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教学计划
中大计算机课程安排
中大计算机课程安排导言:计算机课程是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机会。
本文将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介绍中大计算机课程的安排。
一、课程设置中大计算机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
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方面的课程。
每个学期学生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中大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结构、算法、网络等方面的知识;2. 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常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与开发;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开发;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协议。
2. 编程语言课程:包括C语言、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的学习。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和算法,培养良好的编程思维和习惯。
3.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包括线性表、树、图等数据结构和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基本算法的学习。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 计算机网络课程: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数据库系统课程:包括数据库设计、SQL语言、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中山大学MPA《公共政策分析》教学计划
中山大学MPA《公共政策分析》教学计划教学对象:MPA 2010级主讲教师:周超博士教授联系方式:E-mail:lpszc@一、课程简介公共政策分析(Public Policy Analysis),是20世纪50年以后逐渐从政治学和行政学中分离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令人瞩目的新兴学科。
它是以公共政策的性质、原因和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不同的政策环境中,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政策制定、执行和估过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它的出现被誉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场“科学革命”。
在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中,由于公共政策分析关注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分析、政策目标(价值)确立的客观性研究、政策对社会稀缺资源分配的合理性的探讨,在政府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政策的效益、效率和公平的提高,因此,越来越受到学术界、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决策民主化、决策科学化” 问题的提出,才逐步从西方引进这门学科。
目前,随着我国MPA教育的开展,公共政策分析作为核心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二、教学与培养目标面对日益变化、复杂和竞争的公共环境,公共管理者的未来职业生涯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对于许多立志未来在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NGO)或非营利组织成就一凡事业的MPA学员来说,灵活地运用各种公共政策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工具,培养娴熟的分析、倡导和管理协调能力,是今后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公共环境中获得事业成功的基础。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和培养目标是在系统地介绍当代西方公共政策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框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培训MPA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
分析能力(Analysis Competence):you must be skilled analysts.Public policies represent a series of choices, which must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effective empirical,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analyses. Equally,existing policies must be assess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iveness; this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skillful application of sophisticated analytical tools.Analysis is an essential underpinning of good governance.∙倡导能力(Advocacy Competence ):effective public servants must also be advocates. They must be able to articulate a vision, and build political consensus around that vision.∙管理协调能力(Management & Coordinate Competence):You, public servants, must be highly competent managers. Human organizations, wherever they are found, are complex and resource-intensive.These resources are precious, and must be used wisely and strategically.三、教学形式与方法根据课程设定的教学与培养目标,课堂教学将采用教师讲授(Lecture)、研讨会(Seminar)、案例分析(Case Study)和角色扮演(Role Play)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突出培训学生分析、倡导和协调三种核心领导能力。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院数字化、医疗仪器研制与开发,生物信息处理、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素质生物医学工程专门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2.较系统的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数毕业总学分200学分,其中:必修课:151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46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56学分,专业必修课25学分,专业实习24学分),占75.5%,课内总学时数为2460学时;专业限定选修课:25学分,占12.5%,课内总学时数为432学时;素质选修课:24学分,占12%,课内总学时数为448学时。
五、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24周共计24学分,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
六、学位授予按照我校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200学分,通过毕业设计考核,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经我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中山大学上课时间表
第七节
13:30-14:15
第八节
14:25-15:10
第九节
15:20-16:05
第十节
16:15-17:00
第十一节
17:10-17:55
第十二节
18:05-18:50
第十三节
19:00-19:45
第十四节
19:55-20:40
第十五节
20:50-21:35
教室熄灯
22:30
12:50--13:30 13:40--14:20
第8~9节课
14:30--15:10 15:15--15:55
第10~11节课
16:10--16:50 16:55--17:35
第12节课
18:45--19:25
第13~14节课
19:30--20:10 20:15--20:55
第15节课
21:05--21:45
16:15-17:00
第十五节
20:50-21:35
第五节
11:40-12:25
