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单位改制,你了解多少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2023年勘察设计资质改革是为了推动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和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对勘察设计单位的管理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具体的改革措施有:首先,对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进行了调整。
新的改革规定了勘察设计单位的等级划分,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根据单位的专业技术实力、项目管理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定,提高了对勘察设计单位的管理标准。
其次,改革规定了勘察设计单位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要求。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障。
同时,勘察设计单位要求配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满足项目的需求和规定要求。
再次,改革规定了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要求。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要求。
包括项目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检查评估等方面,在整个项目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
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水平,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再次,改革规定了勘察设计单位的专业技术管理要求。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管理体系,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同时,改革要求勘察设计单位要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最后,改革规定了勘察设计单位的诚信管理要求。
勘察设计单位要诚信经营,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维护良好的行业风尚。
同时,在勘察设计项目中不得出现弄虚作假、质量不合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单位的监督和监管。
总结起来,2023年勘察设计资质改革对勘察设计行业起到了推动作用,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水平。
通过调整资质等级、优化组织架构、完善质量管理、提升专业技术和加强诚信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提高了勘察设计单位的规范化程度和服务质量,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质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勘察设计单位改制策略与技巧
勘察设计单位改制策略与技巧勘察设计单位改制是指将原有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改制过程中,单位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技巧,以确保改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明确改制目标和方向改制是为了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所以在改制之初,单位需要明确自己的改制目标和方向。
要明确改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改制后预期的效果是什么,确保目标明确、方向明确,为后续的改制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
二、制定详细的改制计划改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
因此,单位需要制定详细的改制计划,明确改制的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和资源调配等细节,确保改制能够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三、精心组织改制团队改制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合作,因此,单位需要组建一个由各个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改制团队。
团队成员应该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协调各项工作,确保改制能够顺利进行。
四、重视信息公开和沟通改制工作涉及到单位内部的各个层级和部门,因此,单位需要重视信息公开和沟通工作。
需要及时向全体员工传达改制的目标和方向,并且积极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五、注重培训和人才引进改制过程中,单位需要注重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
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增强单位的竞争力。
人才引进可以为单位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动力,提高单位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在改制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技巧:1. 精细化管理:改制后,单位的内部结构和管理模式会发生变化,因此,单位需要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时完成,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2. 引导员工积极参与:改制过程中,员工会面临不确定性和困惑,单位需要引导员工积极参与改制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意识。
同时,单位需要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勘察设计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改革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勘察设计行业经历了改革的阵痛,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经历了长达1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后,近1-2年来行业开始进入迷茫期和困惑期。
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直难以有效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行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发布,在事关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上指明了方向,将会对勘察设计行业未来的改革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以下笔者结合对行业发展面临突出问题的思考,以及“决定”中与行业改革发展相关的重要改革举措的解读,谈谈个人的理解和体会,与读者分享。
一、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近年来行业发展仍然主要体现为数量规模型而非质量效益型的增长。
下表是国家住建部发布的近三年(2010年-2012年)勘察设计行业统计年报中的五组数据,其中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主要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数量规模状况,而收入利润率、人均利润总额则主要反映行业发展的质量效益状况。
从这两类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近三年来,行业在数量规模方面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而在质量效益方面则明显呈现停滞甚至下降局面。
数量规模型增长的天花板效应日益显现,行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型。
从笔者直接与行业内企业调研接触的感受,越来越多的企业谈到自身发展面临的规模不经济状况日益明显的问题,收入增长的速度比不上成本增长的速度;谈到同质化竞争日益惨烈的问题,设计人员工作量增加,但收入却不能够同比增长,甚至不增反降;谈到业务转型步履艰难的问题,往往是从一个红海跳入另一个红海;谈到被短期业绩指标要求压得喘不过气来,无力顾及事关企业长期发展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所有这些问题都在说明,过去行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资源要素投入驱动,而非创新驱动,是一种外延式扩张而非内涵式增长。
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会面临天花板效应。
