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消除贫困
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

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笛卡尔·托马斯·弗兰克·塞缪尔·切克兰德(Thomas Francis Chalmerskraft)系统方法论(TFCK Systematic Methodology)是一种基于解释发现技术和结构分析方法的复合教学法。
该方法旨在让学生经过系统性自我探索和探索他人观点,并通过近似实际活动自己采取行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以下是使用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第一步:识别并定义问题。
首先,学生需要客观地分析和确定可能的问题的本质,以及可能引起问题的原因。
在浅显的层面,这意味着确定问题的形式,如它是一个有数量的问题,还是一个有解释的问题;以及识别出可能的原因、过程甚至方法,而这些可能引起或导致问题发生。
第二步:收集信息。
接下来,学生需要收集有关问题和原因的所有可能信息,其中包括:以往的经验、已知的计算准确性、案例分析、文献检索和事实收集等。
所谓的“资源整合”,是指用于整理和评估收集的信息,以便做出决策;最重要的是,学生应当意识到收集的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如何可能影响潜在的决策。
第三步:可能的解决方案。
收集完有关信息之后,学生需要思考好几种不同的可能解决方案,就像试探性地探索多种结果一样。
其中,应当既考虑解决方案的本质,又考虑解决方案背后的逻辑关系,尽可能明确实施解决方案的可能影响性。
第四步:判断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接下来,在意识到所有的可能后果之后,学生需要仔细比较多种可能的思路中的优缺点、长处和短处,以定出最佳解决方案。
此外,学生还需要考虑方案特定立场支持者提出的可能性证据。
第五步:行动。
最后,学生依然会定期收集和记录有关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便评估方案的成效和可能优化的点;如果可以,可以尝试将方案应用到新的问题中,以丰富自身的经。
切克兰德方法论的步骤

切克兰德方法论的步骤切克兰德方法论呀,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东西呢!它就像是一把解开复杂问题的钥匙。
第一步呢,就是认识问题。
这可不是简单地知道有个问题存在就行啦,得像侦探一样,仔细去观察、去琢磨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为啥会出现这个问题呀?它都有哪些表现呀?就好像你发现家里的灯不亮了,你得想想是灯泡坏了,还是电路出问题啦,这可不能马虎!第二步呢,是根底定义。
这就像是给这个问题起个合适的名字,让它有个明确的身份。
把问题的边界、涉及的因素等等都搞清楚,可不能稀里糊涂的。
就好比你要去参加一个聚会,你得知道聚会的主题、有哪些人会去,心里才有底呀!第三步呀,建立概念模型。
这就像是搭积木一样,用各种概念把问题的框架给搭起来。
想象一下,把那些相关的因素都摆在一起,看看它们之间是怎么相互影响的。
就像搭一个小城堡,每个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呢!第四步呢,比较及探寻。
这时候就得好好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啦,就像在超市里挑选商品一样,看看哪个更适合。
要多想想每个方案的优缺点,不能随便就做决定。
第五步,选择。
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呀!就像选美比赛一样,要从众多的候选人中选出那个最合适的。
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只看一方面哦!第六步,设计与实施。
一旦选好了方案,就得行动起来啦!把计划变成现实,就像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地建起来。
最后一步,评估与反馈。
这可不能少哦!就像给做的事情打个分一样,看看效果怎么样。
要是效果好呢,那就太棒啦!要是不好,也没关系呀,咱可以再改进嘛!你看,切克兰德方法论的这些步骤,是不是很有条理呀?它能帮我们更好地解决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呢!就好像有了一张地图,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
在生活中呀,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切克兰德方法论就可以派上用场啦!比如工作上遇到难题啦,学习上遇到困惑啦,都可以按照这些步骤来试试看。
说不定呀,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呢!总之呢,切克兰德方法论是个很实用的东西,大家可得好好掌握哦!别小看了这些步骤,它们可是能帮我们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呢!。
切克兰德方法论

