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
甘露醇应用指南
![甘露醇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c52ea1e650e52ea55189817.png)
1:凝血酶与脑水肿
► 凝血酶在血肿周边水肿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动
物实验和人体研究的证实,凝血酶具有神经 毒性介质的所有三大特征: ► (1)凝血酶对脑是一种毒性物质,将其注入 基底节后能引起脑水肿。 ► (2)在血凝块中,凝血酶原转化成凝血酶的 量与周围水肿程度一致。 ► (3)凝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能够明显减轻 ICH后脑水肿形成。凝血酶还可破坏血脑屏障。
总结
►1 ►2 ►3
►4
►5
用药时机 滴速问题 用量问题 使用多长时间 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
用药时机
不推荐甘露醇用作预防脑水肿。 ► 目前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 我们认为对脑出血患者甘露醇的应用时机,应考虑患者病情及血肿的大小及部位 等,注意个体化。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发现血肿明显扩大的患者比例较高。 血肿的扩大至少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以及血肿形态等因素有 关。而一旦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甘露醇的使用应十分谨慎。因为甘露醇使血肿以 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 或加重活动性出血,导致临床症状恶化。有人建议脑出血患者首次CT检查后应 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4~48小时后复 查CT。若病情及血肿大小均稳定,则可使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药物,以帮助减轻 脑组织水肿。 ► 对于脑出血:这个时间窗应是指从血管破裂出血开始到形成凝血栓子不再出血为 止。在这段时间内应用甘露醇是危险的。因为高渗的甘露醇会逸漏至血肿内,血 肿内渗透压随之增高,加剧血肿扩大,对脑细胞损害加重,并有可能酿成恶果。 一般6h后使用,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只要有活动性颅内出血, 甘露醇应用就是禁忌。
用量问题
静滴甘露醇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护理措施--《_20150803_202210
![静滴甘露醇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护理措施--《_20150803_202210](https://img.taocdn.com/s3/m/9bf0a7004431b90d6c85c7fe.png)
⑷病人头痛等症状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应用考虑其他原因所致。
3用药前应注意的问题
3.1药物质量检查认真查对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液体有无混浊、沉淀、絮状物及结晶,因一旦输入甘露醇结晶易发生栓塞,会引起生命危险,所以一定要使用无结晶的甘露醇。
1.2.4 临床颅内压简易判断方法: ⑴急性颅内高压,可出现头痛、恶心、喷射样呕吐、意识障碍,但无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一般在急性颅内高压3d~4d出现,7d达高峰;Cushing综合征: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是中度和重度颅内高压的表现。
⑵甘露醇应用后10min~15min,典型颅内高压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说明颅内高压需治疗干预。
1.2.1 甘露醇应用注意点:静点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循环负荷过重而致心衰或肺水肿,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儿童与老年人。甘露醇中加入氨茶碱、维生素C可提高疗效,减少用量。每克甘露醇约排尿10ml。进行性肾衰,肺水肿,颅内活动性出血(开颅手术除外)者慎用,老年及心衰者联合速尿。应用中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1.2.2 甘露醇静点要求:静点时,护士必须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滴注速度和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或需加压滴注者,必须自始至终守护床前,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甘露醇必须在无结晶情况下应用,若有结晶,应先加温溶解后方可使用。若静滴时出现结晶,应及时更换,以防影响治疗。由于甘露醇滴速较快,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引起静脉炎,导致静脉变硬、闭塞等,因此,要经常更换注射静脉部位或使用静脉留置针。
3.2静脉血管的选择选择粗且直的弹性血管,尽量少用或不用足背静脉。输液过程中勤观察,对躁动不合作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约束;输液处有渗出肿胀,即使有回血也应重新穿刺;不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使血管壁能够得以修复,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可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减少穿刺点局部刺激。
甘露醇规范应用及脑出血诊疗流程PPT课件
![甘露醇规范应用及脑出血诊疗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f009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a.png)
防止脑疝形成
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脑 疝形成的风险。
甘露醇的适应症
高颅内压
用于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脑疝预防
用于预防和治疗脑疝的用法用量
成人
根据病情和体重计算,一般起始 剂量为0.5-1g/kg,配成10%溶液 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10ml/min
手术方式
根据脑出血部位和病情,选择开 颅手术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手术后处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 发症,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
康复时机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内容
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心理康复等。