第十一节
1中山大学上课时段设置一览表
第一节
08:00-8:45
第二节
08:55-9:40
第三节
09:50-10:35
第四节
10:45-11:30
第五节
11:40-12:25
第六节
教室熄灯
22:30
中山大学上课时段设置一览表
上午
下午
晚上
第一节
08:00-08:45
第七节
第十二节
第二节
08:55-09:40
第八节
14:25-15:10
第十三节
19:00-19:45
中山大学教学大纲
中山大学教学大纲中山大学教学大纲中山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一直以来都以其严谨的教学理念和高质量的教学大纲而闻名。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教师应该教授的知识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中山大学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课程的性质、学科的特点、学生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因素。
中山大学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通常会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以及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以确保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教学大纲的制定还需要与学校的教学目标相匹配,以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教学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明确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中山大学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学目标既包括学科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
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教师应该教授的知识点和教学要点。
中山大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既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
教学大纲还规定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
中山大学教学大纲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教学大纲还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评价标准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中山大学教学大纲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如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中山大学药学院研究生课程说明与教学计划【模板】
(2018年8月)
课程名称:实验室安全培训(Safety Training in Laboratory)
授课对象:药学院全体研究生
专业方向:药学专业各方向
学分设置:1学分
上课时间:每学年夏季学期
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全面掌握药学研究中各种实验室安全知识及操作规范,从思想上重视实验室安全,在工作过程中对各种安全问题具有应对能力。
课程内容及2018年夏季学期教学安排
时间:每周四下午5-7节
地点:教学楼B104
周次(日期)
内容
主讲教师
1(9.6)
化学安全知识
安林坤教授
2(9.安全知识
黄河清教授
4(9.27)
生物安全知识
张革副教授
6(10.11)
生物安全知识
张革副教授
7(10.18)
药学院P2实验室安全现场培训
张革副教授、安林坤教授
8(10.25)
药学院P2实验室安全现场培训(2个课时)
张革副教授、安林坤教授
考试具体时间待通知
邓鸿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较系统的医学及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研究基本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2.较系统的掌握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独立从事一般临床护理工作,并具有预防保健、专科护理、专门监护、病房管理、护理教学的基本能力;获得护理研究的初步训练;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数毕业总学分 205学分,其中:必修课:157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42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25学分,专业必修课42学分,临床实习48学分),占76.6%,课内总学时数为2250学时;专业限定选修课:38学分,占18.5%,课内总学时数为676学时;素质选修课:10学分,占4.9%,课内总学时数为200学时。
五、毕业实习毕业临床实习48周共计48学分,集中安排在第七、第八学期。
其中内科12周(含护理管理1周),外科9周,妇科4周, 产科4周,儿科4周,手术科4周,急诊科4周,监护室3周,社区2周。
外科门诊2周,全过程含护理研究。
中山大学课程表
中山大学课程表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中山大学课程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中山大学课程表序课程类别开课对象课程名称学分授课老师上课时间地点备注1中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儒家哲学研究——先秦儒学4黎红雷教授周一下午3:00开始(第一次课24日在讲学厅,之后在中哲所)中哲所说明:中国哲学专业必修课“儒家哲学研究”专题中的每门课(如:“两汉哲学”、“宋明儒学”、“先秦儒学”)任一门均可当“儒家哲学研究”的学分;如选修同一门中的不同专题者,只有一个专题的成绩当必修课成绩,其它成绩则以该方向的名称列为选修课成绩。
2中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哲学史方法论4陈少明教授周三下午3:00开始会议室3马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硕博连读生国外马克思主义4刘森林教授周二晚上7:30开始文八楼会议室4马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博士生硕博连读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4博导轮流上课周四下午3:00开始文八楼会议室5马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硕博连读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一)4徐俊忠教授林育川讲师周四晚上7:30开始文八楼会议室6美学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美学研究4罗筠筠教授周五上午9:00开始文5097美学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古典诗学名著精读4周春健副教授周二下午3:00开始会议室课程要求:准备张舜徽著《汉书艺文志通释》、《四库提要叙讲疏》二书。
8宗教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中国宗教经典研读4冯焕珍教授周一晚上7:00开始中哲所9宗教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宗教理论4李兰芬教授周二下午3:00开始中哲所10伦理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硕博连读生伦理学基本问题研究4郝亿春副教授周一上午9:00开始会议室11外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硕博连读生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研究4翟振明教授周三晚上(隔周)7:00开始会议室课程要求:英语阅读、网上讨论、期末论文。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课
小计
空间分析与应用 Spatial Analysis
土木工程测量学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
地藉测量 Cadastral survey
海洋测绘学
陶海燕讲
3
54
8/3
师
张新长教
3
54
8/3
授 刘小平副
教授
2
4周
9
系集体指 导
504学时,3周教学实习;30学分
3
72
7/3
夏林元教 授
Analysis
54
8/3
陈晓翔教 授
说明: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及 教学进程计划表由学校另行制定,不重复列入各 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中。各专业根据 自己特点申请免修某一门公共必修课的,需经学 校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3
54 7/3 黎夏教授
Spatial Analysis
选 修
地理信息系统数
据库
3
GIS Database
54
7/3
中山大学教学计划
