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教学总纲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教学总纲
15.掌握各种建筑群体及个体布局构图原理,使建筑的空间与形式不仅能满足一般要求,并能借助人们的体验和联想赋予特定的含义,了解建筑物造成后其建筑空间与形式对地段周围环境的影响;
16.了解CAD的基本知识,了解用专业软件进行建筑设计和绘制施工图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相关知识:
17.了解过去及现在城市和建筑的风格是怎样发展形成的;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外国语:
26.初步具有阅读、翻译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初步具有听、说、写的能力;
建筑设计原理(3)
·功能与设计
·建筑设计的内容与过程
·建筑空间的塑造
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基础
·独立式小住宅设计
·汽车旅馆、公路汽车服务站、幼儿园、敬老院设计
色彩:
·水彩表现
·彩色快速表现
建筑结构
建筑构造
计算机文化

建筑设计表现
·现代建筑运动及影响
·后现代时期的建筑
建筑设计(6)
·建筑设计专门化:城市设计、观演类建筑、医疗或交通建筑、建筑改建或居住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等
·设计课题:教师自由命题,学生自由选题。
建筑师职业教育
建筑法

设计周
五年级
上(9)
建筑设计院实习
建筑设计院实习
综合阶段
下(10)
设计:
46.掌握在设计的全过程里各有关工种的重要性,能在实际工作中虚心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并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
39.了解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和结构专业进行密切合作的重要意义,有能力利用简化方法对常用结构构件进行估算,以满足方案和扩初设计的要求;
40.了解环境控制方面有关的法规、规则、标准及其应用;

同济大学建筑学

同济大学建筑学

一、《建筑概论(1)》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建筑概论(1)(34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公共基础课,建立建筑的基本概念。

二、课程基本要求:基本了解建筑的发展过程,把握建筑的各组成要素。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建筑的技术要素、建筑的心理和生理要素、建筑的社会文化要素、建筑历史概况。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报告。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指导“建筑表达(1)”。

六、学时分配: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筑概论》沈福煦《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34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的启蒙。

二、课程基本要求:掌握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内容、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建筑设计资料收集训练、人体活动空间尺度、建筑空间比例与尺度、建筑结构与构造、小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钢笔淡彩临摹、大师名作模型、立体构成空间、居和园概念设计模型、阁的建构、独立式小住宅建筑设计。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六、学时分配:二、《建筑概论(2)》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建筑概论(2)(34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公共基础课,建立建筑的基本概念。

二、课程基本要求:掌握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的基本原理,熟练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技巧,熟悉建筑表达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建筑发展过程。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建筑绘画及表现知识、色彩原理、现代建筑概况。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报告。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指导“建筑表达(2)”。

六、学时分配: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筑概论》沈福煦《中外建筑史》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51学时,3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公共基础课。

培养专业基本素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过程及其自然、社会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建筑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总体的认识。

同济大学建筑理论与历史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理论与历史课程教学大纲

精品课程-建筑理论与历史教学大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建筑理论与历史课程教学大纲(核心部分)授课对象:建筑学本科四年级主讲教师:常青教授、卢永毅教授教学内容:建筑理论与历史(一),以中国建筑历史与相关理论学习为主建筑理论与历史(二),以外国(西方为主)建筑历史与相关理论学习为主教学时数:建筑理论与历史(一)2学时/周,共36学时(四年级上)建筑理论与历史(二)3学时/周,共54学时(四年级下)教学目标:1、解读历史:深层次阅读从古代一直到当代时期历史上出现的种种代表性的建筑、建造活动、建筑思想等各种建筑成就,识别各种时期的建筑特征,剖析形成这些建造活动与建筑成就的社会、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因素。

2、阅读理论:通过丰富的建筑历史脉络的展开,将各个历史时期有深远影响的建筑理论引入阅读,并解剖建筑理论所包含的观念与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知识体系建构之间的关联性。

3、认知建筑: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再来认识建筑的语言,形成对于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也形成关于建筑作为文化现象的深层理解。

4、形成史观:形成关于建筑历史与传统关系的基本观念,历史不是目的,传统将以某种方式影响着未来。

教学方法:史论并重的课程架构:整体框架中的丰富细节思想史、图像史与历史建筑的共同解读理论与历史的多元性与批判性教学形式:讲课为主,大量幻灯、多媒体图像与参考文献配合。

结合课堂讨论。

课外历史建筑抄绘、文献阅读以及论文写作。

教学具体内容:建筑理论与历史(一)概说( 4 学时)(一)理论的作用•目的:培养历史意识,建立建筑史观。

•理念:批判的、质疑的、选择的理性原则。

•方法:分析的、解析的、诠释的,专题讨论、研判的。

年鉴学派-正史-野史-乡土-风土,建筑学与人类学;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社会学视角-作为制度的建筑-场景与仪式。

