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合集下载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精品课件 鲁教版选修2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精品课件 鲁教版选修2

第 二 节 城 市 区 位 与 城 市 体 系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基础知识梳理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自然因素 . (1)河流:对城市区位的选择十分重要,河流的 河流: 河流 对城市区位的选择十分重要, 供水 _________和_________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 和 运输 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 区位;另外, 区位;另外,河流的军事防卫功能对古代城市的 选址也有很大影响。 选址也有很大影响。 (2)气候: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城市大多 气候: 气候 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 分布在_______适宜 适宜、 降水 适度的地方。 分布在 气温 适宜、__________适度的地方。 适度的地方 (3)地形:城市的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______地 地形: 地形 城市的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 平原 地 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4)矿产资源:也是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 矿产资源:也是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 矿产资源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_______丰富的地区, 世纪工业革命以后, 资源 丰富的地区 丰富的地区, 世纪工业革命以后 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矿城市。 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矿城市。 思考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 黄河远上白云间 城万仞山”体现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体现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城万仞山 体现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提示】 自然条件恶劣(地形 气候等), 地形、 【提示】 自然条件恶劣 地形、气候等 ,导致 人口稀少,进而影响城市的区位、 人口稀少,进而影响城市的区位、数量和规模 的大小。 的大小。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1.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 . 一级中心:________。 一级中心: 上海 。 二级中心:南京和杭州。 二级中心:南京和杭州。 三级中心: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 三级中心: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

高中地理教学教学反思(优秀13篇)

高中地理教学教学反思(优秀13篇)

高中地理教学教学反思(优秀13篇)高中地理教学反思篇一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希望借助教材在短时间内告诉学生知识。

这种教学是一种给予与接受的教学。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理解较为被动,主体性不强。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

通过创造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我们可以呈现或再现问题和矛盾,引导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

一、创造体验式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应用是催化剂。

在地理课堂中,只有通过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探究,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经验的产生也取决于情境。

如果课堂上没有情境,充满枯燥的知识解释和实践,学生就很难产生经验。

例如,在地理环境差异的研究中,如果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家乡环境和其他地方的区域差异,如果没有全球区域的比较和分析,学生就很难理解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在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首先,在导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情境引入新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活动、专题等方式,并注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例如,在研究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时,我们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儿童出生问题入手,引出某一地区的人口增长案例,然后结合教科书中的图标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特点。

这样,学生就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过渡到探索“人口增长”的概念和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第二,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情境,促进学生体验的生成。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还应关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获得经验。

例如,在城市位置和城市系统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河流是影响城市位置的因素,引导学生回答等问题:“为什么世界著名古国的诞生地与河流密切相关?”为什么黄河中下游城市和扬子江在中国密集?“然后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引导学生找出武汉、重庆、宜宾等城市位于河流交汇处的原因,分析广州、上海、天津的区位分布共性,从而了解武汉、重庆、宜宾等城市的空间布局特征ngs 在图片分析过程中,了解到河流已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和相互关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

一、我国的区划中国作为一个广袤的国家,根据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多个行政区域。

中国的区划主要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其中,省和直辖市是以行政为主要界限,自治区则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和自治权力,特别行政区则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中华民族的分布中华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分布地区涵盖了广大的中国境内。

根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中华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华东地区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南地区地势较为复杂,自然资源丰富,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民族分布较为多样。

三、我国的城市体系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我国的城市体系主要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县城等。

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二线城市包括天津、重庆、成都、杭州等,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三线城市则是经济和工业的重要支撑点;县城则是区域内基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体系的建设不仅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国家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四、我国的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根据经济联系和发展状况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经济区域的行为。

我国的经济区划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开放的地区,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区域,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大的发展潜力,西南地区则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经济区域。

五、全球的区域地理除了我国的区域地理知识点外,全球的区域地理也是高二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区位因素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一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通、产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中地理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

一、什么是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区在经济、文化、环境、人口等方面的位置和条件。

