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 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考点及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考点及练习

第15课北伐战争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背景(1)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

(2)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失败后,深感改组国民党的必要性。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创办黄埔军校1、概况: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三、北伐胜利进军1、概况2、成果: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3、意义:促使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四、国民革命失败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难点拓展: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1)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2)主观方面: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抵抗。

2、东北易帜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山统一了中国。

3、教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课堂练习】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B )A、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B、新三民主义C、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D、国民党的新党纲2、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 C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黄埔军校的创办3、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了访问大陆的“和平之旅”,受到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的接见。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1923年6月。

(2)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背景: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时间:1924年1月。

(3)地点:广州。

(4)参加大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5)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6)意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相关链接】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的建立(1)背景: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2)创建: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3)军校领导人的任职情况: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4)贡献: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相关链接】这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著名的军校。

在此军校门上,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1.北伐的目的: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开始,对于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北伐战争的背景、发起以及影响三个方面,讲述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一、背景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至1928年期间,具体而言,是中国自主抵抗外国侵略,推翻北洋政府统治的一场伟大斗争。

那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内外压力日益增强,革命力量得到了新生,各阶层民众都表达了推翻北洋政府的愿望。

二、发起1.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发起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密不可分。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与国民党合作,才能在国内外形势的催化下推动中国的独立与解放。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最终赢得革命胜利。

2. 社会民主主义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成为北伐战争的思想基础。

三民主义包括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这一思想层面的变革为战争的发起提供了理论支撑。

3. 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北伐战争发生前,中国国共两党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纲领,包括打倒北洋政府、推翻军阀割据统治、恢复民主制度、实现土地革命等。

三、影响1. 军事影响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军事斗争,其胜利对中国人民军队的成立非常重要。

共产党利用战争锻炼了大量的军事干部,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干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骨干。

2. 政治影响北伐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建立了国共合作的南京国民政府,掀起了国共两党的合作高潮。

此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为中国革命铺平了道路。

3. 社会影响北伐战争结束后,中国进入了国共合作时期,民族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等逐步得到解决。

战争的胜利为落后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获得了更多的国际社会的支持与认可。

综上所述,北伐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对于中国的近代史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军事、政治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阶级矛盾的激化;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创立以及国民革命军的建立,为北伐准备了条件。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①开始:1926年。

②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③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④主要战场:湖南、湖北⑤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⑥先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铁军”)⑦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4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四、胜利进军的原因:(1)根本原因: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2)其它原因: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民群众的支持;北伐军的浴血奋战等;五、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性质)六、结果: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七、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北伐胜利进军主要对象:北伐战争打击的直接对象是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反革命集团。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一九二六年六月五日,国民政府通过了出师北伐案。

七月六日通过了出师宣言(十四日正式发表)。

九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

十二日,我党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巩固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

国民革命军出师时共八个军,约十万人。

兵分三路从广东向北挺进。

西路为北伐军主力,由第三、四、七、八军和第一、二军一部约八万人组成,沿粤汉路北上湖南、湖北,进攻吴佩孚。

北伐战争 知识点总结

北伐战争 知识点总结

北伐战争知识点总结一、战争背景北伐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局。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在袁世凯等北洋军阀的混战和割据下,中华民国政权并没有得到有效巩固,实际上是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在这样的政治混乱中,国家经济衰退,社会秩序紊乱,百姓生活困顿,外国列强也利用这一机会在中国各地争夺势力范围。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认识到必须打破军阀割据的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

于是,孙中山提出了联合共产党、联合苏俄、联合全国人民,进行国共合作争取国家统一的思路。

其中“联合共产党”便是国共合作的一大内容。

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就是为了打破北洋军阀的统治,推进国家的民主改革。

二、导火线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不稳定和腐败,以及对外国列强的依附和割地求和,使得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

而北洋军阀政权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也增加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各地军阀之间的争斗,对民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加速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北洋军阀的腐败和无能,也使得各地群众的反抗情绪逐渐蔓延。

在此时,国民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发动了康德尔起义和广州起义,向北洋军阀进行武装反抗。