(二)理论与历史•历史与人为事实(史料、事(史)实、人为事实( ARTIFACT )、事件、建筑)。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

资料内容说明及价格:1.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结构力学教学笔记(手抄复印版)70元规格:88页A4单面说明:华工本科结构力学上课是老师用自己的PPT讲课,同学们在下面手抄笔记,笔记PPT老师不发给同学们。

本人提供的笔记是历年来最整洁版本,清晰度较高,字体端正,不会有视觉障碍。

2.华南理工大学结构力学01年至09年真题答案(整理复印版)100元规格:61页A4单面共69道题说明:真题答案是没有官方答案的,这份答案是本人结合几位高分同学考前练习的答案,完全按照华工考试风格和笔记解题方法整理,每一步都非常详细,适合同学们进行查漏补缺之用。

答案正确率95%(经过10年考生们共同纠错)对于购买过答案的同学,如果本人在后面有整理出10年答案的,将会在第一时间补发你们3.笔记+真题答案150元说明:一次性购买笔记和真题答案,不仅可以价格便宜10元,还可以省去一次快递费(广东省内10,省外12)如果真有需要的同学可以一次性购买。

由于很多学校上课没有教动力学和矩阵位移法,加上历年真题这两部分难度比较大,特别是矩阵位移法,坐标系和解法和制定教科书里面的方法不同,所以建议大家购买这个组合,可以更好的解答历年考试最后两题。

购买方法:1.联系如果需要购买,可以联系群主Yoanjel(19076347),如果群主不在线,可以短信留言,一般群主每天都会上线,如果收到你的消息会及时回复。

(可以给群主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群主看到会联系你)2.付款途径:和群主取得联系后,可以留下收件人的姓名、手机号码、详细的收件地址(省市区路牌号校名宿舍楼号,因为快递人员是送货上门服务的,不要留班级信箱)。

然后按照和群主约定的时间把款汇到群主提供的银行帐户,然后短信群主,群主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查收,收到款会通知你,并且在一到两天内把你购买的资料快递。

如果有淘宝帐号,也可以联系群主,群主建立付费页面10元,省外12元)例如,如果你是广东省外的同学,购买笔记和答案,那么一共就是150+12=162元。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建筑学专业)(共 56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科学,它阐述了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等问题。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具有建筑构造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

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土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要求把定义、概念讲清并让学生在教材中画线,以增加学生对原理性概念的认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从系统的观点来了解建筑物作为室内外空间的中间屏障及具有美学特征的独立实体,在构成上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学习三维物象和二维构造图之间的表达关系;学习构造详图的正确表达;基本掌握建筑物在应对客观环境的影响和使用者的要求方面在构造细部上所有的设计方法,并理解相关的建筑规范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主要由课堂讲授、师生讨论、习题课组成。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堂讲授第一章建筑构造技术概论【目的和要求】 1.了解建筑的构成要素。

2.了解建筑物的分类原则,掌握建筑物的分类及等级。

3.了解建筑标准化和统一模数协调。

4.熟练掌握民用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

【重点和难点】 1.建筑物的分类及分级。

2.统一模数协调和模数数列。

3.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教学内容】1.1概述1.2建筑结构体系1.3影响构造设计的因素1.4建筑构造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墙体和基础构造技术【目的和要求】 1.掌握墙体的类型,了解墙体的设计要求。

2.了解砌体墙的墙体材料,熟练掌握砌体墙的砌筑方式及墙体的细部构造。

同济建筑系培养方案

同济建筑系培养方案

同济建筑系培养方案同济大学建筑系培养方案同济大学建筑系作为国内建筑教育领域的顶尖学府之一,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建筑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筑专业人才为目标。

以下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培养方案:1. 强化建筑学基础课程:学生在入学后将接受一系列的基础建筑学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建筑学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2. 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筑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绘图技巧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建筑系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包括设计竞赛、社区建设等。

学生将有机会与行业专业人士合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 提供国内外交流机会: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建筑系积极提供国内外交流机会。

学生可以选择到国外的建筑学院进行交流学习,了解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文化。

此外,建筑系还与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5.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建筑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提供创新设计课程外,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

学生将有机会与教师一起进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并参与学术研讨会和展览。

6. 强调社会责任感:建筑系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系还鼓励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对生态建筑和绿色设计的认识和追求。

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建筑专业人才。

学生将在严谨的学术环境中接受全面的建筑教育,获得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机会,并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培养计划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培养计划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含室内设计方向)培养方案一、专业历史沿革同济大学建筑系,源自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等,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由这些校系合并而成。

1986年以来发展成为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等组成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其中建筑系是各系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齐全的建筑系。

建筑系、建筑学专业自创建以来,建筑学人一贯崇尚理性务实,革故鼎新,不跟风、不随流,在不同时期的国内外建筑思潮面前,始终有着冷静观察、独立思考、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态度和胸襟,从而使同济建筑学具有一种独特的学术性格和传统。

