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周长与面积——小学图形总复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周长与面积——小学图形总复习》教学反思

复习课也可以这么好玩——以“平面图形的总复习”为例湘潭市岳塘区大桥学校徐银燕2017. 07. 20复习课也可以这么好玩——以“平面图形的总复习”为例小学数学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某一阶段所学知识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数学课型。

一般的复习课怎么上?很多上成了习题课,变着法子来训练解题技能。

许多老师会在复习课上让学生回忆、整理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还有的老师一到复习课就会做题讲题和对答案。

这种给人千篇一律感觉的复习课,让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不高。

当学生以被动的方式参与复习时,他们自然不喜欢复习课。

而在我看来,对复习课的设计,如果教师仅仅考虑整理成果的形式如何更简洁、明了,练习的设计如何更独具匠心,而忽略学生参与的状态,忽略对学生思维的提升,那仍是低效的无聊的课堂。

教师要提升复习课的思维含量,使复习课具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价值。

同时,这样的定位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习课和新授课一样,也能打磨教师的教学艺术。

笔者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中的“平面图形的总复习”为例,重新设计和定位。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复习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最基本的计算,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尤为重要。

以往的平面图形的复习教学只注重梳理公式的推导和记忆,而且习惯性地把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开复习,旧知识的反复演练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层面没有升华的空间更让课堂缺乏新意,因此,我在思考:怎样让学生在复习课也能兴趣盎然,也能学到新的知识呢?偶然一次在《迷人的数学——315个烧脑游戏玩通数学史》书上看到了“面积与周长”的小游戏和“狄多女王圈地”的历史故事都揭示了平面上的封闭图形的周长以及其面积之间的关系——等周定理。

有了这个理论支撑,我又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重新设计了一堂平面图形的总复习课。

一、情景导入,设置悬念:师:(出示课件)前面第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畅游图形王国,参加他们竞选国王的活动。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反思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中的内容,是将小学数学中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集中进行复习。

这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最基本的计算。

通过复习,系统整理知识,弥补学习缺陷,促进知识结构的完整。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能基本做到查、缺、补、漏,并且做得实。

2、重视知识结构的框架。

六年级学生的复习,重点是建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树。

围绕主题,在复习整理的过程中,我关注课堂知识的生成,有目的地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以此来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3、关注能力的培养,数学方法的渗透。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因为我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

在学生整理的网络图中,尽管形状不同,但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联系、转化的数学方法能在学习中渗透,学生自主复习的意识在这节课上也有所体现。

总之,从整节课看,我试图通过“回忆整理——构建网络——实际应用”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清旧知、练习巩固并拓展提升,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本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评价不够到位,教学环节细化得还不够,个别地方比较随意,有些环节我放手还不够大胆,生怕学生复习不到位。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复习课教学反思三溪镇中心小学冯修强小学数学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的复习课”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最基本的计算,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尤为重要。

针对于此,本课在教学时设计了较为充实、丰满的教学要求,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使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自主复习,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2、点拨中梳理。

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

让学生在老师点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各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首先,让学生在回忆中引出六种平面图形,让学生在记忆库中再现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然后分层次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突出了“有无计算公式”的思考方法,紧扣“所有边长的总和”,使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明朗。

接着再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强调了“各面积公式的推导”,唤醒学生的思维链接,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

3、在合作中建构。

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利用学具回忆六种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借助课件演示,让人一眼就看出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过程中思路逐步清晰;其次,要求学生说出“排”的理由,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再次,我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排列图,认识到最基本的图形——长方形,体验转化思想,对知识进一步高度概括,还渗透了学法指导;最后让学生比较辨析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处。

至此,学生的知识网络已形成。

教学设计中我很注重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能让学生先说、先做、先想的,尽可能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教师尽可能为学生的说、想、做营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反思我总体设计思路是梳理和拓展两大块,梳理知识点使学生课下的作业,课上展示梳理情况。

拓展局部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又能巩固知识点的习题。

感觉成功的地方有:一、创设情境,感受联系,使零散的知识穿成串。

开课时,动画出示不同的线运动成面,形成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想一想最初如何得出它们的面积是多少?这样教学设计,不但让学生体会到点动成面,还能使学生回忆在做解决问题最初的策略便是动手操作通过摆放面积单位,或数方格知道图形的面积。

