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案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案设计【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案设计课程标准1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一教与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分析,总结谦让的重要性、做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分析并说出自己的做法。
标画并背诵此要点。
2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分析,总结分享的含义、做法;帮助他人的做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是如何做的。
3学生认真分析提供的情境,总结我为社会做贡献的做法。
通过阅读记住这个知识点。
4 学生通过练习思考总结如何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对此知识点加以背诵。
二教与学重点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三教与学难点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四教法与学法设计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五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学生对搜集的时政大事进行播报,并对此时政大事谈出个人看法。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生思考并回答:上面两幅图分别体现了什么美德?老师: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给予我们所需的营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理所应当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那我们究竟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信息搜索学生先读课本正文部分,解决三个问题:本节课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标画答案。
说出自己感觉困难的是哪些?困难在哪里?看完后尝试填写网络填空。
【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以下情境材料的设计以“初二一班发生的故事”展开。
学习任务一【谦让的作用、做法】情境(一)“三好学生”风波期末考试完后,班里要评选3名三好学生,经同学们投票选举张丽、赵祥、李梦雯、张菲菲同时当选。
但让人郁闷的是张丽和李梦雯的票数一样,并列第三名,必须得有一个退出,面对这种窘境他们该怎么办呢?思考:1预测可能的后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教案设计
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理性对待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了适当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激发学生积极的态度,通过正面引导,榜样示范的思路进行探究,学生表现非常积极,热情高涨。除了课本安排的亲社会行为,像合作、同情、安慰等也是基本的亲社会行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我也做出了适当的取舍和补充。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便于学生养成很好的亲社会的习惯。
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思想品德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搜集相关为社会做贡献的事例
二、帮助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体验助人的快乐
二、教学课题
“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教材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展开。
三、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展开。“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初步感悟
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那么我们应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
环节二、自主探究全面理解
(二)、课内探究:
探究任务一:阅读教材P20---P23,思考: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呢?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一、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意义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2. 让学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学生能够理解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为了维护他人利益,满足他人需要,而做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2.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学生能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亲社会行为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有关亲社会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
4.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亲社会行为。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和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2. 学生能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七、教学资源:1. 亲社会行为的案例。
2.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亲社会行为。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亲社会行为。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的亲社会行为知识。
2. 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至少表现出一项亲社会行为。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际行为表现,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章节名称:第二章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实践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良好习惯。
八、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学生能够列举出亲社会行为的各种表现,如帮助他人、分享、合作等。
八年级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课题:《养成亲社会行为》科目:思想品德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一课时提供者:魏海丽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一课的第二个项目。
热爱集体,亲近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生活是本单元的教育主题。
而本课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养成亲社会行为。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能力目标: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会谦让、分享、助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课前我们队学生进行了亲社会行为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伴,又受到长辈的过分保护,社会教育极度匮乏,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严重缺陷。
但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尤为重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主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导入新课,再采用了猜词游戏、课堂辩论、情景再现、参与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以达到教学目标。
再加上“六环节”导学案。
精心设计的导学案主要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它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为社会做贡献教学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教师点拨: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能力目标: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提高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明确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明确我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教学重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材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从两个层次展开说明,第一层次从谦让、分享和助人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层次从我为社会做贡献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到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上来。
这三个方面层层递进。
帮助学生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培养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他们被社会接纳,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因而成为本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重点。
在本课、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亲社会行为方面的思想认识。
分配学生分组收集身边令人感动的事迹,包括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
学生准备:做问卷调查。
收集事例,介绍事迹。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讲授法教学。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播放20XX年“感动中国”的标志性画面和背景音乐。
请同学们介绍印象最深的人物。
