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44560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症状:(一)保留时间变化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柱温变化 : 柱恒温2.等度与梯度间未能充分平衡: 至少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平衡柱3.缓冲液容量不够: 用>25mmol/L的缓冲液4.柱污染: 每天冲洗柱5.柱条件变化: 稳定进样条件,调节流动相6.柱快达到寿命: 采用保护柱(二)保留时间缩短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流速增加: 检查泵,重新设定流速2.样品超载: 降低样品量3.键合相流失: 流动相PH值保持在3~7.5检查柱的方向4.流动相组成变化: 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5.温度增加: 柱恒温(三)保留时间延长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流速下降: 管路泄漏,更换泵密封圈,排除泵气泡2.硅胶柱上活性点变化: 用流动相改性剂,如加三乙胺,或采用碱至钝化柱3.键合相流失: 同前(二)34.流动相组成变化: 同前(二)45.温度降低: 同前(二)5(四)出现肩峰或分叉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样品体积过大: 用流动相配样,总的样品体积小于第一峰的15%2.样品溶剂过强: 采用较弱的样品溶剂3.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4.柱烧结不锈钢失效: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5.进样器损坏: 更换进样器转子(五)鬼峰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进样阀残余峰: 每次用后用强溶剂清洗阀,改进阀和样品的清洗2.样品中未知物: 处理样品3.柱未平衡: 重新平衡柱,用流动相作样品溶剂(尤其是离子对色谱)4.三氟乙酸(TFA)氧化(肽谱) : 每天新配,用抗氧化剂5.水污染(反相) : 通过变化平衡时间检查水质量,用HPLC级的水(六)基线噪声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气泡(尖锐峰) :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2.污染(随机噪声) : 清洗柱,净化样品,用HPLC级试剂3.检测器灯连续噪声: 更换氘灯4.电干扰(偶然噪声) : 采用稳压电源,检查干扰的来源(如水浴等)5.检测器中有气泡: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七)峰拖尾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柱超载: 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2.峰干扰: 清洁样品,调整流动相3.硅羟基作用加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钝化样品4.同前(四)4 : 同前(四)45.同前(四)3 5. : 同前(四)36.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 连接点降至最低,对所有连接点作合适调整,尽可能采用细径的连接管7.柱效下降: 用较低腐蚀条件,更换柱,采用保护柱(八)峰展宽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进样体积过大: 同(四)12.在进样阀中造成峰扩展: 进样前后排出气泡以降低扩散3.数据系统采样速率太慢: 设定速率应是每峰大于10点4.检测器时间常数过大: 设定时间常数为感兴趣第一峰半宽的10%5.流动相粘度过高: 增加柱温,采用低粘度流动相6.检测池体积过大: 用小体积池,卸下热交换器7.保留时间过长: 等度洗脱时增加溶剂含量也可用梯度洗脱8.柱外体积过大: 将连接管径和连接管长度降至最小9.样品过载: 进小浓度小体积样品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1、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2、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症状:(一)保留时间变化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柱温变化 : 柱恒温2.等度与梯度间未能充分平衡: 至少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平衡柱3.缓冲液容量不够: 用>25mmol/L的缓冲液4.柱污染: 每天冲洗柱5.柱内条件变化: 稳定进样条件,调节流动相6.柱快达到寿命: 采用保护柱(二)保留时间缩短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流速增加: 检查泵,重新设定流速2.样品超载: 降低样品量3.键合相流失: 流动相PH值保持在3~7.5检查柱的方向4.流动相组成变化: 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5.温度增加: 柱恒温(三)保留时间延长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流速下降: 管路泄漏,更换泵密封圈,排除泵内气泡2.硅胶柱上活性点变化: 用流动相改性剂,如加三乙胺,或采用碱至钝化柱3.键合相流失: 同前(二)34.流动相组成变化: 同前(二)45.温度降低: 同前(二)5(四)出现肩峰或分叉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样品体积过大: 用流动相配样,总的样品体积小于第一峰的15%2.样品溶剂过强: 采用较弱的样品溶剂3.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4.柱内烧结不锈钢失效: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5.进样器损坏: 更换进样器转子(五)鬼峰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进样阀残余峰: 每次用后用强溶剂清洗阀,改进阀和样品的清洗2.样品中未知物: 处理样品3.柱未平衡: 重新平衡柱,用流动相作样品溶剂(尤其是离子对色谱)4.三氟乙酸(TFA)氧化(肽谱) : 每天新配,用抗氧化剂5.水污染(反相) : 通过变化平衡时间检查水质量,用HPLC级的水(六)基线噪声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气泡(尖锐峰) :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2.污染(随机噪声) : 清洗柱,净化样品,用HPLC级试剂3.检测器灯连续噪声: 更换氘灯4.电干扰(偶然噪声) : 采用稳压电源,检查干扰的来源(如水浴等)5.检测器中有气泡: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七)峰拖尾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柱超载: 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2.峰干扰: 清洁样品,调整流动相3.硅羟基作用加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钝化样品4.同前(四)4 : 同前(四)45.同前(四)3 5. : 同前(四)36.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 连接点降至最低,对所有连接点作合适调整,尽可能采用细内径的连接管7.柱效下降: 用较低腐蚀条件,更换柱,采用保护柱(八)峰展宽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进样体积过大: 同(四)12.在进样阀中造成峰扩展: 进样前后排出气泡以降低扩散3.数据系统采样速率太慢: 设定速率应是每峰大于10点4.检测器时间常数过大: 设定时间常数为感兴趣第一峰半宽的10%5.流动相粘度过高: 增加柱温,采用低粘度流动相6.检测池体积过大: 用小体积池,卸下热交换器7.保留时间过长: 等度洗脱时增加溶剂含量也可用梯度洗脱8.柱外体积过大: 将连接管径和连接管长度降至最小9.样品过载: 进小浓度小体积样品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1、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2、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
