电流互感器接成三角形,将变压器三角形侧的电流互感器接成星形。

这样做可以消除不平衡电流,使得差回路中的电流相位一致。

第二种方法是采用保护内部算法进行相位补偿。

当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二次均采用星型接线时,其二次电流直接接入保护装置,从而简化了TA二次接线,增加了电流回路的可靠性。

但是在变压器为Y/△-11连接时,高、低两侧TA二次电流之间将存在30°的角度差。

为了消除这种角度差,保护软件通过算法进行调整,使得差动回路两侧电流之间的相位一致。

常见的校正方法包括Y→△变化调整差流平衡等。

本文介绍了RCS-978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相位校正方法和差动电流计算公式。

对于三绕组变压器采用Y/Y/△-11接线方式,Y侧的相位校正方法都是相同的。

通过软件校正后,差动回路两侧电流之间的相位一致。

差动电流的计算方法为校正后的低压侧二次电流乘以高压侧平衡系数加上校正后的高压侧二次电流。

在微机变压器保护试验中,可以通过加补偿电流的方式进行单相测试,或者改变平衡系数和接线方式,用三圈变外转角方式测试。

以Y/Y/D-11接线变压器A相比例制动特性扫描为例,相关保护参数定值为差动速断值5A、差动电流1A、比例制动拐点3A、比例制动斜率0.5、高、中、低压侧额定电流分别为1A、1A、1.5A。

相关保护设置为差流=│I1+I2+I3│,制动电流={│I1│,│I2│,│I3│}。

三相测试仪:在保护控制字为0000内转角方式时,采用三相测试仪进行测试,同时对三侧进行测试。

测试对象选择3圈变,采用Y/Y/D-11接线方式,CT外转角。

电流接线方法为:测试仪Ia→高压侧(Y侧),电流从A相极性端进入,非极性端流出;测试仪Ic→中压侧(Y侧),电流从A相极性端进入,非极性端流出;测试仪Ib→低压侧(D侧),电流从A相极性端进入,非极性端流出后进入C相非极性端,由C相极性端流回测试仪。

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线方法

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线方法

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线方法作者:曹阳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9期[摘要]变压器的差动保护主要是对主变压器绕组内部以及它所引出的线路之间所存在的短路故障进行保护的一种处理措施。

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得这个保护的内容得到实现,电力变压器的两侧都会有电流互感器的装设。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可以对变压器高低两侧的电流大小和相位来进行比较,从而来确定内部是否有故障,或者说是外部存在故障。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接线方法进行有效的探讨,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对故障的问题进行解决。

本文主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线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重点探讨和分析同极性和异极性这样的两种接线方式。

[关键词]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线方法中图分类号:TM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103-01在电力系统当中,如果在容量比较大的电力变压器上装有差动保护装置,就可以更好地对变压器绕组的相同短路故障进行保护,同时也能够对闸间短路故障等内部的故障进行保护。

除了对这两类故障进行保护之外,对于套管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故障以及接地的故障也可以进行保护。

变压器差动保护是电压器的主要保护,在这个保护装置当中,电流回路的接线正确性,对于保护装置能否投入和可靠的动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压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应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差动保护所起到的作用也会更加关键。

因此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线方法进行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当前对于变压器的差动保护来说,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环流法,通过这种方法所形成的商圈变压器在差动保护上,会呈现出变压器高低压两侧差动电流互感器的特点。

在一次侧的正极性端子中,它们都放在靠近母线的这一侧。

对于二次侧来说,它的同极性端的子室也是相互连接的,是按照环流的原则来进行串联,而整个差动的线圈则接在差流的回路上。

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

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

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变压器的差动保护,主要用来保护变压器内部以及引出线和绝缘套管的相间短路,并且也可用来保护变压器的匝间短路,保护区在变压器两侧所装电流互感器之间。

但是,在现场多次出现在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以外发生短路时,差动保护误动作,导致事故范围扩大,影响正常供电。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一、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错误(一)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图1-101 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图1-101是工程上常用的一种接线方式。

图中I A、I B、I c及I a、I b、I c分别为变压器高压测及低压侧电流互感器三次绕组三相电流。

对图l-101进行相量分析如下:现假定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均从其两侧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子兀流入,T1流入。

T2流出。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先画出I A、I B、I c相量如图1-102(a)所示.根据图1-101可得:I A1=I A-I B;I`B=I B-I C;I`C=I C-I A.再作出I`A、I`B、I`C相量,如图l-102(b)所示。

由图1-102(a)和图1-102(b)可以看出I`A、I`B、I`C分别当变压器组别为YN,dll时,变压器低压侧电流相图1-101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位将超前高压侧电流相位30°,可作出c相量如图l-102(C)所示。

由图1-101可知,I a= I a`、I b= I b`、I c= I C `,故图 l-102(C)同样也适用于 I a`、I b`和I C `。

在上面的分析中,是假定一次电流均从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的T1流人、T2流出。

如果变压器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是从T1流入、T2流出,而低压侧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从T2流入、T1流出。

那么图1-101中的I a(I a`)、I b(I`b)、I c(I `c)将与图l-102(c)中的相应相量反相。

如图1--102(d)所示。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规范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规范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规范电压互感器:1、独立的、与其它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电的联系的二次回路中性线,应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包括重合闸和检同期装置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

2、公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许在控制室内有一点接地。

3、用于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的发电机中性点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接地点应设在接地保护柜内。