建筑系设有建筑学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设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三个专业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属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可招收博士后,并可招聘长江学者。

拥有本科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门。

建筑学专业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含室内设计专门化方向)约120名。

其中外国留学生比例约10%。

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0-13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25-30名左右。

二、学制四年制本科、五年制本科。

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具备建筑师的职业素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富于创新精神的新领域的开拓者以及本专业领域的专业领导者。

四、专业培养标准表1专业标准方面内容目标要求及相应课程知识与智力能力1、数学知识2、自然科学知识3、人文科学知识4、专业知识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6、有关当代的知识(国内外)1、熟练掌握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选:高等数学C。

2、掌握基本的建筑力学与结构、工程地质与测量、生态环境保护等自然科学知识,选: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等。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三)近现代建筑 3学时
五、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全国建筑学专业统编教材〈中国建筑史〉
2、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城规学院各专业低年级教学
(共27学时)
一、 教学目的:
(一) 了解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古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 各个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建筑技术、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形成与演变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古代美洲以及中古伊斯兰建筑。
1、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19世纪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2、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欧洲新艺术运动
奥地利、荷兰与瑞典的探索
钢精混凝土在法国的推广与运用
德意志制造联盟
(二) 了解以欧洲及美国为中心的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把握现代建筑的技术、类型、尤其是各个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 教学内容
(一) 外国古代建筑历史
1、 绪论
世界建筑历史发展体系概述
学习目的、内容与方法
2、 原始社会的建筑
3、 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古代埃及的建筑
2、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运动(2学时)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派建筑 (3学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4学时)
5、七十年代以来的主要建筑流派与思潮 (3学时)
课外作业:各时期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五、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教材: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
专业课
设计概论
建筑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
设计基础Ⅰ/II/III
建筑设计
专题设计(环境与建筑设计,城市与住区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竞赛
建筑史
建筑构造
建筑物理(声光热)
建筑设备(水电暖)
建筑力学
建筑结构
建筑法规与职业教育
建筑理论与历史
建筑评论
建筑防灾
选修课
艺术史
虚拟现实系统及应用
建筑策划
人体工程学
当代艺术评论
旧建筑再生设计策略
计算机图形学
建筑结构造型
日光与建筑
室内环境与表现
照明设计
中国传统家具与文化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专题研讨
建筑材料与部品
材料病理学
中外建筑交流
家具与陈设
环境控制学
城市阅读(英)
数字化设计前沿(英)
气候适应性设计概论
建筑专业英语
文献阅读与写作
建筑遗产保护法规与管理
当代大型公共建筑综述
图解城市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专题研讨
密度与居住-高密度居住社区问题专题研讨
城市概论
场地规划设计
测量学
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文化与空间
景观空间认知与表达
数字景观模拟技术
景观游憩学
现代生命科学与人居环境(英)
风景园林专业英语(英)
城乡规划导论
城市分析方法
城市社会学
城市建设史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
城市道路与交通(1)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政策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规划思想史
城市开发与房地产金融
空间规划方法概论(英)。

同济大学《建筑钢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钢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建筑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F2)(学时:26,学分:1.5,课号:031152)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建筑钢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组学生的限选课,属专业特色课。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建筑钢结构的各种形式,全面掌握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有双语教学班。

二、课程基本要求1.熟悉平台钢结构、屋盖钢结构、框架钢结构、单层厂房钢结构等各种钢结构的形式与特点,了解钢结构施工与防腐的基本方法;2.掌握上述各种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一)绪论1.钢结构应用范围2.钢结构发展3.钢结构设计基本要求4.钢结构设计原则(二)平台钢结构设计1.平台钢结构布置2.平台铺板设计3.平台梁设计4.平台柱和柱间支撑设计5.柱头、柱脚设计(三)屋盖钢结构设计1.屋盖结构布置2.屋盖支撑体系3.檩条设计4.普通钢屋架设计5.轻型钢屋架设计6.钢管钢屋架设计7.空腹梁和框架梁屋架8.空间桁架屋盖体系(四)框架钢结构设计1.框架钢结构体系2.框架钢支撑布置3.单层实腹钢框架设计4.格构钢框架设计5.多层多跨框架设计6.框架刚接柱脚设计7.压弯实腹、格构构件设计8.多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五) 单层厂房钢结构1.单层厂房钢结构体系、传力路线及柱网布置2.吊车梁设计3.制动结构、支撑梁柱连接(六)钢结构施工与防腐蚀1.钢结构的制作与防腐蚀2.钢结构的安装与验收四、实验(实践或上机)内容无五、前修课程要求结构力学,钢结构基本原理六、建议教材与参考书建议教材:《建筑钢结构设计》王肇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l 参考教材:无七、课内学时分配建议八、课外要求:复习课程内容九、本教学大纲执笔人:马人乐十、本教学大纲审核人:罗烈。