二、制约行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滞后行业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非常艰难,归根结底需要用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来推动。
对勘察设计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探讨
对勘察设计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探讨1、改革勘察设计单位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势在必行1) 勘察设计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已被纳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国务院曾以国办发[1999 ]101 号和国办发[2000 ]71 号文件明确:勘察设计单位转为“科技型企业”后,工资分配制度按照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两低于”原则,自主决定工资分配制度。
勘察设计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符合本单位特点的各种形式的岗位工资制度,如岗位责任工资制、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等;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积极探索适合科技型企业特点的分配制度,进行项目核算分配制、年薪制等改革。
可见,改革勘察设计单位现行的事业单位职务等级工资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是提高勘察设计单位整体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 勘察设计单位现行的事业单位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勘察设计单位自身发展及市场竞争的要求。
现行的事业单位职务等级工资制度,自1993 年10 月工资制度改革以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勘察设计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行的工资制度显现出如下弊端: ①工资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忽略了地区间、行业间的差别。
发达地区、优势行业在执行国家统一工资标准的同时,增加了各种各类、名目繁多的津贴和补贴项目,使工资构成复杂化,职工收入透明度降低;欠发达地区、劣势行业不能足额执行国家统一工资标准,造成工资拖欠,职工收入下降,进而影响勘察设计单位的生存与发展。
②由于历史的原因,现行的工资制度按职务、工作年限、任职年限确定工资标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平均主义现象,淡化了工资的激励职能。
③事业单位津贴的实施,虽然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平均主义,但是各单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基本上都用工资标准计算津贴,按月发放,没有真正与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挂起钩来,进而挫伤了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较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摘要:一、背景概述二、勘察设计资质改革内容1.资质分类调整2.简化资质申请流程3.强化资质监管三、改革带来的影响1.企业竞争力提升2.行业整体水平提高3.市场秩序优化四、企业应对策略1.适应新资质标准2.提升自身实力3.关注政策动态正文: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勘察设计资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我国对勘察设计资质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旨在优化行业竞争环境,提高整体水平,促进市场秩序良性发展。
本文将对此次改革的内容、影响及企业应对策略进行解读。
一、背景概述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勘察设计业务范围逐渐拓展。
然而,原有的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局限性,如资质分类不明确、申请流程繁琐等问题。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我国政府决定对勘察设计资质进行改革。
二、勘察设计资质改革内容1.资质分类调整在新的改革方案中,勘察设计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各等级资质对应的企业实力、业务范围和承担项目的能力有所不同。
此次改革有助于更好地体现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为业主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提供参考。
2.简化资质申请流程过去,勘察设计资质申请涉及多个部门和相关材料,流程较为繁琐。
此次改革简化了申请流程,企业只需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完成申请。
此外,建设部门还将对企业的注册人员、业绩等进行核查,以确保资质申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强化资质监管改革后,建设部门将加强对勘察设计资质企业的监管。
企业需按照资质等级要求开展业务,确保项目质量。
对于不合规的企业,将予以严肃处理,切实保障业主利益和市场秩序。
三、改革带来的影响1.企业竞争力提升:新的勘察设计资质改革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可根据自身实力申请相应资质,更好地展示企业的实力和优势。
2.行业整体水平提高:改革后的资质标准更加严格,有助于筛选出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
2023年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在2023年,勘察设计资质改革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一次的改革将对勘察设计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相关业务人员和企业来说,也将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接下来,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来探讨这一重要主题,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次的改革。
1. 改革的背景2023年的勘察设计资质改革,是在当前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情况下迫切需要的举措。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对勘察设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行业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因此旧有的资质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实际需求,所以此次改革势在必行。
2. 改革的目的2023年的勘察设计资质改革旨在优化行业结构,提升行业水平,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整体升级。
通过对资质条件、评审标准等方面的改革,实现勘察设计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3. 改革的影响此次改革将对勘察设计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是对于企业来说,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上升的门槛将迫使企业提升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同时也会推动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而在行业整体来看,改革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整合资源,提高项目质量,加强监管,从而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这次的勘察设计资质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的快速膨胀和变化,旧有的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
而改革带来的挑战也是机遇,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也希望改革能够促使整个行业更加规范、透明,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本文中,我们对2023年的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深入探讨了改革的背景、目的、影响,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
通过全面的阐述和讨论,相信你已经对这一次的改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相关的挑战和机遇。
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也期待你在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事业单位改革倒计时勘察设计单位如何改?