这两场起义,对北洋军阀政权构成了直接威胁,无疑成为了北伐战争的导火线。

三、战争进程北伐战争的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北伐战争的准备期,主要是国民党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第二阶段是北伐战争的全面爆发期,主要是国民革命军向北洋军阀的主要据点和势力范围发动攻势;第三阶段是北伐战争的胜利结束期,主要是国民革命军推翻北洋军阀政权,实现国家的统一。

1.北伐战争的准备期北伐战争的准备期主要是指1923年至1926年初的这段时间,国民党通过改组国民革命军,加强武装力量和政治准备,并加强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

其中,国民党通过发动康德尔起义和广州起义,打响了北伐战争的第一枪。

国民党在这个阶段采取了灵活的战略,通过组织革命军事和政治人员,开展对北洋军阀的抵抗,并在广州建立国民政府。

初中历史北伐知识内容整理归纳

初中历史北伐知识内容整理归纳

初中历史北伐知识内容整理归纳初中历史北伐知识内容整理归纳北伐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1926年至1928年的北伐打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消灭了北洋政府,促进了国家民族和平统一,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基础。

初中历史教育中,北伐的内容也是不可缺少的。

下面将从北伐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对初中历史北伐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一、北伐的起因1.国民党的开明政策: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了国民政府,推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方针,加强了中国革命力量,为北伐奠定了基础。

2.军阀混战的削弱: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各地军阀割据,削弱了国家的力量,使得人民生活疲于奔命,这也是北伐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越来越猖狂,把东北、华北划给日本,引发了广泛的民族愤慨,为北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4.国共合作的促进: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形成了“宝山之战”等战役,对北伐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北伐的过程1.北伐的始于1926年6月,以清除张作霖为首的东北军为目标,实现南北统一和打击日本的目的。

2.在李宗仁、白崇禧、邹韬奋等将领的带领下,军队从广东广州出发,历经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最终攻占北平,宣告北洋政府倒台。

3.在北伐的过程中,红军和国民军相互配合,互相支援,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左右合流”。

4.在北伐战争中,还发生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事件,这些事件为北伐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三、北伐的影响1.消灭了北洋政府:北伐胜利后,北洋政府倒台,结束了封建主义的统治。

这次胜利对中国政治局势以及国际地位都起到了深远的作用。

2.推进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重要的事情,20世纪20年代初期,新文化运动达到了最高潮,北伐更是推进了文化的新生。

3.加速了国共合作:北伐是国共合作的成果,国共两党在北伐的过程中加强了合作,形成了联合政府,从而实现了党派和谐合作的局面。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旨在推翻北洋政府,结束军阀混战,统一中国。

本文将从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意义三个方面,介绍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一、北伐战争的起因北伐战争起因于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军阀割据:北伐战争前,中国军阀割据严重,形成割据割据局面,国家统一和发展受到阻碍。

2. 经济危机:北伐战争前的中国经济陷入困境,农业、工业和商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3. 国民党内部矛盾:北伐战争前,国民党内部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统一战线形成困难。

二、北伐战争的过程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发动的一场武装革命战争。

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开始时,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推动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2. 第二次合作:国共合作关系再度发展,北伐战争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

3. 前进路线:北伐战争中,以苏区为根据地,采取坚持游击战争和歼灭战相结合的策略,逐渐向内地进军。

4. 打破长江防线: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发生多次激烈战斗,最终击溃北洋政府军队,打破了长江防线。

三、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 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进展: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结束了军阀割据局面,达到了国家统一的目标。

2. 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北伐战争成功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实现了政权的更替,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3. 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北伐战争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认可,增强了党的领导地位。

4. 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北伐战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战术,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结起来,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意义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革命历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 北伐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单元 北伐战争

民生主义
增加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旧址位于广州文明路215号的 钟楼礼堂。原为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场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4.创建黄埔军校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领导 人员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 为政治部主任
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想一想: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 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 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 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 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
变。
本课小结
准备
国共第一次合作
2.北伐目标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 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20万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 东、察哈尔和直隶
35万
张 作 霖
兵力 35 万
吴佩孚兵力20万

