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2分×25=50分)1.以下是某同学列出的家中的几种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扫地机器人B.笔记本电脑C.食用油D.仙人掌2.小明在课外调查小区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蚂蚁、蜜蜂以及各种景观植物。
下面是小明同学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请帮他指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都有一定的结构B.都能由小长大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诗词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说明生物能够( )A.进行生长和繁殖B.发生遗传和变异C.对刺激作出反应D.排出体内的废物4.下列哪种现象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 )A.兔子发现狼后迅速逃跑B.种子萌发长成幼苗C.绿色植物的叶由小长大的现象D.鸟产卵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A.①②B.③①C.③④D.③②6.一生物科学工作者为了解某一动物的行为,在森林中生活了多年,开始模仿它们的动作,后来与它们交上了朋友,此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实验法C.模拟法D.调查法7.(2020·滨州)我市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
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生物能繁殖后代B.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C.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8.“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惊蛰节气前后气温转暖,雨水增多,杏花开放,惊雷惊醒了蛰伏于泥土中冬眠的昆虫。
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B.环境适应生物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9.下表为小林同学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设计方案,其中存在不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黑暗的条件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干燥的土壤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潮湿的土壤10.“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沪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沪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单元一测验题1. 生物学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
2. 解释生物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生物的特征包括有机体结构、功能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多种多样的生物之间的遗传差异。
4. 请列举五个生物分类的层次。
- 答案:领域、界、门、纲、目。
5. 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生物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方便研究和记忆。
单元二测验题1. 解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答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自我复制、新陈代谢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 什么是细胞膜?- 答案:细胞膜是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隔离层,控制物质的进出。
3. 请列举五种细胞器及其功能。
- 答案: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它们分别负责细胞的遗传物质存储和控制、能量供应、物质合成和运输、分泌物的包装和分泌以及废物的降解等功能。
4. 解释细胞分裂的过程。
- 答案:细胞分裂是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通过DNA复制和细胞质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分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
这个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5. 解释有丝分裂的主要过程。
- 答案:有丝分裂包括间期、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四个阶段。
其中,有丝分裂前期是DNA复制和染色体准备的阶段,有丝分裂中期是染色体对分裂纺锤丝的连线和排列的阶段,有丝分裂后期是染色体分裂、染色体两端分别向两个子细胞极端移动的阶段。
单元三测验题1. 解释自养和异养的概念。
- 答案:自养是指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完成能量的转换和物质的循环;异养是指生物必须依靠外界有机物才能合成能量和构成细胞物质。
2. 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案: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及其他光合生物利用太阳能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产生氧气的反应。
3. 解释呼吸作用的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第1单元第1章认识生物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注释)1.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哪方面的特征()A.分布B.生活环境C.形态结构D.数量2. 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A.马B.狗C.羊D.老虎3.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把水草、荷花、松树、玫瑰这些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蝗虫、麻雀、鲫鱼、河蚌归为一类。
他们归类的依据是…()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存环境4. 小军在社区调查生物的种类时,记录了许多生物,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他对生物进行了分类。
其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A.车前草B.国槐C.睡莲D.黄杨5. 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
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6. 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必要进行的工作是()A.设计调查表格B.制作植物标本C.作好调查记录D.做好归类整理7. 下列生物按形态特征划分的一组是( ) A.牛和草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猫头鹰和鼠8.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们把水草、荷花、松树、玫瑰这些生物归为一类,而将蝗虫、麻雀、鲫鱼、河蚌归为一类。
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存环境9. 下面关于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的步骤,正确的是()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⑥⑤④C.②①⑤③④⑥D.①②⑤③④⑥10. 下面是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时的方法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①分组②设计调查路线③归类④做好调查记录⑤选择调查范围⑥将归好类的资料进行整理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⑤①②④③⑥D.①⑤②④③⑥11. 我们在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作调查时,首先应确定调查的()A.目的和对象B.范围和方案C.方法和顺序D.范围和顺序12. 我国的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A.1/2 B.1/3 C.1/4 D.1/513. 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叙述是几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作记录14. 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我们最好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 A.大体估算 B.全部逐一数过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 D.分成几块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15. 生活在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地区的企鹅,个体越小,越有利于身体散热。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时若想要找到分生区进行观察最好应该()A. 在低倍镜视野下进行寻找B. 寻找外层细胞表面有突起的区域C. 用最小光圈对准通光孔D. 始终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焦【答案】A【解析】A、低倍镜下的视野宽容易找到物像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各个时期的细胞 A正确B、表面有突起的区域是成熟区 B错误C、用显微镜观察时用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C错误D、调焦时用粗细准焦螺旋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D错误2.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蔡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少的显微镜是()A. 目镜5× 物镜8×B. 目镜20× 物镜40×C. 目镜15× 物镜10×D. 目镜20× 物镜45×【答案】D【解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8=4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40=80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5×10=15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45=900(倍)选项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 细胞→系统→器官→植物体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答案】A【解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4.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的皮肤从结构层次上看是上皮组织D.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答案】C【解析】解 A.人的皮肤是器官 A错误B.番茄的果皮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错误C.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C正确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由此可见植物没有系统所以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是错误的 D错误故选 C5.与绿色植物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的特点是具有()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答案】D【解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rightarrow 组织\rightarrow 器官\rightarrow 绿色开花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rightarrow 组织\rightarrow 器官\rightarrow 系统\rightarrow 动物体可见人体有系统而植物体没有系统6.绘图时图形一般在绘图纸中央略偏左上方其目的是()A. 方便绘图B. 节约用纸C. 美观D. 以便在图形的右侧和下方作标注【答案】D【解析】解 A、画图时图形位置一般在绘图纸中央略偏左上方是为了以便在图形的右侧和下方作标注不是方便绘图故错误B、画图时图形位置一般在绘图纸中央略偏左上方是为了以便在图形的右侧和下方作标注不是节约用纸故错误C 、画图时图形位置一般在绘图纸中央略偏左上方是为了以便在图形的右侧和下方作标注不是美观故错误D、画图时图形位置一般在绘图纸中央略偏左上方是为了以便在图形的右侧和下方作标注故正确.故选 D.7.人体细胞与番茄果肉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A. 细胞形状呈圆形B. 细胞形态差别很大C.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D. 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答案】C【解析】8.植物五大组织中哪种组织能够一直保持分裂能力并分化形成其他组织()B. 分生组织C. 保护组织D. 输导组织【答案】B【解析】解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始终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故选 B9.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最易观察到和不易观察到的结构分别是()A. 细胞壁叶绿体B. 细胞膜细胞核C. 细胞质细胞核D. 细胞核细胞膜【答案】D【解析】10.一块完整的皮肤属于()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答案】C【解析】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皮肤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其内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完整的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11.植物细胞生长是因为()A. 细胞不断分裂的结果B. 细胞从外界吸收了营养物质体积不断胀大C. 细胞从外界吸收了营养物质并转化成了自身的组成物质D. 细胞内的液泡不断长大的结果【答案】C【解析】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12.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器官的是()A. 黄花菜B. 枫树的叶子C. 苹果的果肉D. 