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资源、交通、通讯、市场、人口等因素。

地理位置是一个地区最基础的区位因素,也是其他所有因素的基础。

二、区位因素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1.经济影响区位因素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决定了它的物资交通和物质流通的便利程度和速度。

其次,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也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通信水平、城市化和人口分布等方面,区位因素也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文化影响区位因素对地区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原因,文化也会存在差异。

比如,南方山区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

与此相对的,北方平原地区往往因为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开阔,而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文化特点。

3.环境影响区位因素还对环境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为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对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景观保护都必须加以重视。

同时,对于发展工业、制造和服务业等行业,也涉及到了地区的环境因素。

三、区位因素的常见类型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包括地区的纬度、经度、交通等方面。

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地区最基础的区位因素。

2.地形地形是指一个地区地面特征的总称。

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

3.气候气候是两个区域之间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之一。

气候包括温度、降雨量、湿度和风向等。

4.水文水文是一个地区水资源与供应系统的总称。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四十七)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四十七)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四十七)综合题1、“长株潭”是长沙、株洲和湘潭的合称。

在历史上,三城多次分分合合,如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速度在不断加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该区域以全省1/7的国土面积、22%的人口,创造了4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

此外,全省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80%以上的高校科研机构集中于长株潭地区。

材料二:长株潭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已成为世界级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湖南省政府在推断“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进程中,明确将工程机械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传统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交通设施、能源、水利水电及城镇化等方面建设投资了大批的工程项目,工程机械需求旺盛。

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加快发展中,也为长株潭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材料三:长株潭内建有一条城际铁路,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

近年来,长株潭城际铁路大幅提高开行密度,平均发车间隔约为10—20分钟,基本达到“公交化”的水平。

长株潭三城共享一片面积约528平方千米的“绿心区域”,这里以农田、水域、森林、丘陵为主,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生态,开发强度不宜过大。

(1)归纳长株潭城市建成区空间布局的特征,概述长株潭城市群中不同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有利条件。

(3)说明城际铁路的建设和优化对长株潭地区发展的积极意义。

(4)长株潭“绿心区域”规划发展信息技术、设计创意、休闲旅游等绿色创新产业,从环境角度评价其合理性。

答案:(1)主要沿湘江布局、拓展;沿铁路线布局;呈“品”字形分布。

长沙为省会城市,城市等级较高,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株洲、湘潭为地级市,城市等级较低,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或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2)政策支持,政府重点扶植,有利于资金及配套设施的落实;有湘江流经,铁路、高速公路密布,水陆交通便捷,有利于原产料的输入和及新产品的输出;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工程机械设备,市场需求量大;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众多,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目前已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不同企业集聚分布,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好。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一、地球的基本特征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二、地球的层次结构1. 地球的内部结构2.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理论三、地球表层的特征1.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2. 地形和地貌的特点3. 气候和气象的特征4. 水文地理和水资源的分布四、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1. 能源资源的种类和分布2. 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3. 农业资源的种类和分布4. 水资源和环境问题5.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第二章人口地理一、人口的数量和分布1. 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计算2. 人口分布的选址规律3. 人口分布的类型和特点二、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1. 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2. 人口结构的组成和特点3. 人口政策和人口问题的解决三、人口迁移与城市化1. 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2. 城市化的特点和影响3. 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问题四、人口与经济发展1. 人口资源和劳动力资源2. 人口与经济结构的关系3. 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三章农业地理一、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方式1.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2. 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3. 农业生产的方式和农田利用二、世界农业的分布特点1. 主要农区和主要农产品2. 农业区位和农业农艺条件3. 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问题三、中国农业的分布特点1. 主要农区和主要农产品2. 农业区位和农业农艺条件3. 农村改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四、农业与环境问题1. 农业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2. 农业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3. 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第四章工业地理一、工业的演变和特点1.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2. 工业的演变过程和工业革命3. 工业的空间布局和工业园区二、世界工业的分布特点1. 主要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品种2. 工业区位和工业优势3. 工业体系和工业集群三、中国工业的分布特点1. 主要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品种2. 工业区位和工业优势3. 工业体系和工业园区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1. 工业化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2. 工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3. 工业园区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第五章城市地理一、城市的概念和特点1. 城市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的功能和层级3. 城市的形态和空间布局二、世界城市的分布特点1. 主要城市和主要城市功能2. 城市区位和城市优势3.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三、中国城市的分布特点1. 主要城市和主要城市功能2. 城市区位和城市优势3.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 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扩张2. 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3. 城市环境和城市管理问题第六章区域地理一、区域的概念和分类1. 区域的定义和分类2. 区域的特点和区域规模3. 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问题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1.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2. 区域间的联系和区域间的差距3. 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和趋势三、中国的区域发展1. 主要经济区和主要发展区2. 区域发展的规划与政策3. 区域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四、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1. 全球产业分工和区域经济合作2. 区域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3. 区域合作与区域治理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2024年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2024年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