数计学院科学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 具有扎实的当代信息技术所需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的基本方法,对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某些方面新发展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和软件开发能力。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五、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分析、几何与代数、计算机组成原理、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六、专业特色课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几何与代数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一)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注:课程名前带有“*”的为建议学生选修的课程,学生须在这些课程中至少选修22学分。
附表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说明:(1)表中所列必修课及选修课。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业余/专升本)教学计划一、学习形式、学习层次及学制本专业为业余专科起点本科教育,基本学制3年,弹性学制3-6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具备社会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所需的技能,能从事心理学及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热爱科学事业,具有艰苦求实、合作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毅力;3、接受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训练,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掌握心理辅导与咨询、组织行为与广告消费心理、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5、了解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初步具备独立研究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6、较好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工作。
四、毕业总学时总学分及各类课程比例课程类别学时学分占毕业总学分比例公共基础课396 22 24.4%专业基础课324 18 20%专业课648 36 40%专业选修课252 14 15.6%其中含实践教学课程432 24 26.7%毕业最低总学时1620毕业最低总学分90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六、本科学位授予本专业学士学位主干课程:(一)专业基础课:心理学导论(二)专业课1:认知心理学(三)专业课2:社会心理学符合中山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应用心理学专业(业余/专升本)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专业编号:12071502511 办学单位:心理学系年级:2012级学制:三年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学时分配开课学期/周学时备注总学时面授学时实践教学学时自学学时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8 144 108 36 1/4,3/4邓小平理论概论Introduction to Deng Xiaoping Theory2 36 36 1/2高等数学Higher Mathematics8 144 108 36 3/4,4/4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4 72 54 18 3/4 ☆专业基础课心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4 72 54 18 1/4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4 72 54 18 4/4 ☆心理统计学Statistics of Psychology4 72 54 18 1/4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3 54 54 3/3生物心理学Biologic Psychology3 54 54 4/3专业课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4 72 54 18 4/4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4 72 54 18 1/4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4 72 54 18 4/4 △☆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4 72 54 18 6/4 ☆变态心理学Psychiatric Psychology4 72 54 18 6/4工业组织心理学Psycholog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4 72 54 18 6/4心理学史History of Psychology4 72 54 18 6/4毕业论文Graduation Thesis8 144 8周8~9/8周☆必修课小计76 1368 954 72+8周198专业选修课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3 54 54 3/3 管理心理学Managerial Psychology3 54 54 7/3 心理辅导与咨询实践Psychological Guidance and ConsultingPractice3 54 54 6/3说明:(1)带“○”为学位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2)带“△”为学位主干课程专业课;(3)带“☆”为含有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4)带“*”为学校统考课程。
中山大学教学计划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二十一世纪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中较宽的科学和技术基础理论;了解光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索引、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授理学学士学位,培养要求如下:1、素质结构要求: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守法;具有良好的科学和工程技术素养,掌握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
2、能力结构要求: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实践能力,并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和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3、知识结构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较丰富的信息科学、计算机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和光信息科学等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学、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一定的工业经济、工程管理与企业管理知识。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1时。
教学生产实习一周,毕业论文十二周。
五、专业核心课程2六、专业课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附表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34567注:1、带★号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中的骨干课程,学生必须选修该课程。
2、为方便学生选修,本专业的选修课按照课程性质和本专业特点分为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两部分,该划分仅属指导性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选修。
(完整版)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
旅游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熟悉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掌握口、笔译翻译技巧与策略,同时掌握酒店及旅游住宿业管理、休闲策划与俱乐部管理、会议会展策划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胜任旅游业管理职业需求。