为学生以后在生活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紧接着让学生汇报交流梳理知识情况,有的学生是知识点的罗列,思路不清晰,有的学生思路清晰,表格,图例安排的井井有条。

学生在汇报时,我不但让学生汇报知识点,还即时追问知识点的推导过程及策略。

比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是如何得来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使学生持续掌握了知识点,同时感受他们之间的联系,转化思想的应用等,把一颗颗知识点似珍珠般穿成链。

二、典型习题、例题的设计,全面中彰显重点在练习中我设计层层递进而又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使练习针对性强,同时又能起到查漏补缺的功用。

下面是两平行线间的图形,观察4个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你有什么发现?2.想一想,填一填(1)由一个三角形面积是4.8 dm2,能联想到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是()。

(2)由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 dm2,能联想(),还能联想到()。

这两题题不但让学生复习了公式的应用,还是学生在回忆整理公式的过程中对一些没复习到的细节问题查漏补缺,等底等高的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圆的面积正好是正方形中最大的图形的面积。

在回答中甚至有学生汇报出,图中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比是157:200 ,圆的面积是正方型面积的78.5%。

一道题的设计,引出如此丰富的联想,不正是我们数学课堂应该做的吗?学习数学不但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最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表达着社会中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用到从数学课堂中感悟到的思想解决问题。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教学设计与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教学设计与反思

《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相关知识,建立起相关的知识网络,进一步加深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2)通过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

教学重点:回忆整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内在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做的桌面都有一个相同的形状,是什么形状?2、我认为这个桌面比那个桌面大些,你同意吗?桌面的大小是指什么?数学上叫做什么?(由此引出面积,结合图形让学生说说对面积的理解,完善板书)。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二、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1、说说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6种平面图形2、小组合作,梳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形,想一想,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这些图形的面积之间有联系吗?你认为哪两个图形的面积之间存有着联系呢?有怎样的联系?把你的想法在你的小组里交流交流。

师:谁愿意说一说?3、沟通联系,总结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然后请几名同学分别说一说。

⑴、长方形、正方形是用面积单位量出来的,(板书:测量法)(课件演示)思考:正方形能够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为什么?⑵、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得来的?再让学生说一说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得:底——长高——宽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六年级《平面图形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六年级《平面图形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六年级《平面图形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系统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沟通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会用“转化”的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沟通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会用“转化”的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借用故事,情境引入师:同学们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生简要说出关键的部分)师:曹冲既不懂得阿基米德浮力原理,也不懂得什么叫”等量代换”,曹冲的聪明之处在于将“大”化“小”,将“大象”转化为“石头”,在这里“转化”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

像这样,生活中存在“转化”思想,数学中同样也存在“转化”思想,在哪里体现呢?设计意图:学生在小学低段就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大象的重量没有办法直接测量,曹冲想出来的方法最终是测量石头的重量,实际上就是把“大象”转化为“石头”,这是生活中很典型的转化,由此自然过渡到数学中的转化,数学中的转化哪里有体现呢?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回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随着学生的回答,师贴图在黑板上)师: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整理要求:1.回忆平面图形公式的推导过程;2.根据知识间的关系合理整理;3.把整理的结果用表格,流程图、树状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这是老师昨天提前布置给你们独立完成的,现在拿出学习单在小组内交流。

每位同学任选一至两个平面图形在组内口述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时间约5分钟。

设计意图:这节复习课知识点多,密度大,教学时间紧促。

将这部分整理的内容做成了学习单,放在前一天完成,一方面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思考,生成的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有用表格整理的,有用思维导图整理的......另一方面为后面的拓展提升赢得了宝贵时间。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平面图形的面积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平面图形的面积_人教新课标

《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我们知道,《数学课程标准》有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们都在认真地学习这一新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地实践这一新理念。

我们不难发现,在近两年的公开课上,几乎都少不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种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跟以前相比,的确改观了许多,鲜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许多。

但我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很多课要么流于形式,没有实效;要么教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自主探究,就会出现讲不完现象,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往往是草草收兵,带来一些遗憾。

以下便是两例:案例一《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师首先用了15分钟时间复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把这几种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画成一个网络图。