北京 直 隶
山东
吉 辽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工农运动发展
6.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知识点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 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发 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残酷地屠杀 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理本课线索
记必背重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标志1924 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基础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黄埔军校的建立
条件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黄埔
负责人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
部主任
作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
伐战争作了准备
北伐战争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时间1926—1928年
经过
(1)北伐先锋: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
2)湖南、湖北战场(初期的主要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
昌战役,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3)江西战场: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4)闽浙战场: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易误警示
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而不是中共三大的召开。

2.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一部分,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知识拓展
国民革命运动与北伐战争的关系
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 是1924—1927年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国共两党及其他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农民运动、工人起义和武装斗争等。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一部分,也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高潮事件。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管理】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共产党员以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年1月,在广州召开。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三大政策。

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任校长,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作了准备。

知识点2北伐胜利进军开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孙传芳、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①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湖北战场上,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运动蓬勃发展。

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知识点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全国统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进至、一带。

奉系军阀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1928年底,其子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基础过关】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C)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八大2.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

初中历史北伐知识内容整理归纳

初中历史北伐知识内容整理归纳

初中历史北伐知识内容整理归纳一.基本内容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军阀张作霖撤往东北途中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

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一连串内斗冲突。

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决裂,第一次国共内战爆发。

二.战争结果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当夜撤离北京,退出山海关外,张的专列在到达沈阳附近的皇姑屯(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旱桥),被日本关东军埋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身负重伤,当日逝世。

6月8日,国民革命军开入北京。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通电东北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北伐至此宣布成功。

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次由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例子(另一次是明朝对元朝的北伐),虽然它所达成的统一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只是属于形式上的,当时更有“军事北伐,政治南伐”的说法。

三.胜利因素指导思想北伐一直是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概揽孙中山的北伐战争观,它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高举护法大旗。

孙中山历来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中华民国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

他曾指出,“约法与国会,共和国之命脉也,命脉不存在,国体将安托?须知国内纷争,皆由大法不立;”“共和国家之总枢全在国会,国会为民国中心,宪法为立国大本”;故“今日言和平救国之法,惟有恢复国会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一途。

八年级北伐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北伐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北伐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的学生们会在历史课上学习北伐战争这一段历史。

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关系到国家形成和发展方向的问题。

下面,本文将以北伐战争为主题,为大家介绍具体的知识点。

一、北伐战争的背景
北伐战争的背景是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国家整体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状态。

同时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各种霸权主义手段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矛盾愈发尖锐,各种革命和运动层出不穷。

二、北伐战争的过程
北伐战争是孙中山先生率领革命军发起的一次革命运动,开始于1926年,战争经历了五次大规模战役,战争的结束时间是1928年。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
在北伐战争中,革命军经过多次战斗,终于取得了胜利。

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从较少的地方性活动转为了全国规模的革命。

同时,也结束了20年来的北洋政府的统治。

四、北伐战争的意义
北伐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中国的革命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北伐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其胜利也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事件。

在对待历史的认识上,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战争,发生于1926年至1928年,是以国共合作军为主的民族革命军迎击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外来侵略势力的一次伟大斗争。

本文将从时间背景、参与方及战争进程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您介绍北伐战争知识点。

一、时间背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国家政局动荡不安。

北洋军阀逐渐崛起,国家统一遥遥无期。

但是,1924年由苏联共产党派遣的代表团到达中国,与中国的共产党领导人进行了接触,促成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

于是,北伐战争在此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二、参与方1. 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由国共合作组成,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为主力军;国民党领导下的青年军、保安军、晋冀豫边区军队等为配合军,统称为国民革命军。

2. 北洋政府军北洋政府是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一个政府,主要由汉人、满人、蒙古人、回人组成的军政官僚集团所掌控。