西红柿【解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黄花菜是花、枫树的叶子、西红柿是果实这些都属于器官苹果的果肉主要由果肉细胞组成储存着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13.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为了看清细胞的结构应该将视野调得明亮一些B.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漱→刮→涂→盖→染→吸C.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D. 观察装片时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答案】B【解析】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透光性较强为了看清细胞结构可以将视野调的暗一些A错误B.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漱→刮→涂→盖→染→吸 B正确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C错误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观察装片时若物像在视野右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故选B.14.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当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A. 变小B. 变大C. 保持不变D. 其变化不会对细胞的生长产生影响【答案】A【解析】解测量不同边长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二者之比根据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正方体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逐渐变小.如图所示与此相似当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变小.随着细胞的生长体积不断增大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吸收物质的表面积的增加相对较少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细胞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不能无限长大.故选A.15.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步骤是()A. 1 2 3 4 5B. 3 1 5 2 4C. 3 1 4 2 1D. 3 4 1 2 3【答案】A【解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6.图一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过程示意图图二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三为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以及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图四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胞则其叶片呈现绿色的色素存在于图二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 若图二表示紫色洋葱的表皮细胞则其紫色色素存在于图二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 欲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物像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以及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三中的序号表示)图四中①和④合称为________ 属于________组织与洋葱和菠菜相比较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根据病毒寄生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即动物病毒、________和________ 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COVID﹣19属于这三类病毒中的________ 【答案】cdba, ⑤, 叶绿体, ④, 液泡, ②③, ⑤, 表皮, 保护,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动物病毒【解析】制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撕、展、盖、染因此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c滴清水、b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叶绿体里具有叶绿素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因此若图二表示菠菜的叶肉细胞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紫色色素存在于图二细胞结构中的④液泡中物镜和目镜的区分物镜有螺纹目镜没有螺纹③④是目镜放大倍数越小放大倍数越大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②③ 离玻片的距离较近由图四叶片结构示意图可知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合称表皮具有保护作用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新冠病毒COVID﹣19 如烟草花叶病毒也叫做噬菌体17.大多数动物与人体一样都是由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答案】消化, 呼吸, 运动, 泌尿, 循环, 生殖, 内分泌, 神经【解析】大多数动物与人体一样都是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18.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某些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能通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19.“麻雀虽小五脏具全” 构成麻雀五脏的组织是由于细胞________的结果【答案】分化【解析】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由不同的器官构成植物体或不同的器官构成系统由八大系统构成动物体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因此题干中反应了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组织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20.草履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________(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依靠________产生新的个体.【答案】单细胞, 分裂【解析】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靠分裂生殖.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图乙中的器官B成熟采摘回去一段时间并没有腐烂其原因是该器官表面具有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组织该组织具有保护作用21.(2)构成图乙A中的主要组织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21.(3)图乙在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和无机盐从根吸收然后通过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组织运输到A和B21.(4)图乙中C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_ 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答案】⑤, 保护【解析】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图乙中的器官B成熟采摘回去一段时间并没有腐烂其原因是该器官表面具有图甲中的⑤保护组织该组织具有保护作用【答案】③, 营养组织【解析】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构成图乙A中的主要组织是图甲中的③营养组织【答案】④, 输导【解析】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图乙在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和无机盐从根吸收然后通过图甲中的④输导组织运输到A和B【答案】茎, 器官【解析】生物体的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图乙中C的生物学名称是茎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角度分析属于器官22.(1)若使用图1所示的镜头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放大_____倍的__________像22.(2)实验中取材部位是人的____________ 对细胞进行染色的液体应是图2中的______22.(3)该组同学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与图3中的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结构相同请在图3的细胞模式图中标出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22.(4)甲、乙两种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 乙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22.(5)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丁”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更换目镜后污物仍不动则说明污物在__________ 应使用__________进行清洁【答案】(1)100, 倒【解析】解(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如目镜是10X 物镜是10X 那么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倒像【答案】(2)口腔上皮细胞, 碘液【解析】(2)实验中取材部位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由于动植物细胞都是无色透明的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它的结构为了对比明显用碘液染色【答案】(3)甲,【解析】(3)甲是动物细胞乙是植物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应该与甲一样动物细胞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为细胞质【答案】(4)线粒体, 叶绿体【解析】(4)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答案】(5)物镜, 擦镜纸【解析】(5)视野中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更换目镜污物仍不动就排除了污点在目镜与玻片标本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物镜上了应使用擦镜纸进行清洁23.(1)如图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特点即整个身体只由________构成被称为________生物.23.(2)图中的C生物的名称是________ 它可以借助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通过________进行呼吸它能________ 对人类是有益的.【答案】一个细胞, 单细胞【解析】单细胞生物多数是较低等的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答案】草履虫, 表膜, 净化污水【解析】据图可知 A是酵母菌、B是衣藻、C是草履虫、D是眼虫、E是变形虫都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其呼吸是通过表膜.它能净化污水对人类是有益的.24.(1)草履虫以细菌和微小浮游植物为食食物从口沟进入形成标号________所示结构随细胞质流动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________排出24.(2)草履虫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排出体外的二氧化碳都通过图中标号________所示结构进出24.(3)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取草履虫样本的最好部位是 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答案】6, 胞肛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7胞肛排出【答案】4【解析】草履虫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排出体外的二氧化碳都通过图中标号4所示结构表膜进出【答案】表层, 含氧多【解析】在培养液的表层溶解的氧气多下层溶解的氧气少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所以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取草履虫样本的最好部位是表层原因是表层含氧多故答案为 6 胞肛 4 表层含氧多四、连线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5.将左边植物前的字母填写到右边相应的主要食用器官后面A.胡萝卜果实()B.甘蔗种子()C.菠菜叶()D.大豆茎()E.西红柿根()F.菜花花()【答案】果实( E )种子( D )叶( C )茎( B )根( A )花( F )【解析】A.胡萝卜的可食用部分是根B.甘蔗的可食用部分是茎C.菠菜的可食用部分是叶D.大豆的可食用部分是种子E.西红柿的可食用部分是果实F.菜花的可食用部分是花。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新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苏科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各项不属于钩虫、蛲虫、蛔虫的共同特征的是()A. 消化器官的结构简单B.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C. 体表有角质层D. 有口无肛门【答案】D【解析】解钩虫、蛲虫、蛔虫都属于线形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由于它们都用寄生生活因此消化管结构简单适于吸收半消化的食物.故ABC是钩虫、蛲虫、蛔虫的共同特征而D不是.故选 D.2.下列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的()A. 能否运动B. 是否耗能C. 能否生长D. 能否说话【答案】C【解析】 A 、能运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能否运动不是判断机器人是否是生物的标准不符合题意B、耗能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耗能不是判断机器人是否是生物的标准不符合题意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所以能否生长是判断机器人是否是生物的标准符合题意D、能否说话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机器人是否是生物的标准不符合题意3.