高效液相常见问题及解决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操作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型异常问题。
1 柱压问题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
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345kPa 以内或在50PSI(针对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
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1.1 压力过高这是高效液相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1、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原因。
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行检查。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
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在检查;(2).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白头堵塞。
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
如果压力降至100PSI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在检查;(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
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
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
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症状:(一)保留时间变化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柱温变化 : 柱恒温2.等度与梯度间未能充分平衡: 至少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平衡柱3.缓冲液容量不够: 用>25mmol/L的缓冲液4.柱污染: 每天冲洗柱5.柱条件变化: 稳定进样条件,调节流动相6.柱快达到寿命: 采用保护柱(二)保留时间缩短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流速增加: 检查泵,重新设定流速2.样品超载: 降低样品量3.键合相流失: 流动相PH值保持在3~7.5检查柱的方向4.流动相组成变化: 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5.温度增加: 柱恒温(三)保留时间延长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流速下降: 管路泄漏,更换泵密封圈,排除泵气泡2.硅胶柱上活性点变化: 用流动相改性剂,如加三乙胺,或采用碱至钝化柱3.键合相流失: 同前(二)34.流动相组成变化: 同前(二)45.温度降低: 同前(二)5(四)出现肩峰或分叉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样品体积过大: 用流动相配样,总的样品体积小于第一峰的15%2.样品溶剂过强: 采用较弱的样品溶剂3.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4.柱烧结不锈钢失效: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5.进样器损坏: 更换进样器转子(五)鬼峰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进样阀残余峰: 每次用后用强溶剂清洗阀,改进阀和样品的清洗2.样品中未知物: 处理样品3.柱未平衡: 重新平衡柱,用流动相作样品溶剂(尤其是离子对色谱)4.三氟乙酸(TFA)氧化(肽谱) : 每天新配,用抗氧化剂5.水污染(反相) : 通过变化平衡时间检查水质量,用HPLC级的水(六)基线噪声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气泡(尖锐峰) :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2.污染(随机噪声) : 清洗柱,净化样品,用HPLC级试剂3.检测器灯连续噪声: 更换氘灯4.电干扰(偶然噪声) : 采用稳压电源,检查干扰的来源(如水浴等)5.检测器中有气泡: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七)峰拖尾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柱超载: 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2.峰干扰: 清洁样品,调整流动相3.硅羟基作用加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钝化样品4.同前(四)4 : 同前(四)45.同前(四)3 5. : 同前(四)36.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 连接点降至最低,对所有连接点作合适调整,尽可能采用细径的连接管7.柱效下降: 用较低腐蚀条件,更换柱,采用保护柱(八)峰展宽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进样体积过大: 同(四)12.在进样阀中造成峰扩展: 进样前后排出气泡以降低扩散3.数据系统采样速率太慢: 设定速率应是每峰大于10点4.检测器时间常数过大: 设定时间常数为感兴趣第一峰半宽的10%5.流动相粘度过高: 增加柱温,采用低粘度流动相6.检测池体积过大: 用小体积池,卸下热交换器7.保留时间过长: 等度洗脱时增加溶剂含量也可用梯度洗脱8.柱外体积过大: 将连接管径和连接管长度降至最小9.样品过载: 进小浓度小体积样品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1、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2、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 色谱柱跑干了,处理方法:将贮液瓶装入重蒸水,首先按purge键,将柱前气柱排出,若无法排出,可将色谱柱前拆下,用注射器抽吸。
待柱前气体排空后,连接色谱柱,用水高低流速交替冲洗色谱柱,直至柱压稳定为止。
2.基线不稳,有静电,处理方法: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3.峰面积变化非常大,处理方法:检查是否进样阀堵塞。
4.基线突然提高,变粗,处理方法:检查样品池能量,若低于正常值,说明检测器污染。
5.柱压变动范围较大,处理方法:多为进气泡。
高低流速交替冲洗。
6.柱效或峰形突然变差,处理方法:更换预柱。