北洋政府军是其武装力量,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

三、战争进程1.战争爆发1926年7月起,由南京开始对北伐开战,先后攻占镇江、上海等城市,展开全面攻势。

2. 清除顽固势力1927年3月至4月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清除了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的势力,并将革命群众的鲜血洒向了上海的大地。

3. 再度合作同年11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把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联合起来。

4. 成功收官1928年6月,北伐战争胜利结束,南京政府成立,蒋介石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总的来说,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很重要的历史事件。

北伐战争的成功,使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基本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

通过对北伐战争的深入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关系及其对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贡献。

八年级上北伐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上北伐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上北伐战争知识点北伐战争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一场反帝反封建斗争,长达三年时间,从1926年7月至1928年4月,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北伐战争展开,介绍相关知识点。

一、“北伐”概述北伐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以共产党为主导,采取城市起义和武装夺取军事行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进攻战争。

1925年国共合作成立,1926年开始发起第一次北伐,至1928年4月成功占领南京,胜利结束。

二、“北伐”战役1.苏南会战苏南会战是北伐战争中的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由国共两党组成的革命军共同发起,战斗范围主要在江苏和安徽一带。

共产党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指挥的全国总工会战斗队为支援苏北战场突入江南,攻克徐州等城市。

其中,徐州战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北伐战争的全面开展。

2.广州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起义行动,是北伐战争中城市起义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典型代表。

1927年6月11日,广东省被国民党军阀杨希闵篡夺,企图镇压革命力量。

受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指挥的工人、农民和士兵,于6月18日在广州发动起义。

当时,周恩来以“东江纵队”为名,由1,200多名士兵和800多名工人组成,攻打广州城。

然而,起义最终失败,许多领导人被捕杀。

3.南京攻略战南京攻略战是北伐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也是民族统一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前奏。

1927年3月,国民政府保皇派内部政变,金陵保卫战爆发。

经过长达二个月的准备,武汉国民政府与南昌起义军协同攻势,最终于1927年4月23日成功占领南京。

三、“北伐”的影响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民族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典型范例。

它疏通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土地革命、开展抗日战争和最终建立新中国的根基。

结语中国革命的历史是祖国发展的历史,北伐战争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历经风雨和考验,中华民族在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前进,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断迈进。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点

第15课《北伐战争》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中国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共产党员参会代表: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政策: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
时间:1924年5月。

主办:孙中山。

协办:苏联和中国共产党。

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也称黄埔军校)
校领导: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影响:培养出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o时间:1926年
o总司令:蒋介石
o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o北伐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o初期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o突出战绩: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消灭吴佩孚主力,赢得了“铁军”称号。

o工农革命运动:
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o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o汪精卫分共: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国民革命失败。

o改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11、北伐战争

11、北伐战争

A、红军
B
B、国民革命军
D、工农革命军
C、国民军联军
2、“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这首歌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B
3 、 下 列 不 属 于 北 伐 战 争 直 接 打 击 目 标 的 是 ( )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武昌战役
南京
武昌
长沙

徽 浙江
南昌
福建
先锋模范: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桂林 桂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消灭孙传芳部
战场:
黑 吉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北伐战争的结果:

北京
直 隶
山东
河 郑县 南
北伐战争取得胜 利,基本打垮北洋 军阀。国民政府从 广州迁到武汉。
武昌 湖北
(提示,从其目的是否达到,任务是否完成来考虑)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中国半殖民地反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 建立
北伐战争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黄埔军校的成立,为哪支军队的建立奠定了 基础( )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1927年4月 蒋介石 2、建立者: 3、性质: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政策:对外 投靠帝国主义 ; 对内 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但为什么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

国共合作与北伐知识点归纳总结

国共合作与北伐知识点归纳总结

国共合作与北伐知识点归纳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一次重大转折。

以下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国共合作的背景国共合作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推动下实现的。

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要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

合作的主要内容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动国民革命;国民党内部实行党务公开,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共同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展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爆发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1926年,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伐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迅速攻占了湖南、湖北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战争,它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同时,北伐战争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的破裂然而,随着北伐战争的深入,国共两党的矛盾逐渐显现。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此后,两党关系陷入长期的对立和斗争。