同济大学本科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

同济大学本科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

一、学制五年制本科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建筑师职业素养,并富于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及专业领导者。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室内设计工作,也可从事建筑学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三、基本要求1.德育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民主与法治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坚持既勇于探索创新、开拓进取又勤恳实干、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

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观念。

2.智育(1)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法律与法规。

●了解国防基本知识。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了解计算机技术与文化,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语言及方法。

●了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程序的操作应用技能和方法。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听、说、读、写的能力。

●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画法几何和阴影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建筑物理声、光、热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了解建筑给排水、电气、空调等相关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及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方法。

●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了解人类文化及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

(2)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等。

●掌握建筑设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建筑画的基本理论和技法。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了解外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了解当代中外主要建筑流派和思潮的理论和影响。

●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 五年制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 五年制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含室内设计方向)培养方案(五年制)一、专业历史沿革同济大学建筑系,源自同济大学土木系、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等,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由这些校系合并而成。

1986年以来发展成为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等组成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其中建筑系是各系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齐全的建筑系。

建筑系、建筑学专业自创建以来,建筑学人一贯崇尚理性务实,革故鼎新,不跟风、不随流,在不同时期的国内外建筑思潮面前,始终有着冷静观察、独立思考、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态度和胸襟,从而使同济建筑学具有一种独特的学术性格和传统。

建筑系设有建筑学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设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三个专业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属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可招收博士后,并可招聘长江学者。

拥有本科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6门。

建筑学专业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含室内设计专门化方向)约130名。

其中外国留学生比例约15%。

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7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35名左右。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五年制本科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建筑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课程性质学分比例公共基础课5724.1%专业基础课6828.7%必修课4418.6%专业课选修课12 5.1%公共选修课10 4.2%实践环节4619.4%合计毕业学分237100%四、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具备建筑师的职业素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富于创新精神的新领域的开拓者以及本专业领域的专业领导者。

五、专业培养标准表1专业标准方面内容目标要求及相应课程知识与智力能力1、数学知识2、自然科学知识3、人文科学知识4、专业知识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6、有关当代的知识(国内外)1、熟练掌握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选:高等数学C。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是以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建筑学人才为目标的,设计了一套完备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本文将详细介绍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计划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包括理论基础课程、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教学计划总体分为四个阶段: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拓展阶段和实践与研究阶段。

1. 基础阶段基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理论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做好准备。

2. 专业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

学生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且能够对建筑结构和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

3. 专业拓展阶段专业拓展阶段的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技术与管理、建筑历史与文化等。

学生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拓宽自己的建筑视野,了解国内外建筑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且能够进行独立的建筑设计和研究。

4. 实践与研究阶段实践与研究阶段是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重点阶段,包括毕业设计、实习和科研等。

学生将通过实践和科研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建筑学的前沿领域。

二、课程教学大纲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细致全面,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1. 课程编号与名称每门课程都有唯一的编号和名称,以便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和管理。

2. 课程学分与学时每门课程都明确规定了学分和学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时间安排。

3. 课程教学目标每门课程明确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课程的重点和学习方向。

4. 课程教学内容每门课程详细列出了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研究方法等,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Building Construction总学时数:54学时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管理概论》教材:《房屋建筑学》夏光政、邹怡权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房屋建筑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等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 37-8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J 1-86《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中南地区标准站发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规则、规定。

课程内容简介:《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是由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原理和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两部分组成。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构造的基本理论,了解房屋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要求,弄清各不同构造的理论基础,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和建筑设计,绘制施工图和熟练识读施工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

是一门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包括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两大部分。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了解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设计程序2、掌握一般民用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理论与方法,掌握民用建筑部件(各组成部分)如墙体、屋面、楼面、楼梯等的建筑构造,会选用门窗及防水做法。

3、掌握普通单层工业厂房的平、立、剖面设计,能配合工艺布置空间,掌握工业厂房各部件的构造做法。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13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是:建筑三要素第二章民用建筑概论建筑的分类;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设计依据;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重点:建立建筑模数协调和规范等的概念。

难点: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主要内容:民用建筑的分类第三章:建筑平面设计主要内容是:房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不同类型的房间及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方法、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形式及特点和适用范围。