为什么会印象深刻?(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这些感动人物无一不是凭借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铸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他们献身社会、回报社会,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对他人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养成亲社会行为。
)环节二:深入情境,合作探究(多媒体播放“在公交车上让座”、“在学校楼梯上右行礼让”、“分享学习经验”、“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爱心一日捐”活动画面)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自己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哪些类似的行为?(学生介绍事迹)1、身边的老师。
《养成亲社会行为》11
养成亲社会行为?单位:台儿庄区泥沟镇中学姓名:***年龄: 40 职称:中教一级第五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第二课时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 1、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2、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提高关心他人、效劳社会的能力。
知识:1、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意义,2、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掌握谦让、分享、助人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难点:如何为社会做奉献教学内容分析:本工程的内容是让学生在了解了社会生活的开展变化,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为学生培养亲社会行为的习惯提供了情感根底;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关心社会的必然结果和自然表达。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
养成亲社会行为要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开展,自觉效劳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材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奉献〞两个层次展开。
“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我为社会做奉献〞那么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开展,自觉效劳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正确认识个养成亲社会行为要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开展,自觉效劳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围绕“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奉献〞这二个方面展开。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分享、助人为乐等亲社会行为。
3.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与例子2. 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3. 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策略4. 亲社会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亲社会行为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主动承担责任、关心他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亲社会行为。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培养亲社会行为。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亲社会行为定义、例子、重要性等内容的教学课件。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关于亲社会行为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实践演练环节。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亲社会行为的经历?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教师总结并引入亲社会行为的主题。
二、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与例子(10分钟)1. 教师讲解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即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2. 举例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如帮助他人、分享物品、关心他人等。
3.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亲社会行为例子。
三、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四、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策略(10分钟)1. 教师介绍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策略,如培养同理心、鼓励合作与分享、培养责任感等。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共享、助人为乐等亲社会行为。
3.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亲社会行为。
二、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与意义2.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共享、助人为乐等3. 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互助故事,引发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关注。
2. 讲解:介绍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意义和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讨论发生在身边的亲社会行为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亲社会行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亲社会行为实践计划,让学生在课后一周内践行亲社会行为,并记录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实践记录,评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亲社会行为的情况。
2. 学生自评:让学生谈谈在实践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同伴评价:让同学们相互评价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彼此树立亲社会行为。
五、教学资源:1. 案例故事:收集一些发生在校园里的亲社会行为案例。
2. 实践计划模板:为学生提供一份亲社会行为实践计划的模板。
3. 评价表:设计一份用于评估学生实践亲社会行为的效果的评价表。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
2. 情境模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如何应对,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3. 榜样示范:邀请一些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亲社会行为典型,让学生从榜样身上学到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4. 激励评价:及时对学生在实践中的亲社会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持续践行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
七、教学活动:1. 情境剧:让学生分组创作并表演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小品,通过幽默生动的方式传递亲社会行为的理念。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教案标题: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例子。
2. 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3. 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4. 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亲社会行为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讲解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例子:1. 解释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合作和分享。
2. 举例说明亲社会行为,如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玩具或食物、尊重他人的意见等。
讨论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1. 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和分享对于个人和团体的意义。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合作和分享中的积极经验。
介绍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意义和方法:1. 说明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分享如何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方法,如倾听他人的意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等。
教授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1. 解释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沟通的要素,如倾听、表达清晰等。
2. 引导学生探讨解决冲突的方法,如倾听对方观点、寻求妥协等。
3.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实践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总结:1. 总结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培养和展示亲社会行为。
扩展活动:1.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完成一项任务,鼓励合作和分享。
2.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角色演练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情境。
3. 亲社会行为观察:学生观察身边的亲社会行为,并记录下来,分享给全班。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分享行为。
2. 分发亲社会行为的情境问题,让学生书面回答如何关心他人和解决冲突。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亲社会行为的例子。