7塔板数低:色谱柱选择不对,二次保留、峰形不好的影响8色谱柱易变性:色说柱选择不对,二次保留的影响9色谱柱寿命短:色谱柱选择不对,样品需预处理(PH<3或PH>7)10保留值变化:色谱柱平衡不够,流动相比例改变11出现新的干扰峰:初始分离不够或初始样品无代表性选择波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检测波长要大于溶剂截止波长。
如果所选择的波长下溶剂有很强的吸收当然是不合适的。
溶剂有强吸收后,基线抬高,减小检测的线性范围而且会加大基线噪声,对溶质的检测灵敏度下降。
2. 对各组分都要有适当的吸收。
一般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只要选择一个对大多数组分都有较大吸收的波长就可以了。
3. 外标法定量时,要选择被测组份最大吸收波长。
254nm 对常见的共轭结构和羰基官能团都有吸收。
对饱和基团也有弱的吸收。
而对于常见的乙腈、甲醇的透过率很高。
是在不知道用什么波长时最理想的试验波长。
(一)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流动相碰到较大的固体颗粒,就像流水碰到石头一样产生涡流。
如果柱装填得不均匀,有的部分松散或有细沟,则流动相的速度就快;有的部位结块或装直紧密则流就慢,多条流路有快有慢,就使区带变宽。
因此,固相载体的颗粒要小而均匀,装柱要松紧均一,这样涡流扩散小,柱效率高。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清洗柱或更换柱 清洗六通阀 清晰检测器
管路污染
冲洗
流动相中含有稳定剂 或稳定剂变化
使用无防腐溶剂
8.保留时间变 化
现象
保留时 间不重 复
判断
系统不问或未达 到平衡
室温波动大
柱被污染 溶剂配比不合适 进样体积太大或 样品浓度太高
故障排除
分析之前应有足够的时间 使系统平衡 使用柱温箱、将系统置于 恒温、空气对流小的环境 冲洗柱或更换柱 调节溶剂配比
检测器内有气泡
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的溶剂 冲洗流通池
用强极性的溶剂清洗系统
清洗检测器,在检测器后面 安装背景压力调节器
检测器灯能量不足
更换灯
12.规则基线 噪音
现象
规则基 线噪音
判断
故障排除
流动相、检测 器或泵内有气 泡
流动相脱气,冲洗系统除去检 测器或泵内的空气
室温不稳
稳定环境温度。使用柱温箱、 将系统置于恒温、空气对流小 的环境
鬼
洗脱物
峰
注射器脏
故障排除
用标准品对照、检查样品处理过程, 换新样品
增加分析时间或梯度洗脱、提高流 速、如问题仍存在,两次进样间用 强溶剂冲洗色谱柱
清洗注射器、冲洗进样口
现象
判断
故障排除
流动相被污染
清洗溶剂贮液瓶、清洗溶剂入 口过滤器、使用HPLC级试剂
色谱图 出现鬼 峰
柱被污染 六通阀污染 检测器污染
峰变 宽
环境温度变化 漏夜
使用柱温箱 检查漏夜的位置并维修
出现两个或多个未被完 全分离的物质的峰
选择其它色谱条件以改善分 离效果
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
使用较小的时间常数
4.峰分叉
高效液相常见问题及解决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作为一种高精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操作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型异常问题。
1 柱压问题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别离效果及保存时间等密切相关。
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围在345kPa 以或在50PSI〔针对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
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1.1 压力过高这是高效液相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1、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原因。
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展检查。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那么是溶剂过滤头堵塞。
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在检查;(2).翻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那么是过滤白头堵塞。
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
如果压力降至100PSI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在检查;(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那么是柱子堵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那么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
如果是一些强保存的物质导致堵塞,那么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
假设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那么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
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症状:(一)保留时间变化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柱温变化 : 柱恒温2.等度与梯度间未能充分平衡: 至少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平衡柱3.缓冲液容量不够: 用>25mmol/L的缓冲液4.柱污染: 每天冲洗柱5.柱内条件变化: 稳定进样条件,调节流动相6.柱快达到寿命: 采用保护柱(二)保留时间缩短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流速增加: 检查泵,重新设定流速2.样品超载: 降低样品量3.键合相流失: 流动相PH值保持在3~7.5检查柱的方向4.流动相组成变化: 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5.温度增加: 柱恒温(三)保留时间延长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流速下降: 管路泄漏,更换泵密封圈,排除泵内气泡2.硅胶柱上活性点变化: 用流动相改性剂,如加三乙胺,或采用碱至钝化柱3.键合相流失: 同前(二)34.流动相组成变化: 同前(二)45.温度降低: 同前(二)5(四)出现肩峰或分叉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样品体积过大: 用流动相配样,总的样品体积小于第一峰的15%2.样品溶剂过强: 采用较弱的样品溶剂3.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4.柱内烧结不锈钢失效: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5.进样器损坏: 更换进样器转子(五)鬼峰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进样阀残余峰: 每次用后用强溶剂清洗阀,改进阀和样品的清洗2.样品中未知物: 处理样品3.柱未平衡: 重新平衡柱,用流动相作样品溶剂(尤其是离子对色谱)4.三氟乙酸(TFA)氧化(肽谱) : 每天新配,用抗氧化剂5.水污染(反相) : 通过变化平衡时间检查水质量,用HPLC级的水(六)基线噪声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气泡(尖锐峰) :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2.3.压2.污染(随机噪声) : 清洗柱,净化样品,用HPLC级试剂3.