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上医治未病”,源自春秋战国的一个故事,有个名医叫扁鹊,一天扁鹊拜见魏文王,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仨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仲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上医治未病),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仲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中医治欲病)。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下医治已病),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的有道理。”这就是“上医治未病”的典故由来。“上医治未病”体现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就是要牢固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就是要牢牢把握安全预防的主动权,将各种安全隐患察之于未形,防患于未然。
一、“上医治未病”是一种安全理念
有人说,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这说明要长治久安,保持长期的安全稳定,就要在人们头脑中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形成安全文化,并上升为一
种安全理念。
(一)“上医治未病”体现了超前谋划预防为先的思想。《淮南子•说山》中有“一叶而天下知秋”的说法,“以小明大,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意思是说一个人见了树叶落,就能够预见到秋天即将来临,说的就是一种超前意识,这和道家庄子所说的“飓风起于萍末”是一个思想。“上医治未病”也集中反映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预防工作,“预”是基础,“防”是关键,“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才能“防患未然”。2005年10月2日,受第19号台风“龙王”影响,某部新学员训练大队遭特大山洪袭击,一栋新学员租住的楼房被山洪冲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客观上是受台风影响、百年不遇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带来的,但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驻训选点不当,租住楼房质量差,埋下了发生灾害的重大隐患。该部队将营地选择在陡峭山崖、江边河滩和行洪走廊上,直接造成山洪泥石流冲击。这一案例告诉我们超前谋划,预防为先,加强预测预想的重要性。做好安全工作,最重要的是争取主动,在发生“质变”之前把握“量变”的规律和走势,特别是要在着眼长远、力求在本质上提前解决问题,如有针对性地抓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安全常识和安全规定的学习理解,加强教育和及时引导,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是一种超前谋划;建立思想骨干队伍,健全安全工作网络,坚持经常性的安全
制度落实,进行群众性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预测预想活动同样是一种防范策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常教育分析、勤预测排查,才有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在前,工作做在前,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从而牢牢地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二)“上医治未病”蕴含了注重效益讲求质量的思想。正确理解“上医治未病”安全理念的其中内涵,也包含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避免无畏的牺牲和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危害。避免伤筋动骨危及全局,力求内化矛盾和自我修复,最大程度地降低矛盾激化事态恶化的可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资源,争取最大化的安全管理效益。发生一个案件或事故,往往给个人和单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迟滞单位的全面发展。同样是扁鹊看病的例子。有一天,扁鹊见到蔡桓公,说:“大王,您有病了,只在皮肤里,赶快医治吧。”蔡桓公说:“不用治,我没有病!”十天之后,扁鹊来见桓公,说:“大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再不治就会加重!”桓公听了很不高兴。过了十多天,扁鹊见到蔡桓公,又说:“大王,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再不治就危险了!”桓公仍然不理,而且愈加生气。又过了十多天,扁鹊来见桓公,看了几眼,转身就跑。桓公觉得奇怪,派人追问。扁鹊回答:“一个人生了病,病在皮肤、肌肉、肠胃的时候,都有办法医治好,但是病到骨髓就没有办
法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发展到了骨髓,我没有办法医治了。”五天后,蔡桓公遍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扁鹊知道他的病已经无法医治,早就跑到秦国躲起来了,蔡桓公最后病死了。蔡桓公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治疗时机,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上医治未病”倡导的是及时有效、经常实效、创新高效地抓预防,而非上级强调什么抓什么的盲目跟风式的抓,想起什么抓什么的就事论事式地抓,疏于平时防范严于问题处理“灭火”式地抓,用老经验解决新问题的“刻舟求剑”地抓防范。“上医治未病”还要善于借鉴反省,学会从别人的泪水中感悟到生命的自由的珍贵,从别人的告诫中汲取到滋养人生的甘露,从别人的忏悔中树立起遵纪守法的观念,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教训,用事前的主动防范去替代事后的被动治理,就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安全管理成本,增强预防工作效益。
(三)“上医治未病”诠释了细节管理重在经常的思想。《后汉书•丁鸿传》有个我们都熟知的成语叫“防微杜渐”,“防微杜渐”表达了两层含义,其一是防止对微小的忽略,其二是杜绝在“渐”中演变。“微”字本身的含义是细小,就像蝼蚁洞穴很小,一般不引人注意。但是小蚁穴的危害却极大,因为“千里之堤”就“溃于蚁穴”。“渐”本身的意思是慢慢地,是一种从量变至质变过程,这种过程慢得不易使自己感知,也不易使人察觉。“防微杜渐”就很好地表达了
细节管理和重在经常两方面的要求,“上医治未病”强调的是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将问题发现于青萍之末,防范于未然之间,同样也需要及时有效的经常管理和明察秋毫的细节发现,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坚持就是胜利。《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作者汪中求在回答细节真正的核心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说,细节的核心就是两句话,一是细节是科学的精神,二是细节是认真的态度。100-1≠99,100-1=0,安全管理工作不允许丝毫的松懈麻痹和微小的失误差错,1%的错误可能导致100%的失败。同时,经常性管理控制是实现长治久安、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就象人要实现健康长寿,重在经常保健;装备要处于良好技术标准,重在精心保养;物资器材要经久耐用,重在妥善保管。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有的人有时往往因为看了一本小说、受到一次批评、接了一个电话、发生一次口角等,就有可能诱发违法或违纪的意念,但这种意念又是不稳定的,往往是若即若离,徘徊不定,有时一句入情入理的话,一件关心体贴的事,就有可能打消其违法违纪的想法,从而消除不确定的隐患。这必须要有大家的积极配合和有效参与,更要有各级各类组织的制度保证和作用发挥,通过积极有效的常态控制和细节管理,帮助大家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做到在各种荣辱得失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一个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