下列四组都是生物的是()A. 太阳细菌B. 蘑菇鹅卵石C. 黄瓜病毒D. 海水羚羊【答案】C【解析】 A 、细菌具有生物的特性属于生物太阳不具有生物的特性不属于生物B、蘑菇具有生物的特性属于生物鹅卵石不具有生物的特性不属于生物C 、黄瓜病毒都具有生物的特性都属于生物D、海水不具有生物的特性不属于生物4.蛔虫在人的消化道中不怕消化液的侵蚀是因为()A. 体表有角质层B. 能很快逃离C. 体壁分泌黏液D. 体表有酸性黏液【答案】A【解析】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随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对光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步骤是()A.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 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C. 调节反光镜右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D. 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答案】D【解析】解 A.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A错误B.对光时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错误C.对光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C错误D.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进入的多少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D正确故选 D6.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常常会利用到多种科学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B. 对照实验应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C.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D. 抽样检测要随机取样样本越小越好【答案】D【解析】解 A.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 A正确B.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B正确C.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C正确D.抽样检测要随机取样样本大小要适宜不是越小越好 D错误故选 D7.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小明发现在深秋银杏树叶逐渐变黄缤纷如画在欣赏美景时小明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 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B. 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C. 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时间为何不同D. 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有观赏价值【答案】D【解析】解 A.秋天气温降低很多树的树叶出现变黄现象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有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A正确B.想知道入冬之后银杏会落叶的原因有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B正确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时间为何不同有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C正确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有观赏价值与审美有关不属于科学问题 D错误故选 D8.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随处可见我们要学会科学判断去伪存真下列哪种信息呈现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能转发()A. 正确使用抗生素B. 考前心理调整C. 服用蛔虫卵减肥D. 如何防范溺水【答案】C【解析】解通过互联网络青少年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能随意转发故选 C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下列春天美景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流水潺潺B. 春雨绵绵C. 阳光灿烂D. 绿草如茵【答案】D【解析】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述的是春天植物生长旺盛的现象具有生物的特征流水潺潺、春雨绵绵、阳光灿烂不具有生物的现象绿草如茵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 D符合题意故选 D10.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答案】A【解析】由分析可知生物都能快速运动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植物不能快速运动11.科学是基于寻求解释的探究过程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下列关于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 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B. 假设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不一定与结论一致C. 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D. 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不一定能获得正确的结果【答案】A【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包括选择材料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因此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符合题意12.在设置对照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C.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不相同【答案】C【解析】ABD、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而不是任意设置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 ABD错误C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C正确13.进行植物调查时不应该()A. 明确目的B. 详细计划C. 凭个人喜好取舍D. 真实记录【答案】C【解析】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喜好取舍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14.如图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要把字母e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动()A. 左上方B. 左下方C. 右上方D. 右下方【答案】B【解析】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字母“d”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因此要把字母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故选 B15.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答案】D【解析】解生物的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不能 A错误B.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也属于生物 B错误C.制造有机物不是所有生物的特征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 C错误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基本特征 D正确故选 D16.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到成年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 能进行呼吸B. 能变异C. 能生长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C【解析】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到成年这些现象体现了生物能生长的特征故选 C17.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 光滑、粗糙B. 有光、低温C. 干燥、湿润D. 有空气、无空气【答案】B【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此题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B变量不唯一该选项两个变量是光和温度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18.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关于它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它消化器官简单B. 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C. 它的生殖器官特别发达D. 它消化器官特别发达【答案】D【解析】解 AD、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营养物质主要是寄生动物体内的消化的食物所以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 A正确 D错误.B、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B正确C 、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 C正确.故选 D.19.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存在于()A. 目镜上B. 反光镜上C. 物镜上D. 玻片标本上【答案】C【解析】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小污点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不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动说明小污点一定在物镜上故选 C20.雷电是高空雷雨云之间的放电现象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地面上的人()A. 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B. 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C. 同时看到闪电听到雷声D. 不一定【答案】B【解析】解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是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间的距离由于运动而缩小到一定距离时正负电荷间的强大电势差将空气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放电时产生的放电火花就是我们见到的闪电同时放电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同理当带电云层运动时地面相对应的地方产生感应电荷若云层与地面或地面高大物体间距离较小则云层与物体间的空气被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产生雷电.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此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因此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21.(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生态系统后不能被________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21.(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实验步骤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________分别放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________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________ 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________【答案】(1)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解析】解(1)塑料不易降解是因为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不能在短时间内分解掉塑料影响环境的美观并污染环境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答案】(2)①分成两等份(或平均分成两份), ②新型材料购物袋, 新型材料购物袋能被分解者分解(该厂家的说法真实可靠), 新型材料购物袋不能被分解者分解(该厂家的说法不可靠)【解析】(2)该实验设计为对照实验遵循等量原则因此土壤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然后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新型材料购物袋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该厂家的说法真实可靠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该厂家的说法不可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下表是探究“酸雨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实验中可用胚根突破种皮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
模拟酸雨是由真实的酸雨与清水混合配制而成的。
为减小实验的误差,每组应用等量的多颗黄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雨水酸性的增强,对黄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
正确答案:A2.下列关于如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D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征()生长和繁殖。
正确答案:D4.能够说明生物具有繁殖特征的是()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
正确答案:D5.研究发现,某种蔬菜被蚜虫啃食时,会释放一种信号。
周围同种蔬菜收到信号后,可快速产生抵抗蚜虫的物质,以避免被大面积啃食。
上述描述中生物间的关系有()种内互助、捕食。