检测器灯连续噪声: 更换氘灯4.电干扰(偶然噪声) : 采用稳压电源,检查干扰的来源(如水浴等)5.检测器中有气泡: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七)峰拖尾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柱超载: 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2.峰干扰: 清洁样品,调整流动相3.硅羟基作用加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钝化样品4.同前(四)4 : 同前(四)45.同前(四)3 5. : 同前(四)36.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 连接点降至最低,对所有连接点作合适调整,尽可能采用细内径的连接管7.柱效下降: 用较低腐蚀条件,更换柱,采用保护柱(八)峰展宽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进样体积过大: 同(四)12.在进样阀中造成峰扩展: 进样前后排出气泡以降低扩散3.数据系统采样速率太慢: 设定速率应是每峰大于10点4.检测器时间常数过大: 设定时间常数为感兴趣第一峰半宽的10%5.流动相粘度过高: 增加柱温,采用低粘度流动相6.检测池体积过大: 用小体积池,卸下热交换器7.保留时间过长: 等度洗脱时增加溶剂含量也可用梯度洗脱8.柱外体积过大: 将连接管径和连接管长度降至最小9.样品过载: 进小浓度小体积样品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1、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2、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
析技术。
在使用HPLC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问题及对策:
1. 峰形不对称或分离不良:可能是由于柱问题引起的。
可以尝试更换柱,确保柱的性能良好,
并尽量避免超出柱的最大推荐压力。
2. 峰形峭度低:这可能意味着分离不充分。
可以尝试调整流动相的组成、pH值或流速来改善
分离。
3. 噪音较大:可能是由于进样器或检测器的问题引起的。
可以检查进样器和检测器的状态,并
确保它们正常运行。
4. 色谱柱寿命较短:这可能是由于样品中的杂质或试剂导致的。
可以尝试优化样品的准备方法,如前处理或过滤样品,以减少对柱的损害。
5. 流动相配制错误:这可能导致峰错位或分离不良。
可以仔细检查流动相的配制方法和溶剂的
纯度,确保配制正确。
6. 峰定量不准确:可能是由于进样量不准确或方法参数设置不合适引起的。
可以检查进样量的
准确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仪器参数。
7. 泵压过高:可能是由于管路堵塞或柱封堵引起的。
可以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并根据需要更换
柱或清洗柱。
8. 柱渗漏:可能是由于柱端部密封不良或柱老化引起的。
可以检查柱端部的密封情况,并确保
柱处于良好状态。
针对以上问题,及时检查、调整和维护HPLC设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可以提
高HPLC分析的效果和结果的准确性。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每天用足够的时间来平衡色谱柱,您就会在处理问题方面获得最大的"补偿",而且您的色谱柱的寿命也会变得更长!------ 一定得做!新的色谱柱在使用之前应该在您自己的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性能测试,即使用色谱柱附带的检验报告上测试条件和样品来测定该色谱柱的柱效。
并且,在以后的使用中,应时常对色谱柱进行测试。
卡套柱的安装(不加预柱)1.将卡套架套入柱芯2.将两片夹套片嵌入柱芯的凹槽,使柱芯高于夹套(见左图)3.将已套到柱芯上的卡套架向上推,直至高过夹套片4.将卡套帽和卡套架旋在一起,然后用手拧紧5.然后依同样的顺序连接好柱子的另一端6.连接到液相色谱仪,PEEK接头手拧即可;若为不锈钢接头应使用专用扳手注意:使用卡套柱时,两端的卡套应时刻连接在柱芯上。
不管您是平衡色谱柱或是清洗,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卡套取下来,否则会造成填料的流失。
卡套柱的安装(加预柱)1.将卡套架套入柱芯2.将两片夹套片嵌入柱芯的凹槽,使夹套高于柱芯(见左图)3.将已套到柱芯上的卡套架向上推,直至高过夹套片4.将"子弹头"预柱放入卡套片内5.将卡套帽和卡套架旋在一起,然后用手拧紧6.然后依同样的顺序连接好柱子的另一端7.连接到液相色谱仪,PEEK接头手拧即可;若为不锈钢接头应使用专用扳手更换色谱柱滤网和玻璃棉过滤片(同时可以修补色谱柱)注意:在取出反相柱芯的滤网和玻璃片之前,应该将色谱柱充分用水和甲醇/乙腈冲洗,而且修补工具的头部也应该蘸取少量的甲醇/乙腈,以避免在取出滤网和玻璃棉滤片时带出柱子内的填料。
1.将修补工具中的2套入柱芯的顶端2.将修补工具中的3轻轻地旋入已套着2的柱芯中,并顺时针方向旋转到旋紧3.一手握柱芯,另一只手轻轻地向外拉3,取出柱芯顶端的滤网4.用一个小铲子轻轻地取出滤网下面的玻璃棉以及被污染的填料5.将新的填料用甲醇润湿,然后填入挖去的部位,压平6.照(左图)装上新的玻璃棉滤网,并用修补工具中的4将玻璃棉压入柱芯顶端7.柱芯顶端套上2,然后参照(左图)将滤网放入8.压紧,然后取下2,再用4将滤网的边缘压平平衡色谱柱反相色谱柱在经过出厂测试后是保存在乙腈/水中的。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症状:(一)保留时间变化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柱温变化: 柱恒温2.等度与梯度间未能充分平衡 : 至少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平衡柱3.缓冲液容量不够 : 用>25mmol/L的缓冲液4.柱污染 : 每天冲洗柱5.柱条件变化 : 稳定进样条件,调节流动相6.柱快达到寿命 : 采用保护柱(二)保留时间缩短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流速增加 : 检查泵,重新设定流速2.样品超载 : 降低样品量3.键合相流失 : 流动相PH值保持在3~7.5检查柱的方向4.流动相组成变化 : 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5.温度增加 : 柱恒温(三)保留时间延长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流速下降 : 管路泄漏,更换泵密封圈,排除泵气泡2.硅胶柱上活性点变化 : 用流动相改性剂,如加三乙胺,或采用碱至钝化柱3.键合相流失 : 同前(二)34.流动相组成变化 : 同前(二)45.温度降低 : 同前(二)5(四)出现肩峰或分叉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样品体积过大 : 用流动相配样,总的样品体积小于第一峰的15%2.样品溶剂过强 : 采用较弱的样品溶剂3.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4.柱烧结不锈钢失效 :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5.进样器损坏 : 更换进样器转子(五)鬼峰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进样阀残余峰 : 每次用后用强溶剂清洗阀,改进阀和样品的清洗2.样品中未知物 : 处理样品3.柱未平衡 : 重新平衡柱,用流动相作样品溶剂 (尤其是离子对色谱)4.三氟乙酸(TFA)氧化(肽谱) : 每天新配,用抗氧化剂5.水污染(反相) : 通过变化平衡时间检查水质量,用HPLC级的水(六)基线噪声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气泡(尖锐峰) :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2.污染(随机噪声) : 清洗柱,净化样品,用HPLC级试剂3.