切克兰德方法论20世纪40~60年代期间,系统工程主要用来寻求各种“战术”问题的最优策略,或用来组织管理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最适合应用霍尔方法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组织管理问题。
涉及的人、信息、社会和其他因素相当复杂,这软化了系统工程的目标系统,使许多因素难以量化。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学者在霍尔方法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各种软系统工程方法论。
P. Checkland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80年代提出的方法更具系统性和代表性。
p.切克兰德认为完全按照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来解决社会问题或“软科学”问题,会碰到许多困难,尤其在设计价值系统、模型化和最优化等步骤方面,有许多因素很难进行定量分析p、契克兰称霍尔的方法论为“硬科学”方法论。
他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并称之为“软科学”方法论。
P.契克兰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① 认知问题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表达问题现状,寻找构成或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以便明确系统问题结构、现存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不适应之处,确定有关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②根底定义基本定义的目的是澄清系统问题的关键要素和相关因素,为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建立各种基本观点,并尽可能选择最合适的基本观点③ 建立一个概念模型在不能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概念模型来自于根底定义,是通过系统化语言对问题抽象描述的结果,其结构及要素必须符合根底定义的思想,并能实现其要求④ 比较与探索将现实问题和概念模型进行对比,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且可行的方案或途径。
有时通过比较,需要对根底定义的结果进行适当修正⑤选择根据比较结果,考虑相关人员的态度等社会行为因素,选择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⑥ 设计与实现通过详尽和有针对性的设计,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并使得有关人员乐于接受和愿意为方案的实现竭尽全力⑦评估与反馈根据实施过程中获得的新理解,修改问题描述、基本定义和概念模型切克兰德方法论的出发点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问题往往很难将“需求”预先指定为工程技术系统中的问题,因此很难根据价值系统的评价标准设计出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优系统方案。
切克兰德方法论的特点

切克兰德方法论的特点切克兰德方法是一种使用在软件工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其重点在于实现灵活的开发策略,通过“想法汇聚”的方式,最终达到高质量的软件开发成果。
切克兰德方法最初由Alistair Cockburn提出,他从“渐进式、增量式”开发和意识到人和交互作用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基本的方法学观点,即“开放式合作”。
本文将针对切克兰德方法的特点进行详细讨论。
1. 强调团队协作在切克兰德方法中,强调团队协作,也是它的最大特点之一。
切克兰德方法通过团队的协作来解决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这个团队包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业务专家和用户等,他们一同合作,共同完成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这样不仅能加快软件开发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软件开发出来的质量。
2. 强调需求工程切克兰德方法还强调需求工程。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需求的明确性和完整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切克兰德方法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对需求的持续分析和重视对已有需求的跟踪,以保证需求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这样可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更加合理、有效和高效。
3. 强调迭代开发切克兰德方法还强调迭代开发。
在软件开发中,迭代开发是一种多次迭代的过程,每次迭代都对软件进行某种形式的增量开发,最终完成软件开发的过程。
切克兰德方法把需求划分为优先级较高和优先级较低等级,根据优先级进行迭代开发。
这样就可以保证最先满足重要的需求,降低开发的难度和风险。
4. 强调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最小可用产品(MVP)”切克兰德方法还强调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最小可用产品(MVP)”。
对于项目的初始开发阶段,MVP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开发策略。
它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一款包含核心功能的软件,以供用户体验和反馈。
同时,通过不断的迭代,逐步增加软件的功能。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开发风险,减少开发成本。
5. 强调可持续发展切克兰德方法还强调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团队必须要为软件的可持续发展考虑,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切克兰德方法论生活实例

切克兰德方法论生活实例
切克兰德方法论是一种以自我探索和发现为基础的成长和发展
方法,它通过清晰的目标设定、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有效的反馈和自我评价来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下面是几个切克兰德方法论在生活中的实例:
1.清晰的目标设定:在职场中,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可以使用切克兰德方法论来帮助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
例如,一个人可以设定自己在未来五年内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并通过培训、网络建立和工作经验积累来实现这个目标。
2.积极的态度和行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切克兰德方法论鼓励人们积极思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例如,一个人想要减肥,他可以通过制定一个健康的饮食计划和锻炼计划来采取行动,并保持积极的态度来实现他的目标。
3.有效的反馈和自我评价:反馈和自我评价是切克兰德方法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通过向他人寻求反馈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进行自我评价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例如,一个人可以请他的同事评价他的工作表现,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制定改进计划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表现。
切克兰德方法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个人发展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有效的反馈和自我评价,人们可以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实现自己的理
想生活。
切克兰德方法论案例

切克兰德方法论案例切克兰德方法论是一种以创新和实验为核心的方法,它在商业、科学和社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介绍切克兰德方法论的运用,以及其在解决问题和推动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某公司一直在寻求一种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以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然而,传统的市场营销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公司的需求,因此他们决定尝试切克兰德方法论。
首先,他们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量。
然后,他们开始进行实验,尝试各种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线下活动等。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不断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调整,该公司最终找到了一种高效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与社交媒体网红合作,制作有趣、引人入胜的宣传视频,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进行推广。
这种策略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还带来了可观的销量增长。
而这一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正是基于切克兰德方法论的实验和创新。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切克兰德方法论的核心思想,通过实验和创新来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
与传统的试错方法不同,切克兰德方法论强调不断地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商业机会,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除了在商业领域,切克兰德方法论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创新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实验和创新来发现新的科学原理和解决现实问题;在社会创新中,切克兰德方法论可以帮助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总之,切克兰德方法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和推动创新的方法。
通过实验和创新,我们可以发现新的商业机会、科学原理和社会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企业、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运用切克兰德方法论,发挥其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
切克兰德方法论