康复目标
通过康复治疗,使患者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
脑出血的急救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给予吸氧,确保呼吸通畅。
控制血压
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 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 适当水平。
降低颅内压
给予甘露醇等脱水药物, 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疝症 状。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大量脑出血、脑疝形成等危 重患者,需及时手术治疗。
左右。
儿童
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一般起始剂 量为1-2g/kg,配成10%溶液静脉 滴注,速度控制在2-3ml/min左右。
注意
每日剂量不超过60g,用药时间不 超过7天。
甘露醇的注意事项
监测肾功能
长期大量使用甘露醇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观察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 困难等,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注意电解质平衡
长期使用甘露醇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注 意监测并及时纠正。
2024甘露醇降颅内压使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
![2024甘露醇降颅内压使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f75d3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5.png)
2024甘露醇降颅内压使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甘露醇是治疗颅内压增高最常使用的一线药物,临床应用广泛。
那么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时,给药剂量是0.25g/kg还是0.5g/kg?是连续输注还是脉冲式给药?滴速越快越好么?怎样才能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甘油果糖是否能代替甘露醇?这几个问题你都清楚么?本文将一一为您解答。
甘露醇输注方案甘露醇输注方案包括连续输注或脉冲式给药,脉冲式给药较连续输注效果更好,常规推荐剂量为0∙25~1.00g/kg体重,经外周或中心静脉导管在10~20min的时间内静脉输入。
脉冲式给药一般推荐0∙25g/kg小剂量给药,100m1的甘露醇制剂能覆盖到体重80kg以下的患者。
在突发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更高的剂量,一般使用约60g(1g/kg)的剂量。
短期使用甘露醇(1∙0~2Qg/kg)通过减少脑细胞外液可以最大化地减小脑容积,临床常应用于紧急降低颅内高压的一时性治疗,如脑疝患者、外科手术操作中为了增加暴露等。
在其后续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达到同样的脱水降颅内压效果,往往需要增加甘露醇的使用剂量,才可能达到同等的降低颅内压的效果。
因而脉冲式给予甘露醇尤其是时间较长者,使用小剂量的甘露醇非常重要。
关于滴速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
然而要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
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致命性疾病发生。
一般要求在20min内滴完,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
关于甘露醇的使用剂量1g甘露醇可产生的渗透浓度为5.5mOsm/1,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1细胞内水转移到细胞外,尿钠排泄50g0王渤等的Meta分析指出,治疗脑水肿时半量组(0∙5g/kg甘露醇)与全量组(1.0g/kg甘露醇)疗效可认为无显著差异,但半量组的安全性更优。
因此,更为推荐半量甘露醇治疗患者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王闪闪等的Meta分析指出,急性脑出血时应用半量甘露醇疗效与全量相仿,但安全性更优。
脑出血应用甘露醇注意事项
![脑出血应用甘露醇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d847ec40b4c2e3f5627638b.png)
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是脑出血的直接后果,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甘露醇可使血浆渗透压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形成血与脑组织间的渗透压差,当甘露醇从肾脏排出时可带走大量水分,约8g甘露醇可带出100ml水分。
用药20~30min后颅内压开始下降,可维持4~6h。
因此,甘露醇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预防脑疝形成、降低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任何药物都有其副作用,甘露醇也不例外,应用不当包括时机不当、滴速不当及用量不当,会引起一系列严重事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用药时机不当如急性期脑梗塞溶栓治疗一样,临床大夫强调时间窗,指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为6h。
超过6h溶栓的成功可能性不大。
脑出血也应有时间窗,这个时间窗应是指从血管破裂出血开始到形成凝血栓子不再出血为止。
在这段时间内应用甘露醇是危险的。
因为高渗的甘露醇会逸漏至血肿内,血肿内渗透压随之增高,加剧血肿扩大,对脑细胞损害加重,并有可能酿成恶果。
至于这个时间窗为多长,这要看出血的程度而定。
只要有活动性颅内出血,甘露醇应用就是禁忌。
2 滴速问题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
然而要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
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致命疾病的发生。
短暂的血容量升高可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过多的利尿可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
过快的滴速可能对肾功能有损伤作用。
3 用量问题用量小脱水降颅压作用就小,用量大、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
小灶出血,可用20%的甘露醇125~150ml较快速静滴,每日2次或q8h。
比较大的出血灶可用到250ml q8h或q6h。
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