检测器灯连续噪声 : 更换氘灯4.电干扰(偶然噪声) : 采用稳压电源,检查干扰的来源(如水浴等)5.检测器中有气泡 :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七)峰拖尾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柱超载 : 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2.峰干扰 : 清洁样品,调整流动相3.硅羟基作用加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钝化样品4.同前(四)4 : 同前(四)45.同前(四)3 5. : 同前(四)36.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 : 连接点降至最低,对所有连接点作合适调整,尽可能采用细径的连接管7.柱效下降 : 用较低腐蚀条件,更换柱,采用保护柱(八)峰展宽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进样体积过大 : 同(四)12.在进样阀中造成峰扩展 : 进样前后排出气泡以降低扩散3.数据系统采样速率太慢 : 设定速率应是每峰大于10点4.检测器时间常数过大 : 设定时间常数为感兴趣第一峰半宽的10%5.流动相粘度过高 : 增加柱温,采用低粘度流动相6.检测池体积过大 : 用小体积池,卸下热交换器7.保留时间过长 : 等度洗脱时增加溶剂含量也可用梯度洗脱8.柱外体积过大 : 将连接管径和连接管长度降至最小9.样品过载 : 进小浓度小体积样品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1、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2、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汇总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L、基线漂移原因解决方法1、柱温波动。
(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
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1、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图2、流动相不均匀。
(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2、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
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3、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
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
(不要用盐酸)4、检测器出口阻塞。
(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4、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
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5、更改配比或流速。
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6、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7、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8、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
9、重新设定基线。
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10、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M、基线噪音(规则的)原因解决方法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1、流动相脱气。
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图2、见第三部分。
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如有必要,更换泵密封。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3、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检测器未加热)4、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5、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高效液相常见问题及解决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操作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型异常问题。
1 柱压问题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
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345kPa 以内或在50PSI(针对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
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1.1 压力过高这是高效液相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1、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原因。
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行检查。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
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在检查;(2).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白头堵塞。
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
如果压力降至100PSI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在检查;(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
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
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
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12期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是相色谱的一种,其借助高压系统,进行输出流动。
这种技术现如今主要被应用到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有着重大意义。
一、高效液相色谱存在的问题高效液相色谱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分离比较迅速、易于被收集,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以及医学之中。
但在实践过程中,高效液相色谱也存在一些问题。
系统的压力问题。
(1)无压力。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没有压力。