切克兰德方法论
林肯·切克兰德(Lincoln Kellerd) 的社会学方法论赋予社会研究一种有效的介入性研究方法,可以用以了解一个社会群体中存在的角色、关系和过程的自然进程,以及这些行为可能对社会结构所造成的影响。
其传统的研究方法侧重于描述性研究,旨在对对象的运作形态和细节作出精确的描述,并从中提取研究结果。
切克兰德法论考虑到研究者的介入,认为研究者可以主动参与和多元的社会关系、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等,来理解个体和群体间的行为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可能对不均衡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
以此,研究者可以从行为背后探究其隐藏的社会结构,掌握社会群体内部角色关系和政治能量,识别可能影响社会发展或转型的因素。
切克兰德法论改变了传统所定义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中的参与和交互性。
在切克兰德的指导下,研究者逐步进入研究现场,参与其中的演示、姿态、想法和服务,变成实地调查的一部分。
切克兰德法论并不是一种实验性的研究方法,而是整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综合性的解释——多样的手段,以更深刻的方式洞察社会,发掘令人深思的结构模式和动态变量,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西南交14秋《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在线作业二答案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西南交《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1. 按系统形态分类,人造系统可以分为()A. 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B. 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C. 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D. 反馈系统和封闭系统?正确答案:B2. 主要靠人们的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来进行货运量预测的方法称为()A. 趋势外推法B. 因果法C. 经验判定法D. 系数法?正确答案:C3. 货运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取决于()A. 工农业生产布局B. 人口分布C. 消费水平D.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确答案:A4. 交通运输系统的目标之间存在哪些关系?()A. 对立目标、独立目标、互补目标B. 独立目标、矛盾目标、相关目标C. 矛盾目标、相关目标、互补目标D. 互补目标、独立目标、相关目标?正确答案:A5. 组成系统的各电子系统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分解、排列,这种分解的基本标志是(A. 目标B. 相关关系C. 环境约束D. 元素数目?正确答案:A6. 系统的功能、费用、可靠性、时间、维护的方便性,称为系统分析的()A. 范围B. 评价方法C. 评价标准D. 特征?正确答案:C7. ()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A. 建立模型B. 建立方案C. 明确目的D. 收集资料?正确答案:D8. 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A. 实现最优化B. 求得满意解C. 调查比较或学习D. 建立概念模型?正确答案:D9.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选择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的地区并进行()A. 合理规划B. 合理组织和布局C. 合理配置D. 合理优化?正确答案:B10. 系统的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称为系统的()A. 集合性B. 阶层性C. 目的性D. 相关性?正确答案:D11. 水路运输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A. 大气污染B. 放射性辐照C. 交通噪声D. 交通振动E. 交通水体污染?正确答案:E12. 确定区域交通运输体系要充分利用区域的各种运输资源,发挥其潜力,形成()A. 设备运输能力B. 综合运输能力C. 线路运输能力D. 最大运输能力?正确答案:B13.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能够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的是()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航空运输D. 水路运输E. 管道运输?正确答案:B14. 我国公路运输系统采用的控制模式是()A. 递阶控制B. 分布控制C. 分散控制D. 集中控制?正确答案:C15. 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均衡交通量将比原来增加很多,新的均衡运价的变化情况是()A. 比原来的均衡运价高B. 比原来的均衡运价低C. 与原来的均衡运价相等D. 不确定?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承担的交通流包括()A. 区内流B. 区际流C. 资金流D. 国际流E. 中转流?正确答案:ABDE2. 最优化原理是指最优决策与系统“过去的历史”无关(这称为系统的无记忆性或马尔科夫性),它仅取决于()A. 系统的要素集合B. 系统当前的状态C. 将采取的策略D. 系统的发展趋势?正确答案:BC3. 交通运输需求结构包括()A. 需求的时间分布B. 需求的空间分布C. 需求的数量分布D. 需求的状态分布E. 需求的客货运输结构?正确答案:ABE4. 系统分析的核心包括哪些部分A. 划定问题的范围B. 设立目标C. 建立模型D. 拟订替代方案E. 评价与决策?正确答案:BDE5. 进行系统分析时,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通常包括()等A. 物理环境B. 技术环境C. 经营管理的环境D. 经济环境E. 社会和人际环境?正确答案:ABCDE6. 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有()A. 生产功能B. 综合运输功能C. 旅客运输功能D. 国防功能E. 国民经济循环功能?正确答案:ACDE7. 运输系统的均衡包括()A. 运输市场均衡B. 用户均衡C. 运输经营者均衡D. 运输设备能力均衡E. 供需均衡?正确答案:ABCE8. 交通运输系统中的运输方式结构包括()等子系统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航空运输D. 水路运输E. 管道运输?正确答案:ABCDE9. 运输系统的特征是指表征运输系统内涵性能的量,包括()等A. 旅行时间B. 运输能力C. 运行区间D. 运营费用E. 运输效率?正确答案:ABCE10. 交通运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A. 交通运输综合规划B.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C. 交通运输布局规划D. 交通运输系统项目规划E.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规划?正确答案:BCE。
系统工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北京科技大学