国际旅游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外语能力,本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辅修、双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业务方面:掌握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产业和休闲业的经济规律,初步具备酒店经营管理、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营销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和管理、会展经营管理基本能力;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具有外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语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熟练旅游业信息获取、文献检索和期刊科技信息获取的方法。
体育方面: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的合格标准。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方向修业年限为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本专业方向分为必修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两类。
本专业方向总学分155学分,其中必修课108学分,占69.7%;选修课47学分,占30.3%,其中学生必须选修通识教育课16学分,选修专业选修课程31学分(其中限选课程至少为10学分)。
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103学分。
四年课内总学时为2790学时。
五、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旅游概论(双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地理学、酒店经营管理、服务运营管理、俱乐部管理、会展概论、项目管理、旅游产业经济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会计学原理、战略管理、商务统计学、旅游研究方法。
中山大学教学计划
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材。
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辟和管理工作,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 具有扎实的当代信息技术所需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的基本方法,对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某些方面新发展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和软件开辟能力。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所占比例23%学分数37备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分析、几何与代数、计算机组成原理、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几何与代数课程名称/英文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含计算机基础)Programming Languages(Contain Foundation of Computer) 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 几何与代数Geometry and Algebra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 数值分析(I)Numerical Analysis 数据结构与算法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开课学期/周学时1/5,2/31/6,2/5,3/51/6,2/52/33/33/33/4 课程负责人冯伟讲师尹小玲副教授胡国权副教授何伟弘讲师邹青松副教授冯国灿教授张永东讲师王其如教授总学分 6+215103334 总学时 12426417454545472 专业必修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20 13% 专业必修课 61 39%专业选修课 37 25%学生须在带*课程中 至少选修 22 学分毕业总学分 155 学分 课内总学时2768 学时课程类别专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Database System总学分4总学时72开课学期/周学时6/4+1课程负责人卞静副教授概率统计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毕业论文Thesis*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Experimentation*微分方程数值解法Numerical Solution of DifferentialEquations*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实验Operating SystemExperimentation*普通物理General Physics*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计算机网络实验Computer NetworkExperimentation*实变函数论Function of Real Variables郭先平教授姚正安教授本院教师杨朝霞讲师张永东讲师杨宏奇副教授张永东讲师张永东讲师理工学院吴红副教授张鹏高工颜立新教授4/45/38/2/33/24/4+14/34/25/45/35/24/47254543672543672543672课专业选修课4 3 8 3 2 4 3 2 4 3 2 4业选修课*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生产实践与社会调查Productivity Practice and SocialSurvey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ssembly Languages数理统计 IStatistics1信息论基础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矩阵分析信号与系统Signal and System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数值分析(Ⅱ)Numerical Analysis(Ⅱ)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学年论文Annual Thesis数字图象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局域网组网工程Local Area NetworkEngineering模式识别基础Pattern Recognition复变函数Functions of Complex Variable332343333343333454543 周547254545454547254545454726/36/36/3 周4/34/45/35/35/36/36/36/46/36/37/37/37/4杨朝霞讲师李小福副教授张鹏高工王向阳副教授杨力华教授胡国权副教授杨力华教授杨力华教授邹青松教授王泽辉副教授本系教师关履泰教授吴红副教授杨力华教授刘立新副教授课程名称/英文名称信息安全技术Information Safety Technique 科学计算新技术选讲Topics of Modern Technique in Scientific Computation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经济数学模型与应用Mathematical Model 最优化方法Methods of Optimization 数据库实用技术DBMS Application Technique 付里叶分析与小波Fourier Analysis and Wavelet 计算几何Computational Geometry 投资组合分析Portfolio Management 计算机视觉开课学期/周学时7/37/27/47/38/48/38/38/38/38/4 课程负责人王泽辉副教授李小福副教授贾保国副教授杨宏奇副教授卞静副教授许跃生教授关履泰教授何远江教授冯国灿教授总学时 5436<,o:p >7254725454543040 总学分 3243433334 专业选 修课课程类别附表二:课程名称/英文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rogramming Languages 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课程负责人冯伟讲师邹青松副教授开课学期/周学时4/44/4总学分44总学时7272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数据库原理与应用Principles of Data BaseSystems数据结构与算法Data Structure andAlgorithm信息论基础Foundation ofInformation Theory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s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毕业论文Thesis概率统计Probability andStatistics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Programming LanguagesExperimentation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Data Structure andAlgorithms344343338323254727254725454548 