学生用了近5分钟时间便完成了。

于是纷纷要求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讲解。

有的还要求把自己的网络图画到黑板上,然后象小教师一样绘声绘色地讲自己的想法。

还有的同学说:"长方形就象母体,其余的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就象子体。

"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出色。

看到同学们那种人人奋勇当小教师的热情,教师实在不忍心因为时间关系而把此环节结束了。

等同学们都表现得差不多的时候,教师一看表,不到5分钟就要下课了。

于是匆匆忙忙出示了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还没做完,下课的铃声就无情地敲响了。

剖析本节课,教师的确把学生放在了最为突出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

从公式的推导到知识网络的构建,80%的话都是由学生讲出来的,教师退而居其次。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施展,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孩子们构建的网络图,虽然有的不太合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创造。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案及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案及反思

《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案及反思鱼台县实验小学随丽萍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进一步整理这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继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物间有联系可转化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内在联系。

教学媒体设计:本节课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电脑课件、投影仪,分别用在以下方面:(1)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展示平面图形及公式。

(2)学生汇报公式的推导过程,电脑随即演示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绘制结构图。

(4)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所画的结构网络图。

(5)电脑出示各项练习题目,并反馈运算过程、结果。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木工张师傅前不久为小王家的新房设计了这样一扇门,现在门做好了,在这扇门上你能发现哪些平面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

2、师:木工张师傅有个小问题要我们帮他解决一下,门上除了玻璃部分、门把门锁部分以及中间两个图案部分外,其余部分都要涂上黄色油漆,那么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有多大呢?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生: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其他图形的面积。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要运用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二、梳理旧知1.老师把这六个平面图形输在电脑里了,让我们再一起来说说它们的面积公式!(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出示字母公式)2.师:刚才同学们都能准确地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那还记得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请每位同学选择2种你喜欢的图形,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它们的面积推导过程。

(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借助电脑里的动画演示。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策略,目的在于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实行梳理,协助他们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同时借助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不同层次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让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思维水平都得到发展,针对本节课我有以下思考:我以为,复习课是以复习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再学习、再加工、再整理,来巩固加深已学的知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般是以琐碎的方式实行的,平时学习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是松散的,不利于知识的检索。

为能实现有效的检索,必须对所学知识实行必要的加工整理,这就是复习课必需完成的重要内容和应达到的最终目的。

对哪些知识的掌握是模糊的?还有哪些知识是学生的空缺?为什么要思考这些问题呢?它们是我实施教学的依据。

有了这些思考,哪些知识需要重点讲解?哪些能够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的知识结构到底建构成什么水准?学生对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到底达到什么水平?等等。

这些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课前的了解发现,学生的公式使用比较熟练(因为经常使用的缘故),但对公式的推导过程似乎有些遗忘,不同的个体理解水平,不同的记忆水平导致部分学生根本回忆不出公式的推导过程。

所以在设计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在短时间内表现大量的新课信息,以让学生再次经历公式推导的过程。

思考之三:通过复习,需要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复习课,是把新课内容加以重复?还是把知识简单叠加?还是就题目讲题目?还是用一份作业先练习,再结合练习情况加以评讲?上了一节复习课,应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是知识?是水平?还是两者兼有?还是有其他的方面?平面图形的面积涉及的概念很多,如面积的意义、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公式的推导等。

这些基本的概念是学生概念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所以,理解并记忆基本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课始了揭示面积的意义后,随即让学生回忆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各自的推导过程。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能按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1、在交流中复习、由于复习的是旧知,教师没有过多地演示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分步梳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回忆,讨论、在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相互提问,相互启发,相互商讨,相互鼓励,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在活动中复习、复习课很容易上成炒冷饭或;题海训练课,而这节课上,教师创设多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指,摸,描,涂,量,折,剪,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在感知中深刻理解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
3、在应用中复习、"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无论的课始还是课终,教师都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特别对是知识的复习更应该重视知识内在关系的梳理。

本节课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的系统整理与复习,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凸显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小学所学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进一步沟通平面图形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果,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留给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我提前两天就布置学生整理所学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知识,重点是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堂上这个环节只作为汇报交流,既锻炼了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又节约了课堂时间。

在学生交流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其中的规律,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他们很自然的说出这些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达到了整理的第一个目标。

整理沟通知识的联系之后就是课堂练习。

以往,我们通常依据自己的感觉给学生查漏补缺,能否让学生自己查漏补缺呢?我决定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选择题目,在易错题环节展示。

学生选择一道题目的过程,正是温习若干题目的过程。

这里不仅涉及练习量的问题,还使得学生从以往更多关注“老师让我练什么”转而关注“我要练什么”,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学习自我调整。