同济大学-建筑学本科教学安排

同济大学-建筑学本科教学安排

同济大学建筑学本科教学安排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学期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A1 021151 形式任务(1) 1 0 1 0 0 A1 070373 中国近代史纲要 1 2 2 0 0 A1 072148 大学语文 1 2 2 0 0 A1 100096 大学计算机基础 1 2.5 2 0 0 A1 112001 大学英语(A)1 1 4 4 0 0 A1 112144 大学英语(三级) 1 4 4 0 0 A1 112145 大学英语(四级) 1 4 4 0 0 A1 122006 高等数学(C)上 1 3 3 0 0 A1 320001 体育(一) 1 1 2 0 0 B1 023173 美术(1) 1 2 2 0 0 B1 031162 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 1 3 3 0 0 C1 021180 设计概论 1 2 2 0 0 C1 021182 设计基础 1 3 3 0 0 A1 021152 形势任务(2) 2 0 1 0 0 A1 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2 3 2 0 0 A1 101096 VB 2 2.5 2 0 0 A1 112002 大学英语(A)2 2 4 4 0 0A1 112145 大学英语(四级) 2 4 4 0 0 A1 112146 大学英语(五级) 2 4 4 0 0 A1 122007 高等数学(C) 2 3 3 0 0 A1 320002 体育(二) 2 1 2 0 0 A1 360011 军事理论 2 1 1 0 0 B1 023174 美术(2) 2 2 2 0 0 C1 021003 建筑史 2 3 3 0 0 C1 021085 建筑概论 2 2 2 0 0 C1 021183 建筑设计基础 2 3 3 0 0 A1 021153 形式任务(3) 3 0 1 0 0 A1 078057 “毛邓三”重要思想 3 6 3 0 0 A1 112003 大学英语(A) 3 4 4 0 0 A1 112147 中级口语 3 3 3 0 0 A1 112148 英语报刊选读 3 3 3 0 0 A1 112149 商务英语 3 3 3 0 0 A1 112154 综合翻译 3 3 3 0 0 A1 112155 实用写作 3 3 3 0 0 A1 320003 体育(三) 3 1 2 0 0 B1 021144 建筑构造 3 2 2 0 0 B1 023175 美术(3) 3 2 2 0 0 C1 021184 建筑构成原理 3 1 1 0 0C1 021184 建筑构成 3 3 3 0 0 C1 125141 建筑力学(1) 3 3 3 0 0 F1 021179 构造技术运用 3 1 1 0 0 A1 021154 形式任务(4) 4 0 1 0 0 A1 112067 大学英语(A) 4 2 2 0 0 A1 112147 中级口语 4 3 3 0 0 A1 112148 英语报刊选读 4 3 3 0 0 A1 112149 商务英语 4 3 3 0 0 A1 112154 综合翻译 4 3 3 0 0 A1 112155 实用写作 4 3 3 0 0 A1 320004 体育(四) 4 1 2 0 0 B1 023050 建筑物理(声光学) 4 3 3 0 0 B1 023176 美术(4) 4 2 2 0 0 C1 021051 建筑设计原理 4 1 1 0 0 C1 021185 建筑设计 4 3 3 0 0 C3 020113 当代视觉艺术分析 4 2 2 0 0 E1 031160 建筑力学(2) 4 3 3 0 0 A1 020005 电脑应用基础 5 1 1 0 0 A1 021155 形势任务(5) 5 0 1 0 0 A1 0703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 3 2 0 0 A1 320005 体育(五) 5 0.5 1 0 0B1 031158 建筑结构(1) 5 3 3 0 0 C1 022109 城市规划原理 5 2 2 0 0 E1 020135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5 1 1 0 0 E1 021173 专业英语(1)(建筑学) 5 2 2 0 0 F1 020119 公共建筑设计 5 2 2 0 0 F1 020131 人文环境与建筑设计 5 2 2 0 0 F3 024200 中外园林史 5 2 2 0 0 A1 020006 电脑应用基础(2) 6 1 1 0 0 A1 021156 形势任务(6) 6 0 1 0 0 A1 320006 体育(六) 6 0.5 1 0 0 A2 100117 Web技术与应用 6 2.5 2 0 0 B1 031159 建筑结构(2) 6 3 3 0 0 E1 020136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6 1 1 0 0 E1 021174 专业英语(2)(建筑学) 6 2 2 0 0 E2 022103 中国传统家具与文化 6 2 2 0 0 E2 022104 室内照明艺术 6 2 2 0 0 F1 020120 群体建筑设计 6 2 2 0 0 F1 020132 自然环境与建筑设计 6 2 2 0 0 F1 021145 建筑特殊构造 6 1 1 0 0 F2 020121 中外建筑交流 6 2 2 0 0 F2 020133 材料病理学 6 2 2 0 0F2 020134 国际保护文献导读 6 2 2 0 0 F2 020140 建筑材料与部品 6 2 2 0 0 F2 022033 城市设计原理 6 2 2 0 0 F3 022294 城市建设史 6 2 2 0 0 A1 021157 形势任务(7) 7 0 1 0 0 A2 100115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7 2.5 2 0 0 B1 023052 建筑法规7 1 1 0 0 B1 023165 建筑设备(水暖电) 7 2 2 0 0 E1 023051 建筑防灾7 1 1 0 0 E2 021013 室内设计原理7 2 2 0 0 E2 021074 建筑装饰艺术7 2 2 0 0 E2 021300 家具与陈设7 2 2 0 0 E2 021323 建筑结构造型7 2 2 0 0 E2 021324 室内环境表现7 2 2 0 0 F1 020137 高层建筑设计7 2 2 0 0 F1 022094 建筑理论与历史(1) 7 2 2 0 0 F1 022343 住区规划设计7 2 2 0 0 A1 021158 形势任务(8) 8 0 1 0 0 B2 021115 人体工程学8 2 2 0 0 B2 021303 环境控制学8 2 2 0 0 E1 023030 建筑评论8 2 2 0 0E1 021297 建筑师职业教育8 2 2 0 0 E2 022034 园林设计原理8 2 2 0 0 F1 020138 专题建筑设计8 2 2 0 0 F1 020139 多元化课题设计8 2 2 0 0 F1 021094 建筑理论与历史8 3 3 0 0 A1 021159 形势任务(9) 9 0 1 0 0 A1 021160 形势任务(10) 10 0 1 0 0。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一、学制五年制本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建筑师职业素养,并富于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及专业领导者。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室内设计工作,也可从事建筑学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三、基本要求(一) 德育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民主与法治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坚持既勇于探索创新、开拓进取又勤恳实干、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