【导语】事业单位招聘⼯作⼈员,⼴⼤考⽣在紧张的备考中,不要忘记报名时间,切不要因为记错打印准考证时间⽽耽误您正常考试,恭祝各位取得佳绩。
事业单位体制改⾰已经进⼊倒计时。
对于勘察设计单位,事业单位体制改⾰是挑战也是机遇。
随着“四库⼀平台”的全⾯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申勘察设计单位申请资质需具备企业法⼈资格。
⼀系列政策倒逼着勘察设计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否则资质难以维系。
此外,各地政府对事业单位⼈员薪酬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对于公益类、经营类事业单位,很多地⽅都出台了⼈员薪酬标准。
与市场薪酬⽔平相⽐,这些标准并不具备竞争⼒。
作为⼈⼒资本型、技术密集型的勘察设计⾏业,如果在⼈才激励机制上缺乏竞争⼒,就会出现⼈才流失,重则影响企业发展。
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离不开地⽅配套政策的⽀持且有四个⽅向可供选择: ⼀是改制为职⼯持股的民营企业。
优点是企业发展⾃主性强、⾻⼲激励性强。
缺点是资产处置困难,勘察设计单位⽆形资产的界定和处置是难点也是关键。
⼆是改制成民营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优点是企业发展有⾃主性、员⼯激励机制灵活、企业可根据需要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助推单位发展。
缺点是当前对于事业单位混合所有制改⾰或股份制改⾰没有明确的政策和规定,改制能否成功离不开地⽅政府的⼤⼒⽀持。
三是改制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的主导⽅向。
优点是符合国家政策⿎励⽅向,引进战略投资者后企业资源配置和公司治理结构得到优化。
缺点是⽬前出台的混合所有制政策对改⾰⽀持有限,特别是员⼯持股总量上限30%和单⼀员⼯持股⽐例不超过1%的规定,对于勘察设计单位并不具备吸引⼒和可操作性。
此外,程序较长,往往需要分两步⾛,即:事业单位先改制成国企,然后再推⾏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
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也相对复杂,往往需要在国有资产交易平台通过招标⽅式引⼊。
四是改制成国有独资企业。
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
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
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概述地质勘探单位是负责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评价的组织。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勘单位改制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最新地勘单位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改制的目的、改制的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案。
一、改制的目的地勘单位改制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地勘工作的现代化,提高勘探效率和成果。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具体目标:1. 提高地勘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地质勘探事业向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2. 加强地勘单位与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促进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3. 推动地勘相关科研机构的发展,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4. 加强地质勘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勘探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改制的步骤地勘单位的改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改制方案:地勘单位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改制方案,明确改制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改制方案的制定需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并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确保改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资产和人员调整:地勘单位改制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资产和人员进行调整。
根据改制方案,重新界定地质勘探区域和业务范围,进行资产和人员的分流、优化和合理配置。
3. 组织架构调整:地勘单位改制后,需要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重新划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组织效能。
4. 体制机制创新:改制后的地勘单位应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积极性。
5. 监督评估和完善:改制后的地勘单位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对改制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三、实施方案具体的地勘单位改制实施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施方案内容:1. 资产评估和分流:通过资产评估,确定改制后需要留存的资产,决定不再需要的资产的处理方式,确保资产的合理流转和有效利用。
2. 人员培训和转岗安置:通过人员培训和转岗安置,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改制后工作的能力,确保员工的切实利益得到保障。
浅谈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事改企”中的发展与改革
浅谈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事改企”中的发展与改革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事改企”是指原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工程勘察单位通过改制、转企、改制中的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等方式,转换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形式。
我国的工程勘察行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也面临着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
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已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那么在改革中,如何实现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的发展与改革呢?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应积极调整结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工程勘察事业单位也要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变化。