总结国共合作与北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推动了国家的统一,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共合作最终破裂,两党关系陷入长期的对立和斗争。

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合作都需要双方的真诚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北伐战争知识点总结

北伐战争知识点总结

北伐战争知识点总结《北伐战争》是初二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一场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北伐战争,欢迎大家阅读。

北伐战争必考知识点1、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和旁边的导入框中的对联):(1)时间:1924年5月(2)地点:广州黄埔。

(3)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办学宗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5)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北伐战争:(1)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主战场:湖南、湖北。

(5)经过:〈1〉: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浮主力。

〈2〉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3〉福建战场:攻入浙江,上海。

(6)结果:北伐胜利进军(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1〉建立黄埔军校,创建国民革命军。

〈2〉国共合作,成功有力推动北伐战争的进行。

〈3〉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英勇善战,冲锋在前。

(8)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4月,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9)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北伐战争重要知识点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北伐战争知识点

北伐战争知识点

北伐战争知识点北伐战争是指中国国共两党联合发动的反对北洋政府的军事行动,时间跨度从1926年至1928年,被认为是中国革命的关键转折点之一。

北伐战争的背景是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以及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推翻北洋政府建立一个统一的现代化国家。

下面将从北伐战争的起因、进行、结果以及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历史事件。

北伐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局势。

北洋政府继清朝灭亡后建立,但其领导层充斥着污蔑、腐败和权力争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也陷入停滞。

这一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始合作,旨在推翻北洋政府,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伐战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北伐战争的进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26年开始,以国共两党合作的国民革命军为主力,先后攻克了广东、湖南等地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在此期间,北伐战争的积极宣传和组织工作使得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形成了一股翻身农民运动的浪潮。

第二阶段则发生在1927年,由于国共矛盾的激化和国共两党的衍变,北伐战争从国内革命转变为国共内战。

武装冲突和内讧使北伐战争的发展受阻,但战争的目标并没有改变。

北伐战争的结果是北洋政府的覆灭和国民党的确立。

1928年,国民革命军一举攻克当时北洋政府的最后一块固守地南京,随后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北洋政府的崩溃。

尽管北伐战争的胜利并未完全实现国共两党的最初目标,但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共两党联合的北伐战争让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后来的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北伐战争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争意识与斗争精神,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的兴起。

其次,北伐战争也为中国革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国共两党在这场战争中不断总结和调整策略,为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此外,北伐战争还加速了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农村中的贫苦农民积极参与农会组织和农民协会的工作,争取自身的利益。

北伐战争知识点

北伐战争知识点

北伐战争知识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北伐战争那些事儿。

北伐战争啊,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想象一下,各路英勇的战士们如同冲锋的勇士,向着敌人的阵地进发,那场面,多震撼啊!比如叶挺独立团,那可是北伐军的先锋啊,他们在战斗中勇往直前,就像一把锐利的剑,直插敌人的心脏。

当时的中国,被军阀割据得四分五裂,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时候北伐战争打响了,它的目的就是要打倒这些反动军阀,统一全国,让老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多伟大啊!孙中山先生不就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吗?就像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拼命向前冲一样。

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他们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

战士们风餐露宿,却毫无怨言,这不就是坚定信念的力量吗?打吴佩孚、战孙传芳,每一场战斗都如同暴风雨般激烈,可战士们都毫不退缩!这不就像我们面对困难时,绝对不能轻易放弃吗?
蒋介石、汪精卫这些人后来叛变了革命,这多让人痛心和气愤啊!好好的革命形势就被他们给破坏了,这简直就是给胜利在望的北伐战争泼了一盆
冷水啊!但是,北伐战争的意义依然重大,它沉重打击了军阀势力,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展现了无数英雄的伟大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艰难与不易。

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北伐战争【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概况、特点、作用;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基本技能。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资源】①多媒体设备。