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甘露醇的使用
![甘露醇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88ae7da26925c52cc5bf3d.png)
关于脑出血使用甘露醇问题:急性脑血管疾病不论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甘露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有效药物之一。
合理应用甘露醇,并注意监测有关指标,有助于提高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救治效果,并能避免其不良反应。
一、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脑水肿及其产生机制·急性脑梗死引起脑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脑缺血缺氧。
在早期先出现细胞性脑水肿,若缺血缺氧迅速改善,细胞性脑水肿可减轻或消失;若缺血缺氧时间超过数小时至数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和血脑屏障损害,又可发生血管源性脑水肿。
脑水肿进一步妨碍脑血流,使局部脑缺血缺氧进一步恶化。
局部脑血流量减少,又促使梗死灶扩大及脑水肿加重,甚至引起颅内压增高。
后者是使临床症状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
·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的机制中血肿的占位效应是首要因素。
除血肿本身因素外,血肿周围脑水肿对颅内压增高可能起关键作用。
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发现脑出血后产生广泛性脑血流量降低,故目前认为缺血性因素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血管源性脑水肿产生于脑出血后的12h 内,而细胞性脑水肿在出血后24h达高峰,并持续2~3d。
此外,由于血肿溶解而逸出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外间隙,引起局部渗透压梯度改变,大量水分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高渗性水肿。
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脑水肿主要与脑能量代谢和微循环障碍有关,近年强调自由基的毒性作用和细胞内钙超载是导致脑水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各种机制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对脑组织的损害及最终结果产生共同影响。
二、甘露醇脱水作用机制及其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临床应用·甘露醇作用机制是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减少脑组织含水量。
用药后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能把细胞间液中的水分迅速移入血管内,使组织脱水。
由于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20aea8784254b35eefd345f.png)
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注意事项作者:周民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401-01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而甘露醇是治疗脑出血时常用的药物,所以甘露醇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讨论。
1.甘露醇的药理机制和特点1.1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
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
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
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
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1.2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
常用剂量为0.25-0.5克/kg.次成人一次用量。
2甘露醇的应用误区:⑴只要考虑颅内病变,首先予20%甘露醇静点。
⑵不了解颅内压,甘露醇用量过大。
⑶甘露醇用时过长。
⑷甘露醇静点,越快越好。
⑸脱水时,不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过度脱水。
⑹甘露醇含糖量高,静脉滴注可致血糖升高。
3.甘露醇应用的临床总结3.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
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
静滴甘露醇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护理措施
![静滴甘露醇时应注意的问题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fde05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6.png)
关注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未来可以加强对静滴甘露醇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研究,提高用药 安全性。
推广护理措施
未来可以将本研究提出的护理措施推广到更多医疗机构,提高静滴 甘露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HANKS
01
02
03
脱水作用
甘露醇可以降低颅内压和 眼内压,通过渗透性利尿 作用促进水分排出。
清除自由基
甘露醇具有清除氧自由基 的作用,可以减轻脑水肿 和保护脑组织。
改善微循环
甘露醇可以扩张血管,改 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
适应症与临床应用
颅内高压
甘露醇常用于治疗颅内高压,如脑出 血、脑外伤、脑肿瘤等引起的颅内高 压。
02
静滴甘露醇时的常见问题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静滴甘露醇时,高 渗性溶液对静脉血管壁的刺激可能导致 静脉炎的发生。
穿刺成功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以减少药液对局部血管的刺激。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预防措施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 避免在关节、静脉窦及血管分叉处穿刺 。
血管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进行穿 刺,避免选择手腕、脚踝等易活
动部位。
穿刺方法
采用无痛穿刺法,进针角度以3040度为宜,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继续 进针0.2cm左右,确保针头在静脉 内。