传统的工程勘察事业单位通常以政府资金支持为主,缺乏竞争意识和市场运作经验,因此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绩效,提升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改革过程中,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应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实现经营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往往存在着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需要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政府控制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
事改企之后,工程勘察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金,如项目投资、融资、与其他企业合作等,实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创新,提高科技水平。
工程勘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工程勘察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不断突破,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和效益。
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在改革中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国有工程勘察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需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事改企后,工程勘察事业单位需要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一个稳定、专业的人才队伍。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摘要:一、背景概述二、勘察设计资质改革内容1.资质分类调整2.简化资质申请流程3.强化资质监管三、改革的影响与意义1.企业竞争力提升2.行业整体水平提高3.优化市场环境四、应对策略与建议1.企业应对措施2.政府监管方向五、总结正文:一、背景概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勘察设计资质管理也在不断改革与完善。
2023年,建设部针对勘察设计资质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优化市场环境,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对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进行解读,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改革带来的影响。
二、勘察设计资质改革内容1.资质分类调整2023年勘察设计资质改革对原有的资质类别进行了调整,将各类资质进行了整合与归并,减少了资质类别,使企业申报更加便捷。
例如,将原来的建筑、市政、公路、水利等勘察设计资质整合为综合资质和专项资质,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范围选择相应的资质类别进行申报。
2.简化资质申请流程为进一步方便企业申请勘察设计资质,改革采取了多项措施简化申请流程。
如实行电子化申报,减少纸质材料提交;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实行“告知承诺制”,降低企业申报成本。
3.强化资质监管改革加强了勘察设计资质的监管力度,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资质标准开展业务,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建设部将加强对企业的动态监管,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严厉查处,确保市场秩序。
三、改革的影响与意义1.企业竞争力提升:改革后,企业资质分类更加明确,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资质类别,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2.行业整体水平提高:勘察设计资质改革有利于优胜劣汰,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通过简化申请流程和强化监管,使具备实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3.优化市场环境:改革有助于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减少恶性竞争,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1.企业应对措施:(1)及时了解改革政策,掌握政策动态,确保企业资质管理符合政策要求;(2)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3)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为企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浅谈地勘生产经营单位的转企改制.doc
浅谈地勘生产经营单位的转企改制浅谈地勘生产经营单位的转企改制摘要:局部地勘生产经营单位转企改制,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大势所趋。
地勘生产经营单位转企改制,主要是组织转型、战略转型和管理转型。
经过几十年探索、实践与开展,大多数需要转企改制的地勘生产经营单位将胜券在握。
关键词:组织转型;法人治理;战略转型;管理转型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要求,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大势所趋!许多地勘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都要面临转企改制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地勘单位充分发扬“三荣耀”、“四特别”优良传统,积极探索“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实践“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趟出了“三改一加强”的开展道路,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地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社会效劳水平逐步提高。
但是,地勘单位存在事企不分、机制不活、质量和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在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中,出资人缺位、决策人错位、监管人无位、执行人越位等乱象,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面对老问题、新形势,地勘生产经营单位须做好准备,切实增强转企改制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坚决不移推进组织转型、战略转型和管理转型。
一、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之组织转型所谓地勘生产经营单位转企改制,实质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所在,就是做好组织转型工作。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事)企分开、管理科学。
需要转企改制的地勘单位,也不可能例外。
1.产权清晰遵循所有权与经营权别离原那么,依法理顺国家投资、社会投资与地勘企业的产权关系。