周543654364/35/45/45/36/46/37/37/38/8 周4/34/25/35/2卞静副教授卞静副教授张永东讲师杨力华教授张永东讲师吴红副教授杨朝霞讲师李小福副教授本系教师贾保国副教授冯伟讲师何伟弘讲师张永东讲师课Experimentation操作系统实验Operating System 2 36 6/2 张永东讲师Experimentation计算机网络实验Computer NetworkExperimentation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ssembly Languages233654 6/26/3张鹏高工张鹏高工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模式识别基础Pattern Recognition 局域网组网工程Local Area NetworkEngineering 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 Processing 信息新技术选讲Information of Modern Computer Technique 数字图象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信息安全技术Information Safety Technique经济数学模型与应用Mathematical Model课程负责人关履泰教授吴红副教授陈仲英教授杨力华教授杨力华教授杨力华教授王泽辉副教授吴红副教授贾保国副教授开课学期/周学时7/37/37/37/37/27/38/38/38/3 总学分333323333 总学时545454543654545454 选修课课程类别说明:(1)表中所列必修课及选修课。
中山大学课程教学方案表-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第八章开环聚合(3学时):阴离子开环聚合、配位开环聚合、自由基开环聚合、开环易位聚合。
第九周
第四章离子聚合(1学时):离子聚合的立体化学等。
第五章链式共聚合反应(2学时):共聚合反应的意义及共聚物分类、二元共聚物的组成、二元共聚物的微结构—序列长度分布。
第十六周
第九章高分子的化学反应(3学时):内容包括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分类、高分子的相似转变、扩链与嵌段反应、接枝反应。
中山大学课程教学方案表
填表日期2017年9月1日
课程名称
高分子化学
周学时
3
总学时
54
学分
3
周次
教学进度(包括课程进度、各种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参考书目)
设课专业、年级
高分子、材料(12)
学生人数
105
课程性质
必修
第一周
第一章绪论(3学时):内容包括高分子基本概念、聚合物命名及分类、单体及聚合反应分类、高分子链结构、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多分散性、高分子科学发展简史等。
第六周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3学时):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自由基聚合基元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阻聚和缓聚、自由基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量
填表说明:
1、此表于开课学期前由主讲教师认真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审定,开课第一周向学生公布,一份交学生所在系办公室。
2、如主讲教师为聘请外单位的,辅导教师为研究生的,则应注明。
第十九周
第十三周
第七章活性聚合(3学时):活性阳离子聚合、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第二十周
第十四周
第七章活性聚合(2学时):基团转移聚合、活性聚合的应用等。
第八章开环聚合(1学时):开环聚合单体的活性、阳离子开环聚合。
中山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
中山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认真调研、论证,并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与做法,学校决定自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起全面推行“三学期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三学期制”的意义(一)有利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深化教学制度改革“三学期制”着眼于解决我校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跨校区选课困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偏低、本科教育中重点综合性大学优势不太明显等实际问题,通过全面修订教学计划,调整、重构课程设置,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进一步完善课堂、实验、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使现有学期制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矛盾得以缓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各校区间更均衡地配置“三学期制”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保持综合型大学人才培养优势为目的,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形成包括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通和流转。
“三学期制”注重将长学期的稳定性、连续性与短学期的灵活性、自主性相结合,给学生以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更具自主性地构建知识结构,发展职业竞争力。
“三学期制”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各类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
(三)有利于推动开放性办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三学期制”实施后,学校和各院系可利用短学期延聘国内外知名学者驻校或来校讲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共享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三学期制”还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事创新性实验和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如果将短学期和暑期连通利用,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条件尽早进入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教学实习、就业实习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计学院科学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 具有扎实的当代信息技术所需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的基本方法,对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某些方面新发展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和
软件开发能力。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五、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分析、几何与代数、计算机组成原
理、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六、专业特色课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几何与代数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一)
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二)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注:课程名前带有“*”的为建议学生选修的课程,学生须在这些课程中至少选修22学分。
附表二: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
说明:
(1)表中所列必修课及选修课。
要求副修专业的学生须在必修课或选修课课程中任意选修25学分或以上。
所选课程不得与原专业课程重复。
(2)凡跨学科(理科)门类修第二专业的,要求选修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必修课的43学分外(包含毕业论文8学分),另在选修课中选修32学分或以上。
(3)凡在同一学科(理科)门类中,跨一级学科修第二专业的,要求选修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53学分(包含毕业论文8学分)。
(4)凡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中,只跨二级学科修第二专业的(即数计学院学生在本学院选修第二专业),要求学生在第二专业修满36学分或以上(包含毕业论文8学分)。
(5)以上标准所规定的学分数,不含重复课程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