注意事项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 起静脉炎或渗漏。
输液速度与滴注时间的控制方法
输液速度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液速度 ,一般成人滴速为80-120滴/分,儿 童酌减。
甘露醇用药规范及护理要点(标准版)
![甘露醇用药规范及护理要点(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6f3e3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a.png)
甘露醇用药规范及护理要点【临床应用】1. 用于多种原因如脑肿瘤、脑外伤、脑组织炎症及缺氧等引起的脑水肿。
2. 在严重创伤、出血、休克等情况下,应用甘露醇,在肾小管液中发生渗透效应,阻止水分再吸收,维持足够的尿量,且使肾小管内有害物质被稀释,从而保护肾小管免于坏死,预防急性肾衰竭。
3、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前应用,以降低眼内压。
【常用制剂和用法】注射液:250ml/瓶。
250ml液体应在20-30分钟内静脉输入完毕。
【不良反应】1. 注射过快可引起一过性头痛眩晕和视物模糊等,但注射过慢也会影响疗效。
2.本品可使血容量增加,导致心脏负荷加重。
【禁忌证】心功能不全及急性肺水肿患者禁用。
【用药注意事项】此药在常温下易析出结晶,应用前应将药瓶放在温水中使结晶溶化后再使用。
【观察及护理要点】1. 静脉注射一般宜采用大号针头,250ml液体应在20-30分钟内注射完毕。
2. 使用本药之前应持药瓶对光仔细检查,如见到结晶,应将药瓶放到温水中(80℃)浸泡,待结晶融化后再用。
3. 初始用药时可先用小剂量对肾功能进行测试,给药后若尿量每小时不超过30-50ml,可遵医嘱给第二次,效果若不显著应重新评估。
4. 用药前要仔细观察电解质、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防止因短时间内突然快速输入大量液体使循环血量增加,引起急性肺水肿。
5. 密切注意尿量变化情况,昏迷或排尿困难的患者用药后应立即导尿。
6. 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颅内高压的症状和体征、患者的意识、神经反射和瞳孔情况。
7. 静脉给药时应用单独的通道,不与其他的药物混合静脉滴注。
8. 药物刺激性强,不能作皮下和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前要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才能给药,避免液体外漏,引起皮下水肿和静脉炎。
甘露醇注意事项
![甘露醇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41c557ff61fb7360a4c6560.png)
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中国药典收录国家基本药物,作为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青光眼、大面积烧烫伤等引起的水肿、腹水等常用药、首选用药,在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神经学科疾病治疗中尤其重要。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甘露醇在神经学科疾病中的使用情况,提出临床应用中的一些误区及用药经验。
甘露醇的应用误区⑴ 只要考虑颅内病变,首先予20%甘露醇静脉点滴。
就目前情况看,只要怀疑脑出血或脑梗死时,大部分现场急救的医务人员都会立即应用20%甘露醇。
实际上,甘露醇的说明书上很清楚地注明,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除外),且除非有脑疝迹象,否则在最初几个小时内不用或慎用甘露醇。
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
有研究表明,自发性脑出血后8小时内开始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其血肿增大的发生率%)显着高于8小时以后使用甘露醇的患者%)。
Hallenbeck等临床研究及动物试验证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确有疗效,但疗效的好坏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及减轻脑水肿的程度无关。
⑵ 不了解颅内压,甘露醇用量过大。
甘露醇应用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
临床上多将颅内压大于,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界值。
提出控制颅内高压阈值的目的是使在防治脑疝形成的同时,也应防止医源性过度降颅压而引起不良后果。
⑶ 甘露醇用时过长。
甘露醇用量过大、用时过长,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以致出现少尿或氮质血症;实验证明静脉注射甘露醇96小时内即可见到肾脏损害,大量快速静脉点滴时,可造成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甘露醇还可进入血脑屏障破坏区,加重局部脑水肿;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或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mol/L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等。
⑷ 甘露醇静脉点滴,越快越好。
甘露醇的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 为宜,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
甘露醇输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以致头痛、视力模糊,同时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何使用甘露醇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何使用甘露醇](https://img.taocdn.com/s3/m/cf7adf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6.png)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何使用甘露醇甘露醇在医药上是良好的利尿药,降低颅内压、眼压及治疗肾药、脱水药、食糖代用品,也用作药片的赋形剂及固体、液体的稀释剂。
甘露醇注射液作为高渗透降压药,是临床抢救特别是抢救脑部疾病常用的一种药物,具有降低颅内压药物所要求的降压快、疗效准确的特点。
甘露醇注射剂为20%的甘露醇溶液,每瓶250毫升,含有甘露醇50克,每次1瓶,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分钟10毫升,每8小时左右可重复给药。
当患者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每千克体重用药0.5克,注意监测肾功能。