地勘单位首先要周密制定转企改制,按照规定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
2.权责明确通过转换经营管理机制,使地勘生产经营单位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开展和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
投资主体对地勘企业,享受保值增值和所有者权益并承当有限责任。
勘察设计院改革案例
勘察设计院改革案例话说有这么一家勘察设计院,以前那可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了。
一、改革前的状况。
1. 业务模式老套。
就靠着老客户的一些常规项目活着。
每次都是等客户找上门,说要勘察某个地块或者设计个简单的厂房。
他们呢,就按照几十年不变的流程走,先派人去实地勘察,回来画图做设计,完全没有主动出击去拓展新业务的想法。
业务种类也很单一,基本上就是周边地区的一些小型建筑勘察和设计,对于那些新兴的领域,像什么绿色建筑设计、智慧城市相关的勘察规划啥的,完全是两眼一抹黑,根本没涉足过。
2. 人员管理僵化。
论资排辈现象超级严重。
那些新来的年轻设计师,哪怕有再好的创意,在项目里也只能跟着老设计师打下手,做些边边角角的工作。
而那些老设计师呢,有些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还在主导着重要项目。
员工的激励机制几乎没有。
干多干少一个样,只要不出大错,工资奖金都差不了多少。
这就导致大家工作积极性不高,反正做得好也没多少额外奖励,做差了也不会太受惩罚。
3. 技术设备落后。
他们还在用一些很老旧的勘察仪器,那些仪器测量的数据精度不高不说,还经常出故障。
每次出去勘察,员工都得小心翼翼地摆弄那些老古董,就怕半路上歇菜了。
在设计软件方面,也都是用着好几年前的版本,和那些同行里用最新版软件、能做出炫酷3D效果设计图的公司比起来,他们的设计图看起来就像上个世纪的产物。
二、改革措施。
1. 业务拓展与创新。
他们成立了一个新的业务拓展部门。
这个部门的人就像一群“业务猎人”,到处去寻找新的项目机会。
他们参加各种行业展会、研讨会,和不同的企业、政府部门建立联系。
比如说,他们在一次绿色建筑展览会上,了解到现在很多城市对绿色节能建筑的需求很大,于是就开始积极筹备进军绿色建筑设计领域。
开始涉足多元化业务。
除了传统的建筑勘察设计,他们还开展了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勘察设计业务。
这可是个很有意义的转型,因为当地有很多古老的建筑需要专业的保护和修复设计,他们抓住了这个机会。
而且,他们还和一些科技公司合作,开展智能建筑的勘察设计,把建筑设计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像在建筑里融入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的设计。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改制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改制高校勘察设计企业同其他企业有所不同,具有比较特殊的背景,从国内当前情况来看,其成功改进的例子极为少见。
2003年,在发改委的领导下,全国勘察设计企业改制工作正式开始实施,到了2004年底,全国勘察企业基本改制结束。
在改制过程中,对国有资产的盘活和使用、改制工作的具体步骤、理清企业与学校的人事关系、企业现有员工编制的解决、健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创新与改革。
企业经过改制之后,产权关系更加明晰、内部治理结构逐渐趋向于现代企业治理方式、一改传统的高校附属企业的低效率经营思想。
改制以来,企业经济效益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1企业改制前情况概述1992年,中国矿大学土木技术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企业依托学校资源,将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经营业务。
公司成立之初,积极抢占市场最高点,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社会服务为企业主要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拼搏和进取,公司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行业内颇有名气,在江苏省内勘察行业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国矿大土木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创始人是学校土木系部分教师,是一家获得国家甲级资格认证的土木行业企业,主要业务涉及施工勘察、工程设计、质量监理、业务咨询、施工监测、乙级工程测量、乙级水文地质、乙级地质灾害勘查等方面。
目前,公司在徐州、苏州设立了分公司,总公司内部设置办公室、测绘部、地质条件评估部、土木项目部等部门,公司财务归口到学校财务处统一管理;目前公司在编员工37名,其中有4名学校教师在编人员,合同编制员工3名,聘任专家3名,借用学校工勤人员2名,其他人员均为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劳务合同管理。
最近一年公司营业收入超过一千万元,公司资产总值达到800万元,能够顺利完成校领导下达的年度经营指标。
公司主营业务围绕上述资质来开展,主要市场分布在省内,集中在苏州和徐州两地,并向四周辐射。
总体来说,公司凭借多年扎实经营,得到了客户和地方政府的一致认可,公司主营业务已获得ISO9001-2000资格认证,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和决策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
2023勘察设计资质改革解读2023年,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将迎来一次重要的改革,这对于行业发展和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次改革中,我国将对勘察设计企业的资质要求进行调整,以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首先,本次改革将对勘察设计企业的资质等级进行重新划分。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将原本的A、B、C、D四级划分扩充为A、B、C、D、E、F六级。
A级为最高级别,适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和超大型工程项目;B级适用于大型工程项目;C级适用于中型工程项目;D级适用于小型工程项目;E级适用于微型工程项目;F级适用于特殊工程项目。
通过重新划分资质等级,可以更好地定位企业的服务对象,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准。
其次,本次改革取消了原有的勘察设计企业的分支机构资质等级划分。
以前,勘察设计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分支机构需要自行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这可能增加了企业分支机构的运营成本。
通过取消分支机构资质等级的划分,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在不同地区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第三,本次改革将加强对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在勘察设计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可控。
本次改革将要求勘察设计企业进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31000风险管理体系认证,并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核和监督。
这将有助于提高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此外,本次改革还将加强对勘察设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