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是原因系统内部存在空气。
还有可能是压力泵出现了问题,导致内外部的压力出现了差值。
(2)压力偏大。
仪器开动之后,有可能会出现压力过大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仪器受到损坏,还有就是流动使用不当,或是线路过滤器堵塞。
(3)压力不稳定。
开始之后出现压力值的波动,这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原因可能是受到空气的干扰,或是仪器损坏,这就要求对仪器进行保养。
漂移。
漂移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基线漂移以及保存时间的漂移。
这两种漂移现象对最后的结果影响是十分大的。
而产生这两种漂移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导致基线漂移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温度的变化。
即使温度变动很小,也会给基线带来影响。
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给最后的结果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好每一个因素,避免出现任何不利的因素出现。
(2)流动相的变化不均。
这种变化幅度远大于温度的变化,这就导致误差的出现。
(3)溶液本身的质量问题。
溶液的质量问题也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如果溶液变质,则得出来的结果便毫无意义。
导致产生保留时间的漂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首先是温度变化。
温度对整个实验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不仅仅对基线漂移有影响,对保留时间的漂移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一点点温度的变化,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其次是污染问题。
光柱的污染也是一件大事,若光柱受到污染,整个实验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的维护与养护高效液相色谱的效果只能从具体的实验结果中得出,因而对机械的养护是十分必要的。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中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色谱柱跑干了,处理方法:将贮液瓶装入重蒸水,首先按purge键,将柱前气柱排出,若无法排出,可将色谱柱前拆下,用注射器抽吸。
待柱前气体排空后,连接色谱柱,用水高低流速交替冲洗色谱柱,直至柱压稳定为止。
2.基线不稳,有静电,处理方法: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3.峰面积变化非常大,处理方法:检查是否进样阀堵塞。
4.基线突然提高,变粗,处理方法:检查样品池能量,若低于正常值,说明检测器污染。
5.柱压变动范围较大,处理方法:多为进气泡。
高低流速交替冲洗。
6.柱效或峰形突然变差,处理方法:更换预柱。
7塔板数低:色谱柱选择不对,二次保留、峰形不好的影响8色谱柱易变性:色说柱选择不对,二次保留的影响9色谱柱寿命短:色谱柱选择不对,样品需预处理(PH 3或PH 7)10保留值变化:色谱柱平衡不够,流动相比例改变11出现新的干扰峰:初始分离不够或初始样品无代表性选择波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检测波长要大于溶剂截止波长。
如果所选择的波长下溶剂有很强的吸收当然是不合适的。
溶剂有强吸收后,基线抬高,减小检测的线性范围而且会加大基线噪声,对溶质的检测灵敏度下降。
2.对各组分都要有适当的吸收。
一般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只要选择一个对大多数组分都有较大吸收的波长就可以了。
3.外标法定量时,要选择被测组份最大吸收波长。
254nm对常见的共轭结构和羰基官能团都有吸收。
对饱和基团也有弱的吸收。
而对于常见的乙腈、甲醇的透过率很高。
是在不知道用什么波长时最理想的试验波长。
(一)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流动相碰到较大的固体颗粒,就像流水碰到石头一样产生涡流。
如果柱装填得不均匀,有的部分松散或有细沟,则流动相的速度就快;有的部位结块或装直紧密则流就慢,多条流路有快有慢,就使区带变宽。
因此,固相载体的颗粒要小而均匀,装柱要松紧均一,这样涡流扩散小,柱效率高。
(二)分子扩散(Molecular diffusion)分子扩散就是物质分子由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运动,也称纵向分子扩散。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汇总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L、基线漂移原因解决方法1、柱温波动。
(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
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1、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图2、流动相不均匀。
(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2、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
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3、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
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
(不要用盐酸)4、检测器出口阻塞。
(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4、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
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5、更改配比或流速。
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6、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7、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8、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
9、重新设定基线。
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10、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M、基线噪音(规则的)原因解决方法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1、流动相脱气。
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图2、见第三部分。
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如有必要,更换泵密封。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3、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检测器未加热)4、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5、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对策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一种分离技术和方法,目前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高精度的输液泵,应用广泛的色谱分离柱,低噪音、高灵敏度的各种检测器和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出现,都推动了液相色谱技术的迅猛发展。