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

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____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

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

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

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

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

2013-2014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2.2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教学课件

2013-2014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2.2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教学课件

.分析评价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因素的方法与例证
分析评价城市的发展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 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及其发展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在这两大因素 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 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称之为静态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可称之为动态因素。
下面仅以武汉市为例,分析评价武汉市的区位 因素。 (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
答案 (1)B C 自然条件优越(位于河流中下游 平原地区,临河,气候比较湿润等) (2)③ (3) 石油资源丰富 铁路运输发展,石油开采 气 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 (4)河口三角洲 旅游 资源丰富 略(在连结B、C、D、E四城市铁路线 的交会处)
【练习1】 下图是一幅大比例尺的某岛屿海岸带 的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下题。
武汉的城市建设史最早可以从距今3 500多年 前的商代盘龙城开始。三国时期武昌(原夏口)、 汉阳开始分治,两城独立发展。明清时期,汉 口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 城镇发展起来,有“九省通衢”之誉。至上世 纪初,武汉三镇形成“三镇鼎立”之势。
城市区位因素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如何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 【例证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长江三角洲 位于我国东部沿 海、沿江发达地 带交汇部,区位 优势突出,经济 实力雄厚,其核 心城市上海是世 界最大的城市之 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 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人口并有可能突破1亿。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 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构造世界级城市 群条件已基本具备。 尝试探究: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哪些? 提示:自然因素(河流、气候、地形、矿产 资源)和社会经济 因素(交通、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以及政治 和文化历史等)。

城市区位分析说课稿高三地理

城市区位分析说课稿高三地理

城市区位分析说课稿高三地理城市区位分析说课稿高三地理说课稿高三地理一、教材分析与处理(一)教材的地位和特点教材地位:"城市区位分析'是从宏观上分析城市与周边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关系,能突出表达人地关系的思想,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

这部分既是对前面"人口与环境'的连续,又有利于"区域产业活动'的学习。

教材特点:与传统教材相比,湘教版最大的特点在于:对知识的结论性概括很少,重点知识往往隐含在图片、阅读、案例、活动之中.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的定义、特点和职能类型了解区位和城市区位的含义理解城市区位选择的特征,理解各种因素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掌控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依据相关图片和资料,判断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并归纳出城市区位选择的特点通过小组争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利用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各种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通过学习典型城市区位,学会分析一般城市区位。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培育同学合作意识、责任意识、人地协调进展的意识、在生活中地理知识的意识3、教学重点:城市区位因素及其改变教学难点:1、依据图片归纳城市区位特点2、分析各种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运用读书指导法、案例教学法、引导式探究式教学法,并运用多媒体帮助教学。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1、引导同学自主学习;2、引导同学分组争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3、引导同学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地理问题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导入新课:播放"湘北明珠澧县城'城市建设的视频(1分钟)(二)推动新课:1、城市与城市区位落实的目标:了解城市的定义、特点和职能类型;了解区位和城市区位的含义。