系统工程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北京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系统工程研究的“目的”是指()参考答案: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2.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系统的组成要素均达到最优。
()参考答案:错3.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系统要动态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
()参考答案:对4.系统的关联性仅指集合中要素之间存在的空间结构联系。
()参考答案:错5.系统工程是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其运筹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霍尔三维结构包含()。
①知识维②逻辑维③时间维④空间维参考答案:①②③2.霍尔三维结构的核心是()。
参考答案:优化分析3.切克兰德方法论的核心是()。
参考答案:比较学习4.霍尔三维结构可以用于研究“硬科学”领域的复杂系统。
()参考答案:对5.切克兰德方法论可以用于研究“软科学”领域的复杂系统。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系统环境分析包括()。
参考答案:微观环境;宏观环境2.图中的邻接矩阵是()。
参考答案:3.图中不存在越级二元关系。
()参考答案:错4.图中不存在强连通区域。
()参考答案:对5.SWOT分析中S指()。
参考答案:优势第四章测试1.系统模型是采用某种特定的形式(如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公式等)对一个系统某一本质属性进行描述。
()参考答案:对2.物理模型比数学模型更容易修改。
()参考答案:错3.埃特金插值法是低次插值、多次重复的过程。
()参考答案:对4.已知一组实验数据:请用插值法建模,并求x=115 时的 y 值。
()。
参考答案:10.725.有系统实测数据如下,用线性回归法求系统的近似数学模型()。
参考答案:y=3.54+0.621x第五章测试1.物流网络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参考答案:物流设施位置;物流路线优化;物流设施数目2.运输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
参考答案:运输计划;运输调度;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3.物流设施选址问题常见的类型有()。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答案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1)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8道小题)1. ()的应用为系统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容。
??(A)?运筹学??(B)?辩证唯物主义??(C)?哲学??(D)?系统工程2. 按系统形态分类,人造系统可以分为()??(A)?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B)?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C)?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D)?反馈系统和封闭系统3. 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A)?实现最优化??(B)?求得满意解??(C)?调查比较或学习??(D)?建立概念模型4. 从事系统分析时,除了用工程和数学方法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外,考虑到资料的不确定性和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还常常要凭借( )进行判断和优选.??(A)?系统模型??(B)?运筹学??(C)?哲学理念??(D)?价值观念5.()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A)?建立模型??(B)?建立方案??(C)?明确目的??(D)?收集资料6. 交通运输枢纽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或多种交通运输设备构成的()。
(P121)??(A)?地方??(B)?点??(C)?结合部??(D)?交叉点7. 为了综合考虑多个目标的统一评价或者将若干个小目标统一为一个较大的目标,这种工作称为( ) ??(A)?多目标评价??(B)?多目标分析??(C)?目标体系建构??(D)?目标体系评价8. 系统结构分析的核心是信息构成和程序构成().??(A)?系统要素集分析??(B)?系统相关性分析??(C)?系统阶层性分析??(D)?系统整体性分析9.??(A)?递阶控制??(B)?分布控制??(C)?分散控制??(D)?集中控制10.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成本较低、承担中长途客货运输主力任务的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E)?管道运输11.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能够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的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E)?管道运输12. 水路运输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 )??(A)?大气污染??(B)?放射性辐照??(C)?交通噪声??(D)?交通振动??(E)?交通水体污染13. 货运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取决于( )??(A)?工农业生产布局??(B)?人口分布??(C)?消费水平??(D)?地区经济发展水平14. 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均衡交通量将比原来增加很多,新的均衡运价的变化情况是( )??(A)?比原来的均衡运价高??(B)?比原来的均衡运价低??(C)?与原来的均衡运价相等??(D)?不确定15. 按地理位置分类,我国的上海、大连属于()??(A)?陆路运输枢纽??(B)?滨海运输枢纽??(C)?通航江河岸边运输枢纽??(D)?湖泊运输枢纽16. 按主要交通运输于戏与站场空间分布形态分类,我国的兰州属于()??(A)?终端式枢纽??(B)?伸长式枢纽??(C)?辐射形枢纽??(D)?辐射环形枢纽17. 按主要交通运输于戏与站场空间分布形态分类,我国的郑州、徐州属于()??(A)?终端式枢纽??(B)?伸长式枢纽??(C)?辐射形枢纽??(D)?辐射环形枢纽18.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主要是().??(A)?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B)?人口数量、地域位置和大小??(C)?人口数量、经济收入和习惯??(D)?思想观念、自然条件和收入19.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选择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的地区并进行()??(A)?合理规划??(B)?合理组织和布局??(C)?合理配置??(D)?合理优化20. 系统的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称为系统的()。
软系统方法论应用研究_某房地产企业领导工作案例分析