正确答案:B6.惠州西湖是一个著名的五星级旅游景点,里面生活着各种生物,湖内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惠州西湖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A7.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生石花。
正确答案:B8.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
那么,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海洋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C9.农谚道:“秧好一半稻”,下列不属于环境中直接影响秧苗生长的生态因素的是()转基因技术。
正确答案:D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只动物才能对外界的刺激反应。
正确答案:D11.食物链体现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下列能够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草→兔→鹰。
正确答案:C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
B.一个池塘。
C.生物圈。
D.一群羊。
13.以下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狐。
B.土壤←草←兔←狐。
C.树→蝉→螳螂→黄雀。
D.空气→松树→松毛虫→白僵菌。
1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葵花向阳。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三单元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茎的结构中,运输水和无机盐与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分别是()A.导管和筛管B.筛管和导管C.都是导管D.都是筛管2、面粉的形成是加工小麦种子的()A、子叶B、胚C、胚乳D、种皮A.干的种子B.煮熟的种子C.萌发的种子D.刚收获的种子4、下列不能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是()A.根尖B.叶片C.叶柄D.嫩茎5、我国有不少特有的珍贵树种,被称为“鸽子树”的是()A.水杉B.银杉C.桫椤D.珙桐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B.光合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7、“揠苗助长”会使幼苗死亡,这是因为损伤了()导致的。
A.幼苗的老根B.幼苗的幼根和根毛C.幼苗的茎D.幼苗的叶8、青菜堆放久了会发热,原因是细胞进行()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9、人类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A.地球B.植物C.太阳D.食物10、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农作物会出现萎蔫的现象,这是因为()A.根细胞吸水过多B.根细胞失水过多C.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多D.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少11、下列哪一组是胚的结构()A.胚芽、胚轴、胚根、胚乳B.胚芽、胚轴、胚根、子叶C.胚芽、胚轴、胚乳、子叶D.胚芽、胚轴、胚根、种皮12、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B.根毛区C.伸长区D.分生区13、叶芽中发育成叶的结构是()A.芽B.芽原基C.叶原基D.幼叶14、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A.空气B.种子具有活的完整的胚C.充足的水分D.适宜的温度15、下列叶片的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的是()A.保卫细胞B.表皮细胞C.栅栏层细胞D.海绵层细胞16、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并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甲烷气体17、单性花是指()。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 有空气和无空气B. 有氧气和无氧气C. 有光和无光D. 温度和水分【答案】D【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地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选项A、B、C的实验变量都惟一选项D的实验变量是温度和水分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故D符合题意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A. 生命现象B. 生物的生老病死C. 生物的组成D.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答案】A【解析】解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因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故选 A3.用20只鸟做探究实验一次对照实验的变化数为()A. 20个B. 10个C. 1个D. 2【答案】B【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用20只鸟做探究实验将20只鸟均分为2组每组10只然后根据探究目的设计对照试验可见B正确4.某小组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存在缺陷的一项是()A. 提出问题水温的变化对金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影响吗?B. 作出假设水温的变化对金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影响C. 设置变量将水温确定为要研究的变量除水温以外其余条件都保持相同且适宜D. 实验对象无论对照组还是实验组每组只准备1条大小相似的同一品种的金鱼【答案】D【解析】A、由于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根据“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可以提出问题水温的变化对金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影响吗?A正确B、作出假设水温的变化对金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影响 B正确C、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将水温确定为要研究的变量除水温以外其余条件都保持相同且适宜 C正确D、无论对照组还是实验组每组不能只放1条大小相似的同一品种的金鱼应多放几只(如10只)这样可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D错误.5.从新鲜菜叶上切取一薄片制成玻片标本用来观察这种玻片标本称为()A. 切片B. 装片C. 涂片D. 玻片【答案】A【解析】“从新鲜菜叶上切取一薄片制成玻片标本用来观察” 这种玻片标本称为“切片”6.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有趣现象许多蚂蚁总是一起有序的行动很有团队意识!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A. 合作B. 竞争C. 捕食D. 共生【答案】A【解析】在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有趣现象许多蚂蚁总是一起有序的行动这需要蚂蚁彼此之间密切合作、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蚂蚁间的关系属于合作关系7.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小丽同学为了减小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在蚯蚓体壁上涂了一层油膏蚯蚓将会()A. 运动更快B. 运动更慢C. 运动情况不变D. 死亡【答案】D【解析】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在蚯蚓体壁上涂了一层油膏”后蚯蚓的体壁与空气无法接触导致蚯蚓不能呼吸缺氧窒息死亡.因此“在蚯蚓体壁上涂了一层油膏” 蚯蚓将会“死亡”.故选 D.8.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这里需要用到的方法主要是()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B【解析】A、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生物不施加任何影响故不符合题意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生物的行为反应故符合题意C、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座谈、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D、模拟法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9.孟德尔进行杂交实验时采用的材料是()A. 果蝇B. 玉米C. 大豆D. 豌豆【答案】D【解析】孟德尔 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可见题中的选项D是正确的10.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日食月食B. 铁树开花C. 果树结实D. 跑步出汗【答案】A【解析】 A 、日食月食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A符合题意B、铁树开花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C 、果树结实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 C不符合题意D、跑步出汗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命现象 D不符合题意11.如图是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①转为图② 下列操作步骤不需要的是()A. 移动装片B. 转动转换器C. 转动细准焦螺旋D. 转动粗准焦螺旋【答案】D【解析】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①转为图② 是低倍镜换成高倍镜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故不需要的是转动粗准焦螺旋12.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 猫和老鼠B. 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C. 许多蚂蚁共同搬运食物D. 人体内的蛔虫和人【答案】B【解析】A、“猫和老鼠” 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捕食关系 A不符合题意B、“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 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B 符合题意C、“许多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需要密切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 C不符合题意D、“人体内的蛔虫和人” 蛔虫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吸取人体的营养还分泌使我们过敏的物质有时还绞成团阻塞我们的肠道钻进我们的胆道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属于寄生 D不符合题意13.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A. 互利共生B. 种内斗争C. 竞争关系D. 寄生关系【答案】C【解析】解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竞争几种方式蘑菇和霉菌都属于真菌相互争夺水分、有机物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选 C1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一般步骤应该是()①盖上盖玻片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染色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A. ①②③④⑤⑥B. ③④②⑥①⑤C. ③④②⑥⑤①D. ④②①③⑤⑥【答案】B【解析】“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 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 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 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吸”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染” 重复“吸”动作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可见③擦拭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撕取实验材料→⑥将实验材料在水滴中展平→①盖上盖玻片→⑤染色的顺序是正确15.下列诗句所描述的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是()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C.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D.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答案】B【解析】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鸣叫是求偶表现属于生殖现象正确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不包含生殖行为错误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了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正确D、“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求偶行为正确16.在观察细菌永久装片的实验中如果已经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现欲换上高倍镜进一步观察应转动如图中的哪个结构更换()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A、①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较大范围上升或下降B、转动②转换器选择物镜对准通光孔C、③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D、④反光镜具两面能反光其用途是收集光线凹面镜有聚光作用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17.在探究蚯蚓运动速度的实验中正确的对照实验设计应为()A. 斜置的玻璃和水平放置的糙纸B. 斜置的糙纸和水平放置的玻璃C. 同样水平放置玻璃和磨砂玻璃D. 潮湿的玻璃和干燥的玻璃【答案】C【解析】解 A、斜置的玻璃和水平放置的糙纸变量有两个不符合探究实验的原则.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水平放置的玻璃和斜置的糙纸变量也是两个不符合探究实验的原则.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水平放置的玻璃和糙纸变量只有一个符合探究实验的原则.本选项符合题意.D、潮湿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纸其变量是二者表面的湿度和光滑程度变量也是两个不符合探究实验的原则.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18.