4、线路电压抽取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及高压电容器组的放电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在开关场一点接地。

5、所有PT的中性点均引至中控室中的某一保护柜内全站一点接地。

电流互感器:1、公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二次回路只允许、且必须在相关保护屏内一点接地。

接地点设在直接连接的保护屏端子排外侧端子。

【释义】公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情况包括:差动保护、各种双断路器主接线的保护直接进行物理并接的电流和回路。

2、独立的、与其它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电的联系的二次回路应在开关场一点接地。

【释义】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在开关场接地更适宜,当一次绕组击穿时,接地线最短,限制高电压传入二次回路最有效。

3、开口三角不设置熔断器,用于励磁的电压互感器不用熔断器。

接地要求规范:1.电压互感器N相用4mm2的双色线接至接地母排上,并在接地线两侧悬挂“全站TV N600唯一接地点,不得拆除”的标示牌。

2.开关场的端子箱内应设置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裸铜排,并使用截面不少于100 mm2 的铜缆与电缆沟道内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3.装设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地面下宜用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直接连接构成等电位接地母线。

接地母线应首末可靠连接成环网,并用截面不小于50mm2、不少于4 根铜排与厂、站的接地网直接连接。

4.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

屏柜上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

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排与地面下的等电位接地母线相连。

变电站典型二次回路图解

变电站典型二次回路图解

《变电站典型二次回路图解》二次接线与继电保护作为两个专业分开。

虽然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教学上应该予以更大程度的独立化,进行二次接线的学习,或者说尽快的学会看二次图纸,不涉及较深的继电保护原理。

在微机保护时代,一般技术人员已经很少参与保护装置的研发工作,所以,对于微机保护在继电保护原理方面的工作方式,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不需要进行太深入的学习。

很多知识点,我们只要简单的了解或者记住结论就可以了。

“二次回路复杂吗?难学吗?”事实上,我认为,只要你明白一个“干电池、开关、灯泡”组成的照明回路是如何工作的,那么你就算是入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针对二次回路分析的文章有很多,从各个方面对绘图、识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实事求是的讲,作为入门的一种学习途径,我认为大家恰恰忽略了最为简单的方法:从纯粹电路学的角度来看二次回路。

二次回路是什么?它的本质就是一个两端电压为220V 的直流回路罢了。

从电路学的角度来看二次回路,也正符合了我最初“尽量抛开继电保护原理”学习二次回路的思路。

第一章微机型二次设备的工作方式一般来说,我们将变电站内所有的微机型二次设备统称为“微机保护”,实际上这个叫法是很不确切的。

从功能上讲,我们可以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型二次设备设备分为微机保护、微机测控、操作箱(目前一般与微机保护整合为一台装置内,以往多为独立装置)、自动装置、远动设备等。

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二次回路的分析更加详细,易于理解。

现简单介绍一下各类设备的主要功能:微机保护采集电流量、电压量及相关状态量数据,按照不同的算法实现对电力设备的保护功能,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判断并发出针对断路器的相应操作指令。

微机测控的主要功能是测量及控制,可以采集电流量、电压量及状态量并能发出针对断路器及其它电动机构的操作指令,取代的是常规变电站中的测量仪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就地及远传信号系统和控制回路。

操作箱用于执行各种针对断路器的操作指令,这类指令分为合闸、分闸、闭锁三种,可能来自多个方面,例如本间隔微机保护、微机测控、强电手操装置、外部微机保护、自动装置、本间隔断路器机构等。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一、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互感器是将交流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可供测量、保护等二次设备使用的二次侧电流的变流设备,还可以使二次设备与一次高压隔离,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电流互感器是单相的,一次侧流过电力系统的一次电流,二次侧接负载ZL(表计、继电器线圈等),一般二次侧额定电流为5A 或1A 。

1.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和相量图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都是两个端子引出,如图8-l 所示,绕组L1-L2为一次绕组,绕组K1-K2为二次绕组。

在使用电流互感器时,需要考虑绕组的极性。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极性通常采用减极性原则标注,即当一次和二次电流同时从互感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同极性端子流入时,它们在铁芯中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

在图8-1中,L1与K1是同极性端子,同样L2与K2也是同极性端子。

同极性端子还可以用“*”、“·”等符号标注。

电流互感器采用减极性原则标注时,当一次电流从L1(或L2)流人互感器一次绕组时,二次感应电流的规定正方向从K1(或K2)流出互感器二次绕组(这也是二次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8-2(a )所示。

如果忽略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其铁芯中合成磁通为:02211=-N I N I (8-1)则 TA n I N N I I 11211/ == (8-2)式中21I 、I ——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二次电流;21、N N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匝数、二次绕组匝数;TA n ——电流互感器变化。

可见,此时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二次电流相位相同,如图8-2(b)所示。

2.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指电流互感器二次数绕组与电流元件线圈之间的线接方式。

常用的接线方式有三相完全星形接线、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两相电流差接线方式等。

例如用于电流保护的常用接线方式如图8-3所示。

图8-3(a)三相完全星形接线,三相都装有电流互感器以及相应的电流元件,能够反应三相的电流,正常情况下中性线电流为0=++=c b a n I I I I ;图8-3(b )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只有两相(一般是A 、C 相)装有电流互感器以及相应的电流元件,只能反应两相的电流,正常情况下中性线电流为b c a n I I I I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