基于切克兰德方法论的冰淇凌店选址问题

基于切克兰德方法论的冰淇凌店选址问题切克兰德方法论(Checkland Methodology)是一种系统方法论,主要用于解决复杂问题。
它将系统分析与操作研究相结合,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系统模型,分析问题的关键要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冰淇淋店选址问题中,切克兰德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分析并选取最佳的店址位置。
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目标是建立一家具有竞争力的冰淇淋店,约束条件可以包括投资成本、人流量、竞争对手等因素。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切克兰德方法论进行问题分解和模型建立。
第一步是确定系统边界和界面,即决定哪些因素需要纳入分析范围,并与外部环境建立联系。
对于冰淇淋店选址问题,系统边界可以包括店面面积、附近商业环境、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
第二步是建立系统模型,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和功能。
在冰淇淋店选址问题中,可以将系统分为投资方、店面管理、顾客等各个组成部分,并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功能。
投资方的功能是提供资金支持,店面管理的功能是制定经营策略和管理店铺,顾客的功能是购买冰淇淋。
第三步是分析问题的关键要素和因素,主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对于冰淇淋店选址问题,关键要素可以包括店面面积、附近商业环境、人流量、竞争对手等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地理信息系统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量化和分析。
第四步是确定问题的矛盾和冲突,即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限制。
在冰淇淋店选址问题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包括投资成本与人流量之间的关系、店面面积和竞争对手数量之间的关系等。
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和评估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最后一步是通过模型仿真和评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利用模型进行多种情景的模拟,评估不同店址位置下的经营效果,并选择最佳的店址位置。
我们还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法对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
基于切克兰德方法论的冰淇淋店选址问题分析过程包括确定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系统模型、分析问题要素、确定矛盾和冲突以及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等步骤。
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

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
这玩意儿啊,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复杂问题的大门呢!你看啊,生活中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大难题,就好像一团乱麻。
这时候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就闪亮登场啦!它不是那种死板的方法,而是特别灵活,就像个机灵的小伙伴,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它会先让我们搞清楚问题到底是啥。
可不是随便看看就行哦,得深入地去挖掘,就像挖矿一样,把问题的本质给找出来。
不然稀里糊涂地就开始干,那不是瞎忙活嘛!然后呢,它会让我们建立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就像是问题的缩影,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就好比盖房子,我们得先有个设计图,知道哪儿是墙,哪儿是窗户,这样才能盖出漂亮坚固的房子呀。
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就是帮我们画出这个“设计图”的。
接着呀,它会让我们比较各种解决方案。
这可不能马虎,得仔细权衡利弊。
就像选衣服一样,这件好看但不实用,那件实用但款式一般,得好好琢磨琢磨选哪件最适合。
然后呢,就是实施解决方案啦。
这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哦,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但别怕呀,咱有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这个好帮手呢!它会陪着我们一起克服困难,就像好朋友一样。
比如说,我们要解决一个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按照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我们得先搞清楚为啥会拥堵,是车太多了,还是路太窄了,还是大家的出行习惯不好。
然后建立一个交通模型,看看怎么调整能让交通更顺畅。
再比较一下是拓宽道路好呢,还是发展公共交通好呢,还是限制车辆数量好呢。
最后选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去实施。
这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多有用啊!它能让我们不再盲目地去解决问题,而是有方法、有步骤地去做。
你想想,如果没有它,我们遇到问题不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吗?那得多糟糕啊!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它真的是我们解决复杂问题的好宝贝呢!咱可得好好利用它,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条理呀!这难道不是很重要的吗?。
西南交1112考试批次《系统工程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系统工程导论第1次作业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3道小题)1.输出完全决定于输入且状态与结果具有一致性的系统称为()。
(A) 封闭系统(B) 因果系统(C) 控制系统(D) 静态系统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A) 定性化(B) 定量化(C) 综合化(D) 分解化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3.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 形象模型(B) 模拟模型(C) 概念模型(D) 图形模型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7道小题)4. 系统建模的原则是()。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准确性(B) 可靠性(C) 简明性(D) 实用性(E) 反馈性正确答案:A B C D E解答参考:5. 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图形模型(B) 模拟模型(C) 概念模型(D)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6. 当系统结构性质不明确,又无足够的数据,系统上又无法做试验,可以先科学的设想一些情况,推出结果,再反过来修正模型,这种方法称为()[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据分析法(B) 实验分析法(C) 主观想象法(D) 人工实现法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7. 系统模型分析中的抽象模型包括()。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学模型(B) 图形模型(C) 计算机程序(D) 概念模型(E)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A B C D解答参考:8.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整体性(B) 相关性(C) 目的性(D) 环境适应性(E) 确定性正确答案:A B C D解答参考:9.系统模型分析中的抽象模型包括( ABCDE )。
A. B. C. D.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学模型(B) 图形模型(C) 计算机程序(D) 概念模型(E)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A B C D E解答参考:10.系统分析的要素包括()。
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