教学方法:指导同学自学,并回答这几个问题:(灯片展示),老师说明区位与城市区位的含义。

(9分钟) 2、城市区位因素落实的目标:突出一个重点:城市区位因素及其改变突破两个难点:依据图片归纳城市区位特点;分析各种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训练三种技能:读图猎取信息的技能、分析问题的技能和综合表述技能培育四种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人地协调进展意识和在生活中感悟地理知识的意识教学方法:步骤一:成立学习小组,分发相关资料(2分钟)步骤二:明确学习任务,开展小组争论(5分钟)步骤三:共享学习成果,建构知识体系(12分钟)步骤四:依托教材活动,落实重点知识(8分钟)步骤五:探究生活地理,掌控分析技巧(6分钟)(三)课堂小结。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课件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课件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阿伯丁
北海的石油开发使阿伯丁发展成 石油工业城市
资源与城市区位 矿产资源得到开发的地方形成工矿城市
煤炭工业城市:鹤岗、大同、抚顺 钢铁工业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 石油工业城市:大庆、玉门、克拉玛依
世界矿产城市
煤炭工业城市: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匹兹堡
石油工业城市:英国的阿伯丁、美国休斯敦
1. 中国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 世界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以平原为主的地区
思考:哪个地方最有可能先发展成城市? 如果A发现了铁矿并打算开采利用,A可能形成城市吗?为 什么?您能说出这样的城市吗?
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可以 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平地面积大
完善发达的(海、陆、空)交 通运输(港口优良,海运发达;
有铁路、公路与东、中部地区联系; 航空运输发达);
美国西部旧金山、 洛杉矶一带
科技水平高; 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
二、城市体系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 它既是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 中心. 2、城市活动:一部分为城市本身服务 另一部分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
世界主要大城市密集区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城市区位
(1)城市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与自然环 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2)城市区位包括两层意思:
①城市在何处分布
②城市的总体分布状况
2、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河流与城市区位
气候与城市区位 地形与城市区位 矿产资源与城市区位
2、城市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素
嘉 陵 江

城市区位教学设计

城市区位教学设计

城市区位教学设计城市区位教学设计范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本节讲述了城市区位因素以及城市体系的知识,结合案例分析了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

教材结合案例,对上述因素逐一分析,并强调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这个城市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

二、教学目标:1.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城市活动和城市体系的形成。

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城市体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中心地理论和城市体系。

四、学情分析:在此之前,还未学习高中地理人文部分的工业、农业等内容,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还很陌生,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相对较难一些。

五、教学方法:该部分内容较多,且不同模块的知识能力目标不同,因此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看图讲解法: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较难理解,教师可依据教材中插图进行讲解和归纳。

2.读书指导法: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较简单,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在教材中寻找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3.讲授法。

4.教具:世界和中国地形图、气候分布图、政区图等。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城市的区位因素,初步把握区位因素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阅读分析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思考:世界上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又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中国和世界的众多的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状况如何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高中地理《城市》知识点

高中地理《城市》知识点

高中地理《城市》目录: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区位、城市等级体系、城市化一、城市内部结构1.城市基本功能区及其特征(判断方法):(1)三大基本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判断方法/特征:(1)到市中心距离:从近到远以此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面积: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3)人口昼夜变化:商业区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白天人口少,晚上人口多,工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小。

(4)形状:商业区一般为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为面状。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1)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远近(影响地租水平)、交通通达度等。

离市中心越近,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越高。

(2)社会因素:收入、种族、宗教等。

(3)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等。

(4)行政因素:政策、城市规划方案等。

3.城市功能区布局(1)风向:对造成大气污染的企业,若当地有主导风向,则布局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带;若当地受季风影响,因布局于与冬夏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区;最佳布局位置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

(2)河流:造成水污染的企业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及生活用水取水区的下游河段。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三种理论模式。

二、城市区位1.自然因素:(1)地形: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山区城市主要分布于河谷或开阔地带,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于地势高处。

(2)气候: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具有合适的气温和降水,城市密集。

(3)河流:能够提供水资源,满足运输需要。

(4)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处易形成城市,矿业资源丰富处可能形成矿业城市。

2.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交通便捷的位置处利于城市形成,城市密集。

(2)政治、文化、宗教、军事等。

三、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等级、城市职能、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等的关系:四、城市化1.城市化标志:(1)人口结构的转型:城市人口比重增加;(2)经济结构的转型:从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地域空间的转型:城市用地规模增加;(4)生活方式的转变:由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人教2019版选修2)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填空版+背诵版)