李东同学刚学习使用显微镜他尝试把以下几种物品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他能观察到内部结构的是()A. 一根头发B. 菠菜的下表皮C. 一条蚯蚓D. 一块刀片【答案】B【解析】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一根头发、一条蚯蚓和一块刀片不能透光故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菠菜的下表皮是薄而透明的故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所以B符合题意19.下列使用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 物像非常模糊﹣﹣调节粗、细准焦螺旋B. 物像太小﹣﹣调节粗准焦螺旋C.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D. 反光镜﹣﹣擦镜纸擦拭【答案】A【解析】20.如图是南极某海域食物网的一部分其中海豹与企鹅之间的关系是()A. 捕食关系B. 竟争关系C. 共生关系D. 捕食关系和竟争关系【答案】D【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有①捕食关系、②共生关系、③寄生关系、④合作关系、⑤竞争关系等海豹捕食企鹅同时海豹与企鹅又都以大鱼为食构成竞争关系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请将下列生物学中的重大发现或著名实验与相应的人物用线连接起来.【答案】【解析】解①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②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创立了自然选择学说.③袁隆平 1930年9月1日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④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⑤孟德尔 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22.(1)该班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22.(2)有人说用10只鼠妇做实验太麻烦用1只鼠妇就行了这种说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22.(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2.(4)如果同学们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23.(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④__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⑦________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________视野23.(2)观察时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转动①________ 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一定要用眼睛从侧面注视⑤________23.(3)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②________ 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23.(4)若要将图三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则应先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23.(5)图中的③________是5× 甲是10× 乙是40× 若将③与甲组合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23.(6)若③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三)则看到细胞数目较多的是③与________(填“甲”或“乙”)组合【答案】(1)转换器, 反光镜, 明亮的圆形【解析】解(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④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⑦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答案】(2)粗准焦螺旋, 物镜【解析】(2)观察时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转动①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一定要用眼睛从侧面注视⑤物镜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压破标本损伤物镜【答案】(3)细准焦螺旋【解析】(3)转动②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答案】(4)右下方【解析】(4)图三的细胞位于右下方若将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则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答案】(5)目镜, 50【解析】(5)③目镜是5× 甲是10× 若将③与甲组合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两者的乘积即50倍【答案】(6)甲【解析】(6)甲、乙为物镜物镜越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则看到细胞数目较多的是③与甲组合24.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答案】【解析】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林奈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达尔文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著有《物种起源》一书哈维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1628年发表著作《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阐明血液循环理论 1651年发表《论动物的生殖》沃森和克里克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 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25.(1)要做好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________25.(2)校园占地100亩在调查时该同学选取操场东边的绿地为调查对象则该绿地在调查中被称为________25.(3)如图是某同学调查到的校园内的几种生物的代表他将1 4归为一类将3 5归为一类将2归为另一类则他的归类依据是________25.(4)草地上的麻雀看到同学走来时会迅速飞走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25.(5)下列在调查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答案】调查方案【解析】要做好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答案】样本【解析】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在调查时则该绿地在调查中被称为样本(【答案】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解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由题中图可知、4鸟都属于动物、3柏树都属于植物(【答案】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解析】草地上的麻雀看到同学走来时会迅速飞走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B【解析】A、调查时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发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但不能拔掉带回家研究B、调查时要如实记录不固定的也记录飞到校园外面去了 B正确C、调查时要如实记录但其他同学都没有 C错误D、调查时要如实记录太恶心了 D错误故B正确。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A.细胞成熟 C.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生物
7.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 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D )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视野中细胞破裂 视野中有许多污点 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可能的原因 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制作装片时滴加清水
·生物 13.如果把细胞比作汽车的话,相当于汽车发动机的是( B )
A.细胞膜 C.细胞核
B.线粒体 D.液泡
·生物
14.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非常复杂,能够控制这些变化 的结构或物质是( B )
A.蛋白质 C.细胞膜
B.细胞核 D.线粒体
15.细胞生活需要的主要有机物是( D ) ①水 ②糖类 ③脂质 ④蛋白质 ⑤无机盐 ⑥氧气
·生物 22.下列按照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C )
A.④→②→①→③ C.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生物
23.以下关于结构层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D )
A.番茄的皮——保护组织 B.心脏中的血液——结缔组织 C.“藕断丝连”中的“丝”——输导组织 D.关节软骨——神经组织
·生物
【主题一】某班同学在郊区农田研学时,偶然观察到青蛙在 干燥的环境中皮肤表皮会脱落,同学们收集了青蛙脱落的部 分表皮带回实验室制成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据此完成第4~8小题。
·生物 4.如图是不同同学在实验室的同一台显微镜中操作观察同 一永久装片时看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分裂时细胞核和细胞质同时一分为二 B.一个变形虫经过3次细胞分裂形成8个变形虫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若①中染色体为a条,则它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为a→2a→a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60时间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夏天的雨后经常可以看到蚯蚓爬到地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氧气D.水分2.沙漠戈壁与森林地区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差别极大,这种差别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B.阳光C.温度D.迁入和迁出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哪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温度B.水C.阳光D.空气4.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2016年5月,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适应生物6.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环境中温度对生物影响的一项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7.下列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B.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C.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不影响8.科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几乎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A.海沟深处没有二氧化碳B.海沟深处的温度太低C.海沟深处没有阳光照射D.海沟深处没有足够多的有机物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此诗句中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光B.温度C.水D.空气10.黄豆芽放置几天后会逐渐变成绿色,造成这一现象的环境因素是()A.空气B.光照C.水分D.温度11.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生长、体现了生物的哪个特征()A.生长 B.繁殖 C.新陈代谢 D.应激性12.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惊弓之鸟 B.蜻蜓点水 C.杯弓蛇影 D.望梅止渴13.下列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都可以生长繁殖C.生物都可以快速奔跑D.生物都不可以影响环境14.乌贼遇到敌害,会喷放墨汁,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A.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排泄废物D.生物需要呼吸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鱼和虾B.钟乳石和水C.细菌和蘑菇D.小麦和大豆16.下列各项对春天景物的描述中,与生命现象无关的是()A.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7.2016年潍坊地区爆发流感时,小红因提前注射相应疫苗而没有感染,2017年春季小红认为自身有了相应抗体,就没有注射流感疫苗,结果却得了流感,这说明引起流感的生物具有()的特性.A.应激性B.适应性C.能够繁殖后代 D.遗传变异18.2017年1月,人工智能AlphaGo在网络围棋对决中取得60胜0负的战绩.人工智能是否为生物的判断标准是()A.能否运动 B.能否战胜人类 C.能否繁殖 D.是否耗能19.水稻开花,结果,产生种子,属于生物的哪一项特征()A.生长 B.繁殖C.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D.需营养20.2016年3月,由谷歌公司研造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围棋,挑战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最终阿尔法围棋以4比1赢得这场“战争”.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A.是否耗能 B.能够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够繁殖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请运用所学过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1)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儿缺少生物生长所需要的.(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3)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变化将会是.