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要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需要仔细地分析、思考,综合运用不同的策略部署。
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就是一种能够有效帮助管理者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它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可以帮助管理者分析问题并实现最佳解决方案。
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明确问题,这也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事情。
管理者首先要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明确问题的空间范围,认识到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问题的深层原因,将这些因素分解为几个基本要素,以便在解决问题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解决。
二、探索过程,寻求最佳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仔细挖掘,以查明问题的真相,在此基础上,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策略给出一系列最佳解决方案,以及该问题的普遍性,以及该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其中,必须考虑到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经济因素等众多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问题的解决。
三、管理实施,验证问题的解决
最后一步就是实施管理,在这一步中,管理者需要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制定出一整套细化的解决策略,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然后
实施管理,通过验证来确定问题的解决是否可行,同时不断跟踪和调整解决方案,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上就是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针对现实社会中的复杂问题,切克兰德系统方法论可以有效地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进行问题解决。
这也是这种方法论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因为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正确解决问题,在未来也可以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系统工程》 试卷及答案 共3套

系统工程试卷1一、名词解释:1、反馈:2、层次分析法:3、控制论:4、三维结构分析法:5、系统评价的概念: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运用系统工程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典范是()。
A、都江堰B、京杭大运河C、黄河治理D、灵宝渠2、系统科学的产生与()有关。
A、科技背景、社会经济水平、军事政治B、科技背景、军事政治C、社会经济水平、军事政治D、科技背景、社会经济水平3、下列关于系统定义描述错误的是()oA. 系统是一个整体B.二个系统的结构就是所有组分间关联方式的总和C.对于系统中的任意两个组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一种D.模型是对原系统特性的简化表达形式4、关于切克兰德模式,下面说法中()是错误的。
A.霍尔结构主要解决“硬”问题,而切克兰德模式主要解决“软”问题B.切克兰德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调查学习法C.切克兰德使用概念模型代替数学模型,用可行满意解代替最优解D.切克兰德模式适合解决工程系统的问题5、关于综合集成工程方法学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b.处在成熟期的产品C.生产集中、消费分散的产品D.技术性强、价格昂贵的产品6、关于系统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无狭义和广义之分B、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可能采取的方案进行优选,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C、系统分析应首先明确分析的目的D、既是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阶段,又贯穿于整个系统工程活动过程7、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是系统工程中的两个核心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系统设计的10个阶段要严格遵循一种线性的进程B、系统设计是选择和安排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实现规定的功能C、可以采用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进行系统设计D、系统分析是对某一给定的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一种调查和分析研究8、系统功能分析一般不用()来描述A.功能流程框图法B.时间基线法C.系统流程图D. M图法9、建立递阶结构模型,一般要经过①级位划分②区位划分③多级递阶有向图绘制④骨架矩阵提取四个阶段,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10、关于系统评价,下面论述正确的是()oA、系统评价只是在系统即将终结之时进行B、系统评价越晚其意义越显著C、在系统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应进行系统评价D、系统评价活动与系统需求、系统开发无关三、填空题:1、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一般系统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ji df 等特性。
《系统工程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系统工程导论第1次作业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3道小题)1.输出完全决定于输入且状态与结果具有一致性的系统称为()。
(A) 封闭系统(B) 因果系统(C) 控制系统(D) 静态系统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A) 定性化(B) 定量化(C) 综合化(D) 分解化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3.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 形象模型(B) 模拟模型(C) 概念模型(D) 图形模型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7道小题)4. 系统建模的原则是()。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准确性(B) 可靠性(C) 简明性(D) 实用性(E) 反馈性正确答案:A B C D E解答参考:5. 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图形模型(B) 模拟模型(C) 概念模型(D)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6. 当系统结构性质不明确,又无足够的数据,系统上又无法做试验,可以先科学的设想一些情况,推出结果,再反过来修正模型,这种方法称为()[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据分析法(B) 实验分析法(C) 主观想象法(D) 人工实现法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7. 系统模型分析中的抽象模型包括()。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学模型(B) 图形模型(C) 计算机程序(D) 概念模型(E)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A B C D解答参考:8.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整体性(B) 相关性(C) 目的性(D) 环境适应性(E) 确定性正确答案:A B C D解答参考:9.系统模型分析中的抽象模型包括( ABCDE )。
A.B.C.D.[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学模型(B) 图形模型(C) 计算机程序(D) 概念模型(E)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A B C D E解答参考:10.系统分析的要素包括()。
切克兰德软化结构模型