液相色谱仪正以它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和应用广泛的优点倍受仪器分析工作者的青睐,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作者本人从事液相色谱分析工作二十多年,应用HPLC技术在血药浓度、生物胺、核苷酸、蛋白质浓度测定等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的方法和经验,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和借鉴,共同促进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如图1所示,是由溶液贮器、高压泵、进样系统、色谱分离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几部分组成。
高压泵从溶液贮器中抽走流动相,流经整个仪器系统,形成密闭的液体流路。
样品通过进样系统注入色谱分离柱,在柱内进行分离。
柱流出液进入检测器,使已被分离的组分逐一被检测器收集,并将响应值转变为电信号后经放大被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峰,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记录的峰值进行存储和计算[1]。
液相色谱仪是依靠色谱柱进行分离的。
研究证明:物质的色谱过程是指物质分子在相对运动的两相(液相和固相)中分配“平衡”的过程。
液相色谱是以具有吸附性质的硅胶颗粒为固定相,各种洗脱液为流动相。
当液体样品在载体流动相的推动下,在液-固两相间作相对运动时,由于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K)不同,则使各自的移动速度不同,即产生差速迁移。
各组分在两相间经过多次分配,从而达到使混合物分离的目的。
上式反映了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中,由于在两相中浓度的不同,而存在分配系数上的差异。
既然分配系数及其差异是引起组分在液相色谱柱分离的根本原因,那么,必然地也会同色谱理论中可测宏观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定量关系,事实上,色谱理论中通常用容量因子k’的概念来反映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关系:k’值可以非常方便地表达组分在两相的分配,又很容易从色谱实验数据中直接测得,是色谱理论中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L、基线漂移原因解决方法1、柱温波动。
(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
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1、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图2、流动相不均匀。
(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2、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
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3、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
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
(不要用盐酸)4、检测器出口阻塞。
(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4、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
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5、更改配比或流速。
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6、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7、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8、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
9、重新设定基线。
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10、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M、基线噪音(规则的)原因解决方法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1、流动相脱气。
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图2、见第三部分。
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如有必要,更换泵密封。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3、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检测器未加热)4、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5、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6、泵振动6、在系统中加入脉冲阻尼器N、基线噪音(不规则的)原因解决方法1、漏液图1、见第三部分。
检查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如有必要,更换密封。
检查流通池是否漏液。
2、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质溶剂配成2、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3、流动相各溶剂不相溶3、选择互溶的流动相4、检测器/记录仪电子元件的问题4、断开检测器和记录仪的电源,检查并更正。
5、系统内有气泡5、用强极性溶液清洗系统6、检测器内有气泡6、清洗检测器,在检测器后面安装背景压力调节器7、流通池污染(即使是极少的污染物也会产生噪音。
)7、用1N的硝酸(不能用磷酸)清洗流通池8、检测器灯能量不足8、更换灯9、色谱柱填料流失或阻塞9、更换色谱柱10、流动相混合不均匀或混合器工作不正常10、维修或更换混合器,在流动相不走梯度时,建议不使用泵的混合装置O、宽峰原因解决方法1、流动相组成变化1、重新制备新的流动相2、流动相流速太低2、调节流速3、漏液(特别是在柱子和检测器之间)3、见section 3。
检查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以及不正常的噪音。
如果必要更换密封。
4、检测器设定不正确4、调整设定5、柱外效应影响a、柱子过载b、检测器对反应时间或池体积响应过大c、柱子与检测器之间的管路太长或管路内径太大d、记录仪响应时间太长5、a、小体积进样(例如:10ul而不是100ul)以1:10或1:100的比例稀释样品b、减少响应时间或使用更小的流通池c、使用内径为0.007-0.01的短管路d、减少响应时间6、缓冲液浓度太低6、增加浓度7、保护柱污染或失效7、更换保护柱8、更换同样类型的色谱柱。
如果新柱子可以提供对称的色谱峰,则用强溶剂冲洗旧柱子。
9、柱入口塌陷9、打开柱入口,填补塌陷或更换柱子10、呈现两个或多个未被完全分离的物质的峰10、选择其它类型的色谱柱以改善分离效果11、柱温过低11、提高柱温。