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观念。

(二) 智育1、公共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 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法律与法规。

, 了解国防基本知识。

,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 了解计算机技术与文化,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语言及方法。

, 了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 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程序的操作应用技能和方法。

,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听、说、读、写的能力。

, 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 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掌握画法几何和阴影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了解建筑物理声、光、热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 了解建筑给排水、电气、空调等相关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及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方法。

, 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 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 了解人类文化及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

2、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speed up technology results into, active guide enterprise will mature technology results into for productivity, and Translate into economic benefits, efforts to solv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two peels" phenomenon, says from the Dongping real, is to provide research institutions with more into place. 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to improveefforts to help farmers, crop planting, process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transform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improve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improve the mass income and services immigrants safe haven siege works. Wuhan Institute of freshwater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improving the added value of Dongping Lake aquatic products. 1th, in the middle ofthis year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in agriculture, hoping the county levels to seriously study the documents. 18 plenary session "storing food in, storing food in land", this requirement is very high, population, food is not enough, and not completely rely on imports, has to rely on technology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and limited land mass, relevant departments at the county level in particular, agricultural sector, active docking tertiary institutions, the Institute took the lead in the住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等。

同济大学建筑学业课程

同济大学建筑学业课程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原创2009-11-27 02:50:40]字号:大中小:《建筑概论(1)》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筑概论>,;沈福煦《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2:《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3: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4:美术5:《中外建筑史》教材――《中国建筑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桢主编《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图说》同济大学出版社6:《建筑概论(2)》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筑概论》沈福煦7:《建筑设计基础2》8:建筑力学9:《建筑设计原理(1)》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筑形态设计基础》同济建筑系10:《建筑设计基础3》11:建筑物理(声、光、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筑物理》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7月东南大学柳孝图《建筑物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东南大学柳孝图《建筑物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7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华南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等四校主编12:《建筑构造(1)》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科学出版社同济大学刘昭如编著13:建筑材料14:《建筑设计原理(2)》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15:建筑设计基础416:《建筑构造(2)》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科学出版社同济大学刘昭如编著。

17:《建筑设计原理(3)》18:《建筑装饰艺术》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外国现代环境艺术》《黑白艺术》《中国民间木板年画与剪纸》《色彩构成》19:家具与陈设20:《建筑设计(建筑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高层建筑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建筑特殊构造》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工业出版社22:《建筑设计原理(3)》23:《建筑设计原理(4)》24:建筑设计225:《建筑设备(水暖电)》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筑设备》教材同济自编教材(同济出版社将出版)。

同济建筑学培养方案

同济建筑学培养方案

同济建筑学培养方案同济大学建筑学培养方案一、学科概述建筑学是一门涵盖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建筑专业人才。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建筑学基础和创新性的设计能力;2. 培养具备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3.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培养模式1. 理论学习:学生将学习建筑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历史、建筑技术与材料等相关知识,为后续的设计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2. 设计实践:学生将参与各类设计项目,进行多种规模和类型的建筑设计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

3. 实习实训:学生将参与实践课程和实习活动,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研究训练:学生将在研究生阶段参与科研项目,深化对建筑学的理解和研究。

四、课程设置1. 建筑设计原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审美能力。

2. 建筑历史与理论:介绍建筑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提升学生对建筑文化的理解。

3. 建筑技术与材料:介绍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施能力。

4. 建筑结构设计:介绍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

5. 建筑系统设计:介绍建筑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6. 建筑规划与设计:介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

五、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整个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参与多个设计项目,实践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

学生还将进行实习和实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毕业设计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将完成毕业设计,展示所学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设计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建筑设计项目,并具备实施能力。