2.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的问题指导。
3. 亲社会行为情境问题的评估材料。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程标准】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2、能力:养成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懂得要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教学难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学方法】情境模拟、小组合作探究、新闻案例分析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关于我国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资料。
2、教师准备:分配学生分组收集身边令人感动的事迹。
【教学过程】一、【新闻播报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思考、回答:视频中哪些人物的哪些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司机:乘客:这些人物美不美? 这些美丽行为拥有相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有利于()()的二、【图片赏析】交流搜集的最美人物事迹。
请欣赏下列图片迅速抢答他们拥有那些美丽的行为?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板块一:学会谦让、分享、助人(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4-77页)(1)意义:谦让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形成和谐的_________、文明的________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2)要求:谦让要求人们谦逊礼让。
①要做到_________、礼貌待人,不惟我独尊、盛气凌人。
②突出地表现为在__________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
③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___________。
(1)含义:分享就是把自己_______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把“我的”当成“我们的”。
亲社会教育教案5篇
亲社会教育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亲社会教育教案5篇制定开放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通过准备好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和魅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亲社会教育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案例-徐之秦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此课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九课“养成亲社会行为”,本课包括三个子目:亲近社会,要关注社会;亲近社会,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真切关注社会,自觉维护社会,更要热忱服务社会。
【学情分析】经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社会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只有热爱生活,亲近社会,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并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而完善人格,愉悦的生活,追求人生的高境界。
但是,光有亲社会的情感还远远不够,创造美好的生活,体验人生的幸福,更需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课标内容】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怎样去服务社会,培养亲社会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课文资料、图片,让学生懂得怎样亲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教学准备】依据教师课前导学设计的问题,收集关于“践行亲社会行为,参与公益活动”的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中,我们怎样运送感谢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本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这个主题。
二、新知探究1、第一环节:亲近社会必须要关注社会(1)亲近社会,应该关注社会。
请两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圈的第一个黑菱设置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师:请同学们谈感受生:交流感受略师:既然有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关注社会的途径有哪些呢?生:回答并完成第二个黑菱。
(2)关注社会不仅仅要关注天下大事,也要关注我们身边的小事生阅读相关的材料思考以下问题:A、这位同学的做法你同意吗?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B、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象那位同学一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生:讨论交流略2、第二个环节:亲近社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1)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师:请大家完成第二个圈的第一个黑菱内容,谈谈感受生:交流略师:那么我们应该杜绝不良行为,送大家一些格言,请阅读朗读共勉!(2)遵守社会的秩序和规则,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师:请大家一起阅读第二个黑菱的短文,体验规则的美!生:规则是美好的,是一种无言的美,人性的美!师:请例举公共生活规则的作用生:举例略(3)爱护公共设施,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维护师:请完成第二个圈的最后的内容并思考阳某的行为3,第三个环节:积极地服务于社会师:请根据第三个圈的第一个内容的提示,思考:服务社会从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生:回答略(要求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师:当你帮助了别人,你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生:感到有成就感,觉得很愉悦……根据课前搜集的关于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相关材料分组进行班内交流。
3、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1、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谦让、分享、助人的良好相位习惯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2、能力目的:能理解和掌握青少年怎样为社会做贡献3、知识目标:明确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4、教学重点:养成谦让、分享、助人的良好相位习惯5、教学难点:怎样为社会做贡献6、导入新课:第一幅图片:一个人将下水道盖恢复原位第二幅图片:帮残疾人推轮椅第三幅图片:募捐活动现场第四幅图片:中学生扶老奶奶过马路师:同学们,通过刚才ppt上播放的四幅图片,想一想这些图片都有什么共同点?师:是的,这些行为都有利于他人和社会,而有利于让人和社会的行为就叫作亲社会行为,那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一下今天要讲解的内容《养成亲社会行为》。
板书:养成亲社会行为7、新课教授:师:同学们,认真看一下ppt上的这四幅图片(第一幅是孔融让梨的漫画,第二幅是中学生上下楼右行礼让,第三幅是马路上车辆礼让行人,第四幅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从这四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世有何启示?师:是的,谦让。
板书:谦让师:学会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
那同学们再看一下PPT上的这则《天堂和地狱》的小故事,看完之后告诉老师,你从中学会了什么?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
懂得分享,收获更多。
板书:分享。
师:把快乐喜悦分享给别人,你会得到更多快乐;把生活感悟分享给别人,你会得到信任和友情;把知识经验分享给别人,你会得到新的收获和提高。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峰》,看完之后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选个代表谈一下你们的感受?你身边有哪些类似的事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师:以上三组的同学都提到了帮助别人。
板书:助人师:刚才二组的同学更提到了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因此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首先要真诚,还应注意方式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养成亲社会行为》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三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三3.5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二、教材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是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第二框的内容。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学会谦让、分享、助人,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养成亲社会行为。
本课分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助人”介绍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道谦让要讲原则,帮助别人需要智慧,主要引导学生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拓展到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上来。
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伴,又往往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分保护,对他们的社会性教育较为匮乏。
总是以孩子是否听话乖驯、学习是否优秀来衡量孩子的成功与否,很少考虑孩子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会产生什么后果,这将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缺陷,缺少走向社会所具备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品德。