甘露醇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①快速大量静脉注射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导致心力衰竭、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②不适当地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其他不良反应有寒战、发热;排尿困难;血栓性静脉炎;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过敏引起皮疹、尊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头晕、视物模糊;高渗引起口渴;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衰竭。
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甘露醇的禁忌证有: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②严重失水者;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淤血。
甘露醇除做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f96d1b9eefdc8d377ee323a.png)
甘露醇甘露醇注射液说明书2017年06月18日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甘露醇注射液英文名称:Mannitol Injection汉语拼音:Gɑnluchun Zhusheye【成份】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D-甘露糖醇。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6H14O6分子量:182.17辅料为:注射用水【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1)组织脱水药。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
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
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
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规格】250ml:50g 【用法与用量】1.成人常用量(1)利尿。
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
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
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
严密随访肾功能。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
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
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
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甘露醇在脑出血中的应用PPT课件
![甘露醇在脑出血中的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d42c31be23482fb4da4c7d.png)
(4)黄欢文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 预后和不良反应 分析[J]. 海峡药学 2017 年 第 29 卷 第 9 期:148-149
(5)苗青等 甘露醇治疗早期脑出血对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J]. 中华疾病 控制杂志 2015 年 10 月第 19 卷第 10 期:1072-1074
17
结论:过早使用甘露醇可使急性期脑出血血肿扩 大,加重患者病情,影响预后
(5)苗青等 甘露醇治疗早期脑出血对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J]. 中华疾病 控制杂志 2015 年 10 月第 19 卷第 10 期:1072-1074
18
总结:应用甘露醇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针对患者临床体征表现,制定个体化的甘露醇 药物施治方案,先对患者进行血压调控,维持患 者生命体征,以防治患者临床并发症为主,尽量 在患者发病 6 h 后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从而 有助于减轻患者早期血肿扩大,同时应用小剂量 甘露醇治疗,这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用药的效果, 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4)黄欢文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 预后和不良反应分析[J]. 海峡药学 2017 年 第 29 卷 第 9 期:148-149
10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 0% , 和对照的 34. 67% 比较具有显著差 异, P < 0. 05;
(4)黄欢文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 预后和不良反应分 析[J]. 海峡药学 2017 年 第 29 卷 第 9 期:148-149
(5)苗青等 甘露醇治疗早期脑出血对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J]. 中华 疾病控制杂志 2015 年 10 月第 19 卷第 10 期:1072-1074
甘露醇降颅压有讲究
![甘露醇降颅压有讲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93521a6edb6f1aff001fac.png)
甘露醇降颅压有讲究来源:健康报作者:四川大学附属宜宾二医院神内科江祖洪20%甘露醇作为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四个要点值得大家注意。
用药过早——反而加重出血甘露醇用药时间不宜过早,要根据病情而决定最好的使用时机。
尽管在甘露醇的禁忌症中明确注明: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有脑疝迹象除外),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怀疑脑出血或脑梗死时,现场急救的医务人员都会立即应用20%甘露醇去降颅压。
这样做的后果是甘露醇同时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并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
根据临床观察,假如自发性脑出血后6小时后开始使用甘露醇,其血肿增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即刻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可见,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确有疗效,但疗效的好坏程度与使用甘露醇的时间早晚不成比例。
用量过大——徒增不良反应甘露醇用量不宜过大,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在临床上,推荐在颅内压>2.7kpa时开始使用甘露醇。