七、实习与就业学生在大四期间将进行实习,学生将在实习中接触到真实的建筑设计和施工环境,培养实践能力。

同济建筑学学课程设计

同济建筑学学课程设计

同济建筑学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学基本理论知识,如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设计原理,进行建筑平面布局和立体造型设计的能力;3. 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并能在设计中加以运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草图、模型等表达方式,进行建筑设计的创意表达;2.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如AutoCAD、SketchUp等)进行建筑设计的实践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讨论、互评等方式,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建筑学的热爱,培养其探索建筑艺术的兴趣;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环境、人文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建筑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本课程针对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制定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建筑学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建筑设计师。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学基本理论:包括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涉及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 建筑风格: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建筑结构:梁、柱、墙、屋顶等基本结构形式;- 建筑材料:木材、石材、钢材、玻璃等。

2. 空间设计原理:包括平面布局、立体造型、空间组织等,涉及教材第四章内容;- 平面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景观设计等;- 立体造型:体量、比例、尺度、光影等;- 空间组织:室内外空间、公共私密空间、开放封闭空间等。

3.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绿色建筑、生态设计、节能减排等,涉及教材第五章内容;-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评价等;- 生态设计:自然景观融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 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设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初步 一、 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学专业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一般方法, 为专业主干课的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 教学内容 (一) 建筑制图工具的介绍及其使用方法 (二) 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建筑平、立、剖面形成及其 表达方法 (三) 建筑的模型表达与模型的制作 (四) 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建筑色彩 (五) 建筑渲染工具介绍及其使用方法,裱纸技法介绍 (六) 建筑的测绘,测量的方法和步骤,绘图的步骤 (七) 建筑的配景与建筑图
(一) 外国古代建筑历史 1、 绪论 世界建筑历史发展体系概述 学习目的、内容与方法 2、 原始社会的建筑 3、 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古代埃及的建筑 古代西亚洲的建筑 古代爱琴海地区的建筑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代罗马的建筑 4、 中古封建时期的建筑 拜占庭与中古俄罗斯建筑 西欧早期基督教、罗马风与哥特建筑 西欧文艺复兴、巴洛克与古典主义建筑 5、 其他 中古伊斯兰建筑 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建筑 古代美洲的建筑 (二)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 18 世纪下半叶至 19 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19 世纪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2、 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欧洲新艺术运动 奥地利、荷兰与瑞典的探索 钢精混凝土在法国的推广与运用 德意志制造联盟 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派建筑 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一次大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装饰艺术派 现代派建筑的四位大师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勒-柯布西耶 赖特与有机建筑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二次大战后的主要建筑思潮 "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的倾向
《现代生态学透视》马世骏编 科学出版社 《建筑环境设备学》纪谷文树等 彰国社 《环境设计的思想》三轮正弘 彰国社 《都市计画》 都市计画教育研究会编 彰国社 《室内环境的计划与设计》 小原二郎等 彰国社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36 学时) 一、 教学目的 了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一般原理,学习和掌握室内设计各个环节的理论和方法。 二、 教学内容 (一) 室内设计的含意 1、 室内设计的含意 2、 室内设计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专门化的过程 3、 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4、 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5、 现代室内设计的一些概念 (二) 室内设计的依据和要求 1、 室内设计依据的要素 2、 室内设计的特征和要求 (三) 室内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1、 社内设计的内容与有关科学技术的因素有密切关系 2、 室内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四) 室内空间的组织和界面处理 1、 室内空间的组织和界面处理 2、 功能分析、功能分区和空间的感受 3、 工程技术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4、 空间界面的分析和设计 5、 各类界面的视觉感受 (五) 室内色彩 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的三要素 2、 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3、 室内色彩设计 (六) 材料质感及其运用 1、 不同类型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运用原则 2、 不同类型装饰材料的结构特征 (七) 自然采光、人工照明和室内光影效果 1、 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2、 室内日光采光方式和人工照明方法 3、 光影和室内环境气氛 (八) 家俱、陈设和装饰品和室内织物 1、 家俱的类型以及他们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 室内陈设、装饰品和室内织物 (九) 室内绿化和庭院设计