当学生会自我调节时,他们也会自主完善认知结构,更积极的投入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也意味着学生将学习真正当作自己的事,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

布鲁纳指出:“我们教师的目的在于: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内容。

我们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

这样的学生当他们在正式学校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

”由此看来,当教师从“学”的视角重构课堂时,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有意义的是,学生再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学习。

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复习课后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复习课后反思

《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复习》教后反思在潍坊市区小学数学”多区联动聚焦课堂”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了“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一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以人为本,注重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由于复习的内容是学习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已经基本知道了复习整理知识的方法。

那就是梳理知识点,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最后提升思想方法。

所以我把复习的前阶段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先把这一部分所有的知识点梳理出来。

也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对该知识先进行一个回顾。

然后课上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图形之间的联系进行复习。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

在本课教学中,我安排了一次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回想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等。

既分工又合作,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活跃思维。

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全班交流环节,在“老师用课件展示面积公式的推导”还是“让学生拿着学具展示”这一问题上有些纠结。

多媒体非常形象直观,趣味性强,有利于调控课堂,不过考虑到“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而课件演示只是看,没有手、脑、□多种感官并用的效果,最终决定让学生拿着学具展示。

学生拿着老师给准备的学具通过剪拼、移动等方法,形象的再现了推导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究才是重中之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注重了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提升。

复习课有别于练习课,既要对已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由点及面,形成网络,又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所提升。

提升的应是数学的思想方法。

记得日本一位教育数学家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精神、数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反思1.12.23.3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反思,要构建一种回忆整理交流综合应用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反思,要构建一种回忆整理交流综合应用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反思2017-08-31 10:08:46 | #1楼《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反思开原市民主小学王鹤这节课时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课,如何让复习课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复习有趣有效、实用生动?既体现复习课的自主性、针对性原则,又体现系统性、发展性原则,既起到查缺补漏作用,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整理意识,是我们一直的追求目标。

我认为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技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构建一种“回忆——整理——交流——综合应用”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

本节课“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回忆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复习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同时有机渗透了“转化”等数学思想。

基于以上认识,设计中我着重从以下几点考虑:1.构建知识网络课上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积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去忆、去想、去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复习好知识。

课堂上,学生自主回忆,自我整理,再倾听同伴意见,互相补充,探究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由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由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等等,然后进行总结汇报,让学生在回忆思考的过程中,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矗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

同时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基矗3.有梯度的练习。

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与整理课后反思

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与整理课后反思

《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与整理》课前思考及课后反思平面图形面积的公式及推导过程在平时学习中是分散进行的,实际上这些内容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教材在安排复习时,通过问题导向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用表格或网络图等形式来呈现。

学生虽然对公式记忆深刻,但对其推导过程有些遗忘。

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没有进行系统整理过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也没有建立过这六种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间的沟通联系。

复习的目的除了要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把平时相对分散的知识连线、织网,使之条理化、结构化,形成整体框架。

更要体会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

基于此我在复习时以抓数学思想“转化”为主线,在整理过程中体会推导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一般策略。

在此理念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等思想方法。

4、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下:1、自读静思环节。

此环节分2个部分完成。

一部分为课前复习,主要是学生自己通过翻阅教材,回顾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完成自学题卡。

另一部分则是课堂情境中对油漆门的面积的计算,通过门引入平面图形复习,也通过小情境渗透合作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及反思意思。

2、互读汇思环节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再现知识过程。

并通过对几种平面图形面积推导的对比,发现转化策略,也为下一步沟通图形间的内在关系打基础。

3、共读深思环节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把刚刚集中在一起的知识进行梳理,用网络图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在整理过程中体会推导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一般策略----转化。

小学数学公开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小学数学公开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我接到上课任务,并看了教材后,自己心里很没有底,不知道该怎样上复习课。

因为复习课不像新授课,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像新授课能体现一个学生探究的过程。

而复习课都是旧知,而且知识点多,要进行系统整理,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如何在一节课中完成这些,最主要的是如何体现“导、学、议、练”的理念,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做到让学生自主整理,这的确有难度。

为此特地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看如何上复习课。

最后我的理解是复习课至少要到达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回顾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二是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自主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我认为的难点就在第三点,毕竟学生自主整理建构的.能力是比较欠缺的。

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总复习”是小学数学第十册“总复习”单元中内容,将小学数学中的平面图形面积集中进行复习。