因此,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交往、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奉献精神等十分重要,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受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的理解还有困难,本节课的落脚点是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因此对学生进行社会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完整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完整版教学目标:1.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重要性;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使他们成为积极、负责任的社会成员;3.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技能和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会表达感激之情、帮助他人和关心社会;3.能够运用亲社会行为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2.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亲社会行为,而非出于外部压力;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案例材料、多媒体教学工具、学生手册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观看一个小视频或者讲解,简单介绍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2.提问学生是否有过亲社会行为的经历,并让他们分享;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亲社会行为是如此重要。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详细解释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介绍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以案例和统计数据为支持;3.让学生认识到亲社会行为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能够为自己带来好处。
第三步:讨论和演练(3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亲社会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其中的亲社会行为;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亲社会行为的场景,然后进行讨论和总结;3.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新的、创造性的亲社会行为。
第四步:实践活动(30分钟)1.组织学生参与一个亲社会行为实践活动,例如为社区老人送温暖、义务植树等;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主选择参与的实践活动;3.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让学生思考,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亲社会行为,社会将会变得怎样;3.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撰写亲社会行为的心得体会,并进行展示;2.邀请社会服务组织或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3.通过学校媒体,报道学生在亲社会行为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和经验。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一、教学目标1.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理解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掌握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1.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亲社会的行为和方法,包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
三、教学重点1.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2.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3.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等亲社会行为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如何让学生掌握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实践。
五、教学方法1.示范讲解法2.情境再现法3.分组讨论法4.小组活动法六、教学过程1.引入目的:激发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兴趣和教学热情。
1.讲解“人是社会性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生活中是否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如何感受?”3.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的概念,以及亲社会行为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讲授目的:让学生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目的。
1.通过讲解、情境再现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亲社会的概念和矛盾。
2.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思考亲社会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产生共鸣。
3.实践目的:学生掌握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针对不同情境,制定亲社会行为的相应计划。
2.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计划,互相提供帮助和意见。
3.学生回到班级,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感受。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社会的相关行为和方法,以及亲社会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与作业1.课堂练习:采用问答、填空、配对等形式,对亲社会的概念、行为和方法进行测试,并针对错误答案进行讲解和纠正。
2.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身边亲社会行为的观察和感想,并结合社会实际,思考亲社会行为如何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八、教学评价1.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中,是否能够理解亲社会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能否掌握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方法和实践。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第一篇: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关于亲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关于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突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重复的情境”、“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孔融让梨”、“将相和”等小故事;整理沙河水资源污染考察情况的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成演示文稿。
2.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亲社会行为”;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搜集补充“同情”这一亲社会行为;利用相关的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活动(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无偿献血照片;爱心捐献照片;关爱照片;救助照片。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不求学生的回答多么准确,只期用此达到引领活动之目的。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项目二: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寄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材简析】【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提高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养成亲社会行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我为社会作贡献【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掌握基础知识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
2、帮助他人首先要——()、还要---()要注意--- ();注意维护--()3、我为社会作贡献表现在(1)(2)(3)(二)、小组合作互动:1、话说自我:说说生活中自己经历的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的事例。
2、真情表述:就自己上述做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3、发现与行动: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提出的解决建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做的事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共同探讨:我们中学生能为社会做什么?我认为可以这样做:(1)(2)(3)【中考连接】(2009 河南)大善无声,大爱无言。
河南信阳农民黄久生用他的“心”和“血”温暖着680多位鳏寡孤独老人以及众多几近绝望的人,被称为“680多位鳏寡孤独家庭共同的儿子”。
黄久生的行为体现了他()①.关爱社会,承担责任②. 乐善好施、热心助人③.敬老爱老、弘扬美德④.知恩感恩、回馈社会A 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通过真实感人的事例,使学生懂得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所以这几个答案对事情社会行为的表现,所以选D课堂检测选择题1、“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关于亲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关于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突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重复的情境”、“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
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孔融让梨”、“将相和”等小故事;整理沙河水资源污染考察情况的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成演示文稿。