切克兰德软化结构模型
切克兰德软化结构模型是英国系统学家切克兰德(Checkland)提出的解决复杂问题的模型。
他主张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然后分别建立软化结构模型,逐个求解子问题,然后再综合解决原问题。
该模型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问题结构的软化来解决问题。
此外,切克兰德还提出了软系统方法论,其基本思想是:系统是不确定的,要研究系统的本质,就应当排除那些并非本质特征的东西。
在软系统方法论中,对系统的认识是从非本质特征开始的,通过不断的深入认识,排除非本质的东西,逐渐接近系统的本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可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用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消除贫困

用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消除贫困①认识问题贫困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
2000年确立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要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贫困水平降低一半。
在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除贫困工作取得进展,但依然任重道远。
根据联合国今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1990年至2005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总数从18亿减少到14亿,到2015年可能会减少到9亿。
但是,贫困人口减少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特别是中国,而其他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幅度要低得多。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独联体国家,贫困人口人数不降反升。
此外,国际社会消除贫困的努力还正面临诸如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和全球经济滑坡等新的挑战,前景不容乐观。
鉴于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通过60周年,联合国在今年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宣传活动中再次突出人权这一主题。
联合国指出,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推动和保护人权有助于消除贫困。
对人权的侵犯既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也是贫困所带来的后果。
贫困人群通常处于社会边缘,身处窘境,自身权利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联合国呼吁人们遵照《世界人权宣言》,尊重和保护贫困人群的人权,努力帮助他们得以摆脱。
②根底定义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复杂,并且贫困者之间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贫困原因的表达也有差异,透过种种贫困的表面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就会得出导致贫困的原因大体上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消极的思想观念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第二,综合素质能力低和所处的不利环境条件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第三,不公平和非正义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
第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出现新的贫困。
③建立概念模型发展水平不合理环境恶劣不公平和非正义消积思想投资失策致富能力低下贫困的原因外部原因:内部原因:④比较及探寻联合国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世界在脱贫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各国在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卫生条件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全球仍有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8.5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每年约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
阿柯夫的社会系统科学理论及其价值