(5) 居住环境的评价和意义 (6) 人和都市的居环境 2、 人类文明的生态学实质 (1) 文明社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流 (2) 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布局--网 (3) 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与调节--序 3、 生态控制论原理 (1) 胜汰原理 (2) 拓适原理 (3) 生克原理 (4) 反馈原理 (5) 乘补原理 (6) 扩颈原理 (7) 循环原理 (8) 多样性及主导原理 (9) 生态设计原理 (10) 机巧原理 (二) 环境的认知 1、 对环境的认知和感觉 (1) 视觉空间 (2) 听觉空间 (3) 嗅觉的作用 (4) 其他感觉的作用 2、 认知环境的空间属性 (1) 对广度、高度的认知 (2) 对距离的认知 (3) 对空间的印象 3、 认知环境和个人空间 (三) 室内环境及其调节 1、 室内环境的形成 2、 湿度与温度 3、 通风与换气 4、 音质与色彩 5、 采光与照明 6、 室内环境与气氛的创造 (四) 都市的环境 1、 人类与环境 2、 人类-都市-环境 3、 理解都市环境的关键词 4、 都市环境与适用、坚固、美观 5、 绿化与环境 6、 都市的安全 参考书目 《环境心理学》 相马一郎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粗野主义 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高技派 5、 其实年代以来的主要建筑流派与思潮 后现代主义建筑 欧洲新理性主义 解构主义建筑 新乡土派建筑 "新现代"建筑 高度技术与当代建筑 三、 作业 各时期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四、 学时分配(总学时:27学时) 古代部分: 1、绪论 (1 学时) 2、原始社会的建筑 (6 学时) 3、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5 学时) 4、中古封建国家的建筑 (1 学时) 5、其他 近现代部分: 1、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2 学时) 2、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运动(2 学时)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派建筑 (3 学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4 学时) 5、七十年代以来的主要建筑流派与思潮 (3 学时) 课外作业:各时期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五、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教材: 《外国建筑史(19 世纪以前)》,高校统编教材,陈志华编著(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图说(古代-18 世纪)》,罗小未、蔡婉瑛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高校统编教材。(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参考书: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S.B.Fletcher 《An Outline of European Architecture》N.Pevsner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L.Benevolo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理论类必修课】
专业理论基础课系列
建筑概论 建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旅游专业低年级教学 (36 学时) 1、教学目的 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 什么是建筑(4 学时) 1 房屋、建筑物、建筑 2 著名建筑师论建筑 3 建筑与空间 4 人与建筑 5 建筑的基本属性 建筑的物质性(8 学时) 1 概述 2 建筑的物质构成 3 人对建筑的物质性需求 4 人对建筑的精神性需求 建筑的社会性(8 学时) 1 建筑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2 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3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性(14 学时) 1 建筑与艺术文化概述 2 绘画艺术的修养 3 雕刻艺术的修养 4 其他艺术的修养 (最后 2 学时为考察)
(三) 近现代建筑
三、 习题
1、 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建筑历史小论文
四、 学时分配(总学时:27学时)
(一)绪论
1学时
(二)古代建筑
1、基本特征
7学时
2、都城与宫殿
3学时
3、坛庙与陵寝
3学时
4、住居与园林
5学时
5、宗教建筑
5学时
(三)近现代建筑
3学时
五、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全国建筑学专业统编教材〈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城规学院各专业低年级教学 (共27学时) 一、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建筑的源流与变迁,把握历代建筑类型与风格变化及其背景的一般常识。 二、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1、 中国建筑体系概说 2、 学习的内容与要求 3、 学习的重点与方法 (二) 古代建筑 1、 基本特征 (1) 历史分期 (2) 空间布置 (3) 类型与结构
建筑设计原理(3-6)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教学 一、 教学目的 深入掌握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黄鲸设计的各种原理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建筑 设计课程学习中 二、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空间论
(一) 空间限定 1、 空间限定的要素 (1) 用水平要素限定的空间 基石 基石抬起 基石下沉 顶面 (2) 用垂直要素限定的空间 垂直的线要素 空间中的柱 独立垂直面 L 形面 平行面 U 形面 围合面 (3) 空间限定的形式 围 设立 覆盖 凸起 凹进 架起 肌理变化 2、 空间限定度 (1) 限定要素的部位与限定度 (2) 建筑空间的特点 (二) 空间具形 1、 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 2、 功能对于空间形状方面的规定性 3、 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 (三) 空间组合 1、 形式及空间的组合 2、 空间的关系 (1) 空间内的空间 (2) 穿插式空间 (3) 邻接式空间 (4) 以公共空间连接的空间 3、 空间组合 (1) 集中式组合 (2) 线式组合 (3) 辐射式组合 (4) 组团式组合 (5) 网格式组合 (四) 空间与结构 1、 梁板结构体系 2、 框架结构体系 3、 大跨度结构体系 4、 悬挑结构体系 三、 参考书目 《"空间原理"述要》,冯纪忠,同济大学学报(1978 年第二期)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 K-D-欣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部分:环境论 (一) 环境和生态 1、 人的身心与环境 (1) 人类与环境 (2) 人体与环境 (3) 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 (4) 环境和人的关系
2、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城规学院各专业低年级教学 (共27学时) 一、 教学目的: (一) 了解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古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 各个时期社会文化 背景、建筑技术、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形成与演变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古代印度及东南 亚、古代美洲以及中古伊斯兰建筑。 (二) 了解以欧洲及美国为中心的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把握现代建筑的技术、类型、 尤其是各个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 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