②图片:孙中山的头像;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③Microsoft powerpoint:黄埔军校校门对联;《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关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讨论题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一个判断说明题;吴、孙、张三派军阀实力表;关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及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北伐战争期间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的四段材料;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的相关材料;自制知识网络图。

④磁带:《国民革命军军歌》。

【学生活动设计】根据所学知识复习总结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自学国民党一大的有关内容;预习关于黄埔军校的建立的内容,每组写一个有关报道;课前分组搜集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和共产党员英勇斗争的事迹和国民党右派及帝国主义破坏国民革命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1.导入新课。

提示或建议:展示图片:孙中山的头像,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课前复习总结抢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

教师总结: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导入新课(展示标题)。

2.教授新课。

国共合作之后,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提示或建议:放映Microsoft powerpoint:黄埔军校校门;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让每组找一个代表以记者的身份报道军校建立的情况。

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革命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在当时,黄埔军校的建立是我国的一件重大事情,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根据课本知识和这副对联及刚才的讨论,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报道它建立的情况。

(课前预习准备)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位于广州黄埔岛上,是由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校舍组成。

1924年5月5日,第一期学生开始入学,6月6日正式开学。

军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2月改称为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在黄埔,故称为“黄埔军校”。

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

它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孙中山以军校的学生为根本成立了国民革命军,军校的学生大多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6年,他们在广东革命政府的领导下,高唱着《国民革命军军歌》开始了北伐战争。

二、北伐胜利进军提示或建议:磁带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放映Microsoft powerpoint孙、吴、张三派军阀实力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让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到台前自己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

对表现好的、积极参与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哪一位同学有勇气来前面利用这幅图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通过这个实例表和我们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可以知道吴、孙、张三派军阀拥兵自重,控制着中国大部分富庶的地区;同时他们又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中国封建统治的代表,他们对内镇压、混战,对外卖国投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成为国民革命军讨伐的主要对象。

刚才这几位同学的表现非常出色,根据他们的讲述,我们知道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声势震动了全国。

那么,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资料和本课知识,分组讨论,看哪一组分析得最全面。

提示或建议:放映Microsoft powerpoint:北伐战争期间工、农运动发展的有关资料。

对同学们的分析给予点评,好的给予肯定,其他的要给予鼓励。

(教师总结)。

一般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战争的正义性;(2)军队的作战方针是否正确;(3)各方面配合是否得力,官兵作战情况;(4)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外援等。

下面哪一位同学能根据各组分析的情况和这些方法来总结一下?(教师要给予表扬)提示或建议:放映Microsoft powerpoint: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教师总结。

这位同学总结得很不错,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6)北洋军阀黑暗腐败,矛盾重重;(7)苏联的大力援助。

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之一,哪一位同学能列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你们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仍在发扬?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提示或建议:对于学生可能提出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事例,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分析,要教给学生看问题要看主流,不要以点概面,以免学生被个别党员的违纪、违法行为蒙蔽,形成错误的思想和看法。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感触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余兴未尽的同学,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共同探讨。

提示或建议:放映Microsoft powerpoint: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判断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小女孩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王精卫等叛变革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

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

新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

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那么,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导致失败呢?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则材料分组讨论,分析其原因。

看哪一组表现最棒。

提示或建议:放映Microsoft powerpoint: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北伐战争期间,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帝国主义破坏革命的四则材料。

学生回答后再由教师总结。

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通过分析以上四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国民革命之所以会导致失败是因为: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

在国民革命失败的同时,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政府的具体情况如何呢?它的性质是什么呢?这一政府建立后,中国出现了哪三个对抗的政权?请同学们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后抢答,看谁反应最快。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提示或建议:放映Microsoft powerpoint:《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在屠杀革命志士》两幅图片。

学生回答后再由教师总结。

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它成立后,使旧中国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即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张作霖的北洋军阀政府。

后来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合并后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少帅张学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归顺了南京国民政府,使三个政权对立的局面结束。

南京国民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投降,直到1949年才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

课堂小结提示或建议:让学生分组讨论,把本课内容以歌谣的形式进行总结,然后教师用Microsoft powerpoint展示出来与同学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