2. 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亲社会行为”;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搜集补充“同情”这一亲社会行为;利用相关的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活动(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无偿献血照片;爱心捐献照片;关爱照片;救助照片。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不求学生的回答多么准确,只期用此达到引领活动之目的。
)(二)启发体验共同探讨1. 学会谦让让学生读教材上的“瘦羊博士”和“大树将军”两个小故事后,回答问题:你认为甄宇和冯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这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学生回答。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
学生可以讲准备好的“孔融让梨”或“将相和”的小故事,也可讲别的有关体现“谦让”美德的小故事,如著名的“六尺巷”历史小故事等。
展示课件:榜样示范。
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安徽桐城的祖居与吴姓人家为邻。
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告,张英写了一首诗作复:“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诗,“让他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
(讲故事这一环节一定要开发利用好“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一活的宝贵资源,如果能有学生讲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谦让”小故事就更难能可贵,这正符合“为学生的体验而教”的新教材编写基本理念,也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
)根据反馈情况,教师归纳强调:①谦让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
②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突出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③谦让有“度”:在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敢于说“不”。
区分“谦让”与无原则地妥协让步之间的不同。
2. 学会分享师生共同学习探讨: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把“我的”当成“我们的”。
学生结合自己的“分享”经历谈感受。
(引导学生认识到能分享的东西不仅仅是物质的,有时候精神上的分享更难能可贵。
)教师着重指出,“分享”与“合作”的关系;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合作求双赢。
展示课件:师生阅读感悟。
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在社会生活中,善待他人其实也是在善待自己。
如果人人心里都燃起一盏爱的明灯,用爱来照亮别人,那我们就都能拥有一份爱的光明。
3. 学会助人说经历谈感受:生活中自己接受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经历及当时的感受。
学生说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体验那双份的快乐。
展示课件:设身处地,移情训练。
在你回家时,遇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呻吟,身旁还有一些血迹……你正在小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了,周围只有你一个人,可是自己又不会游泳……你的一位同学,品学兼优,自尊心很强,现在却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想一想:在上述情境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人。
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尤其教育未成年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注意学会自我保护。
展示课件:七句大实话。
请大家牢记七句劝告1. 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她)点钱。
2. 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
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做下车走远点。
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3. 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4. 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5. 遇到迷路的人打听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
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6. 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
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是不会出来的,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7. 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
家境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4. 学会同情(补充内容)展示课件:大家谈。
放学路上,初二(3)班的几位同学看到了一个中学生打扮的人跪在路边求助。
他面前用粉笔写着自己的不幸遭遇,非常令人同情。
林琳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打算送给他,李群赶紧拦住她说:“最近电视上报道了许多用这种手段骗钱的事情,说不定这也是个骗子。
”其他同学也议论起来,林琳一时拿不定主意了。
假如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不一定把思维限定在“给”或是“不给”上,要通过思考,认识到表达自己的同情心是不是可以用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如“希望工程”爱心捐助、“手拉手”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可以考虑给这个求助者提出以上的受救助途径。
最后,教师可适当归纳指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如安慰、同情与关心行为,助人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等。
(三)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展示课件:社会公益活动系列图片。
自己了解到的社会公益活动还有哪些?亲身参与的有哪些?活动中自己有什么感受?(此教学环节以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为引领,重点展示学生对沙河水资源污染的考察成果。
)展示学生自制演示文稿:《保护沙河水资源》社会调查图片。
采集沙河水水样沙河水面的生活垃圾沙河两岸的垃圾成堆带回学校的水样做实验展示学生自制演示文稿:用水行为调查报告。
滴水的水龙头生活用水污染1. 淘米、洗菜后的水A. 倒掉576人占72%B. 浇花、洗碗、冲厕所224人占28%结论:一部分人比较节约用水,但也有一部分人没有重复利用水的习惯。
2. 洗餐具时是否用餐具洗洁精A. 是688人占86%B. 否112人占14%结论:多数人为了方便、洗得干净而使用餐具洗洁精,而没有重视洗洁剂对水质造成的污染。
3. 洗衣物时经常用A. 肥皂192人占24%B. 洗衣粉608人占76%结论:大部分人都使用洗衣粉,少部分人使用肥皂,说明大部分人没有注意洗衣粉对水质的污染问题。
4. 处理剩余菜汤的办法是A. 倒进洗手间80人占10%B. 扔进垃圾桶520人占65%C. 其他办法280人占35%结论:有一些人把剩余菜汤直接倒进洗手间里,对水质造成了污染。
展示学生自制演示文稿:“珍惜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倡议书。
珍惜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最近,我们在参观污水处理厂和考察沙河时发现,由于人口增长、人为污染,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每天至少要产生50万吨以上的城市污水,而其中至少又有10万吨以上的污水因来不及处理而直接排放到了沙河的下游河段中,这些流入河流中的污水对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自身健康正造成极大破坏和威胁……水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永远离不开水,水被称做人类生命的甘泉,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一方面生活用水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却是大量地浪费水和污染水。
为了珍惜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以中学生的名义向全区人民发出以下倡议:1. 在社会上进行节约水和保护水的宣传。
2. 树立节水意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3. 加强对超量用水的管理。
4. 少用洗涤用品,选用对水污染小的肥皂洗衣物。
5. 不往水中乱扔废弃物、油污和化学药品等。
6. 学会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过滤方法,以减少污水的排放。
珍惜水就是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
珍惜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珍惜每一滴水。
展示学生自制演示文稿:(1)清水、河水、污水对比实验报告单。
(略)(2)沙河水污染调查报告。
(略)结语:让我们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献言献策,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人人献出一点爱,让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课外作业交流日常节水小经验、小窍门,以“珍惜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设计一期手抄报。
点评本课堂教学设计采用了“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自觉性和技能,教学设计中突出了构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思维模式。
教学设计采用了观察图片,导入新课、启发体验,共同探讨、走进生活,学以致用等三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充分贯彻了生活教育原则、主动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体现了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的融合以及认知、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实践的融合,突出了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讲故事、阅读感悟、大家谈、展示自制演示文稿等栏目,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自主体验和感悟,符合“为学生的体验而教”的新理念,也利于实现“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的目标追求。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