勘察设计人员将需要参加国家组织的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通过加强对勘察设计人员的培训和认证,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2023年勘察设计资质改革将给勘察设计行业带来重要的转变和机遇。
通过重新划分资质等级、取消分支机构资质等级划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认证等举措,可以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地勘(地质勘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然而,传统的地勘单位由于体制机制限制和管理不科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进行地勘单位的改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地勘单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高效、科学、创新的地勘体系,提高地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改革方案1. 机构改革(1)组织架构调整:对地勘单位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
按照功能职责划分,将地勘单位分为研究与开发部门、勘探实施部门和技术支持与资源管理部门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
(2)内部管理机制改进:推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工作进展和结果的监督和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人员培训和激励(1)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地勘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重点培养年轻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引入新的人才和技术,推动地勘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激励机制建立: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提高薪资待遇、设立科研成果奖励、加强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励地勘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 技术装备升级(1)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装备,提高地勘工作的精度和效能。
通过与国际合作、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引进最新的仪器设备和勘探技术。
(2)加强自主研发:同时加强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地勘技术和装备。
鼓励地勘单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 国家政策支持(1)加大对地勘工作的资金投入:政府加大对地勘工作的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通过增加资金投入,解决地勘项目的资金短缺问题,保障地勘工作的正常进行。
(2)优化相关政策法规:优化相关政策法规,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快出台支持地勘工作的相关政策,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地勘工作的成本和风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地勘工作。
勘察设计院改企建制与财务关系的变革
勘察设计院改企建制与财务关系的变革“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目前勘测设计院改革的重头戏。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无论是企业与国家,还是企业与员工以及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财务关系,都将发生根本变化。
认清和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勘测设计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勘测设计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企业与国家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
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国家机器要正常运转,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来源,其中主要部分是税收,因此,国家与企业之间存在征税与缴税的财务关系,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它体现了企业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
作为国家要制定合理的税种、税率,实现国家与企业间利益合理分配;作为企业,应有全局观念,依法缴纳各种税费,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勘测设计院由于长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勘测设计产品的定价权由国家控制,且部分勘测设计单位仍保留少量的事业费,现阶段勘测设计单位无力全部履行对勘测设计收费的纳税义务。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勘测设计企业与国家的财务关系将进一步规范,勘测设计单位的实际税赋将会增加,同时事业性拨款也将会取消。
二、勘测设计企业与出资人的关系企业是由包括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在内的出资者共同出资设立的,没有出资者就没有企业。
企业是出资人的企业,出资人是企业的“业主”;企业是出资者经营资本的载体,企业经营者凭借出资人的资本,通过负债和经营,获取利润,满足出资人对资本增值的需要,也使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
企业中,企业与出资人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财务关系。
出资人对企业的出资,在存续期间,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
一旦企业破产出资人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破产清算后的财产不属于企业,而属于出资者。
出资者依法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但出资者并不直接拥有企业的全部收益权,企业的收益是企业自身财产的一部分,只有按政策规定进行利润分配时投资人才能得到投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勘察设计单位改制,你了解多少?
我国的勘察设计单位最早成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初期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事业单位性质,这一时期的勘察设计单位是国家基本建设决策和实施的参谋,是工程设计的提供者,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方针后,勘察设计行业开始了从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并在1999年,《关于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若干意见》对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的目标作了明确的阐述。