但甘露醇的应用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用药。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125m的甘露醇和250ml的甘露醇的降颅压效果没有明显区别。
而药物剂量过大反而容易导致脑疝形成和医源性过度降颅压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速度过快——进入恶性循环甘露醇静点速度不宜过快,应该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但输入速度最好<15ml/min。
输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可致头痛、视力模糊,甚至急性肾功能损害。
甘露醇静点速度过快,可使内环境的平衡系统破坏,引起电解质的紊乱又加重肾功能的损害,最终导致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
快速静脉输入还可加速血脑屏障的破坏,加重局部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
时间过长——导致肾功能衰竭甘露醇应用时间不宜过长,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停药。
在我们这里,曾经出现过因为甘露醇应用时间过长而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最后死于肾功能衰竭的病例。
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
![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e192b8b561252d381eb6ed7.png)
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甘露醇应用指南(转贴)以下是临床甘露醇应用指南,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忙。
甘露醇做临床上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固。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散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份(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份(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
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
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
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另外,甘露醇仍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映中毒性强、作用普遍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避免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故最近几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顶峰,可维持4-6小时。
常常利用剂量为克/kg.次成人一次用量。
但连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能引发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及过敏反映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⑴使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BBB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速,程度加重。
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量的积聚致使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
甘露醇应用指南(转贴)以下是临床甘露醇应用指南,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甘露醇做临床上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
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
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
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防止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
常用剂量为0.25-0.5克/kg.次成人一次用量。
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及过敏反应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⑴使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BBB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
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
临床动物试验也证实5次以前有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作用。
5-7次后水肿反而加重。
⑵颅内压反跳明显:当血液内的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液渗透压明显降低从而使水分从血液内向脑组织内移动颅内压重新升高。
⑶颅内再出血加重: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内出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约为30-40分钟,随着血凝块的出现而停止;但随着影象学的不断发展和CT、MRI应用于临床后发现,大约有38%的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尤其是在6小时内继续扩大其扩大范围是约为33%。
除了与机体本身的因素外,主要与不恰当的使用甘露醇有关。
甘露醇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①甘露醇使血肿外的脑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加大,脑组织支撑力下降,从而使早期血肿扩大;②另一方面由于甘露醇将脑组织液迅速吸收入血液内发生短时的高血容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活动性脑出血。
其脱水剂的应用原则是:(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
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