(新教材人教2019版选修2)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填空版+背诵版)

Chapter 3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知识点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通常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产品和各种【】;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

2.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3.城市的辐射功能(1)概念: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影响因素:城市的【】高低、城市的功能。

(3)衡量指标:城市【】范围。

4.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1)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2)城市的辐射功能因【】条件而异。

5.城市体系(1)概念:从空间组织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和【】的城市体系。

(2)作用①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流和【】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

②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联通效率越【】,联系强度越【】,辐射范围越【】,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知识点2:纽约的辐射功能影响地区具体表现1.长三角城市体系分析2.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辐射3.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4.大都市的辐射功能5.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6.大都市辐射案例分析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知识点1:地区产业结构1.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影响因素:【】禀赋、【】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

3.意义:体现了【】。

知识点2:产业结构的升级1.表现(1)经济发展过程: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第【】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产业,进而转向第【】产业。

(2)工业内部: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为主;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为主;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型产业为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3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本章整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3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 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 围大,发展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 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资源 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
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 食、副食品、矿产等)、劳动力和

城市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
交通 条件
专题一
专题二
(1)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有利于( ) ①解决中心城市城镇化问题 ②优化生产要素空间配置
③扩大中小城市服务范围 ④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 边中小城市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B.中小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中心城市虹吸效应显著 D.中小城市交通拥堵加重
第三章
本章整合
地理
内容索引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归纳 思维升华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资源禀赋 分工深化 比较优势的变化 技术创新
对城市带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核心归纳 思维升华
专题一 城市体系及其辐射带动作用
1.城市的作用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用 区域政 治中心 区域文 化中心 区域经 济中心
政策 展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城 发展政策的城市,其发展速度更快,
市规划影响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模更大
专题一
专题二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专题一
专题二
(3)发展城市群对我国的意义。 城市群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 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 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 共同组成。发展城市群可以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目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目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目录篇一:高中地理教材目录湘教版(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人口迁移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六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二章太阳系和地月系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选修三第一章海洋和海岸带第二章海洋开发第三章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第四章海洋权益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第三章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旅游规划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第四节旅游安全选修四选修五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三章城乡规划第四章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特.2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第三节人类与环境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第五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第四节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选修六选修七第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第二章地图与遥感(RS)第三章全球定位系统(GPS) 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五章 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览高中地理教学计划(全年组)更新时间:2008-03-28 16:34:40论坛转帖地理教学计划一、三年大计划年级学期教学内容高一年级第一学期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学期高中《地理》必修2高二年级第一学期高中《地理》选修1,《中国地理》1、2两册。

PPT课件 高中地理 城市新区

PPT课件 高中地理 城市新区

(4)产业布局现状:除黄浦江沿岸外,大部分地区以农 业(仍然保持着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
2.作用
①.解决上海市发展 面临的问题
②.以浦东开发为龙头, 带动长江三角洲的新 飞跃
(3)新区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 遇。
二、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 1.浦东新区分为: 城市化地区和分城 市地区两部分。
2.经济规模的扩大: 1953年~1990年
财政收入增加了
23.5倍,完成财政 收入占全国的1/6。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
3.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2012年底为2380万
பைடு நூலகம்
2000.11.1第五次人口普查1674万
上海市区人口的增加
452万
1949年人口
601万
1980年人口
783万
1990年人口
4.用地规模不断扩展:
各种类型的绿 地组成绿化体 系
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三、浦东新区的发展
1.基础设施骨干工程:
南浦大桥 洋浦大桥 浦东国际机场 地铁、轻轨铁路, 内环线、外环线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中国(包括港、澳、 台)三大国际机场之一,与北京首都国际 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并称中国三大国际航 空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浦东长 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距虹桥机场约 52公里。
1、同时能造成城市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的 生产部门是( A ) A、工业 B、商业 C、运输业 D、服务业
2、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不应该( B ) A、加强城市管理 B、制约经济发展 C、进行全面规划 D、扩大绿地面积 3、控制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主要是控制( D ) A、住房高低的规模 B、工厂大小的规模 C、公共设施的规模 D、人口和用地的规模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