(4)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5)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2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2)“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3)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性.(4)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杏树属于.23.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简图(如图),请你直接用图中代号回答下列问题:(1)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失最少的食物链是.(3)若此生态系统被含汞铅等有毒物质的废旧电池污染,则在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4)在此生态系统中,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物种丁消失,则数量有可能变化的其它生物有.24.某市教育部门对其下属的9所中学学生手机持有者了解情况,发现学生使用手机用于紧急联系的为5%,上网聊天21%,通话聊天48%,玩游戏11%,下载图片铃声12%,拍数码照片3%;同时也了解了这些学生持有手机的动机:40%的学生认为只要家庭条件允许,不论需要与否,都应当配备手机;19%的学生认为,手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需求,证明自己的家庭实力,作为相互攀比的依据之一;21%的学生认为,持有手机是为了除学习外的其他娱乐消遣;只有10%的学生是从实际联系的需要,考虑购买手机;另外10%的学生认为学生无须拥有手机.据此材料分析:(1)上述材料中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法.(2)教育部门向学生了解了学生持有手机的和.(3)列表表示第一项研究的结果:(4)用柱状图表示第二项研究的结果:.25.如图所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据图回答(1)光、CO2、H2O等属于生态系统的部分,图中生产者是.(2)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属于变态.(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4)铅中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国共发生了多起血铅事件.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蛇.参考答案:1.C2.A3.A4.A5.C6.D7.D8.C9.B 10.B 11.D 12.B 13.B 14.B 15.B16.A 17.D 18.C 19.B 20.D二、21.(1)水分(2)捕食(3)先增加后减少.(4)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5)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或有一定限度的).22.(1)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阳光;(3)生长和繁殖;(4)生物部分.23.(1)生产者;甲(2)甲→丁(3)戊(4)甲24.(1)调查;(2)用途;动机;(3)(4)25.(1)非生物;绿色植物;(2)卵、若虫、成虫(缺一不可);不完全;(3)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4)蛇.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时间:60时间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表示细胞质先平均分成两份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C.过程③产生了不同的组织D.过程③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2.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培养出了心肌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干细胞()A.分裂的结果B.分化的结果C.生长的结果D.成熟的结果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A.细胞分化只是形态和结构的变化B.已经分化了的细胞不再分裂和生长C.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4.人们曾经认为骨髓是唯一的造血器官,然而科学家在小鼠身上发现,肺也和骨髓合作,参与制造血小板.造血干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过程称为()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成熟5.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8瓶矮化的番茄试管苗在太空中茁壮成长,其中5株开花结果,一个果实已经转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些番茄试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C.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D.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6.甘蔗茎内有一屡屡细丝,细丝属于()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分生组织D.输导组织7.位于东昌府区郑家镇五圣村的古槐,距今已1500余年,是聊城最古老的一株古树.其虽然年代久远但仍能枝繁叶茂,原因是植物体内有()A.输导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营养组织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吃甘蔗时,先把甘蔗“皮”削去,削去的“皮”属于上皮组织B.与动物相比,植物体少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C.“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输导组织D.韭菜割了又长,是因为其茎中有分生组织9.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苹果是一个器官,主要构成的植物组织有()①保护组织②上皮组织③营养组织④结缔组织⑤分生组织⑥肌肉组织⑦输导组织⑧神经组织.A.①③⑤⑦B.①③⑥⑧C.②④⑤⑦D.②④⑥⑧10.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变形虫B.大豆C.蚂蚁D.蚯蚓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B.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D.细胞中的物质分有机物和无机盐两大类1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13.一个成年人约有180万亿个体细胞组成,这些细胞()A.大小相似B.形态相似C.基本结构相似D.功能相似14.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C.烟草中的尼古丁存在于细胞液中D.遗传信息的载体﹣﹣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15.下列生物中,以细胞为结构和功能单位的是()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16.一棵小草和一头牛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17.红色的苋菜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个现象说明()A.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细胞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C.沸水中细胞的色素分解成小分子D.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18.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的浓度高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可以作为什么的实例()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B.细胞质流动可加速物质的交换C.细胞核在传种接代中起重要作用D.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1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细胞通过分化形成各种组织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20.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控制中心是()A.细胞质B.线粒体C.细胞核D.叶绿体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如图表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细胞的分裂过程可用序号来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2)④表示细胞的过程.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3)某人长时间受到辐射,体内部分细胞只能连续进行①过程而不能发生④过程,原因是这些细胞内的发生了变化,成为细胞.22.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1)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移动;要使图象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象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进行调节.(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23.如图为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请分析回答问题.(1)根尖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 ] .(2)我们吃橘子时,剖开橘皮时看见的筋络属于[ ] .(3)叶肉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能储藏营养物质,属于[ ] .(4)[ ] 具有保护柔嫩部分的功能,所以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5)组织的形成是的结果.24.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如果目镜不变,物镜由10×换成40×,则看到的细胞数目会.(2)图为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3)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作用是.(4)细胞结构中,[ ] 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25.油菜花是黄冈市丰富而宝贵的旅游资源.每年春天举办的油菜花节,也就成了最热闹的民间盛会.请回答下列有关油菜花的问题.(1)如图1所示是从受精卵到一株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b]是.(2)油菜要培育出新品种,杂交时必须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把其他品种的花粉授到如图1所示花的[ ] 上.(3)在光照下,油菜嫩绿的幼叶会慢慢变得深绿,据此推测,图2细胞图中的会明显增多,请用表达式写出发生在该处的主要生理过程:.(4)将剪断的带叶油菜茎插入滴有墨水的水墨,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变红的结构是图2中的[ ] .(5)油菜田里如果长期积水过多,会影响根的作用(填写生理过程名称),要及时排涝.参考答案:一、1.C2.B.3.C4.C5.D6.D7.B.8.A9.A10.A11.B12.D13.C14.B15.B16.A17.D18.D19.D20.C二、21.(1)①②③;复制;相同(2)分化;结缔;器官(3)遗传物质;癌22.(1)右下方;转换器;细准焦螺旋;(2)实验材料未展平(3)组织23.(1)[C]分生组织(2)有机物和无机物;[D]输导组织(3)[B]营养组织(4)[A]保护组织,表面(5)细胞分化24.(1)[⑥]细准焦螺旋;减少(2)A;[3]叶绿体(3)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4)[4]细胞核25.(1)细胞分化;(2)1柱头;(3)叶绿体;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4)5 叶脉(5)呼吸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检测题(时间:60时间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B.许多植物的茎含有形成层,可以不断长粗C.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D.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含氮、含磷、含钾的三种无机盐2.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体内B.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茎内的筛管运输到全身各处C.果树开花结果时需要大量施肥,为其提供有机物D.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3.下列有关广东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叙述,错误的是()A.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B.播种时要给土壤施农家肥,主要是为了给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C.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是为了控制温度,有利于种子提早萌发D.要适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给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氧气4.植物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主要是由于缺少()A.含氮的无机盐B.含磷的无机盐C.含钾的无机盐D.含钙的无机盐5.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石榴果实内含有种子的数目主要取决于()A.一朵花中有多少雌蕊B.一个胚珠中含有多少个卵细胞C.一枚雌蕊中有多少个子房D.一个子房中有多少个胚珠6.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向大棚内施加气肥,你认为气肥的主要成分应该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甲烷7.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菠菜时,往往要用树皮、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A.防止植物果实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B.保证植物体及其果实外形美观、洁净C.利用实施浇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D.利用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8.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B.幼苗带土移栽﹣﹣防止蒸腾作用C.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湿度,利于种子萌发9.