(2)有意识障碍者,提示病灶范围较大,中线结构已受影响,可给予20%甘露醇125毫升,静脉滴注,q4-6h,并观察病情和意识障碍的动态改变,注意用药后症状是否缓解,以便调整用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张力逐渐降低,出现对侧锥体束征或去大脑强直样反应时,为病灶扩大或中线结构移位加重的征象。
除应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进行积极的脱水治疗外,并应加用速尿40mg,并可短期内加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2次,以上两药可同时或交替应用。
(4)临床症状较轻,病人神志清楚,无剧烈头痛、呕吐,眼底检查未见视乳头水肿者,尤其是腔隙性脑梗死或小灶脑梗死可暂不用脱水剂。
(5)脱水剂一般应用5~7天。
但若合并肺部感染或频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总结1:用药时机不推荐甘露醇用作预防脑水肿。
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
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发现血肿明显扩大的患者比例较高。
血肿的扩大至少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以及血肿形态等因素有关。
而一旦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甘露醇的使用应十分谨慎。
因为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导致临床症状恶化。
有人建议脑出血患者首次CT检查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4~48小时后复查CT。
若病情及血肿大小均稳定,则可使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药物,以帮助减轻脑组织水肿。
目前,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我们认为对脑出血患者甘露醇的应用时机,应考虑患者病情及血肿的大小及部位等,注意个体化。
对于脑出血:这个时间窗应是指从血管破裂出血开始到形成凝血栓子不再出血为止。
在这段时间内应用甘露醇是危险的。
因为高渗的甘露醇会逸漏至血肿内,血肿内渗透压随之增高,加剧血肿扩大,对脑细胞损害加重,并有可能酿成恶果。
一般6h后使用,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
只要有活动性颅内出血,甘露醇应用就是禁忌。
2:滴速问题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
然而要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
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致命疾病的发生。
短暂的血容量升高可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过多的利尿可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
过快的滴速可能对肾功能有损伤作用。
一般要求在20min内滴完。
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
3:用量问题甘露醇作为降颅压药应用于临床由来已久,但对其用药剂量尚有争论,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1使用甘露醇主张大剂量1.0g/kg。
Wise等曾认为大剂量1.0g/kg为有效剂量,有效时间为4~6小时。
用***犬实验,通过监测颅内压发现甘露醇降颅内压最佳剂量亦为1.0g/kg,但有效时间90~120分钟。
他们认为对重症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如需要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时,甘露醇剂量以1.0g/kg为宜,用药时间应在120分钟内重复给药。
但也有人认为,甘露醇的剂量最大只能达每6小时1g/kg,没有必要再加大剂量或缩短用药间隔,超过此剂量不能增加脱水作用,而只能增加副作用。
2有人主张使用小剂量甘露醇(0.2~0.5g/kg)。
认为小剂量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且可避免严重脱水、渗透失衡以及在大剂量时发生甘露醇外渗。
临床观察均发现采用0.5g/kg的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与大剂量相仿,且无毒副作用发生。
采用首剂甘露醇0.75g/kg,以后每2小时给0.25g/kg或直到血浆渗透压超过310mOsm/L,这种有规律和频繁使用甘露醇,颅内压变化较平稳。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肾功能的损害,大剂量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
小剂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因此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用量小脱水降颅压作用就小,用量大、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
小灶出血,可用20%的甘露醇125~150ml较快速静滴,每日2次或q8h。
比较大的出血灶或严重的缺血性脑水肿可用到125-250ml q4-8h。
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
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
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用速尿或/和白蛋白。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肾疾病应优选速尿。
一部分动物试验证明125ml与250ml其脱水作用无明显差异,但也有试验表明剂量大者脱水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有量效关系。
最佳能够使病人血浆渗透压300-320mOsm/L之间4:使用多长时间一般7±3天,个别严重者14±3天5: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甘露醇的半衰期为(1.23±0.22)h,分布容积(Vd)为426.79ml,药物动力学特性表现在体内消除快,分布不很广泛。
蔡明虹等[11]研究表明,脑脊液中甘露醇的排出比血清中甘露醇的排出慢,甘露醇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并在脑脊液中滞留,当血中甘露醇浓度降低时,脑脊液中甘露醇仍保持较高浓度,形成新的渗透梯度,从而引起脑压反跳。
反跳时间多在给药后1小时。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剂量组(760mg/kg)用药1~1.5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跳现象,测脑脊液中甘露醇浓度(0.91±0.64)mmol/L;而低剂量组(400mg/kg)无反跳现象,
脑脊液中甘露醇浓度较低为(0.65±0.53)mmol/L,且脑压下降百分率优于高剂量组。
颅内高压患者静注甘露醇降脑压时,剂量以400mg/kg,输入速率不要超过50mg/(kg•min)为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又可防止脑压反跳。