这一时期,一批设计单位率先改制,典型企业包括浙江华汇、山东同圆等,2003-2004年左右为设计院改制高峰期,典型企业包括江苏省院等。
从2008年至今,体制改革推进力度相对较小,一些地方小型设计单位仍有体制改革动作,但对于大型设计单位而言推进较慢,尤其对工程勘察、城市勘测、水利设计等公益性较强的行业,事业单位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改制进程较慢。
1改制的必要性宏观环境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后,全国进入深化改革期,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文件,各个省市也出台了一些国企改革的办法,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已成为大的趋势。
同时,随着国家、地方政府积极深入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和PPP建设,通过改制实现与资本市场
的融合发展,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寻求融资渠道突破的重要途径。
市场环境需要:目前,我国勘察设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速,在此时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综合竞争能力已是一种必然需要,如此,勘察设计单位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站稳脚跟。
内部管理需要: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勘察设计单位面临诸多困难,例如,上级机关对财务、人事、业务管理制度等的约束,使设计单位丧失主导决策权,导致市场竞争意识淡薄,人员积极性不高。
我们应该意识到,勘察设计行业是典型的人力资本行业,通过体制改革引入骨干持股和长期激励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关键,同时通过引入新的体制机制,可有效缓解现有困境。
2改制的可行性改制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往往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一是了解国家、地方的政策支持是否充足;二是上级及相关政府部门对改制的实质性支持,我们需要了解他们对改制模式、改制成本、国资处置等方面的态度及各方在此的利益关系;三是单位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内部领导在改制方面是否思想统一及对未来规划是否明确和坚定;四是单位职工对改制的支持度和承受力,各类利益诉求是否能达到最大的平衡。
3改制的模式勘察设计行业改制模式日益多元化,从目前体制改革的情况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
1、直接改制。
以资产评估
确认的净资产作为扣除员工经济补偿金和各项费用的来源,通过经营者、员工和外部投资者用现金出资购买剩余国有净资产的方式,以达到国有资本全部或部分退出,实现股权多元化的目的。
这种模式还分三种:一种是国有资本控股,由于改制后的新公司的国有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员工的身份没有置换,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再待其时机成熟,国有资本再逐步推出改制企业。
一种是国有资本参股,这是将企业整体评估后的净资产再对公司所有员工进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和各项费用提留后,由主管部门将剩余国有净资产进行处理,将大部分的国有净资产出售给企业经营者、员工或外部投资者。
一种为国有资本完全推出模式,由企业经营者、员工和外部投资者承接全部资产、债务、业务和需要安置的人员,使改制公司成为纯粹的非国有勘察设计公司。
2、分立式改制。
这种是我国国有企业改制时较为普遍的方法,特别是它的一种衍生形式“一次承接、二次分立”。
其主要适用条件是,企业的资产较大但净资产小、企业员工人数多负担重、政府的态度较为明确但不愿承担过多的责任义务。
“一次承接”为第一阶段,是企业的转型阶段,“二次分立”为第二阶段,改制企业将其业务划分为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并将其相关资产、债务、人员进行划分,公司的经营者通过增量出资,以公司主营业务为主体,发起设立新的股份有限公
司,承担原公司的发展职能,并通过自身的经营发展力争在资产市场上融资,而非主营业务资产则通过资产重组成立新的有限公司,承担原有公司的安置职能,主要用于安置企业的原有非在岗人员。
经过两阶段的工作,公司的经营者将实现控制公司经营权的目的,保障公司主营业务的稳定发展,使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完全和市场接轨。
3、整体改制与主辅分离相结合。
这种模式适用于辅业人员和辅业资产较多的国有大型企业。
首先进行企业的整体改制,企业的全体职工置换身份,并从企业的国有净资产中扣除经济补偿金等改制成本,然后,通过对主业人员和辅业人员经济补偿金不同方式的支付,实现企业的主业、辅业资产和人员的分离,形成主业公司和辅业公司两个新实体,它们之间只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不存在产权关系。
这种模式,一方面企业进行了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可以兼顾主业职工和辅业职工的利益,这些能够保证改制的顺利进行和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4、破产不停产模式。
这是我国困难企业关闭破产、机制改革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相当多的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在扭亏无望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实现一般要求破产企业存在有效资产可供盘活,以存续企业为主体,盘活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并通过债务负担的适当核减,转换经营机制,实现存续企业的发展,它不仅最大程
度的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实现了破产企业职工的妥善安置,减小了债权人的损失。
在实际操作中,有两种具体做法,一种是以新设主体承接有效资产和部门债务,其特点是核心的可盘活的有效资产主要集中在主体企业;一种是员工安置费用受让国有股权,其特点是核心的可盘活的有效资产主要集中在下属子公司。
5、承债式行权模式。
在国有勘察设计单位改制实践中,常常出现经营者缺乏控股资金的来源,单位欠国有职工或其他债权人大额债务难以清偿,使得单位的改革发展的进程严重受阻。
承债式行权正是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它是化难题为机遇,通过激发经营者的经营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的一种改革思路。
这种模式适用的条件比较严格,首先,企业欠有大额的对内外债务,但在短期内难以用现金方式清偿,债权人不愿或不敢将债权实施“债转股”,其次,经营团队难以运用家庭财产或通过借贷方式实现对改制后企业的控股,第三,改制后的企业应具有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一般不应低于8%,最后,各债权人信任和支持经营团队。
但这种模式在具体操作中还有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对于改制中应付职工的经济补偿金,经营团队通常不予实施承债,这易引起纠纷,另一个欠付银行的金融债务和欠付税务部门的税款难以实施承债,目前这种模式由于上述原因还处于尝试阶段,并且在实际中应用较少。
勘察设计单位
改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单位需就资产处置、股本设置、股权结构设计等方面做详尽的规划,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改制路径,努力提高竞争力、为投资者带来真正的回报,并最终建立新的灵活机制。
作者|董璐,来自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