如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bd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C.c点氧浓度最高D.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10.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温度、湿度和气体,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①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②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的阳光不足③尽量增加空气的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⑤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⑥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度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A.②④⑥B.①②④C.②⑤⑥D.③④⑥11.地球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12.藻类没有根、叶、茎,但仍属于植物是因为()①藻类细胞都有细胞壁②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呈绿色③营养方式是自养④都生活在水中⑤都由细胞构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13.观察水绵细胞时,可以看到形状像带子、呈螺旋状排列的结构,这是()A.细胞核B.细胞质C.叶绿体D.液泡14.某兴趣小组在调查梓山湖公园中的生物种类时,发现一种植物并将其归类于藻类,他们的理由最可能是()A.具有假根B.用孢子繁殖C.具有叶绿体D.没有根、茎、叶的分化15.下列植物中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是()A.地钱B.满江红C.海带D.天竺葵16.种子的胚包括()A.胚根、胚轴、胚芽B.胚根、胚芽和子叶C.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D.胚根、胚轴、胚芽17.把碘酒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染成蓝色的部分是()A.种皮B.胚C.胚乳D.子叶18.西瓜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A.种皮B.胚根C.胚D.子叶19.下列关于种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菜豆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B.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种皮属于上皮组织C.我们吃的面粉和豆油分别来自小麦的胚乳和大豆的子叶D.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20.在适宜萌发的环境中,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主要是由于()A.种皮起到保护作用B.子叶中贮存着营养物质C.有成熟而完整的胚D.胚根发达能吸收外界营养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增强,降低温度可使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0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分析: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曲线c~d的成因是.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22.地球上现存的植物已知的大约有30万种,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以外,还有许多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根据下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某种植物分布在占地球表面70%的水域环境里,空气中许多氧气由它来提供,它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它,它是植物.和生物圈中的其他植物相比,其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2)某种植物长得非常矮小,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常秘籍生长,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它不开花也不结果,具有假根,它是植物.由于它的叶结构特殊,常作为的指示植物.(3)具有“九死还魂草”之称的是一种蕨类植物,它叫卷柏,请你再写出一种蕨类植物,如.蕨类植物可以长得较高大的主要原因是其根、茎、叶内具有.(4)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的包被.(5)这些绿色植物与各种各样的动物相比,植物体细胞内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23.“感受生命律动,聆听花开声音”.实验中学开设了作物种植校本课程.同学们在校园“开心农场”种植了辣椒,并对栽培和生长过程做了观察记录.(1)春末,选取一平整地块,施足底肥,适量浇水,疏松土壤,然后播种.这些措施保证了种子萌发所需的等外部条件.(2)一周过后,幼苗陆续破土而出,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3)夜间我们进入蔬菜大棚会有一种胸闷的感觉,主要原因是绿色植物.请写出该生理过程的反应式:.(4)一个月后,辣椒进入开花期,粉白的小花伫立在枝丫间,煞是可爱!我们对花进行了解剖(如图),可以判断,辣椒花属于花,辣椒种子的形成需要经过两个环节,辣椒可食用部分是由发育来的.(5)几天后,花逐渐凋谢,果实渐渐膨大起来.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测定辣椒果实每天体积的变化,他们想出了法,既不影响辣椒的正常生长,又能准确的进行测量.(6)辣椒的果皮有红色和黄色,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红色由显性基因A 控制,黄色由隐性基因a控制.若将纯种红色辣椒植株的花粉授到黄色植株的柱头上,则该黄色植株上结出的辣椒颜色为色,辣椒种子内胚的基因组成为.24.如图1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图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示意图2,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种子萌发后将来发育成根的是[2]和[9],该结构的名称是;(2)将来发育成地上部分的茎和叶的是[4]和[ ],结构名称是胚芽;所以种子的是未来植物体的幼体.。
湖南永州市祁阳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祁阳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细胞》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燕子是捕食昆虫的能手,燕子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这首诗中描写的乳鸦和梧桐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核B.细胞C.叶绿体D.器官3.桐柏玉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有机酸和水溶性无机盐,可以提高血管壁的弹性,增加血管壁承受血压的能力。
桐柏玉叶储存这些成分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4.李清照《如梦令》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绿”和“红”分别形容叶和花,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的( )A.液泡和叶绿体B.线粒体和液泡C.叶绿体和细胞质D.叶绿体和液泡5.如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A.①是细胞壁B.②是细胞质C.③是叶绿体D.③是线粒体6.枯叶蝶将两翅合拢树木枝条上休息时,其形态外观与枯叶极为相似(如图)。
与叶肉细胞相比,枯叶蝶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7.将单细胞喇叭虫切成①、②、③三部分(如图),结果只有②存活。
说明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质8.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联合青海省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藏羊”,体细胞中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壁D.细胞质9.在植物细胞结构中维持植物正常形态并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壁D.细胞核10.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A.凉开水B.生理盐水C.碘酒D.清水11.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与其作用相符的是( )A.①——放大物像 B.②——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C.③——反射光线 D.④—升降镜筒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6套)第1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是生物圈中的一些常见的生物,其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B )A.月季和蜜蜂B.水稻和小麦C.蝗虫和玉米D.酵母菌和蘑菇2.下列叙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D )A.菜园里种满的蔬菜B.草原上奔跑的羊群C.人工湖中投放的所有生物D.窗台上的鱼缸3.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 A )A.用肉眼查看书缝里的小蜘蛛B.查看介绍蜘蛛的有关知识C.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蜘蛛的资料D.把有关蜘蛛的信息进行归类4.下列关于实验法基本过程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A.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B.观察并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作出假设→得出结论C.设计并完成实验→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D.作出假设→观察并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5.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C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山不容二虎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6.日常生活中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环境因素依次是( B )A.温度和水分B.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7.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D )8.草原植物群落;而新疆则是荒漠,其主要原因是( D )A.光照不同B.气温不同C.土壤条件不同D.降水量不同9.(嘉兴中考)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C )A.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C.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10.有四名同学每人举了一个例子,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其中正确的是( B ) A.黄鼬遇到敌害时能释放臭气B.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D.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其地下的根特别发达11.神奇美妙的大自然激发了许多诗人、作家的创作灵感。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生物学的定义是:A. 研究生物体的构造和功能的科学。
B. 研究生物体的进化和发展的科学。
C. 研究生物体的分类和命名的科学。
D. 研究生物体的生活习性和环境关系的科学。
答案:A2.下列哪个不属于生物的特征?A. 呼吸B. 运动C. 反应刺激D. 产生化学能答案:D3.下列哪个不属于生物体的层次?A. 细胞B. 器官C. 个体D. 种群答案:B4.下列哪个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生物?A. 病毒B. 真菌C. 线虫D. 细菌答案:C5.下列哪个是最基本的生物分子?A. 蛋白质B. 糖类C. 脂类D. 核酸答案:D6.下列哪个是生物的基本单位?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答案:A7.下列哪个是人类的细胞类型?A. 红细胞B. 白细胞C. 神经细胞D. 肌肉细胞答案:C8.下列哪个属于原核生物?A. 眼镜蛇B. 鳄鱼C. 细菌D. 鲈鱼答案:C9.下列哪个不是植物细胞的特点?A. 有细胞壁B. 有叶绿体C. 有中心体D. 有液泡答案:C10.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B. 控制物质进出C. 合成蛋白质D. 储存能量答案:B11.植物细胞中的绿色颗粒是:A. 液泡B. 叶绿体C. 中心体D. 多糖体答案:B12.细胞的主要生物化学反应发生在: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细胞壁答案:B13.下列哪个不是细胞器的特点?A. 有细胞膜B. 有膜系统C. 有核糖体D. 有DNA答案:D14.下列哪个不属于真核细胞的特点?A. 有细胞膜B. 有细胞核C. 有线粒体D. 有细胞壁答案:D15.下列哪个是动物细胞中的细胞器?A. 叶绿体B. 中心体C. 细胞壁D. 多糖体答案:B16.细胞的增殖是通过下列哪个过程进行的?A. 分裂B. 合成C. 消化D. 运动答案:A17.下列哪个不属于细胞分裂的重要作用?A. 生长发育B. 修复损伤C. 繁殖后代D. 供能答案:D18.下列哪个不属于有丝分裂的特点?A. 一次分裂B. 产生两个细胞C. 染色体数目不变D. 分裂后细胞相同答案:C19.下列哪个是生物体的基本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类答案:A20.DNA的结构是:A. 单链B. 双链C. 多链D. 四链答案:B第二部分: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物学研究的是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答案做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题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3 长沙)某同学用放大5倍的目镜与1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到了一只清晰的草履虫,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5B.10C.50D.152.(2013 黑龙江大庆)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当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和视野亮度依次有什么变化?( )①变多②变少③变大④变小⑤变亮⑥变暗A.