除非特殊情况,温度不宜超过75℃12、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12、使用较小的时间常数P、分离度降低原因解决方法1、流动相污染或变质(引起保留时间变化)1、重新配置流动相2、保护柱或分析柱阻塞图2、去掉保护柱进行分析。
如果必要则更换保护柱。
如果分析柱阻塞,可进行反冲。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色谱柱可能被强保留的污染物损坏,建议使用恰当的再生程序。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进口可能阻塞了,更换入口处的筛板或更换色谱柱。
Q、所有的峰面积都太小原因解决方法1、检测器衰减设定过高1、减少衰减的设定2、检测器时间常数设定太大2、设定较小的时间常数3、进样量太少3、增大进样量4、记录仪连接不当4、使用正确的连接R、所有的峰面积都太大原因解决方法1、检测器衰减设定过低1、采取较大的衰减2、进样过多2、减少进样量3、记录仪连接不正确3、正确连接记录仪HPLC日常维护办法之四:进样阀的问题以下问题在使用进样阀过程中有可能发生。
A、手动进样阀,转动不灵原因解决方法1、转子密封损坏1、更换或调整转子密封2、转子太紧2、调整转子的松紧度B、手动进样阀,载样困难原因解决方法1、进样阀安装不当1、重新安装2、定量环阻塞2、清洗或更换定量环3、进样器污染3、清洗或更换进样器4、管路阻塞4、清洗或更换管路C、自动进样阀,不能转动原因解决方法1、无压力(或电源)1、提供恰当的压力(电源)2、转子太紧2、调整转子的松紧度3、进样阀安装不当3、重新安装D、自动进样阀,其它问题原因解决方法1、阻塞1、清洗或更换阻塞部件2、机械故障2、见随机维修手册3、控制器故障3、维修或更换控制器液相色谱基线有很多的毛刺,但总体上还是水平的,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6-7-20 21:14液相色谱基线有很多的毛刺,但总体上还是水平的,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问题补充:我所用的是液相色谱,配紫外检测器,色谱柱是新的,仪器也没有振动。
毛刺是因信号频率的波动而引起,是比色谱峰的有效值频率更高的基线扰动。
毛刺的存在并不影响色谱峰的分辨,但对检测限有一定影响。
规则的毛刺还算是正常,你把基线放宽,就相当于灵敏度变高。
先给仪器充分的稳定时间再看看。
如果真的是色谱系统出了问题,一般是这几个方面的(不管是气相还是液相都有用):1.氢气,空气,载气纯度不高会影响。
2.玻璃衬管是否脏3.色谱柱是否脏,处理一下或换一个新的试一试4.检测器清洗一下,可能有未燃烧完的杂质5.是否漏气6.进样口是否该换一个垫子7.仪器是否产生较大振动8.信号接收器是否已怀或者接触不良甚至还有过因为工作站出问题导致的毛刺……小弟初次使用液相色谱,基线波动非常厉害怎么回事小弟科室一台电化学液相色谱闲置两年没人用过,今天小弟初次使用时调节流速为0.5 mL•min 工作电压设为+ 700 mV ,滤波0。
1 Hz ,增益5nA发现基线抖得很厉害,很有规律,就是每当泵“笃”一声时就出现一个波峰,大概0.8nA 高,也不出现基线向上向下漂移,很影响测量,请问是怎么回事,谢谢/\ /\ /\__/ \___/ \___/ \___可能是色谱柱进了气泡,又或者色谱柱还未被流动相跑平衡(如果是柱子进气泡的话,会出现一组很有规律的峰)其实基线的波动是难免的,只要波动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的话,就不会影响测量你问题说的很详细,但是你还是没说:你的柱子有没有恒温箱。
首先我怀疑柱温波动。
(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
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解决方法: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
其次,我怀疑是流动相,流动相有气泡。
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波动大于温度导致的波动。
解决方法:使用HPLC级的溶剂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有条件可以在线脱气。
如果你的泵压也波动的话,检查系统是否漏液,如果不漏液,就基本上是确定是有气泡了。
其他原因解决方法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1、流动相脱气。
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图2、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如有必要,更换泵密封。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3、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检测器未加热)4、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5、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6、泵振动6、在系统中加入脉冲阻尼器二最近在论坛里发现很多虫友在HPLC试验中经常受到基线波动或基线漂移的困扰,下面就我本人在实验中积累的或从别处了解到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欢迎大家指正。
1.液相系统没有平衡好,柱子里的流动相一直在变化,在检测器里面的吸收就会一直变化,导致基线波动的发生;梯度时如果其实比例的流动相平衡时间过短也会造成基线波动;2.实验室环境不稳定(比如温度忽高忽低,气流不断变化等),这对于没有柱温箱或只有单向温度变化的HPLC仪器的影响尤其明显;即使有比较好的柱温箱时,也要注意别让空调的出风口一直对照仪器吹,那样基线也可能会波动;此外实验室有电磁干扰时,也有可能会导致此问题的发生;3.检测器的流通池被污染,造成吸收的不恒定,此时需要清洗流通池;4.检测器灯能量不足时,吸收会变得不稳定,这时基线一般也不稳定,特别是在低波长处尤为明显;5.当使用低波长检测时,有时流动相会使用两相或以上的等度,这时混合器的很小的混合比例的误差都会被放大,很有可能会使基线发生波动,这时将流动相按比例混合到一个通道里时,一般都会使情况改善很多;6.流动相里的有机相的截止波长最好要大于检测波长20nm以上,这一点切记,比如甲醇的截止波长是210nm,乙腈是190nm。
当使用230nm以下的检测波长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使用乙腈,可以避免基线波动,其余类推;7.仪器出现问题也会造成基线波动,比如(1)流动相过滤头堵塞、入口主动阀滤芯污染、单向阀被污染物堵塞、泵头有气泡、比例阀出故障、系统流路漏液,比如管路裂开、peek 接头没完全连上色谱柱而导致的泄露等;8.没有脱气机的仪器,当流动相未脱气或脱气未彻底时,基线也会波动;有脱气机的每次使用前都要检查一下是否正常工作;9.当大家使用梯度作为组分洗脱方式的时候,有条件的最好使用超纯水,磷酸盐、三乙胺等固体液体加入试剂也最好使用HPLC级别的,因为在梯度中随着有机相(洗脱力较强)的不断增加,流动相系统里的杂质会在基线上反映出来,导致出现鬼峰或基线波动;10.流动相中的有机相和缓冲液的比例一定要注意调配好,缓冲液的比例不能过大,要不然会出现缓冲盐在柱子里析出的情况,这样不但会造成基线波动的发生,甚至会造成色谱柱毁坏;11.当色谱柱被污染时,也会造成基线波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大家在做合成中控实验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合成的原始反应液直接进样,因为原液里面有很多非极性或极性很小的化合物,一旦进入到反相色谱柱里和非极性的C18发生相互作用,很可能就洗脱不下来使色谱柱变性或者慢慢的被洗脱下来,造成以后的分析出现不稳定的鬼峰或者基线波动;12.一些比较老的液相仪对电压要求很高,电压有点起伏检测器就会反映教明显,比如老的惠普和岛津等仪器,这时需要配一个稳压电源来解决此问题;此外仪器和电脑之间连接的数据线出问题或老化也可能会使基线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