阿柯夫的社会系统科学理论及其价值史敏;石丽明【摘要】阿柯夫以传统运筹学研究为起点,对运筹学硬系统方法论的哲学立场、社会理论基础以及组织管理思想的演变进行反思,逐渐形成了一种解决社区或组织管理问题的软系统方法论.他将之命名为"社会系统科学","交互式规划"就是将这一方法付诸行动的主要工具.本文在梳理管理科学方法从"硬"到"软"演化进程的基础上,介绍了阿柯夫社会系统科学理论,并肯定了其价值所在.【期刊名称】《科学与管理》【年(卷),期】2016(036)001【总页数】9页(P22-30)【关键词】罗素·L·阿柯夫;社会系统科学;交互式规划;评价【作者】史敏;石丽明【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广州 510850;广州工商学院,广州 5108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P1-0运筹学硬系统方法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传统运筹学的重要创始人罗素·L·阿柯夫却对这种大好的局面抱有警惕性,他认为,传统单一的运筹学硬系统方法在认识和处理复杂系统,特别是社会系统方面存在局限,因此进一步发展出社会系统科学理论。
本文尝试在梳理管理科学方法从“硬”到“软”演化进程的基础上,对阿柯夫的社会系统科学理论进行介绍,并探讨其思想价值所在。
运筹学思想出现于一战期间,直到1938年,才出现了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 OR)这一名称。
二战期间,英美军方合作,集中地、大规模地和系统地对运筹学开展研究和应用。
战后,运筹学进一步转向民用。
1948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筹协会组织,称为运筹俱乐部,不久后又改组为运筹学会。
50年代末,美国大约有半数的大公司在自己的经营管理中应用运筹学。
60年代,运筹学被广泛应用于英国企业界、国有部门和政府机构,很多大企业都设有自己的专业运筹队伍和小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消除贫困
①认识问题
贫困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
2000年确立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要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贫困水平降低一半。
在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除贫困工作取得进展,但依然任重道远。
根据联合国今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1990年至2005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总数从18亿减少到14亿,到2015年可能会减少到9亿。
但是,贫困人口减少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特别是中国,而其他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幅度要低得多。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独联体国家,贫困人口人数不降反升。
此外,国际社会消除贫困的努力还正面临诸如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和全球经济滑坡等新的挑战,前景不容乐观。
鉴于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通过60周年,联合国在今年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宣传活动中再次突出人权这一主题。
联合国指出,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推动和保护人权有助于消除贫困。
对人权的侵犯既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也是贫困所带来的后果。
贫困人群通常处于社会边缘,身处窘境,自身权利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联合国呼吁人们遵照《世界人权宣言》,尊重和保护贫困人群的人权,努力帮助他们得以摆脱。
②根底定义
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复杂,并且贫困者之间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贫困原因的表达也有差异,透过种种贫困的表面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就会得出导致贫困的原因大体上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消极的思想观念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第二,综合素质能力低和所处的不利环境条件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第三,不公平和非正义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
第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出现新的贫困。
③建立概念模型
发展水平不合理环境恶劣不公平和非正义
消积思想投资失策致富能力低下贫困的原因
外部原因:内部原因:
④比较及探寻
联合国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世界在脱贫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各国在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卫生条件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全球仍有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8.5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每年约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
全世界有6亿人生活在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环境中,11亿人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
另外,世界各地区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态势。
其中,亚洲在脱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而非洲大陆面临的贫穷、饥饿、疾病等问题依然严峻。
全世界49个最不发达国家中有34个国家位于非洲。
自1990年以来,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数量减少了1.32亿,但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极端贫困人口却由2.27亿增加到3.13亿
⑤选择
消除贫困一直也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近年讨论的重要议题。
1990年制订的《联合国第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联大第十八届特别会议宣言》和同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最不发达国家会议通过的《90年代援助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等文件都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列为国际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和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
1995年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集中讨论了消除贫困、社会融洽、促进发展的问题,并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同时确定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1997年至200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十年。
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承诺到2015年之前将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半。
2005年是推动千年目标实现的关键一年。
联合国希望通过纪念今年的国际消除贫困日,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措施将承诺化为现实,如期实现千年目标。
⑥设计与实施
1986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工作。
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到1993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公布实施,明确提出,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3000多万人。
巴西的扶贫成果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巴西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改革;二是社区推动发展计划;三是国际社会的帮助。
30年来,马来西亚实施均衡发展的战略计划,包括缩小贫富差距,维护民族和睦等等。
政局的稳定使得马来西亚在保持了较为快速的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成功地缩小了收入分配的差距。
马来西亚的核心政策包括新经济政策和国内发展政策。
它们的最终目标并不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增长,而是在于维护国内各个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
同时核心政策也为其他的如长期政策、中期政策、年度政策、特殊发展计划、部门发展计划等提供了一种基准。
所有的政策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除严重的贫穷状况;二是重建社会。
为了缓解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马来西亚制定了相应的国民经济复苏计划。
但是均衡发展的政策仍然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它容易减慢经济增长的速度,使得有效的资源得不到最优化
的配置,同时对于私人部门会产生很大的挤出效应。
一般的经济发展阶段中,马来西亚的私人部门支出占了总增长的很大部分,而在经济衰退的阶段,公共支出占主导地位。
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告诉我们:每个国家制定的核心政策必须要适应特定的环境和需求,同时也应经受得起各种变化的考验;政府介入市场是必需的,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有机结合,才能带来持续稳定的宏观经济增长。
⑦评估与反馈
消除贫困任重道远
“发展中国家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也就是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中,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其中有10多亿人口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处于极度贫困中。
”———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D·沃尔芬森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虽然几十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减贫的步伐。
世界银行今年4月23日发布年度统计报告《2004年世界发展指标》,数字显示,1981年到2001年,发展中国家的绝对贫困人口(按照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标准衡量)从15亿减少到11亿,从全球人口的40%减少到21%。
1990年到2001年,全球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速度有所放慢,共减少约1.2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8%下降到21%。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减贫和经济发展存在着某种关联。
这20年间,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增长了30%。
在东亚,人均GDP增长了两倍,年均增长率达6.4%,绝对贫困人口比例从58%下降到16%,1981年以来有4亿多绝对贫困人口得以脱贫。
在南亚,20世纪90年代年均GDP增长达5.5%,使得绝对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41%降低到31%。
但是,由于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人口也在快速增长,因此1990年以来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目只减少了3400万,2001年减少至4.28亿。
然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贫困率实际却呈上升趋势。
1981年以来,该地区人均GDP 出现收缩,导致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人数从1.64亿增加到3.14亿,贫困人口比例从42%上升到47%。
在东欧和中亚,许多前计划经济国家的高失业率和产出减少使绝对贫困人口比例从1981年接近于零上升到1999年的6%,但是有证据表明贫困率最近出现下降。
东欧和中亚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的人数从1981年的800万(2%)增加到1999年的1亿多(24%),2001年减少至9000多万。
也有在减贫战线上徘徊不前的地区。
在拉美和加勒比,整个90年代经济增长率仅略有提高,贫困率下降很少。
2001年该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包括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和不足2美元的贫困人口在内,与1981年基本相同,分别为10%和27%。
中东和北非,1981年以来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约一半,比例从5%降低到2001年的2%,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的人口比例从1981年的29%降低到2001年的23%。
减贫成效有目共睹,但发展显然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