②③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①③⑤3.(2013 湖北黄石)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 B C D4.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A.④和⑤B.③和⑥C.①和④D.②和⑥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6.(2014 山东东营)下面左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图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A B C D7.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8.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A.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B.视野变亮了C.物像变模糊了D.物像不在视野正中央9.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标本上D.反光镜上10.一同学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如下:①擦拭盖玻片,②取材,③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④展平,⑤盖上盖玻片,⑥染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答案做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题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3 长沙)某同学用放大5倍的目镜与1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到了一只清晰的草履虫,这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5B.10C.50D.152.(2013 黑龙江大庆)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当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和视野亮度依次有什么变化?( )①变多②变少③变大④变小⑤变亮⑥变暗A.②③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①③⑤3.(2013 湖北黄石)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 B C D4.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A.④和⑤B.③和⑥C.①和④D.②和⑥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C.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6.(2014 山东东营)下面左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图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A B C D7.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8.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A.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B.视野变亮了C.物像变模糊了D.物像不在视野正中央9.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标本上D.反光镜上10.一同学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如下:①擦拭盖玻片,②取材,③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④展平,⑤盖上盖玻片,⑥染色。
他的操作有哪些错误?( )A.①中没擦拭载玻片B.②和③的顺序颠倒C.③中不该滴生理盐水D.以上三项都是11.(2014 江西)右图为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细胞得到的两个视野图,从甲图转变为乙图的第一步操作是( )A.换成高倍物镜B.装片向左移动C.调节细准焦螺旋D.调节光圈1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同学们看到下图中甲、乙两种物像。
出现图甲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 )A.显微镜没有对好光B.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C.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D.观察时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到位1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菠菜叶徒手切片,当他调节细准焦螺旋时,视野中有一部分细胞看得很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主要是由于( )A.物镜损坏B.反光镜未调节好C.标本厚薄不均D.细准焦螺旋损坏14.(2013 山东滨州)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B.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C.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15.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④①⑤B.④③②①⑤C.③④②⑤①D.③④②①⑤16.用显微镜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此时应使用( )A.平面反光镜、大光圈B.凹面反光镜、小光圈C.平面反光镜、小光圈D.凹面反光镜、大光圈17.(2013 云南)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到的材料和用具有( )①镊子②生理盐水③稀碘液④清水⑤消毒牙签⑥刀片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18.小刚两眼视力正常,惯用左手写字,他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应( )A.闭左眼,用右眼观察B.闭右眼,用左眼观察C.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D.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19.(2013 湖北恩施)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操作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材料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B.为了便于观察,可以用碘液进行染色C.当制作两种材料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都是蒸馏水D.载玻片上多余的水分要用吸水纸吸干20.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B.位于最外层的结构[1]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结构[2]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结构[3]是遗传信息库21.(2013 福建泉州)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具有细胞壁但无叶绿体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C.人体口腔上皮细胞D.血涂片中的红细胞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物质并非都是自己制造的B.所有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C.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D.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3.(2014 山东烟台)炒蔬菜时常会产生一些水而形成菜汤,水分主要来自细胞的( )A.细胞壁B.细胞质C.液泡D.细胞核24.右图为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结构名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叶绿体B.②表示液泡C.③表示细胞核D.④表示细胞膜25.(2013 江苏盐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膜和液泡B.细胞壁和线粒体C.细胞壁和叶绿体D.细胞壁和液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8分)(2013 湖北黄石)右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图中A~F指的是细胞的各种结构。
请据图回答:(1)图是动物细胞模式图。
与该细胞相比较,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 ] (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不含有的结构是[ ](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3)甲、乙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27.(18分)小明制作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情况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他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___________图。
(2)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有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五步,A图中出现气泡,可能是哪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导致的? 。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二步中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
(4)为了更清楚地看到B图中细胞的结构,他应该转动C图显微镜中标号_____________所示结构,使____________(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5)B图中显微镜下看不清的是细胞的哪部分结构?______________,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②是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而影响观察。
(2) (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
此时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 和10 ,这些细胞被放大了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来表示。
29.(8分)右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图,请回答:(1)图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
(2)箭头a和箭头b分别表示什么过程?a. ,b. 。
30.(6分)你已经很熟悉多莉了吧,与它的身世有关的母羊不是一只,而是三只。
多莉的出生见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多莉羊的长相几乎和羊一模一样。
(2)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储存在内。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3)细胞的组成成分中,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是____________。
A.蛋白质B.脂类C.核酸D.糖类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C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该同学在观察草履虫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 10=50。
2.A 解析: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3.C 解析: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越小,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本题中C项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视野最暗。
4.C 解析:根据显微镜镜头的特点可知,图中的①②⑤为物镜,③④⑥为目镜。
物体的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要使物体被放大50倍,应该选择镜头①和镜头④。
5.B 解析:观察到的物像暗淡,说明光线不好,应把光圈换成大光圈。
物像位于视野偏左上方,要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物像的移动方向是右下方,由于显微镜成的是倒像,所以装片应该向左上方移动。
6.C 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试卷旋转180 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都颠倒的图像了。
7.D 解析:因为显微镜下所呈的像是倒像,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由图可知视野①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它移到视野②的位置,物像的移动方向是右下方,因此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左上方。
8.B 解析:显微镜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9.C 解析: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污点移走,说明污点不在目镜和物镜上,反光镜上的污点不会出现在视野中,所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10.D 解析: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把要用到的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再取材、展平、盖上盖玻片、染色、观察。
11.B 解析:甲图中的细胞在视野的左方,而且看到的细胞小,应先将看到的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向左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12.D 解析:如果显微镜没有对好光,视野会很暗或一片黑暗;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气泡;如果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则细胞会有失水现象;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到位会使图像模糊不清。
13.C 解析:物镜损坏将没法观察到物像;反光镜未调节好会影响视野的亮度;标本厚薄不均会使观察到的各部分效果不同,较厚部分没法看到细胞的清晰结构;细准焦螺旋损坏可能影响整个物像的清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