这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最基本的计算。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是分册、分散出现,由于受遗忘规律的制约,很多成了“沉默的知识”,要激活这些知识,就需要再次的认知。

因此,通过复习,系统梳理知识,弥补学习缺陷,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使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本节课我想达到的教学目标。

经过集体备课后,整个课的流程大体定下来了。

首先是复习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然后是回顾各公式的推导过程,再就是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最后是综合运用练习。

进行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形式就是用卡片摆。

因为用卡片摆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摆的位置本身就能说明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用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如果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结构图出来,对学生而言有难度,一次不一定就能画对,而且费时。

当然学生也不能一次性就摆对,但教师可以适合点拨,学生随时进行调整。

如:学生摆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问为什么这样摆?学生摆错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问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那应该摆在什么地方等等。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复习教学反思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学反思
我教的是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整个过程,我以“构建有效的课堂复习”为目标,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认知水平,采用“前置学习—问题驱动—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教学方式,学习复习方法,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感受“转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学会归纳,梳理完善知识,使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条理化。

下面谈谈每一环节的设计意图:
1、故事导入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

2、复习周长和面积公式,这一知识点大多数孩子都能熟练掌握,所以我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目的为了检测学生对公式的掌握程度。

3、面积公式的推导,对于学生来说,记公式容易,但对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说基本上很难马上想起,所以我让学先独立思考,再与对子交流,最后小组派代表比赛汇报,这样让独学、对学、群学在课堂里真正到位。

4、拓展思维:归纳面积统一公式
把平面图形的面积概括成一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目的并不是真正的“统一”,而是训练学生观察图形间的关系、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不太成熟的设计理念与想法,讲得不到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

谢谢大家! 谢胜梅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单位:m)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单位:m)
3、下列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相等的是()和()(单位:cm)
3.2 3.5 2.5
3.2 6.5 3.5 4。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特别对是知识的复习更应该重视知识内在关系的梳理。

本节课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的系统整理与复习,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凸显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小学所学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进一步沟通平面图形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果,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留给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我提前两天就布置学生整理所学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知识,重点是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堂上这个环节只作为汇报交流,既锻炼了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又节约了课堂时间。

在学生交流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其中的规律,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他们很自然的说出这些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达到了整理的第一个目标。

整理沟通知识的联系之后就是课堂练习。

以往,我们通常依据自己的感觉给学生查漏补缺,能否让学生自己查漏补缺呢?我决定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选择题目,在易错题环节展示。

学生选择一道题目的过程,正是温习若干题目的过程。

这里不仅涉及练习量的问题,还使得学生从以往更多关注“老师让我练什么”转而关注“我要练什么”,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学习自我调整。

当学生会自我调节时,他们也会自主完善认知结构,更积极的投入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也意味着学生将学习真正当作自己的事,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

布鲁纳指出:“我们教师的目的在于: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内容。

我们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

这样的学生当他们在正式学校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

”由此看来,当教师从“学”的视角重构课堂时,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有意义的是,学生再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
——《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特别对是知识的复习更应该重视知识内在关系的梳理。

本节课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的系统整理与复习,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凸显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小学所学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进一步沟通平面图形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果,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留给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我提前两天就布置学生整理所学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知识,重点是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堂上这个环节只作为汇报交流,既锻炼了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又节约了课堂时间。

在学生交流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其中的规律,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他们很自然的说出这些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达到了整理的第一个目标。

整理沟通知识的联系之后就是课堂练习。

以往,我们通常依据自己的感觉给学生查漏补缺,能否让学生自己查漏补缺呢?我决定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选择题目,在易错题环节展示。

学生选择一道题目的过程,正是温习若干题目的过程。

这里不仅涉及练习量的问题,还使得学生从以往更多关注“老师让我练什么”转而关注“我要练
什么”,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学习自我调整。

当学生会自我调节时,他们也会自主完善认知结构,更积极的投入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也意味着学生将学习真正当作自己的事,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

布鲁纳指出:“我们教师的目的在于: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内容。

我们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

这样的学生当他们在正式学校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

”由此看来,当教师从“学”的视角重构课堂时,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有意义的是,学生再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学习。

这是这节课的第二个目标。

课堂教学是缺憾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目标不能完美的达到是常有的。

在展示易错题环节所剩时间不多了,展示的题少。

这种做法我要坚持下去,使学生学会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