图解世界城市化进程
起步早;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市化水平高:20世纪年代,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达到70%左右
现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市基础设
逐步完善。

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出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加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起步晚,发展快
市化水平低:由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
市发展不合理: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城
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过剩等原因造成的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
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根本)
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
方式,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

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原因
影响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
表现
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环境污染问题
地利用方式,居民就业方式,景观特征,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信息,
通,文化,观念等
城市就业机会多
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
城市交通便捷
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高考地理城市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知识点

高考地理城市知识点一、中国的城市分类在中国,城市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行政区划来看,中国的城市主要分为四个层级: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城市可以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四线及以下城市。

此外,中国还有特区城市,如香港、澳门。

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理环境是城市形成的基础。

例如,地处交通要道的地方容易形成商业城市;拥有丰富资源的地方容易形成工业城市。

其次,政治因素也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此外,经济发展、人口迁移等也会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三、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集中居住的过程。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规模扩大,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能够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等。

四、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设计和规划。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的功能和质量,并满足居民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建设则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房屋建设、交通建设、绿化建设等。

五、城市环境保护与改善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城市环境保护与改善成为当务之急。

城市环境保护包括改善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环境监管、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

城市的绿化和园林建设也是城市环境改善的一种方式。

六、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城市是经济的中心,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密切相关。

城市经济包括产业经济、商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等。

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

一线城市普遍以服务业和创新产业为主导,二线城市以制造业和商贸业为主导,三线城市以传统产业和农业为主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制作人:周永清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知道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中心地”理论),运用实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
服务功能的差异。

理解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其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关系,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规模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自然因素:
(1)、水资源
阅读课文,思考:水对城市区位的选择有何影响?
(2)、气候
读图,说说气候与城市区位有何关系。

(3)、地形
读图,说出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4)、矿产资源
列举事例,了解一些矿产城市。

2、社会经济因素
阅读课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2)、交通对城市区位选择有何影响?了解一些交通城市。

(3)、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如何变化的?
二、城市体系
1、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城市活动有哪些?
2、什么叫城市体系?
3、中心地理论
(1)、什么叫中心地?
(2)、中心地布局要遵循哪些原则?
(3)、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数量、距离、服务功能、辐射范围等方面有何区别?
三、案例分析
[探究活动]:
1、读图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情况。

2、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辐射范围有何区别?
3、说出我们江苏省内,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辐射范围有何区别?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河流之所以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影响,是因其具有()
A.供水和运输功能
B.人口聚居的地带
C.提供灌溉水源的能力
D.风景优美的特点
2.下列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属于降水量不足400mm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是()
A.太原
B.郑州
C.兰州
D.西安
3.下列城市组合中属于在开采矿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①包头②扬州③鞍山④大庆⑤格尔木⑥济宁⑦攀枝花
A.①②③④
B.1347
C.①③④⑤
D.①③⑥⑦
4.影响济南的城市区位因素有:()
①地形②水资源③交通区位④气候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唐山大地震给我们的启示是()
A.建立城市应该建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B.建立城市应考虑当地的交通,以便发展工业
C.城市选址应考虑资源的丰富程度
D.城市应避免建立在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
6.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
①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区域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③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的增长中心④每个城市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中心地理论”理论主要用来指
导()
A.工业生产和产品的类型
B.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C.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和作物种类的配置
D.交通运输和道路的修建
8.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合理的有()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近
二、判断题
1、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内容相同。

2、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有很大作用。

3、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一定的服务范围,这个范围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界线。

三、综合题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l)写出①城市的名称:。

(2)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级城镇的数目:直辖市
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个,地级市
个。

由此可以看出城镇级别与数目之间的
关系是。

(3)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镇间的平均距离,总结这种
距离的大小与城镇级别高低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